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亡速度快慢有四種」

感恩慧律法師開示:

當人欲臨終的一剎那,是隨業力而流轉,業力不可思議,業力能障聖道,業力能抵須彌山,業力能深入大海,業力能使我們上昇與隨落;業力在凡夫(梵語prthag-jana)立場來說,是染污的,是不淨的,是執著的,是障礙的,是不自在的,是黑暗的,是痛苦的,是無奈的;總而言之,是不理想的、是不吉祥的象徵。

命終之時,心若解脫(梵語vimoksa),心就能即刻脫離身體;心若無解脫,心就會隨業而流轉,因此,有快有慢的差別。現在依佛經的內容來說明,死亡的速度快與慢,可分為四種:

死亡速度快慢分四種:一、大惡者。二、大修行者。三、大善者。四、非善非惡,小善小惡者。

一、大惡者

是指一生當中,為人不樂善,狡猾險惡,為惡不悔,搶奪殺戮,犯科逆法,走法律漏洞,經濟犯罪,惡性倒會,姦淫滅屍,如是等輩,可謂大逆大惡,罪惡貫滿,業重甚難革除,若臨命終之際,隨惡業直接墮落地獄(梵語naraka)、餓鬼(梵語preta)、畜牲(梵語tiryagyoni),於三惡道中,遭受無量業力果報之苦。

如佛陀時代的提婆達多,一生皆與佛作對,不經過零點一秒之間,更不須經過中陰身,死得快,意識去得快!死後直接墮入地獄,於無間地獄受業力果報之苦,如此之輩,超度都來不及了,敲破十多個木魚,要超度成功,困難甚因難,是名大惡者。

二、大修行者

在心地的功夫已成熟,心地已開悟證成菩提(梵語bodhi),本性具有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adhijnah),神通變化自在,無所障礙,心地無染無雜,心中無罣礙,無有恐怖,無顛倒夢想;不隔毫端,當下就能捨此肉軀,毫無執著,毫無戀情的捨報(證入涅槃),這也同樣不須要經過一秒鐘,心即時與肉軀脫離,表現出修行者本有的實證功夫。

如當初的佛陀與諸大菩薩、阿羅漢、緣覺乘(梵語pratyekabuddha-yana)、以及歷代高僧大德們,就有這超然的實證果位,現在舉一個命終能大自在的一位聖僧,供給大家共參法味: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證得果位的聖僧,高峰妙禪師正是,有一天他欲入涅槃(命終),在當天的早上為門人(弟子)講經說法。

並開示道:『諸位弟子,師父本日中午十二點,準時要入涅槃(梵語nirvana),諸位對佛法有疑惑之處,請速問,不然日正當中,師父要入涅槃,請諸位努力辦道,珍重!珍重!』

只見大家默然無聲,一片寂靜,大眾師既然無人發問,高峰妙師即宣佈散會,期會之後,有些人相信師父確實有相當的境界,深信不疑,今天中午入涅槃是肯定的,毫無異論;但是有些人,對師父的功夫不能正見,免不了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七嘴八舌的,疑惑不解。

時間過得真快,時間是十一點三十分,高峰妙禪師叫侍者扣鐘擊鼓,全寺的出家眾約五百多位,浩浩蕩蕩雲集在大雄寶殿,這時候,只見高峰禪師端坐在大殿正中央,容貌泰然,安祥自在,一點也不像要入涅槃一般,大眾師排班完畢。

高峰妙禪師道:『諸位門人,現在是我要臨入涅槃之時,如果對如來正法有疑惑不解之處,現在馬上可發問,若無疑惑,師父時刻一到,即涅槃矣!』

大殿一片空寂,一點聲音都沒有,有些大眾師心裡很難過又傷心,所傷心的,就是眼前師父即將涅槃,無法再聽聞如來正法,這麼一去與世長辭,慈容別世,永遠無法再相逢,內心惆悵不已!悲離之情由心所發,沉痛萬千;有些大眾師皆已開悟者,默然無語,以待師父圓寂,從容不迫,自在自得,這時候,時機成熟,一切無障礙。

高峰妙禪師又開口道:『既然大眾師無所疑惑,師父要入涅槃之前,為證明我佛門弟子依教奉行,依法受持,皆可證成無上菩提,絕對沒有白費,福不唐捐,功不可沒,因此,師父露一手小神通,讓諸位能更肯定如來正法,對修行了道能因此倍增。』

大眾師同時言道:『唯願師父慈悲示教,愍懷眾生,苦口婆心,引導弟子共證菩提,不失大眾所望。』

高峰妙禪師言:『善哉!善哉!既然如此,老衲將請問大眾師:歷代高僧大德入涅槃,乃至往生者,其命終的一剎那間,入涅槃的型態有那些?往生時模樣有那些?』

大眾師言:『師父!據我所知,入涅槃的型態,包含有躺著入涅槃,有側著入涅槃,有坐著入涅槃,有站立著入涅槃!如此一來,以站立著入涅槃,最為殊勝難得!』

高峰妙禪師言道:『既然站立入涅槃最為殊勝,那麼,除了站立入涅槃以外,還有什麼入涅槃更殊勝的呢?』

大眾師言:『師父啊!以站立入涅槃來說,實在不簡單,太不可思議了!乃是空前所未有,獨創一格,非證悟者所不能及;除了站立入涅槃之外,實在沒有再特殊的入涅槃之型態。』

高峰妙禪師言道:『諸位門人,師父活在這世間,今天是最後的一日,以往的我,從來沒有顯過神通一次,出家人沒有必要的時候,不可隨便顯露神通(梵語rddhi),知道嗎?今天師父就是要以倒立著來入涅槃,也就是兩手掌於地面,兩腳朝著天空而入涅槃,絕無戲論!』

大眾師言:『師父啊!你可不是開玩笑吧!這不是小孩玩耍,更不是疊羅漢,這話是真的嗎?』

當下五百多位雲集來的出家眾,議論紛紛,你一句我一句的;有的人說師父吹牛,有的人說師父的境界深不可測;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說飯可以多吃一點,生死大事不可亂說;有的人說師父從來都沒有說過謊話,大家不要爭了,我們每個人都有眼睛等者瞧:

高峰妙禪師觀望時機一切成熟而言道:『我不但倒立著往生(入涅槃),同時在一剎那間即時入滅,不須經過一秒鐘的時間。』於是就拿了一粒小石頭傳給他的弟子,並且說:『將這塊石頭往虛空中一丟,當這塊石頭還沒有落地之前,我即時倒立成就,不但倒立成就,同時也就在倒立的同一時間入涅槃了,圓滿我一生出家修行終程。』

高峰妙禪話一說完,大眾師聽完言些話,心裡卻有所震撼,瞪大兩眼,等待一幕一幕的演變下去。

這位拿小石頭的弟子說:『師父啊!你準備好了沒有?你真的能入涅槃嗎?我現在即刻要將小石頭往虛空中丟,我不再等候了!』

高峰妙禪師言道:『是我在等著你,不是你在等著我,入涅槃早就入涅槃啦!而且天天入涅槃,天天在涅槃中,凡人不知又不覺,老衲何嘗有生又有滅呢?凡夫眾生於不生不滅中見有生滅。

弟子啊!時候不早了,日正當中,十二點整,可以將小石頭往虛空中丟了,諸立弟子們,菩提路遠,為開悟證果而努力,珍重!珍重!』

禪師話一說完,弟子即時將小石頭往空中一丟,只見高峰妙禪師以輕快的腳步移動。

高聲喊著:『弟子們!煩惱(梵語klesa)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一不二,正等無異;後會有期,諸位多保重!』咻一聲,瞬然之間,當下倒立入涅槃。

如此倒立入涅槃,事隔兩天,不見高峰妙禪師有倒下來,一夥子拚命的搖動著禪師,始終不能動他一根汗毛,正在此時!

弟子議論著說:『師父如此入涅槃,大家肯定如來正法,更無疑惑,深信不移,我們將後應該加倍用功辦道,為證悟菩提而精進。』

但是如今的師父倒立著入涅槃,沒有倒下來,推也推不動,如何搖也搖不倒,勸也勸不聽,真傷腦筋,火葬也不行,土葬也不得,這樣維持下去不是辦法,後事總要有個妥善處理才對!

有一位弟子發言道:『師父乃為聖僧,其禪定境界深不可測,非人力所能為;師父有一位妹妹也出家,當比丘尼(梵語bhiksuni),修行也相當有成就,師父平常最聽她的話,我們應該請他妹妹來處理,或許有辦法,不知大眾師意下如何?』

大眾師聽了這段話,覺得蠻有道理,於是透過種種人士關係,請他妹妹來了,高峰妙禪師的妹妹(比丘尼),輕而易舉的說了五句話,高峰妙禪師當下就倒下去了,很管用!

他妹妹(比丘尼)唱言道:『哥哥啊!你生也古怪,死也古怪,於下你的古怪,是多麼自在!』

禪師被他的妹妹這麼一說,如雷貫耳,震醒了他,出了禪定(梵語dhyana),瞬間倒了下來,已經往生三天了,接著禪師又爬了起來,又說了幾句話:

高峰妙禪師言:『妹妹啊!難道我這樣死不對嗎?這樣死不對,再重來!』

於是禪師果然真的又入涅槃了,這一下子真的永入涅槃,與世訣別矣!

由此可知,大修行者,畢生苦修歷鍊,為明心見性刻骨銘心,為證悟菩提,忍受勞苦;為脫離六道輪迴而邁進,大修行者一旦證悟菩提自性,了知菩提自性,不生不滅,本自清淨,與十方諸佛清淨自性平等無異。

因此,對世間五欲(梵語pancakamah)六塵(梵語sadvisayah)無染無雜,心不被境轉,欲望沾染不得,自性能自在無礙;所以在命終之時,心就不會戀戀世間,執著世間,依依不捨世間,一剎那之間,意識馬上可以脫離肉軀,而得自在,是名大修行者,死亡速度如瞬眼間。

三、大善者

指一生樂善好施,有貧窮困難者,能發大慈悲心,因而施捨錢財米糧給貧困者;或別人有不如意,情緒低落,心神不安,於此能發大慈悲心,布施法語,安慰他人,普令離苦得樂,精神和協統一,做施無畏者;別人病苦無法送醫,能為病患者送醫付醫藥費者;能普勸他人行素食,多行放生業,不從事殺生業者。

鼓舞他人常行助印佛經,聽聞佛法,能普勸他人歸依三寶,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共證菩提者;建築佛寺,興建道場,普施三寶(梵語tri-ratna),令道場早日圓滿,給與社會群眾可共參佛法,禮佛瞻仰三寶,令出家師父講經說法,度化無量眾生者。

這一切行為舉動,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

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種什麼善因,必然會得什麼善果;一個人活在世間,日積月累,持之以恆,都不斷的一直行善,整個腦海裡都是慈善的業識種子,所念的是慈善,所做的也是慈善,心行與所做皆是慈善之業。

是故,當此人欲命終之際,整個腦海裡所浮現的業識種子,都是慈善業識,心生喜悅,命終就是憑此慈善喜悅之心,一剎那間,而得生善道,乃至念佛得以往生淨土。

四、非善非惡,小善小惡

非善非惡者,就是不很明顯的善與惡;小善小惡者,就是一生中為善不大,為惡不大,平平凡凡度一生,庸庸碌碌混過一輩子,如是之人,在命終之時,沒有大修行的種子,也沒有大善種子,更沒有大惡的種子;這時候命終者的心裡業識,非常薄弱,對世間易生執著,戀情世間,不捨世間,因此,心生大苦惱,顛倒罣礙,妄想紛飛,內心凌亂,七上八下,意識緩慢脫離肉軀,業障(梵語karmavarana)一旦現前,易墮入三惡道。

所謂:陰境一現前,瞥然隨它去。

通常佛門中所說的超渡者,一半以上皆指這一輩的人士;大修行者,都已開悟證成菩提,不必超度了;大慈善家,心地皆是慈善業識種子,往生善道能自在而去,不必超度了;大惡的人,一生都是造一切惡業,心地染污不清淨,全身強而有力的惡業種子,命終即刻隨強而有力的惡業種子,牽制墮落三惡道,由不得自己作主,隨業所牽,直接墮落惡趣,不必超度了,若要超度困難甚困難;所要超度乃指非善非惡,小善小惡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