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其實因果自有玄機!

古語云:「禍福無門,惟人自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的是果報天機之奧妙。因果報應,確是至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在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許多行善積德改厄運得福報的實例很是耐人尋味。

善人無善報?因果報應不虛

現實生活中,人們因為看到一些善良的好人遇到很多坎坷、苦難、早逝,而一些作惡之人卻榮華富貴、長壽,所以懷疑善惡有報的因果。下面這則流傳於民間的關於包拯的故事,可以讓人瞭解萬事有因果,眼見不一定是事實。

相傳,宋朝某地有一個少年父母雙亡,身有殘疾,乞討為生,但他心地善良,經常喜歡幫助別人。當地一條湍急的河上沒有橋十分危險,每當河床漲水時便無法通行,苦壞了當地父老。少年見此情景,想建石橋,便天天撿石頭,不管旁人的嘲笑,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石頭堆成了小山。大家深受感動,一齊動手建造石橋,在一次鑿石時這個少年被崩瞎了雙眼,人們慨嘆老天不公。但少年卻沒有絲毫怨言,依然盡己所能幫助他人。橋剛剛建好,大家正在慶祝時,這少年竟被天雷擊中身亡。

包拯聽說此事,義憤填膺,在少年的輓聯上寫下「寧為惡,勿為善」。不久,宋朝皇帝太子降生,啼哭不止,眾太醫也無從醫治,束手無策。於是讓包拯想辦法,包拯見嬰兒肌膚如雪,嫩白的小手上隱隱幾個字,仔細分辨,竟是自己寫給少年的字,大吃一驚,慌忙去擦,字跡瞬間消失,嬰兒見了包拯就不再啼哭了。

此後,包拯通過游夢仙枕明了了少年的因緣,原來少年上世做惡多端,罪業甚大,償還那一世罪惡需三世惡報才能還清。神原來安排,第一世以殘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雙眼瞎了卻殘生;第三世遭雷擊暴屍荒野。

那孩子第一世轉生窮困殘疾,但痛改前非,只想為別人做好事。於是,神就讓他一世還兩世的業,讓他崩瞎了雙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為別人做好事。神就把他第三世的業力也拿過來一世還,所以雷擊斃命。最後三世應該受的苦在一世就償還乾淨,來世安排他托生帝王之家,榮華富貴,享用不盡。通過此事,也是點化包拯,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因果報應不差分毫。

人生在世,誰能超越這因果報應之外?但是命運可以選擇,有了正確的選擇之後,順天而行就可以得到改變。果隨因變,兌現昭然。


希阿榮博堪布:為何惡人風光,好人遭殃?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言行的造作和果報的顯現之間需要緣來連接。緣的聚集有快有慢,所以有時我們能看到迅速的因果報應,有時卻要等很久。

如果你不能理清這種前後關聯,只把因果連環中的一節拿出來,那當然會困惑。遭遇災難是以前造作的惡業在因緣成熟時的果報顯現。

現在是好人,不一定以前沒有造過惡業,其實在人們的概念中,「好人」的定義是能很模糊的。

仔細觀察,我們很難找到絕對的「好人」或絕對的「惡人」,只有善行和惡行。

而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善行、惡行也有不同的定義。根據佛法,會造成傷害的行為是惡的,比如殺生、不予取等。

即使是曾經或後來行善的人造作了惡行,給其他眾生造成傷害和損失,在因緣成熟時候也得感受相應的苦根。

如前面所說,果報的顯現需要緣的聚和。如果身邊的善緣多,惡業的種子將因缺乏必要的緣起條件,而無法結果。

若大環境不好,缺乏應有的公平和秩序,見聞遭遇多是激發煩惱的,如此惡緣的聚集會加速惡報的顯現。

如果「惡人風光、好人遭殃」成為普遍的現象,那麼作為有責任感的社會成員,應該反思和幫助改進社會治理、社會價值、道德體系等,而不是急於否定因果。

正如有理智的人看見飛機上天,不會因此就說萬有引力定律不靈了,因為它知道飛機上天自有它背後的工作原理,而萬有引力也是一直在發生作用的,兩者互不矛盾。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看到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第一反應就是質疑佛教的因果論。

否定因果,難道個人就會因此而更清醒、更自律,社會因此而更加公正合理,人類更進步嗎?


淨松居士:好人行善為何不見好報

既然善有善報,為何有不少的好人,甚至努力行善的人,仍然遭遇挫折、災難與病苦,坎坷度日,無可奈何?

前面一章說到因果通於三世的道理,大家一定了解;不管什麼人,遭遇挫折、災難與痛苦,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惡業,如今正在受報所致。這時他努力行善,以求旋轉逆境改變命運,可能的結果有四種:

一、各種條件未能配合,以致善行不能轉變業報。這時他當然必須繼續接受應受的惡報,直至報盡為止。(或許要到幾年、幾十年後,或者到死為止才報盡,或者未來世仍繼續受報。)

所謂各種條件未能配合是指:缺乏真誠發自內心的『慈悲心、寬容心、懺悔心、行善之心』以及不能力行十善或雖行而善行累積不夠。

二、雖然各種條件配合很好,善行可以轉變惡報,使它由長期變為較短期,但因往世所做惡業太重,應受的惡報期間很久,目前行善雖可得到福報,但仍 嫌不足,福報與惡報力量懸殊,善不敵惡,轉變了一部分業報後,仍有很多未能轉變掉的惡報,必須繼續接受,直到報完為止。(或許要到幾年、幾十年後,或到 死,或到未來世才能報完。)假如今生至死仍無法受報完畢,當然今生就永遠難以脫離困境,只有期待來世了。

譬如得了癌症,本應受劇烈痛苦折磨半年才死,並且耗盡錢財,連累子孫;行善的結果雖不能使他康復或減輕痛苦,但是卻使他提早四個月就死亡,使他 得以減免了最後四個月的劇烈痛苦,並且節省了大筆醫藥費。以上的情形,表面上看來行善似乎沒有用,病人的癌症沒有治好,還是死了,實際上行善的結果使他獲 得不小的好處,只因為因果律隱微難測的特性,使我們不能明白事實的真相罷了。

三、各種條件配合很好,行善的結果,已經使原本較重的惡報,轉變為較輕的惡報;但因為表面上看來仍在受惡報的折磨,遂使人誤以為行善沒有功效。

譬如大腸癌開刀後復發,原本應受劇烈痛苦折磨半年而死;由於平日行善積德的緣故,使他的痛苦程度比類似的患者輕很多,表面上苦報並未免除,實際 上是減輕了。癌症患者確實有藉由努力懺悔、念佛、行善而完全康復的例子,因此上面所做的比喻雖然不是假設用來做說明,它當然也有可能存在,請參看第四篇第 二章自可明白。

四、各種條件配合很好,應受的惡報又不很重,或者即將受報完畢。行善的結果,到這一生的某個時期,善行累積夠多了,於是福報的機緣成熟,惡報結束,逆境轉順,疾病康復,雨過天晴,行善的功效,於焉大顯,慶快生平。

五、此外有一種情形較為特殊,就是行善以及修行的好人,原本應於未來世承受的重大苦報,會因他的努力行善修行,轉變為較輕的苦報,而提早於現在 受報。這種情形,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作好事沒好報,其實正好相反,因為行善修行使他獲得大利益,使重報轉變為輕報,只不過提早於現在受報而了債。

由上可見,努力行善而能於今生就得到明顯效果的只有第四種情形。而我們所看到許多好人或努力行善的人,命運坎坷,無法改善,除了第五外都是屬於 前面三種情形。這就好比你的附近搬來一位新鄰居,你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只見他很努力工作,收入也很可觀,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及不正當的浪費,但是搬來這 兒住了大半輩子,他們沒有一點存錢,遇到急難,還須向人伸手借貸,令人莫名其妙。但是當您獲知他未搬來這裡以前,欠人一筆極大的債務,必須隨賺隨還,抵銷 欠債,不能稍有延誤,這時謎厎就揭開了。

如上面所說『行善、修行的好人,由於正在承受過去世作惡應受的惡報而病苦、受災難,以致於看不到行善應有的善報,其實他們的苦難已因善行而減輕、減短,但是自己卻不知道』的情形,今舉二例為證:

例1、 現果隨錄上記載:麻城有姓王的某人,吃素持齋,經過三年,某日身上忽然長了難治的惡瘡,對於持齋起了退悔的心。他的朋友安慰他:『你是持齋的人,佛與天神 必會保佑你。』王答說:『我已持齋三年,卻得此惡報,持齋還有好處嗎?』朋友說:『你既然認為所持的齋沒有用,可否把它賣給我?』王某問他怎樣賣法,朋友 告訴他,每持齋一天一分錢計算,吃素三年共可賣銀錢十兩八錢。王某很高興,立即寫了收據拿了錢,把持齋吃素的功德賣給朋友,打算次日就要吃肉破戒。不料當 晚夢到二個鬼來責罵他:『本來十個月前你就該死了,因為你持齋修行,所以能延命到現在。你既賣去持齋功德,算起來反而讓你活過頭了。』說罷立即要捉他走。 姓王的哀求鬼卒暫且寬容,延緩一天,願意將錢退還,恢復吃素持長齋。明日,找到他朋友,說明原委,想討回賣齋的收據,朋友說昨天回家就在佛前用火焚化了。 王後悔不已,當天果然死了。

王某人本來十個月前就應死亡,因持齋修善的功德,使死亡的重報,轉變為較輕的、只生惡瘡的苦報。卻因他的賣齋與立即死亡,而彰顯了其中的因果轉變情形,足以為本章所述因果原理作最好的印證。

例2、 印光大師文鈔全集引述了一件唐朝玄奘法師記錄下來的事: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國。某一年身患惡病,痛苦極為慘烈,無法忍 受,正想自殺以求解脫時,忽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指示他:『你在久遠劫前,作過多次國王,做了許多迫害惱亂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地 獄、餓鬼、畜生稱為惡道),長久受大苦報,由於你宏揚佛法的緣故,得以免除將來的地獄大苦報,將它轉變成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要忍受。再過三年,有位大唐 國僧人名玄奘,會到此拜你為師,求受佛法。』戒賢法師於是強忍病苦,力行懺悔,經過很久,終於康復。過了三年,玄奘法師果然來拜師求法。戒賢法師叫弟子述 說病苦的情形,徒弟邊說邊哭,可見病苦的慘狀。若非菩薩指明往世因果,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大有修行的得道高僧,尚且得到這樣的慘病,佛法有什麼靈感和利益 嗎?其實這全是往世業因,以及轉『後報重報』成為『現報輕報』的緣故。


淨松居士編述:壞人作惡為何不見惡報

既然惡有惡報,為何有不少壞人,甚至無惡不做的人,仍然升官發財,輝煌騰達,事事如意,令人羨慕?

由於因果通於三世,因此不管什麼人,今世做大官、賺大錢、享大名,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大善行,如今正在享受福報所致。這時他不修善而為非作歹,可能的結果有四種:

一、若善惡不能互相抵銷,他當然可以繼續享受他應享的福報,繼續升官到他所應得的職位為止,或繼續賺大錢,如他所應得的。直到福報享盡時,才會開始遭受為惡所應得的惡報。這個時間或許在幾年、幾十年後,或許到死為止,或許未來世仍繼續享受他未享完的福報。

二、若其福報因作惡而發生轉變,但因往世所做的善行非常大,應享的福報期間非常長久,目前雖然作惡應受惡報,但比起福報的力量仍差很多。既使作 惡轉變了一部分福報,但還有很多剩余的福報,讓他一直到死也享受不完。如此一來,這一生中,他永遠過著好日子,當然看不出為惡所應得的下場。

三、不斷作惡的結果,使原本很大的福報,減為比較輕的福報,但因表面上看來仍在享受福報,過著好日子,遂使人誤以為作壞事不會有惡報。

四、應享的福報即將享受完畢,做壞事到某個程度,累積得夠多了,於是惡報的機緣成熟、福報結束,開始嘗到為惡的苦果,過著淒慘的日子,甚至得到惡疾、遭橫禍而死,後悔莫及。

由上可知: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為非作歹,卻仍舊能步步高升、錢財滾滾、得意非常,都是屬於前面第一、二、三的情形。

這就好比你家附近搬來一位陌生的新鄰居,他並沒有從事任何正當或不正當的、可以賺錢的行業,可是卻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錢財之多總是花不完,令人莫名其妙。但是當您獲知他未搬來以前,在銀行有一筆鉅大無比的存款,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假如有一天,你這位鄰居參加民間儲蓄會,把會款標走後就賴帳不按期交會款,被告到法院,法官當然判決他敗訴,必須還款。但絕不會判決沒收他的全部銀行存款,因為這樣做不僅有失公正,而且荒唐可笑。同理,一個正在享受大福報的人,若是作惡,頂多只是轉變掉一部分的福報,絕不會將其巨大的福報一筆鉤 消,剝奪他應享的權利,因為因果律是極其公平的。

像這種由於正在享受福報,以致於他雖然作了大惡業也沒看到他受惡報的事,在佛經裡有一個最好的例子。

雜譬喻經說: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殺生為業的屠夫前往見國王,並請王答應他一個請求,王問他有何願望,他說:『國王您每遇節日需要屠殺畜生時,請全部賜給我包辦。』王說:『殺生的事,很少人樂意替別人做,為什麼你卻那麼喜歡做?』屠夫答以:『我往世曾做貧窮人,幸好靠殺羊得以度日,又因殺羊之故,死後生到四天王天,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出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生天上。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都從事屠羊的工作,使我每次死後都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無量的快樂,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屠羊既然有這麼大的好處,因此向國王提出請求。』王問:『就算真如你所說的,但你怎麼知道的呢?』屠夫答:『因為我具有能知宿命的能力,可以知道往世的事。』王不相信,認為他說謊,因為像屠夫這麼下賤而毫無修行的人,怎麼有能力知道宿命?國王疑惑不解,便去向佛請教。佛答說:『屠夫所說全都真實,並非說謊。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那時很歡喜、很恭敬、很專心的瞻仰辟支佛莊嚴的容貌,善心隨生,由於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功德,造作於前,福報先成熟,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但機緣尚未成熟,所以不見他受報。等此生命終,福報享盡,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接著無數次出生為羊,一一償還命債。這位屠夫,知宿命的能力很淺,只知過去世六世殺羊生天的事,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他便無法得知,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的原因。』阿阇世王至此恍然大悟。

殺羊升天的誤解--你所看到的因果,可能只是其中某個片段


好人為何總是受氣?

問:為什麼想學習行善這麼難?而學壞,總是處處綠燈,好人為何總是受氣?

答:對,這就叫好人,沒有氣受,你就不是好人;能忍受的,這叫好人,好人就從這兒看,你受不了,你不是好人。你們諸位想想,對不對?

你要問原因,原因在現前來講,已經浮在面前,可以說人人都看得出來。從前做好事容易,也有障礙,障礙少,沒有這麼多,也沒有這麼嚴重。做壞事也容易,但是今天做壞事更容易­,從前做壞事,有二、三個幫手;現在做壞事,有幾百個幫手,所以特別容易。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教育。你要知道,一百年前,中國古老的教育還在社會上推動。所以從小,做小孩­的時候,你的父母就會教你,你家大人也會教你。外面不認識、不相干的大人,他都會教你。

我小時候,像我這種年齡,還沾到一點邊。五、六歲的時候沾到點邊,七、八歲以後就變了,就改成現代的小學,那時叫短期小學,兩年制的,教學的方法完全變了,所以我們沾到一­點邊。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都有私塾,私塾裡面所教的全是傳統的老方法,那種老的規矩、禮節,我們都要學。小朋友在外面玩,要是玩得過分,不守規矩,有大人從那裡走,就把­你叫來就訓你。他教訓,我們都乖乖的聽,都聽話,這個難得。我們的父母看到有人,陌生人教導兒女,非常感謝他。就是從前大人看到底下一代有過失的話,都有義務要教導。現在­不行,現在老師教學生,家長還去按鈴告狀,老師侵犯人權,這還得了嗎?所以現在的社會,人權把社會搞壞掉,每個人都有人權,每個人都有自由,誰都不能管誰,這還得了!所以­今天父母管不了兒女。你看前天報紙上,有個同學拿著報紙來,十歲的小孩殺母親。他要玩電動遊戲機,他母親不讓他去玩,就殺母親,拿著菜刀殺母親。所以你就曉得,教育出了問­題!

中國這個社會五千年維持著安定和平,靠什麼?靠教育,所以在全世界,中國人是最懂得教育的,我跟諸位講過多少次,常常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最懂得教育。所以,嚴格的從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你看周文王的母親太妊,這歷史上有記載,懷文王的時候,「眼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身口意。不正當的東西她不看,為什麼?影響胎兒;不正當­的音聲不聽,粗魯的話不說,念念她都顧著會影響胎兒。胎兒生下來之後,睜開眼睛他會看、會聽,在胎兒面前所表現的全是正面的,就是全是善的。不善的,夫妻有什麼彆扭,不可­以在小孩面前發脾氣,要到外面去,不能讓他看到。這一定要維持到三年,三年叫「童蒙養正」。三歲,從出生到三歲,他所看的、所聽的、所接觸的全是善的,他心善。所以中國古­人講三歲看八十,他有這個好的底子,八十年他都不會變更。

現在教什麼?現在小孩生下來就看電視,電視教他;再大一點,就是學電腦,網路教他。網路、電視裡教什麼?教暴力、教色情,教殺盜淫妄,他怎麼不會殺人?教出來的!今天整個­社會,最大的教育就是電視,哪個人不看電視?每天都要接受電視,年輕人接受電腦,小朋友接受遊戲機的教育。你就想想現在這個教育,這個教育多厲害,把人全教壞了。所以你現­在做壞事,做一樁壞事,肯定有幾十個、幾百個人幫你做;你做一樁好事,就有幾十個、幾百個人障礙你,道理在此地。我們看到現在真是麻煩,外國宗教講世界末日,愈想愈可怕,­愈想愈可能。所以現在天災人禍這麼多,這絕對不是天然災害,眾業所感,大家造的不善業。

所以學佛的人要覺悟,學佛的人處處吃虧,處處受氣,能忍人之不能忍,那是什麼?那叫菩薩,那叫磨鍊,你在這裡面磨鍊成功,你道業就成就了。所以你一定要了解現實狀況,我們­做一樁好事,受盡折磨,但是要求佛菩薩加持,這事情才能搞成功。沒有三寶加持,沒有祖宗加持,決定做不成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道場裡面做義工,要受很多人的氣,這是正­常現象,這不是反常。如果道場不受氣,那才奇怪!沒有人障礙你,沒有人找你麻煩,就很奇怪,就很不正常。


慈誠羅珠堪布:這種因果觀點是錯誤的!

有些人沒有偷盜、殺生或傷害他人,並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錯,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卻處處不如意。

於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麼會遭到不幸呢?

對因果或《俱舍論》沒有深入瞭解的居士也會有這種看法,甚至有人這樣說,我參加了法會,又唸了那麼多經,就不該有這樣那樣的病痛或災難。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參加法會、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舉,已經存入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沒有顯果是因為因緣沒有成熟。

就像一個農民春天種地,他把僅有的糧食都播了種,家裡就沒有糧食了,要等五六個月以後纔會豐收,而現在他卻是一個沒有飯吃的窮人。

有人覺得奇怪:你種了那麼多地,天天辛勤勞動,為什麼沒飯吃呢?這種疑問是沒有道理的。誰都知道,播種和豐收之間是有一段時間間隔的。

現在沒有糧食是因為他去年沒有好好種地,沒有獲得豐收,所以把種子播下去後,便沒有餘糧可吃,這與他今年的辛勤勞作沒有直接關係。

同樣,參加法會或放生與現在的病痛災難也沒有直接的聯繫,因為病痛災難是過去世所造惡業成熟的顯現。

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平時無惡不作,但他也沒病沒災,過得很好,甚至一輩子都榮華富貴直至壽終正寢。

於是又有人說,如果因果存在,他們幹了那麼多壞事,為什麼沒有報應呢?

行善之人與造惡之人比較時,造惡之人過得還要健康快樂,這不是說明因果根本沒有嗎?這與種地的情況完全是一樣的。


智敏法師: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見,由聞、思、修,要從聽聞正法來的。這個見解,最高的見解就是自性空與緣生因果、二互不違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見,我們說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應該知道都是從因果來的。

有的人,他對因果不明白,就像看到一些人造惡,卻是享受很大的福報,富貴榮華,地位也高。這個,大家都能看到一些。有的人做大官發大財,而品德並不好; 也有的人很講道德,或很有修行,但是他卻很窮,地位也沒有,這看起來很矛盾,怎麼講呢?我們說,這個也不離因果,因果不局限於現今一世,是通三世的,過去由於他造了善因,這一輩子,果報成熟,他就享受福報了。那個道德好,或修行好的人,過去沒有造培福的因,那麼,他這一輩子貧窮了,也是宿業所感。因果,從三世來看,是一點也不會錯的。

不懂的人就單看到了現世,這個人做了那麼多好事,卻那麼窮,那麼倒霉;相反,那個人做了那麼多壞事,卻那麼富貴,勢力又大。就得了一個結論,說因果是沒有的,是騙騙人的,聖人設教,目的就是叫人不要做壞事,所以編了一套因果報應之類騙騙人的話。這種見解,叫做邪知邪見。我們說的正知正見,就是說一切法都不離因果,哪怕是在極熱的天氣,我們能夠遇到一陣涼風吹過來,舒暢一下,也不離因果。就是說,在過去造不善業的時候,偶爾起了一念善心,就感受到在現世中炎熱難忍的氣候時,吹來這股涼風了。

離開因果的事情是沒有的,這是講世俗的正見。出世的,勝義的正見呢,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離開斷常二邊:既不住斷邊,又不住常邊。假使住於常邊,執著一切法都是實在有的,那就不能出離三界,有情與器間都是實在有的,怎麼能出離呢?要"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嘛!一切法本來都是如幻如化,沒有自性的,既沒有能流轉的有情,也沒有所流轉的器間,自然出生死,斷輪迴了。

反過來,如果說一切法都是空的,什麼都是沒有的,則又錯了,墮入斷邊,成了斷見,斷見的人,撥無因果,要下惡道。很多人看起來也很用功,觀察空性的道理,觀一切法無自性,而對緣生因果的道理,事先沒有好好地思維抉擇去修,最後觀察空性,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他得到的,是這麼一個"空性",造善也是空,造惡也是空,那麼馬馬虎虎隨緣度日就算了,一切不要執著,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不執著就對了。

本人以前在上海認得一位居士,他是我以前在范老居士辦的法相學社裡的同學。他當時很用功,持五戒,茹素,精念誦。後來範老圓寂了,我到五台山去了,他自己在閉戶研究,閱藏,自己研究就有一個毛病,師心自用。佛教裡邊,是要有傳承的,靠自己看書,如心有偏執或等起心有過失,往往會走錯路。他憑自己有點法相基礎,也有點文化、聲明知識,在藏經裡面,東翻西翻的。最後,他說得到了一個結論,什麼呢?說他找到了一條成佛的捷徑,是成佛最為快速的一種修法-- 一切法空!做善的是空,造惡的也是空。出家受持二百五十條戒是執著。淫怒癡就是戒定慧,生死就是涅槃。

"哎呀!"他說:"你不要執著了,一切放下就對了。"他認為知道一切法就是空,順心所欲而行、但不執著,就可以了。他後來五戒也不持了,葷素也無所謂了,淫怒癡也就不拘了,不執著(去對治)了。他原籍紹興,紹興戲也去隨便看看,無分別智,一切不著,何等瀟灑!這個,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是撥無因果的斷見。

我們都是凡夫眾生,你說什麼都不執著,好的也不執著,壞的也不執著,一切無分別,聽起來很好,很高,但是搞錯了。勝義諦上固然一切法皆無自性,同一空性,世俗諦上,緣生因果是如如不昧、歷歷分明的。實際上,我們無始以來,壞的習氣很多,你若沒有把它對治掉,你一放下,把好的,對治法放下,壞的就會冒出來,什麼壞事都會做,這個空,叫做惡趣空,撥無因果的斷見惡趣空!你若執著這個斷見空,就會下惡道受苦,這是很危險的。


悟道法師開示:為什麼有些人無惡不作,卻沒有遭到報應?

這樣這一生為惡,過去生修的福報還是有限,你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一生造的惡業,那個果報就現前。

有的人他壽命還沒有終了,他的惡報就現前,報應就出現,出了事情,家破人亡。為惡,沒有為善,今世享福,是過去生中修福沒有享到福,這一生這個果報現前,來享過去生修的福,是這個因果。所以因果是三世,不是只有這一生的。這就是說世間為什麼無惡不作的人,他還做大官、還發大財,好像他過得滿不錯的,原因就在這裡,不是他這一生修的,是他過去生修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果報它不能互相抵償,只有哪一個果報先成熟,哪一個先報,不是沒有因果報應。這一生所造的惡是這生的事情,他享的是前世修的福,前世的餘福沒有享完,他還是繼續享那個福報。下面望西法師說:「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為痛。」過去生修的大善大福一直享,沒有繼續修福,一直造惡業,或者惡業造比較大、比較多,善修得比較少、比較小,這個福報享盡了,善神就離開,離開,你就沒有依靠,罪報現前,苦果就來了,這個就是痛(痛苦的痛)。今世遭厄,厄就是災難。這是你壽命還沒有終了,就遭受到家破人亡,病苦纏繞,我們俗話講叫活受罪,活著不是享福,活著受罪。這個我們也看到很多,真的活受罪。我們看到很多醫院病人,看了真的也是很可憐。那回頭想一想,我們自己會不會這樣?這個都是我們個人(自己)要去深思的一個問題。所以這個痛是花報、現世報,死了之後的果報是無間地獄。

節錄自:無量壽經選講(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第二十二集)


真明白這些道理,煩惱就會消失

社會上普遍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法聽起來好象有一些道理,好象惡人沒人敢欺,善人到處受氣。

佛教講三世因果。有一首偈頌:「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天就是指因果規律。

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

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金剛經》說,假如受持此經的人罪惡大應墜落惡道,但因今生受人家的輕賤,他的罪業便都消除,而且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一方面消除罪業,另一方面種了成佛的因,這個利益非常大。

還有些人說:「忍讓是軟弱,你越忍讓,人就越欺負你。」這種看法也與佛教的觀點相違背。

佛陀在《遺教經》上說,能忍的人是有力量的大人。「大人」是指修菩薩行的人。

忍不是軟弱而是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指的能夠感化別人的力量。人格道德可以使別人受到感化。這個人就不是小人而是大人。

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其實這句話本來是「無度不丈夫」。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讓人誤認為要「狠毒」才是丈夫。「度」就是度量、氣度。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有人認為:忍就是吃虧,我不願意吃虧。佛教認為,吃虧是福。我們不能貪圖眼前一點小便宜。貪圖眼前的小便宜,將來就一定要吃大虧。我們要用佛法來作為人生的指導,作為做人處世的準則。這樣,才能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害人就是惡。害人等於害己。所以學佛的人應該一切事情看得淡,要處處學吃虧,要有還債的想法。我們早一天把債務還清,就有利於在修行中掃除障礙。

弘一大師說:「我不認識什麼人是君子,做事情願吃虧的就是君子;我也不知道什麼人是小人,做事情到處愛佔便宜的就是小人。」這個標準很明確。處處願意吃虧的人是懂得利人的人;處處貪便宜的人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弘一大師舉了一個例子:古代有一個道德修養很好的人,叫林退齋,這個人福報很好,兒孫很多。他在臨終時,兒子都跪在他面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話讓我們終生奉行吧。」他說:「你們要學會吃虧。」這正是他對兒孫的最大關懷,讓他們懂得吃虧是福。

還有人說:「我生來就是這個個性,就是吃不得虧,受不得氣。」好象這個毛病沒有辦法改。這種說法也是非常錯誤的。修行就是要針對我們多生累劫的習氣修。如果不改掉這些習氣,就不能學佛;縱然學佛,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學佛就是要學舍,我們種種的習氣,應該全部舍掉。保留這些東西就是學佛的障礙。障礙是自己製造的。

也有人說:「你欺負我,侮辱我,就是侮辱了我的人格。人格是最重要的。」從佛法的觀點看,修菩薩行,忍受別人的侮辱,對自己的人格並沒有影響。不但沒有影響,反而顯示了我們人格的高尚。前面舉的那個禪師,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侮辱,他的人格不但沒有受損失,而且更顯示出他人格的燦爛光輝。

我們平常與別人發生爭執,常常怪罪別人,總認為別人不對,忍不下去。從佛教的觀點看,我們應該檢查自己,不應到別人身上找原因。宣化上人教導我們:「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這個是我們做人做事,修行必須遵守的準則。

我們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言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的錯誤。一件事即使別人完全錯了,我們也應該檢查、懺悔自己的業障。星雲大師有那麼大的福報,與他待人處世那種寬闊的心胸很有關係。他經常教導弟子,在待人處世上就四個字-—「你對我錯」。即使他誹謗我們,侮辱我們,他完全沒有道理,也要相信三世因果絕對沒錯,肯定是在過去生中種有惡因,得罪了他,對不起他,今天應該懺悔。所以,不能割斷三世因果看問題。

還有一種人,明明是自己錯,也不願意認錯。他認為這樣有損自己的威信。這是錯誤的。因為真正有威信,並不怕認錯。若真正能認錯,威信才會更高,上面說的那位禪師處理那件事並沒有損傷他的臉面,相反,他的形象更偉大,大家對他更加尊敬。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保護他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感動了別人,教化了後人。他的威信並沒有受損失。

以上舉出的這些,是我們這些凡夫都不可避免的習氣。歸納起來,有個根本的東西在作崇,這就是堅固的我執。一切都有個「我」,就會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種下了惡因,障礙我們學佛,障礙我們從死苦海中解脫出來。

阿彌陀佛!


德光法師:如何看待「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

社會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常常抱怨說:「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現在根本沒有正義可言,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理論嗤之以鼻,覺得都是迷信之說。甚至有些比較偏激的人說:「佛教都是迷信,如果真的有因果報應,為什麼佛祖不能讓壞人做了壞事立馬就得到惡報,好人做了好事立即得到善報呢?這樣善惡分明多好啊!」這種說法是對佛教因果業力理論的一種不了解。其實佛教從來沒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種說法會一下子接受不了,難道這些年來信奉的善惡終有報的理論不對嗎?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業」。所謂業者,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也。簡單的說,業就是一種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造作」,分為三種:善、惡和無記。普光述《俱舍記》卷十三曰:「造作,名業。」業為造作之義。身之取捨屈伸等造作,名為身業;音聲之屈曲造作,名為語業;與第六意識相應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造作,名為意業。即動作身之思為身業,動起語之思為語業,作動意之思為意業。

《分別善惡報應經》云:「若修善業感可愛果,若造惡業感非愛果;若遠離此善不善業,愛非愛果終不可得。」善業,可得可愛果,能拔濟眾生苦,故名為善;惡業,能招非可愛果,損有情,故名為惡;無記業,不可記為善,亦不可記為惡者,非善非惡故名無記。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其實佛教的因果報應說是「善有樂報,惡有苦報。」那麼這個樂報和苦報到底如何區分呢?樂報就是感得身心於順情之境,而受安逸之樂的感受;苦報就是感得相違境相,逼迫身心之苦受。換句通俗點的話說,樂報就是身心安樂,沒有煩惱;苦報就是煩惱重重,身心痛苦,備受煎熬。

善報——樂報;惡報——苦報,不要小瞧這一字之差,其中的內涵卻有本質的區別。善和惡是沒有清晰的界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善惡觀,這種所謂的善惡觀都帶有強烈的「我」的烙印。同樣一件事情對某些人來說是「善」的,對某些人來說卻可能是「惡」的,比如公司出台一條新規定:以後取消基本工資,薪酬完全按照業績發放。這個結果對於那些能力很強的員工來說,是「善」的,多勞多得,可以多賺錢,而對待那些平時混日子的員工來說老闆這樣規定簡直就是「十惡不赦」。

再或者說,某個實權部門的副職,後來升到另外一個清水衙門當了正職,看似是陞官了,其實手中權力小了。對於權力慾望重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打擊,但是對於那些想要清閑的人來說,加薪升職少操心,何樂而不為呢?凡夫都有我執,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不能絕對的以善惡來論果報,但是也正因為凡夫有我執,所以善惡的果報從「我」的角度出發去感樂受和苦受才更能體現因果的公平性。行善就會得可愛果,樂受;作惡就會得非可愛果,苦受,這才是佛教的因果理論。

至於為什麼不是做了善惡事立即感得樂苦果也非常好解釋,佛在《優婆塞戒經》中闡述地很明白:「是業四種: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四者無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業有四種:一是現世造業現世受報;二是造業後次生受報;三是次生以後受報;四是無報,如無記等業即無報。業力成熟是需要時間的,就好像種子長成植物需要時間一樣,草本植物一年就能開花結果,而木本植物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

只有正確的理解和看待佛教的因果理論才能更好的學佛修行,所以對於不明白的事情一定不要妄下結論,要弄清楚想明白再說,否則犯了口業,日後定會感受苦報。

 


為什麼好人短命?壞人長命?

問:「有些人,他做了很多好事,是個大好人,可是為什麼他的命卻那麼苦,年紀輕輕就走了?而有些人,他做了很多壞事,是個大壞蛋,可是為什麼他的命卻很好,能夠活到長命百歲、子孫滿堂?」

如果我們「深信因果」,了解因果的原理,就不會去問這種問題了!

答:「有些人,他做了很多好事,是個大好人,可是他的命卻很苦,年紀輕輕就走了,這是因為

他今生所種的『善因』還沒有成熟,而前生所種的『惡因』已經先成熟的緣故。

而他今生所種的『善因』,也會因為前生的『惡果受盡』後,『善果』就會接著而來!他到了來世,就會大富大貴延年益壽了!

相反的,有些人,他做了很多壞事,是個大壞蛋,可是他的命卻很好,能夠活到長命百歲、子孫滿堂。

這是因為他今生所種的『惡因』還沒有成熟,而他前生所種的『善因』已經先成熟的緣故。

他今生所種的『惡因』,也會因為前生的『善果享盡』後,『惡果』就會接著而來!他到了來世,就會遭受到他所應該承受的一切苦痛了!」所以,我們別以為上天沒長眼睛啊!天在看、地在聽!

當我們行善而遭遇到惡報,應該盡快「懺悔過去世所造的惡業」,千萬不可「怨天尤人」,更不可告訴別人說「好心沒有好報」!

若能做到「身病」、「心不病」,病痛就可解脫!

其實,各個宗教的教義,都在教導信徒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必須要知道,就是要教導信徒們,千萬别落入「因果」的定律裡面,無法自拔!因果如影隨行啊!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嗡 嘛 呢 唄 美 吽

卍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卍_/|\_


夢參老和尚 :善人為何得惡報?因為你只認識了一半!

我們看見的世間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齡很大的都活得很健康,有年紀很小的病病歪歪的,乃至消失了;壽命長和壽命短,有富的有窮的,這是世間相。

但是它怎麼來的?他過去積累的,過去他造的因,現在所受那個因的果,這沒錯吧?在過去的因果上評。如果你知道這個人現在很痛苦,在我們中國古話說:可悲的人,就是很可哀的人、很痛苦的人,必可恨。

為什麼?因為你不知他過去,你要一看他過去所做的事情,這個人過去很壞,現在受報了。受報了能不能改變呢?還不改變,還不醒悟。

在我們佛教上看,每一個人很平等,你自己做的你受,他做的他受。你前生積的富貴因緣,你前生幫助別人、做好事,今生你平平安安的、順順當當的。你前生盡害人,你今生想要得好的果報,可以嗎?如果那個莊稼你也不經營它,種上就不管了,它能夠產量很高嗎?

沒有經營,光要收成果,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個人自己自作的,現在你個人受的報,平等吧?這叫自作自受。

你這樣來認識世間,你心裡頭不會起波浪,為什麼?因果報應,很簡單,這樣子你心裡頭非常平衡。但是你想幫助這個人,看他很苦難,你得先轉他的因。怎麼把他那個因消了,這就是靠佛菩薩加持力了,把他過去造的因懺悔掉,懺悔、悔改,再不做了,發願去幫助別人,那才能把這個轉了。

但是同時在一生當中,因果很複雜,一個人喪終,大家都怪老天爺不公,我感覺非常好笑,因為他不知道。

我在青島的時候,一個人他得了一筆外財。怎麼得的?德國的老闆在青島設了個屠宰場,宰牛全是機動化的,那裡頭只有他一個人是中國人,給老闆跑腿管事。

這老闆突然間要回德國,不曉得什麼事情發生了,就把這個工廠交給他經營,說:我要一年半回來,我給你好多好多的錢;如果我一年半回不來了,這個工廠就給你了。

一年半,那個德國人沒回來,他就發了財了。所謂「窮人就富不得,富了就要不得」,什麼壞事都做。做了壞事不是有法律制裁嗎?那時候法律得聽官吏的——結交官府,賄賂貪污官吏。那些個老百姓恨他要死,暗殺他,用種種手段,被他逃脫了。他感覺仇怨太深了,青島住不下去,就把這工廠逐漸地賣了。賣完了,遷到廣東。

到了廣州之後,一改前非,他曉得做錯的事,過去做得太不對了。那他現在辦了麼行業?感覺屠宰場是不對的,殺生這個業是不對——當然有位師父教導他過,改了。他在廣東專做善事。這人姓李,我們不說他的名字,專做善事,不做壞事,誰求他都行,在廣東他掙得一個「李老善人」。得到這麼個綽號還很不容易。那青島人就罵:這個壞人讓他逃脫了,沒讓他還報。

突然間他發生事情,他到船上檢查船,不曉得怎麼一暈掉到海里去了,另外一隻船來,在這一過,那船就把他攪裡頭,粉身碎骨。那海水紅了一下子,那人就這麼死了,屍骨無存。

這個好了,青島人還在罵,說這個人惡得很,讓他逃脫了;廣東人也在罵,老天不公,這麼好的一個人,受這樣的報。

這件事作為一個我們佛教宣傳材料,這兩邊的事我都知道。這是他先做的惡果,惡因惡果成就了;做的善事在後邊,那報還沒來,他把惡還完了再受報。


夢參老和尚談因果:為何常看到好人不得好報?

一次上山,有道友問夢參老和尚:為什麼這個世間常看到好人不得好報?

夢參老和尚說:因果錯綜復雜,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有神通看到十生、百生,乃至更長,看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因果是絲毫不差的。我跟你講個故事,我親見的。我在青島,有一個姓李的人,他是給一個德國人當管家,後來大戰一發生,德國人要回國,把公司就交給他,跟他說,我要是回得來,公司算我們倆的,你算一個股東,我如果回不來公司就是你的,我必須要回國去當兵。這個人回去了就沒有回來,是不是在戰場上被打死了就不知道了,那全部的財產就歸了這個姓李的人了。這一歸他啊,他原來窮得很,這一暴富,什麼壞事都做,他在青島做了很多壞事!因為他有錢,跟青島市的官員勾結,做很多壞事!後來青島人就開始暗殺他,他知道在山東青島混不下去了,他就跑廣東去了,他的歷史我很清楚。

到廣東他就改了,他知道這樣做人混不下去,到廣東他變了,在廣州他買了幾條船,因 為他很有錢嘛,就開始做船業了,這個時候,他淨做好事,做慈善事業等等。但是有一次 他檢查船的時候,不曉得怎麼掉到水裡頭了,那裡的船很密啊,兩個船正巧把他一搓,搓得連屍體都沒有了,粉身碎骨……我所聽到的,青島人就說:就像你剛才問的,因果沒有啊!這麼壞的人竟然跑了,沒有受報!大家也知道他跑廣州去了,有財產,青島人在罵沒有因果!他在廣東淨做好事,結果讓船把他搓死了,廣東人也在罵:說這麼好的人、這麼 慈善的人,老天爺真是沒眼睛,怎麼會遭到這樣的惡報!

那時候我就跟我一個弟子講:我說這個李先生在青島可是壞得很!他不象在廣東這麼好啊,他現在到了廣東,他青島做的惡業成熟了,受報了,他在廣東做的好事果報還沒成熟,只能等以後了。

所以,這個因果是錯綜復雜的,咱們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那個在 前(受報)?說強者在前,說做好事心猛利,那壞事就壓下了;那做壞事心很猛利,就是 很精進,力度很強,那好事就壓下了,壞事就現前了。那好事力量薄弱,壞事力量強,所以上面那個李先生,青島的業成熟了,他在廣州的好事啊等著來生再受吧。

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報是因為時候沒到呢。而且一個人一生,善善惡惡既做好事也做壞事,咱們心裡頭一會兒菩薩心腸,一會兒煩惱來了就狠狠地發惡願,錯綜復雜,每個人都是。


放生蛇反遭咬,結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媽閑聊。她問我:「你還記得小阿公嗎?」小阿公是爺爺的堂弟,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我朦朦朧朧還有印象。

小阿公是做素麵的老師傅。老家有很多做素麵的師傅,做的素麵好吃不易斷,非常有名。小阿公就是這樣的老師傅。他的手藝是少年時從雁蕩山腳下的樂清師傅那裡學來的。老媽說的故事就是小阿公的親身經歷。

那年,小阿公在樂清的素面鋪裡當學徒,這個素麵鋪很大,樓下是作坊,樓上當倉庫存放麵粉、素麵。一個夏天的傍晚,店裡出現了一條蛇,夥計們慌慌張張地拿來鉗子、石頭準備砸死它。

這時,一個好心的小夥計阻攔大家,建議抓住蛇把它放生了。樂清是水鄉,河道眾多,當地習俗,夏天一到,男子都是在河裡洗澡的。這個好心的小夥計去洗澡時順便把這條蛇放入河裡,蛇就遊走了。等他洗完澡準備上岸之際,蛇又向他游來,他覺得十分怪異,想看看這蛇到底要幹什麼。

沒想到,蛇游到他身邊,咬了他一口。大家都奚落這小夥計做好事沒好報,他十分傷心,只能請假在家養傷。沒想到,次日,素麵鋪樓上木板因陳舊斷裂,房子倒塌,死傷了幾個夥計。小夥計因被蛇咬養傷沒去做工,躲過一劫。

小阿公經歷此事,震動很大。所以,他在世的時候常說,做善事做好事一定是有好報的。雖然有時我們看不出這是「好報」,有時沒那麼快得到「好報」,但只要你誠心去做,一定功不唐捐。


老夫妻念經持咒後兒子死亡!佛菩薩夢中示現原因!

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有沒有懷疑?一般的正常生活當中,你皈依三寶,你不懷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途當中,遇上不如意的事了。甚至於皈依三寶之後,比以前更不如意。

沒有皈依三寶以前還不錯,皈依三寶後突然變壞了,你產生懷疑了:「三寶加持是真的嗎?要是真的,為什麼不加持我呢?我倒了老霉了。」我現在聽到很多弟子這樣說,說他有病也好,孩子不聽話、家庭不和也好,無論任何事兒,他都推到佛、法、僧三寶:「三寶簡直不加持,我還遇到這些事兒。」

有這麼一段故事。以前有對老夫婦,五六十了,生了九個兒子,九個全都不聽話,都是忤逆。他倆也很悲哀,認為:「也許我們過去沒做善事,今生也沒做什麼善事,才遇到這些事兒。」

就請了一尊菩薩像供奉,並常念《楞嚴咒》佩戴楞嚴咒在身上,這樣子應該好了吧?恰恰相反,自從供上菩薩、念《楞嚴咒》開始,一年死三個兒子,沒到兩三年,九個兒子全死了。到了過年的晚上,兩位老夫婦想不通,就跪在地上,在菩薩像前發牢騷:「菩薩!我們信仰你,但是,怎麼皈依你了,九個兒子全死了。你有沒有加持我們?」

禱告一番後,當天晚上心情很不好,就睡覺去了。一睡覺就作夢,老頭子夢見菩薩來了,說:「明天,到河邊去看看,你九個兒子都跟你見見面。」他一想,只是個夢。

隔天早上,他就跟他老婆說:「我昨天晚上作了個夢,菩薩真靈,來了跟我說,要我們到河邊看看我們那九個兒子。」她說:「我也作個夢,跟你一樣呢。」他說:「好!我們倆個人到河邊看看,看我們那個夢靈不靈。」他們倆到河邊去了。

到了河邊,第一個先現的是大兒子相,之後馬上就變成相貌兇惡的人,很嗔恨的罵他們兩個人說:「你們倆怎麼貪我的錢,怎麼害我的命,我現在來報應,來找你們要錢,算帳來了。但是菩薩給我們改了,我們得生善處,我們這筆帳算了。」

九個兒子大概都如是這一類,因為前生、今生的關係。他們倆個人就此心平氣和了。這是他們自己的事兒,前生不知道,今生他們做了,大概有三個兒子是他們害死的。他們知道後,再也不敢抱怨菩薩了,回來跟菩薩磕頭求懺悔。

這天晚上又作個夢:「好了!念你們兩個對我祈求,我給你們送個兒子來。」兩個老夫婦都作同樣的夢。她老頭說:「你現在都快六十了。」經期一閉,怎麼可能再受孕呢?不可能嘛。

但是他們倆個人每天還是誠誠懇懇的念《楞嚴咒》、拜佛菩薩,隔不了一個月,老婆婆居然懷孕了。等到十月滿,平平安安的生下兒子,一點困難都沒有。他們想:「這個兒子一定孝順,因為是佛菩薩送來的。」不錯,他們兩個活一百多歲,由這兒子安慰照顧他們的晚年。

你說業能轉不能轉?一念善心起,百萬障門都消失;一念噁心起,百萬障門都開嗔。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能轉不能轉?這都是你個人的心。我們現在心裡如何?如果你對佛教都是懷疑心,你又怎樣能得到它的好處呢?

同時,你信得堅定,不管外緣如何,好緣則信心更加增長,你修行進步得快一點;如果外緣不好,受盡挫折,你毫不動搖信心,你才有所成就。大家信不信?我就是這個例子,我坐了三十三年監獄,從來不隱瞞。坐監獄的人是不是好人?

我坐了三十三年,出來之後,就在中國佛學院教書,而後,人家又請回閩南佛學院。到了美國、加拿大或是在各地,我看佛友都對我很好嘛,我還不是很壞的壞人。什麼意思呢?

當你受挫折,你不要隨便失掉信心,不要認為三寶沒加被,是你自己業障現前,或者因為某種因緣而失落,都沒關係。不能夠因為遇到挫折,因而感覺「我很冤枉」。世間是平等的,佛法從來是平等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

你看見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麼他那麼做,為什麼?他的業。你要是曉得了善惡業果,你才知道一切平等。你現在所受的苦,是你自己做的業,你怪誰啊!你看人家有錢,同樣當醫生,怎麼他那邊看病的多,到你這邊看病的少。

你過去跟這些人沒緣,誰會來讓你看病。也許你看了這些病人,不但不好,反而加重。這都有一定的因緣,千萬不要抱怨,要相信善惡因果。如果皈依三寶的弟子,連堅定的信心都沒有,對佛、對法沒有信心,又怎麼會得到佛的加持呢?


老天懲罰錯人?灶神現身驚醒「行善人」

清代史玉函在其編纂的《德育古鑒》中收錄了一個明朝羅楨在《淨意說》中講述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都,明朝的善人,晚年改過淨心,由行轉境,終得善報。

俞都不知何故 歷經天罰

明朝嘉靖年間,在江西有一人,姓俞名都,字良臣。讀私塾時與十多個人創辦了一個叫文昌社的社團,發誓要做惜字放生、戒除殺生、摒棄邪淫、不犯口過的善行,且行之有年。但是七次鄉試,都名落孫山。

俞都妻子生有五男四女,四子早夭,僅留一男。其子甚為聰慧,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倆視其為珍寶,極為喜愛。但六歲時在里中玩耍時走失,從此杳無蹤跡。四女三夭,僅存其一。妻子也因為孩子早夭失蹤常常哭泣,終致雙目失明。俞都更是終年潦倒、貧窮日急。閒來常常自己反省,想自己並無大過,不知為何慘遭天罰。

四十歲後,每年臘月將終新年將到之際,總要書寫疏文焚燒,祈禱灶神能夠上傳其情。如是七年之久,無任何應驗。四十七歲那一年的除夕之夜,家徒四壁,自與盲妻小女相對而坐。

忽然聽到門外有叩門之聲,俞都手拿蠟燭起身開門,門外有一位頭戴方巾衣著皂服,頭髮半蒼的老人。進門作揖問安後,老人就座,自稱姓張,從遠方而來。聽說俞都家舉家愁嘆,特來拜訪安慰。

老人拜訪相告 方知惡報有因

俞都見此人衣著說話異於常人,招待禮節極為恭敬。彼此言語之間,俞都說起自己平生讀書行善,但是至今卻功名不就,子女夭散衣食不濟之事,並給來者背誦了自己歷年寫給灶神希冀上達的疏文。

姓張的老人說:「我知道君家的事已經很久了。君意識中惡念太重,專門追求虛名,所謂疏文也是滿紙怨望,褻瀆玉帝,恐怕受到的懲罰還不止這些吶。」俞都吃驚不小,回復老人道:「我聽說冥冥之中,善惡必錄,絲毫不爽。我與同社的諸生發誓要做善事,並且謹慎奉行,怎麼可以說是專務虛名哪?」

張姓老人說:「那就聽我一一道來。君之所謂『惜字』,但是君與諸生動輒用字紙糊房裹物,擦拭桌椅,抑或以紙有污損焚燒;君之所謂放生也是表面文章,但家中庖廚不絕蝦蟹;至於口過,更是無法記統。君之語言敏妙,訕謗嘲諷,舌鋒所及,怒觸鬼神不知凡幾;邪淫之事雖無實跡,但是君見人家美貌子女,心搖難遣,只是無邪緣相成!而君卻以妄為真、以簡自居。發誓要做的善事,尚且如此,其他就更不用說了!你連年所焚燒的疏文,已經全部轉呈給了玉帝。玉帝曾經命日游使者考察你的善惡,但是多年並無一實際的善行可以值得記錄。反倒看到你的貪念、淫念、妒念綿綿不絕,高己卑人、憶往期來、恩仇報復累累於胸。如此惡意恐怕是逃禍不及,還祈求什麼福報啊?」

灶神驚醒敷衍者 俞都痛改前非

俞都聽後,驚恐慌悚,伏地流涕,說:「君既通幽冥之事,一定是神,願您施與救度!」張姓老人說:「君信神信佛根基不深,行善之事不能持久。所以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了事;而滿腔意惡,妄念四起,起伏纏綿,不絕於心倒是真切。如此還期望福報,就像種荊棘而期嘉禾,荒謬之極。希望君子日後能棄貪、摒淫、制妒,除各種妄念;不圖名報,不論大小,不分難易,量力行事,持之有恆,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你家對我甚見虔潔,所以特意以此意報君。」說完後進入內室,到達灶下忽然不見。俞都悟到剛才之老人即是司命之神,隨後焚香叩謝。

第二天大年初一,俞都祈禱天地誓改前非,力行善事,自號淨意道人,立志祛除各種妄念。從此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利於人、有濟於物之事,不分巨細、不論忙閒、不曉人知、不思力繼,都躬身親行,事成而止。常常用因果報應之說,逢人化導。敦勤謙忍,日奉月行。慢慢到了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的境界。

行善改運 俞都喜得失子

這樣過了三年,俞都五十歲了,正好是明萬曆二年。朝廷首輔張居正準備給自己的兒子選擇老師,眾人交口舉薦俞都。獲聘後俞都攜妻挈女、趕赴南京。張居正敬其品德,讓其在國學授業。萬曆四年丙子,赴京應試登科,次年中進士。

一日,俞都拜訪大內太監楊公,楊叫養子五人出拜。其中一子,年齡十六,俞都對其面貌有相識之感,於是便問其籍貫。少年說:「我是江右人,小時誤入糧船,從家中走失。現在依稀記得姓氏閭里。」俞都驚訝之餘,叫其脫去左足之鞋,腳底雙痣還在。俞都大聲說:「原來是我的兒子啊!」

太監楊公也極為驚愕,別時即送其子隨俞都回他在京城的住所。到家後俞都急奔入內告訴妻子。妻子撫子大慟,血淚迸流。兒子也悲喜交加喜極而泣,手捧母面舌舐其目,其母即雙眼復明。俞都也是悲喜交集,不願為官,上疏請辭回江陵故籍。張居正羨慕其品德道義,也厚贈俞都,遂其所願。

俞都歸鄉居住後,更加勉力為善。其兒子娶妻後,連生七子都養育成人,繼承了俞家的耕讀傳統。俞都更是書寫了親遇灶神、改過行善之事,訓育子孫。享年八十有八而終。時人都說一切都是俞都躬行善事,天之回報的結果。

(文據清代史玉函《德育古鑒》)


老來得子,兒子卻死了?兒子死後,菩薩夢中告知驚人因果!

發布:妙音居士

在台灣基隆有一對夫婦,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他們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希望「觀音送子」讓他們能夠延續傳宗接代的香火,終於到了四十多歲生下一個兒子,老來得子,充滿無限的歡欣喜悅。為了祈求孩子平安長大,他們常到寺廟裡朝拜菩薩,為他重新裝金,獻上豐盛的花果供養。他們認為一定是菩薩慈悲,讓他們如願以償。

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粉紅的小臉,聰慧的眼眸,健康好動的身軀,黃莺似清脆的兒語,都令這對夫婦洋溢幸福的笑靥。轉眼間,孩子三歲了,他們興致勃勃正籌備著孩子的教養計劃。不料,一次冬季流行感冒,孩子被傳染後,引起急性肺炎等並發症,急救無效,最後撒手人寰。夫婦二人痛不欲生,天天淚眼相對。他們埋怨老天沒有眼睛,更對觀世音菩薩生起怨恨,為什麼,如此虔誠禮拜了三年,菩薩卻沒有保佑他們的孩子。

夫婦二人,決定明早到廟裡找菩薩算賬,討回公道,要把這尊沒有靈感的觀音像打壞,免得他白白消受施主的供養。半夜裡,觀世音菩薩來到他們的夢中說:你們實在是冤枉我,你們生了兒子,與我無關,那不過是你們之間的因緣業報,三年來,你們為菩薩裝金,重整寺廟,我為了感念你們的善心,經常替你們消災解難。你們的兒子,是個討債鬼,和你們有深仇大恨,他准備讓你們傾家蕩產,最後送掉你們的老命。三年來,我不斷規勸他「冤家宜解不宜結」,總算他也願意一筆勾銷,不向你們討債、討命。我苦心的為你們保住家產和性命,你們不但沒有感謝我,怎麼還怪我沒有感應,白白接受施主的供養呢?」

夫婦二人醒來,冷汗淋漓,忏悔之心油然生起,明白因果絲毫不爽!人世間歡喜的表相,隱藏著痛苦的結局,他們終生以佛門為家,永遠做菩薩的義工。

我們常聽說,夫妻是冤家,兒女來討債。也許真的是冤家聚頭和小鬼討債,他們帶來爭斗和禍害,但是我們能以「轉惡緣為善緣」、「消孽緣成助緣」的正觀善念,或許烈烈火焰能化成清涼紅蓮,不再彼此逼迫相煎。

 

問:我有一個同修,學佛以後,說信佛這也好,那也好,但是後來孩子有病了,自己身體也不好,現在就洩氣了,後悔了,現在都不信了,那怎麼回事?

師父:是這樣的,任何人今生從生到死,這一期果報,是從果上來說。這一期果報是循因結果,循業發現,循過去生生世世我們所造的善業、惡業發現的,是從果上來說。如果我們這一生多災多難,種種病苦,這就是苦果。那麼這個苦果不從天降,不從地長,也不是別人給的,是自作孽還自受。由果驗因,就證明我們過去所造的因不佳,所以才發現今生的苦果。

業由心造,我們在苦境上,能夠用佛法正確地認識,所以能正確地對待,不破罐子破摔。是循因結果。我們有了佛法,就在諸佛菩薩面前,很好地發露忏悔,過去的貪、嗔、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斗亂、危害這些罪業,忏悔得清淨,忏悔得安樂。就像衣服似的,雖然有油膩,有灰土,但它不是衣服的本體,我們經過洗滌以後,就可以恢復衣服的干淨。罪業消除了,苦果自然完結。所以我們發願,以後誓不再造惡業。從今以後,隨順佛法,但發光明心,利益心,不發危害心,這樣我們就能夠扭轉過去的被動局面,使我們逐漸殊勝起來。

佛乘願來到世間,重在轉心,使我們的迷惑之心轉為覺悟,使我們的濁惡染污轉向規范淨化。那麼我們現在發心學佛,能夠發利益心,修學一切善法,現在造的因,將來的果報境界會殊勝起來。我們現在造的因,未來才結果;我們現在所遭受的苦果,是過去因結的果。我們在苦境上能夠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我們就能夠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出離生死苦難。


棄惡從善惡果變善果

有人說:某某行惡,反而發家致富;某家仁善好施,出現事業蹇滯,是何道理?這種情況時有所見。何也?作惡發家,只因祖宗積有善德,德澤濃厚,陰在子孫,故而享福。為善之家,如果祖有業緣,在目前雖然不順,可是惡報還完,定然發福。

清朝末年,在京東盧龍境內,有個老員外叫趙德芳,人旺財旺,富足豐食,老兩口有三個兒子,而且都娶了媳婦。

老員外六十大壽的時候,跟三個兒子講,自己用一桿灌了鉛的秤,大秤進小秤出坑過很多人,做黑心生意賺了錢,曾算計害死了一個賣棉花的和一個賣藥材的商人,其他被坑害的不計其數。如今良心發現,想到那些被坑的商人,就覺得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他決定棄惡從善,並自此樂善好施,做了很多善事。

但不幸的事情卻接踵而至,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大兒子得暴病死了,大兒媳婦改嫁;接著是二兒子暴病死了,二兒媳也改嫁;最後是三兒子暴病死了,三兒媳婦因有孕在身,沒能改嫁。

家裡連遭喪事,使趙德芳很難過,他不明白為什麼以前做壞事兒孫滿堂發財致富,如今積德行善,反倒喪門星進門,便開始懷疑因果報應之說。

這一日,趙員外的三兒媳婦要臨盆了,卻連續三天三夜生不出來。請了不少接生婆都束手無策。正在這時,一個遊方的和尚到門前化緣。聽說此事便告知有催生良藥,吃下去保證立時生。

趙員外趕緊把和尚請進來。三媳婦吃了和尚的藥果然生下一個男孩。趙德芳聽說得了孫子,大喜,對和尚千恩萬謝,擺席謝和尚,席間老員外請教和尚為什麼他棄惡從善卻惡報連連。

和尚聽後哈哈一笑,說:「你不必亂想,善惡因果的報應確實是如影隨形、毫釐不差的。我告訴你,你大兒子就是那個被你害死的賣藥材的商人,他投生你家是來找你要賬的;你二兒子是那個被你坑害死的賣棉花的商人,轉生到你家給你敗家來了;你三兒子也是你欠下的業債造成的孽緣,他本要給你闖下塌天大禍,而你最終會病痛窮極餓死。皆因你改惡行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上天慈悲於你,先後把你三個敗家兒子統統收去,你這才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現今你的業報已經還完了。你這個孫子,將來能給你光宗耀祖,改換門庭。這是你行善積德得來的福報。」

趙德芳聽了,如夢方醒,也更加明確了善惡果報的天理。和尚又問:「你知道秤為什麼用十六兩嗎?這十六兩,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加福祿壽三星,所以,你少給別人一兩損福,少二兩損祿,少三兩損壽,給別人越少,損自己越多。你想想,一桿黑心秤,造了多少孽?」

趙德芳聽了,只覺背後冷汗直冒,腦皮發麻,感到後怕。虔誠的再次感謝和尚開導指教。發自內心的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分明,絲毫不昧不爽的道理。


竇燕山教子有方

宋代學者王應麟編寫的蒙學教材《三字經》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蹟,不僅在當時被人們景仰,而且傳頌至今,家喻戶曉。

竇燕山,本名竇禹鈞,是五代時期人。他家住薊州漁陽,也就是現在天津市的薊縣。過去,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他為竇燕山。

竇燕山生有五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培養下,都考中進士,成為國家棟樑。長子竇儀,授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次子竇儼,授翰林學士,任禮部侍郎;三子竇侃,任左補闕;四子竇偁,任左諫議大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竇僖,任起居郎。竇家五子,被稱為「竇氏五龍」。

竇燕山將五個兒子都培養成才,他的義風家法,成為人們爭相傚彷的榜樣。侍郎馮道賦詩一首稱讚道:「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竇燕山家庭如此美滿,令人讚嘆。但他年輕時並不明白道理,雖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濟窮人,廣行善事,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忽然有一 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已故的祖父和父親聚在一起,教訓他說:「禹鈞,你要趕緊回心向善!因為你今生的命運不好,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竇燕山從夢中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親的叮嚀,一一銘記在心,立志從此改過行善,大積陰德。

竇家有一個僕人,盜用了主人的錢。後來,這個僕人擔心被人發覺後受罰,就寫了一張債券,繫在十二三歲的女兒胳膊上,債券上寫著:「永賣此女,償所負錢。」從此僕人遠逃他鄉。

竇燕山知道這件事之後,看到小女孩身上縛著的債券,心裡很哀傷,很可憐這個孤苦無依的孩子。他馬上焚燬債券,收養了僕人的女兒,並囑咐妻子:「好好撫養這個女孩,等她長大了,給她找個好人家的子弟嫁過去。」女孩成年以後,竇燕山替她備了嫁妝,為她選了一位非常賢德的夫君。

那位僕人聽到了這件事,非常感動,就從外地回來,到竇燕山家裡,哭著懺悔自己以前的過錯。竇燕山不僅沒追究往事,還勸他浪子回頭,重新做人。僕人全家感恩不盡,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於是,他們把竇燕山的畫像掛在堂前,早晚供養,以表達知恩圖報的心願。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竇燕山到延慶寺佛前進香,忽然在後殿的臺階旁邊,拾到一個錢袋,裡面裝了二百兩銀子、三十兩黃金,他想,這一定是別人遺失的。金銀的數額很大,他不敢在寺內久留,趕快拿著錢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竇燕山早早來到寺廟,在那裡守候失主。不一會兒,見一個人遠遠地痛哭流涕而來。竇燕山問他為何痛哭,那個人實情相告:「父親犯罪,將要被發配到 荒僻的邊疆充軍,為了給父親贖罪,我懇求哀告所有的親戚,好不容易借來了錢,都裝在一個袋裡,須臾不敢離身。誰知,昨天晚上和一個朋友喝酒,喝醉以後頭昏 腦漲,不知怎麼回事,錢袋竟然丟了。沒有錢,我怎麼給父親贖罪啊,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父親了。」說著,他悔恨交加,號啕大哭起來。

聽他這麼說,竇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經過驗證,錢數相符,竇燕山把他帶回家,不僅把失物還給他,還安慰他不要著急,並且贈給他一些財物。那個人歡天喜地道謝而去。

竇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例如,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對於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因此各地的窮人,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不可勝數。

他為了要救苦濟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儉樸,絲毫不肯浪費,每年衡量一歲的收入,除了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外,都作救苦濟急之用。他還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數千卷,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於無錢而有志求學的貧苦子弟,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書院學習,他都代繳學費和生活費。就這樣,竇燕山建的書院先後造就了很多品學兼優的人才。 

有 一天,竇燕山又做了一個夢。夢見祖父和父親對他說:「你多年以來,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為你陰德很大,給你延壽三十六年,並且賜給你五個貴子,將來都很顯達,能夠光宗耀祖。你壽終之後,可以昇天作真人。」說完,又囑咐他:「因果報應的道理,確實不虛。行善造惡的報應,或見於現世,或報應在來世,或影響子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絕對沒有疑問啊。

從此以後,竇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積德,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他以身作則,治家非常嚴格,竇氏家規上說:「家庭之禮,儼如君臣;內外之禮,儼如宮禁。男不亂 入,女不亂出;男務耕讀,女勤織紡,和睦雍熙,孝順滿門。」嚴格的家教培養出孩子傑出的品德和才能,竇家五子都榮登了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從此以後,「五子登科」成為天下父母對兒女的殷殷期望。

後來,竇燕山官至諫議大夫,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預知時至,他沐浴更衣,向親友告別,談笑而卒,令人羨慕。

竇燕山通過努力行善,不僅改變自己無子短壽的命運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而且使後代子孫昌盛顯達,由此可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禍福在一念之間,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將竇燕山的事蹟記錄下來,訓示子孫,范公自己也身體力行,倡辦義學,購置義田,因而後代非常昌盛發達。而范公為了使竇公的事蹟流傳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詳細記錄,並囑咐子孫廣為傳播,其拳拳愛人之心,躍然可見。

司馬溫公在家訓中也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竇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蘊含著深遠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祈望每一位賢明的父母,能由此體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諦。


不可以肉眼斷事

從前有位老和尚,有意要重新修建佛廟,于是特地到一處較有錢的鄉鎮化緣。化了數天,竟無人肯發心捐助。後來,有一個癩痢頭的賣燒餅孤兒,看不過去,就把往常賣餅積蓄來的錢全部都施給老和尚,因而感動了許多人,也都慷慨解囊。因此,老和尚方能順利的募足所需之款。

不料,這件事過了不久,這位賣燒餅的小孩,忽得眼疾而雙目失明,再不久又落進便坑里淹死了。此事一傳開,人雲紛紛,“善事、功德不能做”、“善惡根本沒有報應”等等言論不斷流傳。

此刻老和尚正端坐寺內,入定中忽見賣燒餅的小孩,隱隱而至,跪了下來。“老師父!我已經死了。求師父作主,把我的尸體撈起來埋了。”

老和尚難過的說道:“孩子!你對自己的死,感到悲傷嗎?”

“不,我才不會呢!因為冥王已經派人告訴我事情的真相了。我過去作了不少的罪惡,被判了多世的牛馬及肢體不全的人;今生是癩痢頭,來生是瞎子,最後一生則是跛子跌進糞坑而死。但我因前不久能發心布施,就將此三世的罪業歸于一生,以便受完此報。以後,我再也不受惡報了;並希望師父大發慈悲,將此段因緣告知大眾,解除他們心中迷惑,否則我亦不安。”

老和尚破顏而笑道:“嗯!經過累世的折磨和苦難,你終于有點省悟了。你托付的事,我會做的,也祝你來世修行証果。”小孩流淚說道:“感謝老師父,我要往冥府報到去了,就此拜別。”

老和尚出定後,又喜又嘆。喜的是,小孩這麼快就完結惡報,嘆的是,世人的眼光短淺,以肉眼斷事,不能堅信因果報應不爽。(文/衍慈法師)


寂靜法師: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卻遺千年?

信眾問:

儒家經常講到,“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但焦裕祿只活了42歲,孔繁森也只活了50歲,為什麼這些善者沒有活那麼長?

寂靜法師解答:

我們有個錯誤的認知,就是以為“德能得壽”。他們已經有這麼大名氣難道還沒有“得”嗎?名氣也是一種得到啊!

要知道功名利祿都是德的化現。焦裕祿、孔繁森等人的結果體現了一個宇宙規律:因果異時。

因果很有意思,也很復雜,我也只是有一點點的理解,舉個例子。

有一個人,他過去生是屠夫,今生又投在屠夫家裡,但是他又經常去利他,把自己的糧食給他人,把自己的工資給他人,最後他也是短命。

為什麼短命呢?因為他前世的因構成了今生短命的果,但他今生布施的這些得到了福,這些福也可能變成他自己的名聲或者給子孫留下的福氣了,轉變的結果不一樣。

比如同樣都稱為糧食,但是糧食的種類不一樣,小麥還是水稻,你播種的不同長得也不同,不可能播種了水稻長成了小麥。

關於因果,《地藏經》裡說得很明白。各有各的因,各有各的果,就是這樣。


嘎瑪仁波切:為什麼有些壞人過得還挺好,好人卻不長命?

很多人認為因果很玄,既然有因果,為什麼有些壞人過得還挺好,好人卻不長命?

觀察我們周邊的人,雖然你認為有的人是壞人,應該馬上遭受到惡報,可因果是真實不虛的,做壞事的人也有他的福報啊,做壞事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從不發善念做善事。

如果他前世沒有積德行善,今生哪有能力做壞事呢?你讓平常人去做驚天動地的壞事,他還做不了呢,因為沒有那個頭腦和膽量,所以做壞人也要有做壞人的資本。

那些所謂的壞人,把他們的福報消耗再消耗,一旦福報用完了,就會遭受惡報。就像雄鷹飛得很高時,地上看不見它的影子;潭水太深時,丟下石頭聽不到聲音一樣。只有福報比較淺的人,行善作惡的報應才會較快現前。對於業力太重的人,你是看不清楚的。佛教歷史上有些大成就者,他們的福報雖然非常大,但都曾經造作很多惡業,所以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把所有的罪業淨化掉,整個修行的過程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因果律非常複雜,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簡單。

有些人積累了一輩子功德,卻發願來世能做惡,希望有能力統領很多人做壞事。很久以前,有個修行人,因為家裡的親人都被仇人殺死了,而厭倦輪迴,跑到山裡去修行。

他每天做水供,放一些食子做供養,陸續有成千上萬的野鴿子飛到他這兒來要吃的。他死前發下願:“希望我來世能夠變成一個將軍,這些吃食的鴿子全部變成我的兵,殺光我所有的仇人!”因為這樣的惡念惡緣,他死後投胎做了一個殺人魔王,就叫鴿子王將軍,造作了很多惡業。但是他投胎成一個大魔頭,你也不能莫名其妙剝奪他的福報,無論多壞的人,也有享用自己前世播種福報的權利。

作惡之人活得還不錯,惡業不是不報,是時間未到。

看起來是一位善人,為什麼多病短命?我們不知道他前世造了多少惡業,為什麼很多小孩子一生下來就身患絕症,或者殘疾?他們的今生才剛剛開始,他們沒有得罪傷害別人啊?但是他們前世造作的惡業,人們是看不見的。

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業障比較重的,果報成熟得就比較慢;業障輕的,果報成熟得就比較快。

大自然也是如此,有的核桃樹,要種下五到八年才能結果;而有的植物,播種的當年就結果了。

以我們的經驗來看,一個人的業報成熟大概需要二十四年左右,二十四年以內未見果報的非常少。

現在我們身處濁世,很多果報在十二年左右就成熟了。

有些人的報應來得非常快,每天都有剛剛做了壞事,就被抓起來的人。現代社會,我們喜歡什麼事都求快:今天布施一點,希望明天馬上就能發財;今天努力一點,希望過一段時間就能成功,可惡報如果來得太快,大家卻都不願意了。

總之,善惡皆有報,不想惡果成熟,每個當下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不斷猛烈懺悔清淨自己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造作的惡業,實在是至關重要。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為什麼獨獨讓我受苦~

人因為對環境、他人、自己不滿意,才會心生怨恨,覺得不公平,而心理不平衡就有怨,於是開始「怨天尤人」,埋怨這個世界為什麼對自己這麼不公平,獨獨讓我來受苦,發生這樣不幸的事件,為什麼不發生在別人身上呢?

自艾自憐地抱怨,認為:「老天不長眼。自己明明沒做壞事,反倒是很多人做壞事、說壞話,卻還是活得好端端,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西方有句諺語說,當你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為他的奴隸。當你不停怨恨政府不好、環境不好、朋友不好,樣樣都不好的時候,其實是自己造成自己的不幸,因為世界上不可能人人是壞人,也不會事事都是壞事,問題是出在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需要再做調整。

本文摘自【如何化解仇恨】


人的福報,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很多人認為因果很玄,既然有因果,為什麼有些壞人過得還挺好,好人卻不長命?觀察我們周邊的人,雖然你認為有的人是壞人,應該馬上遭受到惡報,可因果是真實不虛的,做壞事的人也有他的福報,做壞事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從不發善念做善事。如果他前世沒有積德行善,今生哪有能力做壞事呢?你讓平常人去做驚天動地的壞事,他還做不了呢,因為沒有那個頭腦和膽量,所以做壞人也要有做壞人的資本。 

那些所謂的壞人,把他們的福報消耗再消耗,一旦福報用完了,就會遭受惡報。就像雄鷹飛得很高時,地上看不見它的影子;潭水太深時,丟下石頭聽不到聲音一樣。只有福報比較淺的人,行善作惡的報應才會較快現前。對於業力太重的人,你是看不清楚的。

佛教歷史上有些大成就者,他們的福報雖然非常大,但都曾經造作很多惡業,所以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把所有的罪業凈化掉,整個修行的過程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因果律非常複雜,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有些人積累了一輩子功德,卻發願來世能做惡,希望有能力統領很多人做壞事。很久以前,有個修行人,因為家裡的親人都被仇人殺死了,而厭倦輪迴,跑到山裡去修行。他每天做水供,放一些食子做供養,陸續有成千上萬的野鴿子飛到他這兒來要吃的。他死前發下願:「希望我來世能夠變成一個將軍,這些吃食的鴿子全部變成我的兵,殺光我所有的仇人!」因為這樣的惡念惡緣,他死後投胎做了一個殺人魔王,就叫鴿子王將軍,造作了很多惡業。但是他投胎成一個大魔頭,你也不能莫名其妙剝奪他的福報,無論多壞的人,也有享用自己前世播種福報的權利。

作惡之人活得還不錯,惡業不是不報,是時間未到。看起來是一位善人,為什麼多病短命?我們不知道他前世造了多少惡業,為什麼很多小孩子一生下來就身患絕症,或者殘疾?他們的今生才剛剛開始,他們沒有得罪傷害別人啊?但是他們前世造作的惡業,人們是看不見的。

管是善業還是惡業,業障比較重的,果報成熟得就比較慢;業障輕的,果報成熟得就比較快。大自然也是如此,有的核桃樹,要種下五到八年才能結果;而有的植物,播種的當年就結果了。以我們的經驗來看,一個人的業報成熟大概需要二十四年左右,二十四年以內未見果報的非常少。現在我們身處濁世,很多果報在十二年左右就成熟了。有些人的報應來得非常快,每天都有剛剛做了壞事,就被抓起來的人。現代社會,我們喜歡什麼事都求快:今天布施一點,希望明天馬上就能發財;今天努力一點,希望過一段時間就能成功,可惡報如果來得太快,大家卻都不願意了。

總之,善惡皆有報,不想惡果成熟,每個當下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不斷猛烈懺悔清凈自己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造作的惡業,實在是至關重要。


我用一生時間,來彌補一個惡果。

以下文章來源於歷史因果錄 ,作者二十四史因果

歷史因果錄

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因果

蕭偉,南朝梁王室,南平元襄王。

蕭偉是梁武帝蕭衍的弟弟,自幼性格清淨,悟性超群。梁武帝率軍東下時,因費用不夠,蕭偉便將襄陽一座寺院中的銅佛像,銷毀用來鑄造銅錢;而當時一些藏著錢串的富有僧人,也大多被毒殺。

從此,蕭偉患上惡疾。

公元514年,蕭偉升為左光祿大夫,每年萬斛米,以及價值240萬的藥品等,因為病痛嚴重,蕭偉無法離開宅邸,只是增加了俸祿。公元516年,蕭偉的生母陳太妃去世,他哀傷過度,超越一般喪禮,好幾天連水都不喝一口。但這樣一來,一直難治的病,也加劇了。

蕭偉性情端莊清雅,秉持規範法度,器重士子,拜會賢能,當時的知名人士都紛紛歸附於他。只是遺憾的是,自從病痛失明後,蕭偉也就不再外出了。梁武帝蕭衍,還將齊代的青溪宮賜給蕭偉做宅院,他極盡奢華裝飾,幾乎可與天地造化比肩,以至於整個梁代的藩王宅邸,都無人可以超過他。

但蕭偉也很喜歡施恩於人。

蕭偉非常憐憫窮人,常常派人去民間幫助那些沒有能力辦喜事喪事的人。曾經有個叫王曼穎的去世了,家中貧困無法安葬,王曼穎的朋友說:「建安王蕭偉,必定知道此事,肯定會資助你們的!」話沒說完,蕭偉派的人就到了。而且每到嚴寒積雪時,蕭偉就會派人載運一些柴米,隨機救濟窮人。

晚年,蕭偉崇信佛理,也精通玄學。他時常匡正朝廷政事得失,也時時訓導奸邪子侄,但因為一生有惡病,他始終無法直接幫助皇帝振興國家,教化人民,直到梁朝政事逐漸荒廢。

56歲時,一生病重的蕭偉,抱憾而終。他有匡扶社稷之心,有治國安邦之才,甚至深得梁武帝的器重,卻始終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命運。

順便說一句。

為什麼蕭偉至情至孝,一生行善,晚年崇信佛理,卻依然不遂人願,鬱鬱而終?如果像蕭偉這樣的人,都是如此的命運,那一般常人還有什麼希望?

末學淺陋,不敢妄論。謹以近代民國時期一位大德的書信來解釋:「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凶。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猶豫而退悔。」

試譯如下:「世間有愚笨之人,不知過去生中的善惡,只看眼前的吉凶。看到行善而遭禍,就說不該行善。看到作惡還能得福,就說不用戒惡。卻不知道,善惡的報應,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逐漸形成的。譬如三尺之冰,豈是一時寒冷結成;江河湖海的融化,又豈是一天的溫暖就能消解?切不可怨天尤人,猶豫退悔!」

正如蕭偉傾其一生來「彌補」當年的那個錯誤(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可是這個錯誤的惡果一旦結成,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和消解呢?況且許多人知道,「毀佛殺僧」的惡報,究竟有多嚴重!

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所有人深思。

與其看蕭偉受困一生的惡報,不如換個角度。毀佛殺僧之後,蕭偉只是無法參政,但也衣食無憂地過完了這一生;疾病雖苦,卻也跌跌撞撞地活了56年。你猜,蕭偉一生的彌補,究竟起沒起到作用呢?你猜,若不是他一生持續行善,等待他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呢?

切不可怨天尤人,猶豫退悔。

這才是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

(史料選自《南史·南平元襄王蕭偉傳》)


長壽和短命的因果

佛教大日網恭撰

常聽到有人會問:同樣是人,為何命運差這麼多? 站在世間的角度來看,也許充滿無奈和不平。

但是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早在三千年前已開示明白。

在佛經中,講因果的經典非常多,但這一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所講的因果問題,就是針對上述這問題所開示的經典。

經中明白地講解出,人為何會有貧富、長壽、短命、多病、少病等等之差別。

相信諸位研讀了這部經典,將對善惡因果業力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部經,是由印度覺者 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舍中,為首迦長者所開示的因果業報差別經,內容就是在講解善惡因果業報的問題。

詳細內容請閱原經文,筆者將就經文中有關長壽、短命因果,做整理說明。

佛陀說,一切眾生,皆受業力所影響,所造的善惡業力,按程度上的差異,有分為上、中、下三種層級,所受的果報輕重,亦有上中下之別。

以下將用條列式方式來說明經文所講的善惡因果問題。

 

【為何會短命報?】原因有下列十種:

一、自行殺生。(例如自己殺豬宰羊祭祀)

二、勸他令殺。(例如叫雞販老闆幫我殺一隻雞)

三、讚嘆殺法。(例如稱讚活魚三吃是很好的吃法)

四、見殺隨喜。(見到別人殺生,自己也跟著高興)

五、於惡憎所,欲令喪滅。(詛咒仇人快點死)

六、見怨滅已,心生歡喜。(看到仇人死了,自己很高興)

七、壞他胎藏。(幫人墮胎)

八、教人毀壞。(教人破壞山林、河川)

九、建立天寺,屠殺眾生。(建廟時,殺豬宰羊來拜神)

十、教人戰鬥,互相殘害。(教唆、挑撥、離間、激怒等等方式,讓雙方戰鬥、殺戮者都會有此報應)

 

【為何能長壽?】原因有下列十種:

一、自不殺生。(自己不殺生)

二、勸他不殺。(例如叫釣客別再釣魚挫魚了)

三、讚嘆不殺。(例如稱讚不殺生的功德)

四、見他不殺,心生歡喜。(見到別人不殺生,我們也要歡喜)

五、見彼殺者,方便救免。(見到動物將被殺時,設法救牠的生命)

六、見死怖者,安慰其心。(看到臨終的人害怕,我們要用佛法來安慰他,讓他的心不要害怕生死)

七、見恐怖者,施於無畏。(有人心生恐怖害怕,我們要安慰他使其免於恐怖)

八、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看見受苦的人,要能起慈悲心)

九、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見到急難的人,要能量力及時幫助)

十、以諸飲食,惠施眾生。(用食物來布施給需要的人)

 

以上經文整理,各位就能明白長壽和短命的因果業報差別,因果是通三世的,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

若能懺悔過去的業障,現在開始造長壽的因,那麼未來就能得到長壽的果。

所以希望大眾,能依教奉行,一起為生命來努力吧!

 

壞人一旦福報用完,就會遭受惡報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別錯亂了因果

 

善惡不相抵消

 

你什麼事情都要找個對錯,人生就糟糕了!

 

念佛人為什麼還會遭受橫死?

 

避免九種橫死,誰都需要警惕死亡

 

一般人都是橫死,正命死很難!

 

臨終業障現前,遇到橫禍,神識昏迷無法念佛,是否還能往生?

 

佛教怎麼解釋壽命?人的壽命是天註定的嗎?

 

為何有的惡人沒得惡報反而榮華富貴?

 

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其實因果自有玄機!

 

人在做,天在看!為什麼好人沒有壞人過得好?

 

因果報應遵循哪些定律? 善業和惡業可以相互抵消嗎?

 

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善惡的因果報應?

 

家人轉生為鬼,每回家看一次就會出一次事

 

你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

 

真的不見世間過,那你是個白癡!

 

為什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

 

為了一次地震,冥界準備了整整五十年!凡浩劫之成,均由眾人積孽所致,絕非偶然。

 

藝人的果報

 

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淨土

 

為何修行人修到後來反變成外道或妖魔鬼怪?

 

殺羊升天的誤解--你所看到的因果,可能只是其中某個片段

 

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

 

福報很差的人會引發別人倒霉的業力

 

善報並非一定要長命百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