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效的修行!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方法,方法不恰當,做什麼都很難成功。
只有找到正確的方法,遵循正確的方法去修行,才是會修。
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是學問不一樣,
佛法的成就是從恭敬心和信心中得來的,
多一分恭敬、多一分信心才能多一分成就。
如果能把對生活的種種貪著用在學佛修行上,一定能成就。
真正修進去了,學進去了,佛性自然現前;
真正修起來了,必然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佛越近。
首先,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麼事比修行更重要,除非你不想解脫。
得禪定、開智慧、享神通,七成是在見地里完成,
三成是靠日常生活中反覆打磨而得獲圓滿。
佛法平等不分高下,所有法門都是成就的方法,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福報和緣分來選擇;
但無論學哪個法門都必須認真,無論修哪個法門都要堅持,這是修行能否成就的一個關鍵。
不管選擇了哪個法門,只要具備了七個元素便可快速成就:
廣發大願;近善知識;淡泊寡慾;遠離惡行;懺悔惡業;實修禪定;積累資糧。
修行還需要恆長有耐性,要能樂於寂靜、甘於淡泊,情願過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
修行的根本就是平淡、平實、平凡。
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一切善事、行一切善法、斷一切惡法,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隨時觀照自己的內心,依靠正知正見將扭曲的事相轉正,這樣我們的身心才能於每日不斷進步。
一旦你能把一切的順逆、生滅、萬事萬物皆視為夢幻泡影時,你將永遠不會再被煩惱與痛苦束縛。
能做到以上這些,便是真正有效的修行!
修行路上 每天都有幾件事不能忘記
明海法師
做為一個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就是佛教講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難得」,就是我們得到這個人身非常不容易,佛經上講,六道輪迴里,得人生者如爪上土,失人生者如大地土。
第二是要知道「佛法難聞」,我們能遇到珍貴的佛法,這珍貴的佛法能幫助我們從人生的貧乏里走出來,從人生的煩惱和痛苦中走出來,非常珍貴,太不容易了。
第三是要知道「善知識難遇」,我們學習佛法要修行,要有老師,要有同修伴侶,要有人護法,這些因緣非常難得。
第四是要知道「時光迅速,人命無常」,時間過得很快,人的生死在呼吸間,要知道生命的珍貴。
這一些正知、正念,我覺得你不管修什麼法,都不應該忘記,念念不忘,這樣保持正知正念,我們就容易與道相應。
身體是我們生命中的怪客
換一個角度來觀察,身體是我們總要安排的一個東西。比如說,你家裡來了一個很麻煩的客人,一進門他要水喝得趕緊給他倒水,要吃飯得趕緊給他做飯,想坐下來得趕緊給他找椅子……總而言之,身體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怪客,你老要安排他。
在佛教里,這叫做苦。也就是說,他對我們形成逼迫,這個逼迫就是苦。什麼時候等把客人送出門了,客走主安,主人就放鬆了。
修行,一定要向自己開刀
不管是禪修,還是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向自己開刀,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觀念要打破。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觀念和前提是接受「我」再說別的,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說:「反正我就是這個脾氣,就是這個毛病」,意思是說,我這個毛病,這個脾氣是不能變的。這是世間法的觀念,在禪修里不可以有,禪修就是要改變你的脾氣,改變你的毛病。就是要把你這個人來—個顛覆,來一個革命!禪修是這樣,佛法的修行也是這樣。
打開心靈的結
如果討厭的人,在你心裡出現的時候,你能用感恩的心,向你心中的這個影像去發感恩的念頭;你非常貪著的一個東西,在你心裡出現的時候,你能看到它的無常、它的苦、它的可厭相,你的心結就能慢慢打開。
因為我執是抽象的,在不同的人心裡表現出來的就是這些心結的不同,就是這些分別心,就是這些讓你心動,讓你在意的事情。當這個心結出現的時候,其實正是我們解決這個心結的時候。修行,其實就是一次次打開心結的過程。
培養精進的力量
在修行的路上,我們要學會自我激勵,要有探法源底的意願。相信佛能做到的,古人能做到的,祖師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這種意願它會推動我們,使我們有精進的力量。而精進的力量最根本的體現就在於心念不空過,心念如果能不空過,我們的生命就不會荒廢。
沒有一個實存的我
實際上沒有實存的一個我,實存的一個我的命運,實存的—個我遇到—件什麼事。整個我們的生活都是由分別心——不同層面的分別心,以及互相之間的複雜的關聯,內外的感召,時間空間上的緣起所組成。
佛陀告訴我們,佛法的修行,不要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而是要透過禪修,透過對自己內心的透視,真正的看到緣起。
無所求恰恰是一個無限的求
如果你的心是無所求、無所住的話,它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議、無量無邊的,就像無邊無際的虛空一樣沒有邊際,沒有相狀,所以經文里用虛空來描述這個無所求心的功德。
無所求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恰恰它是一個無限的有,無限的有就是—個空。無邊際,無相狀,無來去,就是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在這裡所有的對立都超越了。
我覺得一個學佛的人用這種心態去工作和生活,會有很多奇妙的體驗。首先你要做到這三點:
第一待人接物要有公心,首先不要想自己的私利,我能得到什麼,我能占什麼便宜,這個都是愚痴的心在動——痴心妄動。而先想別人、想集體、想大家,這個心就是公心,公心就大,古人說:「公生明」,有公心你自然就明。
第二要有奉獻的心,有奉獻的心就不會計較收穫,不會計較結果。將奉獻當成自己的本性,當成自己的習慣,這其實就是克服我執的一個狀態。我執在這種心態下會慢慢被克服。
第三要能夠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能夠把自己心中的意圖出發點放下、捨棄,接受別人的意圖,那樣你的心也會大起來。
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事你得「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