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報輕償之說,究竟是真是假?

釋宗立

有同學問:師父,我讀得書少。有人和我說,某某人生病那是在消業障,又說是重報輕償,這究竟是真是假呢?

經中的確有說重報輕償的事,但並非一般人以為的:某人造了大惡業,受了點小災小病就可以抵消。重報輕償是有比較嚴格的條件限制的,不是凡夫說想要輕償就可以輕償的。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一切業分為輕業和重業

一切造作的業分為輕業和重業,它們又各分為兩種:決定業和不決定業。

有些人認為:造作惡業無果,因為如果說惡業一定有惡果的話,那為何氣噓旃陀羅造下殺人的重業而可以生天,鴦掘摩羅殺九十九人出家後還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氣噓旃陀羅的故事,出自《無所有菩薩經》,鴦掘摩羅的故事,出自《央掘魔羅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

由此可知,造作各種業有定得果和不定得果。

既然如此,大家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世尊為了除斷這種邪見,曾在經中說,一切造作的業都會有果報。有重業可以輕報,也輕業會得重報。

業報並非一刀切,所有人都是如此,而是因人而異的。

一切造作的業不一定就得到和它所造作的業對等的果,雖然不一定得,但也不是不得的。

眾生分為有智慧者和愚痴者。

有智慧者有智慧之力,可以讓將來墮入地獄的極重業報轉為現世輕受的果報。

愚痴的人也有可能將現世的輕業轉為地獄重報。

二、既然業報不定,是否就不應該追求解脫了呢

那是不是因為業報不定,所以就不應該求解脫善果了呢?因為這都是不一定的啊?

世尊告訴我們:如果一切業是決定的話,那我們就不應該追求解脫,正是因為業是不定的,所以我們才要修行解決啊。

因為我們如果能夠遠離一切惡業,就會得到善果;如果遠離善業,就會得到惡果。

如果一切造作的業定得果報,那就不應該修學佛道了,正是因為業報不定,所以修行者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不修行,那就連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捨棄了。

一切的聖者之所以修行,是為了破壞定業而使重業得到輕報,使不定之業遠離惡報。

三、業報是否如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呢

這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世尊告訴我們,如果一切的業定得相應的果報的話,那一世所作的純善的業報,那就永遠享受安樂的果報;一世所作的極重的惡業,那就永遠受大苦惱的果報。

這樣以人身造業,以人身受報;以婆羅門身份造業就以婆羅門的身份受報。那小時候所造的惡業就應該小時候受,不應該等到中年和老年時受了。很明顯,業報並非如此的。

如果業報如此,就沒有修道解脫趨向涅槃之因,命運永遠沒有改變的可能了。

四、定業分為報定和時定

定業還分為兩種,一種是報定,一種是時定。

而受報的情況分為兩種:

一種是報定而時不定,因緣和合果報就會現前。

一種是三時受,也就是說,也許是馬上就受報,或者是在這一期生命內受報,又或者是在下一生中受報。

那分別是那些業會受這些果報呢?

如果以定心做善惡之業,造作之後,心生歡喜。那業就成為了定業。就像發願以清凈心虔誠供養三寶,那就是定業,決定得善報。

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厚,就像大樹一樣根深蒂固,無法動搖,所以能讓重業轉為輕業。

愚痴之人心性不定,造作善業後又百般猶豫,甚至還心生後悔,造作的善業就像浮萍一樣不定,何況他們造作惡業的情況更多,而且造作惡業之後心生歡喜,所以能令輕業轉為重報。

因為有這種種情況的差別,所以世尊說「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五、大菩薩在地獄中也是業報嗎

又有人問:那像地藏菩薩一樣,他已經是大菩薩了,為何還會在地獄之中呢?

世尊告訴我們:菩薩沒有地獄的惡報,但是為了眾生能夠得到解脫,所以他以願力而入地獄之中,為地獄的眾生宣說佛法,讓地獄的眾生可以脫離地獄的惡業。

《大般涅槃經》中說:「善男子,往昔眾生壽百年時,恆沙眾生受地獄報。我見是已即發大願受地獄身,菩薩爾時實無是業,為眾生故受地獄果。我於爾時在地獄中經無量歲,為諸罪人廣開分別十二部經,諸人聞已壞惡果報令地獄空,除一闡提。」

好了,關於重報輕償的話題,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同學,不妨讀讀《大般涅槃經》的原典噢。


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固難以動搖,所以能讓極重的業變輕。愚痴的人,不善之根深厚,所以能讓輕業反而受到重報。

想請教:

最近看到有些信心認真的人自己本身,或是他的父母長輩,都在人生這最後一關受盡折磨。以一般的觀念標準來看,似乎並沒有得到“善終”的結果,這要如何解釋呢?

如果說是為了要引導子孫藉此機緣來信心唱題,似乎有些自圓其說(這樣的使命也太難為了),畢竟受到痛苦的是當事者本身(而這個當事者曾經很努力的為廣布奮鬥過),為什麼為妙法奉獻了一輩子的人終究無法得到善終的“功德”?可否以佛法的角度來告訴我?

有時候想想,車禍往生反而是最好的善終方式(當事人痛苦最短暫,因為措手不及,也會留給家人永恆的懷念)這是我的感慨。若不對儘管指正便是!

首先,在大般涅槃經中有一節經文:

〔原文〕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唯有二人能得無量無邊功德,不可稱計不可宣說,能竭生死漂流瀑河,降魔怨敵摧魔勝幢,能轉如來無上法輪,一者善問,二者善答。

〔譯文〕

(獅子吼菩薩問完問題後)佛陀回答:「好啊!好啊!善男子,只有兩種人,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功德不能計量,不能宣說,能竭盡漂流生死的瀑河,降伏魔道怨敵,摧破魔道勝幢,能轉動如來的無上法輪。這兩種人,一種是善於提問的人,另一種是善於回答的人。

你即是如佛所讚嘆的「獅子吼菩薩」善於提問的人,我呢因為不善於回答,所以就只有依靠佛說的經文來和你討論,正好最近有閱讀到一些相關的文章。

我想以涅槃經中「業力」的觀念,藉這個問題我們來觀察、體會。(經文原文不列入,僅以白話來做討論)

佛說:善男子,在佛的十力中,以業力最為深重。善男子,有些眾生對於業力的因緣,心中輕視而不信。為了要度化這些人,便告訴他們:「善男子,一切造作的業,有輕有重。輕重兩種業,又各有兩種:一種是有定果的、一種是沒有定果的。(佛的方便說法)

善男子,或者也有人說,造作惡業不會有果報。若是認為惡業一定有果報,那麼「氣噓旃陀羅」(註:捨婆提國有旃陀羅。名曰氣噓。殺無量人。)怎麼能轉生天界?「鴦掘摩羅」(也是一個殺人無數的惡魔)如何能證得解脫果位?基於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造業有必定得果報,也有不一定得果報的。」

我為了要斷除這樣的邪見,才在經中說這樣的話:「一切造業沒有不得果報的。」

善男子,或者有重業而獲得較輕的果報、或者有較輕的業而得較重的果報。並非所有的人都一樣,只是有愚昧與智慧的差別。

善男子,一切眾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智慧的人,另一種是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用智慧的力量,能讓應入地獄的極重罪業,在現世輕受。愚痴的人,反而將現世輕受的罪業,轉成來世入地獄的重受罪業。

善男子,業報有兩種:定業與不定業。定業有兩種:一種是必定受報、一種是定時受報。有些是必定受報而時間不定,因緣和合就受報,可能在不同的三個時間中受報,即現世報、來世報、後世報。

〔此節經文原文:善男子,業有兩種,定以不定。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或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後受。〕

〔佛學常見詞彙〕三時業:

順現受業、順次受業(生受)、順後受業。順現受業是現在作業現生就受果報;順次受業是現生作業次生才受果報;順後受業是現生作業要於二生以後才受果報。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固難以動搖,所以能讓極重的業變輕。愚痴的人,不善之根深厚,所以能讓輕業反而受到重報。基於這些道理,所有的業都不是必然的。大菩薩並沒有生於地獄受報的業行,但是為了救度眾生,而發下大誓願,轉生在地獄中。

(於此佛說他的因緣)

善男子,在過去世中,眾生壽命有百歲時,有無量無數的眾生在地獄中受報。我看到這情形,便發下大願,受地獄之身。當時我實際上並沒有地獄業,只是為了救度眾生,而受地獄的果報。我當時在地獄中,歷經了無數的年歲,為地獄中的罪人們,廣為開示解說十二部經。這些罪人們聽了以後,破除了惡業的果報,讓地獄變空,除去一闡提惡行。這便是大菩薩不是在現世、來生、後世有惡業,而受這惡業果報的道理。

再者,善男子,也是在賢劫中,又有無量的眾生,生在餓鬼道中,或者飲食以後便吐出汁液,或者是吐出油脂、膿血、屎尿、鼻涕、唾液等。這樣的歲月有無量百千萬歲,從來也不曾聽到甜漿清水的名稱,更不用說看到或飲用了。就算遠遠看到了水,起意前往,到的時候也變成猛火、膿血。偶而不變(指水不變成火、血),便有許多人手持矛槍,阻攔捉拿,不讓人前進。或者天上降下雨水,到得身上時,又變成火。這便是所謂的惡業果報。

善男子,大菩薩其實沒有這些惡業果報,而是為了要度化眾生,讓他們獲得解脫,才發下誓願,受這樣的身。這便是大菩薩不是在現世、來生、後世有惡業,而受惡業果報的道理。

(佛說他過去和提婆達多的故事)

善男子,我記得在過去世中,我與提婆達多都是大商主,各自擁有五百名商人。我們為了營利,到大海中採集珍寶,由於惡業的因緣,路上遇到了暴風,颱風吹毀了船隻,同行的人都死光了。當時我與提婆達多,因為不殺生得長壽的果報,就被風吹到了陸地。

當時提婆達多因為貪愛吝惜那些寶貨,便感到極大的愁苦,放聲啼哭。我當時便告訴他:「提婆達多,不必啼哭了。」

提婆達多便告訴我:「好好聽著,譬如有個貧窮困苦的人,來到墳墓旁,用手拉住死屍,告訴他:『但願你今天給我死的快樂,我便把貧窮及壽命給你。』這時死屍便坐起來,告訴這窮人:『善男子,貧窮和壽命你就自己受用吧,我如今很樂於這樣的死樂,實在不會羨慕你的貧窮生命。』但我即沒有死的快樂,又如此貧窮,怎麼能不哭呢?」

我又安慰他:「你暫且不要憂愁,我現在有兩顆寶珠,價值無數,就分一顆贈送給你。」於是便分一顆給他,又告訴他:「有命的人才能得到它,若是沒命了,又有誰能得呢?」我當時十分疲憊,便來到一顆樹下睡覺休息。提婆達多生起強烈的貪念,為了想要另一顆寶珠,便生起惡心,刺壞了我的眼睛,搶走我的寶珠。

當時我的眼睛受傷,發出呻吟聲。恰巧有個女人來到我身旁。便問我:「仁者,怎麼人此哀嚎呢?」我便告訴她事情的經過。這女人聽後,又再問我:「你叫什麼名字?」

我立即回答:「我叫實語。」

女人又問:「怎麼知道你說的是實話?」

我立即發誓:「若是我今天對提婆達多存有惡心,眼睛就會像現在,永久瞎了。若是沒有,就讓我恢復原來的眼睛」說完以後,眼睛便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善男子,這便是大菩薩所說的現世果報。(這裡所教示的,當修行者能無怨心的去面對一切世間負面事物,當立即得大菩薩的現世果報)

業行有定與不定:這定業就是現世報、來生報、後世報:這不定業就是因緣和合便受,因緣不合便不受。

善男子,所有的眾生以不定業居多,決定業少。基於這個道理,就有修行法門存在;因為有修行法門,必然的重業可以輕受、不定的業不會來生受報。

善男子,有兩種人:

一種是不定業而有定報,現世報轉為來生報;輕報轉為重,應該在人道中受報,轉為在地獄中受報。

另一種人是定業而受不定報;應該來生受報的,轉為現世受報;應該重報轉為輕報,應該在地獄中受報,轉為在人間受輕報。

這兩種人,一種是愚昧的人,一種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輕受,愚昧的人重受。

「善男子,比如眾生們有過去的業行,因為這些過去的業行,所以眾生現在世要受果報。也有未來的業行,但因為尚未生成,終究不會出生果報。

(你所提「信心認真的人未得善終」以此經文來看當是,過去世惡業今世未修完,今世臨終仍要承受,今世所修的善行不夠深、不夠強、不夠豐富,所以無法於今世生成善果須待來世,這樣的人來世是可以期待的。)

眾生也因為有現在的煩惱,若是現在沒有煩惱、所有的眾生現在就應該明了見到佛性。所以斷了善根的人,是因為有現在世的煩,才會斷了善根。但也因為未來佛性的勢力作為因緣,還會再出生善根。」

(佛談到信心不具足的人)(正因為信心不具足所以今世所修的善行,會不夠深、不夠強、不夠豐富,無法成為今世善果)

善男子,信心有兩種:一種是單純的信心、另一種是能推求(學習與實踐)。(信心不具足)這樣的人雖然對所聽到的能生起信心,但不能推求,所以說是信心不具足。

信心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從聽聞中產生;另一種是從思惟中產生。(信心不具足)這人的信心是從聽聞中產生,不是從思惟中產生,所以說是信心不具足。

信心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相信有修道法門、另一種是相信會得道。(信心不具足)這人的信心只相信有修道法門,根本不相信有得道的人,所以說是信心不具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