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希望大家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吃喝玩樂上,浪費光陰!
我總有一天是要死亡的,到那時誰能賜予我無懼的心境?怎樣才能擺脫死亡的痛苦?如果我必死無疑,為什麼現在還心安理得、逍遙自在地度日呢?這麼做實在不合理。
我們修行人應當經常這樣想:我的未來應該怎麼過?死的時候有沒有把握?如果沒有把握的話,死亡時的四大分離非常痛苦,中陰界的景象又相當恐怖,墮入惡趣的苦痛也極其強烈,誰能賜予我無畏的境界呢?
如果我現在天天逍遙快活,在玩樂中度日,死後絕對不會墮入惡趣,有誰能賜給我這樣的悉地呢?無始以來我造了那麼多惡業,來世能不能獲得解脫呢?對此,自己一點把握都沒有。
所以,我們不應該懈怠懶散,每個人的相續中一定要生起強烈的無常觀,若能如此,我們才會精進修行,不會像世間人那樣得過且過。我有時候想:高僧大德們從小就開始學佛,一直精進地修持,造的惡業又那麼少,而我們這些凡夫人,一生中造的惡業那麼多,每天也不好好修持,相比之下實在令人感慨。
我的寺院裡有個78歲的老和尚,每天早上三點鐘就起床了,一直坐在那裡禪修、念誦;我也認識幾位漢地的高僧大德,他們都是早上三四點鐘起來,始終保持著這種習慣,從來不到一些城市裡去,沒有意義的話不說,沒有意義的事情不做,每天都是修持佛法、發菩提心。看看他們,再看看我們,以前造的惡業那麼多,現在又不願意好好修持,整天都在浪費光陰……,相形之下,有時候覺得差距太大了。
我們總有一天會死的,誠如《解憂書》所說:「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是事汝豈見,謂聞誠可疑。」不管在天上還是地下,生而不死的眾生,你見過沒有,聽說過沒有?除了蓮花生大師、布瑪莫扎等極少數的大成就者以外,我們五蘊假合的身體如同水泡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破滅,宗大師曾有這樣一個比喻:森林的外面已經著火了,但裡面的一群猴子仍在快樂地過生活。實際上我們就是這樣,猶如屠宰場裡的氂牛、雞鴨,儘管馬上就要被人宰殺,但在自己沒死之前,還是覺得特別快樂。
希望大家以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吃喝玩樂上了,要麼為眾生做事情,要麼自己好好地修持,這是修行人的兩大事情,除此以外,這個人生虛幻不實,發財也可以、不發財也可以,有名聲也可以、沒有名聲也可以,房子裝修也可以、不裝修也可以,轎車裡放音樂也可以、不放音樂也可以……,反正一切都是虛幻的,沒有多大意義,最有意義的就是要利益眾生發菩提心,或者遣除自相續中的煩惱,精進念修金剛薩埵等殊勝法要。
如果自己真的有了一些境界,那對別人講法也是非常有利的。以前博朵瓦格西即使講一些飛禽的故事,也有許許多多的格西來聽;卡隆巴格西講《修心八頌》時,同樣也是如此,儘管有些格西講得特別漂亮,但下面根本沒人願意聽,所以,講經說法的人內心若有一些佛法的境界,誰聽到都會受益的。
我們做事情也是這樣,假如內心真正得到了佛法的利益,怎麼樣做都不要緊,相反,如果自己一點修行也沒有,口頭上說得再漂亮也沒有多大意義。因此,每個人應當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使自己的生活儘量趨入佛法的正軌。
——敬摘錄《入菩薩行論》
金剛薩埵淨障法門--人生所有煩惱的解藥
達真堪布:人活的意義
第一個,遇到佛法了,相續中有正知正見了,生命長一點,就可以精進地修行,提高自己的境界,這是最重要的。
其實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吃喝玩樂動物也會。那些動物也有它們自己的活法,也有它們自己的樂趣。夏天蚊子飛來飛去,可能它們也在玩。這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也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獲得神通神變是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意義?不是。餓鬼道有隱住餓鬼和空游餓鬼。空游餓鬼很有勢力,甚至很多眾生的生命都在他們手裡;有些空游餓鬼是很富裕的;他們都有神通,能知道我們心裡的想法,也能在一瞬間,繞整個地球轉一圈。這些眾生都有很大的神通。但這是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是不是要修神通?不是!剛才講了,這些神通空游惡鬼也有。那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呢?就是能學佛,能修行,能解脫,能成佛!
這點不要說其他道的眾生,即使是天人都做不到。帝釋王和梵天王都是天界的眾生,都是天王,世間的福報非常大,但是他們都做不到。這裡也有佛化現的就不說了,其他一般的眾生都做不到。那為什麼佛在經中說人比天人珍貴?若論神通我們比不上他們,論條件我們也沒法跟他們比。那麼人在哪方面勝過了天人呢?就是學佛修行,解脫成佛!這是我們能做到的,他們做不到的!我們能辦到的,他們辦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佛法。佛在印度轉法輪的時候,帝釋王和梵天王等天人也只是偶爾來聽聞。
現在有些做生意的人,平時很忙,應酬很多,還要到一些地方玩一玩,有時偶爾也聽一聽法。但是他們能不能精進的學修,能不能堅持到最後呢?除了一些真正有根基、有福報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天人的條件太好了,第一他們生不起出離心,第二他們根本靜不下心來修行,所以他們沒有修行的機緣和條件。而我們有這個機緣和條件,這才是真正人生的價值,才是真正人生的意義。
我們活著要做什麼?就是要學佛修行,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境界,就是要增長自己的智慧。不是要增長外在的物質,而是增長內心的境界。人真正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在境界上,否則都是一樣的。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今天突然地震了、海嘯了,不管是有錢沒錢、有權沒權,在海嘯面前,在地震面前都是平等的。不可能你是有權力的人,就可以不死;不可能你是沒有權力的人,就要埋在地下!海嘯來了,因為這個人有錢,就退回去了;因為這個人沒有錢,就被沖走了,沒有這樣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平等!到那個時候,什麼是不一樣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所以內心也是不一樣的。
有一部世界末日的電影,影片中最後那個老喇嘛就是修行人,他的侍者跑了,他留下來了。海嘯來的時候,他還在敲鐘為眾生祈禱。這裡講的就是我們修行人的境界,修行人就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是不是這樣?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那我們就不是修行人了。那就不一樣了。「一樣啊,都是一個結局啊!」不是,內心不一樣,一個是恐懼的,一個無恐懼的;一個是痛苦的,一個是無痛苦的。這就是差別,佛和眾生的差別也在於此。
佛在世的時候,也和平常人一樣,也吃喝拉撒。在生活上佛跟我們是一樣的,但是內心的境界跟我們不一樣。這就是差別,這才是真正的不同之處。所以說內心的境界與智慧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才是真正能夠保護和利益自己的。
你內心的智慧和境界,無論在何處,無論是在地獄還是在天堂,都會有的,你都可以進入那種境界,都可以享受那種安寧、祥和的覺受。其他都是帶不走的,到時候也無法利益我們。錢財、權力,包括我們的家人,在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在臨終的時候,能幫助我們的就是佛法,能幫助我們的就是自己的正知正見。在面對大災難的時候,真正能救護我們的,真正能利益我們的,就是我們善根,就是我們內心的正知正見。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根?就是我們內心的清淨、智慧和境界。這些才能救我們,才能幫我們,其他的都沒有辦法。也許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很愛我們,也很想幫助我們,但是卻無能為力;他們都圍著我們,想出點力做點什麼,但是都束手無策。沒有辦法,只能圍著看你離開,你就這樣孤孤單單的離開這個世界。誰也幫不了你,誰也利益不了你。唯一能幫助我們,唯一能利益我們就是佛法,就是我們自己的正知正見,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智慧,就是我們自己內心這種堅定的信念。
第二,若我們活的時間能長一點,生命延續的時間能長一點,就可以弘法利生。弘法是弘揚佛法,佛法是智慧。我們應該傳承智慧,傳播智慧。我們把佛的智慧傳承下去,我們把佛的智慧傳播下去,這叫弘法。弘法才能利益眾生。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弘揚教法,弘揚正法。弘揚教法是什麼?就是給大家講解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的內容,把三藏的內容介紹給眾生,在眾生的相續中產生戒定慧三學的功德。
我們建道場、宣講佛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眾生相續中產生戒定慧三學的功德。若是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建道場是沒有意義的,講法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今天我在這裡很用力地給大家講,就是希望大家能明白,要在相續中產生智慧。這樣,相續就變得清淨了,內心也就變得平靜了。你產生的智慧越多越高,你相續中的清淨度也越高越深,內心的平靜也越高越深。
哪怕在你的相續中能生起一點點的智慧,你的相續也一定會有所改變的,並且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也許今天或現在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表看上看沒有產生什麼效果。但是大家都聽了,都明白了一些道理,相續也在變化,在相續中也種下了一個善根,終有一天會發芽結果的,這都是有意義的。一想到這裡我還是很高興的。
真的,今天在這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可能有些人聽得很明白,那就更好了;有些人可能現在沒有聽明白,但是過後也會明白的。為什麼?因為已經種下了這個善根,已經結上了這個善緣。終有一天一定會發芽結果,終有一天一定會成熟的,因此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弘法利生——弘法才能利益眾生。眾生的相續中有了戒定慧三學的功德,才是真正的利益。你給他吃的東西再多,給他穿的衣服再多,給他再大的權力,都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若是真正在他的相續中,產生戒定慧三學的功德,才是真正的利益。「戒」是清淨,相續變得清淨了,這是真正的利益;「定」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安寧,這是真正的利益。智慧是他再也不迷茫了,或多或少解開了心裡的一些疑惑,解除了心裡的一些煩惱,這是真正的利益。所以大家要弘法利生。
當你成佛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教法,可以轉法輪。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來幫你弘揚你的教法,都來給你打工。到那個時候,你多有福報啊!我們現在還沒有成佛,怎麼辦?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給釋迦摩尼佛打工,幫釋迦摩尼佛弘揚他的教法,同時,我們也在積累福德和善根。好比有的人現在沒有自己的企業,給別的企業打工做事一樣。將來自己有實力,有經驗,有能力了,可以開公司,這時可以招聘很多員工給自己打工。這樣就是弘法利生。這是我們活著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我們可以活的時間長一點,生命可以延續的時間長一點,這也是快樂,也是好事。因為可以弘法利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境界,即身成佛!
索達吉堪布:修行人吶,越老心裡越快樂,真是喜不自禁!
問:修行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時,與一般世間人有何不同?
答:修行人由於從小開始便依止上師足下,精進修法,最後到了年老體弱之時心想:我如今韶華已逝,人老珠黃,如果觀察造了哪些善事和惡業而衰老的,結果就是依止上師、交往禪修的道友,夜以繼日精進修法,而且所修的主要都是慈悲菩提心的大乘佛法,隨時隨地防護三門的不善業,而走向年邁的。雖然老了,但這一歷程也是在修法中走過的,想到這些真是喜不自禁。這樣一來,反而越老心裡越快樂。
作為一名好的修行人即便是身染絕症,在生死攸關之際,也會心情安然,無比歡喜,神態安詳,含笑而死。這樣的修行人即便是生病也會像古大德所說的「病痛成了掃除罪障的笤帚」。現在難以忍受的病痛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真是萬分喜悅,因為自己往昔所積累的殺生、毆打等深重的惡業,都將成為感受痛苦之因,如今通過這種病痛的折磨能使自己後世中需要感受的這些苦難都一掃而光,並在此基礎上,代受一切老母有情的痛苦。
作為一名好的修行人該淨除的所有罪業全已清淨,該修持的三學之法均已真實修成,一切均已就緒,哪怕是即日死亡,後世的口糧也已準備得相當充足,隨時啟程上路都萬無一失,自己相續得以成熟,而且也具備饒益他眾的能力,因此別無他求,死也高興。
正如著名的大善知識恰卡瓦所說:「已得滅我執竅訣,當下死亡亦無悔。」震古爍今的至尊米拉日巴曾經說過:「我屢畏懼八無暇,觀修無常輪迴過,誠心皈依三寶尊,謹慎取捨業因果,修持方便菩提心,斷除習氣障礙道,一切顯現證如幻,今已不懼三惡趣。」
——《山法寶鬘論》
索達吉堪布:行持佛法、對來世作準備,這種付出才永遠不會過期
在世間,有些人覺得賺錢有意義,有些人覺得愛情有意義,有些人覺得地位有意義,有些人覺得吃得好有意義……但我的觀點與他們不同,我覺得這些都無有實義,真正有意義的就是遇到並且修持佛法,尤其是修持能一生解脫的淨土法門。
我不是口頭上說說,內心確實是這樣認為的。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只能管用幾十年,即便你的地位再高、財產再多,百年後就過期了,甚至最貪執的身體也會腐爛,所以人生就是一場大夢,一切絞盡腦汁、苦苦營求終將成為白費精力。
唯有生前行持佛法、對來世作一些準備,這種付出才永遠不會過期,才可以在漫長的來世用得上。可惜的是,由於沒有受過佛法的教育,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現世,不知道人死後還有來世,也不為來世作準備,這就是眾生的可悲之處。
人生非常短暫,作為求解脫的佛教徒,光是從文字上了解佛法或者口頭上會說一點佛法是遠遠不夠的,大家還應該重視修行。
當然,所謂的修行,不一定非要關起門來修法,在生活中運用佛法、做利他的事情也叫修行。現在有些人只知道關起門來修法,沒有將大乘的利他精神付諸於行動。其實,和獨自修行相比,利益眾生才是大乘佛教的精要。在其他宗教當中,雖然也有利他的精神和行為,但遠遠比不上大乘佛教。
可惜的是,雖然大乘佛教處處強調無條件利益眾生,可是相當一部分大乘佛教徒卻逃避利益眾生,只是自己享受佛法的美味,在讓他人分享佛法方面做得很不夠。身為大乘佛子,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該以大乘的精神廣泛地利益眾生。
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馬上接受佛法,所以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不管有暫時還是究竟的利益,我們都應該努力去做。如果我們把慈善等善行看做世間法,認為這不是修行人應做的事情,這是不合理的。如今這個社會非常現實,大多數人關心的是眼前利益,因此,如果我們適當地做一些世間善法,不僅對自己的修行不會有影響,對佛法的弘揚也有很大幫助。有些人整天以自私自利心閉門修法,這樣修行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希望大家放下自我的執著,要多考慮怎樣利益眾生,要經常行持利他的行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實,只要一個人的見解到位,即便他整天在做事情,修行也會成功。米拉日巴尊者說:「因為我的身體被大手印和大圓滿的釘子釘住了,所以口中不得不吐出教言的鮮血。」這個教言講得非常好,如果內心有佛法的境界,一切外在言行自然而然都會隨順佛法,這就是真正的修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釋》第五課
達真堪布:業力現前的時候就像洪水一樣擋不住!
如果大肆享用通過一些欺騙的手段、比較惡劣的行為所得到的衣食、錢財,還沒有一點慚愧之心,身神、肩神都會遠離。
無論是做買賣,還是與人之間交往,都要實實在在,不能使用狡詐、欺騙的手段。現在有很多這樣陰險狡詐的人。有些人總說些不靠譜的話,為了讓對方相信,還賭咒、對天發誓,實際上都不是真實的。雖然發誓了,卻不守護自己的誓言;雖然承諾了,卻不去實現承諾。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欺騙手段。比如說做買賣,若是通過合理的途徑,如理如法地做也不會造業。否則,正如華智仁波切在《前行引導文》裡講的,做買賣也具備了十種惡業。確實如此,若通過欺騙的手段去做,既傷害了他人,也跟他人結上了惡緣,將來是要感受惡果的。也許當時得到了一些利益,很得意,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因果是不虛的,自己早晚都一定會感受惡果。那個時候才會知道,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傷害,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業力現前的時候,誰都防不住。
所以,一個智者種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謹慎,一定要結善緣、種善根,將來才會享受善果。若是你跟眾生、跟他人結惡緣,自己同時就種下了惡因,最後是要遭受惡果的。佛在經中講過,業力現前的時候就像洪水一樣,誰都擋不住,到那個時候,後悔也沒有用。所以無論是做人,還是為人處世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一定要如理如法。
一些惡劣的行為,比如通過殺生獲取利益,或者通過其它一些下等的行為得到的利益,就像毒藥一樣,是不可以享用的。你所得到的、所獲取的這些暫時的利益,都是不清淨的,就如同毒藥一樣,即使再美好、利益再大,自己也不能享用,不能以這些活命。這些也不用說得太詳細,大家心裡都明白。
與其通過這些生活,還不如到街上要飯。一說可以當乞丐,也許很多人都覺得特別不好,也不可能接受。其實,通過這種方式活命也沒有什麼,這是自己要的,對方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也可以不給。以這樣的方式活命,雖然不能說不造一點業,但是也不可能造嚴重的惡業。
有些人是身不由己,這也是自己前世的業力,但如果有一點慚愧之心也可以,「我不應該這樣做,我不應該這樣活,但是暫時無法擺脫或放棄這種緣分、這種業力……」如果自己有慚愧之心,也能夠通過懺悔,慢慢遠離、擺脫這些惡緣,就不會繼續造惡業了。但是,有些人根本沒有慚愧心,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認為吃喝嫖賭、坑蒙拐騙是本事,自己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自己很有手段、很有勢力似的。
達真堪布:你為什麼得不到他人的恭敬呢?
現在有些人得不到他人的恭敬,心裡面就開始不快樂,甚至想加害對方。其實,這都是錯上加錯。你為什麼得不到他人的恭敬呢?他人為什麼不恭敬你呢?這說明你沒有功德,你不具備前面所講的這些功德。若是你具備了這些功德,他人自然就恭敬你,不可能不恭敬你。
若是你沒有這些功德,對方肯定不會恭敬你。當對方不恭敬自己,自己感覺受到一些傷害時,應該是要忏悔的。有的人疑惑,“不是我不恭敬他人,也不是我要傷害他人,為什麼要忏悔?”第一,你自己沒有功德,所以要忏悔。第二,這個結果可能是你前世造的業導致的,所以應該忏悔。自己應該忏悔,不應該嗔恨他人,不應該傷害他人。
如果你真想改變命運,真希望自己能有所轉變,就要這樣做,這是方法。即使今天釋迦牟尼佛親自降臨,也在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現在有的人說“我有神通,我有神變,你什麼也不用學,什麼也不用做,好好侍候我、供養我就行,我絕對能讓你成就,我絕對不讓你下地獄。”誰有這個能力啊?誰有這個權力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權力,你的能力是從哪來的?你的權力是從哪來的?難道你比佛還厲害,不得了了!這都是騙人的,都是假的。但是人都特別愛相信這種人,然後忙前忙後地侍候,忙前忙後地做供養,這也是自己的業障吧!
佛親自講過,佛就是教你這些方法,讓你這麼做,再沒有其他的辦法。改變命運要靠自己的。佛是做什麼的?佛是教你方法的。佛可以教給你改變命運的方法,你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一定能改變命運!如果大家想要改變命運,就要這樣做。
如果自己想獲得別人的恭敬,想獲得他人的幫助,就要這樣做。以後當遇到一些類似的事情,遇到對鏡的時候,應該去改變自己的心態,好好地忏悔,這樣就可以改變一切。
“獲贊頌”,有的人能得到贊頌,有的人得不到贊頌。當得不到贊揚的時候,自己心裡又不快樂了。這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功德。若是你有功德,別人自然就會贊歎你,不讓贊歎也不行。若是沒有這些功德,即使你想盡一切辦法讓他人贊歎你,他人也不會贊歎的,即使贊歎了也是假的。如果大家想得到贊歎,希望有贊頌,就要具備這些功德。得不到贊歎時,自己不要生氣,也不要痛苦,應該多忏悔,應該多學點這些功德,慢慢就能得到這些功德了。
當他人有提高、被贊揚時,有些人心裡就不舒服,開始痛苦。這都是沒有用的!不要嫉妒。這說明人家有功德了,肯定就會不停地提高,不停地提升。原來是居士,然後出家,再做輔導師,再就要做法師了……,這是人家有功德,自己應該隨喜才對啊!很多人都不隨喜,這都是在染污自己的相續,沒有別的;這就是自己讓自己痛苦,沒有別的。這個時候,誰不舒服?你不舒服。如果你能讓他不舒服,這樣也行,但並非如此,你不舒服就是你不舒服,跟他人沒關系。你為什麼讓自己不舒服呢!這個時候,誰痛苦?如果你沒有痛苦的感覺,而讓他開始痛苦了,那你也許能加害加害他,但不是這樣啊!這時誰在痛苦?是你自己!
這個時候,自己應該開心,隨喜多好啊!隨之而歡喜。若心裡有歡喜,誰在歡喜?你在歡喜。若心裡快樂,誰在快樂?你在快樂。這就佛所講的隨喜的功德,也是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一種方法。
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也不用做,只要心裡隨喜,就能獲得同樣的功德、善根啊?”是!對方做善事、有功德時,心裡就會歡喜、快樂,這個歡喜和快樂是由功德而來的。你沒有做什麼,隨著他歡喜。雖然功德與善根是他做的,但是誰歡喜了?你歡喜了;誰快樂了?你快樂了。他歡喜了、快樂了,你也同樣歡喜了、快樂了,這就是“獲得一樣的功德,一樣的善根”。
如果你嫉妒、不快樂,這樣就同時染污了自己的相續。若是你隨之歡喜,隨之快樂,這樣就清淨相續了。對相續來說,二者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染污的,後者是清淨的。若是清淨相續,就是讓自己提高;若是染污相續,就是墮落。本來就是染污的,現在又退了一步,更染污了。
大家要掌握方法啊!修忍辱,修贊歎,這些都是方法,讓你保護自己的相續,教你怎樣提高、提升自己。這都是解脫的方法,成就的方法。
也有很多人不明白:“我為什麼要隨喜,這個功德也不是我做的,是他做的。”“我為什麼要忍辱啊?也不是我傷害他,是他來傷害我的。”其實,這都是教你怎樣保護自己的相續,教你怎樣去增長、提高自己的境界和功德的方法。
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佛讓我們做的這些,都是讓我們解脫、成就的方法,沒有其他的。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
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沒有看清無常的本質,便容易將生命建構在財、色、名、食、睡上。而明白真理的人能透達無常真相,選擇有利此生的作為,如:修福修慧,廣行六度,雖是無常隨身,卻是運用無常的最佳良方。”
「晨所睹見,夜則不現」的典故出於《出曜經》。記述阿難尊者清晨進城乞食,看見男子歌舞自娛,其樂無比,乞食完畢出城之際,卻見眾人抬屍送行,亡者赫然就是那名男子。阿難深受震撼,以為此事太過奇特,恭請世尊開示。沒想到佛陀的回答是:人命危脆,有生皆必死,無常乃是世間定律。所以,才看見還好好的人,一會兒後即往生了,並不奇特呀;每過一天,居然還能健在,這才真是奇蹟!
確實如此啊!這個有生必死的道理,豈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呢?每天的電視、報紙不都充斥著這類的報導嗎?卻為何我們每每在聽說某人因癌症去世、因車禍意外往生,會嚇一跳;即使是自己年邁的親長久臥病榻,臨終徘徊之際,仍是惶然不知所措?
因為知道歸知道,卻好像以為無常只會發生在他人身上,而從來沒有正視過屬於自己生命中的無常,從沒將它放進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中,作為人生思考、生活規畫的要素。更從來沒有為生死大事尋求任何解答,進行救根治本的努力。反而是蒙著眼睛、捂著耳朵,無視無常昭昭隨伺在旁,一迳地鑽進了追求名利、財富、慾望······永無止盡的大夢之中。
世間萬法的本質既是「無常」,就表示一切都會變壞,名利財富欲樂即使都追求到手了、都滿足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最終仍然要失去,仍然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有的生老病死,透露的就是無常的事實,倘若漠視此一事實,在面對世間種種人、事、物變化時,只會帶來更多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乃至於在生活中、在職場或情場中患得患失,連夜裡都無法安眠。
所以世尊成道後,就為大眾宣說四諦的真理,揭示人生八苦是因我們不識無常之理,妄生執著所起的貪、瞋、痴集聚而來;教導我們認識無常,掌握有限的生命,精進修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使我們從愛憎、得失、計較、貪、瞋、痴……的妄想執著中,回歸清淨、澄明的智慧心,而能永滅無常大苦,達到涅槃寂靜的安樂。
如佛所說:「夫人欲立德,日夜無令空,日夜速如電,人命迅如是。」知道人生無常,短暫的人生就益顯珍貴。每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還呼吸著,就要感恩這個「真正的奇蹟」,發願善用這一天,盡心盡份、利人利己。一方面珍惜因緣,用正向、和合、柔軟的善心,看待、對待身邊的人、事、物;一方面珍視時光,充實自己,不把生命浪費在沒有意義的追求中。
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斷除,未生惡念令不生」開始,實踐八正道,斷惡修善,時時覺察、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起了貪心、瞋心、執著心、嫉妒心、驕慢心……立即反省檢討、慚愧懺悔,並且改正。進一步聽經聞法,在心地上用功,念念皆能觀照無常、無我,念念回歸清淨的本心,令妄想、執著日漸淡薄,覺性的智慧漸漸抬頭,這才是究竟離苦、超越無常的真正大道。
大安法師: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還是很難生起出離心。尤其是處於末法的眾生,當對於五欲六塵的貪戀執著越深重,就越沒有般若智慧,就越難了解苦、空、無常、無我,顛倒的程度就愈發深重。
凡夫眾生有四種顛倒:計「無常」為「常」、計「苦」為「樂」,計「不淨」為「淨」,計「無我」為「我」。雖然這個世間苦不堪言,他也會自我安慰,所以感招的這個世界叫娑婆,叫堪忍,再苦他也能夠忍得下來。所以就沉迷,無量劫以來,很難發起一念的出離之心。
淨土法門有一個方便,你看淨土經典,首先就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固然是個介紹,但實際上在我們的心性當中,會產生什麼呢?一種對比。
我們為什麼很難生起出離心?沒有比較,沒有鑑別是原因之一。如果忽然有一個新的參照係出來了,一對比我們現在的生存狀態、種種情況,我們就覺得苦了。所以對於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要給他一個比較的參照系。
我們在娑婆世界為了住房,天天向銀行還貸很辛苦,不能自主;但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念頭一動,七寶宮殿就出來了。在這個世間,我們為了各種資生用具,天天要辛苦地上班;但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念頭一動,資生用具就出來了。在這個世間,我們想聞點法非常不容易,說不准碰著個邪知邪見的人;而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而且可以分身到他方世界去聽佛說法,種種殊勝。
這一比較,就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真是太不如意、太糟糕、太苦難、太牢獄了,這時候他的厭離心才會激發出來啊,厭離心是需要激發的。我們凡夫眾生對這個娑婆世界很貪戀,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中就講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景,來折服我們。一看那幾卷經文,我們都是驚心動魄呀!五痛、五惡、五燒實在是太苦了,我們還能待在這個地方嗎?所以淨土一法就是用折攝(折服和攝受)的方式,來調教眾生。
折服就是要激發眾生,對自己所處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生存狀態有一個深刻的認知,起厭離心。但厭離之後,一定要攝受他。如果只有厭離,「哎呀,這個世間不行,是很苦很苦」,但是很苦又怎麼辦?如果你不給他指個方向,那怎麼辦啊?要么精神分裂,要么自殺了。所以一定要給他指個方向:哦,原來我們的故園是在極樂世界呀,我們的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望眼欲穿啊,每天等待著我們哪!
就好像戰國時期有一個大臣——王孫賈,他的國君被人追殺,他沒有採取行動,而是回到家裡。他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跟他說:「你朝出而暮歸的時候,我是倚門相望啊;當你暮出不歸的時候,我是倚閭(外面的巷口)相望啊!(是這樣的母子情深。)但是現在你的國王被人追殺,下落不明,你還回來幹嘛啊?有何面目立於天下呀!」這位母親很了不起。這位大臣一聽,就激發了他的忠君之心,馬上號召國人攻擊那個弒害國君的人。
我們看母親想孩子,倚門、倚閭相望的這種情景,阿彌陀佛就是這個樣子!倚門相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望眼欲穿哪,倚閭相望是還親自過來啊!所以這個攝受就能夠把我們這一念想往之心、欣慕之心,給激發出來。我們去那個地方,就好像牢獄的囚犯奔向自由一樣,所以這正好就迎合了眾生趨樂避苦之心。我們每個人都有趨樂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哪個是樂,哪個是苦。
我們是以苦為樂,以樂為苦的,所以顛倒啊!現在這個淨土法門要把顛倒的再重新顛倒過來就正了,我們一切眾生的本具的佛性,那種涅槃的常、樂、我、淨,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境界。
我們在這個世間,用一種能所的對待,以無明的妄心,受貪瞋痴三毒煩惱的鼓動,造作種種的惡業。這樣的三界,這樣的世間是苦不堪言的,是火宅,我們在這裡倍受煎熬;而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涼池,能夠以八功德水滋育我們的法身慧命。
我們看淨土經典,一定是將這鮮明的對比來展示給我們,那是驚心動魄的!唯有鮮明的對比,才能把我們在無明顛倒當中的那一念善的種子激活出來,我們將它埋得太深了,一定要有很強的穿透力,才能把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種子顯發出來。
所以我們說什麼叫智慧?你能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甚深的智慧,出離心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最高的道心!如果沒有出離心,那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相應哪,解脫不了的。
所以淨土法門的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一定要發這個願,這個願是建立在甚深般若智慧的基礎上的!而這一點,正好就是淨土法門以折服和攝受兩門來讓我們成就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