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四千法門樣樣都是外道,也樣樣都是正法。所以禪宗六祖對當時的弟子們所開示的話,有他的正確理由,六祖說:「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所以,正法在哪裏?正法在正知見──正知正見。然而嚴格說起來,真正的正知見對不對呢?還不行,你還要無一法可得,真了了,無正無邪,無善無惡,無是無非,連無也無,那差不多進入正法了。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藥師經的濟世觀》╱ p. 154
達真堪布:心的力量極其不可思議!
心的引發力,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發動機。就是大目標明確後,不斷地確立小目標,不斷地下決心確立目標。一分鐘有一分鐘的目標,一小時有一小時的目標,一天有一天的目標,一月有一月的目標,一年有一年的目標,一生有一生的目標。如此這般,自內心不斷地下決心立誓言,下的決心越大,引發的力量就越大,積累的善根也越大,提升也越快。發動機不一樣,馬力不一樣,動力也不一樣,這叫引發力。
其實心的力量極其不可思議。比如說,在入定的狀態,一般是沒有心識的。但是通過引發力,可以從那種狀態中蘇醒過來。比如說入定時,有種強烈的意念,七個小時之後要出來。滿七小時的那一刻,自然就會從那個狀態中出來,這就是引發力。
還有晚上睡覺,很多人擔心第二天早上不能按時醒來,就弄個鬧鐘,其實沒有必要,我從來不用鬧鐘。睡覺前通過引發力。好想明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在入睡之前發一個強烈的意念:明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到時自然就會醒來。這都是引發力。
我經常跟大家講,任何時候都看發心和動機。若沒有發心和動機,那既不是善也不是惡。一切言行在不善不惡的狀態中,這叫無記。如果有發心、有動機,就有引發力了!如果你的引發力是惡,由它引發出來的言行就是惡。
如果你的引發力是善,由它引發出來的言行即是善。並且,善惡力量的大小,取決於你的發心和動機是否強烈。越強烈,引發出來的力量越大。因此,確立目標、下決心很重要,發心動機很重要!
無論你做什麼,行為背後的意圖決定了結果的善惡!
頂果欽哲法王
用只顧今生、只追求自己的健康、長壽、舒適的狹隘眼界來修持佛法,是徒勞無益的。相反的,你應該努力思惟自己在所有來世之中,將面臨什麼樣的狀況。
你不應該只思及自己的未來,也要考慮所有眾生的未來。無論你做什麼,行為背後的意圖決定了結果的善惡。
如果你要掌控和轉化你的心——畢竟,這是佛法的目標——那麼先檢視那些潛在的意圖和念頭是重要的。你修持佛法究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為了他人的利益?
為了自己去尋求快樂,避免痛苦,常是我們的第一考量。但是如果你往後退一步。把自己視為無限有情眾生的一個,那麼你個人的渴望和恐懼就顯得微不足道。
正如你渴望獲得快樂一般,所有其他眾生也渴望安樂。然而,在他們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幾乎是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會為他們帶來痛苦。
如果他們能夠聽聞和遵循深奧的佛法法教,那麼他們將如同盲人恢復視力一般地瞭解到,只有善行能夠為自己和他人、為今生和來世帶來安樂。
小心謹慎地從事善行,避免惡行,是從輪回的痛苦中解脫,獲得證悟的永久安樂的唯一途徑。
事實上,如果你沒有把這個真理完全融合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那麼你聲稱希望幫助他人,也是徒然。
這是為什麼當你遵循法教,並付諸實修的時候,必須如此思惟:「願我獲至證悟,把這些法教傳予一切眾生,引領他們證得佛果。」
而不是懷抱著自己將因為博學多聞而受人敬重或有所回報的想法。
如果你的心趨向如此正面的目標,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你所說的話語,你所從事的行為,將如僕役服從主人的命令一般,會自然而然地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但如果你的心是散漫的,充滿執著、嗔恨和無明,那麼無論你做了幾百萬次大禮拜,或持誦幾百萬次咒語,都形同享用摻雜了毒藥的美食,這不是我們趨近成佛的方法。
試著在任何情況下,努力持有圓滿純淨的念頭,那麼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行為,也都能保有它的正面力量直至證悟,如同落入海洋的水滴,能夠和海洋一樣長存。
凈空法師:法沒有正邪,問題是心,你的心正一切法都正
法沒有正邪,問題是心,你的心正一切法都正,你的心邪大乘佛法也邪,邪正在我們自己的心。
佛法要有邪正就不是正法,它有兩面的。佛法只有一面,沒有第二面,那就是純正。而且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才是正法。你還有妄想,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一切法到你面前多數都變成邪法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深入。這一願,第十八願,祖師大德說得很多,最有權威的,善導大師的說法,善導大師相傳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
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任何一願都具足四十七,所以它是圓滿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能說我只要這一願,其他四十七都不要,那你去不了。
十八願是「十念必生」,十念必生有條件,《無量壽經》上說的,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具足的信願行,這是基本的條件。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上輩往生是這麼個條件,中輩亦如是,下輩亦如是;到後面,修學其他法門求往生凈土的,慈舟大師判它為「一心三輩」,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你跟極樂世界不相應。
菩提心是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好度。
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到哪裡去希望趕快成佛,成佛就是普度眾生,這才能去得了;你沒有普度眾生的心,你去不了。所以一定要把經教搞清楚、搞明白,不能聽人家一句話、二句話。
要聽一句話、二句話,釋迦牟尼佛早就說了,何必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那麼辛苦?那為什麼?為了這個法難信,真難信,必須經教參透了,你才真正相信,你不會再懷疑。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淨界法師:你如果沒有正知正見,我的建議,你寧可不要修行!
從《楞嚴經》的角度,你要麼就不要修行,你還有機會;你要麼就一次把它做好,走上正確的道路。你不要在修行當中誤入歧途,這是最糟糕、最冤枉的!因為這個時候誰都救不了你。你未來墮入到外道種性、邪魔種性,你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痛苦,出來以後把這個罪業、把這個妄想洗得乾乾淨淨的,再重新接觸佛法,這當中你不知道受了多少冤枉的痛苦。
所以,你如果沒有正知正見,我的建議,你寧可不要修行,因為你懈怠,你就沒有什麼事情;但是你一旦精進,你這個車子開得快,你的方向引導就更重要了。修行你可以慢,但是不能錯!因為你錯,就沒有人可以救你,當今社會沒有人可以救你。
所以有理觀沒有事修,這個人雖然也不好,但是起碼他不會出什麼大差錯,至少他知見是正確的。他沒有念佛,大不了今生不往生,但是他的善根還在,他來生還有機會;你沒有理觀,你把來生的機會也弄沒了,你來生不信三寶,墮入外道種性了,這糟糕了!所以說,這個「不解方廣,不樂觀擇」,就很可能會創造心外求法、感應神通的過失。
淨界法師: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心正一切法正,心邪一切法邪】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做多少功課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經常起什麼念頭!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你是不是成功,因為它是工具,關鍵在於你那個心的調整。
你看我們以拜佛來說,印光大師說一個人不能只強調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對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較,那就是阿修羅,阿修羅法界。就是說你又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因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這個心念要變成什麼是完全看你的善惡、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業力,它只是你這個果報出現旁邊的那個枝葉而已,你那個樹根是你心念的調整。所以你如果不善調心念,你拜佛拜一輩子,那頂多就是有善業,但是不表示說你生命的水平會改變,不表示!
所以當你的心念是正的時候,一切法正;當你心念是邪的時候,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惡的力量去了。
【受持八關齋戒的魔王】
比方說魔王,印光大師最喜歡舉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師說為什麼心念調整這麼重要呢?他說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簡單,他為什麼做魔王?看佛陀怎麼說:他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不簡單,然後他行無遮大會供養三寶,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來,那麼他以持戒修福,他為什麼墮魔王呢?因為他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惡,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惡。那麼佛陀因地的時候他也持八關齋戒啊,佛陀因地的時候也有做無遮大會啊,那怎麼這些業力進入他的心中變成佛陀?因為他的心發菩提心了,所以業力本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心念、心理素質是關鍵。
印光大師還講一個譬喻,他說這個水它沒有好也沒有壞,對不對?它沒有太多營養,但是這個水你給毒蛇吃,它變成毒液,因為它瞋心重;你把這個水給牛吃,它變成牛奶滋養色身。那怎麼一杯水你給牛吃以後它轉成牛奶,因為牛有善心,所以它把水轉化成牛奶,滋養我們的色身,對不對?你把水給毒蛇吃,它喝了以後變成毒液傷害我們,這個水有沒有好壞?
沒有好壞!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做多少功課不是重點,你經常起什麼念頭要注意了,尤其是我們下堂課要講到「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你一天當中起了很多念頭,但是有些念頭是偶爾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這個不算,偶一為之不算。經常性的起念頭,你起這個念頭的比率很高,這是第一個,數數現行。
第二個「見是功德,深深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非常的得意,這就是我,什麼是我呢?這就是我,你把它當做你的功德相,不管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第一個你經常性的起,第二個你根本不想改變它,這個念頭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生命的來生了。其實你不要等到你臨命終,就是說你看你一天當中起的念頭次數最多,而且你充滿了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根本不想對治,你也沒有慚愧心,你特喜歡這個念頭,兩個條件具足,這個念頭已經在主導你了,你已經被它主導了。
【人到中年趕緊讀經調整心態】
你一個人我認為你到五十歲你來生差不多決定了,當然還可以改變,我的意思是說還是可以改變的,你趕快讀經典,調整心態,但是不容易了,因為你這個心已經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經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歲,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麼念頭,起這個念頭的時候特歡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經常起淨土的念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起了以後特別高興,差不多了,淨土種性已成就。所以,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現在起的念頭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還有機會調整,如果你肯用功的話,趕緊思維這個念頭的過失,訶責它,然後轉一個目標,發願創造一個新的念頭,勉強自己把它轉過去,要勉強,轉不過去就完了!
所以我們的生命其實已經有一個念頭在帶動我們,這個念頭不是偶一為之的,你這個人偶爾剛好聞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沒關係了,偶一為之是沒關係了,偶爾發發脾氣,偶一為之也沒關係,但是要懺悔。但是你經常性的念頭就要注意了,經常性的念頭,就是很自然就會升起來的這個就要注意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的生命趨向某一個跑道,可能我們不知道,但是它已經在主導我們了。
(註:楞嚴經中有句「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說的正是上述魔王與佛陀的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覺得40歲還年輕的居士,肯定不是好居士!
一個人到了五十歲就很難改變了,這句話有些例外的
淨界法師:有些人越拜佛,對立心越重。
你看我們以拜佛來說,印光大師說一個人不能只強調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對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較,阿修羅,阿修羅法界。就是說你又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因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這個心念要變成什麼是完全看你的善惡、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業力,它只是你這個果報出現旁邊的那個枝葉而已,你那個樹根是你心念的調整。
所以你如果不善調心念,你拜佛拜一輩子,那頂多就是有善業,但是不表示說你生命的水平會改變,不表示! 所以當你的心念是正的時候,一切法正;當你心念是邪的時候,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惡的力量去了。
比方說魔王,印光大師最喜歡舉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師說為什麼心念調整這麼重要呢?他說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簡單,他為什麼做魔王?看佛陀怎麼說:他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不簡單,然後他行無遮大會供養三寶,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來,那麼他以持戒修福,他為什麼墮魔王呢?因為他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惡,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惡。
那麼佛陀因地的時候衪也持八關齋戒啊,佛陀因地的時候也有做無遮大會啊,那怎麼這些業力進入衪的心中變成佛陀?因為衪的心發菩提心了,所以業力本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心念、心理素質是關鍵。
世間學問跟佛法的區別,不要對立,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淨界法師:法門沒有高下,成敗看你發心。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受戒學律,你喜歡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歡研究教理,聽教看經,修止觀也非常好;或者你喜歡參禪,參祖師禪,看話頭也可以。
也就是說,佛法提供很多法門,但是,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就看你的發心。 看下一段 : 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只要你持戒,你聽經或者講經或者參禪,你是為了追求名聞利養,那麼你造的業就是三塗的業力;那麼執著取相,你對於善業很執著,人天魔外種子。這個講堂是誰建的呢?是我建的?我要把我的名字寫到上面去,你對你自己善業特別執著,人天種性;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
這種人比較偏空,二乘人是好樂空性,忘失大悲;但具真實自覺覺他之心,便是菩薩種子。他本身有智慧的觀照,善調其心來自我提升,他也有很多的慈悲心想要幫助別人,覺他,這種人自利利他,菩薩種子;那麼最後第五個是最圓滿的,自覺聖趣光明發輝。自覺聖趣簡單的講就是回光返照,他能夠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然後,從一念的清淨心裡面升起菩提心,從空入假,光明發輝。
自覺聖趣是從假入空攝用歸體,光明發輝是依體啓用生起大悲心,那麼徹其源底,通達心性的根本,所謂的真如,然後以真如來發起菩提心,那麼來念佛乃至修波羅蜜,把功德回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最圓滿,圓教的菩薩,從真如出發的。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你是不是成功,因為它是工具,關鍵在於你那個心的調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做人,身要直,心要正。儒家講"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佛家講"心正則法正,心邪則法邪。"佛家認為,心正,感應就正;心邪,感應就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現。
其實我們在觀察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先看他對佛法的理解,而是先觀其心,看其行。假如一個人心正,學的法也正。就像荷花,如出淤泥而自高潔。假如心邪,即使獲得佛的智慧,不昧六道,也是魔。
修行是實際的問題,不是虛無飄渺的浮華。我們修法不光是修一兩個法,而是修正人心。一個人心誠意正,即使學到了邪法,也不會被邪法引誘,反能從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學到正法,也會利用所學的法來博取名聞利養。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證得涅盤極果;心邪的修行人學法造業,終究是生死輪回。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當你心邪時,雖然身處聖境,也是邪道;當你心正時,就算身處魔宮,也是正道。當你內心黑暗時,身處光明,內心還是黑暗的;當你內心光明時,身處黑暗,內心還是光明的。只要我們內心有光明,就可以照亮黑暗。
魯迅先生曾經騙過人,但他是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魯迅先生的《我要騙人》寫於他去世前半年,文章中講了一個故事。隆冬時節的一個夜晚,魯迅先生在上海一家電影院門口。"我剛要跨進大門,被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捉住了。是小學生,在募集水災的捐款,因為冷,連鼻子尖也凍得通紅。我說沒有零錢,她就用眼睛表示了非常的失望。我覺得對不起人,就帶她進了電影院,買過門票之後,付給她一塊錢。她這回是非常高興了,稱贊我道,你是好人,還寫給我一張收條。只要拿著這收條,就無論到哪裡,都沒有再出捐款的必要。於是我,就是所謂好人,也輕松地走進裡面了。"
其實魯迅早就聽說,那些遭水災的難民,在成群地逃到安全地帶時,已經被當局用機關槍掃射掉了,理由是怕他們有害治安。可是,一個小女孩兒,怎麼能理解這樣的事實呢。那個小女孩兒也許早就忘記了這一幕,但是魯迅先生卻在1936年2月,用日文記下了當時的感慨。"孩子們不知道,還在拼命地替死人募集生活費,募不到,就失望,募到手,就喜歡。我明明知道著,卻好像也相信款子真會到災民的手裡似的,付了一塊錢。實則不過買了這天真爛漫的孩子的歡喜罷了。我不愛看人們的失望的樣子。"
雖然這是欺騙人,但至少可以讓那位小女孩兒高興。魯迅就此說,我要騙人。一個太仁慈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以騙人維持他的仁慈。
一個人心善身善,那麼我們從他的法中也感受到善。所以,修行要先修心,心到法到,心無法無,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以心修法,正心行法,事半功倍,能夠講圓滿無上智慧法。如果你心邪,即使獲得佛的智慧,不昧六道,也是魔。那麼,修行又有何益?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 的真實義
緣起: 今早愚墨師兄送來此句,信堅看過之後,感慨萬千,草也此文。
華嚴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佛法是從真心本性裡頭流出來的,意在言外,境界有無量深廣,雖以須彌聚筆,海墨書寫不盡。因此未見性者,雖然學富五出車,才高八斗,也只能依其靈性階層,依文解義,斷章取義,用意識心,都會有偏差,不解如來真實義。
如果修行人真解悟、證悟了 這句話的真實義,恭喜,這人已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如果修行者,只是引用經書所說,不解佛說此句的時節姻緣、所應根機,則此句是邪說、是魔說、是毒藥。所謂 “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此句正是為何禪宗自宋代以後,一蹶不振的主因。
如果真解佛意,非佛法也是佛法。如果誤信誤解,佛法也是毒藥。法無邪正,邪正在人,境缘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一切法,只在迷悟不同。因此學佛的主要目的在於開智慧, “願解如來真實義”。
說法要隨順因緣時節,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所謂佛法不對機,等同毒藥。病有千萬種,大夫開錯藥方,雖是用名貴藥材,也會毒死人。如果是初學,或者仍在六道輪迴,未出十法界,還是要規規矩矩,尋求善知識,否則一入邪道,萬劫不復。
許多人看佛經,都會覺得佛所說法前後矛盾。其實真正了解佛說法的時節因緣,了解佛說法所含的 “如來真實義”,一切法為開示悟入佛知見,隨眾生機,沒有定法,沒有矛盾。矛盾的在於眾生不解 “如來真實義”。因此古大德常說: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又說 “佛法能正信、正解,是良藥,如果誤信、誤解,是毒藥”。
古德說: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這句是針對已開智慧,入佛知見,明心見性的菩薩而說的。此菩薩已入佛住,已得般若智慧,已入諸法實相,如如不動。有正知正見,能善決擇,沒有分別、執著。因此法法都是佛法。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是針對已經明心見性,十住以上的菩薩說的。 善財童子,明心見性之後,文殊菩薩財才叫他 “入世參學,歷事練心”。參學的主要目的是斷無始無明 “習氣”。因此,在五十三參裡, 處處可見,”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 的教導。但凡夫迷相、迷法,心隨境轉,容易跌入,萬劫不復深淵。
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出自《六祖壇經》,方法或者工具是沒有好與壞的,區別在於使用方法或工具的人。 就好象火藥,中國人拿來做爆竹,合家歡樂,西方人拿來做槍炮,殺人放火。
一切都是用心來衡量的。
形式與過程,方法都不重要。 「心」最重要。就是目的。
有正就有邪,無正就無邪。
無念既是正,有念既是邪。
方式、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心、目的。
正邪之分,在於心,法施之後,效果是不是能保證不出偏差,取決於施法者的修養。
修養不到,很可能會偏差走樣,所以萬不可依此言為理據,擅用邪術邪法,而墮於邪途,那就不是此言的本意了。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 的真實義
緣起: 今早愚墨師兄送來此句,信堅看過之後,感慨萬千,草也此文。
華嚴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佛法是從真心本性裡頭流出來的,意在言外,境界有無量深廣,雖以須彌聚筆,海墨書寫不盡。因此未見性者,雖然學富五出車,才高八斗,也只能依其靈性階層,依文解義,斷章取義,用意識心,都會有偏差,不解如來真實義。
如果修行人真解悟、證悟了這句話的真實義,恭喜,這人已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如果修行者,只是引用經書所說,不解佛說此句的時節姻緣、所應根機,則此句是邪說、是魔說、是毒藥。所謂 “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此句正是為何禪宗自宋代以後,一蹶不振的主因。
如果真解佛意,非佛法也是佛法。如果誤信誤解,佛法也是毒藥。法無邪正,邪正在人,境缘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一切法,只在迷悟不同。因此學佛的主要目的在於開智慧, “願解如來真實義”。
說法要隨順因緣時節,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所謂佛法不對機,等同毒藥。病有千萬種,大夫開錯藥方,雖是用名貴藥材,也會毒死人。如果是初學,或者仍在六道輪迴,未出十法界,還是要規規矩矩,尋求善知識,否則一入邪道,萬劫不復。
許多人看佛經,都會覺得佛所說法前後矛盾。其實真正了解佛說法的時節因緣,了解佛說法所含的 “如來真實義”,一切法為開示悟入佛知見,隨眾生機,沒有定法,沒有矛盾。矛盾的在於眾生不解 “如來真實義”。因此古大德常說: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又說 “佛法能正信、正解,是良藥,如果誤信、誤解,是毒藥”。
古德說: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這句是針對已開智慧,入佛知見,明心見性的菩薩而說的。此菩薩已入佛住,已得般若智慧,已入諸法實相,如如不動。有正知正見,能善決擇,沒有分別、執著。因此法法都是佛法。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是針對已經明心見性,十住以上的菩薩說的。 善財童子,明心見性之後,文殊菩薩財才叫他 “入世參學,歷事練心”。參學的主要目的是斷無始無明 “習氣”。因此,在五十三參裡, 處處可見,”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 的教導。但凡夫迷相、迷法,心隨境轉,容易跌入,萬劫不復深淵。
淨界法師: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本文節錄自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講記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個總結。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這個地方講出了兩種生命的結果,那麼先講一個道理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說我們在佛教裡面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修了很多的法門,我們也布施也持戒也念佛也持咒,那麼誰來引導我這麼多的善業呢?意先導,你心裡的狀態,你的思考模式引導著你所有的善業,由你的思想來做主也是由你的思想來引導它造業。那麼假設你今天是以染污意,就是你追求世間的那種雜染的名利,那麼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你總有一天要嘗到痛苦,如輪隨獸足,就像這個輪子永遠跟著前面的動物在走,這個輪子是不能決定的。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他積集善業最後是痛苦呢?
這有兩種可能,如果你學佛得很早,你很年輕學佛,你大概到中晚年你的福報就會現前,這是正常的,佛教就是不斷地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嘛,所以你的生命就很快會改變,你會很快地出現快樂的果報。如果你發菩提心的人,面對這個果報他是不迷、不取、不動的,他繼續會往前走,他不會住在這個福報,但是這個福報一定會出現,因為因果法爾如此。但如果你一開始的發心你就為了福報來修善業的,糟糕了,你這福報你就通不過去了,你就住在上面了,然後你就開始享受了,就放逸了,那麼你今生就開始放逸,你來生就直接墮落了,因為你善業提前起現行了,所以你在享受福報的時候你的煩惱就開始活動了,福報享盡,你第二生就墮落了,這是第一種情況,你學佛很早,你善業修得很多,到晚年福報現前,因為你發心不正,結果你陷入了福報的陷阱當中。你不能夠說福報害人,因為你自己的發心不對,因為很多人也是福報現前,他走得過去,他追求更好的東西。這個生命是這樣,你要拒絕檔次低的東西,你後面的東西才會出來,佛法修習是一層一層的,佛法會先給你比較低層的東西,你不要你再往前走,它再給你更高層的,你再不要它再給你更高層的,它是一層一層出現的。如果你學佛得早,你晚年就起現行,這個就考驗你的發心了。你發心錯了,你今生就直接陷進去了,你第二生就直接墮落了,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人他比較晚學佛,他善業相對的修得比較少,他的福報到來生才起現行,那麼這種人第三生墮落。來生你會很快樂,但是你跑不掉,這種快樂你跑不掉,你一定陷進去了。因為你第一生你在造善業的時候,你的心就住在這裡了,所以第二生福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你絕對跑不掉的,然後你是第三生墮落。所以這個痛苦什麼時候出現呢?不是馬上出現,因為你積集善業怎麼會有痛苦呢?它是在善業結束以後出現痛苦,可能是來生,也可能是第三生。當然要怪就怪自己,因為你的一開始的發心檔次不高,所以你就容易陷進去。
第二個我們再看看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個道理跟前面一樣,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所有的行為是由內心來主導的。假設我們以清淨的菩提心來發動我們的口業——我們贊歎別人做很多的慈善事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諸位,如果你發心發的水准高一點,你還是會享受快樂的,但這個快樂不會障礙你,這個叫作自在的快樂,而不是帶業的快樂。
你看有些人他人生活得很快樂,但是這個快樂不會讓他墮落,他不為所動,他能夠很快地從快樂走過去,得到後面更好的東西,他要的是摩尼寶珠,他不會在乎這種路邊的生滅的小花。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他福報現前的時候他走了過去,有些人走不過去呢?就是你自己的發心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一定要先修善,一定要斷惡修善,你一定要先有人天乘的基礎你才有所謂的出世的功德,所以學佛很矛盾在這裡,我們都要修善,但是修善的結果就會出現福報,而出現福報就會讓我們迷惑顛倒,這個地方是大問題,那麼就跟你剛開始的發心有關系了,如果你發心的時候發得很高,你為了成佛為了求生淨土,你很容易從快樂的果報裡面輕輕地走過去,福報變成你一種增上,因為你有福報,你更專心的斷惡修善度眾生,所以福報為你所用,你是主動權,你掌握了福報,福報聽你的。
如果你發心錯誤,你就被福報牽著走,福報牽著你走,你就墮三惡道去了,你要有心理准備,我們一定要經過福報這一關的,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過得了,就是看你的調伏力,引導力了。因為你一定要先斷惡修善,一定要先修善業,然後才有所謂的修止觀,所以說我們往生淨土的人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很大的功德,無量光、無量壽,你在佛號裡面操作你會創造廣大的功德,但這個功德有很多種可能,你現在就是說你怎麼樣引導這個佛號趨向於淨土,這是我們的關鍵。
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證涅槃,愚學增生死。《華嚴》
「牛飲水成乳」,牛喝了水以後,水在牛的身體裡會轉化成為牛乳,一般人都歡喜喝牛乳,因為牛乳可以滋養身體。
同樣是水,但是「蛇飲水成毒」,一條毒蛇,喝了水以後在身體裡就轉化成毒液,只要被牠咬上一口,就會有生命的危險。
「智學證涅槃,愚學增生死」,一個有智慧的人學習佛法,佛法都是菩提智慧,面對他人的打罵、污辱、委屈、傷害,都會成為他的菩提資糧。反之,愚癡的人學佛法,即使你跟他講道德、講正義、講佛法的微妙甚深,他都會起疑心,甚至生起犯罪的念頭,一樣去做壞事,一樣在五趣六道裡輪迴生死。
同樣是父母生出來的兒女,有賢愚不肖的不同;同樣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好與不好各有不同,這能怪學校、怪父母不好嗎?不是的!原因出在各人的業力不同,接受的程度不同,產生的果報自然就有不同。因此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只是怪外在的環境,而是要反觀自照。所謂因緣、父母、師長,乃至各種學問的學習,都只是緣,自己本身的因最重要。
同樣是水,牛喝了生產牛乳,蛇喝了卻變成毒液,不是水有問題,而是兩者的轉化不同。人在世間生活,外在的因緣是一樣的,一樣的國家、一樣的社會、一樣的環境,機會都很公平,要憑各人的努力創造未來。一樣的太陽、一樣的月亮、一樣的春夏秋冬四季,為什麼大地生長出來的花草樹木,高矮榮枯會不一樣呢?所以,要先問問自己本身的條件是如何。心地的種子,是什麼的成分?是菩提種呢?還是邪見的種子?如果本有的種子不好,就要努力淨化它,否則學諸佛法,都成毒藥。
淨界法師:如何判斷發心的正與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 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 名之為「正」。】
我們在佛法修學當中,有些人的發心是錯誤的,就是他已經往邪惡的方向走了,自己可能不知道,已經走上一個通往三惡道的跑道了。他是怎麼回事呢?有一種修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他整天在外面動來動去的,從來沒有在內心當中做一種調伏跟引導的工作,這個結果就嚴重了!因為我們的煩惱是重的,慾望是重的,從生命的經驗當中,我們放逸的時間多,修學聖賢之道的時間少。這樣子他的內心有幾種可能:第一個,多求利養,追求物質享受;第二個,有些人對物質享受看得比較淡,他喜歡別人恭敬讚歎或好名聞。利養跟名聞有可能是他今生的追求、今生的因緣,稍微好一點的人是追求來生的因緣。總而言之,追求名聞利養這種發心名之為「邪」。這種心態如果沒有改變,他的心已經走上了三惡道的跑道,就是他的發心、他生命的引導力、調伏力是往邪惡的方向走。
佛在世時,有一個很特別的比丘尼,叫蓮華色比丘尼。她在比丘尼僧團裡面,有三種特別:第一個,她出家的身份特別,她是一個妓女,長得非常漂亮,是妓女出家;第二個,她是第一個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尼;第三個,她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她在比丘尼僧團跟目犍連齊名,目犍連是男眾的神通第一名,蓮華色比丘尼是女眾的神通第一。
當然事出必有因。她有這三種的結果,一定有她的過程。我們先談談她的前生,就是她出家的前生是怎麼回事。佛陀經典裡面對蓮華色比丘尼談得很多,我們簡單講出她兩個很重要的因緣:
第一個,跟她今生出家有關。蓮華色比丘尼在迦葉佛時代,就是釋迦牟尼佛前一尊佛,她是一個演員,一個戲女,演戲的女眾。她因緣不錯接到一個劇本,演一個出家比丘尼。她很敬業,也很投入,演完戲以後,深受這個角色的感動,她就發願總有一天要好好成就出世的聖道。她對比丘尼這種清淨的功德在心中產生一種引導力,所以她許下了願望。這是她第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是在迦葉佛時代。
第二個因緣,她為什麼墮入當妓女呢?這個地方有她的故事了。她前生也是個女眾,嫁給一個做生意的。她先生跟她在一起時,也曾經有過一段恩愛的生活。但是後來她先生做生意到處跑,到外地去做生意了,去了幾年以後,就把她拋棄了,因為她前生長得不是很莊嚴。她苦等,但她先生沒有回來,她非常的埋怨。她的好姊妹就說:「我帶你去外面走走,散散心。」就走到了山中去遊玩,結果在山中因緣不錯,遇到了一個辟支佛。這個辟支佛看到這兩個人以後,知道這兩個人有善根,就在空中顯神通。蓮華色比丘尼看到這個辟支佛顯神通,生大歡喜,就竭盡所能地供養這個辟支佛。
這個辟支佛接受供養以後說:「妳心中有什麼願望呢?」蓮華色比丘尼就跪在地上說:「我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我希望以後成就聖道時,有你這麼殊勝的神通力。」這個願望還不錯,不算很差也不算很好,還算不錯。第二個就很糟糕,她說:「我今生被人家拋棄了(她又不知道業力,就怪罪自己長得不莊嚴),我來生要長得很莊嚴,要迷倒所有的男眾」,這是邪願!
她發了這兩個願以後,心中就有一種引導調伏的力量,所以她今生長得非常漂亮。在經典上說,她的皮膚是晶瑩剔透猶如蓮花,臉色紅潤。她長大以後,有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嫁給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譬如我們現在說的富二代,當然享受榮華富貴。但是這當中有個問題,就是說,她跟她先生生了一個女兒,但她先生趁她在生小孩時,跟她的母親發生了不淨行,這叫亂倫。就是蓮華色比丘尼的先生跟蓮華花色比丘尼的母親發生了不淨行。她知道了以後非常傷心,就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以後就到處流浪,後來遇到一列商人隊,商人隊經過時,商人隊的商主看到蓮華色比丘尼長得很莊嚴,就把她娶回來當太太,這是她第二任丈夫。但是商人把她娶回來以後,偶爾也要到外面去做買賣。商人去外面做買賣時,遇到一個少女,又把她娶回來。娶回來以後,兩個人一相處,才知道她先生娶回來的第二任太太是她的女兒,這對她的打擊太大了!她第一任丈夫跟她的媽媽發生了不淨行,第二任的丈夫娶了她的女兒。她深受打擊,又離家出走了。這時她不再結婚,就去當妓女,遊戲人間,玩弄世間的感情。
她到了中年時,佛陀知道這個人善根成熟了,就派目犍連尊者去,說你先顯神通然後再度化她。目犍連尊者到了蓮華色比丘尼面前時,蓮華色比丘尼還不知道怕,還想用色來誘惑目犍連尊者。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讓她看到自身的臭穢,這時蓮華色比丘尼就起了大慚愧心,看到自己的身體膿血屎尿,只是這一層皮膚好看而已,她起慚愧心了。目犍連尊者這才為她講苦集滅道的道理,蓮華色比丘尼當眾證得了初果,然後就隨佛出家,後來又證得阿羅漢果。
這個地方,我們要講的是蓮華色比丘尼,她的福報來自於她曾經供養一個辟支佛。但是我們看她這一生,經典講得很多,福報沒有為她帶來快樂,她一點快樂都沒有,因為這是一種雜染的福報,帶業的福報。諸位要知道,福報有兩種:有些人享受福報很輕鬆的,是清淨的福報,懺公師父說清福。有些人福報是清福,福報沒有給他太多的痛苦。但是有些人的福報,卻為他帶來很多的不幸,這種福報是帶業的,這跟他的因地有關係。
諸位!你在修善業時,如果發的是不淨願,以後得果報時,會讓你很痛苦,快樂中帶有痛苦。因為你發了邪願,招感了很多邪惡的因緣,物以類聚的結果。你看有些人得福報,他很自在,受用很莊嚴,因為他的福報不帶業。我們生命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諸法因緣生,事出必有因。
過去已經過去了,關鍵是未來你要怎麼做。我們修行的福報有兩種可能:第一個,我們把它引導到淨土去,享受清淨的快樂。其實想想看,你發的願檔次高一點,你還是快樂,但是不會受到染污因緣的干擾,是一種高檔次的快樂,清淨的快樂。第二個,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世俗的因緣,發心很低,那你得果報時糟糕了!你就招感雜染的因緣,這個福報讓你非常痛苦。就像蓮華色比丘尼,她兩屆的丈夫都是大福報,都很有錢,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招感的因緣就是這麼的惡劣,這跟發心有關。
所以,我們發心,古人叫做種下種子,你種下什麼種子,來生就準備接受這個果實。有些人得甜美的果實,這個果實沒有毒藥;有些人的果實是有毒藥的,那你要很痛苦地付出代價的。所以,你現在一開始發心修善業,發心的檔次是貪求世俗的欲樂或追求來世的果報,你來世享受快樂時,你要小心!你會很痛苦,因為你前生因地種下的就是這種種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發志向高一點,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的願,如是發心,名之為「正」。你發長遠心,來生照樣得到快樂。你發了菩提心就算來生不往生,你照樣快樂,這不是你要不要,因果如此。你造了善業一定會快樂。但是你快樂時,是享受清淨不帶業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會障你的道。所以說,我們的發心會影響最後的結果。就是你這個種子是有毒素的種子,還是沒有毒素的種子,這地方是有差別的。這是第一對,邪正一對。
——摘自《佛法修學概要》
淨界法師:如何判斷發心的大與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前面都是約著凡夫的發心,邪、正, 偽、真。這個地方是聖人的境界,小、大,是說格局大小不同。
我們先看小格局的發心,「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小乘人,他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所接觸的環境太痛苦,所以在《八大人覺經》上說,菩薩要修福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盡量不要讓生命陷入太痛苦。雖然這個果報只是暫時,但是它產生很大的後遺癥。可以有稍微的痛苦,因為痛苦會激勵我們,但是極度的痛苦會產生後遺癥,會傷到慈悲心。極度的痛苦對你內心的傷害,會讓你對人生產生極度的厭惡。這個地方麻煩了,傷到大悲了!所以《八大人覺經》說,菩薩為什麼要積集善業?你不能墮入到極度痛苦的果報,這個是約著不求生淨土的人為什麼要積集資糧。
你說:「痛苦怕啥?我可以歷練。」但是你不見得有辦法歷練。如果你的痛苦、你人生所受的遭遇太過不堪,會有後遺症,就是這個問題: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因為痛苦給你的感受太強烈,所以講什麼都沒有用,對人生產生極度悲觀。所以造成他不敢去關心眾生,因為他很怕,一想到生死。要回入娑婆度有情,他怕死了!這種後果就糟糕了!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小格局的發心是成不了大器的。我們看阿羅漢尊者,當然是聖人,但是相對於大乘來說,非常可惜!他做得也不少,你打開《法華經》一看,舍利弗尊者做的事情還少嗎?他跟佛陀抱怨說:「我等同入法性,我跟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同樣證得空性。」每一部經典舍利弗尊者幾乎都沒有缺席。他說:「佛陀,為什麼我得到的只是一個阿羅漢?我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在山中修空、無相、無願。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卻能夠坐千葉寶蓮到十方世界轉大法-輪,萬德莊嚴?」他的意思就是:佛陀你老人家是不是偏心了?
佛陀說,這個是法性量等虛空,眾生髮心自小。佛法的功德是無量的,為什麼佛法的功德跑到你的心中變這麼小呢?因為你發心小!你把這個法的功德弄小了。佛陀說,天上下的雨水會偏心嗎?雨水普潤大地,你是小草,你吸收的雨水少;你是大樹,你吸收的水多,跟雨沒有關係吧!雨就表示佛陀的法水。為什麼?佛陀說:」我講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大乘菩薩就從空性裡面、從無住而發心,發菩提心。你無住以後,什麼事都不做,偏空了,所以是你自己的心態操作錯誤,不是法門錯誤。「每一個法門,我們後面會講到,每一個法門都是成佛之道,沒有差別。所以格局是你自己畫地自限,你自己障礙自己了。天台智者大師說,聲聞人就是對苦諦太過執著,對痛苦感受太深了,會產生極度的厭離,傷害了他的慈悲心。
我們看看大乘是怎麼發心的?「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他有無量無邊的願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他發了無量無邊的願力,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大」。我們現在每一個人的佛法都剛起步,我希望大家一開始就把它做好。就像蓋房子一樣,我們今生做的有限,你蓋房子,一開始這個地要買大一點,要圈大一點,你可以只蓋一小部分,但是你一開始就買小塊地就糟了,最後不夠用。
我要提醒所有淨土宗的學者,雖然我們求生淨土是短期目標,但是你最好把成佛之道也放進去,因為你沒有損失。你做同樣的事情,發成佛的心到淨土,你的因緣更殊勝,何樂而不為?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弄得那麼小格局?到了那個地方然後再回小向大,弄得滿身的法執。你是一張白紙,是一個初學者,你跟人家學鋼琴,人家收你一百塊,因為你是一張白紙很好教。
你是老參,他收你兩百塊。為什麼呢?因為他要花雙倍的時間,因為你以前學的操作錯誤,你一開始不跟最優秀的老師學,貪便宜跟第二級的老師學,學到最後很多高等的手法你不會,對不對?你還得乖乖地跟第一級的老師學,他收你兩倍的錢,因為他要改正你的錯誤,得多花一倍的時間。
我們遲早要成佛,你最好有遠見。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你也做同樣的事情;你不想到佛道,只是為了求生淨土而求生淨土,也做同樣的事情。但諸位!你們到了淨土會有不同的結果,因為你們內心當中產生的調伏力、引導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後半段走得很順,有些人後半段走得障礙重重。整個《法華經》都在講這個觀念,就是說你一開始就要做好圓滿的佈局。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佛教的修學它分成兩塊:有理想化的這一塊,也有實際的這一塊。發願,越理想越好。你先不要想做得到做不到,其實說實在沒有人做得到,只有佛做得到。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只有一個人做到,那就是佛陀。但是佛陀要你發願一定有道理,所以你在發願的過程,要越理想越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要務實,先找你做得到的。所以事修跟理觀不一樣,理觀要理想化,事修要務實。
我們很快就要面臨來生,與其來生後悔,不如今生就做好規劃跟佈局。你就大大方方地發心大一點:我為了成佛而到淨土去。你照樣往生,但是到那個地方結果不一樣,你後半段會走得很順。所以這個小格局的發心跟大發心,產生的胸量格局不同。現在你發心小一般人也看不出來,你做的事跟我做的事一樣,但是到後半段,就是你跳躍了生死以外,到了淨土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注意你的種子,你播下的種子是不是圓滿。我們灌溉可以慢慢來,但是種子不能有差錯。
淨界法師: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前面我們講邪、正,這是大的區分。偽、真就更細了。這個「偽」什麼意思呢?
「偽」就是說,這個人不是沒有發菩提心,有發,但是不純。就像黃金,它有黃金的成分,但是它也有礦石的雜質在裡面。就是這個人他發菩提心,但是隱隱約約又貪求世間的果報,但是到佛堂用功時,他又發了菩提心,所以這個人心中是染淨夾雜。
我們看說明,「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他有過失不懺悔,也不對治,所以這個人的目標不明確,就是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內濁外清,始勤終怠」,剛開始精進,最後終於懈怠。你說這個人不好,他也有一點好心。到了佛堂時,他用功起來,也有一念的道心,但是離開了佛堂,多為名利之所夾雜。所以這個人名利心帶有道心,道心中帶有名利心。「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我們一般人剛開始都是這樣子,叫「真妄交攻」。
我看到這段論文,想到以前有一位常住的居士。大概在將近二十年前,這位是台灣中部的居士,他很年輕就學佛了,是男眾居士,非常發心。不但在家裡面做功課,拜佛念佛非常精進。來到道場,二話不說,一定到廚房去幫忙,什麼事都做,默默地做。大家吃完飯都走了,他一定留到最後一個,把碗盤洗乾淨再離開。師父跟他講話,他一定合掌恭敬。這個人非常有道心,他精進用功,真的是有用心在修福報,所以他的福報變得很快。他本來很窮,後來沒有多久,我記得好像三五年而已,他整個人的相貌都改變了。
另外一個居士就看上他了,找他合夥做生意,開餐廳。兩個人合夥,他也跟朋友借一點錢,把這個生意做得非常好。一個高檔的素食餐廳,走日本式路線的高檔餐廳,在當時的台灣很少,所以生意非常好。但這個人福報現前時就糟了,放逸了,他後來結婚了,結婚以後跟一個女眾發生了婚外情。諸位要知道,破戒是最傷福報,最傷福德力的。婚外情以後,他又玩股票,後來輸了好幾千萬,不但把這幾年賺的錢虧掉,還負債累累。最後身敗名裂,後來到哪裡去了不知道。
我們看這個緣起,這個人「雖有好心,終為名利之所夾雜」。就是說他這個發心,蕅益大師說,雖然說是中途變節,但是他剛開始因地一定有問題。我認為他出了什麼毛病呢?其實他剛開始在因地就夾雜,認為這個是合理的。對一個初學者,你不能過度地要求他一開始的發心又純又正,是吧!我認為他最後沒有學教理是可惜了!我個人的判斷,他都在事修上用功。你想想看,我們是個有煩惱的眾生,誰禁得起福報的誘惑呢?他沒有好好地學習教理,就不知道怎麼調伏自己,引導自己往好的方向走。
其實一個人在貧困中,反而最安全。諸位!你們都想要富貴,對不對?一個人栽跟斗都是在富貴時,真的!你看中國的命盤,命相學,一個人走大運時,大吉之氣,必有大凶。他的命盤一定有個大凶出來,雙氣夾殺一定有的。人生的邏輯就是這樣:在貧窮當中,反而不可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一個人一生當中會造重大的罪業,都是在福報現前時,因為你有自在力。
怎麼辦呢?你要不斷地增上,不斷地研究教理,加強你心中的光明、調伏跟引導。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偽」,這個人發心道心中夾雜名利,剛開始不要過度地訶責,初學者都是這樣,帶有妄想來修行。所以這個居士的發心,我認為沒有錯,錯就錯在他沒有好好地在心地上用功,只知修福,後來被福報迷惑了。所以說我們剛開始發心帶有妄想,帶有雜染,這個沒關係,因為你可以不斷地調整。人只要保持進步就有希望,要不斷地一再產生觀照力。
我們看「真」,這種人不簡單,「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這種人一定經過長時間佛法教理的學習,跟觀照調伏,才有這個結果。他的內心非常的堅定,心中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志向非常的堅固,雖然佛道是三大阿僧祇劫,他也不退怯。雖然眾生的煩惱粗重,他也不厭倦。
就好像登高山萬仞,這個仞就是七尺,登這個高山,他總有一天一定要達到目的。」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這個是我們的目標,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也就是說,我們可貴的是不斷地了解自己,然後只要保持進步,就是趨向光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