close

【生死無常,你在煩惱什麼呢】

海濤法師:

在羅閱祇城有一個婆羅門,他聽說舍衛國人民孝養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並供養佛、法、僧三寶。他心中十分嚮往,便想去舍衛國觀光並修學佛法。

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二人在田裡耕種。忽然,兒子被一條竄出的毒蛇咬死,然而那父親不但一點兒也不悲傷,也不管兒子,只是接著幹活兒,連頭也不抬。

婆羅門覺得很奇怪,便問:「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怎麼毫不難過,反倒接著耕種?」

耕種者說:「人的生老病死皆有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

婆羅門接著問:「難道你一點兒也不感到悲傷?」

耕種者回答:「如果傷心到飯也不吃下,覺也不睡著,什麼都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樣嗎?對了!你要進城吧?路過我家時,請幫我跟家人說兒子已死,不必準備兩個人的飯菜了。」

婆羅門在心裡暗想:「這個人可真不像話!兒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著吃飯,真沒有人情味啊!」

他進入舍衛城,來到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你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父親請我跟你說帶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完後說:「人生隨緣而來,隨緣而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個規律,我兒子也是一樣啊!還是由他的業力隨他轉生去吧!」

婆羅門又把這消息告訴那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你丈夫死了,你難道一點兒也不痛心嗎?」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羅門心想:「我聽說這個國家人民慈愛、孝順、恭敬供養三寶,所以才想來這裡修道,沒想到今天碰上這等沒有人情味的人。這種人怎麼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教偉大的佛陀。

佛陀已明白他的來意,但還是親切地問他:「年輕人,你在煩惱什麼呢?」

於是婆羅門向佛禀告他在路上看到的事。

佛陀說:「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無濟於事,所以才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沒有任何憂愁。如果平時不明白生死無常的道理,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就會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法自拔。明白無常的道理,明白佛法苦、集、滅、道的道理,自然煩惱盡除。」

婆羅門聽了,恍然大悟地說:「啊!我真愚癡,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經佛說,如同在黑暗中見到光明!」

於是婆羅門皈依佛法,並受持五戒,精進修持出世之法。


法王如意寶:善男信女們,此生是唯一的機會!

人生是很短暫的,我們不會長久地住在人間。

死亡的時候,就像佛經中所說的:“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后。”

一樣,走的時候,即使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即使是管轄上萬村寨的官員,也無法帶走一個侍者,只有獨自一人兩手空空地上路。

經過中陰身的艱險,在閻王前清算善惡后,絕大多數的人隻有墮入惡趣,很難投生善趣。

請你們反省一下,自己究竟造了多少能得解脫的善業?造了多少墮入惡趣的罪業?我們所造的大多數業,都是墮入惡趣的因。

其中墮入地獄的因,就是嗔恨心和剝奪他眾的生命。受持不殺生的戒,這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戒律呢?戒律有很多種,包括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以及皈依戒,哪怕受持其中的一條戒也可以。

僅僅受持不殺生這一條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不殺生的這條戒,千萬不要殺生。明白嗎?

要以善心去對待所有眾生,善良的心是無與倫比的。所謂善心的最低要求,是作一個好心腸的人,善良地去對待每個眾生,不作殺生、偷盜等傷害眾生的行為。

你們一定要努力地去培植善心,一切正法都可以包含在善心當中。

你們要經常思維:這次我們有幸獲得了非常難得的人身﹔不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還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識。

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識,而且善知識還為我們宣講了斷惡行善的方法。雖然你們聽不懂所有的內容,但卻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並且去身體力行。

比如,當一位法師在宣說一個深廣法要時,聞法者不一定需要聽懂全部內容,但卻要掌握其中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當我像《普賢行願品》的“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偈中所說的一般,獲得了無量功德。

當我在世俗紅塵中獲得了方便、智慧、精進、禪定與神變的時候,我永遠都不會放棄度化全世界的眾生,特別是其中的雪域眾生,尤其是我生長的故土——色達的眾生。

除非是我墮入惡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淨土,我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忘記諸位同鄉和親人。

你們也要努力地行善,我們雙方都要努力。俗話說:“眾人抬木負擔輕”,所以你們也要加倍地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