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淨界法師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第一個定性聲聞。有些人一接觸佛法,佛陀說了無量無邊的法,他什麼法都沒興趣,只對苦諦的法特別好樂,特別歡喜修習無常苦諦,所以他經常思惟無常苦諦,他的內心有很強烈的出離心,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這種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成就小果,再回小向大成就佛道的,他沒辦法改變,即便遇到佛陀都沒辦法,叫定性聲聞,這個他本性住種太強。
第二種人是定性的緣覺。那麼緣覺乘,他就比聲聞乘好一點,他也有出離心,但是他不從苦諦生起,他是觀因緣的生滅,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以他從生滅的因緣當中,觀到無我的真理,而證入了偏空涅槃。這種人個性比較沒那麼偏激,他雖有出離心,但是他的對立心沒那麼強。這種人是利根的小乘人,緣覺乘。
第三種是定性菩薩。我們看歷代的祖師,很多這種例子,那個菩薩種性太強。我們的祖師裡面,有些是年輕的時候都造過惡業,但是那種菩薩種性力量強的人,他的特點雖作惡業,速疾能悔。
那麼很多祖師,他年輕的時候,甚至於做過殺盜婬妄,甚至於譭謗佛法,但是因為他學儒家思想,但是他一旦接觸佛法以後,他把他的菩薩種性的善根一啟動的時候,他立馬懺悔,就他那種反轉的力量特別強。定性的菩薩,這種人他一定會成佛的,直趨佛道的,他雖有一些一時的逆境,但是不能障礙他的,因為他種性已經成就了,定性的菩薩。
第四種是最多的,就不定種性,他可能會變成聲聞種性,他可能會變成緣覺種性,他也可能變成菩薩種性。我們一般人就是不決定,譬如空中的羽毛,你運氣好一點,遇到大乘佛法的老師,你就變成菩薩種性,你運氣差一點,遇到了邪師外道,你就變成外道種性。因為你過去生沒有產生一個堅固的善根,所以你就看你今生的造作,來決定你的種性,第四種是不定種性。
第五種是最糟糕的,無性種性。他完全沒有出世的善根,只喜歡修習人天福報。那麼當然在淨土宗它是很強調菩薩種性的,就是說你這個往生淨土,你必須要有大乘的善根,再加上淨土的善根,這一點在《法華經》佛陀是講很清楚。就是說我們一念不覺,從真如開始墮落到六道輪迴,就是離家出走了,那麼離家出走以後,後續就是怎麼回家的問題了。
在《法華經》上說,我們回家的道路是不一樣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走同一個道路,不是。有些人是走直接快速的道路,直接回家,有些人是要繞個山路,走迂迴的路回家。的確有這些差別,那麼就是看你自己,你回家的道路是走在哪一個道法上,你走到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那麼就影響到你成佛速度的快慢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大乘經典,就是這樣子了。諸位,你剛學佛的時候是很重要了,因為我們一般都是不定種性了,你走在哪一個跑道是很重要,非常重要。你現在不知道怕,但是你看《法華經》的時候,因為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開權顯實的時候,那些阿羅漢,痛哭流涕,非常懊悔,說為什麼我們同樣依止佛陀來修行,我們只得到一個偏空的涅槃,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莊嚴,我們什麼莊嚴都沒有,向佛陀提出這樣的質疑。佛陀說這個跟我是沒有關係的!
佛陀的心是平等大悲,像雨水一樣普潤大地。佛陀說你的根機小,你一開始就把種性弄小,所以你這個小草,我給你太多雨水對你沒好處,我只能夠對你說苦空無常的法,因為給你太多的水會把你淹死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棵大樹,你給他的雨水越多,他多多益善,他可以廣修六度。
所以身為佛陀他也不能改造你的種性,佛陀只能夠怎麼樣呢?應機說法!佛陀不能改造你的種性。所以你一開始學佛的時候,你不是說一天過一天,不是這個意思,你要看看你這一條路,這個跑道它到最後是跑哪裡去了。
就是你內心的活動,你是經常怎麼思考的,這是一個道路了,當你走上彎路的時候你就慘了。諸位,你走到中間再換跑道,就很困難了,非常困難,因為你已經產生習慣了,這個定性聲聞遇到佛陀,佛陀跟他講這個法空的思想,他就很習慣就開始執著法執。這成佛之道,你最好一次就把它做好,你不要做得不圓滿,然後再來調整,你就很被動了。
所以它這個種性意思就是說,你形成一個什麼種性,就決定你未來的命運了,你這個成佛之道的快慢就決定了,佛陀都改不了,佛陀沒辦法改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楞嚴經》,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就是把你的種性弄得正確,菩薩種性先建立起來,不要急著去積集資糧,你要把你的跑道走對了,這個車子走上一個正確的跑道了,然後你再來加速。
界詮法師:這幾類人不能受佛門中的「五戒」
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只是種善根而已,算為佛教徒,然後你要進一步,你要想這個人身不失去,要持五戒,持戒才能夠保住人身。從五戒做起,五戒就是五條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什麼樣的人不具備受五戒的資格?
所以五戒要稍微揀擇一下,受三皈一次就可以。五戒,你起碼是曾經不犯重戒,或者是破人家的戒(如使出家在家的僧人或居士破比丘戒、沙彌戒、菩薩戒、八戒、五戒等),或者曾經父母師長有病,你不管(遺棄),或者殺害眾生(指殺人),那這樣的人都不能受五戒了;或者聽不懂(授戒師)語言的,這樣都不能受戒。受五戒的多少隨分受,盡量是盡形壽(指一生)。
五戒如何捨戒?
有些經典甚至說,我受一段時間不受了,把戒給捨了——做不到,說我真的做不到。捨掉,捨戒很簡單。你找一個居士跟他說一下,我某人捨五戒,就捨了。你跟他合掌,你說我現在五戒做不到,把五戒給捨了,就捨掉了!就好像我們賺錢很不容易,花錢很容易,一扔就扔出去了,就這麼簡單。你要受就不容易,你要發起心來,要有場所,要有因緣才能夠受。
在家居士破戒後,應當如何進行補救?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在世間生活,難免會犯錯,學佛修行也是如此。對於我們佛弟子來說,持戒修行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如果因為種種因緣條件,不小心犯錯破戒了,心中不免產生疑問,自己還算佛弟子嗎?還有必要繼續持戒修行嗎?又應該如何去補救呢?
1
破戒後還要繼續持戒修行嗎?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學佛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有的人由於業力牽引,由於種種因緣,不得已或者是不知情破壞了一條戒律,就覺得自己既然已經破戒,戒體不再完整,何必再繼續受持?於是就放棄對所有戒的持守,也不再願意去學佛修行了。其實,這是很錯誤的想法。
《百喻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二百五十頭牛,常把它們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來一隻老虎,把他的一頭牛吃掉了。這個人看到後,心裡想∶「我的牛失去了一頭,已不是全數了,我還要這些牛做什麼呢?」於是他就把自己所有的牛都趕到一個深坑里去,統統把它們給宰殺了。
佛經中的典故,主要起到表法作用,故事中牧人口中的「全數」,在佛教當中指的是「具足戒」,也就是出家人需要受持的二百五十戒。在家人皈依三寶,也可以選擇受持五戒或者菩薩戒。
受戒後,眾生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和煩惱,難免會有犯戒的時候。在家居士倘若偶然犯了一條戒,最應該做的是生慚愧心,及時懺悔改正,繼續持戒修行,而不是錯上加錯,索性無所忌憚地把所有的戒律都一概捨棄不持,進而對學佛修行也失去了信心。這種作為與因失去了一頭牛,而殺掉整個牛群的牧民一樣愚痴。
2
佛弟子可以不受戒嗎?
還有很多的信眾因為擔心受戒後會犯戒,或者對受持戒律存在顧慮,怕受戒後行為受到約束,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所以選擇不受戒。其實,這也是對戒律的一種誤解。
我們要知道,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惡,成就道業」,受持戒律是解脫、成佛的必經之路。真正的受戒,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輕鬆自在,是一種解脫。比如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和行為準則,佛弟子要最終走上解脫的道路,就必須要受持。
所以,我們作為一名佛弟子,要想覺悟解脫,就必須要受持戒律。當然,受持戒律也要根據自己的根基、因緣,你的境界在哪個層次里,你就受哪個層次的戒律,比如初皈依時,可以選擇暫時先不受持五戒,修行到一定程度,自然瓜熟蒂落,但不能一直不受戒。
我們在決定是否受持五戒時,首先要先去學習瞭解戒律,如果自覺能做得到,就可以求受五戒,而後才能守。比如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不到不飲酒,那麼五戒中的「不飲酒戒」,就可以先不受持。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個戒,也可以只受持一條,其他做不到的可以先慢慢學,以後等因緣成熟,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受持。
3
破戒後應該如何去補救?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當我們在學佛修行過程中犯錯破戒時,應該怎麼辦?其實佛陀早已經給我們開示了改過自新的法門——懺悔。
在佛教中,懺悔是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佛遺教經》中說:「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金光明經》也雲:「千劫所造無邊業,一次作懺亦得淨。」可見佛前禮懺過失的殊勝。
我們在生活和修行中犯了戒或造了惡,首先要做的就是發露懺悔,一定要深切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內心中升起真正的追悔之意,改過向新,誓不再犯,在諸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告白致歉 ,請求原諒,以此滅罪,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心理,放縱自己的不良習氣。
誠心的懺悔不僅能懺除過去所作不善業,還能有效防護,永不再作,所以說「懺悔得清淨」。很多受了戒之後的人,由於種種情況的發生,比如不得以說了妄語等,就可以通過懺悔,讓心重歸清淨。
另外,如果違反了戒律,自覺做不到,就可以到佛前懺悔、捨戒;如果自認還能持守,那麼還可以選擇去重新受持。
止惡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問一些人:「你信佛嗎?」他們會脫口而出:「信佛!」
如果再問:「你皈依了嗎?」他們要麼直說:「沒有!」要麼反問:「我信就行了,乾嘛非要皈依呢?」
如果繼續問:「你為什麼不皈依呢?」他們要麼說:「皈依是不是就被佛控制住了?」要麼說:「皈依就不能吃肉了,可我還是喜歡吃肉,怎麼辦呢?」或者說:「皈依是不是就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了?」有人甚至還擔心地說:「皈依後,我怕我做不到,反而受到佛的懲罰。」
一言以蔽之,他們信佛是口頭上的事,或者說,他們覺得皈依就是要持守很多在他們看來很難做到的戒律,所以與其給自己套個不自由的枷鎖,還不如不皈依,於是連佛的大門還沒有進去。
皈者,歸也,歸順也,投靠也;依者,倚也,倚靠也,依靠也。如果說自己信佛,而連皈依都沒有,那麼至少可以肯定,這所謂的信,一不真實,二不真誠,也就是說,實際上還沒有真正的信心,既是對佛法沒有信心,也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佛教的皈依,就是通過表面上歸敬的儀式,而從內心生起對佛法僧的信任。佛者,形式上為佛祖釋迦牟尼佛,本質上為「覺悟」,即通達宇宙生命真相;法者,形式上為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佛法,本質上為「正確」,即正知正見;僧者,形式上為至少四人組成的僧團,本質上為「清淨」,即六根清淨。如果皈依佛教即皈依三寶,就是說不可以再皈依外道,就可以說你是一位佛教徒了。但佛教的包容也允許你退出後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信任何宗教,但同時也仍對你敞開大門,隨時歡迎你回來重新皈依。皈依本身就是一種願力的修行,所以即使已經皈依,也可以重復多次皈依。
皈依的本義,就是依靠佛法僧的慈悲、智慧和力量,脫離輪回無常的痛苦,不再受制於三界六道的約束。所以,學佛修行證道的根本目的,是解脫束縛,而不是自套枷鎖。但有意思的是,或者辯證地說,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標,在修行的道路上,你就必須持戒。戒者,戒律,即禁止也。禁止什麼?止惡也。也就是說,你要解脫束縛,你就必須先「約束」自己。
很多人就是因為聽到戒律,而在佛門前停下了腳步。殊不知,戒律正是規律、真理、方法、道路。佛陀臨終遺言甚至直接道明,他去後,後世應當「以戒為師」。
試想想看,整個宇宙如果每個星球沒有規律地高速運轉、左衝右突,那這個宇宙還不得到處碰撞爆炸?人類社會如果沒有法律規則,每個人都可以看似自由地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那這個社會還不得混亂一團,到處都是燒殺搶掠,結果哪有自由可言?
不少人總會給自己找藉口說,只要我多行善做好事就夠了,不用皈依,不用持戒。殊不知,我們很多所謂的行善,要麼是表面的即好心辦壞事,要麼是缺失的即這邊好那邊壞,即佛教中所說的「有漏功德」。而持戒,就是要我們先學會「止漏」,杯子在不漏的前提下再裝水,才能裝滿。如果一邊漏水即一邊作惡,一邊裝水即一邊行善,那麼水杯永遠也裝不滿,修行也就永遠難以成就。
所以說,止惡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戒律的十大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制定戒條。佛陀每次宣說戒條前,首先要闡述制戒的十種利益,然後才是關於戒條的具體內容。這十種利益,也就是十句義。具體內容為:
第一、攝取於僧。這是總的原則,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團。當然,制度要靠人執行,但執行的依據是戒律,而不是個人利益,更不是個人好惡。攝取於僧的原則,彰顯僧團是一個法治團體。
第二、令僧歡喜,第三、令僧安樂。在集體生活中,必須有共同遵循的平等准則,這樣才能令大眾感到歡喜,並使這一團體保持長久的和諧安樂。如果厚此薄彼,朝令夕改,就會滋長人我是非,造成彼此對立,令大眾無法安住。
第四、令未信者信,第五、已信者令增長。戒律還具備化導社會的意義,因為佛陀已經滅度,佛法深奧難解,信眾對三寶的直觀感受,常常是建立在僧人的威儀和氣質之上。如果僧人都能嚴持淨戒,具足僧格,保持莊嚴、超然的外在形象,就能使沒有信仰的人生起信仰,使已經信仰的人堅固道心。
第六、難調者令調順,第七、慚愧者得安樂。依戒行事,僧團中不如法的人和事就能得到應有制裁,幫助犯戒者調柔身心,改邪歸正。同時,也能使那些有慚愧心、有信心道念的出家人免受干擾,能夠在道場中安心修行。
第八、斷現在有漏,第九、斷未來有漏。漏,就是煩惱。以戒為師,依戒修行,就能斷除現前的痛苦煩惱,不再造作惡業。這樣也就不會種下苦因,使未來繼續不斷地受苦。
第十、令正法久住。在過去七佛中,有些佛陀沒有說法結戒,在他們滅度後,正法很快衰落。所以,佛陀制戒的根本目的就是令正法久住,使世世代代的眾生能夠從中獲益,從中解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