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晚年的你心還是一直向外攀緣,你大概不會往生了

越到晚年的時候,安住力越重要了。因為你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你怎麼安住。在你身體旺盛的時候,事修很重要。

到了臨終的時候理觀,因為你不可能從床上爬起來再去拜懺了,就靠理觀了。怎麼樣讓你自己不受業力的干擾,不受妄想的干擾,這個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就很重要。

嚴格來說,越到晚年,你要慢慢慢慢把心帶回家了,就是回到真如,要收心。

所以,如果晚年的時候,你的心還是一直在向外攀緣,你大概不會往生了,不管你怎麼用功。

因為講實在話,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就是一天拜個十幾萬拜,給你拜一百年,你消的業障如爪中土,未懺悔的業障如大地土。

真正懺悔的意義,只是培養慚愧心,斷相續心而已,讓粗重的業力沈澱下來。但是很多業力都還在的,這個時候你必須靠真如來吸收這一些剩餘的勢力了。

所以越到晚年你必須收心,回到你內心最深的地方,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在那個地方住下來。你觀察這些相狀都不是你本來有的,後來才有的,跟你沒關係。

隨緣而不攀緣:只要有向外攀緣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淨界法師:只要有向外攀緣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這地方有講到一個觀念:生命的轉變,是來自於內心的轉變!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象你沒辦法改變。

所以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啓動你過去的業力,生命就變成二分法。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沒有好壞,它只是個影像而已。但是你開始仁者心動,這個世界就跟著動了,生死業力、宇宙萬法也就開始動了,生命就變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壞的──有些東西你會起貪欲去追求,有些東西你會起瞋心去排斥,這是業力的問題。

第二個,你會產生錯誤的想象。業力給你的種種景象跟感受,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你會生起顛倒想,認為應該去追求,這個對生命是好的。然後過去的宿業,一旦跟顛倒想結合起來,你就造罪了。

怎麼辦呢?《楞嚴經》是怎麼去對治攀緣心?《楞嚴經》是認為:業力所變現的這一部分,我們沒辦法改變;哪些人會對你比較好、哪些人會討厭你,這一部分你沒辦法改變。

釋迦牟尼佛身為佛陀,祂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祂的家族要被滅亡的時候,佛陀也沒辦法改變,祂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殺害祂的家族,也沒有辦法,這是業力。

但是佛為法王,於法自在,祂不起顛倒想,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消除業力這一塊,而是消除你的顛倒想。《楞嚴經》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說:當我們今天遇到人事的問題時,是先啓動慧身──不迷。

你要先觀照這個景象是本來沒有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然這個人跟你講一些不好聽的話,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上等人直接從不迷下手,從生死業力中通過去,這個業就消了沒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問題的人不多,那怎麼辦呢?不取。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罵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

就算這個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罵我是如此的真實、你傷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實,我可以選擇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念佛、去想一些未來光明的事情,透過無住啓發定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果你的智慧、禪定都薄弱,智慧的觀照也薄弱、禪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著了,那麼最後的底線就是戒身了──不動,不要亂動!雖然我現在心裡很氣,但是我先不動,靠持戒的功德來收攝自己的煩惱。

所以,《楞嚴經》是先啓動慧身─不迷,如果這個防線被破壞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煩惱破壞了,就用戒身─不動。所以持戒是整個身口意的最低防線,如果連不動也被破壞了,那就失敗了!這是《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善根人直接從不迷下手,觀想這個東西是我過去欠你的,還你就算了;禪定的人是這個境我不住,就像有人罵佛陀,佛陀說你端東西給我吃,端不端你決定,吃不吃我決定,我可以不住、不取;第三個我要求自己不要亂動。《楞嚴經》就是以戒定慧三身,來對治攀緣心,所以我們開導臨終的人,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向外攀緣的心──回光返照,就做這件事情,讓他回光返照──過去曾經在佛堂中,修習的戒定慧善根,還記得嗎?你在聽經的時候,聽聞阿彌陀佛的功德光明,還記得嗎?你只要讓他憶念佛陀、憶念自己的自性善根,他就有救了!

我們一再強調:一定要相信真實的善根,絕對可以消滅心中黑暗的罪業,你要相信!一個人這一生在人世間打滾了七、八十年,臨命終時大家都是百感交集,不好受。經歷了很多的人生恩怨,一路走來,心中所留下的痕跡,每個人都是心有千千結,那麼在臨命終這個緊急關頭之下,誰能夠提起正念,那就是往生的一個成敗關鍵。

你的信仰很重要。當你提起正念的時候,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善根是真實的功德,你內心的菩提心、對阿彌陀佛信仰的願力,那種善根是真實的!你用真實的信心、真實的願力,去攀緣阿彌陀佛真實的功德,一定可以對治這一切虛妄的假相!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無論你怎麼樣攀緣,只要一念的回光返照就夠了,這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夠消除百千萬億劫的攀緣。為什麼?就好像千年暗室,只要找得到電燈,一瞬間它就亮了,不用等到千年才亮。

那他憑什麼臨終時,能夠把地獄的猛火,化成清涼風?憑的就是他臨終的──回光返照,把心帶回家了。他以前是離家出走──一念迷,生死浩然;現在他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回光返照找到他心中的光明,把他真實的善根表現出來──一念悟,輪回頓息。

這種傳承只有大乘佛法才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如果你臨命終繼續向外攀緣,那就沒辦法了,臨終得救只有一種情況──回光返照。用事相來說明:比方說你臨命終的時候,想起世間的一些恩恩怨怨,這時候你回光返照──世間沒有對錯之分,這才對;如果你還有對錯概念,表示你沒有回光返照,還是向外攀緣,那就沒辦法。

依照《楞嚴經》的意思:只要向外攀緣,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都是生死之法,所以臨終的最高境界,就是覓之了不可得。世間的人會說:不錯喔!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這是中等人。你還認為你做了很多善事,那你心還是向外攀緣善法。

事實上,臨命終最好的憶念,就是憶念真如——何其自性本來清淨。第二個憶念你的菩提心,清淨心裡面有無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第三個憶念彌陀的功德。這樣你就成功了!


淨界法師:想要主宰你的子女,這地方就有問題了

問:弟子現在已經六十九歲,應以自己的往生為重,還是繼續地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生為重,會不會顯得自己太自私?

答:我想這個牽涉到主宰性。我們以大乘佛法來思考這件事情。就是說,你會操心,這地方有問題了,你想要主宰你的子女。我們菩薩道就是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子女他來到人世間,他不是你創造出來的,他的背後有他的業力,他是依止你的因緣出生而已。你不管操不操他的心,他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不是你白操心了?你打妄想:欸,我希望他變成什麼!他會照你的妄想走嗎?不可能!如果是,那是湊巧。你不要以為你可以主導別人,講難聽一點,你自己都沒辦法主導你自己,要不然怎麼說萬般皆是業呢?如果生命可以主宰,那就萬般皆是妄想就好了。

所以,你操心就是你重視他的結果。其實,佛教只有過程。就是該怎麼樣,你就告訴他。我把我的經驗告訴你,但是怎麼做,你自己看著辦。

做父母本來就是這樣子,難道不是嗎?我們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但是他接受多少,這個東西是他的福分。但是作為你,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你已經把你的經驗傳給他了,至於他怎麼操作,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們只問過程不要問結果。這是大乘思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對結果不要有期待,因為這不是你說了算,他背後有他的業力跟妄想在主導他。我講實在話,佛陀都沒辦法主宰眾生的業力,何況是你呢?所以我們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但是我們強調把心收起來,是收你的攀緣心,但是沒有收你往生的願力,成佛的願力。這個願力也收,那你就落斷滅思想了,這樣懂嗎?

都攝六根,收的是你的攀緣心,主宰的心;淨念相繼,釋放的是你往生的願力,成佛的願力,帶動的是所有的善法。

生死業力的開關是攀緣心、主宰心,往生的願力的開關是一種離相清淨心,還有一種往生成佛的願力。這種願力跟攀緣心你得分清楚,你不能夠說,既然不攀緣,那我也不發願了,不可以這樣子,你這是極端的斷滅思想。


淨界法師:少去"分別"!一"分別"就會帶動攀緣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身、口、意活動時重視業感緣起。但是面對已經造的業,你如果不能用真如緣起,不能把它觀空,起碼看賴耶緣起。

我們看看賴耶緣起。看講義第七頁,大家複習一下。

賴耶緣起它的因緣成就有兩個:第一個,一切種識。就是第八識,它攝持了無量無邊的業力。第二個,緣。就是前六識的名言分別——你的思考模式。從唯識的角度,一個業緣從一個種子位要得果報,必須去攀緣它,激發它,就像一個種子如果你不去灌溉,它是不會得果報的。所以,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也不是那麼可怕。

如果以淨土宗的帶業往生來說,最好對三界人事的攀緣要減少。所以為什麼淨土宗往生的正念,佛陀提出兩個概念,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本來淨念相繼就好了,你憶佛念佛就好了,為什麼要都攝六根呢?

因為你到晚年攀緣心不收,尤其很多大福報的人,事業做得越大,他的所緣境越廣的時候,印光大師說,福報越大的人生死業越重,就是這樣子。因為你管了這麼多企業,不得不逼你去緣很多的事情。

諸位! 你念頭一動,對你的第八識就是一種業力的激發,所以為什麼晚年要收心,就是這樣。我們有很多的業力,但是,請你不要去刺激它,讓它沉澱下來。所有淨土宗的人,不管你的佛號念得多好,我要提醒你,你佛號念得再怎麼好,當生死業力激發時,你絕對不是生死業力的對手,絕對不是的。

所有往生的人必須做兩件事情:要成功地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你沒辦法處理你的過去,就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說,我來生要到淨土去,業力放得過你嗎? 你把業力激發出來,你認為業力會放過你嗎? 所以淨土宗走出過去,面對未來,必須要處理好過去的業力。

另外,為什麼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以後,甚至於最晚六十歲以後,你六根要往內收?就是第八識這個大海,你不能再刺激它了。這一杯水雖然很多的污泥,你不要攪動它,讓它沉澱下來,帶業往生,帶業種,沒有人可以帶現行往生的! 你晚年的時候念佛很專注,離開佛堂的時候去攀緣,你慘了!

你的生命當中有兩種力量:第一個,往生的願力; 第二個,是生死業力。你認為哪一個勢力強大,強者先牽,當然是生死業力大。不要說過去了,就算你一天就好,我們就以一天為單位,你一天念佛大概四個小時,你打了二十個小時的妄想,包括白天,包括晚上睡覺。如果你不能讓業力沉澱,就說明你用四個小時的念佛,跟二十小時的妄想來拚搏,那當然妄想帶動的業力大。

所以往生有兩個條件:第一個,都攝六根。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成敗已經成定局了,你要到處攀緣,那是自己找罪受了。你把業力激發得強大,生死業力那個種子位,你不斷地去攀緣它,刺激它,那臨終當然是隨業往生,怎麼可能隨願呢?

所以,我們講怎麼樣了脫因果? 因果,我們在凡夫位是沒辦法了脫,但是你可以暫時把它打包起來。你說:「欸,你不要活動,我到了淨土再來好好地面對你,你現在不要障礙我就好了。」當然你不要讓它活動,你千萬別刺激它。這是一個地雷,你不踩它,它有跟沒有差不多。所以,帶業,為什麼有些人的業可以帶?有些人的業沒辦法帶?因為你不斷地刺激它,你怎麼帶業呢?

諸位!一個人的攀緣心越重,幾乎是不可能往生。跟你佛號念得好不好關係不大啦,只要你這個人到晚年沒有收心,娑婆世界你就跑不掉了。

第二個,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跟淨念相繼,這兩件事同等重要!甚至於我可以說,都攝六根比淨念相繼更重要!你沒辦法處理好過去的業力,就沒有資格談你的未來。你哪有什麼求生淨土?業力根本就不放過你了。

一個人只有成功地把過去的業力沉澱下來,你才有資格說我來生要去哪裡,你才有選擇權。你連業都沒辦法帶,你有資格談往生嗎? 帶業往生,你業都帶不了怎麼往生?所以淨土宗要處理好你的過去。

晚年心收了,娑婆世界放下了,反正就這麼回事,該怎麼的就怎麼的。心一放下,業力就沉澱了。因為第八識跟第六意識是互動的,不激發它,它只有種子,不能起現行。這時過去的業力沉澱,你再發起一個廣大的願力,願生西方淨土中,就能夠由願力引導業力,叫帶業往生。所以業力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看你怎麼處置,它可大可小。你要是不刺激它,它就處於睡眠狀態,就在種子位,處於沉澱狀態;你要是激發它,對你來說,那是沒完沒了了,生死輪迴是沒完沒了了,就這個概念。

所以,賴耶緣起就說明:業力本身它不是死的,它受你思想的引導,第八識受第六意識的引導。所以賴耶緣起這個道理,就比業感緣起更加的高超,因為這個業感緣起把業講死了,它好像跟心態都沒有關係一樣,這是不對的。

講業力的處理,到別教是最圓滿。到了真如就不談業力了,它是理想化了,站在沒有業力的角度來面對業力,那是一種非常超然,先超越業力再重新面對它。所以從業力的角度,處理業力來說,唯識學已經最圓滿。所以它修無分別智,娑婆世界的業,你少去分別它,因為你一分別就帶動攀緣。

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就是有關業力的沉澱?

這個是淨土宗必修課程,必修的。你要做兩件事,諸位!你不是只做一件事,你要把佛號念好,要好好地想像你的未來,但是請你千萬注意,要好好處理你的過去。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過去的業要好好地把它打包起來,你不能讓業力產生活動,這兩個同等重要。

隨緣而不攀緣:只要有向外攀緣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攀緣太多,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違緣!

縱觀古今,凡夫人往往不甘寂寞、樂於散亂,喜歡到喧嘩的場所打發時光。如果生活中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大家就趕緊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議論紛紛。

假如身邊有一點糾葛發生,人們更是興奮莫名——所謂的安分守己者,就躲在一旁隔岸觀火;而好事之徙,則以說三道四的形式為之推波助瀾。

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曾講了觀看熱鬧的過失。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里,也講述了我們應時常安住一處的道理,並要求大家將身體安住於房屋中,心安住於身體里。

然而,如今的世間人莫說不看熱鬧,或者時常安住一處,就連平時講話,嗓門也是越來越大。其實,不管是什麼人,平日里都應當心性調柔、輕聲慢語,不要隨意高聲叫喊。

關於不要散亂,也許有人會質疑:「你們佛學院有那麼多僧眾,難道這不是散亂嗎?」如此質問的人,實則不清楚散亂的內在根源是心,而人數之多寡,並非造成散亂的根本原因。

如果心容易為外境牽染,即便你獨居深出,也會產生如是之過患。為了使人生有長足進步,我們平時一定不能攀緣太多。

假如身體做各種世間雜務,口中言說許多閒言碎語,心裡不斷生起層出不窮的分別念,這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違緣。

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應當捨棄無意義的事情,修持具有無量功德並能調伏自心的佛法。假如依靠善知識的竅訣,真正精進地修行,哪怕是僅修一個月,也會得到明顯的受用。

有些人本來有許許多多的修行機會,但他卻經常找一些藉口延誤,從而把絕好的緣分都斷絕了。

還有些人雖然修行多年,但內心整天在煩惱中虛度時光,煩惱賊已將他的善法全部偷走了。他們始終得不到修行的驗相,這並不是三寶沒有加持,而是自己的業力深重,或是精進不夠。

因此,散亂心和煩惱惡念,我們最好不要去依止,而應將其徹底捨棄,否則永遠不會安寧。當然,我們若想在短時間內成就,這也不太可能。

但緣起的真理是不會欺惑的,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斷地精進,依靠無欺的緣起力,一定會得到某種相應的功德,今生來世的一切都吉祥,不會出現任何違緣!


學佛為什麼不能攀緣?看佛陀和高僧大德們怎麼說

聽法不能以偏概全,學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體會人生正確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冷靜的沈思來分析,哪怕只是一句話也能「一理通,萬理徹」;否則就會變成斷章取義。

 

佛陀
有一回,佛陀對弟子說:「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不要攀緣;心若不斷攀緣,煩惱就難斷;以至於輪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斷除六道輪回的苦,一定要斷除攀緣的心。」
一位富有的長者聽了佛陀的開示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這句話放在心裡,決心好好修行,不再輪回六道受苦,因此對一切眾生,完全沒有考慮到好或壞、該做或不該做,只想:不攀緣。
從那時起,他對守門人說:「若有乞丐來要東西,你都替我拒絕。從現在開始,我再也不想跟眾生結緣了。」
這個消息慢慢傳開,很多人就議論紛紛!說某某長者在還沒有信佛前,那麼有愛心、常常幫助人;但是信佛後,心腸如鐵,看到婆羅門的修行者、生活貧困的人,一律拒於門外不肯佈施。「這真的是佛陀的教法嗎?」大家都很疑惑。

佛陀其他弟子聽到了,就趕快去請教佛陀:「佛陀!您的教法是不是要我們斷絕外緣,不能跟眾生攀緣?」
佛陀說:「我所說的是要斷除攀緣之心——對人我是非的執著、對名利地位的不斷追逐,這就叫做不斷攀緣心。有了不斷攀緣的心,就會受六道輪回之苦。」
弟子說:「佛陀!那麼某某長者所聽到的佛法,是斷章取義了!因為誤解攀緣的意義,現在他心腸如鐵石,斷絕了對窮人的幫助。」
佛陀聽了很無奈地搖搖頭說:「眾生愚痴,聽法時總是斷章取義――知其一不知其二,執在一端,而有偏執的心態。」
於是這位佛弟子便趕到長者家,告訴他:「你錯了!佛陀的教法是要‘施而無所求,捨而無所求’;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要守住這分無所求的心,不要有執著。」
長者聽了趕緊請教佛陀:「佛陀!難道我真的聽錯了?」

佛陀說:「你不只聽錯,也做錯了!要脫離六道輪回之苦,必要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法。而在六度之中,又以佈施為第一;你斷絕了對窮人的幫助,是不對的。」
「可是佛陀,您不是說不要跟眾生攀緣嗎?」長者問道。
佛陀說:「我所說的是心不要攀緣——要用心去付出、去施捨而能無罣礙、無執著;能做到三輪體空,這才是真佈施,若心有執著、罣礙,就叫做攀緣心。
聽法不能以偏概全,學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體會人生正確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冷靜的沈思來分析,哪怕只是一句話也能「一理通,萬理徹」;否則就會變成斷章取義。
同樣是佛陀說的教法,因為聽法者用心程度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瞭解,而產生偏差。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佛陀的每一句教法,並且用深度的智慧去分析。


夢參老和尚
什麼叫攀緣呢?眼耳鼻舌身意「觀」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攀緣六塵境界,虛妄所起的一切分別妄念。妄念所表現,喜歡的你就取,憎嫌的就捨。所有思想生起滅去,就在這上面攀緣。六塵境界相有,你的心隨之有,境界相滅了,你的心也隨之沒有了。這是虛妄的,沒有真實體性。假使你認為這是真心,就錯了。一切眾生迷了,把虛妄的執著當成自己的心性。妄心就是無始的生死根本。

 

印光大師
向外馳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學佛,而不知息心念佛,於儒教尚未實遵,況佛教乃真實息心之法乎。〖即制心不令外馳之謂。編者敬注〗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乃至萬行。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皆示人即境識心之妙法也。若一向專欲博覽,非無利益。奈業障未消,未得其益,先受其病矣。(復馬契西書三)


虛雲老和尚
蓮池大師入京師,同行的二十多人,詣遍融禪師參禮請益,融教以「無貪利,無求名,無攀緣貴要之門,唯一心辦道。」既出,少年者笑曰:「吾以為有異聞,烏用此泛語為。」大師不然,曰:「此老可敬處正在此耳。」渠縱訥言,豈不能掇拾先德問答機緣一二,以遮門戶,而不如此者,其所言是其所實踐,舉自行以教人,這是救命丹。若言行相違,縱有所說,藥不對症,人參也成毒藥;你沒有黃金,買不到他的白銀,有黃金就是有正眼,有正眼就能識寶。各自留心省察,看看自己有沒有黃金。


星雲大師
人類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總是不斷的向外去攀緣,對於外在的世界虛妄分別,因此產生了許多煩惱。如果我們能夠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讓此心隨境而轉,則不當看的不看,不當聽的不聽,不當說的不說。這就等於孔子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隨緣而不攀緣

攀緣和隨緣有時候很難辨別。攀緣是自己有心去做,而且是勉強去做;隨緣是緣成熟了。比如說建道場,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今天有人送錢給你,也足夠建道場,這行,這個緣成熟了,應當要做。如果有人送錢給你,要請你建道場,但錢很少,你若去化緣,這叫攀緣。例如印經,我只有一塊錢,人家印經的時候,我可以隨喜,這叫隨緣,這個應該要做。如果自己有足夠的錢,一次印上千冊,也可以。力量薄弱的話,就少做,量力而行。例如道場收入多,我們就多做,少就少做,沒有我們就不做。不要計劃得太多,才能清淨,修行就在此——修清淨心。(淨空法師《佛學答問》2004.7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但世間一切法不要放在心上,再跟你們出家同學說,弘法利生的事情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要是放在心上,把這當作一樁大事去做,不能往生,障礙你往生,那才叫冤枉,才叫可惜。弘法利生的事情要不要做?要做,隨緣做,絕對不攀緣做。攀緣做,障礙我們往生,這個問題大了,損失太大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以菩薩身份回頭再來,絲毫障礙都沒有了。(出處同上 21-90-64)

結緣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心。心裡面要真正尊重一切眾生,敬愛一切眾生,要幫助一切眾生,就是當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要肯捨己為人。存這樣的心,行這樣的事,才是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結緣決定不是攀緣,對自己修學障礙是攀緣,結緣決定不會產生障礙。所以結緣、隨緣、攀緣界限,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夠混為一談,希望同學們多多的留意,要多多的學習。(出處同上 21-90-67)

弘法利生也不是真的,也不要把它當作一回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說放下就放下了,你才得自在。所以佛教導我們「隨緣」,這兩個字好,絕不攀緣。隨緣就是什麼?恆順眾生。有機緣,我們會很認真、很努力去做;沒有緣,念頭都不生。這個多自在!現在有一些人是沒有機會要創造條件、創造機會,那是攀緣;佛教我們隨緣,隨現成的,絕不加一絲毫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這叫真隨緣。(出處同上 21-90-68)

清淨歡喜心是佛心,非常難得!難得在「清淨」,清淨是決定不受污染。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受名聞利養的污染,不受五欲六塵的污染,我們的心就清淨,清淨當然歡喜,這個修學方法正確。可是清淨跟平等是一不是二,你要不知道平等,你的心永遠不會清淨,心有高下,平等跟清淨是分不開家的,平等法裡面得清淨,清淨法裡面具足平等,歡喜心就現前了。這是佛法裡面常常講的隨緣不攀緣,隨緣心是清淨的,心是平等的,攀緣心就不清淨,心就不平等。在哪裡修?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不管吃什麼東西都一樣、都歡喜,決定沒有挑剔。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那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不平等,你不會生歡喜心。好吃的歡喜,不好吃的不歡喜,你這個歡喜裡頭夾雜不歡喜,這不能成就。決定是平等的,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絲毫沒有染著,決定沒有分別,這個修學方法,一生當中決定成就。(出處同上 21-90-02)


淨空法師:沒有選擇才叫隨緣,有選擇就叫攀緣

【心裡一絲不掛,你才能走得了】

真正講往生有把握,萬緣放下,隨時放下,什麼時候走都自在,都沒有牽掛。不要說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往生,「佛,我還有事情沒辦完,還等我一下」,沒這個道理。一切時、一切處心裡一絲不掛,沒有牽掛的地方,你才能走得了。

【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

所以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什麼都好,決定不要去計較。尤其我們學佛的人,學佛就是學覺悟、學明白,真正覺悟明白了,這世間所有一切法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位都記得很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什麼好計較?有什麼好執著?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

今天晚上吃晚飯,忍師來告訴我,她說菜恐怕做鹹了一點,合不合師父口味?我就告訴她,從前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人家做的菜太鹹了,弘一大師合掌,「好,好,鹹菜好吃」,沒有一樣不好。 如果你對飲食還有挑剔、還有講求,你不可能往生,為什麼?對這個世界還很執著、很留戀,你去不了。 修行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叫你看破、叫你放下。這個鹹了、那個淡了,還放不下,你還能往生?你那個佛不叫白念了?什麼都好。如果自己要這樣,你就麻煩人,你叫人為難。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到外面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他總不能說「你給我這個太鹹、那個太淡了」,佛陀有沒有跟人家說這些話? 我們今天怎麼學的?所以諸位要記住,如果是真正學佛的人,你端個東西還要問他鹹淡,是罵他,或者是考試考試他,看你還有沒有分別執著。衣食住行全不講究,還牽掛這些東西幹什麼?真正修學從哪裡修?就從生活當中。

【佛法的修學就是決定沒有選擇】

如果真正你要挑味道的話,最好白水煮菜,什麼味道都沒有,吃的時候調味的東西擺在你面前,油鹽醬醋你自己去調,這是個好辦法。所以我們在外國,外國餐廳裡面很多菜的確沒有味道,胡椒、鹽、醬油調味品擺在那裡,你自己調味;我覺得他滿聰明,你喜歡淡你就調淡,歡喜鹹你就多加一點鹽,個人都合個人口味。 可是我們佛法的修學就是決定沒有選擇,這才叫隨緣,有選擇就叫攀緣。這是我們舉一個很小的例子。

【什麼事情都要從小的地方下手】

但是,什麼事情都要從小的地方下手,小禮要注意到,小節一定要守,小仁小義。你不從小的下手,小的疏忽了,大一定出亂子,決定做不到,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小事裡面去修。

【一定要做到什麼都好,什麼都歡喜】

修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打掉,一定要做到什麼都好,什麼都歡喜。分別執著完全都沒有了,你就得大自在,你才能真正常生歡喜心,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不會被外境擾亂。

【把錯誤的生活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

所以「修行」這兩個字,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行就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有錯誤,把錯誤的生活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千萬不要誤會:修行一定是每天念經、念佛、打坐、拜佛,這叫修行;如果這些事情跟你的生活不能夠相應,你沒有修,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修行。

【跟自己生活脫節,這不叫修行】

這些方式就好比我們學校課堂裡面上課,課堂裡面學的東西踏進社會要會用,學以致用。我們在佛堂裡面、在講堂裡面學了,離開講堂在生活上馬上就用得上,學以致用,那叫做修行。學了要是跟自己生活脫節,這不叫修行,你的思想行為還是照舊,一絲毫改善都沒有。 我們看看古來大德,他們給我們做的榜樣,我們應當要留意、要效法,要向他們學習。

本文節錄自【華嚴經】第56集


證嚴法師:對「攀緣」意義的誤解

有一回,佛陀對弟子說:「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不要攀緣;心若不斷攀緣,煩惱就難斷;以至於輪迴六道,苦不堪言!要斷除六道輪迴的苦,一定要斷除攀緣的心。」

一位富有的長者聽了佛陀的開示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這句話放在心裡,決心好好修行,不再輪迴六道受苦,因此對一切眾生,完全沒有考慮到好或壞、該做或不該做,只想:不攀緣。

從那時起,他對守門人說:「若有乞丐來要東西,你都替我拒絕。從現在開始,我再也不想跟眾生結緣了。」

這個消息慢慢傳開,很多人就議論紛紛!說某某長者在還沒有信佛前,那麼有愛心、常常幫助人;但是信佛後,心腸如鐵,看到婆羅門的修行者、生活貧困的人,一律拒於門外不肯佈施。「這真的是佛陀的教法嗎?」大家都很疑惑。

佛陀其它弟子聽到了,就趕快去請教佛陀:「佛陀!您的教法是不是要我們斷絕外緣,不能跟眾生攀緣?」

佛陀說:「我所說的是要斷除攀緣之心──對人我是非的執著、對名利地位的不斷追逐,這就叫做不斷攀緣心。有了不斷攀緣的心,就會受六道輪迴之苦。

弟子說:「佛陀!那麼某某長者所聽到的佛法,是斷章取義了!因為誤解攀緣的意義,現在他心腸如鐵石,斷絕了對窮人的幫助。」

佛陀聽了很無奈地搖搖頭說:「眾生愚癡,聽法時總是斷章取義──知其一不知其二,執在一端,而有偏執的心態。」

於是這位佛弟子便趕到長者家,告訴他:「你錯了!佛陀的教法是要『施而無所求,捨而無所求』;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要守住這分無所求的心,不要有執著。」

長者聽了趕緊請教佛陀:「佛陀!難道我真的聽錯了?」

佛陀說:「你不只聽錯,也做錯了!要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必要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法。而在六度之中,又以佈施為第一;你斷絕了對窮人的幫助,是不對的。

「可是佛陀,您不是說不要跟眾生攀緣嗎?」長者問道。

佛陀說:「我所說的是心不要攀緣──要用心去付出、去施捨而能無罣礙、無執著;能做到三輪體空,這才是真佈施,若心有執著、罣礙,就叫做攀緣心。

從這段故事裡我們知道,聽法不能以偏概全,學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體會人生正確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冷靜的沈思來分析,哪怕只是一句話也能「一理通,萬理徹」;否則就會變成斷章取義。

同樣是佛陀說的教法,因為聽法者用心程度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了解,而產生偏差。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佛陀的每一句教法,並且用深度的智能去分析。


不要攀人的緣,要攀觀音菩薩的緣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以前去太平巖寺聽課,有個比丘尼法師開示,他說他常常跟學生說,不要攀緣,你有修行了,自然會有人護持你,沒有修行時,緣分是攀不到的。

這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尤其是在做佛教事業,我們要做事業,要端正自己的發心,發心是想要事業做的更大?還是想要給自己修的更好一點,福報大一點呢。如果想要自己福報大的話,就切實的老實的修,念佛,做善事,做義工,福報就大,福報大了,緣分就來了。

弘一法師說自己做事情,都不希望成功,不成功才明白自己的業障。這是修行者的真實語啊。一個事情的成功,是需要眾多的因緣和合的,不是獨立完成的。要怎麼樣聚合這樣因緣,就看個人的福報了。有福報的人,能一呼百應,這也是他累世結善緣的結果。

古德說,未成菩提果,先結眾生緣。先要結緣,那要如何結緣呢,就要奉獻自己。什麼叫做善緣?就是你曾經有恩於他的人,才是你的善緣。宇宙的法則是守恆的,先要付出,才有回報。你要施恩於人,人才會報恩於你。所以,結緣,就是施恩,就是布施我們的恩。

做佛教事業,一定要靠佛菩薩的加持力,和龍天護法的加持,一切的功德都是三寶龍天的功德。沒有三寶龍天,許多事情都無法成就。好好的結觀音菩薩的緣,多誦普門品,做義工,一切的事情,都交給觀音菩薩吧。 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朝山,辦法會,共修等都是為了成就自己的福德莊嚴。百劫修相好,好好修,好好結善緣,好好拜觀音菩薩。


淨界法師:打開生死痛苦之門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我們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打開了生死痛苦之門。

攀緣心是怎麼來的,這個我們要了解,否則你不了解它,你就不可能消滅它。佛法最大的罪業就是愚癡,因為你愚癡,所以你沒辦法改變自己。攀緣心有三個相貌:受、想、行。

第一個,感受。一個人會攀緣,它肯定用快樂的感受來引誘你。我們曾經在生命當中有些快樂的感受,比方說,你小時候,有人給你溫暖、給你關懷,你產生快樂的感受;比方說,你痛苦的時候,有人資助你金錢,你對金錢產生快樂的感受;比方說,有人讚美你,你因為別人的讚美,產生快樂的感受。這種快樂的感受會刺激你的想像,你會把這個感受,經過你的想像把它無極限地擴大。其實很多感受,是我們自己透過想像力把它擴大的,我們「哎呀,這個金錢太美妙了!哎呀,這種被讚美的感受太美妙了」等等。但是想像對我們還不足以構成一種主導的力量,當你對一件事情,你從小到大不斷地去想像,想久成思,變成一種執著了,變成你一種目標了,變成你生命中的一種願望了,你就要小心了!所以,從感受提升到想像,最後變成一種行蘊的執取,它就產生一種強大的主導性,就打開了痛苦之門。

我們為什麼攀緣?因為我們曾經對三界可樂的果報產生美好的感受,然後產生想像,最後產生執著。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只看到它好的一面,我們沒有看到它痛苦的一面。

其實三界的快樂,在佛陀的經典上的開示:只要你去追求,你一定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的。佛陀說,世間的快樂,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說我去吃這個刀鋒上的蜂蜜,你吃到蜂蜜很甜美,是吧?但是你忘了蜂蜜後面有一個刀,把你割傷了。

我們一般人很奇怪,因為它變成一種執著以後,它變成盲點了,他已經不在乎他的痛苦了。所以你看我們為什麼一次一次在三界投胎呢?因為我們把三界的這種快樂的感受,產生一種盲目的追求,叫做一種「攀緣」,或者叫「顛倒想」,我們現在已經看不清楚快樂背後的痛苦。

佛陀說快樂有兩種:一者,世間樂;一者,出世間樂。世間樂是有過失的,出世間的快樂是沒有過失的。當然,身為有情眾生,追求快樂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並不一定要去吃刀上的蜂蜜,我們可以吃桌上的蜂蜜,是吧?我們在佛法上用功,去拜佛、靜坐,我們身心也會出現快樂,這個快樂沒有過失。

所以說,我們在追求快樂的時候,夾帶我們心中的顛倒,所以我們打開了痛苦之門,所以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的。那怎麼辦呢?誰來幫我打開涅槃安樂之門呢?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了!看到我們老是走這個痛苦之門,佛陀說其實你有另外一個選擇嘛,我們可以改走另外一個安樂之門的,因為我們心性本來就有安樂之門。


如何辨別隨緣與攀緣

學誠法師

網友:什麼是緣分?

學誠法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網友:世間情皆緣。如何把握好惜緣,不攀緣?

學誠法師: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這就是攀緣。

網友:請問主動去參加放生與絕不主動攀緣這句話矛盾麼?

學誠法師:攀緣是指強求外在因緣,執著於果相,與積極主動造作善因善緣完全不同:前者是在外境著力,後者是於自身努力。

網友:請問到底什麼是攀緣心呢?

學誠法師:攀緣心,就是不斷向外追逐、尋求的心。

網友:我聽說要隨緣,不要攀緣。但是我去寺廟也好,搜到您的微博也好,都是我主動的。這屬於攀緣嗎?是不是要等到不經意地遇見,才叫隨緣啊。望師父開示。

學誠法師:隨緣絕不是指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而是善於利用現實因緣更好地努力,著重點仍然是在自己身心上。譬如,法師有開微博的因緣,就隨順這個因緣,利用微博親近佛法,這是很好的。攀緣,是指忽略自己的發心和努力,一味尋求外在的因緣。

網友:我本來是想問感情的問題,但我懷疑學誠法師有他心通給那位男生已經講了,就是「痛了,你就放下了」,沒放下可能是因為還在能夠忍受之中吧。我想問一下,隨緣之中的執著,與攀緣之中的執著,有什麼不同?怎麼判斷隨緣還是攀緣?

學誠法師:隨緣和攀緣,比如說有一天,有一個小和尚在掃地,每天掃地,樹葉都掉下來,然後另外一個小和尚走過來,問他:「每天掃地辛苦不辛苦?」

他說:「辛苦也需要掃。」

「那告訴你一個辦法,可以不掃。」

「你說怎麼辦?」

「你到樹上,把所有樹葉摘掉。」

全部把它摘掉就是攀緣,每天樹葉往下掉就是隨緣。

網友:佛教裡面很強調隨緣,不但沒有緣分不要去強求,即使有緣的話,你也要破除有緣,這一點就很讓人迷惑了,就是如果有緣的話,為什麼不能去追求呢?難道說這只是因為正是有緣,你就不去追求?

學誠法師:人在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緣。緣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條件,條件決定我們的處境。以我們來到寺廟裡面來講,需要車輛,需要敏銳的發心,我們廟裡面要有場地,等等,這些條件具足了,我們才能夠在這裡交流。隨緣不是說和我們自己的人,和自己的發心對立起來看待。我們在這個世間,在很多的情況下,都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條件的作用,你超越不了。比如你們從那裡到這裡,如果沒有交通工具,那你可能半天都走不來。

如果從廣州來,從上海來,你走路肯定不願走,就需要坐飛機、坐車。佛教裡面著重講的緣分就是條件,並且這個條件也是在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我們交流見面一樣,本來是安排在2點,因為今天事比較多,客人要接待,因此推遲到3點,那你要隨緣吶!你也不可以不隨緣,要麼你就會煩惱,要麼你就沒有辦法參加。如果你隨緣的話,就沒有煩惱,就能夠學到、聽到其他不同的內容。那麼,我們怎麼去面對現實中所有與我們有關的條件,就是都要去隨喜,都要去感恩,都要去重視。

網友:早上一直在糾結一個詞「隨緣與攀緣」,是不是無分別的,正當的,順他的,就是隨緣;利己的,執著的就是攀緣?

學誠法師:隨緣,是在自己身心上努力,根據外在因緣條件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做法;攀緣,是在外境上追求,忽略了自己的發心和努力。

網友:法師好,請問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應該怎樣理解呢?

學誠法師:心的方向要把握住,宗旨不變、發心不變,才能談得上隨順因緣去發展。一味隨緣,就容易隨波逐流;絕對不變,就容易脫離現實。不變與隨緣,就是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網友:修行是隨緣好還是刻意追求好呢?

學誠法師:修行要有宗旨、有目標,方向明確,步步踏實。隨緣不等於隨便,初學必須刻意去努力,才能突破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


淨空法師:隨緣當中不攀緣,這叫妙用

真誠心就得到感應,我們用真誠心去感,自然就有應。學佛、學聖賢從哪裡學起?就從真誠­學起,你的真誠心現出來,你就是聖賢。剛剛現出來,小聖、小賢,從這個地方慢慢擴充,­擴充需要多少時間不一定,因人而異,因心而異,全在自己。外面境界實在講是沒有干涉的­,干涉從哪裡來?干涉是自己去攀緣。

外面的境緣我們不攀它,它對我們一點妨礙都沒有,我們攀緣問題就來了,就受到障礙,不­攀緣,是決定不受障礙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然後我們才真正肯定,不再懷疑,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的心想。自己心裡頭有真誠,你就入了大聖大賢、諸佛菩薩的境界,心裡面還­有貪瞋痴慢、還有七情五欲,這是六道的境界。

情執愈重,《楞嚴經》上所說的,就往下面墜落。只有想沒有情,想幫你提升,情幫助你下­墜,你要想提升,還是想墮落,都在自己,與什麼都不相干。外面財色名食睡的誘惑,為什­麼有人不受影響,有人受嚴重傷害?這就是你攀不攀緣的事情。你要攀緣它,你得受傷害;­你不攀緣它,沒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麼叫攀緣?起心動念是攀緣,輕;分別是攀緣­;執著,希望擁有它,希望佔有它,希望控制它,這是嚴重的攀緣。嚴重的攀緣就是造三途­罪業,多半都是在地獄。

佛教我們隨緣,不但隨緣還得妙用,妙用就是什麼?隨緣當中不攀緣,這叫妙用。隨緣跟不­攀緣是同時的,沒有先後,這個妙!隨緣是恆順眾生,不攀緣是什麼?雖然隨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頭如如不動。不動心是真心,真心生智慧。­心動搖了,起心動念動搖了,分別執著動搖了,這一動搖就造業,善業三善道的果報,惡業­三惡道的果報。學佛必須把這些事理搞清楚、搞明白,這真學佛,真正得受用,過佛菩薩的­生活。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0六集)  2012/9/10 淨空法師主講


淨空老法師:攀緣,你那個心怎能清淨?

學佛的人,應該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換句話說,把我們天天心裡面攀緣的五欲六塵給它換過來,換成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老實念佛!

佛法固然叫你 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念佛,沒有比這個更好。

做好事,隨緣去做,決定不攀緣。什麼叫攀緣?找事做就是攀緣。

事來了我不退讓,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這叫隨緣做,不去找事做。

找事做,那是好事,不是好事。攀緣,你那個心怎能清淨?

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分內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


【一切隨緣,不要攀緣。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淨空法師:如何辨別隨緣與攀緣

永遠感恩。隨緣心是清淨的,很順利就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攀緣是很勉強的,也能把事情做成,但是做成之後,後面還有煩惱,心得不到清淨。所以隨緣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戒定慧相應;攀緣與貪瞋癡相應,它不與戒定慧相應,如果我們從這個標准來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你強迫他接受那是攀緣。 一切隨緣,不要有“我要做什麼”、“我想做什麼”的念頭。

學佛真正的好處是:佛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無論善事惡事都不要計較,惡事惡緣要放下,善事善緣也不可以攀,攀著還是錯了。佛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一切隨緣,愈有逆境,愈要磨練。攀緣,是欲望;為自己著想,是欲望。

修行人應當隨遇而安,隨緣而不攀緣。有些人沒有機會,要創造條件、創造機會,那是攀緣。結緣,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能以真誠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都是結緣。隨緣度日、老實念佛,唯有徹底覺悟的人,才能辦得到。

隨緣而不攀緣,機會來了,我們做,沒有這個機會,不去找事。古人所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事來了要做,不來就不找,這個心才清淨。心清淨,這一生就作佛了。攀緣就煩惱。攀緣就是放不下。攀緣是什麼?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造業。

佛法第一個大目標就是要求一心不亂,就是要求心不顛倒,換句話說,就是修定、修慧。如果常常攀緣,諸位想想,你的定怎麼能得到?你那個心怎麼會清淨?不可能!隨緣而不攀緣,心地清淨,這是正法。學佛的人,應該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換句話說,把我們天天心裡面攀緣的五欲六塵給它換過來,換成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老實念佛!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念佛,沒有比這個更好。做好事,隨緣去做,決定不攀緣。什麼叫攀緣?找事做就是攀緣。事來了我不退讓,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這叫隨緣做,不去找事做。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

念佛法門,教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好修!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六度萬行,我們隨緣修,絕對不攀緣。隨分隨力,遇到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做;沒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

念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所謂放得下,就是真正沒有妄想,一切都隨緣,決定不攀緣。攀緣的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對於我們念佛往生有決定性的關系。真正要想往生,什麼都要放下,隨緣度日,老實念佛!我們一切隨緣,隨緣就是放下。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問了,這個諸位要搞清楚!放下是什麼?不再攀緣,這就是放下。從今以後隨緣度日,把整個時間用來念佛,要辦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

出世間法裡面所有這些經論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費那些腦筋划不來!

多看幾部經不如多念幾句佛,為什麼?你多看經不能增高品位,多念佛會增高品位。

我們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在這世間,千萬要記住:一切隨緣而不攀緣!


淨空法師:隨緣自在,攀緣辛苦

世間所有一切事物全是假的,你可別當真,你要當真你就錯了。知道它是假的,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一定要清淨,心不能染著,清淨心就生智慧、就放光明;心­有染污,肯定生煩惱,心有憂慮,身就有苦樂。

走使就是勞碌奔波,絕不為妄念去勞碌奔波。貪財、貪名、貪利全是妄念。我們勞碌奔波應­該為什麼?為眾生離苦得樂,為眾生破迷開悟,這個值得,這個有意義,絕不為自己。

每個人一生遇緣不同,我這個一生,確實很早年我就想,看到過去祖師大德住在一個地方,­幾十年不下山,心裡頭很羨慕。可是沒有這個緣,這個地方住得很歡喜,很想在這長住,住­個幾天逼著你非走不可。以後慢慢明白了,那是命,我沒有那個命。沒有這個命怎麼辦?不­能往後退,只有往前進。往前進是什麼?求心地清淨,不染著這些事物,不把它放在心上,­這樣才自在。如果這個東西都放在心上,你說你多累。古人說憂能使人老,這不值得的,心­有憂慮老化就很快,沒有憂慮、沒有得失、沒有希求。沒有說我想做一樁事情,沒這個念頭­,那自找苦吃。那是隨緣,有這個緣,因緣聚會了,人家要我做的可以,現成的。沒有這個­緣,我要去做,那就苦不堪言了。

像過去在湯池做這個事情,緣熟了。剛好碰到有一個居士,他得到了一筆錢,是他父親的遺­產。父親就在香港經營一個輪船公司,賣掉了,每一個人都不想接著幹,兄弟姐妹大家分錢­,他分了九百萬美金。告訴我,希望這個錢用做教育,他都不要,拿來給我。你看那湯池的­事情就可以辦成了,要不然我要去搞湯池,還要去化緣、募捐,我才不幹這個苦事情,統統­現成。我說好,正好在談湯池這個事情,你看它就有這筆錢來,問題解決了。而且有多的,­多的做什麼?多的做電影的電視劇。我找到游本昌,做《了凡四訓》。本來我是有些東西想­讓他做的,做得不是很理想。我做事情是這麼一個性格,緣不具足我決定不幹的,決定不伸­手向人要錢,這個我做不到。隨緣自在,攀緣辛苦,我們在佛法裡頭學到了,用上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三四集)  2012/7/17 淨空法師主講


龐藴居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無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共說無生話(龐蘊居士)

大唐元和年間(八○六~八二○年),襄州有位名叫龐蘊的居士,是佛教史上的有名人物,有《龐居士語錄》流傳至今。龐居士字道玄,生於儒家書香門第,卻自小感受世事塵勞,因而立志求真見性,修行禪法。他曾以俗家弟子身分,先後參訪著名禪師石頭希遷、馬祖道一,在希遷門下有所悟解,在馬祖門下終於頓悟,遂成了馬祖的門徒,在馬祖門下呆了兩年有餘。  

龐居士並不是出家和尚,只是居士,他娶了妻,也生了子,有一兒一女。在居士的影響下,妻子兒女們也都成了佛教的信奉者,對禪法的見地絲毫不比龐居士差。居士參訪馬祖道一時曾作了一首頌說:「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圓頭,共說無生話。」這話後來還真成了龐居士一家生活的寫照。居士的兒子名叫龐大,長大之後只知躬耕隴畝,從來想不到要娶個媳婦;居士的女兒名叫靈照,聰明機伶,每日編賣竹筐,補貼生活之用,也從來想不到要嫁個如意郎君。真成了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一家四口過著詩一般的田園生活。 

一家人中,女兒靈照的悟性較高,對禪法的理會也很深刻,並且能把活潑生動的禪體現到日常生活之中。有一次,居士間靈照道:「古人之道明明白白,百草的根莖也明明白白,如何理解佛祖之意呢?」靈照說:「老大不小的人了,怎麼還問出這種話來!」居士問:「你這是什麼意思?」靈照回答:「百草根莖是明明白白的,佛祖之意也是明明白白的,用得著誰說嗎?」另有一次,居士走過一橋時被絆了一下,倒在地上。靈照一看,急忙走過來爬到居士身邊。居士問:「你這是幹什麼?」靈照回答:「見父親摔倒,我特意來扶你。」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似乎只是倏忽之間,龐居士已成了一位百頭老翁,步履蹦珊,彎腰隆背,大限之日即將臨近。龐居士不想把死的權力交給自然,他要自已把握自己的命運,想學名僧大德那樣自己選擇入滅的時機,來個端坐而逝。他把入減的時間定在某天的正午,讓女兒靈照到室外觀察,自己則早早端坐於蒲團之上,等著女兒報告正午時刻的到來。天將正午,靈照入室對居士說:「天已正午,但有日蝕。」居士聽說有日蝕,一時興起,出去觀看。原來上了女兒的大當,根本沒有日蝕。居士急忙返回室內,只見靈照己端坐在蒲團之上,合掌入滅了。居士大笑,說:「我的女兒真夠敏利。」於是決定推後七日入滅。

州牧於(由+頁)聽到居士要入滅的消息,急忙趕來問候,想要勸阻。居士說:「我但願空諸所有,不想實諸所無。人生世間,不過如水月空花、泡沫幻影,沒什麼可留戀的。我死後,請將我焚化棄撒於江湖之中。」言罷,枕著於(由+頁)●的大腿死了。

龐居士去世,兒子龐大正在田間勞作,龐婆婆急忙趕到田間對兒子說:「你爹死了。」龐大一聽,哈哈大笑,掛著鋤頭也死去了。

龐婆婆連喪三位親人,一點也不悲傷,只說道:「你這小子更愚蠢了。」燒化了兒子之後,龐婆婆向每一位鄉親告別,然後隱居起來,不知所終。  

死亡是大自然賦與人的最終命運,人無論貴賤,最終都會與死神為伴,與死亡共舞。長期以來,人類一直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最大限制,一直在尋求克服死亡障礙的辦法。從中國古老的道教,到西方現代的哲學,死與生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中心,一直困擾著無數勤於思考;勇於關注人類未來命運的睿智之士。然而,死亡是人類的最終命運,無論人們作出多大努力,終究難逃死神的一擊。面對死亡,人們只好悲天嘆命,徒喚奈何,由此產生了痛苦、抑鬱、迷茫和恐懼,被迫在瑟瑟發抖中迎接死神的到來。這影響了人類生活的快樂,使人一生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中。

佛教反對這種對待生死的態度,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個必要環節,看作極其自然的事。因而,他們面對死亡,以自然之心待之。活著的時候便快樂地活著,死的時候則快樂地死亡,其精神已超越了生死的限制,成了成功地把握自身命運的人。上面的故事便是佛教對待生死態度的反映,實際上,它是要教導人們:以快樂的態度對待生死,過一種愉快的生活,莫要被死亡的恐懼打亂生活的節奏。龐居士一家的生活作風當時便得到人們的讚賞,被人們看作是維摩詰大士的化身。 


 一家人生死自在

佛菩薩的示現,在中國歷代典籍裡記載不少,無論是應化出家,或是在家居士身分,或是宰官身分,都為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唐朝的龐蘊居士是一位大富長者,一家人修行證果,這是在家菩薩為我們示現的。他學佛「見理智成」,即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他把家裡的財物裝在一條船上,船划到長江中心,把船打破,沉到江心,統統都不要了。他這個舉動,實在是留一句話給後人。當時人問他:「龐先生,你這些財物雖然不要了,何以不拿去救濟貧苦?」他說:「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幾個人懂得無事?他以後的生活怎麼辦?每天編草鞋,賣幾文錢,沒有絲毫牽掛、累贅,得大自在。所以,有錢是累贅,還要想著錢怎麼用,這多麻煩、多操心!他教我們這一套,特別提醒我們。

身心沒有一絲毫負擔,生死自在。他想走了也不說出來,跟他女兒講:「妳去看看現在是什麼時辰?」那個時沒有鐘錶,所以要看太陽估計是什麼時辰。他的女兒知道父親想往生了,就在外面張望了一下,回來告訴他:「還早!」而女兒自己在外面站著往生了。龐居士看到說:「這個丫頭害我要晚幾天走,還要給妳料理後事。」所以,女兒聰明,知道父親要走了,她就先走。這為我們說明,放下之後果報如是,得大自在,這樣的人是真正信佛,完全回歸到自然,完全回歸到自性。這些當然都不是普通人,而是菩薩再來的,不用言教,為我們表演一家人生死自在,說去就去,一點罣礙都沒有。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22、0807)


無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佛說法是應機說法,你是什麼樣的程度,就給你說什麼法門。你是下下根人,眼光短淺,你沒有想要脫離輪回,佛就教給你「斷惡修善」,防止你墮三途惡道。你是中上根性,佛一定勸導你把世緣放下,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佛的大慈大悲!

我們世間人心地不清淨,什麼樣的慈悲願力都是假的;大慈大悲一定要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圓滿成就,禪宗龐居士一家,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唐朝時候,龐蘊居士非常富有,他學佛之後,把他家裡所有金銀財寶裝上一條船,船劃到江中心,砸個洞,船沉下去了。他搞這一套,實在講,就是教世人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他留這一句話給後人。我們是凡夫,會受外面境界誘惑,那就記住,最好持戒。戒律是什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無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要時刻保持你的清淨心!清淨才會平等,這個要知道,這不是消極。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李炳南老居士說得好:「社會上好人太多了!」好人多不是好事嗎?老居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字,「好人好事」,然後把那個「好事」畫一個圈,表示那是破音字。好人是什麼?「好事」,喜歡多事。每個人都「好事」,都搶著做好事,麻煩大了!

真正的好事,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心地清淨、平等、慈悲,你做的事,樣樣都是好事,那才是真正的好事!如果心不清淨、不平等、不慈悲,做的好事,不是真正的好事。


印光大師痛斥弟子:少管閒事!

馬契西居士對佛法深信不疑,對印光大師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為大師立傳,被大師狠狠批評了一頓。

針對他到處管閒事,喜歡張羅,朋友又多,大師提醒他:「這實在是修行的一大障礙。你才二十多歲,就這麼喜歡結交朋友,整天東家長、西家短,哪兒也少不了你。日後若學出點名堂,必定忙得屁滾尿流。勸你還是定下心來,管好自己就行。」

話雖如此,馬契西是個能人,又有一副熱心腸,要他不管別人的事,辦不到。終於他忙得體力透支,頭昏眼花,渾身乏力。

大師痛惜地說:「你再不自重,這樣下去會吐血,輕了變成廢人,重了連命都保不住。修行人要息心靜養,你不是名叫靜庵嗎?怎麼不安安靜靜地,整天沒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討厭。你要是病了,人家還會說你學佛修行,不但無益,反而受害。一般人無知,怪罪佛法,誹謗阻礙,斷人善根;卻不知歸根究底,是由於你不肯按照佛的教誨,守住本分,扎實修行所導致的。你的病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還不趕快改過,攝心念佛?」怕他還是不肯改,大師發下狠話:「你要是不聽,我就與你絕交,日後相見,只當不認識。」


淨空法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慈悲心使然不能袖手旁觀,如何處理這矛盾?

問:這位是汕頭張居士問的,他有兩個問題。學佛人念佛求生淨土,為了心清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慈悲心使然,對身邊人的苦難不能視而不見,袖手旁觀,請問如何處理這種矛盾?

答:這個裡頭沒有矛盾,是你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矛盾。

佛教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修清淨心,你心裡頭不能有事,外面這些事情有沒有?有,如果外面這些事情都要放下,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到這個世間來示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不多事嗎?你看看大乘教裡頭佛怎麼說的?佛說他這一生從來沒有講過一句經,從來沒有說過一個字,那是什麼?人家心地清淨,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才真正叫高明,這個真正叫放下。

所以放下,諸位要記住,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不是把事都放下。事都放下,佛菩薩來這幹什麼,他不叫多事!這個我們要懂得,絕對沒有矛盾。

如果你心裡放不下,就麻煩大了,你的心就不清淨;清淨心絕對不礙繁雜的事修,不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心才真正清淨。


淨空法師:助人隨緣而不攀緣

這個世界眾生很苦很難,我們要幫助他。幫助他要有緣分,有緣去做,沒有緣不要去攀緣,攀緣很辛苦。

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緣,機會,有這個機會就應該要去做,沒有這個機會別去找,找不到。

我學佛,章嘉大師教我隨緣而不攀緣,好,一切都是由機緣順理成章的,這個好,事情能做得圓滿,自己很輕鬆、很自在。如果自己要攀緣,一定要怎樣怎樣,那很辛苦,那我們的念頭就遠離了阿彌陀佛。我們今天要貼近阿彌陀佛,決定不能遠離,這是大事因緣,無過於此,這是一定要掌握住的,這樣殊勝的緣分。

我們沒有得到這部經,沒有得到黃念祖的批註,我們確實,過去《無量壽經》我講過十遍,現在想想有沒有講清楚?沒有。別人聽了很歡喜,你看我不會再聽,我講完的東西叫我去聽這個光盤,我不聽,我聽了很難過。經愈講愈清楚,愈講愈明白,這自己清楚、自己明白了,信心天天增長,願心天天增上,跟極樂世界一天比一天近,這個對了。

我常勸人一定要聽經,原因是什麼?我自己深受利益。我講給我自己聽,自己才真正得到受用。講經勸別人,別人得利益頂多三分,自己得利益至少是七、八分,這是過去李老師常講的。所以只有《華嚴經》裡面有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現在極樂世界也是事事無礙,也是不可思議境界,跟《華嚴》沒有兩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一三六集)2012/1/13 檔名:02-037-0136


淨空法師:隨緣自在,攀緣辛苦

世間所有一切事物全是假的,你可別當真,你要當真你就錯了。知道它是假的,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一定要清淨,心不能染著,清淨心就生智慧、就放光明;心­有染污,肯定生煩惱,心有憂慮,身就有苦樂。

走使就是勞碌奔波,絕不為妄念去勞碌奔波。貪財、貪名、貪利全是妄念。我們勞碌奔波應­該為什麼?為眾生離苦得樂,為眾生破迷開悟,這個值得,這個有意義,絕不為自己。

每個人一生遇緣不同,我這個一生,確實很早年我就想,看到過去祖師大德住在一個地方,­幾十年不下山,心裡頭很羨慕。可是沒有這個緣,這個地方住得很歡喜,很想在這長住,住­個幾天逼著你非走不可。以後慢慢明白了,那是命,我沒有那個命。沒有這個命怎麼辦?不­能往後退,只有往前進。往前進是什麼?求心地清淨,不染著這些事物,不把它放在心上,­這樣才自在。如果這個東西都放在心上,你說你多累。古人說憂能使人老,這不值得的,心­有憂慮老化就很快,沒有憂慮、沒有得失、沒有希求。沒有說我想做一樁事情,沒這個念頭­,那自找苦吃。那是隨緣,有這個緣,因緣聚會了,人家要我做的可以,現成的。沒有這個­緣,我要去做,那就苦不堪言了。

像過去在湯池做這個事情,緣熟了。剛好碰到有一個居士,他得到了一筆錢,是他父親的遺­產。父親就在香港經營一個輪船公司,賣掉了,每一個人都不想接著幹,兄弟姐妹大家分錢­,他分了九百萬美金。告訴我,希望這個錢用做教育,他都不要,拿來給我。你看那湯池的­事情就可以辦成了,要不然我要去搞湯池,還要去化緣、募捐,我才不幹這個苦事情,統統­現成。我說好,正好在談湯池這個事情,你看它就有這筆錢來,問題解決了。而且有多的,­多的做什麼?多的做電影的電視劇。我找到游本昌,做《了凡四訓》。本來我是有些東西想­讓他做的,做得不是很理想。我做事情是這麼一個性格,緣不具足我決定不幹的,決定不伸­手向人要錢,這個我做不到。隨緣自在,攀緣辛苦,我們在佛法裡頭學到了,用上了。


印光大師: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當此時世,只可自守本分。其喪心病狂者,任彼所為,絕不與彼相爭相詰。以明理人少,糊塗人多,一有爭端,若魔黨勢重,則反增彼勢。知好歹者,勉令勿入。

若不知邪正者,只可放棄。譬如狗子吃屎,以為香美。若以臭穢阻令勿吃,必懷瞋恚,謂欲奪彼佳餚。不唯無益,或招大禍。

外道之法,秘而不傳。欲說而恐污我口,欲書而恐污我手。但以至誠念佛念觀世音,為轉彼之法。即不能轉,豈為彼所轉乎?外道之得以徧行全世界者,以秘密及發惡咒二種。使去此二種,則冰消瓦散矣。

復龔宗元居士書二

譯文:

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以自守本分。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只好隨他去做什麼,絕不與他斗諍質問。因為明理的人少,糊塗的人多,一有爭端,如果魔黨的勢力強,那麼反而增長他的勢力。知道好歹的人,努力讓他不要加入。

如果不知道邪正的人,只可以放棄。如同狗吃大便,認為香美。如果說大便臭穢,阻止不讓它吃,它必定心懷瞋恚,認為你是想奪走它的美味佳餚。不僅沒什麼利益,或許還招來大禍。

外道之法,秘密而不外傳。想說,恐怕髒了我的口;想寫,恐怕髒了我的手。只要以至誠心念佛念觀世音菩薩,作為轉化他們的辦法。即使不能轉化,哪會被他們所轉呢?外道之所以徧行全世界,就是用秘密不外傳以及發惡咒這二種手段。假使去掉這二種手段,外道就冰消瓦散了。


大安法師:「隨緣不攀緣」和「積極爭取」的區別

問:我們在社會工作學習中,應該如何區分「隨緣不攀緣」和「積極爭取」的區別?請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首先,我們在生活當中要相信因果。相信什麼因果呢?我們今生的命運的好壞,窮亨壽夭,是來自於我們宿世的因來決定的,是Karma這種業,我們善業就能夠好運,惡業就是壞運。

明白這個情況,那麼如果命中有的,你就是不想要,都是不可能的;命中沒有的,你就打破頭你也求不到。這就是命中沒有的,求之不可得;命中有的,卻之不可免,你就不想要都不可免。

你首先要深信這麼一個道理,你心裡就能夠比較自如,比較開心,知道這個,他才有隨緣的一個心理位置。他為什麼會攀緣?他有非分之想。如果命中沒有,你攀緣到的東西,往往可能還不是福報,還可能是災禍。

我剛剛看了一個文摘,說有兩夫妻,本來這兩夫妻開個小店,還是生活得不錯的。但是這個男的就喜歡,就有一個夢想,就是想一夜暴富,想發大財,想發大財呢他就買彩票,真的就有張彩票中了94萬。他這張彩票是一個月去兌獎的。他有小家庭,實際上他還找了一個情人,他就把這個事情跟他的情婦說。

情人就琢磨說這個事情你先保密,不能跟你的妻子說,你先跟你的妻子先離婚,然後就我們倆結婚。他就搞得真的跟他妻子離婚了,他妻子對他很好,但他還是跟他妻子離婚了,跟他的情婦結婚。

他情婦有一天就帶著他散步,到了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在所謂卿卿我我的時候,那個情婦用一塊石頭砸向他的腦袋,要把他砸死,這個情婦就把他的彩票卷跑了。實際上他又沒死,就報警。報警後他就成了一個植物人,癱瘓了,不過到醫院倒是搶救過來了。搶救過來再就找他那個情婦,找不到,逃跑了。所以那一次的頭等獎就是過期了,作廢。在他沒有管的情況下,他那個原來離婚的妻子還對他挺好,就來照顧他,最後慢慢就好起來,然後兩個人又談復婚的問題。

你看這麼一個眾生相,實際上它也反映了一個什麼呢?他想攀緣,想一夜暴富,實際上他把命都要差點玩完了。這個金字旁邊兩把戈呀,你有錢就有生命危險啊!他真的就差點把小命都完了。也許他命中可能就有這一難,還沒到死的時候,盡管這樣,他也慢慢好起來了。

所以我們對這個世間,這個無常的世間,有錢沒錢、錢多錢少、命運的好壞,一定要有這種因果的觀念。有因果的觀念,我就隨緣。隨緣是什麼?隨緣不是消極,隨緣就是順著我們的本分去做,素位而行。

我是富貴的時候就過富貴人的生活,把富貴人的生活做好,來幫助別人。我是貧窮的時候,我就過貧窮人的生活,我就節衣縮食,我也過好我貧窮的生活,這就隨緣嘛。

你不要貧窮的時候,你還要追求富貴,這都是非分之想。現在很多人慾望很高,就是非分之想太厲害了,所以就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這種意外的災禍。所以你隨緣,還是盡你的本分,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把你的各方面做好。

你命中有的,或者你命中還欠缺點什麼,實際上你這種心態,還反而會更好,是這樣隨緣。

隨緣裡面有積極進取,隨緣裡面不是偷懶,隨緣就是你對於事情的結果不要執著,坦然一點,以出世的心境從事入世的事業,就能把「隨緣而不攀緣」以及「積極進取」融合起來,它絕對不是矛盾、衝突的,它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佛陀一再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因緣如果沒有成熟,不要強硬地去度化!切記!

佛陀一再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要修心,攀緣是修心的障礙,隨緣是事事無礙,攀緣是事事有礙。學佛的人不能沒有願,要有大願;學佛的人,不能有心。譬如我們真正有度眾生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確實有這個大願,這個願是念念不失的,但不能有這個心,「我要趕緊度眾生,這個眾生好可憐,我要趕快去幫他」,不能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妄念。

你所發的大願,願心,那是真心,從真心裡生的。發這個願時,因緣成熟了,一定要度他,你不度他就與你的本願相違背。因緣沒有成熟,你硬要去度他,那就是障礙你自己的修行,障礙你的性修。

修行人是以無事為最高,萬萬不能去找事,找事就是攀緣。因為我們自己凈業沒成就,所以不能找事。自己真正成就了,佛菩薩再來,佛菩薩也不找事。

蓮池大師的道場是大叢林,怎麼來的?不是向人化緣來的,他老人家也是「好事不如無事」,他在雲棲山看到這個地方風景很美,自己搭個小茅蓬在那裡修行,也沒有人知道。他也不到處通知人,到以後被人發現了,這個法師很有學問、很有道行,於是人家知道的時候就去親近他,他們再搭個茅蓬,以後茅蓬愈搭愈多,人愈來愈多,就有施主發心給他蓋大殿、蓋寮房,這麼成就的。

他自己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隨緣成了一個叢林。到以後住上幾百人幾千人,隨緣而來的,沒有到外面打著旗號去招生、去找人,隨緣成就的。這樣子他自始至終,他的心是清凈。即使到晚年,他叢林那麼多大眾,他心還是清凈的,絕不被外境所擾。

弘法利生也是隨緣,我們是盡心儘力在做,有這個機緣就做,沒有這個機會不去找,這樣才能夠保持我們的清凈心。清凈心裡生智慧,智慧觀察世間一切因緣果報,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但眼前,過去未來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心一亂,不要說過去未來不知道,眼前的事情都一塌糊塗,清凈心要緊!


黃念祖居士:念佛時,萬緣放下,天地間一個大閒人

《淨語》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的淨土詩集,原名《歡喜念佛齋詩鈔》。五十年代初,大量增補新篇,改名《淨語》。

夏老之詩,乃一代時教之醍醐。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滴滴自然精妙,開人心眼。今名《淨語》,彌符其實。淨者,淨宗也。語者,警語也。故名《淨語》。

又淨者,清淨本然也,當生清淨心也,無量清淨覺(彌陀名號)也,淨念相繼也。語者,言為心聲也,故《淨語》者,清淨心之顯露,清淨覺之開示,欲復清淨本然,但當淨念相繼也。

《淨語》直指當人自家寶藏,敬選三則,供養大眾。

其二

聲和韻穩字正音圓

懇切綿密沉著安閒

聲合乎心心應乎聲

心聲相依妄念自清

第二首:前一首指出念佛所禁忌,力加排除。下三首相反,指出應遵循的道路。下面的第二首正是針對前一道而說的。

“聲和韻穩”。“聲和”指念佛的聲音和諧、和美、安和。聲音很有關系,念得很尖躁嘶啞,聲音不和。人聽到美妙清淨莊嚴的聲音,自然心曠神怡身心安和。相反,令人心亂,焦躁不安。

“韻穩”,韻是和諧的聲音,又指高雅的神韻氣度。穩是安定妥貼之義。韻穩是指音聲安和沉靜,氣韻高雅。自然而然有一個韻調。

“字正音圓”,字音要念正,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有許多人念得音不准了。最主要是“阿”字,應讀作國音字母中的丫(啊)字。初念的人如不准,要把字念正,久修的人已經念慣了,改不過來,你就照常念吧,不要改了。但是你要知道,念阿彌陀佛是正音,你不要勸別人把阿字改成你念的音就好了。如來悉知悉見,知道你念的是佛。但是只從音聲方面對你身心的好處來說,就要求你字音念正呀,並且聲音要圓。

圓的對立面,尖劈嘶啞等等,這類聲音一觸子耳當下心中痛楚難過,精神不適,圓和善雅之音使你聽後,心裡歡喜舒暢、安靜、清淨。音樂很重要,感人很深。古琴和現代搖滾樂聽了之後,反應絕對不一樣。好的古琴跟一般的古琴又不一樣,好的古琴彈奏入妙之時,你聽幾聲,當時就妄心平息。聲音關系很大,所以自己念佛的音聲要圓和。

“懇切綿密”,懇切,懇懇切切。我念佛就如在佛前,或如在大海驚濤駭浪之中乞求佛菩薩的救度。這樣每念一聲,都是從至誠的內心發出來的,是在呼叫,是在求救,懇切懇切:南無阿彌陀佛。

要一句跟一句,這就是綿密,也就是淨念相繼。在已有定課的人,首先要求在定課之中很綿密,這時候不要打閒岔。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僅僅是在定課之中是綿密,要能貫徹到隨時隨處,都要常常提起這一句。

這個事情難不難呢?事實上誰阻止你不准你念?你要念就念嘛,完全自由自主,所以說不難。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十分希有。隨時隨地都有一句佛號,要能到這樣,成片也就沒問題了,那就快要事一心了。

淨土法門好就好在這裡,世人能夠做到,不是高不可攀的。要你開悟,那就難了,不是人人都能的,你也有可能性,但要做到就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恐怕一億之中也難得一個半個。在中國你能數出十個開悟的人嗎?念佛往生就不是這樣了,誰都可以念。

要綿密,老有這一句,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自己不肯念。煩惱一來,人就不肯念了。生氣、著急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我很高興呀,今天來了很多賓客,大家狂歡呀,談得很好呀,這就是煩惱。它打你的閒岔。其實煩惱中照舊可以念,只是自己不肯念,若能綿綿密密,懇懇切切地念下去,自然會成片。所以念佛往生的事例時時可以聽到。

“沉著安閒”。這句話直指目前許多修行人的病處。有人用功,但是有急躁情緒,恨不得很快就要有所成功,於是很緊張,很著急。這就是有求的心了。念佛的殊勝就在從有念暗合無念,從有求而契到無求,從往生證無生。

要沉著,沉著鎮定,沒有那些憂慮徘徊患得患失,焦慮不安的情緒。而且要安閒,有的人努力,但由於急躁情緒而陷入緊張、忙亂、焦急之中,與聖教背道而馳。

“安閒”兩個字又進一層,不但鎮定,而且是萬緣都一齊放下了,無取無求,所以是天地間一個大閒人。心中只管念佛,一句聖號朗朗現前,既無掛礙又不顛倒,所以寂然心安。可見安閒兩字十分重要。

相反若有急躁情緒,想見佛見光,想有瑞相,這樣去念,念出毛病來了。並不是念佛念出毛病來了,是你那個急躁情緒出的毛病。

我們很安閒,為什麼能安閒?信心哪!有信心你就很安。有人說我怎麼還念不好,還有妄想,還有什麼什麼,就往生無分了。這是他自定的規章,不是佛的意思,蕅益大師講得好,“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你有沒有深的信心,你是不是真的發願,真的不留戀這個娑婆世界,欣慕極樂願求往生呀?

實際上很多人還是留戀,盡量想多活幾年呀,聽說那裡有點氣功,自己馬上想去練一練呀。想長生不老,正是留戀這個世界。所以欣慕極樂,要發大願。這多劫以來曾做過自己親眷的一切眾生都在苦海中等待我去救度。但我怎麼才能度眾生呀,我還是在苦海中掙扎的一個人,當下毫無能力救度別人,只有往生之後,乘佛的加持力,我就有神通智慧來救度亟待我救度的這一切有親的人。是這樣的心情,這樣的大願力呀!有信有願自然會念,就一定往生。

所以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大家想往生的話,大家先在信願上下功夫。六信,我這六信是不是具足了,我這願是不是真切。信願切的話,你決定是往生,你再念的話,心裡就不會急躁而自然安閒了。

“聲合乎心,心應乎聲”。從誠懇清淨心中發出的念佛聲自然和諧寧靜,妙善高雅。這句微妙的念佛音聲,經歷自耳而達本心,所聽正是所念。所以自然相合,聲合於心。這個聲音是萬德莊嚴的佛號,也就是萬德莊嚴的音聲。這個聲音從耳根而入,是自心所念。自心念佛,自心是佛,所以自心必與所聞之聲相應。聲合心,心應聲,故雲:“心聲相依。”

簡淺說來,我念佛,念佛有聲,聲音又幫助了我。由我發聲,聲又助我,所以說是相依。這樣念下去,用不著排除妄念,“妄念自清”。

(《心聲錄·蓮宗妙谛——淨語三則》,黃念祖著,中國書籍出版社)

 

隨緣不攀緣,少管閒事!

《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老太太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總有些你幫不到的人

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夠活得深層一點,讓業力沉澱, 所以這個「都攝六根」很關鍵!

什麼是攀緣?《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為什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有沒有生死是你自己決定的,心住外境,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

外在的因緣,你最好不碰,輕輕走過就好

大家要注意,隨緣是隨善緣,但不可隨惡緣

佛陀不從業力的輕重,來判斷一個人成敗!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