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佛說愛情
愛情裡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
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遇上觸礁的愛情
然而,男女間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
假如有一天,你的女朋友或是男朋友突然跟你說:「對不起!我已經遇到更適合的人,請你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你會不會覺得晴天霹靂?覺得自己被背叛、被拋棄了?
曾有位年輕男子,因為感情觸礁,非常痛苦,前來求助於我,他說:「如果是我要離開她,可能就不會這麼苦,偏偏是她要離開我,而我不想離開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樣。」
失戀的人,常常悲觀地覺得生不如死:「連我最愛的人都不要我了,我還活下去做什麼?」有時候甚至還會罵說:「哼!你不要我,我本來就不想要你了。」或是「真是有眼無珠。」有時候在報上可以看到,有人為情輕生,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為情殺人,抱著「你讓我這樣痛苦,我也不讓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對方殺了,甚至有的在殺了對方之後,自己也跟著自殺。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愛情是雙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對方不愛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捨,應該知趣地離開,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為對方帶來困擾,也讓自己陷入困境。話雖這麼說,畢竟人非草木,誰能無情?一般的人,仍常常為情所苦,可見得要放下感情,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以因緣觀化解愛恨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對方已經明白拒絕你的感情,自己卻還想盡辦法,想把對方追回來,就好像賭輸的人一樣,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應該趕快撤退,就算是以此為戒,至少學到經驗,也就夠了,這樣就是對自己慈悲。慈悲不僅是照顧別人,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曾經見過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遺棄時,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歸於盡,後來,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結新歡,鐵定不可能再回頭來愛她,於是便來告訴我,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
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像這個女孩所體會到的「因緣」,即是佛法當中「空」的觀念,是最能夠助人擺脫痛苦的。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以尊重的心態經營愛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訴苦:「愛情應該是犧牲自己,奉獻他人。我丈夫雖然口裡說愛我,卻從不奉獻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獻給他。我想,既然他不愛我,那我也不要愛他了。」為什麼奉獻愛情,卻還有要求回報的附加條件呢?
照道理說,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愛情還是以占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關,因此,要求情人對你做到全心的奉獻,恐怕是很困難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諸心」是指每一個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說,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繫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
愛情裡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世情一定要看淡
恭錄淨空法師講記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彈指歸安養,閻浮不可留。
蕅益大師的成就,也很不可思議。
世情一定要看淡,一定要看破,不為世間 情愛所累,我們念佛功夫就得力了。
娑婆世界的「活計」,這個活計就是生活,在生活裏面去計較、經營,這是世間人所不能夠避免的。佛祖教我們,我們生活能勉強過得去就行了,不要求奢侈、豐盛;能夠減輕一分,我們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分的把握,心專在道上,不要用在生計上,這就對了。要是盡情追求生活的享受, 道心就退失了,往生西方就沒有把握了。
底下說:「彈指歸安養,閻浮不可留。」大師這個話跟袁宏道說的是一個意思。
「彈指」是講快速,應該快快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閻浮提」這個世界五濁惡世,不可逗留,西方世界去得愈早愈好。
有沒有辦法提早去呢?有,怕的是諸位不肯。為什麼不肯呢?捨不得此地,那就沒法子了。你若真捨得,真肯放下,確實往生是可以自在的。
愛的本質
首先,愛是無常的。但我們以為它是永恆的,一旦它變化了,我們就會感受到巨大的挫敗,如同一種神聖的信念被摧毀了一樣。
世間有一句話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佛陀也說:“三界之中,獨來獨去。”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獨來獨往,隨業風飄蕩。只有業力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離開此世,除此之外,我們不可能與任何人同生死、共病痛。人們雖然信誓旦旦,要白頭偕老,但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爭吵不休、感受痛苦,直到無常到來。
《紅樓夢》中,林黛玉一邊掃花,一邊唱著《葬花歌》:“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一首非常好的無常歌。春花初放之時雖然芬芳美麗,到了秋天卻枯葉遍地;青年時代雖然紅顏貌美,但很快就會滿面皺紋、白發蒼蒼。終有一日,會花落人亡。但人們還年輕時,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們會死。
前一段時間,我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花的圖片,說:“我的花就要開了。”另一個人跟帖說:“他的花開了,我的人死了。”
佛陀在《長阿含經》裡說:“恩愛無常,會合有離。”但世人沒有無常的觀念,總覺得,你原先對我很好,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這樣?
從前你青春紅顏,為什麼現在不復是從前的模樣?
從前新車出爐價值昂貴,現在為什麼不值那麼些錢了?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因地時,為度化眾生化現為一個嫖客。第一天,他賜予一位名妓無價之寶;第二天,他付給黃金飾品;第三天,他僅付白銀。妓女不服,狀告國王。佛陀說:
“她出賣的嬌軀,在一天天衰敗,價值當然一跌再跌。如同鮮花已經凋零,蜜蜂不再匯聚。人們的愛戀之情也是如此,哪一個人不是喜新厭舊?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剎那生滅的本性。年少翩翩,會被衰老磨蝕,最終,壽命也會被死亡侵奪。萬法無常,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徒然毀壞自己肉身的愚者,所迷戀的女人的身軀,無非是筋絡下一堆骨架而已。有智之人,誰不知曉貪戀女人身體的過失和愚癡?”
聽了這番話,國王贊歎不已,妓女也從此終止了賣笑生涯。
著名搖滾樂歌星貓王說過:“我經歷過世間的一切,到最後,一切都不過是僅此而已。”
歌星李娜出家之時也說:“該嘗試的都嘗試過了,我擁有過愛情,談過戀愛,只是沒有結婚生子而已。”
的確如此,人到了四五十歲時,才可能基本了解愛的真相;六七十歲時,已經非常明白了;到了八九十歲,已經徹底洞穿了它的本性。但那時,他已將離開人世。回顧人生,想起他二三十歲時,曾經那麼癫狂、那麼愚癡,對他年輕時的心行,他可能會深深地悔恨並呵斥。
其次,愛的本質是憎恨。
佛陀在《增支部》中說過:“愛可生愛,亦可生憎。”表面上,它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會產生一種深刻的仇恨。為什麼人們對所愛之人會有強烈的執著和控制欲?在他們的情感中,對所愛對境的嗔恨之心,也許遠遠超過關愛之情。如果沒有感情的糾結,他們的關系也許平和如水;一旦愛恨交加,則今天欣喜若狂,明天可能會墮入痛苦的深淵。乃至他們的關系依然持續,這樣的日子就不會終結。
愛和恨之間,相隔只有一瞬間。莎士比亞在《英雄叛國記》中說:“最親密的朋友,一瞬間就變成不共戴天的敵人。”
的確,原來海誓山盟之人,可以以愛的名義,拔刀相向、毀容、把所愛之人變成殘疾。這樣的新聞,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中都時有耳聞。所以說,愛的背後,隱藏著一種特別可怕的憎恨。
這種仇恨,不僅對所愛之人,還會對所有阻止他獲得滿足的人產生。佛經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迷戀一個女孩,被他母親知道了,不讓他去見那個姑娘。他盛怒之下,殺了母親,造下了死後無間墮入地獄的罪業。
每個人在成長之初,都會暗暗地幻想、期盼他的另一半在人生舞台上出現。可是,一旦那個人出現,充滿糾結和煩惱的生活也就從此開始。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漫長的生活中,漸漸領悟愛的真谛。
第三、愛的本質是痛苦。佛陀在《法句譬喻經》中說:“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愚蠢之人用貪欲作繭自縛,不求真理,不求解脫的彼岸。以前,我的很多同學充滿了求知精神,後來結婚成家,除了人民幣以外,他們已別無所求。
年輕人不懂感情的痛苦本質,以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快樂、永恆和具有意義的,其實不然。很多人無法忍受它帶來的悲傷、沮喪和絕望,最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楞嚴經》雲:“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如果不斷淫欲,即使修行,最終,也必定落入魔道之中,不可能解脫。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不僅在現世,人們會感受它的痛苦,未來,它還會帶給我們生生世世的輪回之苦。
第四,它是心的幻象。當分別心的執著越來越嚴重時,本來是虛幻之法,卻被視為真實不虛;本來不美,卻視為美好;本來是遺憾和缺漏的,卻視為完美;本來無有任何意義,在我們的眼裡,卻意義非凡。
所以,它是我們心中所現的虛假、顛倒的幻象,是我們的心念一手締造的產物。所謂的感情,完全是心的一種幻化,而心的真實本性,猶如虛空一樣,遠離了一切概念。我們分別念捏造的情感,乃至整個世界,都不在心的光明本性中存在。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老密咒士與月亮童子》中,敘述了一個密咒士和月亮童子的故事。密咒士偶遇一位年輕美女,對她的貪愛之心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後來,美女與人私奔,他心裡的痛苦和嫉恨無以言表。此時,文殊菩薩化現為月亮童子,出現在其前,帶給他無比的蔭涼。
月亮童子讓他了解,感情是無常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最初的甜蜜,注定會腐爛變質;任何一種情感帶來的唯一只有痛苦,而非歡樂;並且,它只是自心的一種執著,而非真實。
愛的對治
佛陀在《法華經》中說:“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
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貪欲,如果滅盡了貪欲,痛苦就會煙消雲散。就像牆已經頹倒,牆上的花紋不復存在一樣。但是,要了解並運用滅除愛欲的方法,就要學習和修持前輩高僧大德甚深的教言。
很多人對感情特別耽執,實際上你所執著的,只是對方的肉身。在《毗奈耶經》、《大智度論》、《中觀寶鬘論》和《入菩薩行論》等諸多經論中,對人體的構成和心靈的顛倒執著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提供了不淨觀等多種修法,來療愈我們的痼疾。
我去泰國時,見到泰國人對屍骨修不淨觀。剛開始時,人們不一定有明顯的感受。但如果經常對著屍骨,觀想它的構成,它慢慢腐爛,終成一具白骨的過程,漸漸地,你會意識到:噢!我對他人身體的愛欲其實是非常愚昧、盲目和不合理的,這種執著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通過修行不淨觀,許多人生起了一切事物均為無常變化、痛苦不淨、無有真實本質的理念。
在《中觀根本慧論》等無相法門的經論中,則通過理證將一切萬法抉擇為空性,並在空性的見解中安住的方法來對治貪欲等煩惱。此時,能耽執之心和所耽執的對境都無有絲毫真實、固有、無條件的自性。至此,萬法展露出其緣起性空的本性。
尤其是在密法中,有許多殊勝的竅訣:或是觀察心的本質,了解它猶如虛空一樣,顯現的當下即是空性的真理;或是在愛欲心生起時,觀察它的本體是妙觀察智,是無有任何所依的智慧的妙用。一旦用尖銳的教言來觀察,所謂的愛就會顯露出沒有些微值得貪執的本面。
有些人過去對感情特別執著,通過學習諸法無常、痛苦、不淨、空性的真理後,行為與前判若兩人,面對對境,可以完全無動於衷。也有個別人因為前世以來,在無數時日中,在這方面的串習相當嚴重,不能立即斷除貪欲。但是,依靠上師三寶的加持,在對自心的煩惱進行觀察,對所貪的對境加以剖析之後,也能將煩惱轉為道用。
佛法中確實有許多熄滅煩惱的方法。而在其他一些宗教中,雖然也有對治煩惱的方法,比如不能偷窺異性的面容,不能接觸異性等,但基本上只是一種戒條,是暫時的自我克制,並沒有佛教那樣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沒有從根本上顛覆的修行。
無論在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位知識分子面前,如果要談修行境界,我有點不敢說。你有沒有見到過本尊啊?有沒有神通神變?我只有像念《心經》一樣:無眼耳鼻舌身、無神通、無神變、無……
但如果從佛教理論上和我辯論,我還是有一套的。如果有人舉手說:感情是美好的、合理的、值得執著和追求的。那我根本不怕。任何一位理論家的智慧,都無法超越佛教的真理。
我會問他,既然是正確、美好的,為什麼會讓人痛苦?只要按照大乘論典的方法一一剖析,誰都會承認:任何一個人,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沒有值得迷戀的地方。所謂的愛是無常的、是憎恨、是痛苦、是虛妄顛倒,不值得希求。“愛”只是一種傳統、一種習慣、一種惡業執著、一種習氣而已。
從道理上明白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在座的佛教徒發現:“啊!佛陀所說千真萬確,只不過眾生的迷惑和實執太深重了,無始以來,人們都把愛執為實有啊。”這樣,他們就不會沉迷於它,不會追逐它。無始以來,有無數成就者斷盡了情執,獲得了自由和自在、灑脫和歡樂,抵達了心性光明的終極境界。
能否有愛
有些人以前世今生的因緣,此生出家為僧。比如,學院裡有一個十四歲的小居士,前一段時間,她對我說: “如果不讓我出家,我天天不吃飯。我父親不同意我出家,我七天不吃飯,後來,父親實在沒辦法,就同意了。現在我到了學院,你如果不同意的話,我照樣不吃飯。”
我說:“如果你不吃飯,我就不同意;如果你吃飯,我就同意你出家。”
也許,她出家的因緣已經成熟,此時,誰也阻擋不了,也沒有必要阻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既然按照佛教的見解,感情是顛倒,是一個錯誤。那居家之人是否不能擁有夫妻生活呢?也不是。首先,我們要洞察它的本質,但過正常的夫妻生活是允許的。對此,佛陀在《大寶積經》、《優婆塞戒經》,尤其是在《善生經》中,詳細宣說了妻子應該怎麼對待丈夫,丈夫應如何善待妻子的內容,前者約有十三條,後者有五條。
《華嚴經》也說:“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捨菩提之心。”作為居家之人,和妻子兒女一起時,不能捨棄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解脫,求證菩提之心。
所以,我們並非一概排斥,也不要求所有人都出家。而且,一個特別和合、孝順父母的佛化家庭,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大般涅槃經》說:“在家之人。有四種法。宜應修習。一者恭敬父母。盡心孝養。二者恆以善法。訓導妻子。三者愍念僮僕。知其有無。四者近善知識。遠離惡人。汝等若恆行此四法。現世為人之所愛敬。將來所生。常在善處。”
當今世界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國家民政部在一份資料中說,1990年時,中國離婚人口約有80萬對,2010年,增至196.1萬對,二十年中,翻了兩倍之多。有的佛教徒在聽聞輪回痛苦、壽命無常等教言後,立馬與家人離婚,出家後卻又很快還俗,這樣輕率、不合理的行為,佛教決不會贊歎和允許。
華智仁波切在《蓮苑歌舞》裡寫道:金蜂的妻子死了以後,他到蓮喜尊者面前准備出家,尊者對他說:“偶爾厭離天王所幻化,君豈不知此心不久長?”
我的原則是,在家人有自己的命運。你還是過一種清淨的居家生活,一邊學佛,一邊做丈夫、妻子的善知識。
《雜阿含經》中,有一位天子問佛陀:“什麼人能做商人的善知識?什麼人能做居家的善知識?什麼人能做通財的善知識?什麼人能做後世的善知識?”
佛陀回答:“商人之導師,游行善知識;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宗親相習近,通財善知識。自所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有個又學佛、又心地善良、行持善法的妻室,是讓丈夫從無始以來的輪回中得以解脫的人。所以,一個非常賢良、貞潔的妻子,是丈夫的善知識。在世間中,我們也看到一些特別美滿的佛化家庭,夫妻相敬相愛,一生行持善法,非常圓滿。
按照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的觀點,胃癌等癌症百分之五十的病因,源於我們心情焦慮、抑郁、急躁、怨恨等緣起。所以,家人和睦、諒解、過清淨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佛教的觀點。
大城市中學佛的人很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即生中不一定能出家,也沒有必要出家。佛陀在眾多典籍中,為在家人宣說了不同層次的居士戒,讓他們以此方式行持善法。只要能如理如法依教奉行,通過上述修行方法斷除心中的貪欲,也會有解脫的機會。
《毗奈耶經》中說,在服喪期間,由於過於哀傷,喪失了生活的勇氣,此時,不能開許其出家;與家人劇烈爭執之後,尤為痛苦厭世,此時,也不能同意其出家。否則,時過境遷,他會重又想起世間,想起他的家人。
由此可見,佛教並非完全提倡離欲。對大多數在家人來說,正常的夫妻生活是合情合理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