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生輕慢心      

文:淨一

仗恃自己比別人優越,而產生輕視怠慢他人的心理和行為,就叫輕慢。

佛經中曾提到有七種慢:

一、 慢:對於能力比自己低下拙劣者,認為自己勝過他們,而心生驕慢。

二、 過慢:對於能力與自己相等者,錯認為自己勝過他們而生驕慢;而對於能力勝過自己者,則又以為自己與其相等,不分高下,既是平等,又何須敬待而生怠慢心。

三、 慢過慢:對比自己強的人,以為自己比他更強更勝而生輕慢對方的心態,就是慢過慢。

四、 我慢:錯認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而成的假體為真實的我,而產生我執我所,一切言行以自我為中心,強大的支配欲,處處要求別人配合自己,事事以自己的認知和感受為標準,完全忽略漠視別人的存在,就叫我慢。

五、 增上慢:還沒有證得聖人之道,而認為自己已經得證者即是。

六、 卑劣慢:別人勝過自己許多,但自以為只是差他少許而產生驕慢心理,就是卑劣慢。

七、 邪慢:因錯誤偏邪的見解,造作了不利眾生,實無功德而有罪過的惡業,自己不但不覺知,還誤以為功德很大,恃以驕人就叫邪慢。

 

少年無病、色力、族姓、富貴、多聞此七種是眾生憑恃而生驕慢的原因。但有句話說:「痴慢無知,平添他人笑憐愍。」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幻生幻化,無常苦空,不管是權勢、財富、地位、美色,乃至人身都非永恆不變,而是剎那變易生滅無常的,故世人若想以此不堅之物驕慢他人,只是突顯其愚痴無知,平添有智者笑話憐憫罷了!

再說,我們今世若是有幸能享受美好的一切,此非憑空而降,無因而得,乃是我們於過去世種了福因,今生才能獲此福報,就好比農夫春耕秋收的道理一樣。如果今世我們不繼續修行三業,勤種福因,一旦福報享盡,苦果就跟著來了。所以我們又有什麼好驕慢於人的呢!

驕慢者既是有所憑恃才能傲視他人,可見別人愛的是我們身後的那些光環-財富、權力、地位、美色等,而非我們本身,這些東西都是不實,生滅無常的,隨時都會有消失的可能,若想恃此而驕,輕慢他人,是不是非常不智,愚痴可憐呢!更何況《業報差別經》裏,也曾說:「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將得醜陋報;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無威勢報;輕蔑下族,得下族姓報;見痴惡人,輕賤毀呰,得邪智報;我慢、增上慢、大慢、邪慢、慢慢得阿修羅報……,」故知輕慢心是生不得的。

佛說,恭敬眾生就是恭敬如來,且每一位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若輕慢眾生,不就等同對佛生輕慢心?此罪何其大,我們又怎能不畏不慎呢!而且人離不開群體而生活,平常所需食衣住行育樂,那一樣不是眾生互助而成就,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成就我者,是我的大恩人,對恩人不思報答,反生輕慢,有此道理嗎?故不論是不是學佛者,基於以上種種因緣,只要是人,都不該產生輕慢眾生的心。


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其實是深深的自卑情結

優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產物。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看起來比別人優秀的人,其實有著強烈的自卑感。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優越感。正是這種追求塑造了我們心智與精神的力量。我們以實現目標、追求優越感為榮,便會以具體的行動去付諸實施。

活得平庸的人,也渴望優越。他們會有虛幻美好的自我定義,「如果不是我不夠勤奮,也許早就成名成家了吧」。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很高,認為只要自己那樣做了,就可以達成自己的願望。而實際不過是痴人說夢。這種白日夢之所以讓他們感到滿足,恰恰是因為他們缺乏勇氣,一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通過不斷逃避,他們反而認為自己比實際上更強壯,更聰明。

不要逞強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讓自己真正變得很強。

「看起來很強」,是一種「必須比別人更優秀」的虛偽優越感,阿德勒稱之為「優越情結」,與之相對的是自卑情結。優越情結是為了掩飾自卑情結而產生的。

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促使人進步的一大動力,人就是在自卑和消除自卑的搖擺中進步的。但是如果對自卑情結處理不當,那麼就可能陷入虛榮、做作、矯情和造假的負面世界。而那些為了消除自卑,拚命製造自己很強的假象的人,往往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去做違背真心和尊嚴的事情。

「真正變得很強」,是即便遇到挫折、坎坷和困難,也不對現實屈服,而是從這些苦難中汲取智慧,變得勇敢、堅強。很多時候,只要善用自卑,去除偽裝,有勇氣面對現實,我們就能到達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

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幻地想像著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就像是在演戲一樣,會越發感覺不自在。

阿德勒在談到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時,認為被輕視、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會喚醒人攀向更高一級目標的願望。但是,如果只是在內心裡想像著自己很了不起,沒有實際的目標,就像是活在虛構影視劇中的角色,非常不真實。

阿德勒主張「不問來處,只問去處」。這個「去處」就是指人自己設定並主動追求的目標。目標對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美國詩人愛默生也說過:「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對目標有清晰透徹認識的人,必然能夠擁有從容不迫和泰然自若的品質。可以說,選擇了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每個人的道路都是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

人如果不受矚目,使盡手段也要讓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

小時候,我們會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與關注,採取一些手段,例如裝病、逃課,更甚者可能是抽菸、酗酒,裝成不良少年。

阿德勒的學生魯道夫· 德瑞克斯總結了「不良行為的四個目標」,即引起注意、誇示權力、報復、逃避。從引起注意到逃避問題,說明孩子在想盡一切辦法贏得他人注意卻仍舊失敗時,就會刻意暴露自己的缺點與無能,通過逃避人生的難題來凸顯自己的存在,這是一個惡性發展的方向。

不只是孩子,成人之間也會一再重複。只要一個人意識到暴露自己的無助能夠得到與往常不一樣的關注,他就會在以後的生活中毫不猶豫地承認自己的脆弱無能,逐漸發展成一個內心自卑的人。

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裡也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要實現,就會有自卑感。

每個人都有自卑情結,它的外在表現或是膽小怯懦,或是盛氣凌人,或是焦慮暴躁。即使一個看起來非常開朗、能力很強的人,他的心裡也可能受自卑感折磨。因為我們經常能夠發現自己的劣勢,並處在一個想要變好、想要改善自己處境的狀態中。

自卑感並不是某類人特有的東西,它只是我們心中對自己的一種「主觀認定」,覺得自己「有待改善」。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完美無缺,所以有一些自卑感是正常的。只要我們正視它,不斷讓自己進步就可以逐漸走出自卑的困境。

懷有自卑感,不代表精神就不健全,主要看你如何看待自卑感,是以自卑為動因激勵自己前進還是畏縮不前。

自卑感是阿德勒理論中最為人熟知的概念之一。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有自卑感完全是正常的。心理上的自卑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基本處境。對於不同的人而言,他們擺脫自卑的方式不盡相同。

有個得佝僂病的小孩,從小被身邊的人嘲笑。他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所以從小就很自卑。這時他的人生有兩個選擇:一是被內心的自卑折磨,同時也要被身體的病症折磨,最後他可能會在抑鬱和痛苦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種選擇是內心的自卑感使他對神秘的醫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長大後他有可能成為一名心理醫生,並且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成就,這個人就是阿徳勒。

自卑並不全是壞處,自卑感是人格發展的動力。自卑既能摧毀一個人,使其自甘墮落,也能讓人發憤圖強,從而彌補自己的弱點。應對自卑的關鍵在於你如何處理它,要麼因它前進,要麼因它止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