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時,別人障礙你是好事!
要學佛,要誦經,是需要很大福報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相信,他可能很富有,但不信。有的人信了,知道要念經,但福報不夠,時間都用來賺錢,生存是大問題。福報不足也很可憐。
哪怕你福報夠,也信佛,但不識字。有的老人家不識字,念經念 不了,念佛也靜心不下。很苦。在有的人,想要念,別人卻種種障礙,搞得家庭不和睦。大家不要小看念地藏經,你拿起這本經來,你具足的福德是多少呢?就是忉利天的福德。
《地藏經》一翻開來,佛在忉利天講法,十方諸佛菩薩,鬼神天龍通通都來贊嘆了。這就是你已經在忉利天上了。有人說,那怎麼可能?這就是你著相了,不是你飛到天上,那是外道。
你的心要安住在哪裡?所以當下就具足忉利天的福報。《地藏經》又屬於華嚴部,華嚴經號稱為富貴的華嚴,就是講生命的境界。所以《地藏經》就是告訴你如何跳出輪回的經。
《地藏經》的富貴就在這裡,不是讓你跑到哪裡去,而是你能有智慧的處理好每個事情,同時廣設方便,度眾生。這時你已經不再想輪回的問題了。
學佛過程中有種種障礙,是正常的。一來福報不足,二來菩薩給你考驗你的信心。第三,別人給你設置障礙,阻礙你,其實是幫你消業障。
一般人都會覺得,都是別人害了我,家人障礙我學佛,家人不讓我出家。這跟家人一點關係都沒有。這都是自己有業障。家人的障礙,都是幫你消除業障,否則你業障怎麼消呢。
要感恩那些批評你的,罵你的人。這些人就是菩薩。大家記得,能罵你的師父都是好師父。能接受師父罵的徒弟都是好徒弟。別人批評你,是給你消業障。二來你要自己好好反省,有就改之,無則嘉勉。
任何障礙,都不是壞現象。比如雲公一生受盡十魔九難,幾次都要死去,但都沒死。這些災難,對雲公來講,其實也是好事,也是消業障。否則的話,他也活不了那麼久時間。就像雲公曾說,自己能開悟,還得感謝洛水在河裡漂了幾天,沒有死去。大病一場,去打禪七,身心放下,終於開悟。
所以說,壞事不一定是壞事。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學佛,千萬不要聽太多好話,尤其是剛學佛不久,年紀比較小,定力不足,千萬不要成名的太早,這對法身慧命都是有損傷的。
不解決人間這「五種苦厄」,修什麼都白搭!
興國寺
無論古今,只要有了錢、有了比較,這意志脆弱的人們就會迷失容易失去自我。不要以為只有死後才會進入地獄,人或者被錢、愛、慾望、攀比牽繞,不比上刀山下油鍋更為苦惱。
人間有五種苦厄,稱作「五苦五道門」。第一門名色累苦心門,第二門名愛累苦神門,第三門名貪累苦形門,第四門名華競苦精門,第五門名身累苦魂門。
第一門、色累苦心門
就是如今的世界上的潛規則、婚外情、亂性、一夜情等等。色,常常令人心智渾濁,分神離志,於是內心浮躁。色慾猶如泰山狠壓在人身上,讓人身心憔悴,此乃人間煉獄,謂之太山地獄苦道。
第二門、愛累苦神門
所謂「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長淵」。愛,是人間最溫暖的東西,但是這裡的愛是指過分的愛而生出的執著,和超出自己能力的追逐。例如當今世界有的女生執著於一男子,被厭棄後而輕身。
所謂「執著之者,不名道德」,反對一門心思太過執著,因為萬事萬物有其運動規律,執著其中想要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卻無法達到,通常會有很大的落差。
落差也會帶來巨大的痛苦。我們看到很多人選擇跳樓、割腕也是多源自這些執著以及落差。他們猶如狂風一樣的刀片,切割我們的精神。這種苦了我們自己神氣的執著。這就是所謂的「風刀苦道」。
第三門、貪累苦形門
貪婪是人類的一大惡習。可是人們往往禁不住誘惑,貪財、貪色、貪戀虛名,平常的生活和工作就成了純粹追求財、色、虛名,人生成了一場滿足和不滿足、佔有以及不佔有的追逐。
佔有了滿足了就開心,不滿足不佔有就痛苦,患得患失,活著的時候放不下,臨死的時候捨不得,好像一匹馬背著沈重的石頭在走路,所以這種勞累自己身體的貪欲又叫做「騑(fēi)山負石苦道」。
第四門、華競苦精門
這個的意思就是攀比的苦惱。我們身邊常常可以看到,月薪只有3千的白領卻要追逐一個3萬出腳的香奈兒2.55限量皮包;暴發戶們在夜總會為了一名風塵女子比賽一擲千金乃至一擲萬金;還有太太們不甘示弱的互相攀比孩子們的成績;競賽和攀比都只為拔得頭籌的勝利感,一種將別人踩在腳下的勝利感。
人們總是想優越想支配想引領潮流,卻被潮流玩弄於鼓掌。而攀比會令人精力殫竭,猶如漂泊在江河裡一樣,一個浪花就能把人淹沒,所以謂之「江河苦道」
第五門、身累苦魂門
這個門的意思是說人太在乎於自己,將自己太當作一回事。人的自尊自愛是必須的,自尊才能受人尊重;但是過度的自信自大自戀狂,就越過了雷池。
有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小組長,是一個小領導,別人都要對他低頭哈腰見了他要主動問候。而換了一個新環境,沒有人將他當小組長對待,就內心暴跳如雷,這就好比一個人吃了火炭一樣,恨不得時刻噴火以洩憤怒,所以將此名之「吞火食炭鑊湯苦道」
以上五種痛苦,令人心、神、形、精、身受苦,受人間煉獄之刑罰。試想,人如果不脫離這些地獄苦道,求長生等於加刑,你又何苦修行?!
經中講「此五苦五道之門,常居於人身,系人命根,遏人招真之路,斷人修仙之門。為學之本,而不解形於五道之上,滅跡於五苦之下,眾累不斷,沈淪罪門,何由得脫?騰身遁變,流景玉光也!夫欲上學,當先斷諸累,絕滅苦道,真自然降,神仙自然成。克得變形,游宴諸天。」
佛家、道家對戒律的要求類同,願居士須知!
我知道平日的很多嗜好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改變的,多數都已經成為習慣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改變需要時間意志和勇氣。說教或許只是耳旁風,聖人所行都是不言之教,此文權當作耳旁風,願所遍之處,眾生能生警覺之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