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間四事難長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於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鬱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佛陀就跟他開示說,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無常」

就是說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第二,「富貴者必不久」

就是說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慳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布施,富貴就不長久。

第三,「會合者必別離」

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第四,「強健者必歸死」

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有死亡的時候;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後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說了四句偈: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這位婆羅門恭聞佛陀為他開示這些偈語,心便開解,而作比丘,深觀無常,終於證阿羅漢。

以上故事出自於:《法句譬喻經》卷一,無常品之四。

昔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辯,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便喪亡,田有熟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憒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傳聞人說佛為大聖、天人之師,演說經道忘憂除患。

於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禮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愛以忘憂,卒得重病舍我喪亡,天性悼愍,情不自勝。唯願世尊垂神開化,釋我憂結。」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解,願作比丘,鬚髮自墮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


五種喻義思無常

為什麼我們要經常思無常呢?萬事萬物都沒有永恆的存在,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外器的所有環境,小到剎那生滅,大到宇宙的「成、住、壞、空」都是如此。內器一切眾生,也皆處於無常變化中,沒有一個能免於死亡。過去七佛均已示現涅槃,所有歷代的高僧大德也沒有永恆陪伴在我們身邊,一切曾經叱吒風雲的皇帝、君王,無數聲名顯赫的權貴富豪,都不能抵禦無常的到來,正所謂「死期不定,無常總在」。現在我們通過五種喻義來思維「無常」這個無處不在的伙伴。

第一、 生際必死

無論是皇親貴族還是貧民百姓,出生來到人世間,只能一步步走向死亡。有些人在嬰兒階段就夭折了,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往生了,還有些經歷了無數生老病的痛苦,就算人壽很高,也終有撒手人寰的一天。人們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甚至行為處事常常狂妄到忘記自己隨時可能死亡。有生必有死,如果生時將暇滿人身浪費在各種世俗慾望的追求中,對正法卻毫無希求之心,對輪迴中的我們,就毫無意義與利益可言。

第二、 積際必盡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你所累積、聚集的一切名利財富、古董珍玩、房屋親眷等等,在臨死之時什麼都帶不走。無論是國王的江山還是乞丐的討飯碗,在臨死之時都一樣,全都帶不走。《入菩薩行論》中告訴我們:「縱然多資財,久樂常受用,終如賊人奪,似奴空手行。」有一些人發願追求更大的財富和權利去利益眾生,身口意卻被世間法捆綁束縛地不得自在,最後往往只是沉迷於對各種慾望的追求之中,喪失出離心,退失信心,行持惡業不自知,不斷墮落,離究竟解脫越來越遠。

第三、 合久必分

《寶頂經》中告訴我們:「此生敵友實無常,轉瞬即逝如湍流,愚人不知其迅猛,常因貪著陷迷亂。」萬事萬物以因緣和合而聚,緣聚緣散無有恆常不變的道理。敵會變友,友會成敵;苦中有樂,樂中藏苦。夫妻、親眷之間,無論是甜蜜地互相愛慕,還是每天爭吵不斷,都有分離的一天。一切相聚,必將分離。

第四、 堆際必倒

歷史上無論曾經多麼輝煌的建築,都有坍塌的一天。無論是由細胞堆積起來的人,還是由磚瓦堆積起來的房屋,無論是泥土堆積而成的高山,還是水滴聚積而成的河流,都會在無常中有毀壞滅亡的一天。

第五、 高際必墮

無論多麼位高權重、聲名顯赫之人,都有墮下的一天。大到朝代的更迭中,不可一世的君王命喪黃泉,小到任何人在追求超越自己的過程中,一定會在某個高度墮落塵埃。反腐倡廉中,多少貪腐高官落馬,多少行賄作惡的權貴成為階下囚,沒有人能夠永遠高高在上。

以上,我們以五種喻義思無常,無論你是不是信佛,常常思維無常,都將對你的人生帶來非凡的意義。明白了外境與內境皆無常,就不會執著在眼前的煩惱與痛苦中,讓身心持續煎熬。《華嚴經》中有云:「心似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皆從生,無法不造作。」我們必將死去,所以不能再昏沉度日,任由生命一天天空耗直至走向死亡;「死期不能定,任誰無力救」,這不是消極,恰恰是最大的積極,讓我們能夠重新認識人生,珍惜每個當下,累積福報、懺悔罪業、祈請上師佛菩薩的慈悲加持。

「明死誰人知,今日當精進,彼死主大軍,豈是汝親戚。」修行人看待死亡,就如同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樣,內心安寧且充滿喜悅地擁抱死亡,而觀修無常,實則是修行的重要竅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