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按照這樣去做,臨命終就是沒有人加持,直接了當就到極樂世界去》
(對麥居士開示)
我教你一招,只要你按照這樣去做,臨命終就是沒有人加持,直接了當就到極樂世界去,你怎麼做呢!
每天拿一杯水,
念南無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咒名)三遍,
毘盧遮那佛咒(咒的內容)一百零八遍,
六字大明咒一百零八遍,
南無阿彌陀佛一百零八遍。
有空,早上,中午,晚上,那杯咒水喝,最差最差,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那一杯咒水,喝。
這個是絕對有科學根據的,這個咒水加持以後,佛光注照,裡面的磁場、頻率徹底改變,你把它喝下去,它這個能量轉化,細胞吸收。
這個咒水磁場,喝下去,與諸佛頻率相應。
同時,你每天念,念,每天集中精神,然後咒水又可以改變你色身的磁場。
臨命終,能量一出來,每個細胞裡的意識形態轉換。
......臨命終,自自然然的往生極樂世界,就算你死了,旁邊都沒有人跟你助念,照樣往生。
——慧律法師
《拜佛千萬不要漏掉一句》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凡夫頭一個就是我身體,他不念別的,我身體健康重要,尤其中年以上,要怎樣保養身體,讓它不要生病。
不生病有個好辦法,身體是物質,物質是隨著念頭轉的,境隨心轉,心好就不容易生病。
什麼心最好?怎樣幫助眾生必成無上道,這個念頭好。常常有這個念頭,惡人我都幫助他,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找我麻煩的人、障礙我的人,我們統統都要幫助他,要用平等的心。為什麼?他也是本來是佛,迷得比我深。我很幸運,我原來也迷惑,我覺悟了,我回頭了;他還沒覺悟,他還沒回頭,我們要以善巧方便幫助他。
幫助他最普遍的就是迴向給他,我們講經、修行、念佛、拜佛,把這些功德迴向給他們,普遍迴向。
拜佛千萬不要漏掉一句,最後我們要代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禮佛三拜,求生淨土,希望遍法界一切眾生統統求生淨土,我們的心量開闊。
臨命終時能否過關?
——淨界法師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盤。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很感動。
一個人臨命終時保持寂然無聲,這是什麼境界呢?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佛陀在臨滅度時,色身敗壞,弟子們哭泣著,這時佛陀內心的觀照力現前,他能不隨境轉,這是一個重點。當然佛陀是示現告訴我們,不論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業,攝受多麼多的眷屬,蓋了多少廟,這些有為法都是其次,臨命終時是否過得了關,關鍵點在於「寂然無聲」,內心是否能真實放下因緣,向內安住,這才是重點,修淨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號,這倒是其次;往生的關鍵,在於臨終時是否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內心相信阿彌佗佛的功德,他絕對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實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一意等待彌陀的現前;然後安住在現前佛號上,這才是關鍵。
如果平時雖念一萬、二萬聲佛號,臨命終時卻起顛倒,東掛礙西掛礙,則這人決不可能往生,因顛倒錯亂現前,沒有安住在內心的正見與正念中。所以臨命終時要注意,你這時「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
一個人臨命終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則要從頭再來努力幾十年。平時的挫折,可能拜個懺,懺悔幾天就走過去了,但臨命終時的失敗,卻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價,這有多可怕。
為什麼臨命終時會錯亂呢?世間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後果。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若平時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觀照,則臨終時就無法生起觀照力。今生雖修習持戒修福的善業,來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報,如此而已。
所以這段經文:「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盤。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雖也做了很多事業,如「初轉法輪,度阿若橋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佛陀做了這麼多事業,而在臨終時,佛陀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滅度呢?「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要這樣修行。
這樣你修一年,就超過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妙蓮老和尚
學佛人要自利利他,要發心度人。你度一個人學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時能減少障礙。你無心度人,怎會有福報? 若能發心度十人、二十人,甚至一千人、二千人; 這樣你修一年,就超過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隨緣隨時都要做善事,無時無處不是求福處。
「人能弘道,道不自弘」,說到弘法,佛教徒都知道有錢可印經;現在時代發展得這麼快速,有錢也要發心翻拷佛號、弘法錄音帶。很多人都是聽了佛法錄音帶而入佛門的, 那就應該多發心助拷,以錄音帶度化人。
佛教徒要擁護三寶,善用錢財建設道場,成就人念佛;一人念佛一人往生西方,千萬人念佛千萬人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必定成佛道,廣度眾生。你看!這功德輾轉下去多麼大!
居士怎樣度人?讚歎三寶無量的功德、出家加入三寶的行列。這是最佳的讚歎三寶,以身作則嘛!
說是佛教徒,卻只知追求五欲,還做魔子魔孫的行為,怎能得佛法的好處?背覺合塵,所得的都是魔法而已。魔者五欲、魔者殺也,殺你的法身慧命。學佛人要覺悟這些!
什麼是真正的善知識?能引導你離欲出三界,才是真善知識。如果你可以離欲出家,他卻說:「你在家擁護三寶就好了!」 這是真正善知識嗎?
佛教的好青年男女!既為佛教徒,何不立個大無畏的出世志--共同來承擔世間的苦難,做苦海慈航的舵手,行究竟之大孝,度一切眾生的父母同往西方!
把世俗心放下,才能一心向佛。必定要至心多念佛,消了業障,你就會放下一切塵勞。這多麼快樂啊!
佛教徒要不同於一般人,除了孝養父母,更要度父母信佛,令得解脫。
念佛方便文
江公望
世出世間之法,欲得成辦省力,莫若繫心一緣。只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若出聲,不唯日久耗乏臟氣,齒舌擊磕,心念隨動;耳根承攬,分別識生;聞性內搖,隨出不返:是三成勞,積久或怠。若只心念,不作音聲,外機不抽,內對不出,沉濁昏住,易成廢忘。有巧方便,無用動口,不出音聲,微以舌根敲擊前齒(或隨出入息念佛,心念心聽,即是反聞聞自性),心念隨應。隨心應量,循業發現,舌意根下,念念之中便有“那摩阿彌陀佛”,音聲歷歷可陳,聲不越竅,聞性內融。心應舌機(或呼吸),機抽念根。心竅在舌,擊擊竅聞,機機念复,寄竅在耳。從聞入流,聞反精元,寂聞空性。是三融會,念念圓通。久久遂成“唯心識觀”。若是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分別,心心無所攀緣;六根杳寂,諸識消落,法法全真,門門絕待,瞥爾遂成“真如實觀”。初機後學,唯除賓客、寒溫時、大小便利時,中暫停念(隨息念佛則無礙,一息尚存即念佛)。乃至營辦家事,種種作務,自不用舍,亦自不相妨礙。心口聲聲稱誦聖號,念念求生淨土,更有甚邪思惡慮敢萌於心?自然純一無雜。若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過旬月,便成三昧。所謂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見佛。上根大器,一念直超;平展之流,善觀方便。
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光明真言咒輪《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滅罪咒,過即解脫咒,持誦功德與利益
滅罪成佛最勝第一咒:《大隨求咒》度生事業(消業超度、消災祈願)之修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