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佛教的人分三等:菩薩最積極

信仰佛教的人,可分三等:
  
第一種人,燒香祈願,求神拜佛,只為消災免難、富貴平安、萬事順利,但是並不了解,神與佛為何要平白地幫助他們、保佑他們。猶如將神與佛,當成地方賢達、土豪劣紳,若想在地方上出人頭地、平安無事,便得拜謁送禮,以期他們高抬貴手、打點照應一番。那樣還能算是神明與佛嗎?

第二種人,信仰佛教,是為了修學佛法,出離三界煩惱生死之苦,獲得無礙自在的解脫之樂;縱然不能得到解脫,也必由於修行三皈、五戒、十善的功德,來生得生天上或人間的富貴之家,享受福報。這種人,已經認識佛法,知道修行,了解三界(這世間)不是可靠安全之地,所以希望能往生佛國凈土,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信仰佛教,並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用麻醉品、不說無聊話(不綺語)、不罵人(不惡口)、不挑撥是非(不兩舌)、不貪心、不嗔恚,並且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作為生活的準繩。

第三種人,知道佛法的真義是以無我的空觀為基礎,以慈悲救世的菩薩道為方法,達成成佛的目的,那就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發菩提心。「空」義難懂,系指這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無常的,不斷地在遷移、變化,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故稱為「空」。既然所有的現象皆是空,是否就該不問不聞了呢?不!由於尚有許多人不明空義,因此而在巧取豪奪、你爭我斗、不斷地製造是非,我們要積極地去協助那些人,也能了解世間是無常的、是空的。釋迦牟尼佛的例子,便是最好的榜樣,他看到世界上的眾生太苦而發願成佛,成佛之後,便來廣度眾生。

以上三種佛教徒中,唯有第三種人,堪稱是學佛的人。學佛,始能成佛,成佛要從修行菩薩道做起。菩薩道的完成,就是佛道的完成。換言之,菩薩道是一個過程,而佛道才是結果。

《妙法蓮華經》卷四〈見寶塔品第十一〉說:「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這便是菩薩行的寫照。菩薩行,又名菩薩道,是以利他為方法,以成佛為目的。利他是基於慈悲,慈悲就是憐憫眾生受種種苦,雖然畏苦、怨苦、恨苦,而又不知如何離苦,菩薩便以利他作為自利,首先奉獻自己,最後成就自己。唯有最徹底、無條件、無休止地奉獻出自己,方能成就大悲無我的佛果。所以菩薩是積極的人生之中,最積極的榜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