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命終之後都必須火化,因火化之後對肉體才不會執著】

感恩慧律法師開示:

接著,談「火葬」。佛在世時,阿難有一次打坐,看到鬼爭奪屍體,想得到死屍,他看得全身都起疙瘩。佛陀說:「人死以後,有守屍鬼。」佛陀認為出家人,命終之後都必須火化,因火化之後對肉體才不會執著,而一直在那兒團團轉。那是因愛而產生執著,人對自我的執著太厲害了。

比如,我有一位六嬸,因尿毒症而過世,死後透過「牽亡魂」亡魂都還知道我嬸嬸家中的各種事情。人已經去陰間了,但其心仍然活在陽間,還煩惱她兒子沒結婚,一直哭訴著在陰間的不如意,說她在「枉死城」中;她說本來生命還未到結束的時間,只因生前自己不識字,常請求她丈夫帶她去看病,但其丈夫不願意,才一天拖延過一天,直到最後死亡。總之,一些人為因素,使她提早結束生命。你看這個例子,雖然是人為的因素,但人畢竟都走了,執著還是不放。

說到人為因素,有個問題也順便提一提。就是有人把生病都說成是業障的這個問題。病苦也是一種業力沒錯,但也必須去看醫生以減少痛苦,才算是一種「智信」,有智慧的信仰。不可整天要依靠大悲咒水,有時一定會咳死的。如果,醫生的醫治已經沒有辦法了,或許,這是一種冤業牽繫著,不能化解,這種情形用大悲咒水才有可能。

人的病苦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病,一種是業障病。有一種病是怎麼醫治都不能痊癒,再吃多少藥都沒有辦法治好的,看遍所有的大醫院都醫不好,這種病叫作業障病,是無形的業障。到了這個時候,碰到這種情況,可以禮誦「三昧水懺」化冤結,或持大悲咒、普門品來解冤釋結,病苦才能慢慢改善,否則是沒有辦法痊癒的。

但是生病不看醫生,到頭來病又好不了而怪罪佛陀無能,這是不對的。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我們自己沒有智慧。所以一方面求佛菩薩加被,一方面還得請醫生診療。

以前我有一次牙痛得很厲害,去求懺公師父為我加持大悲咒水,被師父斥責「迷信!牙齒痛就給醫生看。」他說:「生病找醫生,才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你已經看遍所有醫生未見效用,再來持大悲咒,我想也許會有感應;因找不出病源,知道它是業障現前。

所以說:有生理病與業障病之分。當你被刀嚴重割傷了,血一直流著,你是送往醫院(先想辦法止血)呢?還是送往佛堂呢?只是在佛前持咒、誦經,我相信血仍然照常流著,不會停的。

我們回到火葬的問題。佛在世時,知道眾生執著太重,所以佛陀就主張出家人死後「火葬」,以免對色身產生執著。

當時,印度人如果火化後,就把骨頭拋入恆河中;但是今天的台灣,「火葬」的處理方式與印度不同,台灣都將骨灰放入納骨塔中。放在納骨塔中,按時祭拜、唸佛、誦經,所以,火葬一定比土葬好。我常對我媽媽建議說:「妳臨命終後,我採用火葬方式燒一燒,比較乾淨。」我媽媽常哀嘆說:「死了一次已夠可憐了,還要火化死第二次。」老人家都把火葬看成了再死一次,認為火化燒下去一定會很痛。其實,我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土葬才是比火葬更麻煩,火葬比較清潔這是絕對的(而且神識早就不在身體了,哪會痛。)。

有一位學生告訴我說:「有一次家人去撿骨,撿其姨婆的骨頭,打開棺材一看,頭部腐爛半邊,已葬了好幾年,身體還不腐爛。那屍體其臭無比,後來用勾子從頭部勾起來拿到河邊用水沖洗,再用消毒藥水。」家人被難以忍受的臭味薰得嘔吐得很厲害,三天三夜吃不下飯。在座若有人要修「不淨觀」的,這種事情最刺激。

人如果還執著這個世間,還不想要一心唸佛的,看臨命終的人死亡,還不夠刺激的話,就看看這種半腐爛的屍體,甚至把它拍成照片貼在飯廳......,以後我們就會了解「美的本身就都是一種欺騙」。


死後你的墳墓與你有關嗎?

寂靜法師

我們人不可能永遠都在,那最後我們要歸到何處?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壽命,覺得可以活多久? 死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管我們念了博士還是賺了十幾個億,在死的時候都將百分百全部歸於零,都會有無量的痛苦加註在你身上。

所以,我們一下就洞察到了,在死亡的那一刻,世間所有的快樂和成就都會被磨光,人間的成就,不管是多大的官、多大的名,在死亡的那一刻都將歸零。

我們就是想通過一些方法,一起走完這一生。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念博士、不要財富了,而是我們要如何使用好博士和財富,來為我們當下的生命創造價值。

因為我曾有過瀕臨死亡的體驗,在恐懼中深刻體會到了那一刻什麼都不是我的。所以,我發了一個願,我想要號召中國1億人把骨灰直接灑了。為什麼?因為活著的時候就沒利益過多少人,死了埋個墳堆還嚇人,活著的時候對世界的貢獻不多,死了還佔塊土地,費幾個石頭刻墓碑。

如果認為人死如燈滅,那墳墓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死了會轉世,變成另外一個人,那另外一個人和這個墳里埋的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人死後上天堂去了,別人的磕頭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死後去了地獄,那點幾柱香就可以從地獄跑出來了嗎?

從這裡我們一下就可以悟到了,墳墓和我們過世之後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要活在當下,不要考慮死後誰能記住自己,我們現在就要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活在當下讓生命有喜悅。

人一定要把人生看得越簡單越好,這樣我們就輕鬆了。我前幾年去都江堰般若寺,一個人住在寺院後山的茅棚里,有一天我到台階上曬太陽,看到了蜻蜓飛呀飛,輕盈美麗,我突然想,如果給蜻蜓身上加一個金戒指、鑽石戒指,那它肯定飛不起來了。

後來,我去峨眉山參加思八達集團的宗教智慧課,上台和一千多個企業家分享兩個問題,為什麼野鴨子飛的起來家鴨子飛不起來?為什麼家鵝飛不起來天鵝飛得起來?他們回答我,因為太肥了。

肥有兩種,外在肥不叫肥,內在肥才叫肥。內在的肥就是業障太重、煩惱太重、心中有太多的放不下。為什麼心中有太多放不下?因為外面東西太多,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讓心輕鬆起來。

其實,人一輕,智慧就會長、喜悅就會長。所以,盡量用一些方法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越來越輕,而不是變得越來越重。比如,貪心就會變重,捨心就會變輕;有愛就會變輕,有恨就會變重,我們不要去抱怨這個世界,我們不要想佔有一些東西。

正如,我們表面上佔有了手機,實際上我們卻被手機佔有了;我們表面上佔有了房子,實際上我們卻被房子佔有;我們表面上佔有了車子,實際上我們卻被車子佔有了。

為什麼古人讓我們看淡一些?不是說讓我們不要世間的財富、名利等,而是說我們要合理去使用它們,把它們調整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在精神與物質上找到一個平衡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