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得漂不漂亮,除了自己,別人是不會在意的。

《 厭離這生死疲勞的遊戲 》
佛法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間的一面。出世間,不是說一定要在形式上從社會中抽離出去,關鍵是內心放下對得失、苦樂、稱譏、贊毀的希望和恐懼,厭離這生死疲勞無盡循環的遊戲,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捨棄這一面而談佛法、學佛法,怕是只能觸及到佛法的皮毛而已。 

《有些東西,只有自己在意》
你不覺得嗎?這些東西越往後越不能體現差距。 
年輕時長得美或丑,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會比較在意,可到了一定年紀,都不必等到太老,長得漂不漂亮就不那麼重要了,除了自己,別人是不會在意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享受物質的能力和慾望也會降低,經濟條件的好壞,有錢沒錢,最終在衰老面前是一樣的。 
白頭偕老,是很多人心目中婚姻幸福的代名詞,可實際上不幸福的兩個人白頭偕老的也比比皆是,一起變老的結果,或許曾經的恩怨、幸福不幸福慢慢就變得不重要了;如果有一個人先離世,更是如此。 
你會發現,衰老當前,自己深深執著的很多東西,沾沾自喜的種種比較優勢,都在時光流逝中稀釋,消失。 
長得漂不漂亮,除了自己,別人是不會在意的。

《遠離修行的誤區》
我們要時刻反觀自己,自己聞法也好,為別人宣講佛法也好,跟別人分享法義也好,是不是利益自他的發心?是不是為了自他的解脫?還是想得到別人的讚歎?還是炫耀自己的博聞強識?若是這樣的話,我們一定要及時調整,而不要陷入這樣的誤區當中。 

《沒有永恆不變,沒有萬無一失》
人們在稱心如意的時候,往往忽略無常,儘管情況越變越好也是一種無常;只有在面臨傷痛、疾病、分離、打擊、情況變糟時,才突然感受到無常。這是生命在以一種猛烈的方式提醒我們:不要沉溺在安全的幻夢中,沒有永恆不變,沒有萬無一失,如果現在不開始關注精神修持的話,這一生也很快將在盲目的追逐和焦慮中空耗過去。

《生活中的修行》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經驗,順境、逆境,是苦、是樂,用於鞏固你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的見解,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這個時候,你才可以說:一切都是上師的加持。否則,對多數人而言,經歷、遭遇不過循業流轉,輪迴如是,怎會都是上師的加持?


人生是自己的 與他人毫無關係 !

一誠長老

有些人身體健康,工作穩定,家庭和諧,卻總是滿心煩惱,滿面愁容。問他們為什麼煩惱,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為前途,為名利,為更好的生活,總而言之,都是因為無法活得更光鮮、更精彩而煩惱痛苦。每見到這樣自尋苦惱的人,和尚便免不了要生出一番嘆息。

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什麼樣的日子才算是好日子,若光以物質多少、名聲大小來衡量,那恐怕大多數人都活不起這一場人生。你們說,擁有多少物質、多大的名聲才算成功,才能說過上了好日子?沒有固定的標準。因為金錢名位是追求不盡的,擁有再多也不可能得到滿足。既然如此,多尋煩惱,多找彆扭,就是自討苦吃了。

說到底,自尋苦惱的人除了貪慾太盛之外,虛榮心也太盛了。只顧著去活別人眼裡的精彩,結果倒把自己實實在在的日子給丟了。對健康的身體、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生活表層的光鮮亮麗,最終惹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把日子過給別人看,累得很。為了得到別人的讚揚、稱羨,選擇一份自己並不熱愛的熱門職業;為了在別人面前贏得面子,勉強自己應承、許諾很多難以做到的事;害怕別人的嘲笑或議論,所以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在別人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很多時候,別人的一個眼色、一句評價都讓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樣的日子過得有多累,當事人最清楚。

既然這麼辛苦,為何又丟不了、拋不開、放不下呢?和尚看,根本的緣由就在於人的內心缺乏能量,缺乏穩住自己的心力,以至於無法自主人生,活出清醒來。

因為沒有自信,所以在做選擇時,總習慣去問他人的意見,如果這個人說選一,那個人說選二,他們就會一下子失去方向,沒辦法做出決定;因為沒有活出真實的自我,所以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在做事的時候,就很容易將別人的標準當作自己的標準,把別人的否定當作停止前行的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和尚會勸人:「既然皆己心,何用他人說。」你活你的,別人說別人的。你只需盡人事,功過是非留給別人去評價就好,因為人生是你自己的,所有的事都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給別人看的。和尚也常與僧眾言,用功也罷,不用功也罷,都事關自身,無關他人。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甚至也不要被佛的言行所縛。佛從來不要求我們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而是教世人「自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