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樣是誦經,為什麼功德會差很多?

修任何法,首先要先發心,然後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其中,發心很重要。同樣是誦一遍《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經文人人都會念,但是發心不同,功德會差很遠。

例如:

第一個人,他發菩提心念一遍《心經》,回向給一切眾生:「我發菩提心,希望我可以早成佛道。唯有我成了佛,我才可以真正有能力去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

所以我要成佛道,所以現在我要念《心經》來增長智慧,讓我快點解脫,早成佛道。」這樣發心念一遍《心經》,雖然經文很短,但是功德很大,可以成為在人間行菩薩道的資糧。

第二個人,他的心量小一點,沒有發菩提心,但是他說:「我覺得六道輪回太痛苦了,所以我就要解脫,超出六道輪回,將來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心是為了求解脫,它是會成為解脫道的資糧,這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

第三個人,他發心說:「我業障重,想解脫,可還是做不到的,很困難,慢慢來吧。希望我來生可以得到人身,或者去到天上,起碼我不會在三惡道中間。」這是下士道,起碼可以第二世得人身,繼續聞佛法,繼續修行。

第四個人,他發心說:「我念一遍《心經》,希望我今天生意好一點。」如果只是用這種心修行,只是得到現世的果報。表面看是念了一遍《心經》,其實是在修世俗法,不是佛法。

前三個人發心都是修佛法,第四個人發心卻是在修世俗法,由此可見,同樣是行持一件善法,發心格局的不同,所積累的善業功德也不同。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凡聖都是在修,凡修貪瞋入輪回,聖修悲智得解脫。

因此,修行,不要先匆匆忙忙地拿起一本經書來念,要先糾正自己的動機和發心,然後再去修行。

發心清淨了,當遇到任何問題,我們不用求菩薩,菩薩都會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最後,還要如法地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佛道,回向眾生,回向我等一切眾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多讀一句佛經,少想一點煩惱,這8部經典你都讀過嗎?

多讀一句佛經
少想一點煩惱
翻開經書 點一瓣心香
這是苦樂人生中
最寧靜的一刻
最美好的時光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門「三寶」中,以三藏十二部經書典藉,作為「法寶」的象徵。什麼是「三藏十二部」呢?,佛經,即是佛教經典,主要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古印度時期通常不做文字記錄,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他的弟子們為了佛法不至於失傳,於是召集僧眾進行結集,共同回憶釋迦牟尼佛的言教,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經,後人將所有佛經合稱「三藏十二部」。

「三藏」是指經、律、論。經:基本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教法;律:僧團的行為準則及道德規範;論:高僧們對經、律所做的注釋,這三部分合稱為「三藏」,這些都精通的尊稱為「三藏法師」。

根據佛陀說法方式、內容、體裁不同,後人又將佛經分為「十二部」,長行經、重頌經、孤起經、因緣經、本事經、本生經、未曾有經、譬喻經、議論經、自說經、方廣經、授記。

例如,本生經是記載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本事經是記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譬喻經是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理解、開悟的經文,自說經是指無人發問,佛陀主動開示的經文,例如「佛說阿彌陀經」,方廣經是指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

雖然佛陀從未說過哪些佛經「非讀不可」,但經過歷代佛弟子修行實證,有些佛經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如果沒有完整讀過將是一大憾事!

《地藏菩薩本願經》
釋迦牟尼佛上到天宮說法,講述了地藏菩薩的來歷,以及地獄道眾生的情況,因他發願救度地獄道等惡道眾生,佛門在超度往者時常誦此經,但實際上此經非常殊勝,日常在家也完全可以誦持或抄寫。

《佛說阿彌陀經》
大部分經文是菩薩或比丘,向釋迦牟尼佛提問後所說,但此經卻是佛陀無問自說,也就是十二部中「自說經」這一類,前半段講述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阿彌陀佛佛號的由來和意義,之後就勸導眾生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淨土宗的「淨土三經」之一,另兩部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很多佛弟子以誦持此經作為日常功課。

《心經》
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 bō rě 是洞悉世間一切實相的無上智慧,現在通行的是玄奘大師的譯本,那是在王捨城的靈鷲山,佛陀進入甚深禪定之中,舍利弗便向觀世音菩薩請教,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玄奘大師的譯本省略了此前背景,直接記錄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的對話,全文僅260字,是最短的經文。對於剛開始讀經的人,是日常誦持、抄寫的極佳選擇。

《藥師經》
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述藥師佛的誓願和功德,他誓願療治一切眾生的身心疾病,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比較關注,也建立了東方琉璃世界的淨土,佛弟子祈願自身和家人身心健康、延壽增福之時常誦此經。

《金剛經》
為何名為《金剛經》?因為這裡闡釋的般若智慧,如金剛般堅固能破除一切,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本是樵夫的惠能聽聞《金剛經》中的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觸發因緣最終成為禪宗六祖,使禪宗法門在漢地大放光彩,因而儘管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但禪宗歷代祖師大德,多將此經作為日常修持功課之一,因經文簡煉優美,更富有哲理,也備受歷代文人的推崇。

《楞嚴經》
此經被尊為「破魔開悟」的寶典。經文緣起於阿難與摩登伽女,阿難被設計困住險些要破淫戒,佛陀命文殊菩薩前往救助,並為阿難開示禪定、破魔神咒,並介紹了二十五位大菩薩修行開悟的不同經驗,雖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經中的《楞嚴咒》是僧人早課必修,也是佛門咒語中最長的一個,不僅有破魔驅邪的功德,佛陀曾說,只要有人持此咒,就是正法存在之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對文殊、普賢等菩薩宣講法界情況,是對佛教世界觀最完整的介紹,還指出了從初發菩提心到修行圓滿成佛的十法階次。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這裡的富貴可以理解為:此經是座佛法智慧的「金礦」,經中描述的華藏世界的富貴,也是對經文詞句優美的贊嘆,歷代的譯本中唐朝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最為完整,義理也最完備、流傳最廣,也是諸多佛經中體量最大的一部,其中的《普賢行願品》、《淨行品》都是佛弟子常誦內容。

《六祖壇經》
是對禪宗六祖惠能言教的匯編,主要體現自性清淨、見性成佛,在漢傳佛教的諸多著作中,這部經雖然不是佛陀所說,但也被尊稱為「經」,可見其地位之重要,經中記錄了六祖的生平,堪稱傳奇的求法悟道過程,他與弟子之間的重要問答,文字簡潔、意理深厚,不論是初入門還是老修行,都能從中獲得法益。

讀書要趁早!讀佛經更是如此~ 我們無法讀完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經,但至少這些經典絕不容錯過!現在,就請打開其中一部,讀下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