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唸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有人說:『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這話有道理嗎?
這是一種經不起分析考究的說法。首先『法由心造』這句話是唯識派的觀點,並非佛家的共同觀點,這句話若從字面義理解,就會陷入種種矛盾。『法由心造、心就是法』的說法,更是邏輯錯誤。『法由心造』因此『心就是法』,這種說法如同說『人造房子,房子就是人;人修路,路就是人』一樣,能說得通嗎?『心』是能感能知的意識,『法』除了心法還有色法和不相應法,『心』能認識『山河大地』,但『心』不是『山河大地』,即使是把外境客觀存在看作主觀熏習物質意識外現的經典唯識論,也不會犯這樣的邏輯矛盾。『佛由心作,心也是佛』的說法,同樣是錯誤的。『佛』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心作』,因為發心、修行都離不開心的作用,但『心也是佛』這句話是說不通的。如果說『心是佛』的話,六道眾生都有心,六道眾生不都成了『佛』了?學佛還幹什麼?『心』有佛心、魔心,但心本體既不是佛,也不是魔。如果心的本性是『佛』的話,就沒有眾生,就不必要學佛;如果心的本性是『魔』的話,學修也改變不了本性,學佛也等於白學。『佛由心作』的真正含義指的是心的可塑性,說人經過學習心可以變好,可以成佛。這就是說,玉經過雕琢,可以變成珍貴的玉器。但不能說:『玉就是玉器,玉就是玉佛。』這中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佛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辨基礎上的精細智慧,不能隨意亂說。(出自《居士學佛100問》)
佛法教示我們不要執著,那麼積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種不應有的執著呢?
這種見解把佛法概唸完全混淆了。佛陀教示我們不要執戀自身、不要有我執、不要執戀世間福樂及不要執萬事萬物為自性實有,這不代表說我們不須執著止惡行善及執著於利益眾生之事業。修持的人總有個動機,這動機可以是不墮三惡道,或是解脫生死,或是為令眾生之利益而要成佛,總不會毫無目的而精進修持的。如果你說不執著行善,不須止惡,那便能成佛的話,可說是顛倒因果教法的邪見。也有人把『空性』完全歪曲誤解了,以為『空性』就是『沒有』。那麼的話,善也不存在,惡也不存在,佛陀不存在,凡夫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這是外道思想,並不是佛陀的教法。如果這觀點成立的話,你就毋須理會眾生之死活,也不需行善止惡及修行了,更不需上班及吃飯。(出自《居士學佛100問》)
明年五十九歲,運氣不好,請問唸佛能消災過運嗎?
除非短命,誰不經過五十九歲。你說運氣不好,那是世俗的迷信。學佛的人要有正知正見,哪能相信那些荒唐的無稽之談?經上說:『至心唸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如果能夠誠心唸佛,哪有不能消除的災難?如果相信那些世俗的無稽之談,唸佛就沒有誠心。(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