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殊要提劍殺佛?佛陀是可以殺的嗎? 

可知道修行的第一步是什麼?誠實的面對自己;進入修行後的感覺是什麼?充滿感謝。一群有宿世通的弟子,不敢面對自己前世罪孽而影響修行。於是文殊冒著殺佛會下地獄的重罪,一劍大破眾生「人我相」。

 

神通力的困擾

釋迦僧團裡有五百位頗有修為的弟子,在佛陀的教導下,很快地進入了清明澈見的禪定狀態,點點滴滴的前世因果便如電影般在眼前清晰浮現。五百弟子不但沒有因為獲此「宿命神通」而高興,反而被嚇得心驚膽顫、心神大亂。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累劫累世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不可饒恕的重罪:殺死父母、迫害僧人等惡業;然後又看見父母親輾轉輪迴為畜生,被貪著口腹之欲的自己所宰殺。面對種種化境,有人生起極大怖畏,有人憂悲悔恨痛苦不已,心情浮盪狂亂,根本無法再專心修行。他們不停地質疑:「我怎麼可能會殺人?我不相信!」既然不能接受眼見的「事實」,他們乾脆全盤否定佛陀所說的道理,甚至對佛陀心生怨恨:「這一切都是佛陀害的!」

此時,心念細膩的文殊體察到這些弟子們的心結難解,也不多說,便從座位上一躍而起、挺出右肩、右手抽出利劍,一步一步朝佛陀進逼,高舉長劍便要砍殺佛陀!「出佛身血」,可是要下無間地獄,永劫不能超生呀!眾人都被文殊出人意表的行逕嚇住了,根本來不及反應。

 

殺人償命?

只見佛陀依舊維持一定的平靜優雅,他緩緩地提起手來,說:「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應善害。何以故?一切諸法如幻化,無我無人,為誰殺而受殃?」佛陀要文殊且慢一步,先想好要殺的方法。刺殺佛陀是可以的,但必須符合善法,否則你就必須承擔因果循環的報應!因果循環、絲毫不爽。倘若文殊今日殺我,乃是因為我過去有殺文殊的因,所以今天獲得被殺的果,所以說殺人者等同自殺。如果真的有一個實在的人,而你將他殺死,這才會構成你的殺害之罪,使你感受到罪殃之報。實則世間一切諸法,皆如幻如化,我與人的生命體,亦復如幻如化,既沒有實在的我,亦沒有實在的人,一切皆空,那麼試問你所執劍欲殺者為誰?將來又會受到怎樣的業報?既然一切法皆如幻如化,我人之性亦不可得,皆可謂空,當然無所謂的殺人和殺人罪責可得了!

五百弟子坐在一旁聽佛陀對文殊菩薩開示的內容,總算瞭解罪惡之性本來空寂,現在為曾經犯過的錯而憂悔,只是徒增困擾、毫無助益!五百弟子根器銳利,一點就懂,立即證得無生法忍,感動之於以偈讚歎文殊:「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劍,馳逼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慧劍斬情絲

我們再回頭深究這個故事。通常人們在心慌意亂之際,多半會失去原有的理智,文殊知道當五百弟子情緒起伏時,根本聽不進任何道理。再則,弟子們因為聽從佛陀的教導而獲得宿命神通,只不過這些前世今生的內容反倒成為他們修行的困擾,追究起這困擾的根源便是佛陀,佛陀是他們懷恨的理由。換句話說,只要將佛陀殺了,弟子們是不是就能消除困擾,又可以繼續修行?以一人之命換得五百人的精進,有何不可?其實是弟子們不了解什麼是「殺」?什麼是「業」?什麼才是真實境?於是文殊選擇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最激烈手段來喚醒迷惑中人。 

驚心動魄的仗劍迫佛舉動,瞬間將原本深陷愁悲苦惱的五百弟子從情緒的束縛中掙脫出來,而漏盡通曉的佛陀當然也明白文殊用心良苦,便配合文殊所創造出來的情境藉機說法,進而解釋因果道理及空性本質,直接開解弟子們的心結。《法句經》也曾提到「對於過去作對的事情應該心存感謝;對於過去做錯的事情同樣也要心存感謝。」或許前世的無明種下惡因,但珍惜此生善自修行,「因」即可轉化為「逆增上緣」,同樣可以成就善果。「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每個果都是接下來的因。怕只怕人們「作繭自縛」,將自己陷入重重的束縛而受苦。或有人可以從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但有些人就必須仰賴慧劍來斬斷情絲。知道宿世因果總會造成更多的牽絆,就像當你知道你與某人前世曾為夫妻,恐怕你對他的態度會增加許多無謂的情緒糾纏。故不論前世如何,這輩子與每個人的因緣都要好好珍惜。

文殊以不可思議的微妙智慧,了解五百弟子的因緣成熟,才會選擇如此決斷的方法加以渡化。倘若因緣不具足,即使聽到相同的道理,恐怕也很難體會到這更深一層的道理。於是,金剛寶劍便成為文殊智慧能斷一切煩惱邪見的三昧耶形象,並代表文殊教法的銳利之處。

 

原經文摘錄

《如幻三昧經》:「彼眾會中,五百菩薩以得四禪、逮五神通,往古世時所作善惡,尋自已逆害父母,殺羅漢,亂聖眾,壞佛寺,念傷害心倍懷憂結,志在疑網,……於時世尊欲得開化五百菩薩,則以威神現示文殊。文殊師利即從座起,偏出右肩右手,捉劍走到佛所。」


仗劍迫佛就是文殊菩薩持劍欲刺佛陀。

其經過,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是這樣的: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功修行中,已得到宿命智,運用這宿命智,觀察自己的過去,發現多生多劫前,曾造作了極重罪業,不禁生起極大怖畏,時時刻刻憂愁恐懼,再也不能專心用功修行,亦即由於如此,不能證得無生法忍。所以修行需要心情安寧,如果稍為有點動亂不安,用功就難上路,不僅初發心者如此,就是已得宿命智的菩薩亦然。

文殊菩薩發現這五百菩薩有了這種動念,照一般常情的辦法,應該設法去開導他們,使他們繼續如法修行,好讓他們證得無生法忍。然而文殊菩薩不這麼辦,反而手執利劍,於大眾的面前,直向佛陀那兒走去,快要到達佛的左右,竟然舉起利劍,欲向佛陀刺去!以五逆罪說,文殊菩薩似乎欲犯出佛身血的大罪。其實我們不必為文殊菩薩害怕,因這正是文殊菩薩度眾生的大方便。何以知之?因為這時佛陀止住文殊菩薩說:你要刺我,當然有你要刺我的理由,而我亦不怕你來刺,但是望你且慢一步,先想好刺我的善巧方法,然後再來行刺不遲,你認為怎樣?

文殊菩薩經佛這樣一講,就止步在低頭沉思,當他正在這樣沉思時,佛陀又對文殊菩薩說:你要刺我是可以的,但必要善巧如法,否則的話,應當知道,你所得的罪,是很重大的!首先我得告訴你:世間一切諸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我人的生命體,亦復如幻如化的,既沒有實在的我,亦沒有實在的人,試問你所執劍欲殺何人?將來又會受到怎樣的殃報?我老實地對你說:如有一個實在的人,你去將他殺死,才會構成你的殺害之罪,才會使你感受罪殃之報,既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我人之性是了不可得的,當然就無所謂殺害,亦無殺害重罪可得了!

時五百菩薩在旁聽佛陀對文殊菩薩這樣的開示,當下了達罪惡之性本來是空寂的,對過去所作的重罪,何必作無謂的憂悔!於是實時證得無生法忍。

本此可以證知文殊菩薩執利劍以刺佛陀,不過是其度眾生所運用的善巧手段而已,並不是真的要刺於佛陀。同時我們也可知道,文殊菩薩手中所持的利劍,根本就是代表文殊菩薩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微妙智慧,不能把它當作真的利劍來看。所以五百菩薩證得無生法忍後,以偈讚歎文殊菩薩說:

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
自手握利劍,馳逼如來身。
如劍佛亦爾,一相無有二,
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此中顯示文殊菩薩以智能通達空性。

原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
http://www.zhibeifw.com/big5/fjgc/ptsx_list.php?id=7530

神通證說品第九

[0590a03] 爾時善住意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我昔曾聞如幻三昧。唯願垂慈顯此正受。文殊師利言。天子。汝欲見聞如幻三昧甚深境界乎。善住意言。大士。我誠願見。時文殊師利。如言即入如幻三昧。應時十方如恒沙等諸佛國土。一切境界自然現前。於是善住意天子。悉見東方恒沙佛土。其中所有種種眾事。或見比丘稱揚宣說如是經典。或見比丘尼像。或見優婆塞優婆夷像。或見大梵天王天帝釋四天大王。或見人間轉輪聖王。或見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乃至或見一切鳥獸。種類若干形貌好醜。皆為說法。如此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十方。咸有如是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事業。亦皆如是等無有異。盡是文殊師利威神力也。時善住意天子。既見如是十方佛土一切境界。歡喜踊躍不能自持。於是文殊師利從三昧起。善住意天子一心敬仰。白文殊師利言。大士。向見十方諸佛國土無量境界。佛事亦殊。而各宣說如斯經典。

[0590a23] 爾時文殊師利問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於意云何。汝向所見。東方所有一切境界可謂實乎。善住意言。不也大士。文殊師利言。如此東方及餘九方。如是十方所有境界。復為實乎。善住意言。大士。一切皆虛無有實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無有生。其猶幻化欺誑世間。一切諸法轉變推移。無常存者皆是虛妄顯現所為。窮其體實了不可得。不作不生不起不滅。於是文殊師利讚善住意言。善哉善哉。天子。誠如汝言。

[0590b04] 爾時會中有五百菩薩。已得四禪成就五通。然是菩薩依禪坐起。雖未得法忍亦不誹謗。時諸菩薩宿命通故。自見往昔所行惡業。或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或毀佛寺破塔壞僧。彼等明見如是餘業。深生憂悔常不離心。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我心分別彼罪未忘。是故不能獲深法忍。

[0590b11] 爾時世尊為欲除彼五百菩薩分別心故。即以威神覺悟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執利劍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時。佛遽告文殊師利言。汝住汝住。不應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師利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為害。時諸菩薩聞佛說已。咸作是念。一切諸法悉如幻化。是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丈夫。無摩奴闍。無摩那婆。無父無母。無阿羅漢。無佛無法無僧。無有是逆。無作逆者。豈有墮逆。所以者何。今此文殊師利。聰明聖達智慧超倫。諸佛世尊稱讚。此等已得無礙甚深法忍。已曾供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於諸佛法巧分別知。能說如是真實之法。於諸如來等念恭敬。而忽提劍欲逼如來。世尊遽告且住且住。文殊師利汝無害我。若必害者。應當善害。所以者何。是中若有一法和合集聚。決定成就。得名為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則不應盡。然而今此一切諸法。無體無實。非有非真。虛妄顛倒空如幻化。是故於中。無人得罪。無罪可得。誰為殺者而得受殃。彼諸菩薩如是觀察明了知已。即時獲得無生法忍。歡喜踊躍。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以偈歎曰。

 諸法如幻化  斯由分別起
 是中無所有  一切法皆空
 顛倒虛妄想  愚癡取我心
 計念我昔愆  所作業中甚
 過去為大逆  殺父母良田
 殺羅漢比丘  是為極重惡
 以彼惡業故  我當受大苦
 沒疑網眾生  聞法悔或除
 大名拔我毒  破散我疑心
 我已覺法界  眾惡無所有
 諸佛巧方便  善知我等意
 方便度眾生  為解諸疑縛
 何處有諸佛  法僧亦復然
 父母本自無  阿羅漢空寂
 是處無有殺  云何有業果
 如幻無所生  諸法性如是
 文殊大智人  深達法源底
 自手握利劍  馳逼如來身
 如劍佛亦爾  一相無有二
 無相無所生  是中云何殺

[0590c28] 說此執劍妙法門時。十方如恒沙等諸佛世界。六種振動。時彼十方諸佛世界。一切諸佛現前說法。彼佛侍者。各於本國大眾會中。從座而起。咸請其佛言。世尊。今此神變是誰威德而令世間大地振動。時十方諸佛各各告其弟子曰。諸善男子。今有世界名曰娑婆。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覺。現在說法。然彼世界有一上首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久已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破壞新學菩薩執著心故。躬秉利劍馳走趣彼釋迦如來。顯發深法。以是因緣故。令大地如是振動。彼佛世尊因智劍故說甚深法。復令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法眼清淨心得解脫證深法忍安住菩提。

[0591a13] 爾時世尊建立如是大神變時。以方便力。令彼眾中一切諸來新學菩薩。善根微少。未離分別取相眾生。皆悉不覩彼執劍事。亦不得聞其所說法。爾時尊者舍利弗白文殊師利言。大士。仁今已造極猛惡業。欲害如是天人大師。是業若熟當於何受。時文殊師利告舍利弗言。如是大德如汝所說。我今唯能造作如是極重惡業。而實不知於何處受。然舍利弗。如吾見者。當若化人幻業熟時我如斯受。所以者何。彼幻化人無心分別無有念想。一切諸法皆幻化故。又舍利弗。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如汝意者實見劍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惡業可得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受果報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如是舍利弗。彼劍既無復無業報。誰造斯業誰受報者。而反問我受報處乎。舍利弗言。大士。以何義故復如是說。文殊師利言。如我所見。實無有法業報熟者。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業無報。無業報熟故。

[0591b04] 爾時十方世界諸來菩薩摩訶薩等。同請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以威德力。加是文殊師利。令至十方諸佛世界說如斯法。令彼眾生咸得聽聞。如我無異。於是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語彼十方諸菩薩言。諸善男子。汝今宜各一心觀察自佛世界也。時彼十方諸菩薩眾。從文殊師利聞是語已。即各觀本自佛世界。皆覩文殊師利處其佛前。為諸大眾說如斯法。復各見彼皆有善住意天子問是法門。又各見彼十方佛國諸菩薩等悉皆大集。又皆見彼諸天子眾。其數多少與此不殊。又各見彼佛界清淨莊嚴微妙與此無異。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見已生殊特心。得未曾有。同聲讚言。甚奇甚特。今此文殊師利道德巍巍。處斯世界安住不動。而能普現十方佛前。爾時文殊師利告彼十方菩薩眾言。諸善男子。汝今當聽。譬如幻師既善學已不離本座而能幻作種種色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既能善學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已。即於一切如幻法中。隨其十方諸佛國土。欲現形像作諸佛事。如意即能。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如幻化。以是義故所作隨心。譬如日月宮輪住虛空處。初不曾下入諸器中。其光普照靡不周遍。菩薩如是安住不動。隨心普現十方佛前。或現聲聞緣覺等身。或現梵王帝釋等像。或現四天轉輪王事。或現國主大臣政化。如是乃至示現一切惡趣眾生形類。隨意即能。而亦初無興作之想。 

 

能回憶前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發願!能使你記起無數個前世之事的兩個佛號!

警惕!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

不要陷入懺悔的誤區,不停折磨自己,你誦經、拜懺、修福,都是在造業,造業如何能消得了業障?

懺悔法門簡介--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修行是要一直認錯懺悔嗎?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五台山佛教大護法廣濟龍王之靈驗見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