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佛省思:夏蟲不可語冰,什麼樣的人悟不透佛法

學佛越久,自己心中卻越糊塗。都言大道至簡,為何佛法如此高深晦澀,為何如此難以參悟?雖然早已受了戒,每日課誦,不敢稍有懈怠,但破迷開霧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

譬如每當讀經文,有所感悟,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就像找見真如佛性一般。然而轉天又有不同的觀點,甚至與之前的看法完全相左,不知諸佛友有無此感受?所以也只是讀了幾部經,有些粗淺的知見而已。

一直以為寫文章,就要把佛經裡面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這樣才算得上究竟清淨。但是隨著學佛時日越久,漸漸明白倘若不在「心」上用功,談來談去,也無非是眼根觸色塵,變現出來的意識覺知心。外境變了,覺知也就變了。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用意也在於此。惠能祖師說得更明白,即心是佛!如果一定要通過文章,把佛經的道理講清楚,這本身就是妄念。

為何悟不透?分享一則「三季人」的典故,《莊子》中有「夏蟲不可以語冰」之說,說得卻是孔夫子與學生子貢的故事。然而孔子常言不知生,焉知死,故而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這則典故也極可能來自後人杜撰。

某日清晨,子貢正打掃庭院,忽有一全身穿緋綠外套的少年走了進來,他問子貢:「你是孔夫子的學生嗎?」子貢答是。這少年便與子貢打賭,若他能辯倒子貢,就要子貢給他磕頭,反之亦然。

那少年問子貢:「一年有幾個季節?」子貢答:「一年有四季。」少年搖頭,說只有三季。二人互不相讓,辯論至中午仍然不停歇,這時孔子出面,對子貢說:「一年只有三季。」於是子貢向少年磕頭行禮,少年便高興地離開了。過後,孔子告訴子貢,來人乃是蚱蜢,生於春亡於秋,沒見過冬季,你與他辯論三天也不會有結果。

一樣的道理,末法眾生的愚痴,可能比「三季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貪嗔痴三毒心障礙,身口意難得清靜。《法句經》中說:「愚人意難解,貪亂好諍訟。上智當重慎,護斯為寶尊。」

意思是說,愚痴之人難以參悟佛法,貪婪、混亂,喜歡與人爭訟;上智的學佛人要慎守心意,將澄明聰慧的心意視為珍寶。佛陀教化眾生,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即去除貪慾、嗔恚、愚痴,此心清淨了,則佛理自然顯現,更向何處求呢?

六祖說「明鏡亦非台」,心頭的明鏡,不似梳妝檯那般,是實有的色相,它更像一泓清水,清淨時透亮見底,便照世間一切。惠能祖師不識字,為何經文聽一遍就能為他人講解?只因此心清淨,佛理在其中倒映,一切都是透亮的。倘若學佛人「貪亂好拯訟」,則攪渾了這一池清水,也就映不出諸多的佛理,悟不透佛法。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這只是一家之言,粗淺的知見只是在拋磚引玉,興許明天又是另一番論調。所以請諸位佛友澄清心中一泓泉水,到底是妖言惑眾,還是有幾分道理。


佛法廣大,卻渡不了這2種人,看看有你嗎?

我們都知道,佛法是佛陀為解救眾生脫離苦海,而宣說的解脫之法。能讓我們破無明,識本體,從而明心見性,證道開悟。所以,嚴格的來說,佛教並不是宗教,而是教我們如何看清萬事萬物的本質,及一切現象的變化規律。人人都可以深入經藏,獲取無量的智慧。

可是佛法雖然廣大,佛陀雖然慈悲,但是對以下這兩種人卻無能為力,無論如何都無法救渡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屬於這兩類人中的一類嗎?

一、無緣之人

佛教思想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我們可以把一件事情從前至後的整個過程分成三大要素,也就是「因」、「緣」和「果」了。凡事的發生都不可能無緣無故,也不可能是我們常人所認為的那麼「湊巧」,其必須具備「因」和「緣」這兩大條件,缺一不可。

我們打個比方,一粒西瓜種子種在地里,想要結出西瓜的果實來,必須要吸收土壤中的養料,還需要陽光,空氣和水的作用,才能順利生長發育,最終成熟變成果實。這其中,因和果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你種下的是西瓜種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結出黃瓜和冬瓜來。促成「果」的產生,那些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就是「緣」了。沒有緣的作用,即使有「因」,最終的「果」也是不會發生的。

所以佛說的不度「無緣」之人,就是緣分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眾生是不會遇見佛法的。遇見佛法也不會生信,也不會去修行,這就是與佛「無緣」之人。由此可見,這裡的「無緣」其實是一個變化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外力作用而產生的。

比如你之前不了解佛法,身邊也沒有學佛的人,但是突然有一天緣分來了,遇見一件事,或者一個機會,有善知識提醒,或者自己主動想接觸佛法,這便是有緣了。有緣和無緣之間隨時都會變化,沒有一定的。但是可以確定的說,在你與佛「無緣」的時間段,佛是絕對沒有辦法來渡你的。

二、不信因果之人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因」與「果」之間的關係,很多人自己身邊發生了很多「因果案例」,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但是仍然沒有覺醒,只是認為這一切都是巧合,無巧不成書罷了。根本就不會想到事物之間是有一一對應的因果關係的。這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佛學最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果定律。佛經上說「如是因,如是果」,你若是能夠徹底開悟明道,你就可以清晰地看見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聯繫及規律。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就是要明了因果,敬畏因果。堅信因果循環的道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切實的在生活實踐中依教奉行,也就是說「自淨其意」,這就是佛法了。你能明白到第幾層的意思,能實修實證到第幾層,你就擁有對應的修行功夫。

對於不信因果的人來說,佛陀再慈悲也無法救渡。因為佛法廣大,唯信能入。不能相信,不能堅信,就入不了佛門。就像一個落水求救的人,佛陀已經把繩子放進去準備救他上岸,可他就是不相信,覺得別人是在騙他,不懷好意,或者認為繩子不牢靠,始終都不願意伸出手去抓住它,那又如何得救呢?任誰都是沒辦法的。


悟透這兩句話,學佛路上少走彎路!

很多人學佛,都捨棄了自己面前的直路,而去捨近求遠走上了彎路。 很多人都喜歡去執著於修行打坐念佛吃素這些,難道堅持做這些事就是在學佛修行了嗎? 若能早點知道這兩句話,學佛路上才能少走彎路。

第一句話:修行的道場,就在你的生活和工作當中。 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職業,無論你有什麼樣的生活圈子,若能時刻把修行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這才是真正的學佛修行。

如果你整天去拜佛,手上佩戴佛珠,經常打坐念佛吃素,卻不能斷除怨憤愚癡,習氣依舊,這根本不是在修行。 真正修行不是要我們執著做一些佛事,或遠離生活和工作的事,真正的修行就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

如果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把工作做好,與身邊的人相處好,慈悲去對待任何人不抱怨、不嗔怒、不嫉妒,這就已經是在修行自己。

佛法並不是要我們離開世間的,而是要我們身處世間內,向外不執著於外相,向內不落入空見,能處理好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不落入任何事物的兩端,這就是修學佛法。

不要把學佛當成只是打坐念經,學佛最重要的是要先學會做人做事,佛教傳入中國后之所以能流傳至今,這與佛教不排斥儒家、道家等其他主流思想是有很大關係的。

學佛既要我們入世救世行善助人,又要我們不要執著和貪戀凡塵。 學佛不是為了要遠離世俗,而是要學會身在俗世,而心無掛礙。

第二句話:你的心靈就是你的淨土,要經常掃除煩怨,別讓雜念纏繞。 不要總是盯著別人看,你看別人不順眼,別人未必看你就順眼。 學佛不是為了要改變別人,而是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

六祖壇經上說: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 ,塵勞是魚鳖,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那什麼是天堂呢? 常行十善,一念清淨便是天堂。 學佛是為了去邪心,斷煩惱,波浪滅,海水竭,毒害忘,魚龍絕。 學佛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而是不去修一切身外之事。

你的心靈就是淨土,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常思己過,莫論人非。 把自己的心修好,天堂便至。 不要總想著跳出三界外,難道還有第四界嗎? 學佛要學會將自己融入生活,而不是想著去逃離生活。 感恩閱讀與分享。


一切都是自性空,很多人悟不透這個道理

從前,有這麼一位不一樣的禪師。他傳授佛法的方式竟然是猜謎。禪師問“用什麼可以把一間房子填滿?”弟子答“佛光”。禪師說不錯不錯。

禪師把車推到堂上來,問弟子:“我們的遠祖車神奚仲製造車子,每隻車輪上都有100根輻條用來支撐輪圈。我現在把輻條和一切固定車輪的部件卸下,再把中間的車軸抽出來,最後把車頭車身車尾都拿掉,還剩下了什麼?”

弟子答:“還剩車輪!”禪師又說:“很好,那這可以說明一個什麼樣的佛法道理呢?”弟子們一臉懵,不知道其中含義是什麼?

那麼車和佛法,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認識一切事物,其實只認識到它的相狀與功能,未曾接觸到它的本來面目。比如我們會有“車”的概念,是根據車的相狀和功能來定義的。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各種外形,這是車的相狀;不論什麼車都能起到代步的作用,這是車的功能;但如果拋開車的相狀和功能,車的本體、本來面目根本沒法說。

佛家把這種沒法說的本體,叫做“自性空”。所謂“自性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只是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一切我們看成是“實有”的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顯現出來的,本體沒有實在性、永恆性和不變性,所以用“自性空”這個名字來形容。

一切有相狀和功能的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顯現出來的,並不是它的自性、它的實相。比如一輛車的產生,依靠奚仲、木材、人才等等因緣條件,由奚仲先設計好車型,再用木材製作出各部分零件,最後再人力組裝成一輛車。

再拿我們“人”舉例,人的本體是什麼無法說,所以同樣也是“自性空”。而你眼前看到的這個“人”,是由骨肉、內臟、血液、呼吸等等因緣條件和合而成。

反過來講,正因爲事物“自性空”,所以當任何一個因緣條件散去,它原本的狀態就很難維持了。沒有車輪,就造不成車,也不能把剩下的一堆零件叫做“車”;同樣,我們不能說,手就是人,內臟就是人,離了呼吸,我們也無法給“人”下定義,否則“死人是人”還是“死人不是人”?

由此可知,車、人以外的種種事物,天地、日月、山河、草木等等萬事萬物都是“自性空”,都是因緣而生的暫時的假相,通過一定時間的不斷變化,最終離緣而滅。

如果我們一直認爲有“我”,把四大元素因緣假合的身心,當做是真實的我,這是“我執”;不但有“我”,包括其他有情衆生,日月山河、經驗方法、七情六慾等等一切事物和現象、以及內心活動都是存在的,這是“法執”,是追求物質慾望和貪心的起源,也是我們修行要化除的東西。

根據“自性空”和“緣聚緣散”這兩條原理,可以得出萬事萬物不可得的結論。比如我們的心理慾望是“自性空”,經過緣生緣滅,每時每刻都在變。當你喫一道菜,色香味只是暫時地騙一騙眼睛、鼻子和舌頭,菜一下肚,色香味的感受就都消失了。所以說一切自性空,不可得。

然而佛法不是消極的,萬事萬物雖不可得,卻又顯現出它無窮無限的功能。比如車,有代步、解決就業問題、帶動經濟增長等等的功能,而我們作爲人的功能,存在一天就要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真正明白了一切法自性空,就知道我們要推翻的,並不是眼前所看到的事物,而是不知事物自性空,認爲事物實有的執着。我們的眼睛仍然能看到這輛車,但認識上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過去我們認爲,這就是真實存在的車,現在我們明白,它雖然看起來是車,但是“自性空”,因緣而生,其實像鏡花水月,沒有任何真實性。

那我們不會去執着追求鏡花水月,同樣也不會去執着追求虛妄的車和別的慾望,既然沒什麼實有的事物能讓我們執着,我執和法執自然也就破了,這是我們的收穫。


悟透這三句話,從此會越過越順心

佛法是教人究竟解脫的無上妙法。可是對於我們大多數在家信眾來說,並不能完全脫離生活而去清修,去探尋人生的真諦。對於世俗中的財富,名分,情感,六親眷屬等都不能完全拋下,始終會受到牽制。我們仍然希望自己能夠財富豐足,地位高貴,家庭和睦,萬事如意。我們應該如何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平衡自己的心態呢?

佛法修行關鍵在於修心,而如果只談修心,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把握自己的內心,越是想要控制,就越是妄想紛飛,清淨不下來,最終還是要回到對一言一行的把控上來。在生活對鏡中,如果你能悟透下面的這三句話,一定能越過越順心,離道也會越來越近。

第一句話:任何人都是來度自己的

生活中,我們免不了要和周圍的很多人打交道。如果相處融洽,倒也其樂融融,大家互幫互助,能讓事情完美的處理好,越來越順心順意,可是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想要完全相容是很難的。有時你越是覺得想要和他和平相處,對方就硬要沒事找事,弄僵與你的關係。或者做出明顯違背規則,違背道義,甚至違背倫理和法律法規的事情來。這必然會對自己造成極大的傷害。

其實,這時我們最需要運用佛法來幫助自己擺脫困境。佛說一切皆是因果,事情既然發生了,那就不可逆轉,如果自己遭到了惡報,甚至這完全是對方的錯造成的,我們也應該放下嗔恨,以寬容之心接納它,並深刻懺悔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如此才能消除業障,擺脫違緣,迎接接下來的美好人生。要知道,你遇見的任何人其實都是來度你的。

第二句話:任何事都是來考驗自己的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做事能一帆風順,沒有一點障礙,很輕易就能實現願望。而事實卻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儘管我們很努力的追求,很努力的付出,結果依然是不確定的。誰也不能夠保證100%的成功。佛說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成,具備前因的條件下,還得緣分具足,如此合二為一,才能達成目標。

如果你事與願違了,請仔細反省自己,究竟是不具備這樣的「因」,還是緣分尚不成熟呢?佛家講「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我們每個人都要勤種善因,廣培善緣,能如此做到,還要對結果隨緣,不可執著才是。一切事物,或好或壞,都是來考驗自己的能力,心境,來促進自己成長的。

第三句話:一切都是幻象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認為人生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事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任何事物都要經歷「成、住、壞、空」這四個發展階段,最終的本質就是「空性」。所以說「萬法皆空」。一切都是我們自心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都是假的幻想,根本就不是真實的。這又有什麼好執著的呢?

能在生活中做到如此對境修心,內心一定會越來越富足,幸福和快樂就會越來越多,修行功夫也在日漸提升了。

本文由「修善無上」原創,轉載請註明。文中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敬請交流探討,感恩閱讀與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