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修行,就有道糧
夢參老和尚

民國時期,北京有個賣醬油,以前生意不怎麼好,生活貧困。後來念了地藏經,生意就好起來。好起來,要知道。護法神來護持你,讓你衣食無憂,目的是讓你有時間修行,念經。不是讓你享受。你要念地藏經,也不容易。世俗人上班一天,身體疲憊,生活又緊張,要是有個生病之類,又花錢。許多時候都是被生計所逼迫,沒有時間來念經。念一部經,要安靜下來念一兩個小時,也不容易,這也需要福報。如果你真渴望修,護法會幫你安排,讓你生活過的不要那麼辛苦,有時間來念佛。這個是護法的職責。

但這期間,你也要守好戒律,約束。世間人一有錢,就浪費,享受。上班非常努力,但花錢也很快,兩個扯平。這在地藏經中講,叫做虛耗。莫名其妙就沒了。堅牢地神說,念地藏經有十個利益,有虛耗辟除。許多人的精力,財力都虛耗掉了。虛耗包括兩個方面,物質的,精力體力。戒律就是必須斷除掉享受的想法。修行很容易迷失,學佛後發財了,開店開了一家又一家,精力都跑去搞世俗去了。有錢了,反而沒時間學佛了,這也是顛倒。

惜福二字,不管在家出家,都同樣重要。虛耗重的人,本來就是業障。藥師法門講叫漏財,因為前輩子沒有修布施,自己福報不夠,偏偏去享受,結果就漏財了。

有的人來學佛,因為生活上有困難,他想來求財。這個心態,作為初機是可以。但久了,你要明白,你好好修,一定不會缺的。就怕你不修,不怕你缺糧食。我去過許多地方,有個破廟,周圍人都不信佛,廟竟然能蓋起來。這就是他修行的功德。

修行是靠功德感。你有功德,護法神就歡喜,他就會來護持。沒有護法神的護持,要修行還真困難。但你有一份修行,護法神就護持三分。修道修道,心要安住在道上。用道來感化他人。德重鬼神欽,道高龍虎伏。一個人能行得正,心善良,他身上就有光。鬼神都看得到。

佛在世時,度化了天龍八部,他們都發願,只要人有修行,護法神都護持。所以不怕沒有道糧,就怕我們沒有修行。


慧律法師: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佛弟子必看)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對治懈怠很簡單──
第一,每天你要定功課。
第二,盡量去團體,過團體的生活。比如說:我們有法華寺,由法華寺為主,常常去那個道場,請法師們慈悲,一個禮拜有多少天的佛教的活動,常常去做義工。

在家不行,在家孫子跟我們講:「姥姥帶我去玩!」心又軟了:「好啊!好啊!」

在家裡接個電話,碰到了熟人,講了幾個小時都講不完。

眾生的習氣太重了。碰到自己喜歡的話題,碰到自己喜歡的人,三個小時、半天也聊不完,聊了以後,得到什麼?什麼也沒有啊!就是人我、是非。諸如:哪個法師長得比較莊嚴;哪個道場吃得比較好;哪個道場不如法;哪個道場很亂;這些居士怎麼樣。講來講去沒有一句營養。

所有眾生的毛病就是放縱自己,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身、口、意,然後在家裡始終認為念了兩、三句佛叫做了生死,談何容易呢?對不對?把這個了生死看得太簡單了,放縱自己的習氣,以為是洒脫自在,這個就是錯認修行了。

修行是非常嚴謹的,它是必須要類似緊迫盯人的,要盯住你的身,不可以去造業;要盯住你的心,不可以打妄想的。是非常嚴謹的,也步步驚魂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也就是說,對治我們身心的懈怠,是需要下功夫的。你比如:再碰到一下病苦,就懶惰了;再碰到一下諸事不順的,錢被兒女搞光了,或者出了一個不孝子,心情就受到影響了。

再來,人家講我們兩、三句話,我慢特別的重,本來在道場也幹得很好,師父有時才講他兩句:哎呀!你這個香菇切得太大片了,或者是你的炒菜炒得不夠熟,才講兩句,就不甩人家了,然後就開始批評出家人怎麼樣、怎麼樣不夠慈悲……這都是眾生的毛病。

他以為了生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為早上念兩、三句佛,好像跟佛菩薩打卡,我上班了打個卡;晚上念了一部經,兩、三句佛,誦了一部經典,我好像晚上也上班了,佛菩薩你有看到了啊!這樣用矇混的,他認為這個叫做修行,這大錯特錯了!

修行是二六時中,二十四個小時身凈、語凈、意凈、戒凈!修行要四種清凈的。
身:要清凈。
語:一句口業都不能造的。
意:不隨便起妄念、執著、分別、顛倒心,都不可以的。
戒:三皈有三皈的戒律;五戒有五戒的戒律;八關齋戒有八關齋戒的戒律;沙彌、沙彌尼有沙彌、沙彌尼的戒律;式叉摩那有式叉摩那的戒律;比丘有比丘的戒律;菩薩戒有菩薩戒的戒律。你的戒清凈嗎?

所以,要對治這個懶惰問題、煩惱問題沒那麼容易的。修行不是把雲南茶拿來喝一下、泡一下,或者到西雙版納搞個普洱茶泡,坐下來喝兩口,說這個叫做修行。

修行要破除妄想、顛倒、習氣,你行嗎?破除妄想、顛倒、習氣叫做真正的修行人,對不對?不是念兩、三句佛就跟人家講修行,這差遠了,差了十萬八千里。

修行是二六時中,
二十四個小時身凈、語凈、意凈、戒凈!


學佛八個智慧錦囊

『改脾氣是關鍵』

學佛後,第一要改掉生氣的脾氣,因為它一起來,就火燒功德林,前功盡棄!只要嗔恨不改,就不能往生凈土。

怎麼改?

面對不順心的一切境界,首先要深信因果,別人怎樣傷害我,說明我前生就怎樣傷害過人家,認賬認命。

如果不相信因果,就等於以前借人家的錢,現在賴賬不想還。

有的人不信因果,他說「我沒看見就等於沒有」,就好比你沒看見電波,就說沒有,那對嗎?那是你自己的見解。

迎面而來的,都是你命運中有的,躲是躲不掉的,只有隨緣才能了業。

『如果怨天尤人就是在造業』

與一個什麼樣的人過一輩子,是你前生業因感召的。

對你好的,是你前生也對他好過,對你不好的,一定是你前生也對他不好過,這沒啥可分別的,都是報恩、報怨、還債、討債這四種緣,兒女也包括在內。

更可笑的是,有的大半輩子都過去了,還在後悔,我怎麼找了這麼個老伴兒,怎麼這麼倒霉,都讓我攤上了。

這樣的念頭純粹是在造業,這就是妄想,違背因果的胡思亂想。

命中掙的錢少,命運不順利……怨誰?怨自己。如果怨別人一次,等於給自己喝了碗毒藥,受苦的是自己。

不如老實隨緣,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一心念佛,給眾生迴向,慢慢地一定能夠改變現實,改變命運!

『怕什麼來什麼』

有的人怕下地獄,你仔細想想,不造地獄的因下什麼地獄?

只要從此不再怨恨別人,不再嫉妒別人,不再多愁善感,不再害人,不再自私自利,怎麼會下地獄呢?

害怕什麼就招來什麼,「害怕就有鬼,疑心魔所攝」。越貪生怕死的人,死神就越跟著他。

你仔細想一想哪有死亡啊?《心經》上明明說著「無老死」,不死是實相,哪有真死啊?死亡只是換一件衣服而已。

貪心吝嗇厲害的,換成鬼道的衣服;好生氣的,換成地獄的衣服到地獄受罪去了;滿腦子邪見、天天不知為啥活著,吃完睡、睡完吃的,換成畜牲道的衣服,過畜牲生活去了;能夠孝敬父母,持五戒、修十善業做到中品的,又換成人的衣服,繼續做人;修十善業修得好的又修四無量心的有一定的定慧功夫,能夠投胎到天上,享受的福報多一些,但還是輪迴,等到他的福報享受到頭了,又該輪迴了。

所以趁我們現在得到人身,就得趕緊積累成佛的因,得成佛的果。

『知足就有常樂』

對於錢,掙多掙少都是命中有的,多掙多花,少掙少花,絕不攀比、不攀緣。人家掙錢多我不眼熱,掙錢少的我也不瞧不起人家,這樣心裡多自在。

誰的福報大我都不羨慕,羨慕別人福報大,這樣做,種的是輪迴因,我們是了脫生死的,求究竟解脫的,不是比福報的,就是有大的福報,也分享給眾生,決不自己享用。

還有的人以為好日子是算計出來的,不對。有這麼一句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算計只是從果上改變,變化太微小。必須從「因」上下手。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最明顯的因果就是,生氣的因得病的果,經常生氣的人,身體就會得病;借錢的因還錢的果,罵人的因挨打的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所以,我們學佛必須要深信因果,從種因上下功夫:

處處積恭敬別人的因,得受尊敬的果;積健康的因,得健康的果;積財布施的因,得發財的果;積法布施的因,得聰明智慧的果;積孝敬老人的因,得長壽的果;積成佛的因,得成佛的果;想得到什麼樣的果,就積什麼樣的因。

『業力就是業務往來的意思』

我們是帶著業力來到人世間的,前生對人家好的,今生人家對你也好。

前生傷害人家的,今生他對你也不會太好,就是說所造的因有善有惡,那麼生活就不會十全十美,受報也是有順有逆的,不可能在一生中什麼都是那麼順利。

比如家庭順心的,事業不一定順利;夫妻恩愛的,孩子不一定孝順;家庭富裕的,身體不一定健康;什麼樣的都有。

不管什麼樣的緣分,什麼樣的果報,我們只能隨緣,是隨緣享受也好,還是隨緣承受也好,也只有這樣才能了舊業,業沒了完之前,自己說了不算!

業力是無形無相的東西,不是寫在誰的臉上,而是以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著人們做事。

比如有的人抽煙,不抽就難受,不到時候他絕對不會戒煙,到該戒煙的時候你讓他抽,他也不抽了。

什麼事都是有時節因緣的,好像春種秋收一樣。該播種就播種,該拔草就拔草,該秋收就秋收。

『兒孫自有兒孫福』

許多年齡大的人學佛後,還是放不下兒女的事,甚至放不下孫子。對孫子這也惦記那也惦記,印祖說過:「到臨終把兒孫都當成不認識的人一樣。」

你不在平常訓練,到時候根本放不下。這不是不慈悲,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有他們的命運,你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嗎?

他們只有自己覺悟了,才能改變現實。如果到臨終最後那一念還在牽掛他們,那你牽掛誰,來生就跟誰在一起生活了業!

『學佛的過程,不能著急』

有的人做事著急,爭著快點做完,好去拜佛誦經;還有的人,今天念佛明天就想病好,這個月念佛,下個月就想得到好處;這些想法都是違背因果的妄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少劫以來,我們造了那麼多的業障,身體不好的,一下子就想病好,命運不好的,一下子就想轉變,可能嗎?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必須遵循一個規律,就是功到自然成。

祖師云: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