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這麼一想,心裡就清涼了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罵你了,或者很生氣、煩惱很重。

我有一位道友他煩惱很重,脾氣性子非常急,說不了三句話就跟人吵架。我就勸他說:「當你在怒氣上,想一想佛,想一想菩薩。」

他一試驗,這麼一想,心裡就清涼了,就把怒火壓下。因此他做生意就越來越好,客戶也好,自己圓融了,生意也興盛,身體也健康,何樂而不為。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莫再生瞋恚心,即使面對惡者,也要謹慎而不再加重瞋心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的過患最大,它的果報是什麼?面貌丑陋、多病、短壽,同時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嗔心一起,所有的業障、魔障全部都來了,因為嗔心招感,每天都嗔恨,以前造下的惡業很快就成熟,如果一個地方,人們的嗔心都很大,會如何?這個地方會出災難,這是大家共業招感的力量,但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嗔恨心,那沒有沒關係,就算發生災難,我們自己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沒有內因,僅有外緣,果報也不會成熟,只有內因和外緣共同存在,果報才會現前。

人們都希望和心慈面善的人相處,懼怕嗔心重的人,一個經常發脾氣的人,周圍人很害怕,很怕他會遷怒,最好離他遠遠的,否則無緣無故波及自己,很麻煩;一個心裡充滿嗔恨的人,滿懷仇恨的人更可怕,千萬不要得罪他,因為他的心中充滿恨,便有謀劃、傷害他人的想法,會伺機報復,也許什麼惡劣的手段、方法都會用上。嗔恨心強的人,不但自己不快樂,也不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能夠控制住不去傷害別人,已經算是萬幸。 嗔心表現是什麼?忿、恨、惱、嫉、害。忿是什麼?就是心理不平、不平衡,常常是看這個人、那個事不順心、不順眼,常常不滿,報怨。

或是每天也沒什麼事,就是不開心,心理悶悶不樂、煩煩惱惱的,或是總是願意挑剔別人,忿就是自己當下的情緒。恨是什麼?就是事情過去了,但心裡過不去,留在心裡形成怨結。忿的情緒積累多了,就會形成恨,而不論什麼時候,想起開就讓自己忿恨的狀態,就是惱。恨心之下,終日想著用種種辦法去謀害別人,就是害。嫉是看不得別人好,別人要是比自己好,心裡不舒服,怪怪的,有嫉就有爭、有鬥,爭強好勝,一定要比別人強,戰勝別人。因為嗔心的關係,所以自己無法喜悅,慈悲心是喜悅的源泉,「嗔障慈,害障悲。」心中嗔恨,心裡會諂曲,無法正直,因為很容易想著如何謀害他人,自己就會諂曲,也無法柔和,平等。

最可怕的過患,是它障礙慈悲心和菩提心,慈悲心、菩提心是一切如意、快樂、福報、智慧的源泉。 消除嗔心的方法,就是當自己忿的情緒出現的時候,最好能夠認識到,然後用慈悲和智慧觀照,把這個情緒消融掉,慢慢我們的嗔心就會減少,忍耐力會增長,不論什麼情況出現,心裡都不會生氣。


提起佛號,把瞋恨心降伏下來

大安法師

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車,巴不得他得癌癥趕快死了,「見不到你,我很清淨。」

瞋恨心上來時,是沒有一點慈悲心的,這個念頭就是一個惡業的種子。

瞋恨心一旦上來,開始心裡想的可能還是「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車」,最後煩惱太重了,可能會想「我製造一個陷阱,讓他去碰車」,那就更麻煩了,成了殺人犯了。

所以你開始就得要控制住這個煩惱的念頭,如果控制不住的話,它的力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你馬上在行動上就會付諸實施。這是很可怕的。

其實這個時候你要趕緊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雖然他跟我過不去,肯定是我上輩子也欠他的,他罵我打我或者怎麼樣,就算作還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希望在阿彌陀佛的佛光裡面我跟他解開冤結,結一個善緣。」

你得要趕緊提起佛號啊,把這個瞋恨的心降伏下來。


天人瞋罵夜叉

證嚴法師 

一則佛典故事教導,瞋怒詈罵只會造成對立、衝突,應該用智慧、用愛對待眾生;遭遇、見證人間苦難,更要增長智能。

曾經有一身形矮小、面貌黑惡的夜叉,擅自坐在帝釋天的寶座上。諸天人見狀起了瞋忿之心,不斷地罵他。說也奇怪,夜叉惡相漸滅、善色轉生,身體也漸漸長大;愈是罵他,夜叉的身形就愈巨大莊嚴。

帝釋天得知此事,來到座前,偏袒右肩,手擎香爐,向夜叉自稱其名:「大仙我是帝釋。」如是三自稱名,夜叉身形漸漸縮小,面貌又轉為丑惡,終於消滅。

帝釋天回到座位上,告訴諸天,以後莫再生瞋恚心,即使面對惡者,也要謹慎而不再加重瞋心。

※「面對逆境,不要有反抗的心;對於天下萬事物理,應用恭敬心、順從事態發展。人類依存於天地間,四大若是調和,人間就平安無災,萬物生機盎然;但是人類破壞大地、擾亂天氣,因而招來災害。」人類之於天地災害,就像天人對待帝釋座上的夜叉,愈是攻擊、抵抗,災害就愈益增長;以恭敬心對待、尊重,災害就會慢慢平息。


道秀法師嗔心墮為蟒蛇

淨界法師

在《高僧傳》上說:南北朝有一個道秀法師。這個道秀法師,在《高僧傳》上說他是博學多聞,通達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別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個缺點,這個人瞋心、對立心很重。他經常跟人家辯論,而且一定要勝過對方,他不管什麼都是以勝負:「我要勝過你。」這樣的心態來跟人家辯論。

後來有一天,他跟同參道友在討論佛法的時候,觸動了他的瞋心。這個時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熾盛,全身發熱,他就離開了道場,想要到樹下去乘涼。結果他到樹下以後,那個瞋心不斷地增長廣大,他就在今生當中,從一個人變成一條很大的蟒蛇,今生就變成蟒蛇。在《高僧傳》裡面,祖師就下這樣的評註說:一生持戒,聽聞佛法,結果因為瞋心的緣故,而以蟒蛇身承受福報。大蟒蛇當然有它蟒蛇的福樂,但是它的果報是卑賤的。

所以這個地方,我經常回憶懺公師父對我們的開導。他說修行人有三個重點:解門、行門、性格。懺公師父說:「這個性格最重要了。」他說:「你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

這個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夠調柔。就是說,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你的解、行二門是一種資糧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這個分別愛非愛緣起),就是你的個性對立心太強、或者是高慢心太重,這個時候,會使令我們這個善業,產生錯誤的引導。

所以這個地方講「異熟識」,就是說這個業力要轉成果報,其實這當中有很多的變量。這個變量,你第六意識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話來說是你的性格在引導這個業力的時候,是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懺公師父說:「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這個道理。以上是講到我們生命的根源——阿賴耶識的三種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

 


達真堪布:容易生起嗔恨的十二種情況

此處講的是我們生起嗔恨心的因,也可以說是生起嗔恨心的對境。

“不欲”即不樂意。如果遭遇不樂意的情況,就容易生起嗔恨。一共有十二種情況。

首先是對自己的四個不欲:我自己不樂意遭受痛苦,不願遭受輕蔑與侮辱,不樂意聽到粗語、惡語,也不樂意聽到鄙語和毀壞名譽的刺耳語言。如果自己遭遇這四種情況,就容易生氣嗔恨心。比如自己遭受痛苦了,或者遭受侮辱、得不到利益等,或者聽到有人惡口罵人,或是聽到毀壞自己名譽的語言,自己心裡就會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對自己的親朋好友也是如此。不願意讓自己的親友遭受痛苦,不樂意讓自己的親友遭受侮辱,不樂意讓自己的親友聽到不悅耳的語言,也不樂意讓自己的親友聽到毀壞名譽的鄙語。如果自己的親人、朋友遭受痛苦了,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自己的親人、朋友遭受侮辱了,自己心裡也會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有人惡口罵我們的親人、朋友,自己也非常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有人诋毀或毀壞我們親人、朋友的名譽,自己心裡會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

對敵人則是相反的。若我們所謂的敵人沒有遭受痛苦,我們心裡就會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因為這是我們不樂意看到的;若我們所謂的敵人沒有遭遇侮辱或利益受損,我們心裡也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們所謂的敵人避免了他人惡口謾罵之類的事情時,我們心裡也會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們所謂的敵人沒有被以卑鄙的語言毀壞名譽,我們心裡也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

“所欲”也就是我們樂意的,與前面講的“不欲”的那些情況相反,比如安樂、尊者、愛語、敬語等。如果我們的所欲被阻礙,也容易引起嗔恨。一共十二種情況。

我們希望自己獲得安樂,當受到阻礙或得不到安樂的時候,我們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若達不到這樣的欲望,甚至有人不尊重自己的時候,我們就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願意聽愛語、悅耳語,若聽不到,甚至聽到相反的話語時,我們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想聽到敬語,即恭敬、贊歎之類的語言,若是沒有人恭敬、贊歎自己,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對自己的親人、朋友也是如此。我們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獲得安樂,如果他們得不到安樂,我們心裡就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希望他們都獲得尊重,若是他們沒有得到尊重,我們心裡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希望自己特別喜歡的親人、好友能夠聽到愛語、悅耳語,若是他們聽不到,我們心裡會不舒服,也容易生起嗔恨心;我們希望他們獲得他人的恭敬、贊歎,若是得不到時,我們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對敵人則相反。敵人沒有得到安樂的時候,我們樂意;敵人沒有得到他人的尊重的時候,我們樂意;他們沒有聽到愛語的時候,我們樂意;他們沒有得到恭敬的語言的時候,我們樂意。當這些所欲之事受阻時,我們就容易生起嗔恨。比如,若我們的敵人得到了安樂,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們最恨的人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得到了利益,我們心裡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們所謂的敵人聽到了他人的愛語,得到他人的愛戴等,我們心裡就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若我們所謂的敵人聽到了敬語,我們心裡也不舒服,容易生起嗔恨心。

遭受“不欲”有十二種情況,“所欲”受阻有十二種情況,一共是二十四種情況。這些還可以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來分,這樣共有七十二種。我們內心的嗔恨心就是因為這些而產生的,所以這些都是生起嗔恨心的因,都是生嗔恨心的對境。


嗔恨心的危害

許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對境時,例如別人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妨礙我們達到某個目標的事情等,心裡往往會生起不滿和嗔恨。嗔恨心生起的當下,內心的安樂就會蕩然無存,即便此時我們的身體處在富麗堂皇的宮殿,或者擁有上億的資產,這些都不可能絲毫減少自己內心由於嗔恨而體驗到的傷害和痛苦。嗔恨越強烈,痛苦就越強烈;嗔恨越微弱,痛苦也越微弱。對外境的嗔恨就像燃燒在心頭的一把火,可以將我們辛勤構建的安樂殿堂頃刻間焚為灰燼,並使我們置身於猶如地獄般的痛苦境界裡。

在此世間,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安樂、躲避著痛苦,甚至連在睡夢中也是如此。絕大多數人,都將快樂與痛苦的原因歸結於外境是否如己所願。實際上,這只是愚人的見解和行為。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快樂和痛苦的始作俑者,永遠都只能是我們的自心對待外境的態度,而不可能是外境本身。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需斷除自心對待外境的五種錯誤態度——貪瞋癡慢嫉。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帶給我們痛苦和災難的五種錯誤態度中,嗔恨心實際上是我們獲得安樂的最大敵人。《大智度論》說:「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處在強烈嗔恨狀態的人甚至會徹夜難眠,內心沒有一絲一毫的寧靜和安詳,如同在沸水中燉煮,體驗著難以忍受的刺痛。外境美麗的鮮花根本不會引起他的半點愉悅,動聽的音樂也絲毫不能減輕他的痛苦,可口的飯菜在他嘴裡也失去了滋味。

觀察很多人和家庭,都在不時地受著嗔恨心的危害。譬如,某君正準備乘著節日攜妻子和小孩歡歡喜喜地去看望給父母,誰知妻子卻因為一點小事不順心就不高興,繼而大發雷霆,一發不可收拾,結果使得全家乃至父母在痛苦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事實上,他們一家並不缺衣少食,也不是沒有住房,毀壞他們一家人幸福的唯一原因就是對待不如意事情的嗔心。假如妻子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不順心的事情,一家人就會度過一個快樂的節日。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一鍋粥」,事實上,一個微小的嗔心也會毀掉自己和別人幾個小時、幾天、幾月、乃至幾年甚至一輩子的安樂。所以,《佛說遺教經》說:「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如果一個人具有愛發火的毛病,那麼可以肯定地說,這個人的一生都將在連續不斷的痛苦中度過,根本不可能得到什麼安樂,即便這個人擁有一些外在的財富和受用。愛發火的人常常被內心的瞋恚所驅動,與身邊的家人、同事、朋友等發生衝突,事過之後,內心也會一直處於憤懣之中,久久不能釋懷,似乎所有安樂和喜悅都已經遠遠離開了他。發火之人,無論外表穿著多麼考究,也顯不出絲毫莊嚴;發火之人,無論其睡的床有多麼柔軟,也感受不到半點舒適,相反,會輾轉反側,如處荊棘之中;發火之人,會摧毀自己的健康,患上高血壓、心臟病、失眠癥、精神分裂癥等。醫學研究報告說,發火之人的體內會分泌一種毒素,如果將這些毒素收集起來,足夠可以毒死一隻白鼠。

生起嗔心的人,臉一剎那之間就變得非常丑陋和凶狠,猶如毒蛇,使得周圍的人看了之後,內心對其自然產生恐懼和慌張,唯恐避之不及;生起嗔恨心的人,嘴裡會說最難聽、最刺耳、最惡毒的話語,欲置嗔恨的對境於死地而後快,猶如毒蛇噴射毒氣;生起嗔恨心的人,心裡已經喪失了理智,行為上就會喪心病狂,會做出種種摧毀自他的舉動。

生起嗔恨心的人,剎那之間就能改變自己身邊的「氣場」,可以使得周圍的空氣中瀰漫種種恐怖的氣氛,並使得處在這個氛圍中的人感受種種不安和驚恐。佛經裡面曾經記載了一個嗔心極大的惡神,說由於其嗔心極其猛烈,連小鳥飛過其住處的上空都會嚇得墜落在地。事實上,我們中的很多人,在家庭生活中,都生活在「惡神」的周圍,感受著種種恐慌和畏懼。由於家庭的某個成員愛發火、吹毛求疵、動則得咎,使得整個家庭成員的心,猶如受驚嚇的小鳥般,惶惶不可終日。佛經裡說,愛發火之人,即便來世能做人,往往膽子會特別小,而且特別容易受到驚嚇,因為前世用嗔心使別人感受驚嚇的緣故。那些嗔心特別猛烈的人,佛經裡說,命終之後,就會墮入地獄,繼續感受嗔心所招致的種種折磨。

無論什麼人,一旦內心具備了嗔恨、發火的習氣,則將給他人製造無盡的災難,招來周圍人的怨恨。《入菩薩行》中說:「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這句話是說,嗔恨會令自己的親人、朋友厭惡自己,一個愛發火的人雖然給予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以錢財等,但是他們也不會真正依附這個愛發火的人,反而會從內心深處厭倦這個人。又說:「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殺害。」即使一個人有佈施的習性,用種種財物佈施來依附的人,如果這個佈施的人對受施者經常發火,則受施者心裡也不會感恩,相反會生起怨恨,甚至會殺害佈施者。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發現,雖然丈夫為家庭掙了很多錢,但如果具有動不動就發火的毛病,則也會招來妻子和兒女極大的厭惡和痛恨。一個單位的老總,即便發給下屬很多獎金,如果具有對下屬隨便發火和斥責的毛病,則手下人不但不會感激他,反而會怨恨他。觀察世人,整天忙忙碌碌。為了多掙一點微不足道的金錢,常常能披星戴月;為了獲得一件無足輕重的物品,往往能廢寢忘食。可是,對於潛伏在自心中的嗔毒——這個無數次帶給我們痛苦、無數次摧毀我們安樂的敵人,為什麼不去真誠地下功夫斷除呢?


為何惡習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據說,晚年的白居易對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於是不辭勞苦,到深山老林中去拜訪當時名噪一世的鳥窠禪師。可能是這位禪師怕麻煩,不願意見太多的人,總是居無定所,而且以鳥窠為家,所以找起來挺費勁的。經過多方打聽,幾經周折,白居易終於找到了住在鳥窠中的鳥窠禪師。於是,白居易向鳥窠禪師請教「佛法大義」——也即佛法主要是教導人們幹什麼的?或者說一個人怎樣做就算是奉行佛法了?鳥窠禪師回答白居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意思是,凡是惡的念頭、行為與語言全部斷除,凡是善的念頭、行為與語言努力地去培養並實踐。白居易驚訝地說:「這個道理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啊!」鳥窠禪師慎重其事地回答白居易說:「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歲老翁行不得。」意思是說,三歲孩童雖然能在口頭上說出這句話,但是八十歲的老翁卻未必能做到這句話。

鳥窠禪師的這句話其實非常深刻,一語道破了存在於世人身上,乃至學習佛法過程中的一個巨大誤區——那就是「說得到,做不到」。說——只是嘴皮上下動動而已;而做——卻要推翻原來內在的錯誤心理習慣或思維習慣,乃至外在的行為習慣與語言習慣,讓自己的心念、行為和語言沿著一個全新的習慣去運作。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如這件事很容易,古人就不會發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感慨了,孔子也不會發出「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的感慨了。讓江山改掉姓氏,應該算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了;但是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比這件事還要困難!從別人手裡分一半天下,辭掉高官厚祿,在白刃上行走,這些在世人看來比較艱難的事情,比起培養「中庸」的心態起來,容易多了!

有一次,我們大學同學舉行畢業20週年聚會,結果我發現,20年前某人的性格是怎樣的,行為與語言習慣是怎樣的,20年後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變化,只是臉龐長大或衰老了一些,身體變得「臃腫」了一點。由此可見,改變一個人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與語言習慣有多麼的困難!

二、改變性格真的那麼難嗎?

我們要知道,「難」與「易」只是人們看待事物的一種主觀態度,在自然界客觀規律的運作中根本不存在「難易」這個東西。換句話說,「難易」只是一種心理感受,這種心理感受在外境上有沒有對應的實體存在呢?絕對沒有!自然界的一切只是按照其規律運行著,根本不會對一個結果的出現有好惡與難易之心,「無心」地按規律運作,這就是宇宙法則!

例如,蘋果從樹上脫落的時候總是要落在地上的,人們很少觀察到從樹上脫落的蘋果飛到天上去的,於是人們就會覺得讓脫落的蘋果飛上天比較困難。但是,如果我們在蘋果之上用一個細繩子固定,將這根繩子與一個飛上天的風箏相連,此時恐怕想讓蘋果不飛上天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所以,一件事情是否發生,一個結果是否出現,唯一依賴於產生這件事或出現這個結果的條件是否具足。條件完全具備了,不出現這樣的結果是不可能的;條件不具備,想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事情根本沒有「難易」!「難易」只是人們貼在外境上的一個標籤。如果產生一個結果的條件全部積聚,這個結果不產生,似乎也變得困難起來了!因此,當我們說一件事困難與容易時,只是意味著這件事發生頻率的大小而已。發生頻率大的,我們就說容易;發生頻率小的,我們就說難!並不是事情本身的產生有什麼難易。

同樣,人們所說的改變性格是件難事也是如此。在下決心或者沒有下決心要改變性格的人中,我們發現改變性格的只是極少數,於是我們就認為這件事比較難;並且認為,人們循著自己的習慣去做事比較容易。

實際的情況是什麼呢?改變性格根本不存在難易,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並按照改變性格之道來奉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因為改變性格的條件沒有完全積聚,所以就出現性格改變不了的結局了。倘若對於一個人,改變性格的所有條件都圓滿積聚了,不改變性格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改變性格沒有難易,只有改變性格的條件積聚不積聚!積聚,性格立即就會變;不積聚,性格永遠也不會變!

三、改變性格需要積聚哪些條件?

什麼是性格呢?性格就是一個人面對一類事物之後,內心所起的心念以及後續的行為、語言。如果所起的心念正確,叫做「心正」;如果後續的行為正確,叫做「身修」。不正的心,不修的身,都屬於惡的範疇;「正」的心,「修」的身,都屬於善的範疇。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與「正心,修身」是一個意思。

在《大學》中說:「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也就是說,要做到心正、身修,前提條件就是「意誠」,要做到「意誠」,前提條件就是「物格、知至」。

《大學》中還說:「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意思是說,如果「本」亂了「末」卻能夠很好的情況是不會有的,「本」很厚而「末」卻很薄,「本」很薄而「末」卻很厚的情況,是根本不會出現的。這裡的「本」就是產生一個結果的因或者條件,「末」就是一個結果。

由此可見,如果「心不正、身不修」——也即性格沒有改變,則其唯一原因就是「意不誠」,如果「意誠」了,一定會「心正、身修」。

四、什麼是「意誠」?

什麼叫「意誠」呢?意誠包括兩層含義:一、清楚地知道心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清楚地知道身什麼是修,什麼是不修;二、具有強烈的改變「身心」的動機與願望。

「意誠」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信願」。佛教中說,沒有信願不足以導行;相反,有了圓滿的信,就會有強烈的願;有了強烈的願,就會有不折不扣的行——也即心正、身修。

什麼是圓滿的信呢?例如,面前放著一個燒紅的鐵塊,此時如果你將手放在上面,手立即就會被燒傷,你對這個事實會深信不疑,這就是圓滿的信!有了這個圓滿的信,你一定會有這樣強烈的願:千萬別讓自己的手碰到這個燒紅的鐵塊,於是你就會心正、身修——也即不會生起將手放在鐵塊上面的想法,也不會產生這樣的舉動。

又如,面前放著一塊面包,你伸手就能拿到,對「伸手就能拿到」這個事實你也深信不疑,這就是圓滿的信。假如此時你很飢餓,你就會生起強烈的願:伸手拿!有了這個強烈願,拿面包的心念就會生起來,最後拿面包的動作也會產生。

對改變性格這件事來說,例如,面對別人的譏諷,自己有很多態度——發火、怨恨、包容、慚愧、反唇相譏、悲憫等等,對這些態度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心裡清清楚楚,沒有半點含混;對哪些態度會導致安樂乃至安樂的大小,對哪些態度會導致痛苦乃至痛苦的程度,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比如,對發火、怨恨、反唇相譏等態度的惡果心裡清清楚楚,於是就會有強烈的願:不能發火、怨恨、反唇相譏!對包容、慚愧、悲憫等心態的好處清清楚楚,心裡就會產生強烈的願:我無論如何要包容、慚愧、悲憫!有了這樣的願,發火、怨恨、反唇相譏的噁心就不會產生,包容、慚愧、悲憫的善心就會產生,於是惡行就得到遮止,善行就會隨後而生。

所以,面對一個對境,做到「意誠」,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對各種態度所導致的結果有一個圓滿的信心,一個是對所希望的結果有強烈的希求心。有了這兩個就算是意誠了。圓滿的信心與強烈的願望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在信心沒有轉化為願望之前,還不能算是意誠。

五、從事例說明什麼是意誠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中所說的俞淨意公的事例,就說明了斷惡行善需要「意誠」為基本條件。一開始的俞淨意,雖然理論上也知道行善斷惡,但由於行善斷惡的意不誠,因此惡習仍然未改。直到灶神顯身後加以勸說,他才深信因果不虛,並且發大誓願斷惡行善。如果我們對灶神幫助俞淨意的手段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灶神主要在兩個方面改變了俞淨意:

一、通過俞淨意自身的經歷,來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真實不虛,以此增上了俞淨意對因果的信心。

二、勸勉俞淨意增上斷惡行善的決心。灶神勸俞淨意說:「君從今後,凡有貪淫、客氣、妄想諸雜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乾乾淨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遠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

俞淨意在改過的過程面臨的也是「信心」與「決心」這兩方面的問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中說:「因焚香叩謝,即於次日元旦,拜禱天地,誓改前非,實行善事,自別其號曰淨意道人,志誓除諸妄也。初行之日,雜念紛乘,非疑則惰,忽忽時日,依舊浮沉。因於家堂所供觀音大士前,叩頭流血,敬發誓願,願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倘有絲毫自寬,永墮地獄。每日清晨,虔誦大慈大悲尊號一百聲,以祈陰相。」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俞淨意雖然發了斷惡行善的誓願,但是「初行之日,雜念紛乘,非疑則惰,忽忽時日,依舊浮沉」,也就是說,俞淨意在真正開始發願斷惡行善的時候,心中出現兩種妄念:一類是「疑」念,也即懷疑這樣做是否有好處,換句話說,就是因果報應是否真實不虛;一類是「惰」念,也即懶惰,不願意發大願,堅定信念去改掉原來的心理習慣。

俞淨意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呢?通過憶念自身經歷增上對因果的信心,通過在佛菩薩面前發大願的方法鞏固自己斷惡行善的決心。

我們知道,「疑念」是信心的反面,「惰念」是決心與誓願的反面。從這裡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信心與決心是斷惡行善的前提條件,如果讓信心與決心的反面——「疑念」與「惰念」這兩者佔據自心,則改過行善永遠會落空。

所以,所謂「意誠」就是這樣一種心靈狀態:徹底斷除了對因果的疑念,去掉斷惡行善的惰念;內心充滿了對因果的信心與斷惡行善的決心。當我們的心步入這種狀態的時候,正心與修身就是很自然的一個結果了。

六、觀察自心

回過頭來觀察我們的自心,一個善行未落實,一個惡習未改掉,原因何在呢?其實就是「信得不真,願得不切」,換句話說,就是「非疑則惰」——也就是,不是對因果懷疑,就是懶惰。

「我內心怨恨這個人,說一下這個人的壞話,恐怕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吧!」、「我對這個異性生一點貪心,恐怕問題也不那麼嚴重吧!」「吃肉,問題恐怕也沒有那麼嚴重吧!」……,這些念頭都是對因果的未知、謬知與懷疑,一句話,就是內心對因果還處在愚昧的狀態,還沒有生起信心。

內心對別人生起了怨恨,甚至背後說了別人的壞話,對異性生起貪心等等,一點也不慚愧、後悔、對自己感到厭煩,或者,明明知道不對,卻還安慰自己,暫時就這樣吧!以後再改!這就叫做「懶惰」。

如果我們的心被懷疑與懶惰佔據,即使過一百年,性格也不會有絲毫好轉。

七、如何使意更誠?

意誠的因是「知至」——也即對因果的道理知道得圓滿了。如果對因果知道得不圓滿,信心就生不起來,信心生不起來,斷惡行善的決心也就生不起來。

所以,要使「意」更「誠」,務必使「知」更「至」;要使「知」更「至」,務必要「物格」——也即不停地觀察因果規律,直到內心斷除一切疑慮為止。

例如,《十善業道經》中佛陀對娑竭羅龍王說:「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亳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在這句話中,佛陀教誡的斷惡行善之法即是「在白天、黑夜,不停地思維觀察善法,也即因果規律,觀察善念、善行、善語的結果,觀察惡念、惡行、惡語的結果」,這裡的「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即是「格物」;當我們內心對每一個對境所起的心念——無論是惡的還是善的,對其結果有一個確定無疑的了知,我們對因果的信心就會增上了。有了這個信心,就會自然引導後續的斷惡行善的決心。

從佛陀這句話也可以了知,為什麼我們至今惡習未改呢?就是沒有日日夜夜地思維觀察因果,以致知未至;知未至,以致意未誠——也即信未真,願未切。意未誠,則正心與修身都會落空,甚至根本沒有。

我們知道,佛陀是大覺者,不會對眾生說半點不真實語的。如果我們當中有人沒有日夜不停地觀察因果,卻能改過行善,這個人一定是佛陀了。因為這段經文中明明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菩薩尚且要日夜不停地觀察因果不虛,更何況是非菩薩呢?

朴窮瓦格西曾說:「我到晚年時,修行的依附就是《賢愚因緣經》。」因為《賢愚因緣經》中所說,都是因果報應的公案。可見,真正懂得修心的人,都是在日夜不停地觀察因果不虛的道理。

八、將自心的每一個心念都拿出來曬曬

將自心的每一個心念都拿出來在正知正念的太陽之下曬曬,這一點很重要。曬曬這些心念的因——是利他還是自私;曬曬這些心念的本體——是善還是惡;曬曬這些心念當下的作用——生起之後,是讓自己快樂踏實了,還是讓自己痛苦不安了;曬曬這些心念的異熟果——這些心念假如是一顆種子,將來發芽、開花、結果之後,會長出什麼樣的果實出來;更重要的是,要曬曬心靈之上的無欺因果律——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會在心田中播下業力的種子,種子成熟之後,就會變現成外境。

就這樣,不停地曬啊曬啊,總有一天,我們的內心會生起對因果堅不可摧的信心。有了這個信心,斷惡行善的勇猛心就會生起!這樣,斷惡行善就易如反掌了。

九、你想斷惡行善?真的還是假的?

很多人都會說,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也想改掉,但就是改不掉!最後只好用「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說法來安慰自己了。

孔子對這樣一類人有一個精闢的觀察。《論語》中說,有人作了一首詩,詩是這樣說的:「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意思是:唐棣花啊!在風中左右搖擺,一會偏向這邊,一會偏向那邊。我非常思念我的故鄉,但是故鄉離我太遙遠了。孔子聽了之後說:「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意思是說,這個人其實不是真正思念他的故鄉,如果真的思念了,怎麼會有遙遠之感呢?

《論語》中的這段話,實際上是批評那些為自己找藉口的人的。實際上情況就是這樣的,不是事情困難,而是我們不是真心地想去做,於是就為自己找一些藉口,自我欺騙一下。有句格言也說:「如果想做一件事,就會去尋找方法;如果不想做一件事,就會去尋找藉口。」同樣,不是惡習難改,而是我們不是真的想改;如果真的想改,哪有改不掉的惡習呢?

十、結論

為何惡習難改呢?只為心未勇猛!

為何心未勇猛呢?只為心未真誠!

為何心未真誠呢?只為願未真切!

為何願未真切呢?只為信未圓滿!

為何信未圓滿呢?只為知未究竟!

為何知未究竟呢?只為不觀不察!


修道與人生-修行人的大忌------嗔恨心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恚心。」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這是一定要記住。我們修行修什麼?第一個就是要把嗔恨心消除。嗔恨不要學的,無始以來俱生煩惱。嬰兒幾個月大的,你仔細觀察,他都有嗔恨心;兩個小孩搶糖果,他在爭,他嗔恨心就顯露出來的,誰教他的?沒人教,不要教的,俱生煩惱。因為有了這個東西,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沒成就。沒有成就,被什麼障礙?被嗔恨心障礙了。當然障礙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嗔恨心的力量最大,它總是帶頭的一個。因此我們像治病對治,先對付它。用什麼方法對付它?修慈悲心、修忍辱。慈悲、忍辱要能夠真正得力,那就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慈悲,沒有智慧的忍辱,對付不了嗔恚,那是勉強在那裡忍。那個忍就是世間人常講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忍耐為什麼有限度?沒有般若波羅蜜,他就有限度。如果有般若波羅蜜,那個問題就解決,那個忍化解了;把嗔恚化成慈悲,化解了。所以我們曉得,這是我們生生世世修行不能成功的最大障礙,我們要對著它下手

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恚心。」這是要記住的。我們被人騙、被人欺負、被人陷害,怎麼辦?最好念阿彌陀佛,把這個事情放下就沒事了。如果有一念不平之心,有一念報復之心,你就又被嗔恚障礙住。有些人講:這不行,不能忍受。《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不能忍受什麼?有般若波羅蜜,沒有一樣不能忍受;沒有般若波羅蜜,真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耐有限度,彿看到就說可憐憫者。其實人家來坑你、來陷害你、來侮辱你,你要果然若無其事,那就恭喜你,什麼地方恭喜?災​​消了,消業障,你的業障就真的消掉了;你有一念不平要報復,你業障不但不消掉,又增加了。所以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受到人家欺負,他對欺負的人很感激,替我消災,我業障被他消掉。不但不嗔恨他,還對他特別恭敬,還多送點禮物去供養他。為什麼?報恩。有智慧的人跟沒有智慧的人作法不一樣,怎麼會相同?所以千萬要記住,這個句句都是真實語。無論在世法、在佛法,剛才講我們這一生過得很快樂、過得很幸福,我們的事業很順利、很成功,我們的修道,道業真的能夠得力,將來決定能夠往生不退成佛,這幾句話就非常非常重要。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故嗔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學佛人是首先就要把得失這個念頭丟掉、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間人所求的,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不求,不求也會得到。為什麼?總不外乎一個業緣。過去生中,你造的有業因,你修的有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的是惡因,那一定有惡報。緣遇到了,它自然現前。善的果報現前,若無其事,也不會很歡喜;惡的逆緣現前,也若無其事,也沒有煩惱。在善惡境界裡面,都能夠保持清淨心,如如不動,那就好。所以說不必認真,不必去計較。「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這一點淺顯的道理要是不曉得,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的話,這個人是迷而不覺,他沒覺悟,他在佛法裡面沒有得受用,沒得到好處。

「故嗔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我們佛門裡面常講「火燒功德林」。功德是什麼?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功德就是清淨心。如果拿佛法法相名詞來講,功德就是定慧。心裡一發脾氣,定慧馬上沒有了,所以火燒功德林。由此可知,你們要想想你修的多少功德,你學佛這麼多年,你有多少功德,你要冷靜想想,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沒發脾氣,你的功德就那麼多;如果你今天早晨發了一場脾氣,你的功德也不過就幾個小時而已,過去幾十年修的都燒掉了,不算了,沒有了。如果學佛學了一輩子,到臨命終時一發脾氣,完了,這一次什麼功德都沒有了,這很可怕,這都是事實。所以佛勸我們積功累德,積功累德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你功德才能夠累積起來。積功累德很難很難,不是我表面上不發脾氣,心裡面有一點不高興,那都不行。心裡面有稍許不高興,功德沒有了,這功德難,非常非常難修。「我做了很多好事」,好事是福德,福德在,福德不會被嗔恚障礙,你天天發脾氣,你修的福報還是在。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修羅的福報很大;阿修羅怎麼修成的?都是在佛門裡面修福。像我們現在一些人一樣,天天在修福,福報修得很大,脾氣很大,傲慢心很大,樣樣不願意輸給別人;連燒香我都要燒頭一支香,不甘落人之後。出功德,你出一萬,我出一萬五,我一定要比你高,好像比賽一樣,這樣的人將來他得的果報,阿修羅王。他就搞這個去了,享大福報,這人天大福報;功德沒有,福德就很大。福德不能超越三界,功德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所以修福德容易,佛門裡面好修福;功德是非常不容易,心裡面稍微有一點不高興的話,功德都沒有了。

六祖惠能大師教人,如何能保全功德,不離般若波羅蜜,他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的功德就保全了。譬如持戒,我們出家人來講「持戒精嚴」,持戒非常嚴格,這很好!可是看到不持戒的人,心裡面就不舒服,這個人不持戒,這個人破戒,心裡面就有一點瞧不起他,動這一念心,你持戒是福德,沒有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一天到晚看到這個人不是,那個人也不是,你還能得定嗎?你心還能清淨嗎?雖然自己戒律持得很好;因戒生定,他因戒不能得定。為什麼不能得定?就是看到別人不持戒、破戒,他生煩惱。他那個戒不能得定,不能得定就是持戒沒有功德,只有福德。他持的戒清淨,來生生人天福報,身相端正,相貌長得好是戒清淨,是得福報,他得福報。所以真正要想成就功德,戒律成就功德,自己持戒不管別人持不持戒,別人持不持戒與我不相干;不但不管別人持不持戒,而且要把別人都當作佛菩薩看待。普賢行願裡面講的「禮敬諸佛」,他為什麼不要持戒?人家身心清淨,已經達到圓滿了;我是凡夫,我心不清淨要學戒律。人家心已經清淨,他是佛、他是菩薩、他是示現的,像濟公活佛一樣,他示現的。我們不能跟他比,我們把他當佛菩薩看待,自己的功德成就了,自己的功德保全了。這些道理、這些事相、方法,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很多、講得很透徹。我們也讀到也聽說,但是就是做不到;一遇到現行,心裡面煩惱又生起來了。這就叫做業障,這就叫沒智慧,離開般若了。所以一念嗔心起,菩提種子,菩提是覺悟,覺悟的種子沒有了,又迷了。

「佛言,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魔所攝持。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嗔心者,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齊燒盡。可不懼哉。」

這一段全是《華嚴》的教義,《華嚴經》上的。「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做一切善事,但是沒有菩提心;「菩提」是覺悟,覺悟是離相。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他生心、他佈施,這是作善;但是他住相,他沒有離相。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他是有所住,他沒有做無所住;他而行佈施,有所住心而行佈施,就是此地講的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為什麼說「魔所攝持」?魔是講的折磨,你雖然得善果、得福報,你享福還要受許許多多的折磨,這就是魔所攝持。佛所說的魔實在講是折磨的意思。古時候的經典,魔下麵是個石頭、是個石子,折磨的磨,不是鬼,是那個字。把折磨的磨,改成魔鬼的魔,魔鬼這個魔字是梁武帝造的,中國古字裡面沒有。梁武帝覺得折磨太苦,就像遇到鬼一樣,所以把石頭去掉,換個鬼字。要曉得這個字的來源,要知道它的本義,本義是折磨,折磨是煩惱折磨。我們今天享福的人、有大福報的人,他心裡面他有憂慮、他有牽掛,他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這是享福裏面有折磨,被魔所攝。福報愈大,憂慮牽掛愈多,受的折磨愈多,魔所攝故。如果他有菩提心,他享福不會受折磨,他能夠隨緣,他有再大的福報,他沒有掛在心上,他也不會去想,「我這個財產將來要給哪個人繼承?」他沒有這個妄想,他心裡面就舒服了,沒有牽掛了。如果說沒有智慧的人,兒女多了,我將來給這個好、還是給那個好,哪個人成器,將來能守得住,這不叫打妄想!這就是自己折磨自己,這就是沒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的人,決定不幹這個事情。所以他可以享受,他決定沒有副作用,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再多的福報也是若無其事。所以他沒有患得患失,沒有這個意念,這就是菩提,這就是般若。

「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嗔心者。」跟前面講的意思一樣。前面是講嗔恨是修行人最大的忌諱,普賢菩薩在此地也說,《行願品》裡面的。「以前所積功德」,這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這一句經文裡的意思。所累積的功德,「雖多如森林」,這是講他勤修,積功累德,勤修福業、福善。「嗔火若生」,這一發脾氣,嗔恚心起來了,「一齊燒盡」,統統燒完了,這個意思剛才說過。「可不懼哉」!這是最恐怖的事情,最為畏懼之事。這是讓我們瞭解事實真相,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修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要真正得力,一定要修般若波羅蜜,沒有般若波羅蜜,忍辱的功夫就很難得力;要想功夫得力,不能離開般若。

「生嗔恨,由有四相。般若正智,藥其著相之癡,貪嗔無由,可除也。」

這是說明忍辱為什麼這樣難,難的原因是因為眾生著相。相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境界相,佛在此地把它歸納為四大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量無邊的諸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超過這四大類,這四大類統統都包括了;也就是經上常講的人我執、法我執,這兩種執著跟四相,兩種執著是能執,四種相是所執,意思都可以相通。著相的病太深太重了,無量劫來就是因為著相,才有六道生死輪迴;離相,這生死輪迴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前面跟諸位說過,因為有執著,這才發生六道輪迴;因​​為有分別,才有四聖法界。四聖、六凡怎麼來的?分別、執著而來的。所以離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離開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六道、十法界沒有了,顯露出來的就叫做一真法界;諸佛菩薩他們活動的空間,他們居住的處所就叫做一真法界。一是真的,十、六都是假的,在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般若正智」,般若智慧就是對治四著相的病,著相的病要用什麼方法來醫治它?藥就是醫治的意思,就是般若正智,是醫療著相的毛病。著相是愚癡,般若是治病的,對治這個毛病的。「貪嗔無由」,貪嗔都是從著相來的,著相是從愚癡來的;如果把著相的癡治好了,那貪嗔就沒有了,貪嗔就沒有依靠了。所以能夠斷除的,不是不能斷除,斷除一定要靠般若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貪嗔癡沒有辦法斷根,一定要有般若正智。

所以《金剛經》不能不講, 江味農 居士在講義裡面強調,《金剛般若》不能不講,因為唐宋以後,我們佛門許多大德都不願意講《金剛經》,都怕講《金剛經》。原因是什麼?怕一般人聽到《金剛經》產生了誤解。《金剛經》講空,一切都空,怕墮在惡取空;你錯會了意思,佛說什麼都是空的,那什麼都是空的,因果也是空的,那造作惡業也是空,拼命造惡業,殺人、放火後面都是空的,那就無惡不作,那就完全錯了;是很容易被人產生誤會,所以許多大德避免講《金剛般若》。 江味農 居士說,《金剛般若》可以治我們貪嗔癡的病根;不講就沒法子治病。這個藥確實有副作用,因此必須要講清楚、講明白,講清楚、講明白真的是不容易。一般講《金剛經》,講一個星期、講半個月,甚至於講一個月,很難講得清楚,真不容易!這一部《金剛經》要細細講一遍,至少得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夠真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真得受用。所以這個東西是要講,要講就要講清楚、就要講明白,不可以含糊籠統。

從前有位富有的寡婦,在社交圈內以樂善好施聞名,她有一個忠實又勤勞的女僕。一天,女僕心血來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善舉,是否發自內心的真誠,或只是上流社會富有外表下的偽裝而已。

連續兩天,女僕近中午才起床,女主人盛怒,對女僕施虐鞭笞,以致傷痕累累。這事傳遍鄰裏街坊,富有的寡婦不但聲譽大跌,而且失去了一名忠僕。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周圍的人良善可親,我們也可以溫順有禮,如果周圍的人邪惡異常,我們很快也會變得張牙舞爪。”憤怒是醜陋的,而且是一種具破壞性的情緒,蟄伏在人心,伺機操縱人的生活。因此,無法克制的怒氣,​​往往成為傷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憤怒如同其他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有人說,憤怒的人恢復理智時,會把怒氣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如同銀行的存款可以生息,貯存在心中的怒氣,他曰會累積成痛苦的根源。

憤怒加上情緒的煽動,會燃燒得更為熾熱,尤其是情緒的背後還有慾望作祟。在盛怒的當下,人會失去理智,變成傷人傷己的危險動物。

憤怒會使人賠上自己的聲譽、工作、朋友及所愛的人,以及心靈的寧靜、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釋尊曾經談及憤怒的破壞力。當一個人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一、雖然刻意裝扮,依然醜陋不堪。

二、雖然睡在柔軟舒適的床上,依然疼痛纏身。

三、誤把善意作惡意,錯把壞人當好人,做事鹵莽不聽勸告,導致痛苦與傷害。

四、失去辛苦賺來的錢,甚至誤觸法網。

五、失去勤勉工作得來的聲望。

六、親友形同陌路,不再同你為伍。

七、死後將轉世投胎到畜生道,因為一個任怒氣駕馭自己的人,身心及言語皆表現得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結果。

這七種親痛仇快的不幸,就是憤怒帶給人的後果。

控制怒氣的良方,便是把不生氣的理由放在心上,籍著意志力,把心志專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負面的情緒。有些人像是刻在石上的字,易怒而且怒氣可以歷久彌新。有些人則像在沙裡的字,易怒但怒氣很快就消弭於無形。有些人則如寫在水中的定,不留任何已成過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人是如寫在風中的字,讓侮辱和逆耳的批評與意識中擦身而過,他們的心中永遠都是純淨而安寧,呈現出光可鑑人的一面。

憤怒時,必須警覺自己的怒氣,冷眼觀察我們的憤怒,當它是一種心理狀態,不要接近導致憤怒的事物。生氣時,應該訓練自己去觀察、分析自己的感覺,藉由不斷的自我分析,將使人更有自信控制看顧己,不至於做出愚不可及、毫無理智的事情。釋尊的箴言是:

所謂好,是在行為上有所約束;

所謂好,是在言談中有所節制;

所謂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謂好,是在任何時事上皆動靜得宜。

人品至高者會在各方面克己自勵,因而能夠從悲苦中解脫。

克制怒氣的方法因人而異,其中一個頗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時間延宕法”。湯瑪士·傑佛遜給這個方法下了結論:“生氣時,在開口前數十下;如果異常憤怒,那就數到一百吧!”

有個口訣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妨每天在心裡對自己多念幾次:

我可以克制自己的怒氣,

我可以緩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靜和諧之心,

我可以如磐石般屹立不搖,

我對自己有信心並充滿希望。

重複這些話,可以增強信心,換取心靈上的平靜,縱或面對冷酷無情的人,也可以牢記釋尊所言:“倘若有人愚昧地戕害我,我會還以無限的愛;愈是惡意的待我,愈是要以謙和的態度相待;我會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卻落得惡名昭彰。

有隻野豬下定決心想當森林之王,於是它從休息的糞堆中站起來,跑到獅子的地盤上,想與森林之王挑戰。當然,獅子只是嗅嗅這只臭氣沖天的動物,不理會便逕自走開了,甚至沒有費力咧嘴吼它一聲。

這則故事在闡釋:當智者受到愚者的挑戰時,有德者不會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回想我們所恨之人的一些優點,對於拙劣的人格弱點,視而不見,並且想想他的善良本質及曾做過的好事,如此,怒氣便可能和緩下來,心中更會充滿慈愛。牢記因果報應,今曰種的因,明曰結成果,萬物皆然。明瞭這個法則,便不容易對他人動怒,相反的,還可培養慈悲為懷的心,而他人則必鬚麵對自己劣行所種下的惡果。對於錯怪傷害自己的人,我們的思慮不要被仇恨的蒙蔽,懷恨對自己比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經營一個充滿歡樂與愛的生活。(達摩難陀)

中國最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裡說,最上乘的謀略,是不必打仗就能讓敵軍投降。

事實上,高明的武術家,通常是不跟敵人比拳頭、比工夫,而是在受攻擊時,能毫不費力用 四兩 撥千斤的方法智取,使的雙方都不會因此而傷亡。

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忍辱行。所謂忍辱行就是慈悲與智慧,是積極進取的,絕非束手就縛,消極的等待著被攻擊。

佛教的忍辱就像是〈孫子兵法〉中說的,處理問題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善用智慧來處理,以慈悲來化解。


寬嚴法師《如何控制你的瞋怒》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是嗔心重。據佛經說,嗔心重的修羅,專喜與帝釋鬥爭。所以鬥爭與嗔心有密切的關係。放眼觀現實世間,不是每個角落都充滿著鬥爭的氣氛嗎?因而,人心惶惶,社會不安,世界紛擾,確都由於眾生嗔心重而來。真正欲得世界和平,社會安寧,人心喜樂,首當從對治嗔心起;而對治嗔心的特效藥,就是佛說的忍辱波羅蜜。忍辱是對治嗔心的,所以先由一故事引發至忍辱上去。 

羅睺羅尊者在家為佛之子,出家為佛弟子。未出家時,在王宮中,由於地位超越,享受優裕,因而養成他的特殊個性,每因小事而大發雷霆。及至出家以後,未證羅漢果前,習氣未能盡除,仍常發動嗔心,不知什麼叫做忍辱之道。佛陀明白了其中底細,覺得出家不能與道相應,實在是很可憐愍的,所以思有以感化之。 

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住久了,天天所接觸的是同一人物,煩惱或者容易勃發;換一環境,心情舒暢了,煩惱也許要減少些。佛很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有一天,佛命羅睺羅到賢提精舍去住。尊者奉命就離開了原住的地方祗樹給孤獨園。沒有過幾天,佛陀外出托缽,歸來經過尊者住處,就進去略事休息,囑其打水洗足(佛制不論何人乞食,均赤足出)。洗足罷,佛就藉此機會,向尊者開示道:「你的意思怎樣?現在這水還能作為食飲之用嗎?」 

「不能!世尊!此水本來是清淨的,拿它煮飯固然可以,拿它沖茶也是可以,用途是很大的;但經洗腳後,已呈染污,不能再做什麼大的作用了!」尊者老老實實地這樣回答。 

「不錯,你說得一點不錯!可是你只知道水是這樣,卻不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你的內心原本也是極清淨的,可以修道證果,但因常動嗔心,垢穢充滿胸懷,將成聖的清淨心蒙蔽得不能明見一切,一所以現在你雖出家做了沙門,但也沒有什麼大用了!」佛一方面對他這樣說,一方面又命他將水倒出去。待尊者倒水後,將空盆持回,佛又借這因緣向他問道:「羅睺羅!你去倒水的時候,假定不經意,失手將盆跌落在地上打破了,在你的內心,覺得可惜否?」 

尊者對曰:「不論什麼東西,都有它的作用,如果損壞了,當然很可借。但洗腳盆只能作洗腳用,沒其他什麼作用,設或損壞了。雖不能說不可惜,但還不至於太可!」 

「對了,你說得很對!可是你要知道,不但此盆如此,即汝本身亦復如是。一個精進向上專意求道的行人,如道未成而身先損,確實是很令人惋惜的;但是像你這樣不攝身口、多所傷眾的沙門,現在如果死去,甚至入於三途,佛雖起大憐愍,然因汝三毒熾然而入惡趣,不是修道的法器,不為聖賢所多惋惜!」佛又針對他的老病痛下針砭。 

從上面所說的故事看來,可見做人不應隨意地起嗔動怒。如羅睺羅經過佛的訶斥,受了佛的啟示,生起深深的慚愧,痛改過去的惡習,使其心性終於變得非常慈和柔軟!據《羅雲忍辱經》說:後來他被不信佛的婆羅門打得頭破血流,也不起一念嗔心。我們應向他看齊! 

發火動怒,誰都知道,這是不好的惡習,可是誰都在有意無意間,或發雷霆之怒,或動無明之火,這麼一來既和自己過不去,又給予別人難堪,何苦如此?實在來說,真不值得!有人說:我本不想發脾氣的,可是事到臨頭之時,忿怒之情抑制不住。就不得不發了!於是問題一轉,我們要問,由於什麼激動,會使我們光火?講到這個原因,當然是很多的,但主要的不出兩種:一因人事關係而起,二因自然界所給予。對第一項能忍者叫「生忍」,對第二項能忍者叫「法忍」。能作生忍、法忍的,絕對不會妄動嗔心。就一般人言,要他忍辱不嗔。真是談何容易?所以在未說之前,首先得指出不忍有什麼過患,能忍有什麼好處。果能真切地明瞭此中的損益,我相信人人都會實行忍辱的。 

(一)忍辱之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關係是很密切的,同時也是極複雜的,哪裡可說什麼都能如自己的意?不如意的事到來,如果這也不能忍,那也不能忍。一切順著自己的個性使,那必然要到處樹敵,人人成為自己的怨仇。假使能忍的話,就可化敵為友,大地皆春。我們看,一個化敵為友的人,在社會上到處受人歡迎。不管在什麼地方,大家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就生歡喜心,如是有口皆碑地傳來傳去,在人心中的地位就一天天地增高,而不論做什麼事,就能得心應手了。經中說:一個披著忍辱之鎧的人,任憑諸惡暴人,以邪行箭、粗語箭、謾罵箭、侮辱箭,一支支地射過來,也不能透過他的忍辱鎧!但這還是現實人生的微分勝利!人不管怎樣善於保養,生命終有一天要結束的,一旦無常到來,不會讓你就這樣好好去的,是要來一次總結算的。平日怎樣易起嗔念,某一次動怒損害了別人,到這時候就一幕幕地展現在你眼前,使你痛苦不堪;反之,生平如果忍辱不嗔,和藹待人,臨終就可平平安安地撒手而去,既沒有懊惱,又沒有痛苦。等到另一個新生命出現,如果還是在這現實人間,那你所接觸到的,仍然到處是朋友;如果生命昇華到上界去,那你會更享受天上的福樂!這樣一層層地推究,知道忍辱的極大利益,自然不會輕易發脾氣了! 

(二)不忍之害:人生存在世間,不是孤立的,是彼此結合聯絡的。人人應互相親善,同為彼此利益而存在和行動,如一失去和諧的自然律,就要發生極度的衝突,使得大家不能獲得安樂,所以做人必須要能忍,不能忍,那禍患就多了。我們常聽人說:我不是放他不下,也不是故意地要向他開炮,實在是他的為人使我看了不順眼。這樣一來,今天對這人如此,明天對那人如此,久之,豈不是要弄得盡大地都是你所看不順眼的人嗎?殊不知你覺得別人不順眼,別人還覺得你不順眼呢!這都是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不知反省自己的過失!做人如做到四週都是敵人,不能得到一個同情自己的人,這該是多麼痛苦!而這樣的人生還有何生趣?推究所以弄到這樣尷尬的局面,還不是由於自己古怪脾氣的結果。所以嗔恨心重的人。不僅對外的關係搞不好,就是自己內心也在躁動不寧,甚而至於睡眠都不得安,好像總有一股火在心中燃燒著一樣!在現實世間明白看到的,一個快快樂樂的人,只要從他內心泛起瞋恚的微波,立刻就使他失去一切快樂!再拿一個學佛者說,盡管你如何地發心修行,不問你怎樣地為法精進,甚而至於在百千萬劫的長時間中,廣行惠施,供養三寶,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如你不經意,起一念嗔心,那所得的百千功德在一剎那中可被燒去,所以經上說:「瞋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蓊鬱的樹林,遠遠的望去,雖不可說不大,但一把火就燒盡,損失的巨大哪裡可以比喻得出!學佛的行者或一般的俗人,如透徹地理解到瞋恚有著這樣重大的過患,那他在任何惡劣的環境現前,都不致任意地胡亂地發火!所以我們做人,應多多地在「忍」上做工夫! 

忍辱不嗔,說來雖很容易,行來實在太難,非有高度修養的人,怎能談到忍辱?《成實論》說:「惡口罵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堪受,如華雨象。」《遺教經》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由此可見,能忍者是有修養的君子,不忍者是屬暴躁的小人。一般小人之輩,稍微遇到不如意事,就會暴跳如雷似的,大發脾氣.不能抑制自己非理性的衝動!可是我確相信,不管怎樣的人,當他正在發火的時候,雖不自覺自己的非是,但待激動的情緒寧靜下來,必會自覺這種起於內發於外的身心活動是不合於情理的,病就病在外界的環境逼來,不知如何應付,不知怎樣控制自己!因此,現在我想從生忍、法忍的兩方面,略為一說對治瞋怒的方法。 

甲、生忍:怎樣對眾生界行忍,分為五點說明如下: 

一、如現在有人來侮辱、謾罵、批評、打擊我們,那你就得先想一想,看看來者究竟是怎樣的一類人物。如果他是小人,因小人的行動而使自己大動肝火,現出與他一樣的行為,則自己豈不是也成小人了嗎?如是正人君子,對我有所非議,我們就須切實反省,省察自己是否有他所說的過失?反省後,若發覺自己確有毛病,應當改過自新,好好做人;假使發覺自己並沒有過錯,也可藉此為增上緣,提高自己的警覺。這麼一想,不問自己有過無過,對他生起感激之情都來不及,哪裡談得上什麼瞋恚!為什麼?因他是善意不是惡意啊! 

二、當一個氣勢洶洶對我欲加迫害的人到來,你先不要予打擊者以打擊,而應以冷靜的頭腦分析一下,看看他是有意抑或不由自主而如此的?如果因為其本身有煩惱,受煩惱的支使,始對我作出不利的行為,那我為什麼要瞋怪他呢?不但不應對他起慎心,而且要憐愍他的遭遇,因為他也在受著煩惱的困惑,隨煩惱所轉不得自由。月稱論師說:「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嗔諸有情。」為煩惱所操縱的人們,有時受猛利煩惱所激動,對自最極愛惜的生命,尚且予以無情的摧毀,何況對於他人?如是思惟,什麼忿怒都化為烏有!假使是受到別人的教唆,或由外在條件的影響,逼他不得不如此,那他本身絲毫都做不得主,我們惱恨他又有什麼用呢? 

三、大凡惱亂人、侮辱人者,主要不出二因:一是由於本性如此,二是由於客觀使然。我們應當觀察:對我不利者來,是緣於什麼原因,如他本性如此,如像火燒一般的性質,你對他起嗔心又有何益?如不是本性如此,而是由於客觀使然,那就更不必起嗔心,好比晴朗的虛空,忽被一處飛揚起來的塵煙所遮蔽,轉瞬即可消散,又何必那樣認真?不明此種道理,對本性的如此生嗔,就如對火性能燒生嗔一樣;對客觀的使然動怒,就如對塵煙蔽晴空發火一樣,不但毫無意義,簡直愚癡透頂,成為我佛所說的可憐憫者!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可憐憫者呢?不願做可憐憫者,請從「不嗔」做起! 

四、為人受他侮辱,或遭打罵加害。內心必感痛苦,其時就當觀察,我所受的這苦,是由怎樣來的?真的由他所給我的嗎?他為什麼給我這樣的苦吃?難道沒有別的原因嗎?這樣一步步地推究下去,那將會發現,一切的痛苦原不是外來的,而是自己招的,因為,自身過去曾經做過很多不如法的事,於中不免有傷他人的動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怪人做什麼?唯有自貴而已!人能有自覺,哪裡還會憎恨於他?所以對於現前不如意的環境、我們應當勇於自承,一個人如不能承認自己的過失,而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嗔此怪彼,那無異顯示他的沒有骨氣!西藏有位大德說:人們對於現實苦痛,如認不是自己招致,這實是顯示自己全無法器,也就是這個意思。 

五、還有一個最好對治嗔心的辦法,就是對來害者以另一眼光去看待他。人類生存天地間,是相互的關係網,誰也不能離開誰而獨存,因而我們的一切生活資具都是從無限關係中得來的,諸有供給我們有關生活資料的人們,沒有一個對於我們沒有恩德,偶因一點小事觸犯到自己,我何忍對我有恩者予以痛斥?再想一想:當前打罵我者,安知不是我的過去父母?父母為了養育我、吃盡無窮的辛苦,那固不用說,而且也造了罪惡,自也必然的,昊天罔極的恩德我絲毫沒有報答,現在豈可恩將仇報地對這大動嗔心?進一步的從佛法去想,在不息演化過程中的有情,自己也好,他人也好,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著的,有哪個能來損害?又有哪個被他損害?既無能害與被害,空發一陣脾氣,哪有什麼意思?人們真能想到這點,天大的事也沒事了! 

乙、法忍:怎樣對自然界行忍,也分五點作說明。自然界能促使我們生起嗔心的,如風、霜、雨、雪、冰、雹、奇冷、奇熱等皆是。雖有五種方法行忍,但都基於觀苦而來,以忍苦為工夫,這是很要緊的。我們試看:生活在安定舒適的環境中的人們,性情總比較平和些,感情不容易衝動,因而表現在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和平之氣;可是在苦難的時代,那就大大不同了,由於環境的不安定,生活不如意,平時性情本來很溫和的,到了這時也就突變了,動不動因了些微小事而大鬧其情緒,於是人世間就充滿乖戾之氣!其實,鬧情緒有什麼用呢?能解決問題嗎?最理想的辦法,無過於對幹現實環境的改善,沒有發生的痛苦,設法使之不生;已經發生的苦痛,咬緊牙關忍受,不然,那將在原有的苦上,由於妄自分別,更增一層心苦,豈不自尋煩惱嗎?所以對於到來的苦痛予以安然忍受,實為切要!現將五種行忍的方法,簡單地說明如下: 

(一)平日我們就這樣平常地生活下去,很難發覺苦的,不知苦,必將滿意地耽著現實的境遇,不知上進解脫,亦無宗教的需求,只糊里糊塗地過日子,空過一生而已。如自然界常常有些苦痛襲擊你,使你自覺到這世間不美滿的地方,那你追求解脫之心就將油然而生了。這麼說來,苦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對它生嗔?如是思惟,苦不僅不是可厭的,而且是極大功德。 

(二)一個人在安樂的環境中住久了,身心輕快,事事如意,不知人世間有何苦痛,則憍慢心就易滋生起來。如今若為自然界的種種苦痛之所包圍,使其切實地體念到生命是危脆的,世間是苦難的,有什麼值得我的自恃?更有什麼可以驕傲的?真的,多受磨難的人們,只自覺其苦惱,絕對不會妄自尊大的,以為自己如何了不起。可見苦能折服人們自驕自慢的高狂心! 

(三)上面說過,苦痛的襲來不是無因的,自然界之所以加苦於我,必有它的原因在。探求苦的來因,不是現生創造的,就是宿世的累積,現當對它生起極大的慚愧,哪可能生起瞋怒的心理?慚愧是道德的意向,是促進道德的動力,是生命界的一大功德;而苦為慚愧的增上緣,對苦生嗔,豈不就是對慚愧動怒?對慚愧動怒,豈不就是嗔恨功德?一個人連功德都嗔恨,那還有什麼可說? 

(四)為人就怕不知苦,如知大自然界到處充滿苦痛,必然就要設法避免,而另求所謂安樂之道。但說起安樂,也並不是苟得的,欲得快樂之果,必須廣行善因,由是促進我們生命的向上,提高我們的人格,增進我們的道德;如是之苦,成為我們行善動因,哪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厭棄它?所以外在的苦痛來襲,要知善於利用它,使它有利於自己。不可妄為咒詛它,增加自己的苦痛! 

(五)當自然界給予我們苦痛時,你不僅要想到苦痛的前因後果,更要想到許許多多的人還在受著苦痛的煎熬、刺激而大動嗔心,不知如何從苦痛中自拔,由是激發起自己的大悲心,發心要去救度他們。這樣,自然界所給予我們的痛苦,不就是成就了我們度生的功德了嗎?試想想看:從自苦推究到他苦,並進而要求拔除他苦,苦有什麼負於我們,我們要對它生嗔火?不能忍苦而動怒,無異是自找苦吃! 

生存在這世間,所有的苦痛都是從人世間與自然界來的,我們如能依照上面所說應付人際和自然的方法去觀察,必能使你不起嗔心而達到忍辱的目的。嗔恨不管對人對物,都是由於缺乏慈悲心,假定有了慈悲心,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侮辱或自然界的刺激,都將無法引發嗔心。佛教的古德曾經這樣說: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罵老拙,老拙都說好!」 

一個人到了這樣的境界,還有什麼嗔恨勃發?但這不是都要人做奴隸,也不是吐面自幹的作風,更不是打了右臉送上左臉,而是出發於悲心。《解深密經》說:「我人行忍,特別是菩薩行忍,不是由於他人勢力的強大,自己敵不過他,恐怕他,怖畏他才行忍辱的,也不是由於自己有染愛心,貪圖他人什麼,希求他人什麼,他人給予我的凌辱我才忍辱的,而實在是為了利益有情,見到眾生本性是苦,不忍在本性是苦的諸有情上更加其苦,這才實行忍辱的。」把忍辱當作懦弱的表示,那是絕大的錯誤! 

現在的世界到處是爭鬥,爭鬥的本源在瞋恚,吾人如不能克制瞋恚,世界的戰亂將無寧日,想到這裡,真是不寒而慄!我們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不要讓嗔毒無限制地蔓延開去,但我尤望我們學佛者,先從本身做起,以給苦痛的眾生做做榜樣!

 

為什麼不能綺語? 綺語的範圍和綺語有哪些過患?

嗔心嚴重過失,火燒功德林,毀滅百千劫積累的善業

不要讓「重話」變成「惡口」

口業四惡: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妄語的果報

大妄語的嚴重果報

方便語和妄語的區別

聽人講話,就可知道他的福報

愚人節不騙人,妄語需謹慎!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避免造口業!為什麼命苦,因說話太強硬了,強硬態度決定命苦程度!

魔不是青面獠牙,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

同參道友之間,盡量不要出惡口,折損你的福報

《修心八頌》略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