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無常、無我的智慧,他不偏重修福德;但是大乘佛法為了要廣度眾生,他修智慧、要修福德,叫二足尊,你一定要二隻腳才站得平穩。因為有福德,你才有堪能性。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滅度以後一百年,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出現叫阿育王,阿育王這個人是佛陀在經典預言的轉輪聖王,他的威德力,把整個五印度統一了,當然這個過程當中造了很多殺業,後來他歸依三寶,就至誠的懺悔他的殺業。

有一次他想:我如果能夠向佛陀的舍利子懺悔,這是我心中最大的願望。這個時候他就問大臣說:佛陀滅度以後,那些舍利子都跑到哪裡去了?大臣們說:佛陀的舍利子大部分都被龍王請走,都到龍宮去了。阿育王就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身為一個轉輪聖王,我有這個資格跟龍王要一點舍利子,這不為過的。

他就浩浩蕩蕩帶著廣大的三軍,到大海旁邊吶喊,叫龍王出來見他,而龍王根本就不甩他,他也沒辦法,難到你要到大海去跟他理論嗎!他只好回來。

回來以後他很沮喪,就找他的師父,他的師父是一個阿羅漢,那阿羅漢一入定就知道怎麼一回事。這個阿羅漢就跟阿育王說:大王啊,你是一個國王,他是一個龍王,你不要小看這個龍王,這個龍王因為過去生持戒不清淨,墮入龍身,但是這個龍王前生喜歡修福報,他這個龍福報修得很大,他的福報比你還大,所以你叫他出來,他不會甩你的。

阿育王不服氣的說:我是轉輪聖王,它只是一個龍王,它的福報怎麼會比我大呢?阿羅漢說:你要不相信,你用二個同樣一公斤的黃金,一個打造成你阿育王的形相,一個打造成龍王的形相,你放在天秤上看哪一個重?同樣是一公斤的!當這個相狀一出現的時候,誒,果然龍王的形狀比較重。這個阿育王就服氣了,福報不可思議,同樣一公斤,二個是一樣重的,但是相狀變化的時候,龍王就比較重。

阿育王心中求舍利子的心非常的切,他就問他師父說:師父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我急速的增長我的福德?因為我要趕快折伏這個龍王,我要請到舍利子。

他師父說:有二個方法是最快的,第一個供養大眾師,佛陀滅度以後,這個大眾師住持正法,是大福田;第二個修習十善業。一個是佈施、一個是持戒。你從現在開始,你的話不要隨便講、行為要注意、起心動念都要注意,這樣子是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當然,一個人心中有目標以後,他修行善業的力量是很強大,他就趕快收攝自己的身口意、供養大眾師。後來二個天秤一樣重了,再繼續的用功下去,阿育王的重量已經超過龍王。

那個時候他師父說:你不要帶大軍隊去,這樣是沒有用的,你只要帶著一個侍者去就好,龍王就會出來見你。這個時候阿育王到了大海旁邊,三彈指,龍王就出現了。龍王出現當然不是現龍的身體,是變現一個年輕人的樣子,就跟阿育王問訊說:大王!你有什麼指示啊?他說:我要請一些舍利子。龍王就分一部分的舍利子給阿育王。

我們現在思惟緣起:剛開始阿育王到大海去叫囂的時候,為什麼龍王不為所動?後來的三彈指,龍王聽到這個聲音就不安了,為什麼?因為阿育王那個三彈指,有他強大佈施、持戒福德力量的心力灌在裡面。

我跟諸位講一句實在的話:就著解脫的角度,那是智慧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個願望要到眾生的世界,在一個沒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法,要讓眾生歸依你、相信你所說的話,我告訴大家──你的福德非常重要,因為福德是有堪能性的。

大家會想:在積集福德資糧的時候,什麼是最殊勝的福田呢?那當然是佛陀,十法界中佛陀的福田是最殊勝的。龍樹菩薩說:一個眾生如果能夠生長在佛世,親自供養佛陀,不但有來世的安樂,你今生就會有安樂的果報出現,不用到來生。

我們一般的持戒,你說持戒成就尊貴身,但是你現在不一定尊貴!因為你現在持戒是得來世福。

但是你供佛的時候,你今生的福報就會出現。為什麼?龍樹菩薩說:因為供佛會使令你心強境勝。因為你看到佛陀,那個境界太殊勝了,會刺激你強大的佈施心,能佈施的心強,所佈施的境界也殊勝。

那你在娑婆世界,你不可能供佛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身為一個資糧位的菩薩,我們要積集福德資糧,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果報體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去思惟,就是說我們在極樂世界的安樂果報當中,我們能夠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能夠快速的成就自己在菩薩道所需要的廣大福德資糧。

而這樣的一個功德果報,是在念念的念佛當中,念念的成就的,我們對這件事情要深信不疑。


達真堪布:怎樣在享用福報的同時積累福報!

我們都喜歡享受世間的福報,但福報往往越享受越不滿足。那我們是不是不能享受福報?不是不能享受,而是不能貪著世間的福報,否則慾望會越來越增長。

福報猶如一桶水,如果只用,卻不往里添加,很快就會用光的。所以,我們享受福報的同時,一定要積累福報。

如果不計後果、不擇手段地去享受,吃喝玩樂,這就是消耗福報。受苦是消業,享受是消福,一切吃的、穿的、用的,包括一些好的機緣都是自己修來的福報,不要浪費。

現在我們有了可以享受卻不消福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佛法。

在吃、穿、用之前,先供養三寶,然後再當成佛菩薩給自己的加持品去享用,這樣不但能吃飽、穿暖、用好,還能消業,保護自己。

大家在生活、工作當中都要學會轉念,把一切都轉為道用,這樣才能不停地積累福報。要知道,心的作用、心的力量不可思議。

念轉才能業消,才能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如果不轉念,即使天天刻苦地誦經、念佛,也沒有用,業障消不了,智慧也不會圓滿。

把佛法融入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成修行,這樣才能得到圓滿。


大願法師: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覺悟者。他已經在內是深達我空而不執著於我,所以沒有修福德的我相。在外是深達法空,所以無福德被我修,無能無所、無內無外、不貪不求,在法性中無住而住,修一切善法而無我人四相、無我人四見,所以說諸菩薩不受福德。按照經文來說為什麼後面這位菩薩只是對《金剛經》有體悟,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他的功德就勝前菩薩呢?因為,這位菩薩不受福德,所以就福德殊勝。這個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也不是不修福德,而是不貪著福德,不執著於福德之相。

接下來佛開示: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就是說,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更不是說不修福德,而是說菩薩對於他所修的福德,心不貪著,所以名之為不受福德。從心這個角度來說不受福德,從相上來看是不斷地在無我利他。所以我們就能夠明白了,不貪著福德是菩薩的大智慧,知我空法空,心不取相,就是於法不取。所施福德,就是修一切善法,這是菩薩的大悲,廣度眾生,就是於法不舍。不取不舍,就是見性成佛道。這樣我們就能夠明白如何是菩薩不受福德。

我從另一面來說,如果菩薩受福德,那就是什麼?就是心有貪著,成為有漏的因果,不能夠成為成佛的資糧,不能夠成菩提。所以菩薩於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方成無漏,才能夠感得將來圓滿成佛的無漏圓滿的福報。以心不貪著,說名不受福德。凡夫眾生之所以受苦,就是心中貪求福報。脖子拉得長長的,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都是苦難者,永遠都在受苦受難。心中不滿足,因為你總是在心中貪求福報,那就是不滿足。不滿足就會生起慾望,有慾望苦難就尾隨而至。

我來說一樁很簡單公案,就是「餓死在糧堆上的鼬鼠。」內蒙古草原有一種鼬鼠,生性喜歡積累食物。它喜歡打洞,然後把找到的食物都藏在洞裡去。它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找食物,把食物藏在地洞裡面。大概一隻鼬鼠一生可以這樣儲備二十個糧倉,這二十個糧倉夠五隻鼬鼠吃一生。鼬鼠到晚年的時候走不動了就會躲進自己的糧倉裡面。但是,人們很快發現那個鼬鼠會餓死在糧堆上。守著那麼多食物它會餓死掉,為什麼呢?因為老鼠有個習性,它每天都要啃那些硬的東西磨短這兩顆門牙,不然門牙越長越長,它的嘴就合不攏了。但是,貪慾使這只鼬鼠只看見糧食,看不見石頭。等它躲進糧倉的時候,他晚年走不動了,就沒辦法再出來,所以門牙就一直長一直長,最終活活餓死掉了。

同樣,如果一個人心中貪求福報,就會像這只餓死在糧堆上的鼬鼠一樣。你看世間那些顛倒的人,報紙披露的那些貪官,是不是這樣?累積貪污那麼多錢,就會怎麼樣呢?這就是迷失、顛倒、愚癡。所以菩薩不受福德,是心裡面不貪著,而無我利他。


如何快速有效的積累功德資糧
(長文,值得細讀!)

凡夫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來說,要經歷五大階段,也就是唯識五位的劃分: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唯識五位涵蓋了佛菩提道的五十二個階位。目前絕大多數的佛子學佛處在第一個階段——資糧位,那麼在資糧位如何快速有效地修積資糧,從而可以跨越加行位,開悟見道,證得真如心以後,邁入修道位,修道成佛。

資是資財,糧是糧食,人欲遠行,必有資糧才能達到目的地。佛教所說的資糧,如聖玄奘菩薩於《唯識述記》卷九所說:菩薩,因之初位資益己身之糧,方至彼果,故名資糧。

因此,佛教所說的資糧,是指菩薩在因地,還沒有成佛的時候,所必須修積的種種善根功德,以此為基礎,才能最終圓證佛果。大乘菩薩所應修集的資糧略說有二種,如《大寶積經》卷五十二,世尊對弟子舍利子說:「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通達二種資糧,何者是耶?謂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為福德資糧?所謂布施體性福所作事、尸羅體性福所作事、諸修體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智德資糧善巧?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由住如是如是因緣法故,攝取於智,是故名曰智德智糧。」

簡而言之,菩薩所修積的資糧略分為兩種:一者福德資糧,二者智慧資糧。

所謂的福德資糧,即是修福;智慧資糧,就是修慧。小乘人修習解脫道,只要現觀蘊處界苦空無我、緣起性空,不需要或者僅需積累極少的福德資糧即能證得解脫果。大乘佛法不同於小乘法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證,必須要以廣大的福德資糧為基礎,才能成就。大智度論》卷八記載:

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修慧,不樂修福,弟弟廣專修福德,不修智慧。至釋迦文佛出世時,哥哥生在一長者家,弟弟則投生為大象。大象的力氣極大,能在戰場作戰,深得國王的喜愛,得到很好的飼養。後來哥哥出家學道,得六神通成俱解脫的大阿羅漢,但是,因為前世不樂修福,故終日託缽在城中化緣,求食不得。而弟弟不樂修慧,投胎為大象後,雖食物豐富,卻很愚癡。後來某天,阿羅漢在城中乞討了一天,也沒有得到飲食,飢渴之時,路過象廄,看到大象吃的比人還好,便以神通觀察因緣,發現大象的前世就是自己弟弟,於是便感慨到:我們兄弟兩個當初都有過失啊!

故詩說: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

佛菩薩的經論常說: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佛是兩足尊——福德莊嚴具足、智慧莊嚴具足。因此,大乘佛法既要修福德資糧,也要修智慧資糧,所謂的福慧雙修,福慧具足,才能成佛。

佛子修積福慧兩種資糧,是通過六度(六波羅蜜)的方式,如《優婆塞戒經》卷第二之「二莊嚴品第十二」中,世尊對善生菩薩說:

「善男子!菩薩具足二法,能自他莊嚴: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善男子!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

又如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卷十五所說: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等)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

因此,菩薩修積兩種資糧的方式,即是六度(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情從生死輪迴的此岸,跨越煩惱大海,到達涅槃彼岸稱之為 「度」,菩薩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方式的修習能夠成佛,故名六度,也稱六波羅蜜。六度是菩薩道的根本,佛教廣說有八萬四千法門,概括起來則不出六度範圍,六度涵蓋了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故名六度萬行。菩薩沒有開悟見道以前,於外門廣修六度萬行,開悟見道以後,則轉入內門繼續廣修六度萬行。一切菩薩無有離開六度而修佛菩提者,菩薩成佛的每一個階段的修習,也始終都是圍繞六度進行的,無一例外。

資糧位的佛子,就福慧二種資糧來說,要以修積福德資糧為主。因為智慧資糧需要以福德資糧為基礎,才能進修。譬如一個人的視力(慧解力)很好,但是如果不登到高處(不借助福德資糧),是無法望遠的(獲得甚深智慧的)。這也就是說,佛子即便是慧解力很強,如果不以福德資糧為基礎,是無法增益智慧的。若以福德資糧為台階,則如登高望遠,一步必有一步的勝景。所謂「福德能顯法身」,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修積福德資糧的方式,由《優婆塞戒經》和《大智度論》等經論可知:福德資糧的修積主要是通過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等方式進行的。如何「布施、持戒、忍辱」,依次略說如下:

第一節 如何修布施

布施,梵語音譯為檀那、檀,即是將自己所具之財物、體力、智慧(知識)乃至妻、子、王位施與他人的意思。布施之人稱為檀越、施主,所施的是物,物可以是財物、身體、體力、生命、智慧(知識)等能夠利益他人的有形物無形物,接受布施的對像稱為福田。布施除了是六度之一外,還屬於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之一。布施是菩薩修集福德資糧的最首要的方式。

按布施的內容劃分,布施略分為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

財施是指不僅不侵佔他人財物,反而將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醫藥、金錢、房產,乃至將自己的體力、身體器官、生命捐施舍給他人,其中布施的錢物等稱為外財,身體器官、生命稱為內財;

法施是指或對人稱讚諸佛,或應機為人開示三乘佛法的內涵,為人種下覺悟三種菩提的種子;

無畏施指不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語、行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懼。

布施的目的:

一者,布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布施體現了菩薩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二者,菩薩藉布施能夠和眾生結下善緣,以善巧方便將有情置於佛法之中,種下來世學佛的因緣,

三者,可以積累福德資糧,

四者藉破除個人的吝嗇與貪心,解脫行者對於「我」「我所」的執著,稱為檀(布施)波羅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對於修學菩提道的菩薩來說也最首要,所謂「卑吝者難成大器」,故布施位於六度之首。

一、如何修布施

菩薩如何布施?有人以為只要不吝嗇自己的財物,將錢財多布施給他人就可以了。佛教如法的布施不只這麼簡單,菩薩在決定布施以前,有一些事項是必需要注意的;否則,布施與受施者不僅不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反受其害,如《優婆塞戒經》卷二,「自他莊嚴品第十一」中,佛對善生菩薩說:

「善男子!……(菩薩修習布施等)有三因緣(三個要求):一者物淨、二者心淨、三者福田淨。云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淨。云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是名心淨。云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福田淨。」

這段經文得意思是說,布施對布施者(施主)、接受布施的對像(福田)、所施的物,這三方面都有種種的要求:一者,施主在布施時心要清淨(心淨);二者,施主所布施的物也要是清淨的(物淨);三者,接受布施者,也應該是清淨的福田,而不是染污、不淨的毒田(福田淨)。

略解釋如下:

(一)心淨。

心淨,是指菩薩在布施的時候心要清淨,《優婆塞戒經》說:

「云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

這就是說,菩薩布施的目的不是為了增益「生死善果」,不是為了獲得來世的人天福報,不是為了來世身體健康生活富足,不是為了來世得到美滿的家庭眷屬,不是為了獲得世間樂善好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要超勝他人;而是因為菩薩憐憫眾生,要和眾生廣結善緣,而是為了要利樂、調伏眾生,藉著布施的因緣而將眾生引入佛法之中,而是要將布施所得的福德迴向給今生來世親證三乘菩提,亦如是教導眾生親證菩提,以這樣的心態布施才能稱得上清靜布施。比如,雖然布施給窮人財物,但是卻不能以善巧方便,為接受布施的人種一點善根,或者不能將其引入佛法中來,就不是清靜布施。再如,若布施是為了得到今生來世的回報,則布施等同於世間市井之人投資作生意,是將布施庸俗化了。當然,心不清靜的布施,今生來世也能得到利益,但是只能得到世間法中的福報,不能得到佛教修行上的功德。

(二)物淨

物淨,是指菩薩所用來布施的物應是清靜的,《優婆塞戒經》說:

「云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淨。」

這就是說,菩薩用來布施的物,不能是以下幾種物:

一者,所布施的物不是用偷盜、搶劫、逼迫、欺騙等違犯法律違背道德的方式獲取來的,須是以合法合乎道德的方式獲取的財物,如現在的一些貪官污吏,喜歡用貪污受賄的錢物布施,以求佛菩薩保佑,如果佛菩薩真的有靈,則會早日讓其東窗事發,以便減輕罪業。

二者,所施之物不是聖所遮物,以布施食物為例,不能用牛排、豬排等肉類,或者是含有蔥蒜等五辛的食物,來供養三寶。也不能拿煙酒等對人身心有害的物來做布施。

三者,不能用多人共有的物拿來布施,必須是自己所有的物,如家庭財物屬於家庭成員共有的,不是個人所有,在沒有徵得其他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就把眾共物取來布施,就犯了私自盜用公物的過失了,這樣的布施就是物不淨。

四者,所布施財物必須非三寶之物私自拿三寶所有的物作布施,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借花獻佛」。出家的僧人,或者住在寺院的男女居士,若是想要布施眾生時,不可以取用三寶的財物去布施。如有乞丐前來乞食,法師居士不能在沒有徵得常住法師同意的情況下,就將寺院的食物布施給乞丐,這成了侵呑三寶物而布施了,來世果報很嚴重的。此時最好將自己的食物布施給乞丐,如果要將寺院廚房裡的食物布施給乞丐,要徵得常住主事者同意以後才可以,或者先將食物布施給乞丐,然後自己事後再掏錢補贖也可以。

五者,不能「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菩薩出口成願,不能將原來承諾布施給某甲的物,改變主意再布施給某乙,也不能將許諾布施給多人的物擅自改為布施一人,同樣也不能將許諾布施一人的物擅自改為布施多人。

六者,所供養的財物不可以是通過騷擾、勒索、逼迫他人而得到的財物,必須是合理合法得到的物才是清靜的,才可以用來布施。

用清靜的物布施,才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否則連布施的物尚且不是清靜,如何能以清靜心來作布施,又如何能得到布施的利益?

(三)福田淨

福田淨,是指菩薩所要布施的對像(福田),也是清靜的。《優婆塞戒經》說:

「云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福田淨。」

所謂的八邪,就是違反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一者正見,二者正思惟,三者正語,四者正業,五者正命,六者正精進,七者正念,八者正定。因此,八邪就是指:一者邪見,二者邪思維,三者邪語,四者邪業,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略解釋如下:

一者邪見,俠義的說是指撥無因果,廣義的說對佛法存有的各種不正確的見解,都可以稱之為邪見。在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就是正見,因為只有掌握正確的知見,用正知正見指導實修,才能有效果,如果以邪知邪見來指導實修,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如果堅持以為自己的邪見是正確的(見取見),往往就會誹謗和邪見截然相反的佛法正見,那就犯下了誹謗佛法的大錯了!

二者邪思維,就是不按照佛教所說的正理如實地思維,而是在邪見的基礎上,所作的錯誤的思維。

三者邪語,也就是說違背世尊的教導,說一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

四者邪業,就是指專干一些殺生、偷盜、邪婬等惡行。

五者邪命,就是指從事一些不正當的職業活命,如《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從事「販賣畜生、刀劍、毒藥、煙酒、羅網,賣婬,屠戶」等職業,從事這些職業的人都是世尊所說的邪命自活一類。

六者邪精進,就是在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的指導下,而努力地盲修瞎練。如印度教的苦行者,他們的確很精進地修行,只不過是在邪見的指導下,修行沒有什麼效果罷了!

七者邪念,即是對自己的邪見、邪精進等念念不忘,如世間一些分子一直植用佛教經典或是摘用宗教觀念作為招納教徒、斂財之工具,享受他人捐獻與供養,不思克己修身,沒有證悟卻妄言自己得道,甚至超越古代聖德西;或妄言自己是佛菩薩、神靈下凡.....。

試想,古來聖德有哪一位有這樣狂傲的言行?大多數都是認真本分的帶領大眾修行。並且自己不積累財貨,更不花時間經營投資,均以教學傳法為要務。

而講演經典方面,也以最嚴謹的態度來說法,並以身體力行來感召大眾,絕不絲毫添加自己的想法!

八者邪定,就是在邪見的作用下,離開佛教的智慧,單純地修習禪定,或者將禪定當作是佛教的終極目標而修習者,如以定為禪。

存有八邪的人,就不是清靜的福田!

佛子作布施種福田,以求累積福德資糧,有一種情況一定要避免,那就是一定不能種毒田!

世尊親口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數,還有一些天魔投生到人間,長大出家為僧,利用僧寶的身份來破壞佛教,此即是佛說之「獅子身中蟲,還食獅子肉」!這一些邪師、尤其是「獅子身中蟲」,往往表現出博學,人品好,能說會寫,著作等身等,甚至是採用暗示、明說、指使弟子說自己是「佛菩薩」轉世再來,讓人以為他們是佛教的「高僧」「大德」……總之,他們自有手段,能讓人以為他們真的很有佛法證量,然後說一些相似佛法來誤導初學佛子,或者乾脆將外道法一一地套上佛教名詞來假冒佛法,全面取代佛法!

此一類邪師,獅子身中蟲,即是最毒最毒的田,布施給他們,即是幫助他們破壞佛法。布施給存有八邪的人,雖然所種的是染污的福田,來世尚有不清靜的福報。如果明知是毒田仍然布施的,則不僅沒有回報,而且獲得的是地獄重罪。且和邪師結下因緣,則未來世惡報完畢以後,若因緣會聚,又會身不由己地走到一起,同流合污,又會犯下破壞佛法的惡業!

二,布施須要注意的其他事項

菩薩在布施的時候,除了注意心淨、物淨、福田淨以外,還須注意:

(一)三輪體空。

布施行的形成,是由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和合而成的,施者、受者、施物稱為三輪。菩薩在布施的時候,觀察「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故是無常變異的法,都沒有常不壞的體性,「施者、受者、施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異,一秒鍾以前的和一秒鍾以後的「施者、受者、施物」,都已經不是同一個,不存在恆常不變的 「施者、受者、施物」,故「施者、受者、施物」是空,如是觀察,即是「三輪體空」。

三輪體空即是《金剛經》所說之「不住相布施」。波羅蜜,意思是到解脫生死的彼岸,單純的布施只能得到福報,不能讓人到涅槃彼岸,故布施如不觀察三輪體空,沒有波羅蜜的效果,如果布施時能觀察三輪體空,無人我施者受者,則具解脫的功德,故名布施波羅蜜。因此菩薩在布施的時候,觀察三輪體空,即是布施波羅蜜,即是清靜布施,即能遠離遠離人我相,遠離對於吝嗇以及對布施的果報的執著,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所說的

「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菩薩對布施心無所著——不存任何執著,是上品布施,如《大智度論》卷四所說:「如以財寶布施,是名下布施;以身(體)布施是名中布施;種種施中心不著,是為上布施。」

布施的本質是三輪體空,但是三輪體空和布施者來世能得到大利益是不相矛盾的,今世的「我」——「五蘊」所作的布施,由來世的「我」——五蘊承受布施的果報,五蘊非我,不是真有「我」在布施受報的意思。布施之無作者、受者,卻又因果不失、不錯亂,實是因為有阿賴耶識集藏一切善惡業的業種不會壞失的緣故,故《優婆塞戒經》說「種種資生布施於他,施已命終,是人福德,隨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隨形」。

(二)《優婆塞戒經》卷五之「雜品之餘」所說之「三事、四惡、五法、八事」。

布施時須注意的「三事」是:一者布施前許諾的財物多,可到了布施的時候卻給少;二者布施者選擇一切品質不良的財物布施給人;三者布施以後,心生悔恨,乃至所要已經布施出去的財物。布施者如果違反樂這三條,布施很難得到勝妙的果報,或許因此而導致來世果報來臨時候發生糾紛,不可不慎。

布施時遠離的四惡是:

一者破戒,為了布施而破戒,或者是通過破戒的形式來達到布施的目的,如自己沒有財物,便將偷盜來的財物布施;二者疑網,懷疑佛說的布施的道理;三者邪見,也就是布施的人沒有正知正見,比如有的人害怕接受布施的人拿自己的財物干壞事,將來自己來承擔他做壞事的果報,因而不敢布施,如果布施之人在布施的時候,明知接受布施的人要用布施的財物干壞事仍然布施的,那當然要承擔果報,如果施主是清靜的布施,布施僅僅是為了消除受施者身心的痛苦,不是幫助他做壞事,那麼施主仍然會達到善果,不會得到惡果;四者慳吝,就是舍不得錢財布施。

布施時須注意的五法是:

一者布施時不刻意地選擇受施德對像有德之人還是無德之人,不論冤家親人,都以平等心來作布施;二者布施時不說人事的善惡,以免造成誤會,讓受施者以為布施者別有所求;三者布施時不擇尊貴貧賤,一視同仁;四者布施時不輕慢受施者;五者布施時言語柔和,不粗聲粗氣羞辱受施者,讓他以為自己所受的是「嗟來之食」。

布施時須避免的「八事」是:

一者布施以後,刻意地查點受施者的過失;

二者,布施時,根據個人的喜好,區別貴賤怨親,不能以平等心布施;

三者布施以後,不能做到三輪體空,執著布施的功德,念念不忘;

四者布施以後,喜歡對人宣揚自己布施的功德;

五者為了給受施者一個驚喜,故意說不會布施,後來有布施了;

六者布施以後,依仗自己是布施者的身份,輕慢侮辱謾罵受施者;

七者明明講好是布施,布施以後卻要受施者加倍奉還所施財物;

八者布施以後,又對布施的功德心生懷疑的。如果,違反「八事」之一而作布施的話,則不能得親近佛菩薩善知識等人,也不能報得上果。

(三)布施應「手自授與」。

布施應「手自授與」,這就是說,布施者所作的布施,應該親自動手,不假他人,除非實在無法親手完成。「手自授與」的布施,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如果自已親自完成,不通過第三者進行,那麼未來世所得福報就不會被別人掌控;若是委託別人幫助布施,則未來世所得的福報也會同樣須假他人之手,自己才能獲得。因為在因地布施的時候是經由他人完成的,所以來世應得之福報,也須同樣假他人之手才能擁有。因此,布施應身體力行,親自完成,而且親自完成也是六度之精進行,如果親自布施,則布施的時候,既有精進也有波羅蜜。

(四)布施應隨喜迴向。

隨喜,含有隨順欣悅之意,佛教所說的隨喜有兩層含義:一者,隨他修善,喜他成就;二者,菩薩布施時,隨眾生的心之所喜,而為布施,如為貧窮者布施財物,為病人布施醫藥等。

迴向,含有回轉趣向之意,佛教所說的迴向含有兩層意思:一者是指佛子願將自己所修之福慧資糧,與一切眾生分享,而期望自他皆能圓成佛道;二者是指佛子願將所修之福慧資糧用於實現某一個具體的目標,如將自己所修福慧資糧迴向舍報後往生極樂世界,或者迴向給參禪明心見性等。《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之「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龍樹菩薩開示:

「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佛菩薩等)於此福德中,生隨喜福德,是故名隨喜。」

也就是說,菩薩雖然沒有親自去做布施等功德,見他人修福,而歡喜讚歎,因此產生隨喜福德,為什麼菩薩隨喜能有「不勞而獲」的效果?龍樹菩薩繼續開示說:

「諸菩薩以方便力,他勤勞作功德,能於中起隨喜者,福德勝自作者,復次是隨喜福德,即是實福德。所以者何?念過去佛即是念佛三昧,亦是六念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等。因行清淨戒入禪定,起畢竟智慧和合故,能起正隨喜,是故不但隨喜而已,亦行是實法。」

大乘佛法是不可思議的,隨喜也可以產生極大的福德,而且是真實可以受用的福德功德。迴向,即是利用六度所修積之福慧資糧,將隨喜所生之福德,來實現某一個目標。《大智度論》之「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轉錄經文中,彌勒菩薩摩訶薩對須菩提說:

「有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所得故,若聲聞辟支佛福德,若一切眾生福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隨喜,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

故菩薩修布施、隨喜等福德,應迴向給一切眾生,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成佛的意思。隨喜與迴向可以起到「放大」福德功德的作用,故菩薩見人布施應隨喜讚歎,自己布施應迴向。以隨喜讚歎具有「放大」的作用,故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偽佛法,對於一些貌似善知識的「大師」,不可以隨意隨喜讚歎,否則,因此和邪師邪法結下因緣,今生來世必會結出惡果!

有心眼較小的佛子擔心,布施以後作隨喜迴向,是將自己所積累的福德分給他人,這樣自己的福德資糧豈不是減少了嗎?《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之「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龍樹菩薩如是開示:

「持是隨喜福德,共一切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等),以利益眾生。」

因此,布施以後隨喜與迴向,並不是將布施的福德真的分給了別人,而是等將來果報現前的時候,菩薩自願將自己所得的福報和眾生分享,以教化眾生,和眾生一起共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教的因果是自作自受,業果不失,不是異作異受,自作他受。因此隨喜迴向不僅不會減少自己所修的福德,而且確實可以起到倍增的效果。

(五)放生。

放生是指人們將被捕獲被拘禁之魚、鳥、獸類等動物贖取以後,再放回山林江河中,使其不受人類宰殺烹食的善行。放生是佛子應為之事,《梵網經》卷下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放生往往需要付出財物贖取動物,屬於財施;放生時要為動物說三皈依等,屬於法施;被捕獲拘禁的動物面臨絕境,心中恐怖畏懼,故放生也屬於無畏施,且眾生最珍惜的莫過於自己的生命,因此放生的功德很大,常行放生,可得今生來世健康長壽富有受人擁戴的福報。如今佛教界的放生活動可謂成為蔚然成風,雖然如此,部分佛子在放生的時候,因為不知如何放生,導致了一些負面影響出現,不能不引起重視,那麼如何放生,略說如下:

一者,放生以隨緣為宜,若遇到即將被殺煮食的動物,可買下來放生。不必和販賣動物的商人預定一定數量的動物來放生。若和商人預定,則商人為了經濟利益,會去抓取動物,在抓取動物的時候,往往導致一部分動物死亡,如此放生則適得其反。若一定要從商人那裡購買動物,也不可讓商人知道是放生所用。

二者,放生應知被放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如果不知道動物的習性,將被放生的動物放於不適應的環境中,不久則死;放生以放野生動物為宜,如果放生人工飼養的動物,這些動物因為不會謀生,不久則死。沒有智慧的放生,或者僅僅是為了滿足放生欲而作形式上的放生,其實往往是變相殺生,已經失去了放生的意義,有何功德可言!

三者,放生最好身體力行,盡量自己去做。在購買動物以前,要問清楚動物是從哪裡捕獲的,以便可以將其放回到原地。已經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動物也不適合放生,除非有時間有能力去把動物治癒,讓它有了謀生能力在放生,否則導致間接殺生,也會有因果的。

四者,自己放生,放生的儀式,不必很複雜,只須於放生動物前,為它們說三皈依等簡單儀式即可。

(六)布施應量力而行。

一方面,菩薩生生世世於世間行菩薩道,有父母老人需要贍養,有幼小兒女需要撫養,故布施要量力而行,細水長流;另一方面,菩薩要盡力布施,若必欲等富貴以後再來布施,則永無布施之時,以布施是富貴正因故。《大智度論》卷五十六,龍樹菩薩開示說:

「若不布施我自失四事功德:所謂後身生貧窮,貧窮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若不利他則不能成就眾生,若不能成就眾生,亦不能淨佛世界。何以故?以眾生淨故,世界清淨。」故菩薩因盡力布施。佛教經典常說初地以上的菩薩摩訶薩能以一切寶物、頭、目、髓腦、國財、妻子、內外所有,盡以布施,而心不動轉,這是大菩薩的布施境界。不能以此來要求資糧位的菩薩,否則,會導致他們退失菩提心。如《大智度論》 卷十二記載舍利弗退失菩提心的經過:

舍利弗過去世曾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當時有人要舍利弗將眼珠布施給他,舍利弗就將眼珠摳出來布施給那個人,那人拿到眼珠,在舍利弗面前嗅了嗅眼珠的味道,嫌眼珠臭,就將眼珠拋在地上,還用腳踩踏。舍利弗感到人類的根性實在低劣,行菩薩道度人實在太難,不如自己早日解脫生死,於是便退失菩提心,退回到小乘解脫道了。

三,布施的果報

《大智度論》卷十一,龍樹菩薩開示說:

「如佛說:世有二人為難得,一者出家中非時解脫比丘,二者在家白衣能清淨布施。是淨施相乃至無量世,世世不失,譬如券要終無失時。是布施果因緣和合時便有,譬如樹得時節會,便有華葉果實,若時節未至有因而無果。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與人道。」

布施的果報,《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說有四種威力:

「布施四相者:謂諸菩薩,修行惠施,能斷慳吝,施所對治,是名第一。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資糧;亦即能作布施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施先,意悅,施時,心淨,施已,無悔;於三時中,心常歡喜,以自饒益;亦能除他飢渴寒熱,種種疾病所欲匱乏怖畏眾苦,以饒益他,是名第三。於當來世,在在生處,恆常富樂,得大祿位,得大財寶,得大朋黨,得大眷屬,是名第四。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月燈三昧經》說布施十種利益,乃至《優婆塞戒經》《大智度論》廣說布施之種種功德利益,概括如下:

一者,布施能得到世間法的利益。

樂於布施的人,來世恆常富樂,得大祿位,得大財寶,得大朋黨,得大眷屬。《優婆塞戒經》卷四說:

「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可見布施的的利益是很大的。

二者,布施還能得到出世間的利益。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龍樹菩薩開示說:

「復次過去諸佛初發心時,皆以少多布施為因緣,如佛說是布施是初助道因緣。」

《大智度論》卷三十二還記載: 億耳阿羅漢,過去生曾以一花施於佛塔,其後九十一劫人天中受樂,餘福德力使其證得阿羅漢果。再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三記載:世尊路遇童子在沙中遊戲,一童子將沙子放入世尊的缽中,供養世尊,以此功德,來世成為古印度大名鼎鼎的阿育王。阿育王廣布世尊舍利,造八萬四千塔,以此因緣,未來世必成佛道。

一者,就布施的主體來說,隨布施者自己的佛法證量越高,心越清靜,布施所得之功德越大。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二記載:

「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舍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缽飯上(供養)佛。佛即回(布)施(給)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

二者,就布施的物來說,將法布施佛與人的功德最大。如《大智度論》卷十一,有人問財施法施何者為勝,龍樹菩薩開示說:

「如佛所言二施(財施、法施)之中法施為勝,所以者何?財施果報在欲界中,法施果報或在三界,或出三界。復次口說清淨深得理中,心亦得之故出三界;復次財施有量,法施無量,財施有盡,法施無盡,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轉多;復次財施之報淨少垢多,法施之報垢少淨多;復次若作大施必待眾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復次財施能令四大諸根增長,法施能令無漏根力覺道具足;復次財施之法,有佛無佛世間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當有耳,是故當知法施甚難……復次從法施中能出生財施,及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及佛;復次法施能分別諸法,有漏無漏法、色法無色法、有為無為法、善不善無記法、常法無常法、有法無法、一切諸法實相清淨不可破不可壞,如是等法略說則八萬四千法藏,廣說則無量,如是等種種,皆從法施分別了知,以是故法施為勝。是二施和合名之為檀,行是二施願求作佛,則能令人得至佛道,何況其餘!」

三種布施中,作法布施的佛菩薩不求名聞利養,講經說法令聽法者今生來世解脫成佛,法布施能從根本上利益他人,故法施的功德最大。法布施的功德最大,但是資糧位的菩薩,所知所證的佛法有限,應以財物布施為主,即便是偶作法施,也只是開示一些讚歎諸佛功德,勸人正信因果等內容,不要涉及第一義甚深佛法,以免不甚說錯法,造下誹謗第一義法,誤導眾生的大罪過。

三者,就布施(供養)的對像來說,接受布施(供養)的人佛法證量越高,作布施的人所得之功德越大。

《大智度論》卷十,龍樹菩薩說:

「釋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養,是福倍多。何以故?佛自供養佛故。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一施者清淨受者不淨,二施者不淨受者清淨,三施者清淨受者亦淨,四施者不淨受者不淨。今施東方諸佛,是為二俱清淨,是福最大,以是故佛自供養十方佛。」

再如《優婆塞戒經》卷五之「雜品之餘」佛言:

「如為身命耕田種作,隨其種子獲其果實,施主施已亦復如是,隨其所施獲其福報。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辯,施主亦得如是五報: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

故諸佛是第一福田,供養諸佛的功德最大,其次是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佛云:

「善男子!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即得名為無上福田。如是菩薩出勝一切世間之事及諸眾生。」

再次是緣覺乘人、聲聞乘人。布施給世間的凡夫、外道,乃至畜生等也有福德。身為佛子,對於修習禪定斷欲求生諸天的外道,只要在他們缺衣少食的時候,布施衣食即可,不必捐助更多的財物,畢竟他們所傳所修的法義不能教人解脫成佛故。

這也就是說,同樣布施給人一元錢,隨布施者的心清靜與否,來世所得的回報的多少是不同的,如果是諸佛如所作的布施,則雙方獲得得福報皆是無量,如果是世間得凡夫布施的,來世的福報則是有限量的;同樣布施給人一元錢,根據布施的對像的不同,來世的福報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如供養諸佛如來,所得果報無量,如果布施給破壞佛法的人,不僅沒有福報,而且會得惡報。根據所布施的物的不同,布施的福報也有所不同,其中法布施福德最大。

但是,在《優婆塞戒經》卷五後面還補充說:

「善男子!我今為汝分別諸福田故,作如是說:得百倍報至無量報。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言百倍者,如以壽命色力安辯施於彼者,施主後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各各百倍乃至無量,亦復如是。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於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

佛子不可不察!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怨天尤人是非常損福報的行為

福報功德漏了!善護口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