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淨界法師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有這個所謂的果報的相續。業果相續,這個業指的是我們善惡的業力,果報指的是我們前面說的世界、眾生這依正二報。也就是說,世界跟眾生固然是由一念的妄動而生起,但是它要相續,必須要靠業力的支持。第六意識要有種種的造業才可以相續的。
這個地方有兩段。我們看業果之因。先看業因,再看它的相續。那在三界受生的業因有三種:欲貪、殺貪、盜貪。先看欲貪。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我們會在三界不斷地相續,一個主要的心態,就是男女的慾望。佛陀就稱呼了一聲富樓那,說,「想愛同結」。這個「想」就是我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的情想。這個情想就轉成一種男女的貪愛。這種情想跟貪愛彼此互相的吸引,時間久了以後就產生一定的堅固的力量,叫做「結」。
這種堅固的力量,到最後是「愛不能離」,彼此不能分開。所以我們說,情愛就好像枷鎖,牢牢把兩個人給綁住了,沒辦法分開了。也就是因為這種情想跟彼此的貪愛,所以這個世間上父母生兒子,兒子生孫子,使令世世代代彼此相續而不斷絕。這樣的一個相續的力量,主要是一種貪愛男女的慾望為根本。
有一個禪師,他在參學的時候,經過一個結婚的喜宴,他講了四句話。其中第一句話他說:「孫子娶祖母。」為什么孫子娶祖母呢?因為這個祖母在世的時候特別喜歡這個孫子,感情很深,每天都逗著他玩。日久生情,情久生愛,結果這個祖母死掉以後,她前生有這樣的一種所謂的「想愛同結,愛不能離」的力量,看到彼此間就感應力量特別強,所以兩個就結婚了。
在美國也做了實驗,它發覺,家庭的組合有一種冥冥的力量。比方說你看兩個兄妹,從小的時候另外一個被人家領養了,那麼時間久了以後,突然間見面的時候——他們本來沒有見過面的,兄妹從小就分開的,但是他同為一家人的時候,他感覺就特別的親切,一種莫名的親切。
所以,身為一家人,他有一定的情感,有一定過去的愛的力量。這個就是一種所謂的父母子孫彼此相生而不斷絕的力量:欲貪。這是一種力量。
我們再看第二種,殺貪的力量。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這個殺就是斷有情的生命。殺生也會構成我們來三界的力量,因為你殺人家的命,欠人家命債,來生要去還的。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這個殺生的因素是怎麼來的呢?因為我們在世間有一個色身,我們習慣性會愛著我們的色身。我們有一種共同的希望,想要來滋養我們的色身,使令我們色身變得健康、美貌。而這種貪愛色身的心是很難克制的、很難調伏的。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在世間當中,卵、化、濕、胎四種眾生,就隨著個人的勢力的強弱,彼此間可以說是弱肉強食,互相地吞啖,就造成了一種殺生的力量,也造成了一種輪迴的力量。六道輪迴,除了貪慾以外,這個殺生也是一種力量。
看第三個,盜貪。這個盜就是不與而取他物。我們看經文。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以人食羊」,就是以人道食羊來作一個例子。我們說明一下,古代的印度在吃的時候,都是吃羊肉、牛肉為多,羊肉特別多,所以佛陀就以人來食羊作例子。
什麼叫盜呢?「羊死為人,人死為羊。」說你平常經常吃羊,但是身為一個羊,它也不是很喜歡被人家吃的,所以你把它殺死的時候,它內心基本上有瞋心,而想要去報仇。只是它力量不夠,但是它報仇的心是存在的,所以,它臨終的時候結下一個很強烈的要報仇的噁心。
而這種惡心,我們知道諸法因緣生。那麼什麼叫因緣呢?就是彼此內心的動作,你心一動就是一種因緣。所以,「羊死為人」,等到它羊的業報盡的時候,它那個報仇的心跟它的善業的力量結合,這個時候它變成人。而吃羊的這個人把福報享盡的時候變成了羊。所以彼此間就互相地來吞啖。說是「如是乃至十生之類」,不但是人跟羊的互動,這「十生」可以說是死死生生,彼此之間殺害對方的生命來啖其肉。古人說,你今生吃它八兩,你來生要還它半斤,跑不掉的。
所以,這種互相啖食的惡業是俱生的,「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是如影隨行的,而且是「窮未來際」的。這個就是以盜貪為本,盜取他人的生命,來當作這個輪迴的根本。
在整個業因當中,佛陀把它會歸成主要三個:欲貪、殺貪跟盜貪,這個是我們會不斷在三界輪迴的三大因素。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其實這個殺盜婬,佛陀在總結的時候,他偏重在殺生跟淫慾這兩個。先看殺生。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其實這個地方是有四句,四句有兩種因素:第一個是命債,第二個是肉債。比方說,我們講命債有兩種。「負」者,欠也。你今生欠我的命,「汝負我命」,你來生就「汝還我命」。如果是「我負汝命」,那麼來生就是「我還汝命」 。這個就是命債。第二個就是肉債,也是一樣。你欠我的肉債,來生你就還我肉債;我欠你肉債,來生我就還你的肉債。總而言之,欠命債就還命債,欠肉債就還肉債。因為這兩種的命債、肉債的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這個跟殺生有關係。
第二個跟淫慾有關係。淫慾的生起有兩種:一種是「愛」,愛他的心;第二個愛他的色。說「汝愛我心,我愛汝心」,這是一種情感的作用。「我憐汝色,汝憐我色」,這是一種慾望。我們講日久生情,情久生欲。在整個男女結合當中,就是一種情感跟慾望的結合。因為這樣的緣故,也「經百千劫」常在三界的輪迴當中。
總結,整個生死的業力,就是殺、盜、婬三種業力為根本。因為這樣的因素,使令整個業果相續。也就是說,因為有殺、盜、婬三種業力,就使令前面的眾生、世界兩種果報不斷地一次一次地出現。眾生跟世界是靠業力來支持的。
輪回不是指一個地方,而是心的狀態!
希阿榮博堪布
什麼是快樂?痛苦消失就是快樂。快樂就在身邊,可是我們要麼因為心不夠靜,察覺不到;要麼因為它轉瞬即逝,我們來不及感受。
快樂其實很簡單,並不需要很多條件,再平凡的日子也充滿快樂。口渴的時候,喝口水會快樂;肚子餓了吃碗麵條會快樂;下班高峰的時候在地鐵里意外得到一個座位會快樂。
如果不把快樂一味寄託於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所帶來的刺激,那麼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擴大的。有時候,人們並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
試著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我們會發現情緒就像天空的浮雲,變化多端又隨時消散。遠看一朵一朵彷彿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走近才發現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不要被情緒推著到處亂跑,轉過身正視它們,看它們從何而來,往哪裡去。事實上,你就是想不間斷地生一輩子氣、發一輩子愁也是辦不到的。
《阿含經》中講述了四念處的修行法門,就是從身、受、心、法著手,如實而又綿密地覺察自己的身心。在這種了了分明的覺察中,很多煩惱消失無蹤了。每天讓自己的心安靜片刻,只為單純地去聽、去看、去感受。
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太煩惱、太生氣,生活原本就是變化無常,喜憂參半,甚至帶點混亂的。很多事情都不可強求,自己盡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慮,從善意出發也盡心盡力了,即使結果仍不盡人意,這份善心依然會積累福報。想得太多所以不開心,心思單純,生活簡單就很好。
無論生活際遇如何,我們都要發願活得快樂。快樂的人生從接受缺憾開始,接受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學會對自己說:「我不再需要什麼,我很滿意」,幸福源自內心的安寧。
輪回不是指一個地方,而是心的狀態。心裡有貪婪、嗔恨、愚痴、傲慢、懷疑、邪見就是輪回。心的不平垢染外現為山河大地、溝坎荊礫,種種悅意和不悅意的外境。
心有局限導致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以及生活際遇的百般痛苦缺憾。生老病死、苦難、分離、仇恨是輪回,相聚愛戀及一切會消逝會演變成痛苦的都是輪回。此心煩惱不歇,輪回不止,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並在隨後的四十九年里,傳講八萬四千法門引導眾生證悟實相。
《華嚴經》中記載了佛陀這樣一句教言: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很多習慣,尤其是心的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窘的境地。
修行便是以溫和的方式改變這些習慣,使自己逐漸走出窘境,這就是出離。所有眾生都有一顆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論我們曾經多麼貪婪、殘暴、奸詐、愚昧,都從未令它有絲毫減損。
它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我們,所以修行不為再去成就什麼,證明什麼,而只是引導我們放鬆下來,慢慢去貼近本心。
因為我們的愚癡,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淨界法師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這個偈頌我們分兩段:第一個是示相,指示生命的真相;第二個是勸修,正式地來勸勉我們修行。示相當中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先看看過去的生命相貌。
那麼我們過去是怎麼樣呢?「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從經論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因為死亡,屍體像須彌山這麼多,因為生死離別,所留下的眼淚像四海瀾這麼的大。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在生命當中,每一次的生命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因為一念的糊塗,投胎以後,在這一期生命,因為一念的受生而受了很多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完全是不值得的,對覺悟一點都沒有幫助。這個是我們過去的相貌,我們白白地付出了痛苦。這個跟修行的痛苦是不同的,這個是我們一念的顛倒。我們不知道要求生淨土,所以,在生命當中,因為我們的愚癡,其實我們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那麼現在怎麼回事呢?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你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好不容易前生佈施持戒的善業現在起現行了,但是我們必須提醒大家,你現在的這個風平浪靜是無常敗壞之相!為什麼呢?「人生彈指有何歡!」因為你在修善業的時候是生滅法,你不是經常修善業,你也造了罪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業也是有窮盡的時候。所以,不管你今生多麼的如意,你長得很莊嚴,身體健康,眷屬又很美滿,這些都是暫時的。
那麼來生又怎麼回事呢?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各走各的,有善業到人天去,有罪業到三惡道去。換句話說,假設我們不求生淨土,來生還有很多很多的三惡道等著我們。所以,我們雖然活在現在,但是我們也要回顧過去,也要去規劃未來。
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生命水流徹底了解以後,心中應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淨土法門的住世,假設我們這一次因緣錯過,你來生不一定這麼幸運了。你不一定得到人身,要到天上去你也沒辦法修學淨土,那麼你是不是能夠得到淨土法門這個傳承的住世,都很難講,所以說真正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
古德的這個偈頌,是告訴我們發願的重要。
修行人要開始忘掉過去
淨界法師
我們今生有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呢? 從過去而來。
佛教說因緣觀─諸法因緣生。其實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過去生跟今生的互動:這一段的因緣,過去做過什麼事,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只要你走過的路,都會留下痕跡;你造了業就會留下功能。過去跟現在這一部分不能改變,佛教修行不是修這一部分。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情,你的色身會健康或病痛,這個不能怪現在的你,要怪過去的你,所以說,過去跟現在這一段因緣叫做認命,這個因緣不能改變。
第二個因緣是現在跟未來:這個最重要!因為這個是有無量的可能性。未來你可以到人天、你可以到極樂世界,你也可能墮三惡道。所以今生跟未來這一塊,是非常重要。
修行─我們所要修的是什麼?當然是放在未來嘛!你過去有什麼好修的呢?過去是不能改變的。下等人是活在過去,老是想過去,你過去怎麼樣…你今天就怎麼樣…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
修行人的相貌是:我現在雖然不夠好,但是我未來會往好的方向走。這個人是有潛力的!因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他掌握整個修行的目標,這個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在世間打轉還找不到高速公路。說:你連怎麼修行都還不知道!你要改變的不是要改變外面,是改變你的妄想。
所以當你了解整個《楞嚴經》的道理,雖然我們不能馬上做到,但起碼我們的生命,已經慢慢在進步當中,我們未來生命,我保證:我今天會比昨天好,明天會比今天好。你的生命就有意義了。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妄想慢慢減少,真如的光明慢慢開顯,慢慢趨向於【大佛頂】,那就很有意義!
所以說:修行人,你要開始忘掉過去──我們不管過去怎麼樣,不管你過去曾經經歷過怎麼樣的生命,你內心當中,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痕跡、什麼樣邪惡的功能,這個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從現在開始改變。為什麼?因為它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所以你可以改變;它不是本來有的,你本來是清淨的,它是後來有的,它是從因緣生,當然也可以從因緣滅。
如何知道自己信願是否具足
淨界法師
前面也講過,「願」就是生命的方向,我們怎麼知道自己信願已具足了呢?好比我講信願具足,你也講信願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標準?
如果說: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跟人事接觸時,你的生命很重視結果,對於事情的成敗得失,你還很在乎,那表示你的信願還沒有具足。
如果說:你的心跟人事接觸時,你不在乎結果,你在乎的是過程,你懂得迴光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敗,那表示你信願具足了。
為什麼是這樣判斷呢?因為當一個人的生命,把娑婆世界的成敗得失,看得那麼重要,表示「你的心還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對你就有一定的牽動力和影響力,你的心跟娑婆世界還是綁得緊緊的,你怎麼說是厭離娑婆呢?唯有立願之後,他的心向極樂世界傾倒,就會開始重視事情的過程,不重視事情結果,所以我們不可忽略信願的問題。
古德說:為什麼要重視「信願」?因為「自性若迷,佛何可救?」換句話說: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呢?因為如果你的觀照力起顛倒了,你的佛號就沒有方向了。說實在話,佛號有再大的加持力,一個人顛顛倒倒,還貪戀著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你念佛所得的,也只是人天福報而已。
這句佛號只有在「覺悟」的心中,才能產生強大的感應力量!
因此,我一再強調「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如果你的心起顛倒的話,那佛號對你也是沒有用。所以本經講到信願,差不多佔三分之二的篇幅——「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就是因為你的「觀照力」是往生的關鍵。
蕅益大師說:信願具足,臨終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因為他每一句佛號,都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感應道交;每一句佛號,都是真實的求生淨土。如果信願不具足、心中顛顛倒倒,就算你把佛號念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裡,這是關鍵。
入佛門先學如何做佛弟子
洛桑陀美
判斷一個人是否是佛教徒,以皈依為標誌,但皈依不僅僅是一個儀式,而是在今後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以佛為目標,用法來調服自心,以聖賢僧為榜樣。密宗的四皈依,加上皈依上師,修學起來非常方便,一個具德的上師本身彙集了佛、法、僧三寶,因此以清淨心全心全意皈依上師的同時,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進入佛門先反思一下,自己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皈依的?真正的佛弟子進入佛門是為了學做覺者、聖者、智者,那麼就要使自己超凡入聖。怎麼才能做得到?要靠上師攝受、調服,才能改變自己這個庸俗的凡夫。
即使我們學佛的目標沒有如此遠大,但我們拜師後,就要先學會如何做弟子。《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要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分別是:
1.孝子心:對待善知識要像孝子對待父親一樣,觀察善知識的容顏而行,去做讓上師歡喜的事情,不歡喜的事情一點都不要做。《事師法五十頌》中說「於此多言何必要,能令師喜皆當為,師不喜事悉斷除,於此應當盡力行。」
2.金剛心:任何情況下對善知識的信心不動搖。
3.大地心:勤懇地承擔善知識所令做的一切事情,不懈怠。
4.輪圍山心:像輪圍山一樣的堅定,任何苦惱不動搖。
5.僕使心:承事師長像僕人對待主人一樣。
6.除穢人心:指像除糞人心一樣,把自己放在最低位置。
7.乘心:對於重擔即便難行,也勇敢地承擔。
8.犬心:犬是最忠誠的,不論主人對待如何,都對主人忠心不二,這裡指對待師長的毀罵,沒有絲毫的忿恨。
9.船心:承事師長,沒有厭倦。
然而,在現在這個時代,具相的弟子實在太少,能做到上述九種心的一、二種已是十分難得,事實上,不是缺少具德的善知識,而是缺少具相的弟子。
但最起碼也要做到世間做弟子的道德標準——尊師重教,這也是做人的起碼要求,對於世間教授知識的老師我們都要尊重,而對於傳授佛法的善知識,更要無比地尊敬,這個恩情太大了,即使累世累劫舍棄身軀也無法報答善知識對我們的攝受、調服之恩。
再進一步,做為佛弟子至少要做到三點:
(1)具慧:有分辨善惡的能力,能夠分辨出善友和惡友,具有一定的正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2)忠誠:這裡面包括對善知識的恭敬,聽從師長的教導,對善知識忠心,誠心誠意。
(3)對佛法有強烈地渴望:親近善知識要擺正自己的發心,跟從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修行,不要帶著世俗間這種雜染的心接近善知識。
做個合格的弟子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然後才能進行日後的修行,這樣佛法才有緣融入心扉,否則修任何大法都沒有用。善知識是福田,恭敬善知識就是為自己積攢最大的福報。
一位藏傳佛教大師說過:「佛教從入教、發心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皈依。」當你們每天口念皈依文時,請認真地檢驗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真正地作到了皈依上師三寶,還是僅在口頭上念念而已。
不要做修行的演員
洛桑陀美
宗喀巴大師講「無顯不入道,無密不成佛」。我們修行的次第就是在宗喀巴大師所闡述的出離心、菩提心、見空智慧的三主要道基礎上進入密法,然後觀想自成本尊:勝樂金剛,或時輪金剛,或大威德金剛等。平時修什麼本尊,就把自己觀想成什麼本尊。
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全部濃縮在三主要道上,這是基礎、是前提,若沒有這些正因想上道,乃至在道上順利前進,那是不可能的。我們修學三主要道,內心要真正地生起相應的心量,不要做修行的演員,外表好像學得很好、很像,但內心一點都沒有生起相應的心量。外在模仿的再像,別人再讚揚,都沒有用,因為這是騙別人、騙不了自己,自己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
曾經就有一個這樣的同修,他對上師表現出十分的恭敬信行。尤其把念經的音調學得一模一樣,上師的舉止言談都模仿的維妙維肖,而且在大家面前表演的樂此不疲。有一次,在藏地參加法會期間,我有幸遇到了這位同修,他正在模仿上師念誦《四皈依》的聲音,結果把旁邊的一位藏族的姑娘感動地落了淚。回來後,同修還一直在津津樂道地說這個事,但幾位老居士提出了疑問:唱經的沒有落淚,反而洋洋得意。老居士對這事有了看法,他們說:「把上師的一切都學會了,唯獨沒有學會上師的出離心、菩提心、見空智慧」。就好像要趕火車,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了,唯獨到火車站才發現沒帶車票。後悔嗎?晚了,誰叫你只是演員呢。
懷著下士道的心來修習大乘密法,只能說是菩提道上的演員,而且是一個瘸腳演員。演員都是在演別人的戲,演員演的好,演出了名,這一生就有了本錢。但我們學佛的修行者要是像演員一樣,那就太可怕了,要是演出了名,那就更可怕了。在別人面前念經念得非常好聽,佛的術語說得很到位,也很懂禮貌,非常恭敬上師,在什麼道場上都離不開他,在什麼人前面都「表法」,自認為:「沒了我念經講法就像做菜沒放鹽,沒滋味,我太重要。哪兒都不能缺少我。」要是沒有他,他就會起心動念障礙別人,自己還認為這樣才能成佛,離解脫不遠了,其實是與解脫之路背道而馳,躲在一邊的魔王看到後很歡喜,非常高興,因為又有一個眾生遠離了解脫之門,也沒必要打擾他,這種名人,也沒魔障了。自己又認為:我沒業障了,成佛了。其實魔王早已經知道他已經興致勃勃地主動輪迴去了,還需要給他設置障礙嗎?
不想做演員的佛弟子,就一定要在出離心、菩提心、見空智慧上下苦功夫,自覺上不懈怠,覺他上不為難。只打算做個修行的演員,做個名角,不想參與出離心、菩提心、見空智慧的實踐,不僅往生成了未知數,菩提道也變成了未知數。沒有發心作基礎,表相上越是精緻美觀,離菩提道的終點就會越遠。
想起祖師大德的一句開示:殊勝之道就是服務於他人,當任何厭倦無我服務他人的心增長時,證悟的路途就加長了。想在佛法修行中獲得真實的利益,最終解脫,就不要做修行的演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