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慧律法師:寬恕眾生,改變自己

第一:你一定要寬恕眾生

人的一生耗費在干擾別人、傷害別人、譭謗別人、批評別人的時間,超過於冷靜下來瞭解自己。我們每天眼睛一張開,都在看別人的錯誤;一張嘴巴都在講別人的過錯。人永遠是煩惱的動物,從早到晚都是一樣,到老到死還是不覺悟。你要活得快樂,你一定要寬恕眾生。

大家都不是聖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氣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討厭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對不對?從來沒有發脾氣的人,請舉手……沒有人!大家都曾發過脾氣。現在告訴大家,怎樣過最快樂的日子。要寬恕眾生,不要看人家的缺點,要看自己的缺點。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同樣在一個公司裡,別人的能力比我強,我就嫉妒他,我的內心就不滿。諸位佛友,你看是哪一個人比較痛苦呢?是別人活得痛苦,還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別人、恨別人,人家又不知道。然後,有一天你實在忍不住了,對你所恨的人說:「我在恨你,你知道嗎?」對方說:「我不知道啊!」這樣不是很可憐嗎?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夠解除痛苦,你們一定要放下,要寬恕眾生。寬恕人家,你就會很好過日子。你今天晚上來聽師父這一席話,回去就很好睡覺了。你就可以說:「我以前恨你,今天聽師父講,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

《六祖壇經》中說:「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別人弄得是是非非,我們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則:「寬恕眾生。」這是學佛的第一步驟,如此你才不會痛苦煩惱。

其實我們不只是為了眾生才寬恕眾生,而是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寧靜的內在,體會那種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樂。所以,你一定要寬恕眾生,這樣我們的智慧就會慢慢啓發出來,心地也會漸漸地廣闊開朗起來。

第二:改變自己,勝於改變別人

釋迦牟尼佛說:「降伏百萬大軍並不偉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簡單地講,學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變自己。

我們看看當今社會上,父母親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間因小事而紛爭,同學因對事情看法不同而起爭執,同事間會鬥爭,這是為什麼?你有沒有想想癥結在哪裡?該找找根本解決的辦法。

我們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親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學,剛開始相處時,大家都很融洽,後來大家都搞得很痛苦,為什麼呢?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嗎?面臨這些現實的問題,總要找到答案,因為人必須生活下去,每一個人總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臨每天爭執的問題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改變自己,勝於改變別人。」隨便舉個例子來講,比如夫妻之間,先生花天酒地,喜歡玩女人,太太傷透了腦筋,因為她放不下,觀念轉不過來。

如果學了佛法,觀念就能轉過來。你今天不回來,我就尋自己的樂趣,反正我的生活總要過下去,改不了你,我改變自己。同事與同事之間也是一樣,彼此相處久了,相互就瞭解對方了,也瞭解其為人了。比如:這個人慳貪不捨,只想占人便宜。買一個便當,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買了一個便當回來,被他發現了雞腿,馬上被偷走。他買水果自己偷偷躲著吃,我買水果,他一定要搶著吃,什麼事情都為了他自己。

世間這種人很多。這種人水準很低,我們也不必跟他計較。若遇到這種人,我奉勸你,改變自己。面對這種人,他是凡夫,不會覺悟的,是不可能解脫的,所以,我們不要跟他一般見識。因此,要寬恕別人,改變自己;寬恕眾生,快活自己。


慧律法師:無法原諒眾生,我們將不配做佛陀的弟子

對於修行人而言,如果不是什麼深仇大恨,卻一直耿耿於懷,無法原諒眾生,我們將不配做佛陀的弟子。

我們要以一顆憐憫的心對待眾生。因為他是眾生,所以需要你的提攜;因為他是眾生,所以需要你的關愛;因為他是眾生,所以需要你的原諒。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寬恕才能超凡。不過,原諒跟寬恕也要看情況。有的眾生不是用原諒寬恕,或者用慈悲就有辦法解決的。有那種極端惡劣的眾生,什麼愛也感動不了他,什麼慈悲也感動不了他,他也不怕國家的法令,那就無藥可救了。

以暴制暴,不是一個修行人該有的態度。如果你用憤怒、用暴力來報復你的敵人,那麼,你的修行就是失敗。

佛弟子即使受到很大的委屈,財產統統被侵佔了,老婆跑了,你也不能動刀動槍。實在氣不過了,最多就是上法院,由國家的法律來制裁,也千萬不要以暴來制暴。

如果我們不懂得放下種種仇恨,那麼,我們記憶的深處,會再一次割傷我們純潔的心靈。因為內心的深處,白天不容易去觸碰到,到了晚上,在夢境中,它就一直顯現。

如果你憤怒,你在夢境中就會多次地憤怒。如果你有貪,夢境就會常常出現貪的念頭。如果你淫欲心不斷,就會一直出現男女的影像。

所以,在座諸位!你不必問別人有沒有修行。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你晚上睡夢中出現的那個影像,就是你要下功夫之處。你晚上睡夢當中,是起貪呢?是起瞋恨呢?還是起愚痴的念頭呢?

白天沒問題,你不會去貪人家的東西,或者去偷人家的東西,或者有非分的行為。白天大家都克制得很好。然而夜晚在夢境中,意志薄弱,內在的影像就浮現了。這個叫做內心的深處,不是意志所能控制的,就是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又起現行,內心深處微細的種子出來的,就是你內心的總和。

你不必問別人:「師父啊!我如何如何......」也不必吹噓自己很有修行,因為修行是對自己負責,不是向人炫耀的裝飾品。

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有沒有貪婪金錢?沒有。那你無貪就做得很好。不只是金錢,男女的感情也是一樣。你在睡夢當中,有沒有對人暴怒、憤恨,或者傷心流淚,連夢醒時,眼淚還掛在眼眶?這就表示你對某件事情仍然很在意。

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不會常常聯想到男女的慾望?如果還有,就表示功夫還差得很遠!

所以,修行是對自己的內心深處負責。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命由己造,運由心生。常常聽到人家在探討:今年的運氣好不好,屬龍的、屬蛇的,運勢如何......。我告訴你:以聖人的心境而言,每一年統統是好,統統是奇跡!

有一對年輕人說:「師父!我們正要結婚,麻煩您給我選個日子!」我說:「行!簡單!好!就這個日子。」

結完婚,包個大紅包來感謝師父:「哎呀!師父!您知道嗎?您選的這個日子真是好,那一天親朋好友統統來道賀。」他特別地感謝師父。我說:「傻瓜!那天是星期六,當然大家都到唄!」

所以,命由己造,運由心生。發的是善念,每一念都是善念,那麼你的命運就會徹底翻轉。即使你碰到困難的時候,也不可以失去這正念跟善念,永遠堅持,不可以傷害任何一個眾生,堅持用愛、用慈悲來解決問題。

但是如果愛、慈悲、善良感化不了這個人,無可奈何之下,就採取法律途徑,因為這個人沒辦法講道理。類似這樣,實在是可惡到極點的,極端惡劣的人,我這一輩子真的碰多了。當然,我沒有走法律途徑,而是寧願吃虧,選擇寬恕和原諒。


聖嚴大師:學習原諒與寬恕

曾經有一位女士寫信給我,她說自己因為一時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人,使彼此原本美好的友誼破裂;她已經誠心向對方道歉,卻始終無法獲得原諒。她問我,究竟犯了錯的人該如何取得他人的諒解?又該如何培養寬恕別人的美德?

中國有句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與人之間透過言語溝通表達,如果用詞不當,小則會為個人製造敵人、仇人,或是傷害至親好友;大則可能使許多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害,就像所謂的:「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言語雖然非常好用,但也可能變得很可怕,所以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要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切忌貪一時之快而口不擇言,說出刺激別人的話。

說話不得當會得罪人,別說是一般泛泛之交,可能連你幫了他一輩子忙的人,都會因此反目成仇,你過去所有給他的好處、對他的愛護剎時間化為烏有。造成這樣的結果,顯然非常不值得。

這位女士既然造成錯誤,並且已向對方賠不是、求懺悔,對方還是不理睬,那只有讓時間來沖淡,不必急於一時,不求對方馬上諒解。因為對方正在氣頭上,恐怕很難接受她的道歉,而且對方可能會擔心,如果今天諒解了她,萬一明天她又說了什麼難聽的話,該怎麼辦?所以對方還是選擇躲著妳,以免再受傷害。

我們常說:「遠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對於小人應該要有所防備和遠離。既然用話傷人已經成為事實,自己算是做過一次小人,別人避開自己、不願接納自己,就當是罪有應得的現世報。這時應該好好地懺悔,從此以後不僅不再對同一個人說出傷人的話,對其他的人也都不再說傷害的話,應該常說讚歎、勉勵、安慰、同情的話。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便是改過遷善、洗心革面,換上另外一種面貌、態度和心境,和任何人都可以相處得很好。時間一久,那位把你當仇人、冤家的人,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有關你的訊息,對你的印象可能會改觀,自然而然心中的仇恨或痛苦就能漸漸地淡化,你可以等到適當的時機,主動問候、關懷對方,如此便能夠坦然地與對方相處。

也許剛開始會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畢竟當仇人已經當了那麼久,一時間很難再做朋友。這時不要太勉強、不必太心急,還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度,必要時再給予讚美、幫助、鼓勵和安慰,藉著雪中送炭的溫馨,還是有可能找回這份友誼。

---本文摘自《從心溝通》


信願法師:學佛的人,一定要有寬恕的心

寬恕是一種美德。夫妻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兄弟姐妹之間,如果有互相寬恕的心,兄弟姐妹的感情一定很好;左鄰右舍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大家在一起一定很和諧;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彼此互相有寬恕的心,一定相安無事,和平相處,是不是啊?

諸位!你我在因地的凡夫,我們有缺點嗎?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缺點,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做錯事,假如我們做錯事,而人家一直不肯原諒我們,我們內心會不會很難過?一定會的!當別人有犯錯,我們包容他、寬恕他、原諒他,我們的心,一定會較自在、較解脫,這是一定的道理。請問諸位菩薩:如果有一個人他做錯事情,他希望得到你對他的原諒,你見怪他心情比較快樂呢,還是寬恕他心情比較快樂?寬恕他!當你寬恕他的時候,他反而會改過向善,他反而會自我檢討;當你見怪他、責罵他的時候,只有加重他更重的憂愁,加重他更不願意自我認錯,這是人性。

好!引用經典世尊的開示,首先引用第一部經: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在這部經世尊開示說:

【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此三皆從不放逸生,何等為三?佈施三者,謂一切能捨,不求果報,迴向菩提;持戒三者,謂重心敬授,護持不缺,迴向菩提;忍辱三者,謂柔和寬恕,自護護他,迴向菩提;精進三者,謂不捨善軛,無來去想,迴向菩提;禪定三者,謂遍入諸定,無所攀緣,迴向菩提;般若三者,謂智光明徹,滅諸戲論,迴向菩提,如是名為菩薩六度,一一三種能成滿法,不放逸行之所生長。】

在這部《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世尊跟我們說,菩薩在因地修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六度波羅蜜的每一波羅蜜,都以三法而成就。每一個諸佛如來,在因地菩薩的修行,上求下化,一定廣行六度。在座諸位菩薩!你我現在在因地生死海中,我們念佛求生西方,將來到了西方果地,要到他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同樣也會廣行菩薩六度波羅蜜。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要如何修成忍辱?在《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世尊跟我們開示說,要修「柔和寬恕,自護護他,迴向菩提」,成就這三法自然就圓滿修成忍辱波羅蜜。阿彌陀佛的名號,雖然對十方每一個眾生,有忍辱心、沒有忍辱心,同樣慈悲平等救度,但是忍辱念佛的人,與阿彌陀佛本願相應,不忍辱念佛的人,與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在座諸位菩薩!如此的道理,我們就要了解,念佛的人要修忍辱行。你不要說我念佛是凡夫,我就沒有辦法修忍辱行,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去忍人忍事,所以別人有做錯的,那是應該要罵他、要責怪他,這樣的心態對不對?不對。這樣你不是一個佛弟子,因為你不包容對方,你的忍辱心不夠,那你念佛跟阿彌陀佛的名號不相應啊。

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不要修忍辱行呀?當然要啊。因為你修六度萬行的任何一行而念佛,都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契相應。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修柔和寬恕,對人對事要柔和。不可個性很剛硬,我們本來就是凡夫了,已經是剛強難化了,還不修學柔和忍辱心,我們的修行怎麼會進步?你念佛的人個性很剛硬,處處與人對立,事事與人不合,人家會肯定你念佛嗎?會不會?不會的。你看念佛的人,個性那麼硬,說話那麼硬,講話那麼沖,處處跟人家對立,那人家怎麼會肯定你念佛? 人家一定認為,你念佛根本沒有真心在念,你的念佛只是有口無心。念佛的人常常卷起袖子,跟人家大小聲吵架,在街路上大聲罵,那人家怎麼會肯定你念佛修行。

所以一定要柔和,講話如果讓人家感受到,你內心是非常的謙卑,非常的柔和,你講出來的話讓人家聽了內心非常的溫馨、非常的溫暖,人家當然就肯定你念佛的修行。別人有做錯事情,或是因為某種的原因,很不得已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你知道了寬恕他、原諒他,這樣他內心會非常的感恩你對他的寬恕,他會反而改過向善;如果你是一味指責他、見怪他,反而會加重他內心的罪惡感,甚至他會一直越做壞事,越肆無忌憚,反而害了他。

所以我們念佛的行者,要有一份和阿彌陀佛相應的心,因為阿彌陀佛對十方任何眾生,都是柔和寬恕。阿彌陀佛若沒有寬恕我們眾生滿身的罪業,在座諸位你我什麼人有資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我們過去有很多做錯的事情,我們身業、口業、意業都做了很多跟惡事相應的,那麼假如我們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表示阿彌陀佛他嫌棄我們的罪業。但是阿彌陀佛有嫌棄我們眾生的罪業嗎?沒有啊。他發願要救度的對像,以三途六道的眾生為先。所以既然凡夫是阿彌陀佛慈悲憐愍要救度的優先對像,那就是表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柔和寬恕所有一切眾生的罪惡,對不對啊?換一句話來說,阿彌陀佛包容了我們所有的罪業,我們有沒有資格去見怪別人的錯失,有沒有資格?沒有資格。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更加要去寬恕、包容任何人的過失、不對。所以不要一味的去責怪別人、要求別人,不要一味的去責罵見怪:別人怎麼對我不好?別人怎麼不要對我這樣?那你這樣的心,就不是寬恕的心,也不是柔和的心,也不是忍辱的心,那這樣你的心性,跟阿彌陀佛的名號不相應。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一定要好好的涵養心性。

要如何修忍辱波羅蜜?柔和寬恕,自護護他,迴向菩提。愛護自己也愛護他人,當有人做錯了,你寬恕他,豈不就是愛護他,對不對啊?使他能夠有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你寬恕他就是愛護他了。

第二部引用的經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文世尊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身佈施諸來乞者,佈施之時,生謙下心,生如地心,生忍受眾苦無變動心,生給侍眾生不疲厭心,生於諸眾生猶如慈母、所有眾善悉回與心,生於諸愚險極惡眾生種種侵凌皆寬宥心,安住善根,精勤給事。】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世尊教導我們佈施的心態,佈施的心態,要有謙下心,要有如地心,要有忍受眾苦無變動心,要有給侍眾生不疲厭心,要有對眾生猶如慈母、所有眾善都回與心,要有受極惡眾生種種的侵凌皆寬宥心,這就是最後我們要說的。極惡眾生對我們種種的侵害,我們都抱著一種愛護他、寬恕他的心,眾生無論如何的侵凌我們,我們都以寬恕的心對待他,叫以德報怨,不容易哦。就是因為不容易,我們才要認真修。六度萬行都不容易修持,但是因為不容易修持而放棄,這樣是錯誤的態度,因為不容易修持而積極去修持,才是正確的態度,對不對啊?生死大事的了辦,容不容易啊?不容易。不容易你就放棄嗎?就是因為生死大事的了辦不容易,所以我們才要好好的精進用功念佛,了辦生死大事,對不對啊?這樣才是正確的態度。

所以任何一位極惡眾生,對我們的侵凌,我們要抱著寬恕的心對待他,很不容易做到,但是有心去做,將來你自然受到人家的肯定,因為當你生出寬恕心之時,你的人格就越來越高了,你的涵養就越來越大了。

在十一月十四日,《聯合晚報》刊載一個消息,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師父看了非常的感動,將這則新聞來說給大家體會。讓大家體會到,一個有寬恕心的人,是很值得人家對他的讚歎。《聯合晚報》所刊載的這則新聞,就是一位游媽媽寬恕殺死她兒子的兇手,寬恕他、鼓勵他、愛護他、探望他,實在非常的可貴。這則新聞是這樣說:

游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這句話是殺死她兒子的楊姓兇手,向這位游媽媽要求的。面對五年前殺死她兒子兇手的請求,游林美雲聽了這句話,先是愣了一下,等待她回過神來,她點點頭接受他。個頭長的很高大的楊姓受刑人,雙手緊緊的抱著游媽媽痛哭,淚水沾濕游媽媽的肩膀,給原本平靜的她,也不禁淚流滿面。游媽媽內心感覺,就像是阿德回來了。阿德就是她的兒子,給這位楊姓受刑人在五年前殺死。

事情回到八十九年的耶誕夜,家住在宜蘭員山的游林美雲,丈夫前一年才肝癌過世,留下她和三位子女,二位女兒都出嫁了,阿德是老么,也是獨子,高職讀了一年,為了分擔家計,決定先就業找工作。患有癲癇癥的游媽媽,當時在桃園一間餐廳工作,阿德就到台北姑媽家幫忙打工。就在耶誕夜那個晚上,阿德和表哥表弟,到附近的國中學校裡面烤肉,結果被楊姓少年,拿水果刀刺殺身亡。那一年阿德才十七歲,楊姓少年才十五歲。你看,十五歲年輕小夥子就殺人。

接到兒子被殺死的惡耗,游媽媽幾乎完全的崩潰:阿德!你怎麼放下媽媽一個人。夜深人靜,游媽媽獨自一人,在她家門口聲聲哭喚,以淚洗臉。經常半夜聽到叩!叩!的敲門聲,是哭到醒過來。失去兒子的游媽媽,每天好像行屍走肉,將洗好的米也不知怎樣竟然倒進去抽水馬桶裡面。那表示她精神已經恍惚了,傷心過度了。到百貨公司童裝部,竟然向店員硬坳,將展示童裝的四具模特兒買回家,將模特兒換上阿德小時候在穿的衣服,認為阿德還在她身邊。她說:家人都以為我發瘋了。更慘的是,這個時候,游媽媽竟然還接到詐騙集團的電話,被騙了好幾萬元。

第一次出庭,游媽媽心中只有仇恨,她在皮包裡面偷藏了水果刀,要為兒子報仇,幸好被家人發現制止。在法庭上,她第一次看到這位楊姓少年,個頭這麼小怎麼會那麼凶狠,游媽媽難以諒解,而當時她眼前只是不斷浮現阿德的影像。當媽媽的思念死去的孩子,這一種情形是可以理解的。

一直到「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更生團契志工邱松山、陳飾煉夫婦的出現,游媽媽的心鎖才開始得到解放。雙方第一次正式調解的時候,楊姓少年的父母當場下跪,請求游媽媽原諒,游媽媽向前抱住楊媽媽,二位媽媽痛哭失聲。經歷二十個月的時間,雙方終於和解,楊姓兇手也因殺人罪,被判刑九年,入監服刑。

從邱松山夫婦與其他志工的口中,游媽媽得知楊姓兇手的父親,因為車禍截肢沒有辦法工作,全家都靠楊媽媽賣玉蘭花,挑起家庭的經濟重擔,這樣的際遇就如同她的丈夫罹患癌癥,一拖就是五年,原本生活就不是很寬裕,更因此也耗盡家當,必須靠她到餐廳打零工。將心比心之下,游林美雲對楊媽媽漸感同情,給她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更生團契的志工的愛心與耐心,感化了游媽媽,她除了提醒楊媽媽要多到監獄探望兒子以外,自己也不禁想到:這個孩子他不知道過得怎麼樣。你看,這種心很不容易,自己的兒子被人家殺死了,對方被判刑到監獄裡面服刑,她反而會去關心這個殺害她兒子的兇手,諸位!這種心不容易,對不對啊?這就是寬恕的心。請問大家:當她內心生起了這一種關心殺她兒子的兇手,這時候她的內心是寧靜的還是紛亂的?寧靜。這時候她的心境,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快樂的。去寬恕別人、原諒別人、包容別人,反而內心會更快樂、更寧靜、更安詳。好,繼續說這則新聞。

在去年六月二十一日,游媽媽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更生團契協助之下,南下高雄少年監獄,探望楊姓兇手。事前,游媽媽還寫信給楊姓兇手,跟他說:我已經原諒你了,而且要去探望你。想到你的父母也因為你吃了不少苦,我真的很不忍心,決定來看你,並且把妳當兒子一樣的關心,希望你重新來過,有機會造一個美好的未來。諸位!這位游媽媽偉大嗎?很偉大!

楊姓兇手也回信給這位游媽媽,在信中說:妳的包容、妳的愛心,給我的不只是愛,也給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很多鼓勵與信心。你看,寬恕一個人,使這個人改惡向善,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理想。你看,這種寬恕的力量,是不是很大?真的很大。

當游媽媽去少年監獄,探望這位殺死她兒子的兇手,楊姓少年的時候,她說:沒有想到,他現在長得這麼高了,他看到我的時候樣子很尷尬,頭低低的,反覆著說:我是無心的。游媽媽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告訴楊姓兇手:不管無心還是有心,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話才說完,這位楊姓兇手,眼淚就掉下來了。游媽媽反而安慰他:在這裡吃得好不好?有沒有乖乖的啊?母親在疼愛兒子就是這種心情,把殺害她兒子的兇手,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在關心,不簡單,對不對?楊姓兇手點點頭。突然反問游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這句話說出,游媽媽先是愣了一下,回過神之後,點頭答應。這位楊姓兇手,雙手就緊緊的將游媽媽抱著,泣不成聲。

這是《聯合晚報》所刊載的一則新聞。從真實的生活當中我們看到,一個寬恕殺害自己兒子的兇手,游媽媽她的心境,確實很不簡單,反而去關心探望殺子的兇手,這種涵養、這種心量、這種寬恕,實在很值得我們念佛的人傚法,對不對啊?

當我們寬恕別人的過錯,當我們原諒別人的罪惡,我們的內心是解脫的、是清涼的、是自在的、是跟阿彌陀佛相應的、是跟六字名號相應的、是跟真如本性相應的,對不對啊?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好好的涵養心性。

三、益世嘉言

好,繼續來看寬恕的力量,第三點、益世嘉言。在這第三點益世嘉言,師父摘錄八段嘉言,來與大家互相勉勵。透過這些益世嘉言,我們來涵養自己的心性,使我們的心性,因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而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

第一段嘉言: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有包容的心,道德才會廣大;有忍辱的心,凡事才會順遂。諸位!這樣我們要不要涵養寬恕心?要!要不要修持忍辱心?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若心性柔和忍辱,包容寬恕,我們的道德就會越來越廣大,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人處事也會越來越好,這是一定的道理。

第二段嘉言: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這兩句話相當的好,你如果肯照這兩句話真心去做,你一定涵養越來越好,德行越來越高。

以寬恕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這樣每一個人都會和你成為知交。那我們剛剛好是相反,很容易以寬恕自己的心,寬恕自己不是寬恕別人,以責怪別人的心責怪別人,不是責怪自己,所以對自己要有一份看自己不對責怪自己的心,對別人剛剛好要相反,寬恕對方、原諒對方、包容對方,這樣你的心性當然就會越來越好。以責怪別人的心來責怪自己,自然就比較沒有過失。我們凡夫經常會起責怪別人,責怪別人。若這個也做得不好,那個也做得不好,這件事情也做得不好,那件事情也做得不好,這樣來責怪自己,那麼自然我們就會過失越來越少。所以這兩句話,很值得大家把它記起來。好,跟著師父念一遍: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第三段嘉言:

【事事反己,世上盡可恕之人;時時問心,腹中少難言之隱。】

這段嘉言也說得很好。事事反問自己,反省自己,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是可以得到你對他的寬恕;時時反問自己的內心,自然你的心中就沒有難言之隱。這是反省的功夫,事事反省自己,時時反省自己,這樣你就沒有難言之隱了,就會寬恕別人。

第四段嘉言:

【饒人不是癡,過後得便宜。】

寬恕別人,不是愚癡啦。你會因為原諒他人、包容別人,你就是一個愚癡的人嗎?不會。有的人是得理不饒人,就會認為:他明明做錯事了,說錯話了,當然就要罵他、要教訓他,怎麼可以原諒他?怎麼可以包容他?怎麼可以寬恕他?得理能饒人,那才是修養,對不對?得理不饒人,跟得理而饒人,那一個才是聖賢之人應該要做的啊?得理而饒人。你看每一個佛菩薩對眾生,都是很慈悲的。眾生有苦難,都是大悲不棄的救度。九二一大地震,瞬間幾十秒鍾,房子倒下來,把人壓在裡面。我們台灣乃至於全世界各國的救難人員,對這些苦難的人救度,有設定任何的條件嗎?他是一個善人我才救他,他是一個惡人我不救他,會有這樣的預設立場嗎?不會啦!不會。所以我們要寬恕別人的過失,才更是顯示出我們的涵養,對不對啊?

第五段嘉言:

【若逢知己宜依份,縱遇冤家也共和;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縱然遇到冤家也要和平共處,那就表示對他有包容的心。肚皮一定要撐大一點,也就是要有忍辱的心,不要雞腸鳥肚。別人不對,就把他放大;自己有缺失,就自我縮小,反而要相反,當別人有過失的時候,我們要把他縮小,甚至到看不到;當自己有缺點的時候,反而要放大,時時自我檢點,這樣修行才會進步,對不對?當我們原諒別人,檢討自己,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和阿彌陀佛越來越相應了,諸位!你說是不是啊?是!那是一定的(掌聲)。

第六段嘉言:

【憤怒有如刀刃,能傷別人,也能傷己;寬恕有如香水,能夠香人,也能自香。】

刀刃可以傷別人也可以傷自己,香水可以香別人也可以香自己。請問諸位:你我修行念佛,要當刀刃還是要當香水?要當香水啊。香水把它灑出去,自己也會滴上一二滴,對不對啊?師父常常在灑淨,念大悲咒灑淨,這樣走一圈灑這些大悲咒水,灑到最後,我身體都是大悲咒水。當你將阿彌陀佛的法水甘露,灑出去給每一個眾生,誰得到的最多?自己,答對了。所以對別人要寬恕包容,對自己要要求反省,這樣你的心境慢慢的,就越來跟阿彌陀佛越相近、越相親、越相應。諸位!修行就是如此。

第七段嘉言:

【能夠寬恕別人,將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能夠受人寬恕,更可以反省自己的過錯。】

你看,寬恕別人,就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請問在座諸位菩薩:你要痛苦還是要快樂?痛苦哦!當然是快樂啊,所以要寬恕別人。那麼當我們受到別人的寬恕,我們這時候就反省自己的過錯。你看我們做錯事情,別人都會原諒我們,我們更要改過向善,對不對啊?所以這是很好的修行,寬恕別人。

第八段嘉言:

【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常常修持柔和忍辱妙法,內心經常安住於慈悲喜捨之中,這樣內心一定是很解脫、很自在、很快樂。

在十一月十六日,也就是昨日,《聯合晚報》報導一則新聞,也很值得我們體會。有一位年輕人,在二十年前,他坐火車逃票,被列車長捉到,列車長原諒他、寬恕他,他這二十年來內心很自責,當初坐火車逃票,所以寄兩萬元補票。這一則新聞的報導,師父說給大家體會。

良心收費停車場,因為不敵貪心將關閉。台灣鐵路局日前收到一封署名無名氏旅客的信,並寄上兩萬元,做為二十年前逃票之時補票的贖款。台灣鐵路局公佈信件的內容,並表示,依規定這名旅客,只要加收五成的車票錢就可以,但他寄了兩萬元。這位署名無名氏的旅客,在信中坦誠,年少時,因為搭乘火車逃票,長大之後良心不安,決定為其年少犯的錯誤贖罪。他感謝當時同情他,沒將他捉到警察局的列車長。這名旅客在信中表示,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他是每天通勤的高中生,固定搭普通車往返苗栗到新竹。有一天早上,在列車快要到新竹站的時候,列車長來查票,一眼看出他手上的火車月票被修改過,並且在新竹站下車之後,要求他隨同到鐵路警察所。

他說,當時十九歲,不由哀號哭泣,並且苦苦向列車長乞求,他確實是家貧如洗,所以在火車學生月票已經過期之下,黏貼變造了三個月至六個月的火車月票,他甚至向列車長下跪求饒,並且說他即將高中畢業,下個月就要上班了。下個月上班之後,會自動罰錢補票。由於列車長,看他是一個年少學生,而且不像說謊話,就放了一馬,沒有將他拖進去警察所,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位署名無名氏的旅客說:如果沒有這位列車長,在我的人生有污點的情形之下,使我不可能有今天服務公職的機會。現在的他常常懷抱著這份感恩之心,同時也使他更懂得學會寬恕。他說:當時的我,確實在家庭的經濟處境艱難之下,買不起三個月差不多二千五百元的火車定期票,使我矇混取巧的跑票,我知道錯了,更感謝這位列車長對我的仁慈寬恕。

你看,寬恕一個人,讓人家在心中有了反悔、改過、向善還存著感恩的心,寬恕別人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對不對啊?所以我們學佛念佛的人,一定要學習寬恕的心:

最後第九段嘉言:

【當我感受到彌陀寬恕我時,讓我對別人也起了寬恕的心;當我感受到彌陀原諒我時,讓我對別人也起了原諒的心;當我感受到彌陀包容我時,讓我對別人也起了包容的心。】

阿彌陀佛寬恕了我們所有的罪業,我們體會到這句名號阿彌陀佛的慈悲,我們也去寬恕一切眾生的過失,對不對啊?這樣我們寬恕的心念佛,是不是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契相應,是不是?

結束之前,來說一個包容的天使故事。曾經有幾位強盜闖入修道院裡面,其中有一位對年老的神父說:我們要將你在密室裡面每一件東西都拿走。神父就回答:孩子們!你想要的通通帶走吧!因此這群強盜,就將看得到的物品,每一樣都拿走,轉身離去,但是在密室裡面還藏著一小包的東西,沒有被他們發現,神父看到,就把這一小包的東西拎起來,隨後追出去,大聲的喊著:孩子們!拿去,這一包東西你們忘了拿。這群強盜被神父包容的心感動,就將剛才所帶走的每一件東西都還給這位神父,並且向他告解,這一群強盜跟這位神父講:你真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諸位!你若有像這位神父包容的心,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去寬恕任何一個人,你就是阿彌陀佛的使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