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證初果的居士應向凡夫比丘頂禮

彌蘭王問:「尊者,世尊曾說:『瓦舍,不管今生及來世,「法」為人間最尊貴無上。』;但另方面,已證預流初果的居士,已關閉三惡趣,已得正見及善知法義,但居士仍要向凡夫比丘或沙彌起立並頂禮。尊者,如此一來就很矛盾了。已證初果的居士還要向凡夫比丘或沙彌起立並頂禮,豈不表示初果變得很廉價?又如果『法最無上。』這句話是真的,證初果的 居士就不應向凡夫比丘或沙彌起立並頂禮。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兩難矛盾的問題,請您解惑。」

「陛下,已證初果的居士的確應該要向凡夫比丘或沙彌起立並頂禮。因為沙門有二十沙門法及兩個表相。就因為如此,所以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凡夫比丘或沙彌,也值得受到在家人的起立、頂禮、尊重、及敬仰。它們分別是:最優自攝,最上自制,正行、安住、攝身口意、攝制六根、忍辱、溫順、行於寂靜、愛樂寂靜、宴默、畏罪、精進、不放逸、奉行戒律、諷誦、問訊、喜好戒律、無欲、完成學處。兩個表相是:穿著袈裟及剃光頭。

陛下,以上就是沙門二十法及兩個表相。比丘以此修行而生諸功德,於諸法圓滿具足後抵達無學,證得阿羅漢果;比丘相較於居士而言,他們離阿羅漢果位已經很近了,因此一位證初果之居士應該要向凡夫比丘起立頂禮。

居士應謙卑地想:『該沙門已得漏盡,但我還早得很呢!』、『該比丘已達最高果位,但我尚未至該聖境。』、『他已聽得戒經的諷誦,但我尚未聆聽。』、『他令他人出家及受具足戒,並令佛陀的正法得以延續流傳,而我並未如是弘法。』、『此人已完全奉行諸多的戒律,而我尚不及他們。』、『他已達沙門的表相,安住於佛意,而我尚離此表相很遠。』、『他們沒有裝飾打扮,但他們塗以戒香,而我仍喜好世俗的裝飾及飾品。』、『觀察這些沙門所作所為,沙門應作之二十法及兩個表相皆存於一位比丘的身上。比丘不但奉行此一切法,且令他人修學。但我於此傳承及修學尚未得。』

陛下,又如王子跟隨婆羅門祭司學習諸明及研習剎帝利貴族的傳統傳承,後來他獲得灌頂繼位登基為王,他仍必須向他過去的老師起立頂禮,公開稱:『這是我的老師。』他應該這樣想:『他是教師,是傳統的維持者。』

因此,一位已證初果的居士,應該要向凡夫的比丘起立、頂禮。

還有,陛下,照這樣推論下去,你應知比丘之德偉大、無比廣闊。假設一位證初果的居士有朝一日證取阿羅漢果,屆時他祇有二條途徑可選,並無其他的路可走,這兩條路分別是:要嘛他於證阿羅漢果的當天即般無餘涅槃,要嘛就是趕緊出家成為比丘。」

彌蘭王讚道:「尊者,您真的是智慧如海,這個問題恐怕當今世上除了您以外,再也沒有人可以回答了。」

《彌蘭王問經》(巴利語:Milinda Pañha)是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米南德一世向佛教比丘那先(Nāgasena,意譯為龍軍)問道的集錄。在緬甸版巴利三藏位於《經藏·小部》中,而在泰國和斯里蘭卡版本中屬於巴利藏外文獻。


妙祥法師:證到四果阿羅漢的居士只能出家和涅槃,不允許過夜

下面就是“飯五戒者萬”,就是說你供養一萬個持五戒者,“不如飯一須陀洹”,就是證初果的人,上萬個受持五戒者也不如一個須陀洹。那當然了,因為他已經進入聖人的境界了,別說上萬,千萬也是值得的,那已經是證果的人。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二果;“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三果;“飯一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這個比例啊,就是你一億的三果阿那含也不如一個四果阿羅漢。為什麼呢?法啊,並不根據數量,是根據什麼呢?對法的正確理解和深入。這才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往往世間法是以人數取勝。就像世間人說“法不責眾”,大家共同喜歡一種做法,會被法律固定下來。佛法布施這樣,不管你多少人,幾十人、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或幾億人,都是根據真理來講話。為什麼要根據真理?因為人只是幻相的一種。他沒有根,他不是實體,他不是根本。所以說千百萬也不如一個阿羅漢,就是這個道理。阿羅漢已經了脫生死,所以說不如一個阿羅漢。

在世間上,作為居士證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就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出家,一個是涅槃,不許過夜。所以在世間上,沒有哪個居士說自己證到阿羅漢果了,如果說證到四果阿羅漢還不走,甚至還有的說自己是佛再來,那都是大妄語啊,肯定是大妄語。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就是說十億阿羅漢,不如一個辟支佛,他對法的深入又不一樣了,因為這個法的深度能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能使人遠離痛苦,一直到成佛,辟支佛的功德就更殊勝了。

資料恭摘:妙祥法師 《吉祥經》講記


妙祥法師: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我們應如法布施

布施有這麼三種。在佛經裡,將布施比喻為農夫耕田,好的田地能獲得豐收。同樣,多布施給賢德之人,可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就是說布施,好比什麼呢?農夫耕田。你布施就等於在耕田地下種子。你耕田就有糧食吃;你不耕田,不下種子,就沒有糧食吃。在農民來講,這是實打實的道理。

所以我們究竟有沒有福報,和我們布施有絕對的關系。怎樣去布施?布施好的田就能獲得大豐收,次的田就收獲很少。同樣的,多布施給賢德之人,可為自己添更多的福德。這個很重要。

《四十二章經》中說:“飯惡人百”,“飯”就是布施糧食的意思,就是供養飯。“飯惡人百”,就是你給一百個惡人,“不如飯一善人”,你給一百個惡人,你不如給一個善人的功德大。因為啥呢?因為這裡有個趨向,也叫去向。你給善人,他的功德馬上就反饋回來,使你遠離了惡。這樣的話,趨向於善,所以這個功德大,甚至超於百人。

佛講這個道理是非常准確的,就這個《吉祥經》不是誰都能講的。天人講不了,世間人也講不了,只有佛能講。佛針對什麼是吉祥,什麼是不吉祥,准確無誤地講出了它的道理。雖然看著是簡單,但它有深深的意義。就像剛才講了飯一百惡人不如飯一善人,這個道理就非常正確,而且符合佛法,也符合福德因緣的根本。這就是真正的世間規律,也是佛法修行的正確方向。

有的人就不這麼講,現在有很多的人,他說出家人為什麼就接受布施啊?你把那個布施給世間人不挺好嗎?還有很多困難的人,等等說法。他不知道哪個功德是最殊勝的,他並不懂。

包括我們學佛了,有時候難免也有疑惑心,因為我們不明白這裡法的趨向。這個趨向會使我們生生世世離苦得樂的,正確的布施能使我們遠離邪惡,使我們生生世世福報無窮。所以這個趨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布施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怎樣布施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個“善人”呢,在我們這兒一般很少有人說。“這個人挺善”,我們是這麼說。在山西不是,山西把學佛的人都叫“善人”,他不叫居士,他叫善人。這個善人如何,那個善人如何,都這麼叫。地區不同,稱善人的方式也有所差別。但這個“善人”的稱呼非常好,能有警惕的作用,有鼓勵的作用。像我們就說“這人挺善”,這是背後說。“這人心眼兒好”,我們一般都這麼講。但是在山西不是,是稱“善人”。出家師父也那麼講,“善人”就是指居士說的。

資料恭摘:妙祥法師 《吉祥經》講記


佛説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供養善人、持五戒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以及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福田一層比一層大,功德也愈來愈殊勝。

一般人不了解這些道理,以為布施給好人或壞人都是一樣的,修廟、蓋學校、設立孤兒院也都一樣,都是做善事。事實上,每一件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和果報都不同,不但不同而且相去甚遠。以布施建設道場而言,也要看這個道場的目的和宗旨是什麼?是不是一個正法道場?這當中的差別是很大的。

假使不明白布施供養當中差別的道理,就會有所誤解。例如,很多人認為只要布施濟窮就是功德,為什麼要去供養三寶、出家眾?所以本章的目的,就是要令大眾產生正知正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上章說到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布施,看到人家布施,我們隨喜讚嘆,也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這就是隨喜功德。本章講的,是要自動行布施,列出了九種布施種「福田」的對象,較量布施功德的勝劣。

我們把供養布施,稱為種福田,福田有悲田、恩田和敬田三種,我簡單地解釋一下:

一、悲田:悲,就是慈悲,出於一片慈悲、同情心,好像看到貧苦人家,非常的可憐,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我們憐憫他、幫助他,稱為悲田。

二、恩田:這是對我們有恩惠的人,我們要報答他,在佛教的迴向偈有「上報四重恩」的句子,四恩就是國家、父母、師長、以及每一個眾生,對我們都有恩惠,我們要報答他們,這稱為恩田。

三、敬田:對有道德的人,我們生起崇敬心來供養他,這稱為敬田,好像供養三寶,就是屬於敬田了。

本章講施飯轉勝,是以「敬田」的立場,而作布施。

「佛言」,就是佛說。釋迦牟尼佛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有兩種解釋:一個作為名詞解,好像我們每天三餐所吃的「飯」,是個名詞。另一個作為動詞來解釋,飯是以飲食去供養人家,是個動詞。惡人與善人,在第四章佛曾經告訴我們,「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假如我們的身三、口四、意三,十種都做好的話,就是世間善行的善人(好的人),相反的,要是作惡的,就變成惡人了。這裡所說的善人與惡人,就是指行十善或十惡的兩種人。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意思是說,我們用飲食,請一百個人吃一頓飯,不過,這些都是無惡不作的壞人,要知道,你供養的人數雖然很多,但是你這個功德就少了,抵不上供養一個行十善的人。也就是這一百個受你的布施供養,你幫助壞人,等於是助紂為虐,算是幫兇,所以功德就差了,倒不如供養一個好人還有功德。

「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既然供養一百個做壞事的人不如供養一個好人,好吧!那我供養好人吧,供養一千個善人。目數雖然增加了十倍,但是比較起來,我們請一位修持五戒學佛的人吃飯,功德就比請這一千個善人還要大,為什麼?因為持五戒的人,已經具備了世間的正見,種了學佛成佛的正因,善行總會輾轉增上的,一般社會上的善人跟他比就差得遠了,善人雖然行善,這當中難免還會生起邪見的,另一方面,由於心念沒有堅固,今生未必能夠時時行善,下一輩子轉個面目,也未必能夠行善。

我再說明一下,所謂持五戒者,五戒,簡單地說,就是殺、盜、淫、妄、酒,這五種都禁止,不去犯它,稱為持五戒。五戒不但是佛教的戒律,可以說是做人的根本,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講的也就是五戒,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不殺生就是仁慈,不偷盜就是義,不邪淫是很有禮節,不妄語,講話不會信口開河,就是有信用,不飲酒,一個持戒的人不會亂喝酒、吃麻醉品、吃喪失理智的東西,這都是做人的根本。

「不如飯一持五戒者」,要知道,學佛最基本的第一步是受三皈依,第二步就是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男居士稱為優婆塞,女居士稱為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譯成中國話叫近事男、近事女,是專專親近、事奉三寶的在家弟子,所以,持五戒,正式進入佛門,已經受持清淨的戒律。何況,五戒是一切戒律的根本,通於在家與出家,是所有的佛弟子必須遵守的,所以供養持五戒的凡夫僧,或者在家居士,功德當然跟社會上沒有修行的善人大不一樣。

「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我們供養受持五戒的一萬個人,但是還不如去供養一位須陀洹。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我在本經一開始的序分,已經解釋過了,這個地方,我再約略地把它提一下。就是說,我們供養受持五戒的一萬個人,不如供養一個已經證得初果,預入聖流的聖人的功德大,為什麼?入於預流聖果的人,已經瞭解佛法的義理,具足了世出世間的正見,而且確認了修行的方向與信心,堅決地去走他應該行走的道路,斷了很多煩惱。受三皈修五戒的,還沒有斷煩惱哩!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我們如果供養一百萬位證初果的須陀洹,不如供養一位消除業障,又減少了貪瞋癡,已證二果的斯陀含。再說「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供養一千萬斯陀含,不如供養一位把欲界的貪瞋癡都斷了的阿那含。供養一萬萬(一億)位阿那含,不如供養一位證了四果的阿羅漢,因為證四果已經把一切業障和煩惱全部斷盡了,到達無生、無學的地步,以小乘修學的階次來說,可說已經到了極盡的位置了。

從初果到四果,以十進位的增數加以比較供養功德的勝劣,這樣看起來,是不是供養阿羅漢就是最高最殊勝的了?還不!你「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辟支佛,是印度話,把他說完整,稱為辟支迦羅,翻成中國意思有兩個:緣覺和獨覺,兩者是有分別的。緣覺:這一種修行人,是生長在有佛住世的時代,他聽了佛講十二因緣的道理而覺悟了,所以稱為緣覺。獨覺:是出生在無佛的時代,佛滅度了,這一種修行人沒有佛的教化,他自己修行,春觀百花開,秋看黃葉落,從花開花謝的觀察中,覺悟了世間的無常相,所以稱為獨覺。雖然緣覺和獨覺所修持的方法不一樣,但是他們覺悟的境界是一樣的。

為什麼辟支佛比阿羅漢高一等呢?阿羅漢只是斷了煩惱,辟支佛不僅斷煩惱,連習氣也斷了,智慧又勝過阿羅漢,所以經文說我們飯十億的阿羅漢,還不如供養一位辟支佛。

「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佛教分為大小乘,小乘的境界,認為只有一個世界,一尊佛;而大乘肯定有十方三世,各都有佛,所以稱為三世諸佛,這種境界就比較高超了。再說,辟支佛只能自覺,不能覺他,三世諸佛能夠以平等大悲心普度眾生,因此說你供養百億的辟支佛,還不如供養一位三世諸佛的功德大。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在眾生界應化的三世諸佛,程度固然很高,但假如還執著有十方三世諸佛的話,修持依然沒有到家,所以說供養一千億的三世諸佛,還不如供養一個無念無住,又無修無證的人,供養這麼樣的人,功德是最大的。

什麼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呢?念,是思慮、心念,我們平常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不斷地生起。無念,是念而無念,雖然他是有念頭的,卻不隨著念頭轉,也就是不隨著思慮這個妄念去旋轉,因此,稱為無念。無住,住是執著、計較;無住,就是沒有執著。一般人對修持都有一種執著,但是到了無住的功夫,正如《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雖然修持到家,並不認為自己修成功了,所以,稱為無住。無修與無證,一個是從因地來講,一個是從果位來說,就是證了這種果位的人,他也沒有感覺得在因地有修持,一級一級的,譬如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三世諸佛,他沒有去計較修持的程度,也就沒有執著於修行的程序等次。無證,雖然證到最高的果位,他也沒有執著於他的境界已經達到頂點,最後,他感覺的,也是一無所得,所以,真正講起來,無證是無法可得的,一切眾生本來就具備了佛性,這個佛性,它的本身是空寂的,因此說是「念而無念,住無所住,修無所修,證無可證」,這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到了這種境界,才能夠達到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地步,這正是禪宗所指的最大徹大悟的無心道人,也可以說是已經圓證了大覺的聖位。換句話說,這就是佛陀了,證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了。所以,供養千億位三世諸佛,還不如供養這麼一位無心道人,這種功德是最大的!

說實在,不但在座的諸位,包括我在內,究竟什麼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境界,我們沒有證到,說得舌敝唇焦,說得天花亂墜,也是說不清楚的,這必須親自去修證才能夠體會到。好像我們念書,念幼稚園的學生,你把小學的程度是怎麼樣的,告訴他,他也弄不清楚。大學生的課程,中學生也是搞不清楚的。同樣的,我們現在說修證、說果位,也是說不清楚的,我們只有了解到供養、布施,種福田,應該要選擇好的。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學佛也不要這樣計較,雖然有九種不同等次的布施對象,但是真正初發心修布施供養、種福田,最好還是不要存著分別心,應當以平等心去做,功不唐捐,功德會存在的。
 

關於佛教果位的知識

為在家居士的五十六條珍貴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