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要想辦法,從你的妄想跳脫出來,這是關鍵!

淨界法師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禅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一個東西…他說: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慚愧、也很後悔,一直念佛給它回向;念完以後…他離開的時候,非常的惱恨,一個晚上沒有睡好覺,總覺得那只青蛙的冤魂一直在吵他,一晚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他的徒弟在外面掃地,就說:師父啊,你門前怎麼有一只踩爛的茄子啊!

他師父聽到這一句話,通身清涼,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

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看風雲變色──其實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障礙你,都是你自己的妄想。

一個修行人佛者覺也!你要想辦法,從你的妄想跳脫出來,這是關鍵。

我們不可能不打妄想,這強人所難;但是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先穩住,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一個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你就有救了。

我們常說: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一個人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你還不知道,那就很麻煩了!

理論上來說,修《楞嚴經》的人,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反應不要太快,因為你的第一念反應,肯定是妄想。

你看懺公師父做事情很慢的,他老人家說:诶,你去規劃一下什麼什麼事情…。之後,我們把企劃書呈給忏公師父,他看完以後他講一句:誒,好,再看看…再看看。一放就放了好幾個月。為什麼再看看呢?他就是在等待因緣出現,妄想讓它沉澱下來,妄想最怕的是什麼?時間啦!一個反應太快的人,很容易出差錯。

其實我們不要被世間的學問所轉,要追求效率。這個都不對的。當然小事情,你知道就趕快去做;越大的事情,先去拜拜佛、靜坐一下,讓妄想沉澱。

妄想它的問題在哪裡?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生滅變化的,即便你不對治它,它也自然會消失掉,但是你一執著它,那不得了…它變得擴大、變得有力量。

所以妄想好不好對治?答案是:很難講。你要執著它,它就變得很強大;你要認為說你本來就沒有妄想,它就沒有力量。

講真的…修《楞嚴經》的人,反應不要太快,越大的事情,緩一緩再看看;再看看的時候,妄想自然會消失掉,你會知道─我這樣做,到底是妄想的推動?還是一種真實的智慧?你馬上可以看得出來。

總之:修學《楞嚴經》第一件事情─先安住真如,跳脫妄想,這是第一件事情。


越重要的事,越不要那麼容易反應

淨界法師

利根人先從智慧下手,直接觀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妄想就脫落了,利根人。那我們不是利根人,怎麼辦呢?先從不動下手,不要動。一般修《楞嚴經》的人有一個特點--反應不要太快。越重要的事情,(當然小事情,比如說我要喝一杯開水,那就去喝唄,對不對?)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要那麼容易反應,因為你的感覺跟妄想會誤導你。妄想有一個天敵,因為它沒有實體,時間是它最大的敵人,因為它是生滅性的。

什麼叫妄想?因為你的根、塵碰撞的時候,根境碰撞就把妄想創造出來。它是根境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它是沒有實體的。沒有實體的東西最怕什麼?最怕你等待,因為你一等待,它就糟糕了,它就消滅掉。因為你的外境不斷地變,你的六根也不斷地變,所以它產生的妄想也不斷地變。

所以,一般來說,我現在產生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是如理思惟、從真如的菩提心顯現出來的,還是從我的妄想顯現出來的,怎麼判斷?先不動。不動的時候,這個如果是真實的智慧,真金不怕火煉,時間不會改變,過去、現在、未來。如果時間過去了,這個會消失掉,這個就是妄想。妄想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我們現在很多的學問都告訴我們注重效率、知道馬上去做,其實這個是違背《楞嚴經》的思想。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面臨生命的抉擇、到底該不該做的時候,慢一點。

這個「不取」是什麼意思?「不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這個外境你是沒辦法改變的。這個第一個觀念,你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一個人。你要記住:你改變不了任何人,你也改變不了任何的環境,因為那是業力所變現的。

我想我們修行人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外在的環境要認命。這個是要認命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你真的勉強不來,這不是跟現在有關,是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你看阿賴耶識,它就不斷地把你自己的業力變現給你受用,你自作自受嘛!你過去有什麼業,你就會看到什麼人,遇到什麼環境。

所以我們對外境只有一句話,認命!沒有第二句話。但是怎麼辦呢?你的心不要去執著它,過去就好,知道就好。我們講歷事煉心,把它當作你一個歷練的所緣境,把這個外境來當作你歷練、來開顯你的智慧跟慈悲的一個過程就好。

當然,你要產生「不取」,你要懂道理。什麼道理?就是這些都是你的業力所變現的,你怪不得別人。你阿賴耶識就是這樣,它是自心取自心,你自己的心把業力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去受用。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道理,沒有必要去埋怨,就安住在「不取」。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淨界法師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生不應該那麼復雜。如果只有業力,那很簡單,看誰欠誰而已。你欠我的,那你就對我好一點;我欠你的,我對你好一點。但是人生為什麼這麼樣地無解?就是他們兩個之間不是業力而已,人跟人相處是各打各的妄想。

你偶爾兩個妄想交集了,喔,沒事了。但是兩個妄想交集的機會很少,尤其是現代人,媒體資訊發達,所以為什麼現在人很復雜呢?因為現在人,不一定說現在的人比古時候的人業障重,其實不是這個意思。我認為是妄想重,不是業障重。

當然妄想也會刺激業力。就是說如果你希望你臨終的時候,能夠悄悄地走過第八識的地雷,不要喚醒所有的業力,最好把你的第二念開始收一收,就是都攝六根。因為你習慣性打第二念的妄想,很容易觸動過去業力的。

所以生死業力,不是說你今生不造業就沒事,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過去造了很多業,這個業力就在睡眠狀態,你千萬不要把它叫醒,叫潤生無明。

我們的業有兩種:一種叫「發業」,就是你主動性地去造業。這一塊當然是很粗重,這種你要懺悔。但是更可怕的是那個你不知不覺叫做「潤生無明」,潤生的。

你本身沒有造業,你說我只是坐在這邊打妄想,我也沒惹誰,為什麼業障現前呢?你惹到第八識了,關鍵在這裡!第六意識一打妄想,就觸動自我意識,自我意識一啟動,就帶動第八識。所以你打妄想就把你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開始在修習大乘佛法的時候,先收起你的第二念,永遠保持當下的一念就好,破除虛妄,破除名言所安立的相狀。


蛤蟆還是老茄子

龍門清遠禪師上堂給弟子們說起了一則古代故事

有個終身持戒的僧人,被人認為是功德圓滿的高僧

一天晚上他匆匆在路上行走,忽地腳下踩這了什麼東西,發出“呱唧”一聲響

黑暗裡看不清楚,可是從響聲判斷,那僧人覺的自己是踩到了一隻蛤蟆,而且那蛤蟆肚子裡面還有無數的卵。

雖是無意的,到底是破了戒了,那僧人驚慌不寧,跌跌撞撞的回到禪房,倒頭便橫在了床上。

他唉聲嘆氣,疑神疑鬼,好久才迷糊過去。。。。

呀!有數百隻蛤蟆蹦跳著將他圍住了,他們齊張大口,朝他大聲叱罵叫喊。原來他們是來向他討還性命的!

那僧人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再也無法入睡。

等到天亮以後,他壯了壯膽,順著原路找去,他要給那隻蛤蟆超度亡魂。

可是實地一看,哪裡有什麼蛤蟆?分明是一隻老茄子!

他松裡一口氣,疑惑之情頓然平息。

三界之中並無實物啊!

說完這個故事,清遠問眾人:“那僧人夜裡踩著的究竟是蛤蟆還是老茄子?如果是蛤蟆,天亮是看是老茄子;如果是老茄,天不亮時又有蛤蟆來討還性命。各位能夠斷定嗎?”

僧人當下疑情頓息,才知道三界無法,唯心所造,光是外在的守戒是不夠的,應該反觀自心修行。

這是龍門佛眼禪師講給弟子聽的故事接著他給這個故事下了結論:“假如夜裏踏著時,借款為誤是蛤蟆?為誤是老茄?若是蛤蟆,天曉看是老茄。若是老茄,天未曉是又有蛤蟆索命。還斷得嗎?山僧試為諸人斷看,蛤蟆情不脫,茄尚猶存,要得無茄解,日午打黃昏。”

好一個日午打黃昏!

因為即使第二天天亮時看到茄子,也無法證明昨夜踏到的不是蛤蟆,到底是路上的茄子為真?還是夢中的蛤蟆為真?

如果不脫除對蛤蟆的疑情,或執著於對茄子的存在,要想得到解脫就像正午和黃昏打架,是不可能的。

蛤蟆與茄子的故事提供了我們兩個層次的思考:

一是不論遇到任何外在變遷,反觀自心是最重要的,若不能解開心的葛藤,則想蛤蟆就是蛤蟆,見茄子則執茄子,都會成為修行的障礙,因此要從心做起。

二是表現了禪宗“當下即是”的精神,這一刻的把握、這一刻的悟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落入上一刻的糾纏,不要在悼悔中過日子;萬一真的踩到蛤蟆,也要當下懺悔回向、當下承擔,否則如何得到真正的清凈呢?


你想什麼,就會感應什麼

淨界法師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老和尚,他在房間參禅,老和尚是住在寺廟一個閉關的地方。老和尚在閉關的時候,他中午都會下來吃飯,後來有幾天他都沒下來吃飯。方丈和尚就覺得很奇怪,就派一個侍者去問:您老人家這幾天怎麼都沒下來吃飯?老和尚說:我這段時間功夫相應,天人送供養給我,所以我就不需要下去吃飯。  

這方丈和尚他當然是學過教理,他說:這樣子你心中還是有所住,你的心還是住在三界的因緣,你想想看,天人會給你應供,那表示你的心還是跟他感應。修行的老和尚一聽到以後,他馬上覺醒,繼續用功,第二天他就乖乖下來吃飯。後來方丈和尚說:恭喜你啊!你突破了。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整個月光童子的公案,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們的心地法門,我們這一念心是通十法界的,你今天心裡面想什麼,你的心就跟誰感應,你不斷的思惟佛陀,你的心就進入佛陀的功德,就沾染佛陀的氣份,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一天到晚去想一些比較黑暗的東西,你就很容易跟鬼神感應,你看有些人他動不動就被鬼神干擾。其實除了你的業力以外,你的心你要注意,因為你那一念心一動,那就是十法界,往十法界看往哪裡跑。

所以我們的心,要多思惟佛功德,而且我們在人生當中,記得一個觀念,盡量思惟光明面,要往好的地方想。你經常想不好的東西,你經常說你會下地獄,你就很容易跟那個感應道交。  

曾經有這麼一個公案說:有一個人在黑暗當中,踩到一只蛤蟆。但是那不是一只蛤蟆,那根本就是一團東西而已,但他認為他踩到了蛤蟆,他老是覺得他會墮三惡道,結果果然觸動他過去的罪業而墮落三惡道。因為你經常思惟黑暗面,你就很容易把過去的業障把它帶動出來。  

我們的心,心與佛合,心於道合,我們過去所造的業,這一部份我們沒辦法控制,但是你要經常作光明想,作功德想,你的心境會決定你的處境。這地方要注意,你看月光童子他不斷的思惟水、水、水,結果他的色身相就變成水,跟水相應,然後他不斷的思惟真如,到最後他連水也消失,他就跟真如相應。所以你心中怎麼想,你的生命就往那個方向走,一切唯心造。


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業障就沒有了

淨界法師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時雜念紛飛,有時甚至如脫繮野馬無法控制。因此,妄念就是業障,也就是說妄念是業障的一種表象。消除業障的方法是念佛、懺悔、放生、行善、超度冤親債主等。什麼時候發現念佛、經、咒時雜念少了,比較容易入靜了,就表明業障減少了。

1、放下萬緣 提起正念

念佛法門,這些祖師善知識常常開導我們: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萬緣,提起正念。什麼叫正念?無念就叫正念,無念是無一切妄念,不是無正念。什麼叫妄念?凡是為自己的就是妄念。

業障從哪來?生死從哪來?輪回從哪來?只要有我,就有業障、就有生死、就有輪回。所以佛門裡說,入佛門第一個得道的,就是無我。

《金剛經》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你就入佛門了。無我,不但自私自利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業障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

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真正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就要認真地去修行。修行從哪裡修?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念頭、妄念。怎麼樣把妄念打掉,這叫從根本修。」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每起一個念頭都有果報,一個念頭就是一次生死的親因緣,可怕!一個善念,三善道受生;一個惡念,三惡道受生。」沒有事情,想想過去,想善的,又是一個三善道;想惡的,又是一個三惡道,不得了!所以,不要想過去的事情,也不要想未來的事情。

2、忘掉前世今生 念阿彌陀佛

大家要學習冥界的孟婆,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念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後來,孟婆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為幽冥之神,並為她造築醧忘台。

《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來,想它幹什麼?為什麼不把這些時間去想阿彌陀佛,去念阿彌陀佛?

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謂:練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現在天天在訓練,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沒有雜念,給諸位說,什麼樣的業障都沒有了。什麼叫業障?妄念就是業障。沒有妄念,業障就沒有了,生死就自在了,就能預知時至,甚至於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

大勢至菩薩修念佛法門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句阿彌陀佛聲聲相續,二六時中都不間斷,這是念佛人的好榜樣。大勢至菩薩是等覺菩薩,他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等覺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初學?


月光童子的故事

《楞嚴經》裡有一個公案,講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遠劫前曾經跟隨水天佛修習水大圓通之法,希望以此進入正定三昧。

月光童子修習水大圓通三昧之法的過程是這樣的:他先觀照自己色身中的水性,從涕淚唾液、津液精血、大小便溺……所有這些在身體裡循環的水體系,洞悉到它們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就這樣,月光童子初步成就了水觀之法,能使自身與各種水性融合為一。

但是,他距離這個三昧定境的究竟層次,還差最後一層。因為他還沒有突破達到無身這最高的空性的境界。

有一天,月光童子在房內安禪。沒想到,他的小弟子這時突然來找他。小弟子從窗外探視師父,只看見室中遍滿清水,其他什麼都沒看見。

小弟子不知道那是師父顯現的禪定境界,一時玩心生起,就拿了一片瓦礫往師父房中的清水丟進去。聽到撲通一聲,小弟子滿足了遊戲的心情,又再看了一眼,就離開了。

月光童子出定後,覺得胸口陣陣疼痛。他想著:「我已經證得阿羅漢很久了,早該與病痛無緣了,為什麼今天忽然生出心痛這樣的病?難道是我的修行退步了嗎?」

正在疑慮的時候,小弟子又來找他了,說出了剛剛看見滿室清水丟入瓦礫的事:「師父,您剛才去了哪裡?我來找你,沒看見人,只見您房裡都是水,就……」

月光童子聽了,囑咐那弟子說:「以後我入定的時候,如果你再看見滿室清水,就立即開門走進水中,把你丟進去的瓦礫拿走。」

後來,他再次入定的時候,那小弟子果然又來,又看見水,並且也看見那片瓦礫還留在水裡。小弟子記得師父的囑咐,就走進去把瓦礫取出來丟掉了。這一次,月光童子出定後,便感覺到身心舒泰,恢復如初了。

此後,月光童子又再跟隨好幾位佛陀學習,最後遇見山海自在通王如來。因彼佛以地大(山)、水大(海)兩者融通而得自在,月光童子從這位佛陀的點化,才真正忘去身見。

月光童子最終證悟水性本由空體而生,故水性與真空本來是無二無別,而與十方諸佛剎土一切香水海之水性皆合真空之理。因此他從修行水觀法門,證得了圓滿無上正覺。

這個公案出自〈楞嚴經〉卷五,佛陀讓二十五位修行得道的菩薩弟子報告自己修行的過程與方法。每一位都不相同,月光童子就是從水觀而得到圓通成就的。

月光童子修行的水大圓通三味甚深微妙,我們一般人的禪定修為差得很遠,是很難體會的。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從這個公案讀出一些啟示。

譬如,當我們面對澄潭清水或湛藍汪洋,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自然得到安靜的心境,並且感覺到身心得到大自然水氣的洗滌。

反之,如果我們身處在汙濁的臭水溝邊,或是看到垃圾在河川中奔竄,必然也使我們覺得身心感受污染造成的不適。

這不僅僅是感受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心之中都有「水」性,這個內在的「水」性與外界大自然的水性,能透過我們的六根而產生感應道交。

在生活中,以觀修慧,其實並不難。只要心思細膩一些,都會自然產生感覺的。我們感覺的舒爽與不適,證明我們的身心和外在世界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由於無知而任意拋擲的瓦片,或者只是漫無目的的戲耍,都會造成對他人、環境、乃至整個世界的傷害。因為這世界與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氣流通,損人終究自損。

月光童子的三昧未達究竟圓通之前,因弟子的玩心擲瓦而生心痛之病。這告訴我們,即使是修為很高的人,只要還未能證悟一切法的空性實相,只要他還認知自己有身體,他就還是會受到隔空飛來的瓦片的傷害。

這個世界隨時會有突如其來的瓦礫飛來。即使一個人的修為涵養可以達到心無片瓦,對於外界的傷害不起執著,但是被瓦礫擊中的時候,如果無法做到置之不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開門把那瓦礫取出。

明白這些,我們雖然沒有月光童子水大圓通的修為,至少也能明白菩提心水的重要性。要保持自己這顆心的清明,就算避免不了,也別讓橫空飛來的瓦礫一直留在心裡折磨自己。

智慧小語:

月光童子的水觀修行甚深微妙,我們是很難體會的,不過,從凡人的角度來看,這故事給我們帶來一些清新的啟示,如同我們走到林下水邊,面對著澄潭清水或湛藍汪洋,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然得到安靜的心境,並且感覺到身心得到清洗。反之,如果我們走到污濁的水溝邊,或看到垃圾在河中奔竄,必然也使我們覺得身心受到污染,這不僅是感覺問題,而是我們身心中有水性,與外界水性的感應道交。

此外,我們也應該知道,自己和外界的關係十分密切,一個人如果有身體,即使他是修行很高的人,也容易受到隔空飛來瓦片的傷害,因為自己雖能心無片瓦,這世界還是到處都有飛動著的瓦礫,當被瓦礫擊中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開門把它取出。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由於無知拋擲給別人的瓦片,或者只是毫無目的的遊戲,都會造成別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傷害。而這世界的水性一氣流通,別人所受的傷害,正是我們自己的傷害呀!

 

 

你不要以為只要提起佛號,不管你心中怎麼想,佛陀總是有辦法度化你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佛有三種人不度、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這樣懺悔三次,我跟你保証,因緣馬上變化!

 

能不能往生,要問自己!

 

福報不夠, 就會為魔所持, 幹起壞事來無比的順利!

 

依靠生病,前世所造惡業全部消盡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念佛人須知:改變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念佛無法往生的真相!

 

為什麼有的人念佛不能往生?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臨命終,如果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你佛號念得再好都沒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