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夢參老和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這是表般若的智慧,以般若智慧契入真空。般若智慧就是我們禪宗經常說的頓證無為,禪門一炷香,立證菩提,這是頓證立悟的含義、頓證無為的含義。那這個福德還有窮盡嗎?這不是有相、也不是有形的福德。

佛舉這個福德來顯,來顯什麼?顯性空,以聖義的空義來認識這個福德,所以佛說這個“福德多”,不是世間相,也不是世間所認為的福德,這是說的“福德性”。我們一般說的福德都說的相,沒說“福德性”,如來現在在這說的“福德多”,就直徹空義了,甚深的空理。以“空”來說福德,空是遍的,徧一切處,那福德也無窮無盡了。非福德而說福德,那這個福德就大了。

我們世間相有福德、求福德是把它當成實有的。我們諸位道友可以想想你出家以來——我們每位道友不論出家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不論出家時間長短,你看看你自己的福德有嗎?當你出家的時候,放下社會的一切,這個福德跟世間的福德不一樣的了,但是你見到了福德相了嗎?證道歌上有兩句話:“窮釋子,口稱貧,徹底窮來有幾人?信手打開無盡藏,磚頭瓦塊盡奇珍。”這就是福德相。

有的福德是世間可見的,有的福德不是世間可見相,你得這樣認識。我們出家的道友,不論男眾女眾、二眾弟子、出家道友,你在福德當中,你根本就不認識福德。此話怎麼講?世間上奔波勞碌想掙錢,掙錢為了生活,也就是吃穿而已。好像這人很富有,以為這很有福德了,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德”是行道有得於心,是心地上的福德,這心地福德不可見相的。你從外相看,我們一個窮出家人沒有什麼財富的,不論哪一位都如是;但是你的財富很大,你認識到了嗎?這叫性功德——自性所含的福德。但是這個福德沒有窮盡的。

過去古德講“窮釋子,口稱貧”,說“貧僧”——有的出家人說“貧僧”,口裡總說我窮得很,什麼都沒有——“窮釋子,口稱貧”。“徹底窮來有幾人?”真正窮得徹底了,什麼都沒有了,有幾個人能達到?什麼含義呢?真到你徹底窮的時候,那個境界相就不同了,是什麼境界相呢?所以古德說“徹底窮來有幾人”,真正受窮的、窮得什麼都沒有了,徹底窮的有幾個人?沒有。

真正達到徹底窮了,那是個什麼樣呢?那福德無窮無盡,稱性的福德——形容這個福德。我們有一位老道友,他跟我說他窮——“去年窮,不算窮,去年尚有立錐地,今年窮得錐也無。”去年窮,我還有插錐子的地方,今年連個錐子都沒有了,什麼含義?去年窮的時候我還有一念,今年窮得把這一念都沒有了,那就是徹底地證得無為了。要證得了無為,還講什麼世間財富?

須菩提,你怎麼樣認識這個問題?假使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都拿來捨了,捨得很多吧?“寧為多不?”佛又問話,問須菩提這個供養得多不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都拿來作供養了,他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就老實答:“甚多,世尊。”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供養,那這個福德多了。

但是他下頭又一句,“何以故?”這個福德“非福德性”,福德即非福德,“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世尊是隨著世間相說的,不是稱性而談的。這個是說般若的妙慧,以般若的智慧,徹底三空——我相、人相、眾生相,一切的有為法、無為法頓證得了,那福德還有窮盡嗎?沒有窮盡的。“福德即非福德性”,這樣的,世尊才說福德,拿這顯意思。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

淨界法師

菩薩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壞。你的心態影響到你的未來的果報。所有的佈施依止兩法:第一,無貪的善根;第二,慈悲的願力。菩提心跟無貪的善根,我們把基本定義清楚以後,就有資格修佈施了,之前有些心理建設,分四段解釋,《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當知佈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自捨。

我們怎樣培養無貪的善根,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貪求自己的財物,衣服、飲食、越多越好。這個地方我們菩薩必須要做一些心理的教育,我們要告訴自己一件事說,其實世間的資財,我們真正使用的很有限,大部分的資財,都是隨無常而破壞。我們大部分人死掉的之前,都留下很多東西,沒有把它處理掉,就非常可惜。你本來有機會,可以把它轉換成功德的,但是你死亡以後,你就失去這個機會了。所以我們一個人死掉的時候,一般人大部分的資財,都沒有處理掉,最後呢被無常給破壞掉。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在他生前,能夠任運生起大悲的願力,這樣子來做佈施呢,是非常合乎大乘的道理的。

因為這個資財不是你的,是他物寄自捨,是暫時借你的,因為你要還,你要還的,業力先把東西借給你,一個有智能的人,他會在操作的過程當中,趕快把這個資財轉成功德。一個愚癡的人,他在受用受用受用,受用到死掉的時候,他剩下的資財就沒啦,業力全部要回去了。因為它是他人的物品,暫時放在你家中暫時寄放的。

我們必須把一個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這種恆常受用的功德,這是有智慧的人,這第一個。講到無常,從無常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佈施是合乎道理的這第一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