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人講話,隱約都在稱贊自己。

釋慧律

【末那恆識】,第七識叫做末那(nà),有的人念末那(nuó)恆識,【染有我--生我、法我、無我;淨無我--無漏】染有我,什麼叫做生我?染有我就是第七意識恆執第八意識為自我,所以第七意識是個染有一種錯覺的我,實在是沒有我,但是這個我的分類第一個就是生我,所謂生我就是有一個主宰的假的色身誤認為是自我。

法我是宇宙間認為有一些個體的獨立性的存在,法我。無我是修證無為道最後的一分執著,就是你修行到什麼境界,說:我無我了,那麼這個也是一種執著,所以這個生我是一般凡夫的一種執著,就是對人生觀迷茫而不能夠肯定透視它,誤認為有一個真正的自我,名叫做生我,是一般第七意識的這個執著。

所謂法我就是對宇宙觀並不是很瞭解,有我所對待的宇宙存在有認為實體的情況,稱為法我,這個法我範圍指一切命名的這個宇宙,森羅萬象的執著統統稱為法我,簡單講生我就是指人生觀的迷茫,法我就是指宇宙觀的迷茫,無我是指修道上的迷茫,能夠這樣子的話就是第七意識,我們會瞭解這是一種很難突破的見地,我們的修行要不在這個地方下一點功夫,三年前的你跟三年後的今天還是一樣的,放不下又奈何,淨無我那是真正的解脫的無漏,無漏這個就是究竟道,沒有煩惱就是清淨的無我。

【染有我:染有】,哪一些我呢?就是【我痴、】迷茫在自己的無知的狀態之下,無知的定義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愚痴,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這個就是無知的定義,動不動就笑人,你是怎麼樣壞、你是怎麼樣,一天到晚花在批評別人的時間,遠超過自我檢討的時間,所以我痴不是誰的專利品,正是恰當每一個人的專利品,人們一天到晚費在、浪費在攻擊、傷害別人的時間,遠遠地超過自我檢討的時間,我痴分粗糙的愚痴跟微細的愚痴,粗糙的愚痴你很容易觀察,比如我叫你不要有分別心,可以,不管富有的、貧窮的、有權勢的、沒有權勢的,咦!

你聽聽師父講,這很容易,可是那個微細的執著,就是存留在那個強烈的主觀意識裡面,比如說你晚上睡覺,或者說你習慣於對自己的渲染,你無形中講來講去就講到我,這個就是一種微細的我,這個老是卡在我們的身上沒有辦法擺脫,所以哲學家有講過一句話,他說:你有沒有注意到每一個人在講話,隱隱約約都在稱讚自己。

咦!我覺得這句話倒是講得滿有意思的,這個就是覺悟到微細的染著那個我痴,我們人講話講到一半,咦!就會稱贊自己,就會去傷害別人,就會去攻擊別人,這個就是一種愚痴的微細的情況。


你不落入分別,日子就好過了。

釋慧律

當一個人透視眾生、瞭解了佛法,他要建立起幸福的家庭,那就沒有什麼任何問題,也沒有任何的困難,所以有的人……在家居士過得煩煩惱惱的,像我個人來講,我就坐在我的客廳裡面,我看他們講得痛哭流涕的,我也覺得他們很可憐,也很悲哀,所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的內心裡面一直產生那種不平的波動,那麼誰叫你這樣子,誰叫你這樣抱怨,誰叫你這樣不滿,你為什麼不認命呢?為什麼不能接受他呢?

那就是沒有包容,看法跟我不同,我恨他,他拋棄我,我恨他,他玩弄我,我恨他,是不是?在那兒痛苦、掙扎,其實也沒有人叫他痛苦,沒有人,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給你痛苦,也沒有一個人給你壓力,所以佛陀說:點燃你內心的燈吧!要不然沒有任何人給你自由跟平等,你內心裡面那一盞燈你不點起來,你怎麼可能得到自由跟平等呢?不可能!

所以,我很恭喜諸位能夠聽到佛法。噢!原來都是唯心所造的,我只要掌握住這一顆心,不要讓它落入分別,不要讓它落入執,那麼日子就好過了,你不執,你就好過了,這個不執著多有用呢?比如說某某人來講你什麼,來講這個批評的人怎麼樣。噢!你講,你講的這個……。

噢!憤怒,那跟高僧大德就不一樣了,一個高僧大德他就會:嗯!他罵我這樣子已經很好了,已經很有良心了,是不是?很有良心了,這高僧大德真正徹悟的人,他連動到一個念頭都不會,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夫,我們須要在這個分別跟執著,放下、捨掉,要不然要成道那就很困難。


「我執」是世間一切是非紛爭的根源

濟群法師:人類為何害怕死亡,學佛讓你不再迷惘

我從何來歸於何處?佛陀當年早已覺悟。

大千世界我在何處?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謎。古往今來,人們不停地追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因為我們最在乎、最關注的就是這個“我”,我們的整個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建立。但我們是否想過:“究竟什麼代表著我?僅僅是這個身體嗎?僅僅是眼前這個會說會動會哭會笑的五蘊身嗎?”

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將這個身體當作是我,以為身體敗壞就意味著“我”的毀滅。其實,色身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朝不保夕的片斷,一種不斷改變的形式,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從哲學定義來說,“我”代表著生命的本質,是永恆且不可分割的。但身體只是由眾多元素構成,剎那剎那處於新陳代謝中,處於發展變化中。而在今天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身體的很多零件還可以更換組裝,甚至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麼獨存、不變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們對身體就不會那麼在乎,對死亡就不會那麼恐懼了。

身體而外,“我”的存在還體現於兩方面:一是觀念,一是心態。我們生活在共同的世界,但同時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緒中。很多時候,還會被這些喜怒哀樂左右著,無法自主。我們為什麼會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這些情緒誤以為是“我”——“我喜歡,我討厭”,於是就會在乎,就會執著,進而不斷將心靈能量投射其中,不斷強化這些情緒。最終將主權拱手相讓,使某些情緒長時間地影響我們。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尋愛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驅使。其實,很多情緒只是內心的惡性腫瘤,只是生命的不良發展。雖然生長在我們心中,卻並不屬於“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進行觀照,認清這些情緒不過是內心漂浮的影像,就不會一頭栽入其中,成為被操縱的傀儡。

這就需要對自我進行審視,認清“我執”給生命帶來的危害。事實上,一切煩惱皆因“我執”而起。任何一種東西,只要貼上自我的標簽,對我們就會具有殺傷力,就會讓人愛,讓人恨,讓人朝思暮想,寢食難安。一旦將自我的標簽去除,它的變化就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了。在這個世間,每天要發生很多驚天動地的事,但真正使我們為之心動的未必有萬千分之一。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隨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拋在腦後。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將自己和那些事切實聯系起來,沒有對此產生“我執”。

“我執”還是世間一切是非紛爭的根源,是我們和他人相互抵觸、難以和諧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個人自我意識過強,處處以“我”為中心的人,必定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反之,那些淡化自我、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不僅深受大眾歡迎,自己也能安樂自在。因為他們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損,擔心“我”的自尊受挫。遠離這個處處作祟的“我”,也就遠離了那些與“我”形影相隨的煩惱。

從佛教角度來說,“自我”正是有情最大的誤解,是我們因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產生的錯誤設定。無論身體還是情緒,都不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都不能代表所謂的“我”。所以,佛教提出“無我”的思想,這也是佛陀對眾生最大的貢獻。或許不少人會覺得費解,甚至對此感到恐懼:如果“無我”,那現在這個會說會動的又是什麼?又會消失何方?其實,“無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諸於“我”的錯覺,而非現象本身。

禪宗有個話頭是:“一念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不絕如縷的思緒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識活動中。當這些念頭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種什麼狀態?再往前追朔:來到這個世界前,“我”又是以什麼狀態存在?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這也是禪宗另一個重要的話頭。禪宗的修行,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追尋,將遮蔽內心的妄執層層掃蕩,將現有的錯誤設定逐步瓦解。

認識自己——這是佛法關注的根本問題,也是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惟有透徹生命真相,我們才能把握前進之舵,成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則,只能是這個色身或情緒的奴隸,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為他的喜怒耗盡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僅勞而無功,還會由此造作惡業,使未來繼續沉淪,繼續受苦。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道證法師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都不習慣如何如何。

什麼叫做個性呢?

就是我們無始以來培養出來的種種習慣性(習氣),有種種執著的性質。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覺性),不是教我們培養個性、強調個性;佛是教我們放下我們的煩惱習氣,不是教我們培養種種執著的習慣;

要開發佛性,必須放下我們的煩惱執著,佛性才開發得出來,也就是要隨時放下自己的個性,放下和佛不一樣的知見。

常強調自己習慣如何、不習慣如何的人,不但日常生活和人格格不入,常會拂逆人意、違菩提門,也不能契入佛智、開發佛性,因為被個性、習慣綁住了,就像一塊冰,失去了流水、雲彩的柔軟自在,不但不能「隨方就圓」流動,也容易碰碎。

強調個性,增長「我執」,違反菩提心。《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講起來很抽像,好像所有的佛教徒都時常講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菩提心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是否已發了呢?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已發菩提心,可以按照祖師教給我們的原則來檢查,我們的心念和行為是隨順菩提心,或者違反菩提心呢?

簡單講:如果恭敬眾生為大眾設想、為別人設想、尊重別人、供養別人,為人服務就是隨順菩提心。反過來講如果比較顧自己,強調自己個性、習慣、利害,希望別人要尊重我、按照我的意思,希望別人都為我服務,尊重自己的意見、勝過尊重眾生的意見,甚至希望眾生都為我犧牲、供養我,這就是違反菩提,也就是違反菩提門的心態。

當我們順菩提門的時候,自然「我執」的煩惱就會放下,自然和往生西方的條件會相應;如果違反菩提門,就是在增長「我執」的煩惱,在培養我們自私的執著,這就和往生西方不相應,六道輪迴必定「榜上有名」。

敬重他人,放下私心,便是隨順了菩提心。平常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有恭敬心,慈悲的人,時常比較容易和佛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要對人真誠恭敬必須要放下自己「憍慢的煩惱」才能夠做得到,要放下「我執」才能夠做得到。所以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對自己執著較輕,也就是「我執」的病比較輕。

看重自己的意見個性、注重自己習慣的人,就是對自己看得重,私心強,也就是「我執」的煩惱較重,這是病較重、業障重、輪迴的危險性大,並不是好現象。一旦注重自己,自然就會比較輕慢眾生,輕視怠慢眾生,當然沒辦法好好度眾生,這就違反了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

檢討目常生活中的「菩提心」—往生信願

我們曾經說過:日常生活都是在考我們往生西方信願的應用題。我們日常生活中種種的想法、行為、習慣到底是順菩提心或者違菩提心,自己要時常觀照反省, 如果是違菩提心的思想和作法是絕對和佛不相應的,也不值得去堅持培養。

我們要隨時注意修正調整,才不會違背我們要「往生西方」的願,才不會辜負我們這一輩子,弄得「枉死娑婆」!如果是對我們往生西方有幫助的好習慣,才值得堅持用心去培養。


我執的根源:末那識

一、前言

 世事多變、迷妄渾沌不安的人生中,有多少人為生命的意義、生活的目的,在摸索、探尋?進而投入宗教活動領域中,去窮究奧秘的憑藉。佛教徒在此前提下,參加佛七、禪七,去除煩惱,使生命蛻變,使內心智慧展現而達明心見性。此「七」即指吾人的第七末那識。

第七識是吾人自我的意識中心,沾染了貪、瞋、痴、慢的色彩,一般稱之「我執」。我執可分為先天的「俱生我執」和後天的「分別我執」。其中的「俱生我執」,以第七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而執為自我,那是根本的「自我意識」。吾人若能了解末那識的特質與功能,就能知道斷惑的下手處。

二、末那識的名稱與意義

第七識名末那識,此識稱為意,意思是思量。末那識也可以稱為意識,因「意」也是一種精神活動形式(識)。第六識稱為意識,是依根立名,以「意」為根,故稱意識,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

第七識何以名意?它有:審思量義及恆義。第七識恆審思量些什麼?它是我人妄起我執的根本。它緣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我,緣阿賴耶的「相分」為我所,固執這個自我,片刻不斷。

末那識,又可稱為阿陀那識,係第七識。玄奘以後的新譯家,將阿陀那譯為「執持」,及第八識之別名。如:人在悶絕熟睡等時候,前六識要暫時宣告停頓,不起作用,但生命還是存在,身體是好好的,還有微細的精神覺受。這種微細精神作用,就是阿陀那識。

故,末那識就名義而言,翻作「意」,恆審思量之義,即執第八識,思量為我。就譯語而言:六、七識同稱意識,但它和前六識不同,並不以外境為對象,而是以內在的第八阿賴耶識為它的「境」。此乃它又名「阿陀那識」執受的關係。此識為妄識,是眾生迷妄的本源。

三、末那識存在的原因

末那識是深層心裡底處活動的自我意識,在《攝大乘論》和《成唯識論》說末那識有六種作用:

(1)我們不能悟入真理、真實,我們常會因見不到真實的現象而起無明,也會因不知前因後果的關係,對於逆境、遭遇的差別而怨天尤人,那是我們內心有迷惑根本真理的根源:末那識活動作用的原故。

(2)如果沒有末那識的話,無想定與滅盡定就沒有不同了。滅盡定是佛教的禪定,無想定是外道所修定;二者皆滅了各種心所的活動。差異是,無想定仍有末那識存在活動,而滅盡定是連末那識也止滅了。

(3)生無想天的有情是在一期之間,就止滅了心的活動吧!他們仍然有我執,和聖者不同。此我執即是末那識的作用。

(4)我們的外表是在救濟他人,看起來在行種種善行;但內心裡仍然會有「自己是在行布施等善行」的自我意識,那是末那識的自我執著心,恆常持續不斷的原故。

(5)眼、耳、鼻、舌、意,六識生起時要靠二緣: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境,這些都是染污意。如果沒有第七識末那識,眼等六識就不能生起。

(6)佛經說:「思量名意」,如果沒有第七末那識,起「思量」作用的「意」,就不能成立。

以上四項中,(2)和(3)是禪定特殊體驗的證明;而其他的理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發生的現象。如:植物人的存活現象,如果不是有末那識在執著阿賴耶識為自我,如何能有正常呼吸、睡眠等?此乃無知執著自我意識的末那識,還在深處活動著。無怪乎!佛教徒為卻除我執,用盡所有修行方法去精進。

四、末那識的特徵

末那識不同於其他識的特徵是:恆審思量、以阿賴耶識為對象、常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俱起。

 (一)「恆審思量」:是自無始以來,就「恆」常存在著,而不中途斷絕,「審」即是指末那識深刻而明確認識著對象。即長久以來,末那識一直執著我們所造作的一切行為種子為自我。

(二)以阿賴耶為對象:第七識的我執,是恆常執著八識心田一切法為有我相,故言第七識是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對象。

(三)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俱起。第七識從無始以來至轉依位,與這四種根本煩惱常相隨。

這四種煩惱經常生起,擾亂我們的心,使第七識永遠向外,使六轉識(前六識)常處於煩惱之中。有情眾生由此淪沒生死,不能脫離。

五、末那識的作用

第七識末那識的作用,如《八識規矩頌》上所說:「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一)四惑八大相應起:此句話在說明第七識引起有情日夜昏迷的原因。四惑,指我貪、我痴、我見、我慢之四大根本煩惱。惑又名煩惱。有情眾生的末那識,恆時與四惑八大相應而起,寸步不離,片刻不止,恆審思量執著我相,令有情昏迷、顛倒。

八大隨煩惱,即:1.掉舉:指心妄動,浮躁不安。2.惛沉:是心惛沉醉,迷暗不明。3.不信:對三寶的信心動搖,遇到業緣逆境時,心生懷疑心,是信心不足。4.懈怠:不修善、亦不斷惡。5.放逸:放蕩縱欲,不肯上進。6.失念:失念即遺忘,對於過去經歷的境界不能記憶,就是失念。7.散亂:不專心,於心緣境,容易轉移。8.不正知:即邪知,錯謬的見解。

此八大隨煩惱也是染污、我執的根源。第七識的心所法,除四大根本煩惱及八大隨煩惱外,與五遍行及別境中的慧心所相應。

 五遍行,即觸、作意、受、想、思。遍行,意謂此行,遍及一切心(八識心王);遍一切性(善、惡、無記),遍一切地(三界九地),遍一切時(過、現、未)。

隨煩惱的產生,必須依靠根本煩惱的前後分位差別建立,末那識永遠與四煩惱相應,前後一致,沒有變化,沒有分位差別。

 (二)六轉呼為染淨依:第七末那識為前六識的染淨依。前六識為轉識,係依其染淨轉易而言,前六識之以染淨轉易,皆受第七末那識之影響。末那識染污,前六識也轉為染污;末那識清淨,前六識也轉為清淨,故前六識稱第七識末那識為「染污依」。

第七識的作用,從前六轉識轉來,而後又是執著薰習,留存於第八意識中。第七意識再以妄執我法,執取八識中一切微細的法塵境為有。若末那識去除染污法,如四根本或八大隨煩惱,由染法中脫困而出,則末那識清淨,影響前六識也清淨。如此六轉識依染法或淨法,全決定於末那識清淨與否,故六轉識呼叫第七末那識為染淨依緣。

六、結語

唯識學以法相的細密見長,在教理行果的詮釋上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其中談到「轉識成智」,實為修習般若智慧的精要。第七識如何轉成平等性智?是必須斷除我執、法執,才能證得平等性智。

如果吾人認知末那識是執持第八識與根身為「我」,明白「我」是五蘊和合而有,徹見無我,法法都是因緣所起,一切眾生平等無有高下之分,所有的驕傲、自卑、虛榮、爭權、面子等都是虛妄不實的「遍計執」,破除這些執,就能證入平等性智了。

佛教的各種修行法門,無非要讓我們斷執去惑,而成就佛道。若能了解「我執」的根源,就能懂得作功夫的下手處。期望對末那識的認識,能幫助自己在生活中,懂得觀照、斷習成智。

 

 

沒有任何法門可以不依賴菩提心便可成佛--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論述--如何發菩提心

 

菩提心比念佛還重要!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能不能往生和是否皈依、發菩提心有關係嗎?

 

有三種障礙,會破壞菩提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