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在大業九年時,曾詔改天下的寺廟名為「道場」。所以凡是佛教修行人自修或利他的場所,都稱之為道場。道場應不只是有寺廟的外貌或有佛像而已,它必須要清幽莊嚴,並且還要能夠引導眾生遵循佛陀教理,付之實行的地方。

道,是通的意思。場,是闢地來聚集人或物的地方。修行人在道場修菩提大道,就是要通往聖境,以取佛果。所以道場必須能收攝眾生的妄心,令眾生的道芽像春苗般欣欣增長,道場必須令眾生能夠生善去惡,發出離生死的切願。倘若道場缺乏了所應具備的主要實質,那就容易變質而淪為熱鬧場或是非場了。

★道場最重要,就是要有道氣,光有廟無道,不配稱為道場。而道氣之充沛與否?全在人為因素,主其事者,如果忘失道心,終日汲汲營營於名利,那一念的存心,非以上弘下化為根本,這樣雖名為修道,而所行都是俗事,語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因果招感,必然只是徒有其表,藉佛之名,裝潢外表的世俗場罷了。

★熱鬧場的情形是人潮洶湧,鑼鼓喧囂,張燈結綵,燈火通明,熱鬧無比,當然是花錢無數,勞師動眾,不免要吃喝一頓,大家滿腔熱心,不明佛理,熱鬧一場後,卻是勞而無功。經上說:「戲論諍論處,多起諸煩惱,智者當遠離,當去百由旬。」


★是非場,就是修道之人,在佛堂裡成天人非我是,饒舌鬥嘴,心隨染緣,與道相違。甚至於諸惡皆做,眾善不修,正合諷言:「要找黑心人,佛堂門裡尋。」這真是拿糞土塗抹佛面,辦佛事本為自利利他,化煩惱為菩提,今反成為製造煩惱,通往地獄的門徑,可真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大諷刺啊!

凡有心學佛之士,必須先有眼力,辨別道場是否真心實意在修道。要知修善業只可感人天福果,修菩提大道,才可得出離世間的佛果。如果誤入熱鬧場,只有浪費時間與精力,徒勞而無功。萬一不幸栽在是非場裡,不但礙道,更造無邊的罪業,那真是萬劫難復,永遠沈淪了。

佛陀以慈悲為本懷,慈是與樂,悲為拔苦。但慈悲絕不是令眾生逞貪縱慾,而是要幫助眾生出離苦海,藉假修真,進而解行相應,真正法喜充滿。如果道場降格以適應凡夫俗念,尤其戒律不守,巧言權便,這樣就捨棄了三世諸佛入道的根本,可說轅本南往,偏偏北轍,愈離愈遠了。

或有同修認為,在佛堂裡熱鬧熱鬧比較不沈悶,要知凡事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修道是生死大事,那能心存苟且,不知命在呼吸之間,自己毫無把握,還希圖什麼世緣熱鬧一番呢?不論道場的主事者,或修行眾,萬不能目光如豆,自絕於佛。要知功夫之勤惰,境界就有高低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