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講授

 

佛法的興盛,眾生的安樂,是我們每位佛弟子所應關心的份內家事。而弘法者發心的優劣、素質的高低、方法的對錯則直接決定了佛法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傳播。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弘法所應注意的幾點問題作一探討。

一、弘法必須發心純淨

我們發心弘揚佛法,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動機。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當中說:「只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也就是說一件事是善是惡,並不取決於其外在的形相。換句話說,即使表面是一種善的形象,但只要內心的動機不良,這件事實際上就是惡法。因此,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下,什麼樣的發心才是合格的弘法發心。

(一)真情回報恩德

作為一位三寶弟子,我們都懂得要報恩,那麼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誰呢?

從出世間方面來講,如果沒有上師三寶的出現,我們連解脫的名詞都不會聽到,更不用說走上解脫之道和獲得解脫的喜悅了。世間的喜悅、幸福的生活,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如果能有人讓我們脫離物質的貧乏,疾病的困擾,並贈給我們富足的生活,快樂的心情,對這樣的人,我們會感恩戴德,甚至可以以死相報。這些世間的安樂,比起上師三寶所帶給我們的出世安樂,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上師三寶所賜給我們的證悟人無我、法無我等等的這些安樂,很多是我們沒有聽過,甚至連做夢都想像不到的快樂。這樣的大恩大德,即使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盡的。

我們要感念三寶的恩德,實際上,任何一點安樂都是三寶恩賜給我們的。為什麼這樣講呢?這要從「法」上來體會。因為所有的安樂,不論是暫時的安樂,還是究竟的安樂,世間有漏的安樂或者出世間無漏的安樂,身心的安樂或者外在環境的安樂,這一切的來源確實都是從修行正道而來的。修行人天的正道,才有可能現前善趣人天的圓滿;修行三乘的解脫道,才會獲得三乘決定勝的解脫,在這個當中,不依靠正道而現前安樂的機會,連極微塵許都沒有。那麼,這五乘的正道是誰開示的呢?唯一是大恩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示的,佛為了救度我們,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宣說了浩瀚如海的聖教法,是以這些教法的光明,我們才打開自己的智慧眼,能攝取到無量安樂。

佛在經上說:這個世間的安樂和善事,乃至夏天一絲微風吹在臉上的安樂,都是佛的悲憫和加持。同樣,我們的心裡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致。再從生生世世來看,我們的生命不只是這一世,今天能入佛門學習佛的教法,說明在過去無量生當中,都得到過三寶的救護。可以說,三寶在生生世世當中一直護持我們、救護我們,把我們從苦海當中拯救出來,這種護念和加被沒有一個刹那間斷、沒有一個微塵的間隔。

雖然我們還不能現量見到佛的三身,還不能圓滿地認識三寶,但是三寶總集的大恩上師,確實是以人的形相顯現在我們的眼前,為我們傳了從因果到無上大圓滿的妙法,做了各種甚深的灌頂,成熟我們的相續,這種把我們安置在佛果安樂的大恩大德,比大海更深、比虛空更廣,我們只有盡未來際弘法利生,才能報答上師的恩德。

在世間上,大家知道,除上師三寶之外,對我們最慈悲的,就是我們的母親了,從十月懷胎,到撫養我們長大,母親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辛勞。雖然小時候母親的辛勤照顧我們已經回憶不起來了,但從別的母親照顧孩子的情景,就可以知道我們也曾經受到過多麼大的愛。長大後,大家都感受了這個世界的人情冷暖,當這個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時,只有母親對我們的愛沒有任何改變,無論我們身處何方,無論我們處境好壞,她總是在深切地關注著我們,我們有快樂,她就由衷地隨喜,絕不會嫉妒,我們遇到挫折,她就替我們著急,絕不會在一邊看我們的笑話。對於母親來說,這種愛是天性的流露,並且每個人都感受過或正在感受著這種無私的關愛。

這種關愛我們不只是這一生才感受,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我們都曾感受過許許多多母親的愛,換句話來說,給予我們這樣感天動地的愛的母親有無量無邊,但是為了撫育我們,她們在付出辛苦的同時,也造下了很多惡業,和其他眾生積下了很多冤仇。就拿現世的母親來說,為了給我們衣食的保障,她們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造下了妄語、偷盜等很多惡業;為了給我們增加營養,她們一次又一次買來活魚、活雞,親手殺死後烹飪給我們吃。正因為種種這些因為我們而造下的惡業,使得她們一次又一次地沉淪在惡道中。

這些過去宿世的母親現在在哪兒呢?她們就在我們的周圍,比如我們身邊的親友、同事,擦肩而過的路人,包括那個自己總是看不順眼的人,儘管變了模樣,但她們對我們曾經付出的那片真誠,和現在的母親一模一樣。這些暫時還算處境不錯的,而更多的母親,則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在地獄、餓鬼和大海深處,正遭受著難以忍受的各種苦難和恐懼。

對母親的巨大恩德,我們要給予真心的回報,而親愛的母親正遭受苦難,我們更應該馬上加以救護。

這也是上師三寶最喜歡做的事業,上師三寶所致力的,完全是救度眾生的事業,因此,這也是我們報答上師三寶恩德的最好途徑。

(二)最殊勝的報恩是弘法

我們先來看已經成就了的佛陀,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救度他們過去世的母親──我們這些眾生呢?如果佛陀把自己的圓滿福報布施給眾生,會使所有的眾生衣食豐足還綽綽有餘,但眾生福薄,福報到了眼前也顯不出來。所以佛陀所採取的,正是給眾生開示正見,傳授方法,引導眾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輪迴的泥潭,登上極樂的涅槃城。佛經上說:「諸佛不是以水洗除眾生的罪業,不是以手遣除眾生的痛苦,不是把自己的證悟移到眾生心中,諸佛是開示法性真諦使眾生得以解脫。」所以除了為眾生宣說正法,無誤的讓他趣向解脫之外,諸佛如來也沒有其他的救度方法。

再從歷代成就了的祖師大德來看,他們幫助母親眾生的方法,也是通過弘揚佛法,來引導眾生一步步獲得心相續的轉變。

弘揚佛法的利益不可測度。就以因果正見為例,如果學法者在學習了有關因果的公案、道理、教言之後,心中改變了原先的錯誤觀念,生起了堅定的因果正見,那麼這種正見給他帶來的利益遠遠不是讓他得到一億塊錢可以相比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給他一億塊錢,只能利益他的今生,不可能利益他的來世;只能利益他的肉身,不可能利益他的法身。但是這樣的因果正見,能讓他進入斷惡行善的善道,由此他的色身、財富、外在環境等等,不但在今生,而且生生世世中都會不斷增上,再在這個基礎上受持三乘戒律,就能產生更殊勝的戒定慧功德。

不但如此,而且在一個人受到佛法的加持,感受佛法的真實利益後,他就很有可能會將自己的親身體會介紹給親朋好友,並以自己的正見和善行影響有緣的人們,讓他們心中也生起因果正見。這樣輾轉傳播,佛法的甘露就會呈放射狀地傳播出去,對世道人心的教育,人民的安居樂業,國家的穩定強盛,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且使他們種下佛法的解脫種子。

因此,弘揚佛法,是報答上師三寶和母親眾生最究竟、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辦法。

那麼是否要等我們成佛之後才能開始去弘揚佛法呢?從諸佛菩薩的開示與示現上可以看出,我們在自己對佛法有所認識、把握後,就應該盡力地去把自己學到的佛法傳播給有緣的那些眾生。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建立喇榮五明佛學院,並培養了大量的法師,根本的目的,就是讓弟子在自相續得到提高的同時,就能作獅子吼,作弘法利生的大事業。

大恩上師法王說,寺院裡的建築是無常法,前幾十年寺院遭到了破壞,莊嚴的寺院、佛像變成了土石、瓦片,近來寺院的建築雖然恢復了,但是如果沒有講法、沒有聞思修,只會一些念誦、打鼓,這表明佛法還沒有復興起來,因此寺院裡要恢復講經說法,要建造閉關房,有些地方如果暫時沒有講法的法師,學院可以派那些學修有成的法師去。對於派去的法師,要認識到這是回報母親大恩的好機會,認識到這是代表了五明佛學院去弘揚佛法,要嚴格要求自己。

有的寺院的當家師認為講法不需要,重要的是修行。對於當家師自己,有可能在過去許多世中已經經過了聞思階段,現在可以直接安住於法性之中。但是寺院裡所有的出家僧眾中不可能都是當家師這樣的根基,寺院旁邊的群眾也不可能都是這樣的根基。對於那些暫時還沒有能力安住於法性中的人,還是需要從聞思開始,這一點很重要。

即使一個寺院不存在了,僧眾們各奔東西,也可以帶領出家僧眾修學,可以為在家的群眾開示,讓大家斷惡行善。一方面凡夫不可能做到像聖者那樣的宏大事業,但很多國家的總統、首相,想來也應該是凡夫,他們也能成辦很多事業,可見只要我們有決心,肯下功夫,大家發心廣大、眾志成城,也一定能真正利益自己和母親眾生。

(三)弘法要有明確目標

弘法的目標可以分為遠期、中期、近期三種。

遠期目標,是使一切有情都獲得佛陀的安樂,以回報上師三寶賜予法身慧命的出世恩德,以及眾生母親哺育色身的世間恩德。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自己要立下堅定的誓願,不但在這一世,在今後的生生世世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不懈地利益眾生,永不放棄。這是我們學習了大乘佛法後,所應該立下的一種廣大、深遠的目標。

中期目標,就是在這一生當中,或者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當中,應當至少在哪些方面護持、弘揚佛陀的聖教。各人因前世習氣的不同,機緣的差異,在法門的選擇上會各不相同,每人應在掌握了佛法的修行次第後,選擇適合自己根基的法門,長期一門深入,首先轉換自己的相續,同時發願幫助其他的眾生共同提高。

定好了遠期目標、中期目標之後,還要確定近期的基本目標。比如在近一兩年中,主要幫助的是哪些道友,幫助他們生起的是哪方面的正見,獲得哪方面的體悟。為實現這個目標,自己還需要在什麼地方努力,著重作什麼內容的聞思。並且,平時要多祈禱三寶,多積累功德,清淨業障,尤其要注重祈禱三寶總集的上師,每天安排專門的時間修習上師瑜伽,所有的這些功德,都要迴向到順利地弘法利生的事業上去。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我們能夠從目前最切實的地方做起,不斷積累提升,最後廣大、深遠的目標就一定能達到。

弘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違緣,這時我們應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榜樣,思維佛陀在因地漫長的菩提路中,甘願捨棄自己頭目腦髓的種種偉大行為,感念佛陀的傳法恩德,學習佛陀為法捐軀的精神,鼓起勇氣,克服困難。

我們當中也有一部分人,對於佛法的聞思修行,常常提不起心力,不能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願力不夠,也就是在利益眾生、宏揚聖教上並沒有立志。如果心裡真正立定了志向,真心要為佛教做事、要為眾生做事,怎麼可能在聞思佛法、修行佛法上沒有動力、沒有進取精神呢?

我們看,今天天主教徒在全世界範圍內宏揚他們的教義,為什麼他們的教能在全世界宏揚,能到處紮根呢?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天主教徒獻身於天主教。不論地方多麼遙遠,不論環境多麼艱苦,不論宏揚的過程中有多少困難,都無法動搖他們傳教的熱情。反觀我們,都是一顆自私自利的心,什麼事都要符合自己,稍微有一點不順心意,不合口味,就不願意發心。大家都是來自漢地,漢地那麼大,有那麼多眾生連一句佛法都沒聽過,他們日日夜夜都在無明黑暗的籠罩之中,說得好聽都是現代的文明人,說得不好聽,都是無知的眾生──造罪業的眾生,沉溺在苦海中的眾生。這些父母有情他們都具有佛性如來藏,也都或多或少具有善根,如果有誰能發心為他們一步步宣講因果、宣講四諦、宣講空性,他們就可以得到救度。所以,他們最可憐的地方,就是缺少佛法上聞法、學法的因緣,如果能接上這個因緣,還是能趣入佛法。但是這個工作是需要人實際來做的。我們都會說自己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但是這個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要在實際行動上體現的,如果宏揚佛法的事都不發心去做,那你這個菩提大願以什麼來滿足呢?這也不是以口裡空談來滿足的!

真正講起來,如果你有了強烈利益眾生的心,有強烈護持聖教的心,你就會有學習佛法的真誠願望。這樣對於佛法當中的字字句句都會以整個生命來頂戴受持,因為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切眾生安樂的源泉,只有自己把它圓滿地學到,才有能力再傳給無量眾生、才能振興佛教。所以每個人都要發宏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大願,這樣聞思才有動力。真正的大願發起來,生生世世都要朝這個目標努力,就像《行願品》講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沒有動搖、沒有退縮、沒有後悔,乃至眾生界沒有窮盡之間,一直發心。

(四)弘法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弘法者應該意識到自己肩負了很重大的責任,什麼責任呢?就是要盡量使聽者的心中生起,並且增上佛法的正見。世間醫生救死扶傷,可以說責任重大,而法師們是在拯救眾生的慧命。如果每位講法者都有這樣的責任感,從讓一個聽者得到收穫開始,發展到讓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甚至千千萬萬的人生起佛法的正見和體悟,這樣,我們的佛法就會興盛起來,末法時代就會轉為正法時代。

尤其在現在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深重,佛法也日漸式微,做為一個佛弟子,不能眼看著佛法隱沒、眾生的相續越來越染污,心裡無動於衷,而應當有一種獻身聖教、終身弘法的心願才對。比如河西的曲恰堪布和我們的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都是一輩子弘法,即使在文革那樣違緣深重的時期,上師還是堅持傳法,講了《七寶藏》等的顯密妙法。

我們應當常常這樣思維,聖法比這個肉身尊貴無量倍,自己只要有一分能力,就要盡心盡力地講修、弘揚。只要能以自己的口宣揚四句佛法,即使捨棄任何物質享受,都心甘情願,因為能把聖法傳入眾生的相續,這是最有意義的事。

如果講法者沒有很強的使命感、責任心,只是憑一時的興趣,甚至夾雜著一些私人的目的,這樣就不可能如理如法地來作弘傳,所獲得的效果就不會好,佛法的講聞也就不會興盛。

具備了強烈的弘揚佛法的責任感,就會極大地督促自己,使自己專注在法義上,反覆思惟,這樣自己會不斷提高,對別人也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幫助。比如講解《因果的奧秘》時,如果講解者本人責任心強,那他首先就會盡力學習書中的法義,認真閱讀各種講解因果規律、列舉因果事實的經論,在反覆思維後,結合自己的認識和信念把法義講授給別人,這樣就能讓聽者增上對因果的信心。

(五)弘法要去除名利心

在傳法,或作佛法上的輔導時,如果弘法者內心是為了獲得現世的名聲、地位、利養、恭敬,那麼這只會增上自己的貪嗔癡,造作惡業,結果是使自己墮落惡趣。

就拿念經修懺超度亡靈來說,本來經文、儀軌都是具有殊勝加持的金剛句,但是如果念修者本人的相續不清淨,只是想以做佛事這個方法來獲取錢財,那麼對他來說,這種念誦就會成為一種很下劣的惡法。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口裡講的是非常殊勝、清淨的佛法,心裡追求的卻是大法師的名聲,以及千萬信眾的供養,那麼這樣的講法只會成為增上煩惱、墮落惡趣的因緣。假如這時來了一位更優秀的法師,吸引了原來在自己座下的信眾,嫉妒心、嗔恨心就會強烈地生起,會做各種毀謗,造下走向地獄的惡業。《百業經》、《賢愚經》等等的經典中,講了很多這一類的公案。

比如《百業經》當中有一則公案是這樣講的:

佛世的時候,有一天目犍連尊者以神通來到地獄,看見一個眾生,身體有幾由旬長,正在無間地獄當中受苦。很多獄卒把他的舌頭拖出來,鋪在燒紅的鐵地上釘住。有時候,他的整個舌頭和身體都被烈火燒盡,過不了多久,又復活過來。很多農夫在舌頭上耕地,耕牛和農夫的腳踏下去又抬起來,每一步都有一個兵器出來,把舌頭割成一塊一塊的碎肉,這個眾生痛苦得輾轉翻滾,大聲地嚎叫。當時,目犍連尊者入定觀察它前世的惡業因緣,但是神通力不夠,就回來請問佛。

佛說:「這個眾生曾經造了極大的惡業。過去無失心如來出世的時候,在王宮中,有一位三藏法師,受到王宮上下和內外城民的恭敬供養,衣食富足。後來有一位阿羅漢帶了五百位眷屬,在王宮裡住了一段時間,然後搬到王宮外面住。這位阿羅漢,相貌很好,又具有聖者的德行,所以很多人都對他有很大的信心,做了很恭敬的供養承事。這樣就引起宮中三藏法師的嫉妒。他在很多人面前誹謗說:『那位法師已經破了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的法,所傳的都是邪知邪見,你們千萬不要依止他,對他恭敬供養沒有什麼利益。』聽到這些話的人都信以為真,在這之後,很多人不再恭敬供養羅漢法師。聖者阿羅漢的心裡當然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於是就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免三藏法師造下更多的毀謗惡業。王宮當中的三藏法師很高興,他的名聞利養又恢復到像從前一樣。但是,他死後墮入無間地獄,就是現在你看到的這個地獄眾生。因為他無因誹謗羅漢比丘,從無失心如來一直到現在我的教法之下,都沒有得到解脫。」

目犍連尊者又問佛:「他在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解脫?」

佛說:「在將來正覺師如來出世的時候,他才會得到人身,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在他證果以後,也會受到眾人的誹謗。因為他曾經無因誹謗了羅漢比丘,所以生生世世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誹謗。」

大家都是發了大心來弘揚佛法、護持聖教,希望能以這位三藏法師為鑒。三藏法師的墮落,是因為耽著名聞利養,當心中生起並在增長這樣的貪欲時,後面的結果都會相應地產生,也就是見到別人的圓滿心裡生起嫉妒,在所求得不到滿足時,又引起嗔恚,接著由煩惱的推動,通過語言而造下極其嚴重的毀謗大德的惡業,結果墮入了無間地獄。

這個公案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如果講法本身會讓我們下地獄,那不如不講。但這不能歸咎於佛法,原因完全是傳法者最開始的動機不清淨,不是懷著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心,而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恭敬承事。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們弘法的動機像這位三藏法師一樣不清淨,那等待我們的也是像這位三藏法師一樣的地獄惡果。因此,每個人應當從內心深處發願:寧可捨棄生命,也不借傳法的名義求取名聞利養。

(六)弘法要發長遠之心

弘揚佛法的工作任重道遠,因此應當發長遠心,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這樣才能對自己,對眾生,都產生出真實、廣大的利益。

眾生無始以來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顛倒執著,以至相續中的惡習積重難返。因此現在的轉變也需要有個過程,不能希望只聽幾節課,相續就能有大的改進。應當耐心在聞思修的每一個環節上,幫助他逐步改變過去的習慣,漸漸使他的心習慣於聽聞法、思維法、串習法,變成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比如一個人本來對三寶、對因果沒有真實的信心,要讓他生起信心,這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幫助他遣除疑惑、邪見和無知。在產生信心之後,要使它進一步增上、成熟,還是需要時間。其他方面,比如培養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智慧,都是如此。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眾生相續的改變就像一顆樹種的成長一樣,需要陽光、雨露、土壤、時間各方面條件的聚合,需要長年累月耐心的養育,最後才會真正獲得豐收的碩果。

過去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素質遠遠超過我們,連他們還要通過多年的聞思修,最終才獲得成就,而我們相續當中所串習的煩惱是這樣的深重,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當中就徹底解決呢?

過去的高僧大德精進弘法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比如唐朝的清涼國師,他是華嚴菩薩再來,一生講《華嚴經》達幾十遍。西藏近代有一位寧瑪派的大德叫鄔金丹增洛吾,他在一生當中總共講授了《入行論》兩百多遍,《中論》25遍,《入中論》19遍,《大乘莊嚴經論》38遍,《辨中邊論》7遍,《辨法法性論》8遍,《戒律根本頌》1遍,《三戒論》38遍,《俱舍論頌》5遍,《量理寶藏論》1遍,《如意寶藏論》9遍,《大圓滿心性休息頌》13遍,《大幻化網根本續》20遍,《功德藏》40遍。在這之外,還講授過各種經論、修法引導等等。

佛法上的修行、弘揚,不能急功近利,這種千秋事業,需要耐得住寂寞,事業是漸漸積累、發展而壯大的,佛法的學習和弘揚也不例外,我們應當首先打好基礎,有了穩固的基礎後逐漸深入,以長期的精進努力作保證,日久天長,對佛法的理解和修行自然會越來越深入、穩固,而且越往後,修行的功德越大,對眾生的利益也越大。

上面我們講述了要以純淨的發心來弘揚佛法。弘揚佛法除了有純淨的發心作為前提之外,還需要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這樣才會使在弘法的過程中順緣具足,違緣減少。這個氛圍需要講法者和聽法者的共同努力,總共需要在三個方面引起重視,下面我們就來探討第二部分,弘法要重視的三個基本條件。這三個方面,也就是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所有的四眾弟子所教誡的三條基本要求:第一、團結和合、第二、清淨持戒以及第三、聞思修行。這三點做到了,能使大家的思想和行為不超越軌道,保證良好的弘法氛圍的形成,使弘法利生事業得以順利地開展。

二、弘法應重視的三個基本條件

(一)團結和合

團結和合,在當今時代,著重需要做到的是各個法脈、各個傳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狹隘情見,拋開門戶觀念,共同把佛法弘揚開來。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1、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給我們對治煩惱、獲得快樂的方法,因為眾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層次上有深淺之分,但實際上目標、意趣互不相違,本自圓融。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我們有這樣的教誡:「顯密本圓融,愚執自他宗,聖法原一味,無偏應普弘。」但現在的人對待佛法的態度上不大嚴肅,容易在沒有多少根據的情況下,隨意地作出各種評論。對於我們初入佛門的人,在對於整體的佛法產生完整正確的認識之前,極有可能因這種習氣的誘使,而對聖法這個嚴重的對境,生起很多貪嗔分別,造下捨法、謗法的深重罪業。

比如說,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雖然究竟意趣是一致的,但所用的方便不盡相同。如果一位藏族佛弟子沒有深入學習過漢地的佛教,就妄評禪宗、淨土宗、天台宗,那就會因為無知造下大的罪業;同樣,一位漢族佛弟子對於在藏地弘揚的佛法如果沒有深入地學修,就隨意進行評述,也容易造下極嚴重的罪業。其實,只有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思惟、實踐,在自己通達之後,才有能力分辨佛所安立的法門,否則就像盲人評論五彩斑斕的景色一樣可笑。所以當前極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要幫助佛弟子建立起一切佛法圓融無礙的認識,從根本上消除來自佛教內部的種種紛諍和對立。

為什麼說一切佛法都不相違呢?因為顯教密教、大乘小乘所統攝的一切聖法,它的源泉,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慈悲。假如一個人的智慧和慈悲不夠,那麼他所傳的法中有可能部分是清淨,部分有垢染;或者一部分能利益眾生,另一部分會損害眾生。但是佛陀已獲得了究竟的智慧和慈悲,他所說的聖法,不可能會有矛盾之處,表面上看起來相違的地方,實際上並不相違,而且對待不同的眾生,確實也需要宣說不同的法門。

比如,為了有效治療人們的各種疾病,一個大型的醫院會開設外科、內科、婦科、兒科等等科室,在每一科當中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開藥、做手術等。如果只有一種專科,那就不能對病人提供全面服務,如果只用一種藥方,也不能治療一切疾病,所以,治療的方法和藥物多種多樣,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是必需的。同樣的道理,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心中存在的煩惱病也是多種多樣,針對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具有圓滿智悲力的佛陀自然會宣說八萬四千種對治的妙法,這些法門都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作用。

《法華經》當中說,佛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為了讓一切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所說的法都是引導眾生成就佛果的方便。在一切佛法當中,必定不會有一種是成佛助緣,另一種是成佛障礙的相違之處。

其實,一切佛法都是在詮釋心,在這個「心」上就能圓滿含攝一切佛法,比如說,一切基道果都是在心上安立的。輪迴和涅槃是在心上安立的,離開了心,一絲一毫輪迴涅槃所攝的法也不可能找到。一切因果緣起的法則無非是心的規律,一切緣起的顯現無非是心的現相。所謂的空性、如來藏、圓覺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指心的實相,種種法相都完全是心的相狀,三乘所攝的一切道無非是心的不同層面的智慧,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無不是從心中顯現的。既然都是無誤地顯示「心」,怎麼可能一者應理、另一者非理呢?之所以有人認為有相違,除了本人對自己的心不了解之外,再沒有其他原因。

再從法門的前後次第來看,真正進入了上上道,一切下下道自然會含攝在裡面。以十二緣起和十業道因果為例,十二緣起當中完全含攝了十業道因果,而十業道因果內在的規律,就是十二緣起,這兩者沒有什麼相互矛盾的地方,認為其中一個正確,另一個不正確的,完全是凡夫的錯誤理解;又比如對於空性,佛宣說了人無我和法無我,這只是對空性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解說的不同,在空性的法義上不會有任何相違的地方;或者談到緣起,有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如來藏緣起等等,也是後後完全含攝了前前;或者有些法著重於解說顯現、有些法著重於解說空性,並不是學習了空性就會毀謗顯現,也不是承認了顯現就要否定空性,空性和顯現本來是無二雙融的,沒有任何相違的地方。

避免謗法、捨法的一個辦法,就是抱著一個開明、謙虛的心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己懂一點,就宣說一點,不要不懂裝懂。對自己不了解、不通達的地方,先不做評論,要發願早日通達。全知米滂仁波切在《大乘莊嚴經論》的注釋當中說:真正尋求正法的人,如果自己尚未通達、尚未產生定解,對於聖法千萬不要產生嗔恚、輕捨的心,安住在捨心當中,這是很好的,因為這樣做對自己不會產生過患。如果在這些方面做到了,自己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對於佛法各不相違就會產生越來越堅定的信解。

2、團結護教

我們靜下心來思惟,自己是一個佛弟子,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無量無邊的聖教法。作為一個善良的人,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應當護持,而不是去破壞。就像對於花草,不能只愛護幾種自己喜歡的花,而對其他的無數種花都摧折掉,這樣一種排斥、破壞異類的心態,顯然只是惡劣的嗔心。

對於微小的花草都應當同樣愛護,何況是對待世間中最殊勝、最稀有、最能利益眾生的聖法呢?正確的想法,應當是從慈悲的立場出發,只要是能利益眾生的法,就要希望能廣大弘揚,而且祈願和這個法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大家把自己的心放大一點,看問題要從整個人類、整個眾生界的利益出發,這樣才會比較客觀。尤其在當今時代,每個佛弟子都有責任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奉獻自己的力量。人類未來是興盛還是毀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彼此之間的態度。如果能夠求同存異,彼此溝通思想、消除隔閡,共同為人類的和平幸福努力,那人類的前途將會是很光明的。如果因為彼此的意識形態有所不同,就互相敵對,這樣只會造成無法解決的衝突和矛盾,憑這種貪嗔的執著,最後帶來的只有痛苦的結果。

求同存異的方式是:只要彼此在某些方面有共同點,就可以在這些方面共同努力,這樣一種方式,是教我們從因地就要遠離貪嗔的執著,避免惡性的諍論,由此才能做到和平共處、同心協力,才能把一切正面的力量發揮出來,最後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如果一開始就以煩惱心打擊對方、貶低對方,結果也只能是得到對方同樣的還擊,這樣相互鬥爭,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利益。

從全人類的利益來看是這樣,在特定的佛教範圍內,更應當這樣行持。雖然各種佛教宗派在見修行果上存在一些差異,但是我們不能互相攻擊,而是應該團結起來,攜手共進,集中正面的力量來共同振興佛教。彼此不同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探討,暫時有不理解的地方,應保持不讚不謗的心態;而在觀念一致的地方,應當共同努力,讓這些良好的觀念在人們心相續當中樹立起來。比如說,因果的觀念、斷惡行善的觀念、慈悲的觀念、出離輪迴的觀念、皈依的觀念、依止善知識的觀念、空性的觀念,這些理念是佛教所有宗派所一致認同的,而又是目前人類迫切需要的,如果佛弟子能在這些相同點上,共同發心來弘揚,就有希望復興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即使對一根焦木也不能生起嗔心,何況是對待宗派不同、傳承不同的神聖佛法呢?如果佛教徒之間彼此針鋒相對,互相鬥諍,這是佛教毀滅的惡相,因為佛弟子自身都處在一種貪嗔迷亂當中,內心和聖法的廣大、平等、清淨、慈悲完全相違,這不是滅法又是什麼呢?

我們在因果上不能糊塗,不同的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比如對一切佛法,如果是以隨喜讚歎的方式來讚歎他宗,那得到的也會是對方的讚歎,如果是以一種毀謗、攻擊的態度,對方也會還擊,這樣惡性循環,最後會造成兩派之間強烈的矛盾,彼此都會造下墮落地獄的罪業。佛在經上親口說:「一個人捨棄了真實的大乘法,他需要在成住壞空的無數個大劫當中,不斷感受無間地獄難以忍受的大苦。」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在佛法上智慧淺薄的人,沒有必要加入一些佛法大的爭論,這不是我們一般人的事,自己修好自己的心,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世間一個團體,如果每個成員都各司其職,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能與別人配合、為別人提供幫助,這個團體就會興盛,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相反,成員之間彼此內心不和,這個團體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甚至會因此而滅亡。

佛教的團體應當是這個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種團體,比別的任何一種團體的意義都要重大。所有佛教的寺院、經論、法門、修行者乃至各種佛教的形象,都是釋迦牟尼佛事業的體現。我們都生在佛的家族中,各宗派的佛弟子互相之間像兄弟一樣團結和合,這樣佛教才會興盛。

比如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在一起和睦相處,這個家就會興盛發達。如果彼此之間互相諍論,這個家很快就會衰敗。同樣,我們對待一切佛教的宗派,都要尊重、護持、平等皈依,這樣才能把佛教護持好。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應該學習、實踐自他交換,應當從他人的角度出發,以他人適合的方式來幫助他,對一般的眾生都需要這樣做,何況是對待同在釋迦佛教法下的各種佛教團體和修行人,更不能有破壞、製造違緣的心,應當心裡常常希望一切佛法都能興盛廣大,修學任何佛法的人都能按他的因緣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乘菩薩恒順眾生的偉大行願,普賢菩薩對待一切眾生,不論是哪種生類、哪種族姓、哪種相貌、哪種語言、哪種意樂,都是同等隨順,就像對待父母師長、聲聞緣覺、諸佛菩薩的態度一樣,我們對待眾生都需要這樣,更何況對待幫助眾生解脫的珍貴的佛法僧三寶和三寶的所依形像呢?

下面再把範圍縮小到我們的顯密學會。我們組織了各地的佛弟子共同來學習佛法,這種集體共學的形式能夠持續多久、能取得多大的成效,關鍵是看大家能不能彼此團結和合。如果能做到團結和合,那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克服困難,而且學佛的效果會越來越明顯,假如道友之間出現了矛盾,甚至互相攻訐,那麼這種良好的共學形式將受到很大的破壞。

所謂的團結和合,具體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第一要各盡其責,每個學會的負責人要服從顯密佛教交流中心的統一安排,每一組的輔導員要服從負責人的安排,而每一組的學員要服從輔導員的安排。這樣整個系統就能有效地運轉。

第二就是各學會、各組、各學員之間要同心協力,互相配合。衡量一個人的人格好不好,其中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和別人配合。大恩上師在《勝利道歌》當中說:「言行恒時隨順友」,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能隨順道友,這就是賢善人格的體現。

怎麼配合呢?首先要認清大家一起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學習佛法。有利於這個目的的事,要積極去做,對這個目的有害的事,要堅決放棄。

其次,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在佛法融入到我們的心相續之前,我們在說話、做事的心態、立場、方法上,會有很多自以為是,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如果在和道友們一起學習時,每個人都不知道控制、改變自己的習氣,只希望人家做出讓步,而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麼每個人將會是帶刺的荊棘,團體內勢必矛盾重重。

說到這裡,有人會發愁,我的壞習氣養成已經幾十年了,怎麼可能說改就改了呢?大家都知道佛法是智慧,佛法裡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那就是自他相換,按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換位思考。以前我們說話、做事容易一意孤行,容易傷著人,是不是我們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我們用自他相換,先設想如果我是他,我是否會希望聽到這句話,孔子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導,可見這一點,不但是我們學佛人理應做到的,也是世間人做人的基礎。這樣考慮之後,自己的言行就會在很快的時間裡得到改變、提高。

有了上面這兩點認識之後,我們就自然會考慮到別人,主動和別人配合。他人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的困難,我們都會主動幫助,這樣,妒忌、兩舌之類的不如法行為就會慢慢減少了。

要保證一個團體的清淨,關鍵是團體當中的每個成員要學會觀清淨。怎麼觀清淨呢?就是看其他道友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能這樣觀想,心裡就不會增上煩惱、口裡也不會談過失,對自己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好處。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每個人能常常反觀自己的過失,那就沒有時間去呵責別人,每個人心裡沒有是非、口中不說是非,整個團體就會清淨。

大家有福德因緣組成學會,共同在一起學習佛法,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團體和每個學員都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自己能做到團結和合,這個團體就會成為快速積累功德的對境,如果在這個團體當中鬧矛盾,道友之間不說話、不配合,也會造下極其深重的罪業。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說:如果道友彼此之間互相嗔恚,這種異熟果報不是以戒律能救護,不是以禪定能救護,不是以住在靜處能救護,也不是以布施供佛所能救護。我們很多道友,都入了密乘,有些是同壇灌頂的金剛道友,都有誓言,如果和金剛道友發生矛盾,那就會造下墮入地獄的極為可怕的罪業。《律本事》當中說:如果僧眾和合,佛法會大興,如果不和合,就會損壞佛法。這句話用在我們的學會上同樣適用,如果每個學會中的學員們能相互團結,那我們的共學就會越來越廣大興盛。

大家是為了法而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名聲恭敬而相聚的,所以應當一心依止正法,在清淨的佛教團體當中不能搞人我是非,不能拉幫結派,誰這樣做,就是破壞團體共學。如果每個人都以佛法的見行要求自己,那就能真正出現團結和合、共同聞思修行的良好現象。

 

(二)清淨持戒

 

大恩上師強調的第二點是「守持清淨戒律」,守持好戒律,對於講法者來說,一方面以身作則,作了行動上的示範,培養大家把佛法落實在行動上的習慣,另一方面,清淨的戒律也能使自己具有威望,使聽法的人信服。對於聽法者來說,清淨地守持戒律不但是學佛進步的基礎,而且還能保證學法者團體的清淨,促進大家團結和合。

 

1、為什麼要受戒

 

我們都希求解脫,能讓我們獲得解脫的因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在三學當中,持戒是禪定和智慧的基礎,這樣就知道:沒有戒律,一切佛法的功德都不可能產生。所以,龍樹菩薩在《親友書》當中說:戒律是一切功德的依靠,就像一切有情和無情都必須依靠大地一樣。

 

從修道來看,具不具有戒律,受持戒律的多少,對於功德的積累有很大影響,戒律上持守得越多、越清淨,功德就越超勝。比如,我們平常念佛、放生、布施、供養等等,如果自己具有清淨的戒體,善業的力量會成倍地增長。《雜寶藏經》當中講了這樣一個公案,古代在罽賓國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其他的阿羅漢施展神通都沒辦法把它趕走,後來祗夜多尊者來到毒龍旁邊,只是彈指三下,惡龍就乖乖地遷單了。祗夜多尊者和其他阿羅漢,在獲得漏盡平等法身這一點上沒有什麼不同,他能具有更加超勝的威德力,是因為他從凡夫時起,一直都很精嚴地守戒,以戒的威力,所以能輕而易舉地驅逐惡龍。再從為眾生祈福超度來看,如果自己的戒律清淨,加持的能力就很大;若從弘法利生來看,戒律清淨,教化眾生力量就強,利生的事業也會興盛廣大。

 

戒律就像雙腳一樣,只有依靠三乘的戒律,才能走向善趣、走向解脫、走向成佛。具體來說,有了五戒十善,才能得到人天善趣的身,進一步,只有守好以出離心為根本的別解脫戒,才能真正趣向出世間的解脫,只有守持以菩提心為根本的菩薩戒,才能成就佛果。如果想趣入密乘,修學快速成佛的道,它的基礎也是三昧耶戒,只有守持三昧耶戒,才能現前密宗殊勝的功德。大恩上師在《忠言心之明點》當中說:「猶如空中建花園,增上定勝諸圓滿,無戒無此機會故,念知謹慎調自續。」

 

在佛臨近涅槃的時候,阿難請問佛:在佛涅槃之後,比丘們以誰為導師。佛說:「以戒為師。」《佛遺教經》當中,佛也說:「你們比丘在我涅槃以後,應當尊重別解脫戒,就像黑暗之中遇到光明、窮人獲得寶藏一樣,要知道,這是你們的導師,如同我住在世間一樣沒有差別。」聖教的根本就是別解脫戒,要想使佛法住世,一定要守好戒律。

 

《阿含經》上說:「持戒具有五種功德:一者所求如願;二者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住之處,眾人愛敬;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如果能守持好戒律,以戒律清淨的力量,這一生睡也安樂、醒也安樂,內心一直都處在清涼當中,遠離身心的熱惱。到了臨終,回顧自己的一生,所作所為都和戒相應,這時內心沒有憂惱悔恨,很安詳地去世,不會有一般人四大分解的痛苦。從名聲利養方面來說,內在成就了戒德,自然美名會傳遍整個世界,白法方面的護法神都會日日夜夜聚在身邊恒時保護,一切邪魔外道都無法干擾,不必要歷經艱辛凡是心中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尤其在目前五濁深重的末法時代,持戒的功德遠遠超過在正法時期和在清淨刹土持戒的功德。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說:在恒河沙數的大劫中,一直在無量的諸佛面前,以眾多的幢幡、明燈、花鬘、飲食等供物不斷供養,而這樣所獲的福德,比不上一個人在正法失壞佛教將要滅亡的時期,一日一夜持一分戒的福德。因此,今天能夠精勤持戒,一天之中就能積累無量無邊的功德。

 

2、破戒的過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破戒的過患也很可怕,因此我們要十分謹慎,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破戒會導致哪些過患。

 

《比丘珍愛經》當中說:「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受戒的結果可以是安樂也可以是痛苦,如果受戒後毀壞戒律,只會感召今生和後世的痛苦。

 

失壞了戒律的雙足,就無法生到善趣之中。佛在《大般若經》中說:「由於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必定會墮落到地獄、旁生、餓鬼之中,感受劇烈的痛苦,而且長久在生死中輪迴,難以得到解脫。」不必說破戒,即使輕視學處、失壞威儀、不恭敬法衣,也會墮入惡趣。

 

《律本事》當中說:「破戒有十種過患,就是:被導師佛陀呵責;被諸天以盜賊等惡名呵責;被持梵淨行的同參道友呵責;如理作意時遭到自己的呵責;理應受到護法呵責;臭名遠揚四方八隅;不能聽聞未曾聽過的法,曾經聽過的法容易遺忘;產生不了地道證悟功德;在追悔莫及當中死去;死後墮入惡趣。」破戒的人就像破碎的瓶子不可能成為珍寶容器一樣,不能產生善法功德。以破戒的罪業力,內心憂惱不安,無法現前禪定,不能照見四諦十六行相和三十七菩提分的法性,即使修持密法,也得不到成就。

 

如果不重視戒律,作最多的聞思修行,也沒有實際利益,最後還是會墮落惡趣,感受痛苦,這是佛在《三摩地王經》告訴我們的:「雖通一切法,恃聞不持戒,破戒墮惡趣,多聞無力救。」

 

托嘎如意寶說:本來聖者們對待一切眾生就像慈母對待兒子一樣慈愛悲憫,恒時垂念,但是自相續染上了破戒的嚴重過患、不辨別取捨的道理,就好像體內沒有了心的愚癡者,因為被嚴重的破戒過患障蔽,將會導致在無數劫中不能面見聖者的尊顏,一切聖者以及繼承護持、弘揚佛教的吉祥怙主七十尊、明辨善惡的諸事業護法神,也會遠離、譴責他們,而得不到他們的救護。

 

如果一個人捨棄生命,只會毀壞一生,但是如果破戒,則會百千萬生沉淪惡道。所以,佛教誡我們:寧可捨棄生命也不能三門放縱違犯戒律。

 

3、如何守戒

 

受了戒之後,戒體並不是像金剛一樣在相續當中永遠存在。我們凡夫通過儀軌所受的戒律是個有為法,其自性是會無常遷變的。相續中戒律清不清淨、戒體存不存在,完全取決於守戒的狀況。那麼怎麼做才能守持好戒律呢?首先需要知道犯戒的因素是哪些,對治的方法分別是什麼,然後謹慎奉行,這樣才能避免失壞、破損戒律。

 

通常,我們說犯戒有四種因,就是無知、放逸、不恭敬和煩惱熾盛,下面我們來了解對治這四種因的方法。

 

1)無知的對治:須依靠學習戒律的學處,心裡對學處有清晰的了解。

 

2)放逸的對治: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對於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牢記在心;第二,以正知觀察自己身口意三門的狀態,覺察自己正在轉入善的方面還是轉入惡的方面;第三是知慚有愧,就是依靠自己的善根力,或者運用佛法對照、反觀相續,發現惡行後,以此為恥,這是知慚,害怕別人的譴責,內心羞恥,這是有愧;第四,畏懼惡行的異熟果報,心懷恐懼,由此不敢放逸造惡。具足這些條件,平時攝持好自己的身心,不違越戒律的規定,就能對治放逸的毛病。

 

3)不恭敬的對治,就是對戒律,以及對道友心存恭敬。

 

4)煩惱熾盛的對治,就是發現自己哪方面的煩惱強,就針對這方面的煩惱努力修習對治,這樣在持戒違緣現前的時候,就有力量壓住或者斷除這些煩惱,守護好自己的戒律。

 

受戒容易,守持好戒律就比較困難,平時要修好上面這四種對治方法,關鍵時刻才用得上。如果不下功夫學戒,在境界現前時,十有八九都會失壞戒律。這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是同樣的道理。

 

阿底峽尊者的傳記當中,記載了尊者當年受持三乘戒律之後,隨時隨地小心防護自己的心念,不讓身口意三門違越戒律的規定,偶爾有一些小的違犯,也一定以懺悔儀規及時地懺除清淨。尊者自己說:「我自己入了別解脫門後,細微的過患也未染上過;入了菩薩乘,對於菩提心的學處出現過一兩次的過失;入了密宗金剛乘,雖然出現過很多過失,但是每一次都立即懺悔,從來沒有不懺悔而讓罪業過夜的。」他在行路途中也是一樣,出現惡分別念時,馬上取出一個木製的曼茶羅,立即作懺悔。我們應當以尊者為榜樣,嚴謹地護持自己所受的三乘戒律。

 

(三)聞思修行

 

有了團結和合、清淨持戒這個基礎,聞思修就可以順利開展起來,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聞思修三者的關係。

 

提到聞思修行,我們很多人的習慣是重視修,而輕視聞思。但是這三者是階梯式的關係,有前後的嚴密次序,並不可以輕易超越。

 

「修」是聞思修三階梯中最後一個台階,但在修之前,首先要知道修的是什麼內容、修行的具體方法、以及通過修行要克服掉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對這樣的方法,自己能不能運用得起來,以及能不能通過「修」,產生出「修慧」來。

 

如果知道方法,但是無法運用,產生不了修行的功德,這就說明心裡的未知、邪知、懷疑並沒有被去除。如果一直僵持在這種狀態,很多問題會隨之產生,比如,遇到不好的因緣,就會增長邪見,或者是修了一段時間,不見效果,就會對佛法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那麼怎麼改變這種止步不前的狀況呢?這就需要用到修學佛法中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思維。

 

思維是運用佛法中開示的殊勝的方法,如理地進行觀察,通過如理觀察所獲得的智慧,就叫做「思慧」。單單聽聞正法還不夠,必須要通過思維對於法義生起定解,方能斷除自己相續當中的顛倒妄念。

 

就拿修出離心來說,如果對於出離心無從下手,這時我們就要觀察輪迴中萬法的本性,通過觀察、思維,可以認識到輪迴中的一切法的自性完全是痛苦,這種認識,是學習出離心所獲得的「思慧」。然後我們安住在這個「思慧」所決定的意義上,使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清晰,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就是「修」,不久心中對輪迴就會產生厭離之心,這種厭離之心,就是「修慧」。

 

又比如修行空性,上根利器可以直接證悟空性,而一般根基不高的人,對於空性無從下手,這時就要借助於佛法中的方法,對萬法進行仔細的觀察,經過反覆地比較、推理、分析之後,對空性會產生一個比較明確清晰的認識,這時就知道如何修了。也就是說,這時可以安住在對空性清晰的認識上,這個階段是在分別念上的「修行」,朝這個方向不斷地努力,原先的實有執著就會漸漸減弱,分別念越來越輕,最後,會突破分別念的束縛,產生出「修慧」,像上根利器一樣,直接證悟空性。

 

由此可見,「修慧」要依靠「修」來獲得,「修」又以「思慧」為前提,「思慧」從「思維」中獲得。

 

那麼怎麼來如理地思維、觀察呢,這就要借助於修學佛法的三階梯中的第一個階梯──聽聞。

 

可見,對於引生修慧來說,聞法極其重要,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教誡我們說:「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比修行更重要的是聞思。」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也作了同樣的教導:「若離智慧無餘因,能斷煩惱所知障,是故智慧最第一,慧依聞故聞最勝。」也就是要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話,只有依靠智慧,而智慧又是依靠聽聞才會生起,所以聞法是最為殊勝的。寂天菩薩在《集學論》中說:在寂靜的地方精進修習禪定之前,應當安忍尋求多聞,因為沒有多聞,就不會知道靜慮以及淨除煩惱的方便。

 

聽聞是廣泛地學習佛菩薩智慧的一個過程。聽聞的目的,就是把佛菩薩的智慧裝到自己的腦子中,替換掉腦子中原先的凡夫錯誤觀念,也就是產生出「聞慧」。

 

對於聞思修三者的關係,在《大乘莊嚴經論》中,彌勒菩薩作了闡述:「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意思是先依靠聽聞,生起如理的思維,再按如理的思維修行,產生真義境智。

 

以上內容歸納而言,聞、思、修這三者有因果關係,以前前作為因,可以產生後後的果。我們學佛,都希望獲得修慧,這個修慧不是無因無緣產生的,它必定是由修方產生的。修是什麼呢?修就是串習,這個所串習的法義,實際上就是通過聞思所決定的法義。換句話說,我們修的內容,首先須要從善知識那裡聽聞而發起定解,但這是依靠善知識的力量讓你決定,只有這一點還不夠,意思是還需要依靠自己通過很多聖教的理證,對於所聽到的各種法義反覆不斷地如理思維,這樣,才能由自己的力量得到真正的決定,這才是生起了聞思的定解,遠離了疑惑。在這之後數數串習由思慧所決定的法義,這就叫做「修」,不是在這之外有一種修。所以,修慧是從修產生,也就是從串習產生。這個串習,是串習思慧所決定的法義,所以修是從思慧產生。思慧也不會無緣無故得到,它的因是如理思維,所以,思慧從思產生。所思維的義理就是在聽聞時由聞慧決定的意義,也就是一次聽法下來,心裡記得住的那些法義,再拿來不斷觀察、抉擇,不然聽了之後,心裡連講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那思維怎麼能發起呢?所以,思是從聞慧產生。當然,聞慧也是靠聽聞才能引生。這樣我們就理解聞思修這三者的關係。

 

所以,我們聽聞一點,就要聽懂一點;聽懂了一點,下來後,就要在這上面運用自己的思維反覆抉擇,把這個法義真正決定下來,遠離疑惑,產生出思慧。而對思慧決定的意義,應當真實地串習,這樣就會在相續當中斷除過失、引起功德。一切佛法,都是要用來修心的,怎麼修心,就是要按聞思修的次第來做,單單聽聞,沒有思維和修習,這也不能讓心現證到佛法的境界,單單修習,沒有聞思,也像沒有眼睛的人一樣,不知道安住在什麼地方。

 

對於不是最高根基的人,聞思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過程,反過來說,聞思也是提高我們的根基,使我們能最後直接修法的過程。通過聞思修的這三個階梯,佛弟子可以順利、穩健地生起佛法的功德,直到獲得解脫的安樂。

 

三、弘法應注重的方法

 

(一)運用佛法轉變自己和他人

 

不論是講法、聽法還是修法,都要用心來做,對照經論,時時反觀自心,解決自己和聽者的煩惱,如果只是為了積累學問、炫耀口才,或者為了獲得讚歎、恭敬,那就會成為增上煩惱和惡業的因。

 

實際上,佛法最重要的是落實在每一個人的相續中,如果心裡沒有憶念法、沒有安住在法義上,佛法和自己的距離還是很遠。不論在哪個時代、哪種區域,正法是住持還是隱沒,完全看佛弟子的心中有沒有受持法義。心中能記住一句法,能實行一個法,正法就會有一分住持,否則,僅僅做很多外表的行為,自己的心沒有依法而住,都是所謂的影像,沒有實質,照這樣下去,佛法就會逐漸衰退,最後消失。

 

首先,自己懂得什麼是法的內涵,在傳講方式上才能到位。如果把佛法理解成一種外在知識,那不論講法聽法都不會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懂得法的內涵是修心,是轉變相續,對於講聞雙方就能起到實質性的利益。

 

人類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遠離痛苦,獲得安樂,而佛法正是能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

 

對於法師來說,能不能在不背離佛法真實內涵的前提下,契合現代眾生的根機意樂、生活環境,為眾生講解能實際運用、行之有效的佛法,確實是很關鍵、也很迫切的問題。

 

打個比方,我有一種病,找了名醫吃了一年藥,但是痛苦一點沒有減少,這說明沒有效果。如果找另一個醫生,才吃了一個月藥,就有明顯的好轉,這說明治療方法好,我也會信賴這個醫生,想長期吃他的藥。同樣的道理,不是在外相上衡量一種講法是否成功,最關鍵是要看能不能通過傳法讓聽者掌握佛法,解決實際的問題,聽者學法之後,能減輕煩惱、獲得安樂,這才是真正作到了利他。現在的時代,不論是出家在家,身心上都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果能針對煩惱而開示對治的方法,就能把握到關要,這樣的講法才有力量,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怎麼以講聞轉變聽法者的相續呢?最初的重點要放在轉變觀念上,只有首先在觀念上發生深刻的轉變,行為才會產生變化。怎麼讓聽法者轉變觀念呢?方法歸納起來,有下面四個:第一是要用諸佛菩薩的教言和祖師大德的語錄,這些是成就者的諦實語,既容易使大家接受,又具有特別的加持力;第二是要運用理論,使人從道理上完全相信而受持,這一點是最花時間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第三是要運用具體的現象和比喻幫助聽法者理解。比如在講解中觀時,經常會遇到「泡」和「影」這兩個比喻,大家雖然都見過「泡」和「影」,但是在聽法時腦海中的回憶,遠不如現場看到時感覺強烈,邊給大家演示「泡」和「影」,邊講解空性的特徵,能大大加深大家對空性的理解;第四是要有實際的體驗,結合實際體驗的講解,往往是生動的、形象的、活潑的,對大家的幫助也最大。

 

在觀念轉變後,接下來就要讓他在這種新形成的觀念當中串習,串習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從根本上轉變他的心態和行為。這樣才是轉法輪。所以,講法一定要符合正規,才會產生轉變眾生相續的效果。如果不按規矩,只是隨自己的分別念信口開河,那就容易引起過失,有可能把法義解釋得讓人哭笑不得。

 

教育別人的人,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佛陀常常說,沒有調伏好自己,就不能調伏他人。這就對法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法師不但要正確地理解佛法的意義,還要首先把佛法融入到自己的相續中。法師要避免把佛法當作學問來研究,避免成為只會空談的佛學家,而是要將佛法人格化,將自己的生命變成法身慧命。

 

(二)討論、觀察與背誦的重要性

 

經論講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講法的圓滿完成。要使講解的效果能夠產生,並且不斷增長,還有幾個後續的事情要做,這些事情更多的是組織性的。

 

第一,組織大家討論。在聽法時,不少人是被動地跟著說法者的思路在走,聽完後感覺似乎已經聽懂了,但實際上理解得還不夠深入。在討論時,大家有充足的思考時間,也有發言的機會,這時就會主動地去思考,尋找前後文的內在聯繫,挖掘內容深層的含義,找出與現實生活和自身的聯繫。別人的問題、心得,又會幫助自己從新的一個角度去理解經論的意思。我曾聽到過很多道友的反映,討論對他們在理解法義上起著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第二,引導並督促大家將學到的法義結合生活實際反覆思維。很多人沒有認識到思維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有人認為:修行不需要觀察與思考,只要相信就可以。對分別念複雜的現代人來說,不通過如理地思維,很難真正生起對佛法的信心。對於佛法的很多義理,我們都是很陌生的,如果沒有做如理觀察,一般很難從內心深處生起不可動搖的勝解信。信心沒有生起、增長,那以信心為因才能出生的欲、精進、正念等等的善根都很難開發出來。這樣雖然學佛多年,結果還依然停留在一個初學者的狀態。

 

第三,督促大家複習和背誦。不少人在聽法時覺得茅塞頓開,為佛法所折服,但幾天之後,就對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法義,沒有什麼印象了,不但如此,而且原來所學的內容也已模糊不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原因是眾生無始以來所薰染的煩惱習氣很重,而剛剛薰習起來的佛法習氣則很淡薄,兩者一交鋒,煩惱習氣很容易就占了上風。因此,在幫助他人了解了佛法的內涵後,講法的人還應該幫助大家培養剛剛薰習的佛法習氣。怎麼培養呢?可以要求大家不斷複習,並適當背誦一些經論,比如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巴楚仁波切的《自我教言》、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顯示壽命無常的悅耳道歌──瀑布妙音》等,每一次的背誦,其實都是對自相續的一次教導,並且在平時遇到相應的對境時,這些法寶裡的金剛句就會呈現在腦海,指導自己如法地進行處理。

 

上面我們對弘法的幾個相關問題作了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共同振興佛法,救度無邊無際的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