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噶仁波切

在大乘顯宗佛法裡,「金剛經」中有一句偈語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偈語文字精簡優美,意義非凡,要大家觀有為法的世間如夢幻泡影般幻化,如露和閃電般快速消逝,就是要大家對不實在的世間法不要起執著。同樣的,在金剛乘的教法裡面,也有一句偈語可以和上述金剛經中的偈語互相輝映,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是這樣的: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已目地,不具菩提心,

        當執著生起,正見已喪失!

    這句偈語,據藏密的說法是由文殊菩薩親自傳給薩迦傳承的始祖--薩千·貢噶·寧波,它濃縮了佛陀的所有教法和修行的次第。金剛經的偈語還只是破世人執著世間有為法的邪見,而這個「離四執」的偈語更進一步道出了修行的次第,所以在金剛乘傳承的教法中,它是赫赫有名的金剛棒,粉碎世人的不正見。

    正見,是所有佛法的基礎,在八正道中排在首位,不是事出無因。若懷著對世間的不正見,則我們修持佛法的人會偏離正確的道路。正見像一個領航員,使接下來的七個正道有正確的方向,而使行者走向涅盤。

    在月中,來自中國四川西康德格更慶寺的貢噶上師,是薩迦傳承的年青俊秀,年三十四歲,性格厚實,精進修行,完成多項的顯密教法各閉關,是個腳踏實地的上師,他在本林主持幾項法會、灌頂後,特別請他開示了這個赫赫有名的「離四執」的薩迦教法,使我們對佛法和修行有了整體的概念。

    若要更詳細的領略此四執的教法,我們不得不借用薩迦傳承的另一位祖師,哦蘭巴·蘚南·桑耶對此偈的解釋,他說: 

        第一既然已了知, 

        修學佛法人身寶, 

        難得無常易壞失, 

        應努力斷惡修善,
 

        第二既然已了知, 

        生死海中無量眾, 

        皆入海怪口中苦, 

        應出離求涅盤地。 

 

        第三既然已了知, 

        虛空眾生皆父母, 

        曾以慈愛利益樂, 

        應以慈、悲、菩提心, 

        成就利他之目標。 

 

        第四既然已了知, 

        凡所顯現皆自心, 

        幻化離一切心造(之邊執), 

        應修究竟之真理。 

 

       供養三寶不失時, 

       捨棄惡行修佈施, 

       三輪體空盡回向, 

       必能圓滿究竟願。

     以我的理解,第一段偈語破世人執著此生生活中的利樂,在這種短視的人生觀中,失去了一個珍貴人身來修行佛法而得到解脫的機會。另外這種人生觀也落入佛法所說的「斷見」,以為人過了這一段生命就沒了,緊緊提住現在這一段人生的欲樂,甚至不措手段,種下種種惡因,招下今生、下生無限的煩惱,也就是說,他不知道或相信「因果」的法則。這樣的人生觀,肯定是沒有正見,貢噶上師說離四執的第一段句子: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其目地也是為了消除此種執著此生的不正見。他說要消除此種執著,先要建立起人身難得的觀念。要得到寶貴的人身,其實要累積許多的福德資量,可是觀世間的眾生造善業的行為如白天的星星般少,造惡業的行為卻如晚上的星星般多,因此他說要得到寶貴人身的機率,在西藏流行的一種說法,就像撒一把黃豆在牆上,看有那一粒黃豆粘在牆上。或是一隻瞎眼的烏龜,每一百年把頭升出海上,恰好穿過在汪洋大海中飄流木塊中間的一個洞。要不就用數量來比,人類的數目,如某一個社區,比不上樹下挖出來的一個螞蟻洞的螞蟻,因此相較之下,人類數目的總和,比不上森林中的昆蟲數目。經上說,鬼道眾生如暴風中的雪片般多,地獄道的眾生卻多如大地的塵數(泥沙),可見人的數目比較起來少得很多,相對起來就更加珍貴,應由此思維人身難得。人身雖難得,但要得暇滿人身難上加難,金剛乘有所謂的十八暇滿人身,是指人身八種無暇,十種圓滿。八無暇,即指我們不出生於:(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長壽天人(五)野蠻人(六)不正見者(七)無佛之地(八)愚癡之人。人身十圓滿是必須具備的,其中五種須自己擁有的,另五種來自他人。五種自圓滿為:(一)生為人(二)生於中國有出家或在家眾修行的地方(三)六根俱全(四)未犯五無間罪(或叫他人犯或隨喜他人犯)(五)對佛法有真實信心。五種他圓滿為:(一)有佛出世。(二)佛說法(三)佛的教法被保存著(四)有依法修行者(五)有慈心的施主供養。我們仔細思量一下,我們是否俱足這十八種暇滿人身?如果我們有正確的觀照,珍貴的暇滿人身之得來不易,我們就會培育起向道之心。為什麼,因為得到人身的機會如此希有,而失去人身卻非常容易。

    第一段「離四執」的解釋偈文的第三行說:
        難得無常易壞失

    有生就有死,這是世間法的必定過程,當眾生出生的時刻,死也相隨伴著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婦人因為兒子的去世而悲傷,佛陀教她去某一個家庭裡,他家裡從沒有死過人的討取一些芝麻來,他就有辦法讓她的兒子復活。到了最後這位婦人放棄了尋找,同時也領悟了生死的關係而停止了她的悲傷。我們也要知道,偉大如釋迦牟尼佛,他還是捨棄他的色身而入涅盤,對死的思維,我們可分作三個方面:
    一、死必定來到。
    二、我們不知道死亡來臨的日期。
    三、死亡時,只有佛法才有辦法能幫助你。

    大多數人都逃避面對死亡,不敢想到死亡,甚至會說:不會這麼快輪到我,對死亡毫無準備,甚至對死亡一無所知。華人的俗語有說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會留你到五更。死是必然的,幸運的是佛教徒對死亡的認識也比一般人透徹。所以當死亡時。哦,我們想,生命如此珍貴但短促,我應該掌握此段人身,好好的趕快來修行,因此佛法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聚合的現象,其性質皆屬無常,最後必定毀滅。方廣大莊嚴經中說:
        三界無常如秋雲,眾生死如觀舞,
        生命如閃電,迅速逝去如飛瀑。

    第二和第三句話跟金剛經中的偈語: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被推崇為佛法八大宗派之始祖的龍樹菩薩說:「世間致死的因緣多,而維生的因緣少,且生因亦成為死因,所以一定要努力修行。」據他所說,生存之因緣,如你喜歡的居所、食物、財富等,也可能變成到致死之因緣。所以你必須細心思維死亡之必然性。

    第二,思維死期之不可預知。人們死亡的原因很多,如老年、生病、意外、天災人禍、戰爭等等,它可沒有預告。有者死於胎中、少年、壯年或中年,所以你不能說等我老來,或有閒空時才來修行,死亡不會等你,它隨時來襲。所以你須仔細思維立刻要來修行的必要性。

    第三,我們常說我們所有的財物和親戚關係死不帶去,但事實上,貢噶上師說,即使在生前,如果沒有修行,這些東西和關係對他也沒什麼幫助。你仔細思維你是獨自面對死亡的過程,四大分解,善惡業隨身,如果你在生前常常修行佛法,斷一切惡,做種種善業功德,熟習死亡的狀況,那你對自己的去處更有信心。所以你要思量修行佛法對我們死亡的幫助,這樣你就很努力來斷行善,修持佛法,珍惜人生。

    離四執偈文中的第二段: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這段文句進一步說,好,你明白了人身難得,死亡必來而不可知,所以你就起心學佛,並且很努力斷惡行善,可是若你的目標只是期望有一個更好的來生,更好的福報,那你還是執著於世間,沒有出離輪迴的心,還是不正見。世間的苦,在離四執的偈文中說像海怪一樣,把眾生統統的吞噬進去,眾生在生死海中打滾。苦,在巴利文中稱為Dukka,我們漢系佛教把它譯為「苦」,只是對了一半。Dukka含有苦樂參半的意思,就是說人生有甜、酸、苦、辣等味道,使人們吃盡了苦頭,但有人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有味道,才剌激,從佛法來說這是精神的倒錯,是無明,沒有透視世間的現象和本質。

    佛教所稱為的世間,包括了六道眾生的世界,稱為娑婆世界(Samsara),是個苦海。為什麼這樣說呢?在人間,不用說,我們知道我們一生的遭遇都是一本難念的經,即使我們有所謂的宗教信仰,有精神寄托,有救世主依靠,我們作了一些善業,如果沒有正見,對世間法的正確瞭解,我們還是擺脫不了煩惱,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出離世間的心,所做的修行和功德落於有漏的世間福報。

    第二段偈文強調出離心的必然性,那我們須要先觀世間的過患。世間的過患以苦來分類,有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是在下三惡道中表現出來,即為地獄苦、餓鬼苦和畜生苦。地獄的苦可分寒地獄、熱地獄、近邊地獄和短命地獄。寒地獄又分為八種,從第一種的冷得身起疱的疱地獄到週身內外皆硬如石裂為十六塊的「裂如大蓮花地獄」,使地獄眾生飽受寒冷之苦直百萬年、億萬年以上。相反的是熱地獄,從拿著武器跟人家廝殺開始到阿鼻地獄時,你無法分辨火與被火燒的眾生,你唯一聽到是他的哭聲。他們的壽量也是無可限數。此外近邊地獄的現象是眾生墮入水溝、糞池、刀山、熱河、燒板,受盡無量的苦。因此為避免墮入此道,我們必須思量地獄道的過患。

    餓鬼的苦也可分為外在的、內在的和飲食的。外在的苦是因為貪的關係,餓鬼眾生找不到食物,有時候看到遠處是一座飯山或大河,歷盡千幸萬苦來到跟前,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或飯山是一堆白土,大河是一塊藍色的石板而已,飽受飢渴之苦。第二種是內在的,即使他們找到了食物,也無法塞進如針孔般小的嘴吧,或通過如毛般幼的頸項,即使食物進入胃裡,因為胃比山還大,他反而感覺到更飢渴了,有的即使吃進了食物,由於過去的業力,食物化成火焰,燒傷了五臟和身體,受無量的苦,這樣的苦一再重複到業盡為止,為避免墮入此道,我們必須思量餓鬼道的過患。

    畜生的苦,分為海洋和畜生的。海洋的生物居無定所,隨波逐流,大魚吃小魚,或生活於黑暗陸塊中,彼此堆積壓擠,看不到自己的身體,也找不到食物。畜生如果是被人畜養的,要拉車犁田擠奶,被人棒打捆綁,到最後被宰殺來吃,另一些則被殺來取毛、骨、皮等,野生的動物互相捕食,弱肉強食,或被獵人追捕,畜生的普通性的苦是愚癡,不會思維,吃一些骯髒的食物,如狗吃大便,死雞等腐爛食物,為避免墜入此道,我們必須思量畜生道的過患。

    壞苦的現象,在三善道的情況比較明顯。如天帝享盡福報後,臨死之時呈現天人五衰的現象(花冠委縮、體臭、衣變舊、身光失去,及預知投生於下生)如投生為人道的僕人、餓鬼或地獄,其內心的痛苦超過地獄。或是統治世界的皇帝淪為僕人的奴隸,強者變弱者,富人變窮人,或每天遇你憎恨的人,跟相愛的人分離,求不到自己的願望,這是人間的痛苦。而阿修羅心性嗔恨妒嫉,常跟天人爭吵鬥爭,肢體破碎,受盡無量的苦。我們應該思維此壞苦的過患,而避免墮入此壞苦。

    行苦的特徵是川流不息不能安止的苦。我們思量一下我們這一生為了生存耗費了許多時間精神和體力來維持生活,用盡了心思後,到臨死時,這些活動都沒有意義和幫助。窮人為三餐而奔波,富人懼怕財富被盜搶,三界的六道眾生沒有一刻會真正的停下來,在輪迴中打滾,為什麼?就是不俱正見來透視世間的過患,來生起出離心。

    這些世間的過患是如何產生的呢?佛陀在四聖諦法中說這是我們所招集的,就是自己種下的因所結成的果。這些因都有漏的,世間的,而其果報是有漏的,不能出世間的,你必須思維拋棄一切成為世間的惡行,而力事善行,這些因也可分做三方面來說:惡行、功德行和無記行。

    惡行的性質有十種:殺生,偷盜,邪淫,以上三種屬身業;第四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以上四種屬語業;第八是貪、嗔、不正見(癡),認為無因果律、無四聖諦、無三寶等,不相信經典中所教的,以上三者為意業。其次應思維這些惡因在今生和來生帶來的果報:短命、貧窮、配偶不和,受人批評,與朋友發生衝突,不被他人採信,不能如願,遭遇極大恐懼者,少量惡業者生畜生道,中量惡業者生餓鬼道,重量者生地獄道。最後思維墮入三惡道的無量難忍難受的痛苦,因此應下大決心,寧死亦不再造身、口、意三種惡業。

    功德行:應瞭解其性質,果報和如何完成它。基本上,上述的十惡業拋棄後,我們應以遠離貪、嗔、癡之心來完成種功德行,比如說佈施是種善行,但你若以求來世福報而行之,這是有漏的世間法,而不是出離世間的法,相反以純淨為肋人的心來佈施,不執著世間的回報,這才是真正的出離心,在原始的佛法裡,修八正道就是一個解脫的道路:正見、正思維、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或是行菩薩道的六度波羅密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八正道中正見排在首位,六度波羅密中最強調的是智慧,兩者都強調對世間的正確瞭解,否則一切修行都變成人天福報,都是世間法而不能出離、解脫了。

    無記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沒有善惡動機所引發的行為。如吃飯、走路、駕車,其果報是中性的,即不帶來痛苦也不帶來快樂。可是藉由動機的力量,我們可將無記行變成功德行。譬如吃飯前可以觀想先供養三寶、上師,及吃飯時是佈施肚裡的蟲;沭浴時,觀想菩薩以甘露清洗你的業障;大小便時觀想業障從你身上消除然後化成甘露下施給一切冤親債主;走路時可以觀想去見上師或聞法;駕車時可觀想駕一艘船渡一切眾生過生死苦海,總之,盡量把一切心、行為安住在法上,培養和長養自己修持出離的心。

    離四執的第三句偈文是:

        「執著已目的,不具菩提心

    偈文解釋說盡虛空界的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他們都曾以慈愛來利益我們使我們得到快樂,但他現在都沒有脫離輪迴,因此我們應該以慈心、悲心、菩提心來成功的利益到他們。在培養出離心後(這是聲聞和緣覺修行的特徵),離四執進一步提升出離心到菩提心。

    我們都熟知,從出生到成人父母都給我們無私的關愛和培育,從十月懷胎到呱呱落地,以美食餵你,清洗你身上的污穢,給你衣食豐足,給你讀書識字,保護你免一切災難和得到一切利益,因此龍樹菩薩說:
若將整個大地,皆搓成松子大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母親,較之尤多。

    經云:
    四大海水較一位母親曾給我們的奶水還少,若將一個人,他曾累世為我們父親的身體,上下累積起來,要比梵天還高。

    從母親對我們的慈悲,及盡虛空界的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母親這種認識後,我們自然而然的想去利益他們,使他們得到解脫,因此我們應該祈願母親俱足及樂因,對她修慈心進而擴展至與自己不相關的人,親戚朋友,師長,敵人乃至一切眾生,同樣的母親也有她苦及苦因,我們也要對她生起悲心,經云:
大悲之水流心後,再擴展到師長、親友,不相關的人、敵人及一切眾生。

    在南傳的國家,禪師常常教導人們修慈心禪,使那些厭離心很強的行者能對人和社會多一些關懷。這個慈心禪的禪法也是從一個對像開始,進而推展到各個對象以及一切眾生,但他選擇的第一個對象是自己而不是母親。但修此慈心禪只能達到三禪而不能解脫,可是慈心禪對行者在世間有很大的利益,如夜無惡夢,人際關係調和,受善神保護,死時安詳等,所以是一種受歡迎的禪修。離四執的這種菩提心修法又更上一層了,他在慈心和悲心上建立了大悲的菩提心。時常在密乘提到的一種相對的菩提心是這樣的,在此觀想將自己和他人交換,觀想廣大如虛空般的眾生為你禪修的對象,並念誦下文:
    「願一切如虛空般廣大眾生的身心痛苦,統統成熟於我,我具有的一切功德,快樂苦等,一切生皆能獲得。」

    然後做一些禪修,把眾生的惡業化成黑氣由你吸入,然後以你的菩提心化成俱功德白氣呼出,由眾生吸進得到利益和快樂,這樣一進一出的修法,以自己代眾生的業和佈施自己的功德給眾生的心稱為自它交換菩提心,是大乘密宗修行的心要和三世諸佛的密教。

    第四段偈文:

  「當執著生起,正見已消失

    諾千‧貢噶‧桑波上師對此偈文的解釋是:
        第四既然已了知,
        凡所顯現皆自心,
        此心幻化因緣聚,
        幻化離一切心造(之邊執),
        應修究意之真理。

    中國禪宗六祖慧能法師,他在聽五祖頌講「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起心」時大悟,我們無法體會他開悟的境界,但若以此偈文跟離四執的這段文句相比較,它們同樣講的是同一件事;應當離一切執著(應無所住)。因若執著於此生,則撥無因果而生斷見(邪見),若執著世間,則不明白世間的過患而生常見(邪見),若執著於我的目地,成為聲聞緣覺乘的自了漢,若執著於上述三個層面,則落入常、斷、及相對菩提心的法執。以為真實的有你、我、眾生和渡眾生的行為,即是說行者若對法起了分別心,正見已喪失,他不能趨入空性,證得本覺。

    在這裡,貢噶上師說,第四偈文主要是要我們放棄對法的分別心,通過修禪定進入空性(因為空性是沒有分別的)。對於法的分別心我們首先要對法的生起有個正確的瞭解。

第一, 一切外在現象皆視為心造。

第二, 視此心為幻化。

第三, 視此幻化不俱任何本性。

    第一,譬如一個人作夢,他在夢中看到很多景像:馬、象、男人、女人、瓶子、衣服、汽車、房子等等,你醒來後什麼都沒有。這些幻界是我們的心在作祟。同樣的在我們夢醒的境界裡,一切法的呈現也是我們的心識所現,除了你的外,沒有其它創造者(大家可參閱唯識宗)。

    第二,同樣的,能幻化的心本身也是幻化的。即是說作夢的人,他夢到各種的境界,他有各種喜怒哀樂的反應,夢醒過後,他的境界和反應都不存在了。但即使他在作夢那一刻,各種境界和感受也是不實在的,末必也等到夢醒來時。同樣的,我們仔細思索一下,在我們夢醒時的境界的心是真實的嗎?還是虛幻的?譬如魔術師能幻化各種東西,這些幻化的東西不是真實存在的,魔術師本身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大家可參閱中觀)。

    第三,視此幻化不俱任何本性。起夢境的心,和所呈現的夢境境界雖然相對地呈現著,可是醒來後就什麼都沒有了。萬法的呈現也是一樣,不管是在夢中或現實生活中,他只是我們的心和境界的相對呈現,他實質是沒有東西存在。也就是他不俱任何本性,是空性,因此他會對境界的好壞不起分別心,不會執著我,我所做,被做;擴推及他人,壽者等。我們應該如此思維,而不執著任何的法。

    建立起如此正見後,我們就要禪修來體悟這個空性,了悟此心和一切事物之本性無二的溶合在一齊,如水投入水,奶油溶入奶油。經由了悟空性自然產生無緣的大悲心,會對其它尚末覺悟眾生生起大悲心。此外執著事物為實有的錯誤消失了,一切幻化的境界皆成為本覺的智慧,這個禪修的方法一般分止禪與觀禪。彌勒菩薩說:

「止」是將心安住於心上,而不散亂,「觀」則是要透視一切事物的本質。
    止觀禪的修法可說是各師各法,佛教的每一種傳承有不同的技巧和見地,南傳的禪法一般是數息法、觀照法等等,漢系顯宗的有天台宗的六妙門,智者大師的小止觀、摩訶止觀等等,金剛乘的有大中觀、大圓滿、大手印、道果法等,中國的禪,自然是其中佼佼者了,一路就是參到自己的本性,本覺了。

    貢噶上師說,即然我人明白了我已經得到暇滿的人身,我們就應珍惜此機會,在身、口、意三方面來修行佛法。身可以做大禮拜,口持佛號真言,心發大菩提心,廣修供養佈施。同時明白了離開四種執,我們就有了正見,正見跟佛的智慧是沒有分別的,我們常修正見,得到佛的果位,我們的心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是一體的,圓滿解脫,沒有任何煩惱和執著。

 法海第106期 
http://kbs.cdc.net.my/kuaixun/2006/200610/106gongga.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