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好的養生就是養好心

問: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比較浮躁,作息不規律,晚上可能一兩點睡覺甚至凌晨五點才睡,煩請師父從佛學的角度給我們一個養生的建議。包括一年四季,應該怎麼安排作息時間?

如孝法師:如果你能聽話照做的話,我就可以講。你能保證做到嗎?開個玩笑,我問你這句話的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被動地活著。雖然是被動地活著,當我們被逼到絕境的時候就會咬緊牙關。所有的方法並不存在技巧的高低,只要人們下定決心想要改變,一切方法都可以自己演繹。

你的問題,並不僅僅是睡得早晚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生主動和被動的問題。當我們的心不夠勇猛,每天就會被很多被動的因緣拖著。換一句話來講,如果我們決定了怎麼做,一定有無窮無盡的理由;如果我們決定不那麼做,也會有無窮無盡的理由。

事實上,這個問題更深處談的是心的問題。在佛教當中,所有對心的策勵都是對生死的探究和敬畏。如果我們明白生死大事——古人有時候把生死問題看得很重,甚至把“死”字掛上眉梢——心的主動性才能發揮到最強,那麼一切的改變都是順理成章的。就好像戒菸的人,道理他都明白,也有很多人給他方法,可是他就是戒不了,這是因為他對生死沒有關注。換句話來講,對生命的認識永遠大於對生命的方法,方法不能解決問題。但是相對的方法能夠解決區域性的問題,這是可以的。

養生的本質是養心,養心的本質是對生命的理解。從現實的角度來講,有些人一直不睡覺都很精神,有些人窮盡一生立志養生,卻還短壽……所以窮盡全天下的尺子,也沒辦法丈量所有的人。我們所有存在的知識和經驗都可以說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而所有直接的方法只能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正如孔老夫子講“朝聞道,夕死可矣”。不管怎麼樣,要明白真理,人生才有一個痛快的著力點,活得有質量,獲得真正的快樂。哪怕你快樂一次,也足以報答此生,不白來人間這一趟。

對很多很多的東西,我們都沒有辦法擁有。如果說方法,中國的養生典籍中,前人的經驗就像金子一樣的寶貴。在資訊化時代,這些都是揮手即來的,並不難找,但是真正稀缺的資源是對生命的理解——佛陀所說的“緣起性空”(見註釋),這四個字太深奧了,想要一下子理解很難。如果你想著力,在我看來,“緣起性空”是最好的養心、養身、養世界、養人類的源泉。

——————
註釋:
緣起性空: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一旦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佛門僧侶,有“苦行僧”之稱,他們生活簡單樸素,長壽者卻比比皆是,正可謂:養生先養心。

人生勝境平常心

“口不論是非,行不介入社會,身不沾惡緣,心不離彌陀。聞而未聞無煩惱,見而不見少是非,事事變化心無住,一心只求真智慧。”如果這幾句話能夠真正做到,當生必然成就。

“口不論是非”,首先要守住口業。“行不介入社會”,行動絕對不准許介入社會。

“身不沾惡緣”,身體不要去接觸惡緣。什麼是惡緣?凡是影響清淨心、影響修持、被正直人所唾棄的行為全都是惡緣。

“心不離彌陀”,無論做任何事情,心裡要始終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

“聞而未聞無煩惱,見而不見少是非”。佛門的宗旨為自修、自證、自悟、自得,所以閒話要少聽,不要人家那邊一有議論就把耳朵伸過去,心裡嘀咕“是不是說我呢”?無論人家說誰,你沒有聽到就不會有煩惱。如果非要特意去聽,那就叫自尋煩惱。

“見而不見少是非”,儘量不去關注社會上的那些陰暗面,精勤修證自己的心地,不要管別人做得怎麼樣。當今末法,鬥諍堅固,己是人非,爭強鬥勝。所以凡是見到充滿是非鬥諍之地更是要遠遠躲開,因為有些事情只要看見恐怕就會沾惹是非。怎麼辦呢?如經所云,“怖畏鬥諍之處,去百由旬如疾風吹”。

“事事變化心無住”,心不要住在紛紜變化的世事和境緣上,所謂“心不住法相,道即通流”。心不住境緣事相,心地一定清淨安詳。

“一心只求真智慧”。何謂真智慧?清淨心是也。佛講的清淨心,就是無所住的心,有住即染汙,無住生淨心。清淨心是智慧之母,清淨心是智慧之本。如何得到清淨心?“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一定要做到佛號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唸到底。學佛人要隨緣作善而不攀緣,道場法會也要隨緣而去。講到隨緣作善,國家號召所有善良正直的公民都要獻上一份愛心,無論是對失學兒童,對孤寡老人還是對特困家庭。這是對普通公民而講的。對佛門弟子來說,獻一份愛心是不夠的,要獻上全部的心血。佛家不叫愛心,佛家講慈悲。因為愛心有分別,可以獻上一分、二分,還可以獻上八分、十分,而且可獻還可以不獻。佛門沒有分別,不管對任何眾生,都要平等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門裡面的善人都是這樣,沒有分別,平等慈悲。

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並不代表否定現實;相反,因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養心調身的傳統。佛家認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體狀況與他的心理狀況、生活習慣、客觀環境息息相關,調整心態是養生的根本。佛家主張“萬念歸一,清心滌慮”、“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長樂”。“慾望”是與生俱來的,但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而寬以待人。

佛家對剋制慾望的五戒———戒殺生、偷盜、淫邪、妄語、迷幻對普通人也有借鑑意義。戒殺生,可減少殘酷之心和對生命威脅的恐懼;戒偷盜,可減少對受到制裁或失去財物的恐懼;淫邪,會對身心、社會、家庭帶來危害;戒妄語,才能有誠實正直之心;戒迷幻,才能抵抗心理的空虛和種種誘惑。

睡不超過時 食不十分飽

如果把人比作琴,琴絃繃得太緊會斷,太鬆又彈不出準音,所以要時時調絃。調好了心絃,身體的弦怎麼調?規律的作息是關鍵。

其次,食素也有利於養生。佛家主張“長養慈心,勿傷物命”。心慈,就會心境平和,身心和諧。

對於“食不過飽”,佛家也有特殊的做法。一般情況下,三餐有規律,如果感到腸胃滯脹、消化不良時,就會不吃晚飯。相應的,要減少晚間活動,以靜為主。這樣可保持體態輕盈,身體舒適。工作繁忙時不適宜此法。

減壓:勞身不勞心

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競爭激烈導致的種種疾病,這主要是由於人的心理壓力過大。身體的勞累很容易恢復,但是如果心過於勞累,就會導致身體機能提前衰老退化,疾病乘虛而入。

對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對過去反覆追悔,對未來充滿妄想,這是現代人工作壓力重的主要原因。

“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即在現實生活中,勇於承擔責任,直面現實,佛家講求因果,無論悲或喜,都是自己種下的種子,對市井市民來說,在個人心境上,應保持童真,遇事包容,不要斤斤計較,損人利己。

《金剛經》裡講得清清楚楚,根本不讓佛家迷信,而是讓佛家開啟自己的悟性。佛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告訴自己的學生,如果以顏容音聲,或把佛的像當作我,向有形有相的那些銅塑、木雕或者瓷質、紙繪的佛像求慧體、求法身,給它們供養好吃的東西,向它們拜求,如此用心無不是妄見,這樣的人走的即是迷信之路,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也決不能見到如來的本來面目。“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何謂如來?如來即真心也!此真心無體無相,無處不在,非有非無。此心凡聖等同,迷時不失,悟時非得,處凡不減,在聖不增,非虛非實,不生不滅,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舉心動念即乖,法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絕待圓融,不可思議,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皆依此心性而生。此不生不滅的心才是真正的如來。

佛門有一規律,叫做“求不得”。同修一定要記住,求絕對求不得。如何得到呢?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做了惡事必然得惡果,不要存僥倖心理,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做了惡事如不自己發露懺悔,改過遷善,求佛菩薩根本保佑不了。佛門宗旨,在於破除眾生無明,消除三障,開啟自心的般若智慧。佛再三教誡我們不要迷信,佛講:“為佛弟子,不得算卦、問卜、看相,不得學畫符咒,不得表奏天帝鬼神,不得擇吉日、選良時……”佛門講心啊!心為善心,能老老實實唸佛修自己的清淨心,又能隨緣去做善,你生存的環境就能夠慢慢轉為吉祥。誰轉變的呢?不是靠我們供養的那些大小佛像,而是靠我們的心地和行為。心念、行為純善,沒有了惡緣,我們無始劫來造作的惡因遇不到緣也就結不成果。

佛家養生百字訣:

晨起未更衣,靜坐一支香;穿著衣帶畢,必先做晨走;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接客如獨處,獨處有佛祖;尋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勿妄想過去,須思量未來;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履;待人常恭敬,處世有氣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