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墮沉迷——給時間算個賬】

  我們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是生命。具備了知慚有愧的心之後,就要立足當下,利用一切時間、方法,使自己的行為盡快遠離放逸。

  青少年時期本是求學的大好時期,也是培養道德品質,確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最好時期,可現在的有些孩子廢寢忘食地沉溺在網路遊戲中,或如癡如醉地追逐“偶像”;成年步人社會後,面對競爭與生活的壓力,外界又充滿了太多的誘惑,一直都被各種煩惱所纏繞;老年後,髮白皮皺,口拙齒脫,健忘智昏,身心衰竭,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步步逼近……正所謂:「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生的大好時光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溜走,直到最後,在記憶中也沒有多少東西是值得欣慰的。這些都是因為放逸身心造成的,真是「莫等閒,自了少年頭,空悲切」啊!

  晉國正卿趙簡子的兒子伯魯,是正妻生的長子,也是太子;無恤是翟族婢女生的小兒子。趙簡子想確定繼承人,不知立哪位好,於是他把日常訓誡寫在兩塊竹簡上,分別交給兩個兒子,囑咐說:「好好記住!」一晃過了三年,趙簡子問起兩個兒子,太子伯魯說不出竹簡上的訓誡。再問他的竹簡,說是已經丟了。又問小兒子無恤,他竟然很熟練地將竹簡上的訓誡背誦出來。追問竹簡,他便從袖子中取出獻上。於是,趙簡子認為無恤十分賢德,便廢掉太子伯魯,立無恤為太子。他就是後來趙國的君主,三家分晉的重要人物——著名的趙襄子,趙國因他而躋身戰國七雄。

  人的地位、榮譽與成功等等並不取決於出身的貴賤,而是依靠自己的仁德、學識、才幹、品質等。只要不放逸,這一切都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宋朝金溪縣方仲永,世代務農。方仲永五歲時還不認得筆墨紙硯,一天忽然哭著鬧著索要筆墨紙硯。父親很奇怪,就向鄰居借來給他。仲永馬上寫下了四句詩,並於落款處簽上自己的名字。那詩表達了孝養父母、團結宗族等含義。從此以後,旁人只要指定某一題目讓他作詩,他就能揮筆立就,文辭之優美、意境之深邃都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鄉里人對他非常器重,並漸漸對他的父親也禮遇有加,還有的施捨錢財給他。仲永父親覺得這件事有利可圖,就不讓他進學校學習,每天帶著他四處乞討、獻藝度日。光陰似箭,到仲永十二、三歲時,作詩的水準遠遠不能和他五歲時相比了。又過了七年,他已經天才泯滅,同普通人沒什麼差別了。

  關於這件事,王安石認為:有些人聰明穎悟,具有天賦,因此比起僅僅依靠後天發奮勤學而成就的人要優越得多;但是天才如果沒有得到精心培育,任他自由發展,也會淪落為普通人。何況大部分人天分並不高,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養,恐怕會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吧!

  我們大多數人一年到頭,除了忙於工作之外,就是忙著吃喝玩樂。不知道您是不是給時間算過帳呢?請您聽一下老子的學生楊朱所說的這段話,或許您會有所感觸。

  楊朱說:「能活到一百歲的,一千個人中難有一個。假設我們能夠活到一百歲,扣除掉孩童和衰老糊塗的時間,再去掉睡眠、休息的時間和疾病、痛苦、失意、憂愁的時間,所剩下的就沒有多少了。那麼人生在世又為了什麼呢?為了味美豐富的食物?悅耳的音樂?悅目的女色?可是這些東西不但不能經常令我們得到滿足,而且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往往會讓我們喪失掉更多的快樂,並且會使我們的身心得不到自在。那麼這與關押罪惡深重囚犯的一層又一層的牢籠又有什麼差別呢?」

  儘管每個人的思想理念不一定與楊朱相同,然而我們為實現目標所剩的時間卻一定不會超出楊朱所言。假如我們能活百歲,真正掌握住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僅僅不過短短的幾年而已!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去不返,如果對自己的生命持認真負責的態度的話,還有什麼理由放縱自己,庸庸碌碌地沉迷於無意義瑣事中,為自己打造一個黃金的「牢籠」度過一生呢?

  〈進學解〉中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因此,沉迷於物欲而自甘墮落的人難以成事;精勤善法、善於治心的人不會輕易虛度任何一寸寶貴光陰!

  作者:行策

  來源:德智行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