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呢?

我們看下面的說明。以下我們根據印光大師的開示:執持名號簡單的講,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修淨土的人,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根本所依──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這個聖號你要怎麼跟它相應呢?一念相應一念佛。

什麼叫做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相應呢?

以下印光大師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說:你在念佛的時候,有三個重點要注意:

第一個念,念從心起。很多人念佛的時候,這個佛號不是從心裡生起,是從嘴巴生起。你怎麼知道呢?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佛號是從哪裡生起呢?從嘴巴生起來,這個不能講一念相應一念佛應。

你整個佛號的根源,是從你內心深處那個歸依的心,產生一種作意,從那個地方生起,這個叫做念,成就一個念的功德。所以你念佛的時候,你要注意,你的佛號要從你的內心生起,不能從嘴巴生起。

第二個誦,聲從口出。你從念中生起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沒有聲音的,沒有聲音你當然不能當所緣境。

我們淨土宗的所緣境,諸位要知道:淨土宗念佛的所緣境,它不是法塵,它是聲塵。很多人念佛,它不出聲的,不出聲,你的所緣境是法塵,根本就不對。

你不一定要念很大聲,但是你多少要創造聲音,因為你沒有創造聲音,你根本不能去取所緣境的相貌,所以第二個,你要靠嘴巴的振動,創造一點聲音出來,當做你的所緣境。

第三個聽,音從耳入。你把自己所創造的聲音,再把它聽回去。這個聽大家要注意。

很多人說:我打佛七的時候,一二百人打佛七,這個佛堂每一個人都創造出一個聲音,這個佛堂有一百多聲佛號,哪一個是你的所緣境呢?

諸位要知道,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當然並不表示我們要排斥別人的聲音。

比如說這個念佛的聲音是一百句佛號的和合,但是這個和合又有非和合,和合當中又有別相,別相當中又有和合。

這個時候,你只能夠聽你自己所創造的聲音,你聽到別人的聲音,這個叫做心隨境轉,你只有聽到你自己的聲音,你的心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你的所緣境,是你自己創造的聲音。

所以當這個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誒,你跟佛號相應了,這樣的相應叫做點狀的相應;然後我們在把這個點狀的相應,擴大變成一種相續,那麼三三四,產生一個韻調,這個前面說過了。你念佛沒有一個韻調,你很難攝心的。這個韻調三三四運轉的時候,它能夠帶動你的心,不容易使妄想生起。


淨界法師: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得一心不亂,並說:假若未得一心不亂,臨終的時候是否會往生,就是碰運氣,沒有保障?這種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對往生有保障?

淨界法師答:這個一心不亂,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講得很清楚,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一心不亂,它的範圍是很大的,包括調伏煩惱、斷除煩惱,乃至伏除見思惑。伏,調伏;斷,斷這個標準太高了,我們講一心不亂就斷煩惱,但起碼是伏。 一個人要調伏煩惱,第一個你先不動,不為妄想所動,比如說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妄想還在,但是我不動,我不跟你動。我們的內心跟人事的因緣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百分之百是妄想,第一個念頭,就直接性的、等流性的就是妄想,你跟它動,那當然不知道怎麼調伏。

一個人要調伏妄想,有二個次第:第一個,你先跟妄想脫離,你動你的,我不動,然後我再來調伏你。當然你要脫離,那是觀,所以我們修行是先觀後止。妄想起來的時候,先知道它是妄想,然後你動你的,我不動,然後我再用念佛來消滅,先保持不動,然後再調伏它。這個於諸妄想,內心不動,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妄想起來的時候,你跟著它動,那你就沒有辦法修行的。

所以我們說不亂,不為煩惱所亂,簡單的講就是不為煩惱所動,煩惱不能馬上消滅,但是我不為你所亂,你亂你的,我心安住在空性,我觀察你是因緣法;然後慢慢地,再用佛號、持咒對治它,讓它慢慢地消滅。所以說這個一心不亂的範圍很大,但是起碼的標準,徹悟禪師講一句話非常深刻: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你要有調伏它的力量。

你每一次煩惱起來,你都隨順它,你這個就是為煩惱所亂,那你就沒有把握了。我有煩惱,但是我不為煩惱所動、不為煩惱所亂,那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不要求斷煩惱,斷煩惱就不是帶業往生了。身為一個凡夫,一定會有情緒,但是淨土法門最怕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淨土法門它不怕你有煩惱,它也不怕你有罪業,它最怕的是你起顛倒。 煩惱起來的時候,你認為它是真實的,你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相貌,你一定要隨順它,那就完了,你起顛倒了。所以我們講隨念往生這個正念,第一個就是你不顛倒。我不顛倒,我清楚知道這個妄想是不真實的;雖然這個妄想沒有斷,但是它不能影響我,這個就是一心不亂,因為我第一個佛號很清楚,第二個我不為你所亂,雖然我沒有斷煩惱,但是我不為你所亂。

所以修淨土的人,他這個不顛倒的標準是很重要的,要保持不顛倒。當然你臨命終要不顛倒,你平時就要不顛倒。所以我們在講的時候,講到念佛三昧,還有一個真如三昧,這二個都很重要,事修、理觀。


淨界法師:信願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標准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三個是一體的,一句佛號信願具足。

一句佛號信願具足這句話,我們說明一下。

一個初學者,你剛開始要重視信願。

講實在話,你對這個淨土法門不了解,你是沒有資格念佛的,因為你這個佛號沒有方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佛號它的方向在哪裡?

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淨土,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你要先培養信願,對名號功德的信心、對淨土法門的發願,這二個資糧要先准備起來。

就像你要走路,你要先把眼睛打開來,你要知道你要去哪裡,你才有資格走路。

所以初學者,先成就信願;等到你信願成就以後再念佛,你會發現信願跟持名是分不開的。你因為有信願、有歸依的心,所以你願意念佛,诶,佛號念久了以後,你發覺又加強你的信願,這二個是相輔相成的。

念佛的這個信願我們講一下,我們剛剛講這個願,這個願是一個生命的方向,就是說,我們怎麼知道我們信願具足呢?

比如我講我信願具足,你也講你信願具足,這個是不是有判定的標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緣接觸,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視結果──事情成敗得失的這個結果你還是很重視,那你的信願還沒有具足。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你不在乎結果,你在乎過程,重點是我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開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動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敗,那表示你信願具足。

為什麼這樣判斷呢?

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你對娑婆世界的成敗得失還看得很重,那表示你的心還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對你就產生一定的牽動力量,你的心跟娑婆世界還是綁得緊緊的,你怎麼說是厭離娑婆呢?一個人發了願以後,他的心是往極樂世界傾倒的時候,他開始重視過程,不重視結果,所以我們不要忽略心的信願問題。

所以古德說為什麼要重視信願?

因為:自性若迷,佛何可救?佛救不了你的。

說淨土法門為什麼重視信願呢?因為你這個觀照力顛倒了,你這個佛號就沒有方向了。我講實在話,佛號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個人顛顛倒倒、貪戀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這個佛號只是人天福報。這句佛號只有在覺悟的心中,才能產生大的感應力量。

所以我一再強調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自性顛倒的時候,佛號對你沒有用。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研究《本經》之前,你看《阿彌陀經》這麼多,為什麼它信願講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信願講了整部經文的三分之二?就是因為你的觀照力是往生的重點。

所以蕅益大師說:信願具足,臨終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每一句佛號,念念跟彌陀的本願感應道交,每一句佛號都是真實的。你信願不具足,你心中顛顛倒倒的,就算你把佛號念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土者不可不知也。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裡,這個是關鍵。


淨界法師:他總是在想,到臨終的時候有人開示就夠了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第一種人,他執著在有相的因緣,這種人大部分是人天種姓的,他修了很多的福報,又布施、持戒;但是他修福報的時候,對安樂的果報產生執著:這種人你要他厭離娑婆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對娑婆世界有所期待,他看到了這個甜美的食物,但是沒看到甜美食物的背後有毒藥。

所以一般來說,喜歡修福報的人,你要注意厭離娑婆,這個地方是一個問題。

第二種人是偏重在無相的空性,有些人一天到晚沒事的時候一靜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就從這個因緣當中,脫離了因緣法,進入到無相的平等法界去,他不是一天,他是長時間的沒事就進入到這種平等的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極樂世界也不可得,所謂的痛苦不可得、安樂也不可得。這種人你要他欣求極樂有困難,因為他沒有想要追求什麼的欲望。

但是古德說:一個經常修空觀的人,會忽略一個現實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業力的問題,你這個空觀的下面,有很多很多生死的業力在那個地方活動。

所以我們一個人修空觀以後,就忽略了生死業力的可怕。

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去思惟:雖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有它的即空、即假,這個假有它因緣的靈動。

其實這個淨土法門,我們講真的,這個淨土宗是偏重在假觀。它要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那都是要有相分別,那你要產生一個強烈的厭離、強烈的欣求。但是蕅益大師提醒大家:這樣的取捨是隨順於無上菩提,是正確的。蕅益大師說:你執著不取不捨,這也是一種執著。這個淨土是取捨以後,慢慢慢慢的,由取捨慢慢趨向於不取捨。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應該在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在未來生命當中,你要思惟‘你來生要去哪裡?’這件事情是你在生前就要注意的。

我發覺我們修淨土的人,很多人做法是令人遺憾的,他念佛念了很久,但是他從來沒有思惟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關系,他總是想:到臨終的時候有人開示就夠了。

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要知道:我們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堅固,不可能三言兩語就可以改變的,這一定是你在靜坐的時候,每天的思惟,然後你整個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調一點微調一點,把這整個生命的樹,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傾倒,這樣子就對了;而這樣傾倒的方向,來自於你在靜中對娑婆世界、極樂世界的思惟。


本幻法師:淨土宗的「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是淨業行人常常見到的一個名詞。原文出處,源自於《淨土五經》之一的《佛說阿彌陀經》。佛於《阿彌陀經》中言:「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那究竟何為一心不亂呢?蕅益大師於《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言:「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儘,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又說:「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由蕅益大師這一段文可以看出,一心不亂可分為兩種,一為事一心不亂,一為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最低程度必須要伏惑,從伏惑一直到見思惑斷盡,都可以算是事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就要破無明,見佛性。

往生極樂世界是否一定要達到一心不亂的功夫呢?這一問題,在淨土宗內部頗有爭議。有人見淨土宗第十祖截流大師於《起精進七期示眾》中說:「倘或七日之後,置若罔聞,熟處畢竟不生,生處依然難熟,無明業習,牽合交纏。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亂田地,正所謂少善根福德因緣,安望往生彼國?」

另外,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也曾講過:「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也。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焉。若到一心不亂,仍復精進不輟,將見開智慧,發辯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種種靈異瑞相,皆現前矣。如蠟人向火,薄處先穿,但不可預存期效之心。唯當致力於一心不亂耳。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學者可不勉哉。」

由此,一些人便認為念佛只有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一觀點,顯然是不符合淨土宗之本義的。按蕅益大師於《阿彌陀經要解》中的說法,只有斷見思惑才能算的上一心不亂,最低程度也要伏住煩惱,不再起惑造業。但這樁事情對於一個凡夫來說,那是相當難的。特別是在現在這一末法時期,很多人修習五戒都覺得有不少難度,更何況是伏惑乃至斷惑。

這也正如同印光大師說的:「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份,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係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可見強調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根本不符合淨土宗的教義。如果只有一心不亂才能往生,那淨土宗也就談不上所謂的三根普被了。因為對於普通的修行人來說,要想真正達到一心不亂,那無疑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既然如此,為何淨土宗的十祖和十二祖又要提倡一心不亂呢?這一點,很值得淨業行人去仔細推敲。其實淨土宗的第十祖和第十二祖,在文中並沒有說一定要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只是說:「倘或七日之後,置若罔聞,熟處畢竟不生,生處依然難熟,無明業習,牽合交纏。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亂田地,正所謂少善根福德因緣,安望往生彼國?」這段話顯然是第十祖針對那些沒有真正具備「信、願、行」的人說的。這一類人雖然念佛,但是煩惱習氣依然相當深重。有些人,念佛七的目標不是為求往生,而是為了邀功,以顯示自己有修行,但實際上又沒有達到一心不亂的功夫。因此受到祖師的批評,說他們難以往生極樂世界。

並非說,念佛人達不到一心不亂,就都不能往生。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云:「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祖師並沒有說達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有信願又能達到一心不亂,對於往生淨土的人來說,那自然是相當穩妥。但並不是沒有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正如黃智海居士的《阿彌陀經白話解釋》(此書,印光大師鑒定過)中說的:「一個人若是能夠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就決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就是沒有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只要能夠有切實的信心願心,也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不過覺得吃力些。並且所生的品位,比了那一心不亂的人,要低得多了。」

求生淨土,不是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其實關於這一點,歷代祖師都曾經闡述過。宋朝天台宗知禮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中言:「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輩三品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中間七品,若善,若惡,若修,若懺,隨功淺深一一皆須明於九品。若據經文,下三唯惡,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則純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滅罪故。

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隨一品行若至三賢,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應知經為收機盡故,故以大小善惡分其九品,蓋約增勝高下互顯也。大師得意,乃約三位判乎九品,則何機不攝,何行不深。」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伏惑入中三品,破惑則是上三品。按知禮大師這一判別,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去淨土的人,則是中、上三品往生。而並不是所謂的一心不亂才能往生,也不是伏惑方能往生。某些淨土行人,強調只有伏惑才能往生,這顯然不符合祖師的本義。

淨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則沿襲了知禮大師的說法,也認為不必伏惑及一心不亂才能往生。這一點,從蕅益大師所著的《靈峰宗論》中可以看出。《靈峰宗論》中有一節,名為「持名念佛曆九品淨四土說」。在這一節中,大師說到:「隨功力之淺深,以分九品四土,纖毫不濫,只須自己簡察,不必旁問他人。謂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

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願持名念佛,能歷九品,的確不謬也。又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者,即是凡聖同居淨土。信願持名見思斷盡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餘淨土。信願持名豁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即是實報莊嚴淨土。信願持名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淨土。故持名能淨四土,亦的確不謬也。」

近代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對於必須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淨土的觀點,是持以相當反對的態度。大師認為:「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都攝六根而念,為淨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見《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郁智朗居士書》)

而關於《阿彌陀經》中所講的一心不亂,印光大師認為這是針對利根機人說的,並不是佛經要一切人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印光大師說:「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此一日七日,乃是舉例之詞,不可執定。若是等覺根性,一念即能不亂,何待一日。若是逆惡根性,畢生亦難一心,何況七日。王耕心混上中下根為一例,發而為論,深自矜誇,謂為發前人所未發,實為上違佛祖誠言,下啟後進狂妄,令人不勝悲痛哀憐而莫之能止也。)」(此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所以,主張一心不亂或伏惑才能往生極樂,這一說法不符合淨土宗的教義。如果在往生的前提下,一定要加上一心不亂或伏惑,那是將淨土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最簡易方便之處,給抹殺掉了,有違阿彌陀佛度生的本懷!

印祖云:「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見《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聖誕日開示法語》)

所以,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宜遵循以上佛言祖語的教導,在深信切願方面努力,在真實的念佛行持中用功。


印光大師:關於“信願”和“一心不亂“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欲得攝心歸一,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第二要懇切至誠,第三要著實從心中念,勿只滑口讀過。若再不能歸一,當依《文鈔》十念記數之法,自可易於歸一也。

印光法師:“復朱德大居士書”


印光法師: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

問,專修持名,願得念佛三昧,期生淨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願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須常發此心。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耳。

問,有雲出聲念追頂持,有雲金剛持,有雲默持,有雲記數,有雲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可是專持一法否。

答,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問,時而金剛,時而默持,時而記數,時而隨息等,不知於一心有礙否。

答,一心在念,不在念的聲音。何可雲礙。記數,亦只可動時記。靜坐時,只可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受傷。

問,學人現在於靜坐時,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持,用耳諦聽之法,稍覺輕安,欲修一心不亂,專行此法,可能達到否。

答,此法甚好。靜坐宜默持。出聲亦可。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印光法師文鈔》• 答幻修學人問

白話譯文:

問:專修持名念佛,願得念佛三昧,期望往生淨土,如何用功?

答:以深信願念佛。念佛三昧,也不容易得到。然而必須常常發起這個心。所謂:取上等法為準則,僅得中等的收穫。

問:有人說,出聲追頂念,有人說金剛念,有人說默念,有人說記數,有人說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是不是要專門行持一種方法呢?

答:追頂念容易生出毛病。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隨自己的精神調適停當而用。怎麼可以死板執着一個方法,以致生出毛病呢?隨息念佛,不如靜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因爲隨得不好,也會生出毛病。靜聽念佛,不會生出毛病。

問:有時金剛念,有時默念,有時記數,有時隨息念等,不知道對於一心不亂,有沒有妨礙?

答:一心是在念頭,而不在念的聲音。怎麼可以說妨礙。記數,也只可以在動的時候記數。靜坐的時候,只可以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定受傷。

問:學人現在在靜坐的時候,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持,用耳諦聽的方法,稍微覺得輕安,想修一心不亂,專行這個方法,可能達到嗎?

答:這個方法很好。靜坐適合默念。出聲念也可以。一心不亂,在於內心的專注與懇切罷了。

——如誠法師譯


印光大師:未一心不亂前不求見佛

印光法師法語:

*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論臂香

如來於法華、楞嚴、梵綱等大乘經中,稱讚苦行,令其然身臂指,供養諸佛,對治貪心及愛惜保重自身之心。此法於六度中仍屬布施度攝。以布施有內外不同,外則國城妻子,內則頭目髓腦,然香然身,皆所謂舍,必須至心懇切,仰祈三寶加被。唯欲自他業消慧朗,罪滅福增,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若心慕虛名,徒以執著之心,效法除著之行,且莫說然臂香,即將全身通然,亦是無益行。

*念佛與效驗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

*教子之方

成就子弟,唯在家教。凡屬子女,必須從幼教以孝弟忠信,勤儉溫恭,至其長而入學讀書,方有受益之基。及能讀書,即將陰騭文,感應篇,令其熟讀,為其順字面講演之。其日用行為,合於善者,則指其二書之善者而獎之。合於不善者,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如金入模,如水有堤,豈有不能成器,仍舊橫流之理乎。

*未一心不亂前不求見佛

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


印光大師:念佛一心不亂與念佛成片的差異

“念佛成片”是印光祖師提出的概念

1.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此法實易為力。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法語開示)

2、 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禅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禅,孰妙於是!(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3、復馬契西居士書四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

印光祖師:未達一心不亂的臨終念佛狀態是什麼樣的:“《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陳薪儒居士書》)

印光祖師開示:《觀經》下品下生,是約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願,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

印光祖師:"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佛居士書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祖開示】與佛相應之人,臨終破壞淨念決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淨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淨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回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續編·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藕益祖師開示:真信切願散心念佛的是欲最後十念一念是欲界定散心或未到定散心境界,非剎那生滅散心。

蕅益大師關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往生的開示: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雲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開示:非生滅心就伏住了煩惱

“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藕益祖師《阿彌陀佛要解》開示:

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

《妙宗鈔》開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續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體內容見下:

據下 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藕益祖師對《妙宗鈔》的評價見下: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淨空法師:未到定或欲界定是念佛往生所需之最低功夫

如果在淨土法門,說實在的話,連那個初禅的定我們達不到,我們也能往生,這我們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們要什麼樣的功夫?我們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沒得定。沒得定是什麼?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這種定在佛教裡有個名詞叫「未到定」,雖然修定沒成功,沒有達到這個標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還只能在欲界。但是我們念佛這個功夫能夠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們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們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帶業往生。你說完全沒有,沒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個二、三十分,這樣程度才能往生,這是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的,不至於在這一生把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錯過。所以一定要修,要認真的修。

黃念祖大德的開示如下:

《要解》說,信願持名是一乘成佛的真實之因,有因必有果,這個真因必然得到四種淨土,一乘成佛的真實妙果。四種淨土,即是(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信願持名而未能斷見思二惑的人,往生凡聖同居土。因為仍有二惑,故雖往生仍是凡夫。若能念到事一心,斷了二惑,就生方便有余土。若念到理一心並破無明,往生實報莊嚴土。破一品無明就分證一分法身,所以也分證到常寂光土。能生實報土那就是別教中的地上菩薩。

《妙宗鈔》開示: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幽溪大師《圓中鈔》開示:

《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若者。不定之辭。利根一日一念。鈍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

《鈔》經文既雲若矣。又增數至於七日。是則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階於一心不亂。而人根利鈍。日數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鈍根至於七日。而解中又增雲七七者。此或約極鈍根者為言。或約行門逾增勝者而說。然則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蓋言若能伏惑。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
印光大師開示:《佛說阿彌陀經》,得蓮池《疏鈔》、藕益《要解》、幽溪《圓中鈔》,法無不備,機無不收.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印光法師: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爲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

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爲慧察。如不以爲然,請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執著也。(復何慧昭居士書《增二》)

念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論工夫之淺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衆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難不可以喻矣。祈詳讀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自知光言不謬。(復張季直先生書《增二》)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爲周摯。(淨土釋疑序《增三》)

2、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

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爲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爲事。(都攝六根而念,爲淨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衆生耳。(復郁智朗居士書《續一》)

世出世間之利益,悉於此得之矣。此愚夫愚婦所能爲者,並非有高深玄妙,不能企及之處。惜人多所求在彼而不在此,故難得其真實利益也。所言照料林事,不能專修,深恐難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難如願者。須知菩薩行道,以利人爲先。淨土之法門,以信願爲導。

有真信切願,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已得一心,亦難往生。(宗門人念佛,多不講信願,則仍屬自力難蒙佛力。以其彼既不感,佛難垂應,此一著要緊之極,故爲道破。)但肯以光所說以上之事,實力行去。則與觀經淨業正因相應,與佛本願相應。固不必疑豫其難得往生也。(復王誠中居士書《三二》)

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倘使大徹悟人,再加以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品位加高。(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聖誕日開示法語《三四》)

3、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爲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復黃涵之居士書《增二》三)

4、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偏,圓各異,無非令一切衆生,就路還家,複本心性而已。

然此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絕無他力攝持,令其決於現生入聖超凡,成就所願也。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已證悟者,直登上品。未斷惑者,亦預聖流。是知淨土法門,廣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統攝羣機,了無遺物。誠可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衆生歸元之正路。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而況時值末法,人根陋劣,捨此別修,不但具縛凡夫,莫由出離生死,即十地聖人,亦難圓滿菩提。以故文殊,普賢,馬鳴,龍樹,遠公,智者,清涼,永明,悉皆發金剛心,爲之宏贊。以期六道,三乘,同得橫超三界,複本心性也。(淨土十要序《續二》)(民十九年)

5、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

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有信願,決定往生,無信願,決不得往生。汝母經咒不能念,當勸令一心念佛。宜吃長素,切勿以血肉供親爲行孝也。此系不知佛法人之迷信。吾人既知食彼之肉,將來亦當以身命還,則此之行孝,直是令親生生世世受人屠宰也。此孝,乃害親於生生世世之孝,可不哀哉。至欲親往生,當切勸兄,弟,姊,妹,妻室,兒女,同皆日日陪親念佛。即不陪,亦令常念。使念慣,待親臨終,自然會念。又要詳說助念之利益,破壞之禍害,則方可得其助念之益,不受破壞之害也。(復智樂居士書《續一》)


淨界法師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呢?

我們看下面的說明。以下我們根據印光大師的開示:執持名號簡單的講,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修淨土的人,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根本所依──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這個聖號你要怎麼跟它相應呢?一念相應一念佛。

什麼叫做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相應呢?

以下印光大師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說:你在念佛的時候,有三個重點要注意:

第一個念,念從心起。很多人念佛的時候,這個佛號不是從心裡生起,是從嘴巴生起。你怎麼知道呢?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佛號是從哪裡生起呢?從嘴巴生起來,這個不能講一念相應一念佛應。

你整個佛號的根源,是從你內心深處那個歸依的心,產生一種作意,從那個地方生起,這個叫做念,成就一個念的功德。所以你念佛的時候,你要注意,你的佛號要從你的內心生起,不能從嘴巴生起。

第二個誦,聲從口出。你從念中生起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沒有聲音的,沒有聲音你當然不能當所緣境。

我們淨土宗的所緣境,諸位要知道:淨土宗念佛的所緣境,它不是法塵,它是聲塵。很多人念佛,它不出聲的,不出聲,你的所緣境是法塵,根本就不對。

你不一定要念很大聲,但是你多少要創造聲音,因為你沒有創造聲音,你根本不能去取所緣境的相貌,所以第二個,你要靠嘴巴的振動,創造一點聲音出來,當做你的所緣境。

第三個聽,音從耳入。你把自己所創造的聲音,再把它聽回去。這個聽大家要注意。

很多人說:我打佛七的時候,一二百人打佛七,這個佛堂每一個人都創造出一個聲音,這個佛堂有一百多聲佛號,哪一個是你的所緣境呢?

諸位要知道,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當然並不表示我們要排斥別人的聲音。

比如說這個念佛的聲音是一百句佛號的和合,但是這個和合又有非和合,和合當中又有別相,別相當中又有和合。

這個時候,你只能夠聽你自己所創造的聲音,你聽到別人的聲音,這個叫做心隨境轉,你只有聽到你自己的聲音,你的心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你的所緣境,是你自己創造的聲音。

所以當這個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誒,你跟佛號相應了,這樣的相應叫做點狀的相應;然後我們在把這個點狀的相應,擴大變成一種相續,那麼三三四,產生一個韻調,這個前面說過了。你念佛沒有一個韻調,你很難攝心的。這個韻調三三四運轉的時候,它能夠帶動你的心,不容易使妄想生起。


淨界法師:信願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標准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三個是一體的,一句佛號信願具足。

一句佛號信願具足這句話,我們說明一下。

一個初學者,你剛開始要重視信願。

講實在話,你對這個淨土法門不了解,你是沒有資格念佛的,因為你這個佛號沒有方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佛號它的方向在哪裡?

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淨土,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你要先培養信願,對名號功德的信心、對淨土法門的發願,這二個資糧要先准備起來。

就像你要走路,你要先把眼睛打開來,你要知道你要去哪裡,你才有資格走路。

所以初學者,先成就信願;等到你信願成就以後再念佛,你會發現信願跟持名是分不開的。你因為有信願、有歸依的心,所以你願意念佛,诶,佛號念久了以後,你發覺又加強你的信願,這二個是相輔相成的。

念佛的這個信願我們講一下,我們剛剛講這個願,這個願是一個生命的方向,就是說,我們怎麼知道我們信願具足呢?

比如我講我信願具足,你也講你信願具足,這個是不是有判定的標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緣接觸,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視結果──事情成敗得失的這個結果你還是很重視,那你的信願還沒有具足。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你不在乎結果,你在乎過程,重點是我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開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動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敗,那表示你信願具足。

為什麼這樣判斷呢?

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你對娑婆世界的成敗得失還看得很重,那表示你的心還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對你就產生一定的牽動力量,你的心跟娑婆世界還是綁得緊緊的,你怎麼說是厭離娑婆呢?一個人發了願以後,他的心是往極樂世界傾倒的時候,他開始重視過程,不重視結果,所以我們不要忽略心的信願問題。

所以古德說為什麼要重視信願?

因為:自性若迷,佛何可救?佛救不了你的。

說淨土法門為什麼重視信願呢?因為你這個觀照力顛倒了,你這個佛號就沒有方向了。我講實在話,佛號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個人顛顛倒倒、貪戀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這個佛號只是人天福報。這句佛號只有在覺悟的心中,才能產生大的感應力量。

所以我一再強調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自性顛倒的時候,佛號對你沒有用。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研究《本經》之前,你看《阿彌陀經》這麼多,為什麼它信願講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信願講了整部經文的三分之二?就是因為你的觀照力是往生的重點。

所以蕅益大師說:信願具足,臨終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每一句佛號,念念跟彌陀的本願感應道交,每一句佛號都是真實的。你信願不具足,你心中顛顛倒倒的,就算你把佛號念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土者不可不知也。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裡,這個是關鍵。


淨界法師:他總是在想,到臨終的時候有人開示就夠了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第一種人,他執著在有相的因緣,這種人大部分是人天種姓的,他修了很多的福報,又布施、持戒;但是他修福報的時候,對安樂的果報產生執著:這種人你要他厭離娑婆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對娑婆世界有所期待,他看到了這個甜美的食物,但是沒看到甜美食物的背後有毒藥。

所以一般來說,喜歡修福報的人,你要注意厭離娑婆,這個地方是一個問題。

第二種人是偏重在無相的空性,有些人一天到晚沒事的時候一靜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就從這個因緣當中,脫離了因緣法,進入到無相的平等法界去,他不是一天,他是長時間的沒事就進入到這種平等的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極樂世界也不可得,所謂的痛苦不可得、安樂也不可得。這種人你要他欣求極樂有困難,因為他沒有想要追求什麼的欲望。

但是古德說:一個經常修空觀的人,會忽略一個現實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業力的問題,你這個空觀的下面,有很多很多生死的業力在那個地方活動。

所以我們一個人修空觀以後,就忽略了生死業力的可怕。

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去思惟:雖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有它的即空、即假,這個假有它因緣的靈動。

其實這個淨土法門,我們講真的,這個淨土宗是偏重在假觀。它要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那都是要有相分別,那你要產生一個強烈的厭離、強烈的欣求。但是蕅益大師提醒大家:這樣的取捨是隨順於無上菩提,是正確的。蕅益大師說:你執著不取不捨,這也是一種執著。這個淨土是取捨以後,慢慢慢慢的,由取捨慢慢趨向於不取捨。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應該在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在未來生命當中,你要思惟‘你來生要去哪裡?’這件事情是你在生前就要注意的。

我發覺我們修淨土的人,很多人做法是令人遺憾的,他念佛念了很久,但是他從來沒有思惟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關系,他總是想:到臨終的時候有人開示就夠了。

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要知道:我們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堅固,不可能三言兩語就可以改變的,這一定是你在靜坐的時候,每天的思惟,然後你整個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調一點微調一點,把這整個生命的樹,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傾倒,這樣子就對了;而這樣傾倒的方向,來自於你在靜中對娑婆世界、極樂世界的思惟。


印光大師:關於“信願”和“一心不亂“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欲得攝心歸一,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第二要懇切至誠,第三要著實從心中念,勿只滑口讀過。若再不能歸一,當依《文鈔》十念記數之法,自可易於歸一也。

印光法師:“復朱德大居士書”


印光法師: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

問,專修持名,願得念佛三昧,期生淨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願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須常發此心。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耳。

問,有雲出聲念追頂持,有雲金剛持,有雲默持,有雲記數,有雲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可是專持一法否。

答,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問,時而金剛,時而默持,時而記數,時而隨息等,不知於一心有礙否。

答,一心在念,不在念的聲音。何可雲礙。記數,亦只可動時記。靜坐時,只可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受傷。

問,學人現在於靜坐時,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持,用耳諦聽之法,稍覺輕安,欲修一心不亂,專行此法,可能達到否。

答,此法甚好。靜坐宜默持。出聲亦可。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印光法師文鈔》• 答幻修學人問

白話譯文:

問:專修持名念佛,願得念佛三昧,期望往生淨土,如何用功?

答:以深信願念佛。念佛三昧,也不容易得到。然而必須常常發起這個心。所謂:取上等法為準則,僅得中等的收穫。

問:有人說,出聲追頂念,有人說金剛念,有人說默念,有人說記數,有人說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是不是要專門行持一種方法呢?

答:追頂念容易生出毛病。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隨自己的精神調適停當而用。怎麼可以死板執着一個方法,以致生出毛病呢?隨息念佛,不如靜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因爲隨得不好,也會生出毛病。靜聽念佛,不會生出毛病。

問:有時金剛念,有時默念,有時記數,有時隨息念等,不知道對於一心不亂,有沒有妨礙?

答:一心是在念頭,而不在念的聲音。怎麼可以說妨礙。記數,也只可以在動的時候記數。靜坐的時候,只可以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定受傷。

問:學人現在在靜坐的時候,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持,用耳諦聽的方法,稍微覺得輕安,想修一心不亂,專行這個方法,可能達到嗎?

答:這個方法很好。靜坐適合默念。出聲念也可以。一心不亂,在於內心的專注與懇切罷了。

——如誠法師譯


印光大師:未一心不亂前不求見佛

印光法師法語:

*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論臂香

如來於法華、楞嚴、梵綱等大乘經中,稱讚苦行,令其然身臂指,供養諸佛,對治貪心及愛惜保重自身之心。此法於六度中仍屬布施度攝。以布施有內外不同,外則國城妻子,內則頭目髓腦,然香然身,皆所謂舍,必須至心懇切,仰祈三寶加被。唯欲自他業消慧朗,罪滅福增,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若心慕虛名,徒以執著之心,效法除著之行,且莫說然臂香,即將全身通然,亦是無益行。

*念佛與效驗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

*教子之方

成就子弟,唯在家教。凡屬子女,必須從幼教以孝弟忠信,勤儉溫恭,至其長而入學讀書,方有受益之基。及能讀書,即將陰騭文,感應篇,令其熟讀,為其順字面講演之。其日用行為,合於善者,則指其二書之善者而獎之。合於不善者,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如金入模,如水有堤,豈有不能成器,仍舊橫流之理乎。

*未一心不亂前不求見佛

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


印光大師:念佛一心不亂與念佛成片的差異

“念佛成片”是印光祖師提出的概念

1.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此法實易為力。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法語開示)

2、 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禅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禅,孰妙於是!(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3、復馬契西居士書四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

印光祖師:未達一心不亂的臨終念佛狀態是什麼樣的:“《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陳薪儒居士書》)

印光祖師開示:《觀經》下品下生,是約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願,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

印光祖師:"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佛居士書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祖開示】與佛相應之人,臨終破壞淨念決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淨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淨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回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續編·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藕益祖師開示:真信切願散心念佛的是欲最後十念一念是欲界定散心或未到定散心境界,非剎那生滅散心。

蕅益大師關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往生的開示: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雲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開示:非生滅心就伏住了煩惱

“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藕益祖師《阿彌陀佛要解》開示:

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

《妙宗鈔》開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續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體內容見下:

據下 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藕益祖師對《妙宗鈔》的評價見下: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淨空法師:未到定或欲界定是念佛往生所需之最低功夫

如果在淨土法門,說實在的話,連那個初禅的定我們達不到,我們也能往生,這我們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們要什麼樣的功夫?我們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沒得定。沒得定是什麼?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這種定在佛教裡有個名詞叫「未到定」,雖然修定沒成功,沒有達到這個標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還只能在欲界。但是我們念佛這個功夫能夠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們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們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帶業往生。你說完全沒有,沒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個二、三十分,這樣程度才能往生,這是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的,不至於在這一生把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錯過。所以一定要修,要認真的修。

黃念祖大德的開示如下:

《要解》說,信願持名是一乘成佛的真實之因,有因必有果,這個真因必然得到四種淨土,一乘成佛的真實妙果。四種淨土,即是(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信願持名而未能斷見思二惑的人,往生凡聖同居土。因為仍有二惑,故雖往生仍是凡夫。若能念到事一心,斷了二惑,就生方便有余土。若念到理一心並破無明,往生實報莊嚴土。破一品無明就分證一分法身,所以也分證到常寂光土。能生實報土那就是別教中的地上菩薩。

《妙宗鈔》開示: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幽溪大師《圓中鈔》開示:

《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若者。不定之辭。利根一日一念。鈍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

《鈔》經文既雲若矣。又增數至於七日。是則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階於一心不亂。而人根利鈍。日數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鈍根至於七日。而解中又增雲七七者。此或約極鈍根者為言。或約行門逾增勝者而說。然則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蓋言若能伏惑。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
印光大師開示:《佛說阿彌陀經》,得蓮池《疏鈔》、藕益《要解》、幽溪《圓中鈔》,法無不備,機無不收.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印光法師: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爲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

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爲慧察。如不以爲然,請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執著也。(復何慧昭居士書《增二》)

念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論工夫之淺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衆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難不可以喻矣。祈詳讀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自知光言不謬。(復張季直先生書《增二》)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爲周摯。(淨土釋疑序《增三》)

2、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

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爲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爲事。(都攝六根而念,爲淨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衆生耳。(復郁智朗居士書《續一》)

世出世間之利益,悉於此得之矣。此愚夫愚婦所能爲者,並非有高深玄妙,不能企及之處。惜人多所求在彼而不在此,故難得其真實利益也。所言照料林事,不能專修,深恐難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難如願者。須知菩薩行道,以利人爲先。淨土之法門,以信願爲導。

有真信切願,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已得一心,亦難往生。(宗門人念佛,多不講信願,則仍屬自力難蒙佛力。以其彼既不感,佛難垂應,此一著要緊之極,故爲道破。)但肯以光所說以上之事,實力行去。則與觀經淨業正因相應,與佛本願相應。固不必疑豫其難得往生也。(復王誠中居士書《三二》)

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倘使大徹悟人,再加以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品位加高。(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聖誕日開示法語《三四》)

3、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爲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復黃涵之居士書《增二》三)

4、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偏,圓各異,無非令一切衆生,就路還家,複本心性而已。

然此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絕無他力攝持,令其決於現生入聖超凡,成就所願也。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已證悟者,直登上品。未斷惑者,亦預聖流。是知淨土法門,廣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統攝羣機,了無遺物。誠可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衆生歸元之正路。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而況時值末法,人根陋劣,捨此別修,不但具縛凡夫,莫由出離生死,即十地聖人,亦難圓滿菩提。以故文殊,普賢,馬鳴,龍樹,遠公,智者,清涼,永明,悉皆發金剛心,爲之宏贊。以期六道,三乘,同得橫超三界,複本心性也。(淨土十要序《續二》)(民十九年)

5、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

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有信願,決定往生,無信願,決不得往生。汝母經咒不能念,當勸令一心念佛。宜吃長素,切勿以血肉供親爲行孝也。此系不知佛法人之迷信。吾人既知食彼之肉,將來亦當以身命還,則此之行孝,直是令親生生世世受人屠宰也。此孝,乃害親於生生世世之孝,可不哀哉。至欲親往生,當切勸兄,弟,姊,妹,妻室,兒女,同皆日日陪親念佛。即不陪,亦令常念。使念慣,待親臨終,自然會念。又要詳說助念之利益,破壞之禍害,則方可得其助念之益,不受破壞之害也。(復智樂居士書《續一》)

 

印光大師呵斥「念佛沒念好」--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為什麼有的人念佛不能往生?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散亂心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

 

由“口念彌陀心散亂 喊破喉嚨也枉然”談如何選擇修學淨土的善知識

 

"喊破喉嚨也枉然"是禪宗對淨土宗的誤解,不是淨土宗的教理

 

佛陀的話是自相矛盾麼?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往生淨土三志願:極樂淨土、琉璃淨土、兜率淨土
 

你真的想求生西方嗎?看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

 

蓮池大師指出的念佛十疑,是不是也說出了你的困惑?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只求往生西方淨土是落於偏執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