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上的伏怨護親與修行人的伏怨護親有著本質的差別。世間俗人的怨敵,如果制伏殺死一個,那麼他的子孫後代以及親戚朋友等又與你結成仇敵,結果仇人會越來越多,怨敵永遠消滅不盡。
對於世間上的怨敵,你殺了他,那他的兒子、兄弟全都會過來替他報仇,就像《入行論》所說︰「頑敵如虛空,豈能盡制彼?」
可是修行人卻截然不同。我們所謂的「怨敵」就是煩惱,如果調伏一個煩惱,則大多數煩惱都將被壓制。
世間人經常會說︰「這個人害我,那個人也害我……。」修行人不是這樣,他們沒有其他的怨敵,只會說︰「煩惱太討厭了、睡眠太多了,怎麼對治呢?」世間人的怨敵都是在外境上,但修行人除了煩惱以外,沒有其他的怨敵;而且,通過中觀、大圓滿的方法,將貪心、嗔心轉為道用,所有的煩惱都是可以制伏的。
世間人的怨敵暫時被制服,但他們還是重整旗鼓,當獲得一定的實力以後,便會捲土重來,再度向你進攻。而煩惱的怨敵與之完全不同。《入行論》中云︰「常敵受驅逐,仍可踞他鄉,力足旋復返,惑賊不如是。」
世間的敵人,雖然暫時已經打敗了他,但不久的將來就會再度侵犯你。煩惱的怨敵不是這樣,在你真正認識到它的本質之後,可以從根本上斷除。在座的很多人,通過中觀、大圓滿等方法已經認識了煩惱,雖然還沒有徹底斷除,但煩惱的力量也是非常微薄的。
正如其中所說,一次摧毀煩惱的敵人,從它再生的能力來看,絕對是一去不復返。
很多經論中都說︰只要你真正認識到煩惱的本性,它就會一去不復返,再不會侵害你的。
修行人的怨敵如若一次調伏,必然已經服服帖帖,這樣修行人很快就會大獲全勝,而世間上的人們卻永遠也不會戰勝敵人。
世間上最大的英雄,為了防止敵人的復仇也是整天帶著刀。這又算什麼英雄呢?有些國家的戰爭已經打了七、八年,卻還是沒有結束。如果能用佛法來解決該多好哇!
對於世間的親友,無論如何盡心盡力地維護,也沒有一個心滿意足的時候。到頭來,親友反目成仇,甚至可能殘忍地斷絕自己的性命。以貪心護持親友除了造惡業以外,毫無善法可言。
世間的親友,不論你怎樣維護他們,都只是在增長他們的貪心而已,不會有心滿意足的時候。
而修行人的所謂「親友」,就是普天下的所有眾生。由於對一切有情均是無有貪嗔之心、一視同仁,以大慈大悲心予以救護,致使所有的眾生都不勝歡喜。並且喜愛善法的天神們也會竭力庇護,以免遭受違緣;又不會受到毒物與兵器的威脅,心情經常處於安樂無比的狀態中;無勤之中,心想事成。即便是今生中未能解脫,但死後也會轉生於梵天界中,獲得慈法八德。
世間人與修行人的親友是不同的。修行人的親友,是包括螞蟻以上的一切眾生。如果只是執著自己的親人,根本不管其他眾生的話,那不是修行人的行為。
如《寶鬘論》中云︰「人天將歡喜,彼等亦護之,不為毒刃害,恆常具安樂,無勤成諸事,雖未得解脫,亦生梵天界,獲慈法七德。」
前文講到「慈法八德」,此處是慈法七德。現譯《中觀寶鬘論》中說︰「人天等慈愛,彼等亦守護,意喜身樂多,無有毒刃害,無勤事得成,感生梵天界,縱然未解脫,亦得慈八德。」望有智者詳加觀察。
在對眾生修慈心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廣大的功德利益;同樣,通過修悲心,也能獲得速成佛果的功德利益。經中云︰「何者若有頭顱具壽命,何者有悲心具菩提心,何者有菩提心具佛果。」誰人對眾生有一顆無偽的慈悲心,自然會獲得經中所說的功德。
有頭顱的人,就會有壽命;同樣,有悲心就會有菩提心。只有具足菩提心,才會獲得佛果。
佛經中說沒有頭顱的人就沒有生命。慈誠羅珠堪布在《前世今生論》中說︰這是從總體而言的,個別眾生沒有頭還是可以存活。《悲慘世界》中也講到了「一隻蹣跚行走的無頭龜」,這是特殊而言的。
世間人因為執著自方而以貪心維護親友,對自己而言,不用說是獲得功德利益,反而只會以所積累的彌天大罪,在後世中墮落到地獄中去。
希望你們看一下《菩薩寶鬘論》、《佛子行》、《中觀寶鬘論》,發願在相續中一定要生起無偽的菩提心。當然,沒有菩提心做善事也有功德,但功德不會很大。修行人以菩提心和慈悲心攝持所做善法是非常重要的。
修行人本著慈悲為懷的宗旨,救護六道的一切眾生。因此,非但無有過患,反而能獲得巨大的功德,最終必定成就佛果。哪裡還有比這更大的利益呢?簡要地說,世間人的伏怨護親實在無法與修行人的伏怨護親相提並論,它們的本質有著天壤之別。
我們不是世間人,而是修行人。修行人應該做的事情,這裡已經講得非常明確了,大家應該盡量做到。
恭錄自 《山法寶鬘論講記》
札嘎仁波切著
索達吉堪布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