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空老法師:臨終見到過世的家親眷屬,千萬不要跟他走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這一段經文很重要。臨命終的人,我們見過不少,在病重的時候他會跟旁邊的人說,他看到什麼人來了;所看到這些人,都是他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他看到了。是不是真的家親眷屬?不是。而是他的冤家債主,變現出他家親眷屬、朋友的模樣來接引他,接引過去就來報復他,來報仇,這我們要曉得。因為看到家親眷屬,很容易就跟他走了。特別是我們念佛助念,助念的時候最要緊的把關就把這個關口,他一聽一說說是'見到什麼人了',立刻提醒他不要理他,一定要等阿彌陀佛現前,你跟阿彌陀佛走。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不管什麼人現前都一概不理睬,他真正不理,那個現像沒有多久就沒有,就走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臨終的開示,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時時刻刻提醒他,真正是日夜二十四小時不可以間斷。唯恐我們一間斷、一疏忽,被這些冤家債主變現家親眷屬帶走了,這是臨終助念不能不知道,所以助念有大利益。助念的人以真誠清淨心、慈悲心,念這一句佛號,助念的人愈多愈好,這個磁場殊勝,可以讓這一些惡道鬼神不敢接近;助念的人少,助念的人沒有誠意,惡道鬼神就得其便利,他就趁虛而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所以有人來問,萬一找不到人助念,我們用念佛機可不可以?只能說比沒有好一點而已,最好是能有人去唸,那個不一樣。

凡是臨命終時遇到這些狀況,決定都是落三惡道,如果他生前再造種種惡業,那就更糟糕了!地藏菩薩也救不了。死生是大事,死了之後往哪一道去,這非常嚴肅的問題。所以人在生病的時候,惡鬼妖魔來擾亂,這個經上講一生一向行善的人都很難避免,何況造惡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決定不差,果報之現前,那就在緣具不具足。緣具足,果報就現前了。

所以我們送往生,送往生實在講幫助一個人作佛,我們一生當中是行善,還有什麼樣的善事,能夠送人去作佛這一樁善事大?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所以在臨危之人,你能夠全心全力去照顧他,時時刻刻提醒他,這就是跟這一些無數的惡鬼惡神跟他作戰,一定要能戰勝他,這個亡者順順利利往生,得到佛接引。即使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如果遇到這樣的增上緣,他也能往生。

恭錄自《地藏經講義》


臨終遇到障礙怎麼辦?

病人的病勢若是到了嚴重階段,助念的人要警策病人:「還有什麼事情掛礙沒有?」假使病人有事情掛礙在心裡,必須要趁病人還會講話以前,及早把他解決了,免得障礙往生西方。如病人並沒有什麼事情掛礙,那麼問過一次,以後不可再問,以免病人分心,忘失正念。注意!注意!

病人若是心懷疑惑。認為自己發心念佛,時間並不長遠,又怕罪業很重,西方是不是能往生。這時,助念的人就要對他說:「發心念佛遲早是不妨的,就是你到了臨終的時候,受善友開導,才發心念佛,也是能往生的。

佛經上說:『在一生中造過很多又很重罪業的人,到了臨終,受善友開導才發心念佛的人,也可以往生西方。』佛經上還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除八十億大劫生死重罪。』因此,發心念佛並不長遠,或罪業很重的人都不必疑心,只要你一心念佛,決志求生西方,到了命終,肯定能親見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往生西方的。」

如病人有愛戀眷屬和財產的思想,那麼助念的人,就要對他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是苦惱得很的。老了也苦,病了也苦,臨死更苦,那種種苦楚,真是說不盡的。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人是快樂得很,永遠不會老,不會病,不會死,那些快樂也是說不盡的。你一定要求生西方,又要度你這些眷屬也生西方去同受快樂。你的這些愛戀眷屬和財產的念頭,是能阻礙你往生西方的,要趕快統統放下,一心念佛,讓自己先到西方。

你生到西方,就有種種的神通道力了。依靠這些神通,乘願再來度你這些眷屬人等,那一定能使他們個個同生西方,同做彌陀的法眷,永久同受快樂了,從今以後,若再動念想到眷屬或財產,那麼你就應該重責自己說:『這個世界有這樣多痛苦,西方有這許多快樂,我為什麼還要這樣顛倒,愛戀眷屬和財產,障礙自己的往生,又耽誤了生生世世的眷屬不能得度呢?若是能這樣責備自己,以後就能一心的念佛求生西方了。』

若是病人疑心:『自己到了命終,不知道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我?』那麼助念的人就要對病人說:「現在見佛不見佛都沒有關係。假使現在還沒有見佛,只要你一心專念,到了臨終必定會見佛的,最要緊的是你自己不要放鬆這句阿彌陀佛,必須念念相續直至阿彌陀佛現前為止。這樣,到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在念佛的心中顯現,來接引你,你也在念佛的心中,隨佛往生西方。

你要一心念佛,懇切念佛,不可再生疑心。疑心一生,你的心就和阿彌陀佛的心阻隔了。你若不生疑心,一心念佛。你的心就和阿彌陀佛的心感應道交,必定往生西方。因此,你應該一絲一毫不要起疑心。當知行人臨終見佛現前接引的時間是有早有遲的,早的在一二日前,或數小時前,乃至數刻鐘數分鐘前,若是遲的,要在行人將斷命根最後一剎那(神識當離體的時候),佛才應念現前(感應道交)。佛現前時,即是行人見佛往生西方的時候。」

病人在夜間或白天,或在念佛定中,或在夢中,如見到什麼惡形,聽到什麼惡聲,心生驚怕妨礙正念,那麼助念人就要對病人說:「這些惡形惡聲都是多世以來和你有冤讎的冤家,知道你發心念佛決定會生西方,特地現這種兇惡的境界來使你心生驚怕,障礙你不能念佛往生西方。你應該依仗佛力,大雄無畏,不生懼怕,不要理他,不要聽他,專心注意這句阿彌陀佛,念念懇切至誠,不可有一念間斷。那麼魔鬼冤讎,就沒有處所依立了,自然就消滅了。

「如或看見你自己家裡亡故的眷屬,象祖公、祖婆或父母等人來接引你去,你要知道這些祖公、祖婆、父、母等人都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裡的鬼神變化出來騙你去到地獄三惡道裡受苦的。你都不要理他們,只牢牢管住自己這句阿彌陀佛,念念不可停歇。那鬼神所變化的父母等人自然會沒有了。

再或看見什麼天人、神人來接引你去生天或做神,你切要謹慎,你的心念絲毫不可被他們動搖,只有西方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接引你,那時你才可以去。因為阿彌陀佛是由你自己念佛的心所感的。你的心若是念念念佛,那西方阿彌陀佛就在你自己念佛的清凈心中顯現接引你,而你也在自己念佛的清凈心中隨佛往生西方。注意!注意!」

——摘自《飭終須知》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淨界法師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一定有原因的,沒有一件事情莫名其妙出現的。你今生會投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你今生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你今生你可以享受多大的福報,你的壽命有多久,你今生誰會做你的子女,都一定有道理的,沒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出生的,這個道理簡單的只有兩個字就叫業力。

我們一個人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個外面,我們說一個凡夫,臨命終的人就是內憂外患,外在有業力的牽動,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生死業力,它不會放過你的,你只要念頭一動,被它帶走了,它在外面跟你招手,它說來啊,我有很多快樂的果報等你去。

很多祖師在臨終,阿彌陀佛現前之前,它是先現天的果報給你看,你臨終的時候看到宮殿,看到很多快樂的資具你心動不動?你想,如果你沒有真實的把人生參透,你肯定念頭一動就完了,阿彌陀佛連來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你的心跟它感應了。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是內憂外患,內有妄想顛倒干擾你一念往生的心。所以我們往生的心,臨終的時候是很辛苦,好不容易栽培一個往生的善根,內有妄想的干擾你,外有業力的引誘你,糟了!你只要稍微一點差錯,一念差池全體殘,你今生的修學全部白費了,你來生再一次,但是來生不見得就比今生好。

諸位你要知道,你今生衝不過去,來生更糟糕了,因為環境更糟了。所以你遲早要解決這個臨終正念問題。臨終的時候就是怎麼樣,就是算總帳,臘月三十算帳,你平常欠人家的錢都得還了,不只是今生喔,是過去生所修的善惡業一時都現前,平常打的妄想也現前,當然我們念的佛號也現前,所以這個真妄交攻。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栽培了淨土的善根,我們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信心,我們對淨土的功德有願力,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一句佛號信願具足,但是關鍵是誰能夠突破障礙,誰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關鍵在這裡。諸位,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我再講一次,過去的你不會放過你,你過去的生命留下的問題,難道它會放過你嗎?所以你沒有突破你的障礙,你怎麼見到阿彌陀佛?

你淨土宗往生是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的,我們可以不斷煩惱,但是你一定要想辦法,讓煩惱不干擾你,要沉澱下來,這個就是調伏力,這個就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你不能讓你的業力,跟妄想沉澱下來,你就不是業力的對手。

所以古人說,帶業往生,是帶種子,帶業力的種子,不能帶業力的現行,這句話你要聽清楚。沒有一個人是臨終很躁動不安的時候往生的,沒有一個人。所有往生的人,臨終都是寂靜安穩的,這是固定的相貌。如果你看到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內心很躁動不安,這個是非常不吉祥,大概不太可能往生,因為你那個生死業力的相狀,都現前,輪迴的相狀都現前,你這個時候,哪是你一個驚慌失措的時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臨終要往生這個人一定是,不管他遇到什麼障礙,他的心一定是非常清楚明瞭,寂靜安穩,安穩寂靜,這是共同相貌,然後提起佛號,他要能夠不隨妄轉,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消業往生,所以我們業力一定會干擾我們,但是你有本事不受它干擾,如印光大師所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不可能修到「業盡情空」,業力不干擾你,妄想不干擾你,那你是修到業盡情空,那你不是一般人了,我們一般人能夠修到不隨妄轉就不簡單了。

所以我們做不到祖師的正念,萬里晴空,一輪明月,沒有任何烏雲,做不到的,這不是一生做得到的。我們可以做到雖然有烏雲,但是這個烏云不能夠遮蓋我的光明。

所以不管我們過去做了什麼,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說,現在過去留下了問題,我們現在必須要繼承過去,但是重要就是說,你怎麼去面對你的過去,能夠從過去的業力跟妄想中走出來,我們現在後悔都沒有用,關鍵是我們要解決,我們要怎麼樣面對未來,一個人要能夠面對未來,首先你要先面對你的過去,你沒有辦法從過去走出來,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走不出過去就失去了未來,那走出過去,那只有一個方法,般若波羅蜜,沒有其它的方法,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否則你怎麼說,你今生短短的幾十年的修學,你憑什麼能夠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我們經歷過這樣多的生命,每一期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很多的顛倒妄想,留下很多生死業力,要以經典來說,我們由生死業力所留下的顛倒妄想,如果有相狀的話,盡虛空不能容受,這就是我們的過去,你怎麼辦,只有靠智慧來面對,你別無選擇了。

所以我們研究智慧以後,我們開始知道怎麼去處理過去,當然這智慧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佛陀的傳承,經過祖師的開導。如果今天你對佛教的修學,你不是只是希望能夠讓你的生命離苦得樂而已,你更重要是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你要注意臨終的正念,你就要去注意,你怎麼面對你的過去,所留下的業力跟妄想,因為臨終的時候肯定是內外夾攻,外有業力的干擾,內有妄想的障礙。

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學習佛法的主要因素,我們怎麼面對我們的過去所留下的障礙。好,這個就是,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去培養臨終的正念。當然剛開始你要先有個目標,我們要從過去跳脫出來,你先有個引導,你前面要先有個方向,你要先發願,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先要有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

你沒有目標,你就很容易被過去牽動。所以發願是第一個,引導力。第二個安住力,你要不隨妄轉,你心中一定要有個房子住,你要先安住下來,調伏跟安住是分不開的,你沒有站穩腳跟,你打不出好的少林寺的招式出來,不可能。

這就是安住力,然後再調伏力,這三種力量就是我們,其實我們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在無量的妄想當中,打下三個木樁,就是引導力、安住力、調伏力,你三種功德力具足了,那剩下就是你的生活歷煉了,慢慢讓它增長廣大。

但是起碼我們剛開始,先把這樣的雛型建立下去,先把這樣的一個概念先建立下去。所以理觀,它可能是一個薄弱的概念而已,沒有錯,但是你這個薄弱的概念,經過你修行篇的後面的行門的歷煉,它就慢慢的增長廣大,它要事修。

所以理觀要有事修來磨煉,但是如果你連理觀的雛型都建立不起來,你事修你就是在修福報,因為你沒有心地法門,你就是完全在修習善業了,那就糟糕了。所以理觀的時候,是一種概念的修學,是一種思想的建立,但是到了理觀以後我們開始,下一堂課講到歷煉的事修。好,這就是我們講到,前面兩科的主要的因素。


如何確保臨終時處於善心中,不被惡念所轉

龍樹菩薩在《養生篇》中說:“一切眾生之功過,皆以串習為根本,習慣悉皆依自己,是故串習德最勝。” 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的功德和過患都依賴於串習,而串習則取決於自己,串習的力量是最大的。因此我們應該在功德和善法方面多串習。

在座的很多人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在此過程中,也許串習過一些好事,也許串習過一些壞事,這主要取決於自己,並不完全是別人強迫的。現在我們懂得了佛法的道理,在以後的有生之年中要盡量斷惡行善。當然,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和今生前世的因緣不盡相同,有的人不一定能完全行持善法,但無論如何也要盡量行持。如果能養成行持善法的習慣,將來一定會成熟快樂的果報。

如果是長期行善之人,臨終時自然會出現善妙的境界;如果是天天造惡業的人,不要說臨終的狀況不妙,甚至平時做夢也是噩夢。比如最近你跟別人吵架了,也許這幾天你做夢都在吵架。如果白天一直想著賺錢,晚上你就會夢到賺錢的事。學生臨近考試了,如果他特別執著,也會夢到考試的事。

一個人是上升還是下墮,臨終之際的心念最關鍵,那時千萬不要產生惡念。如果覺得要產生惡念,一定要提醒自己:這輩子即將完結了,我千萬不能以惡念來結束這一生!當然,臨終的心念是善是惡,生前的串習是最重要的。

我們看幾個這方面的例子。

從前藏北有一個殺過很多旱獺的牧民,臨死時他的境界中出現很多旱獺來害他,他喊著:“請殺掉這些旱獺,快把牠們趕走。”還有一個獵人臨終時說:“給我拿火槍來,這些鹿要殺我。” 最後在慘叫聲中死去。一個喜歡吸鼻煙的人作出吸鼻煙的姿勢死去。一個裁縫作出縫紉的姿勢死去。一個商人臨死時說:“拿賬本來”,最後邊數賬邊死去。竹青寺的一位老僧人平時喜歡念水施儀軌,因此他念著施水咒:“桑巴 ……”去世了。另有一位喜歡辯論的法相師,他一邊說:“給,傑達秋堅” ,一邊作著辯論的手勢圓寂了。

總之,生前串習什麼,臨終時就會現前什麼,所以我們平時應多念佛號、觀音心咒,多坐禪,到臨終時自己就會這樣做。人生最後之際的表現怎樣,就看平時的努力如何。在學校裡,老師反覆強調平時要好好學習,這對以後的考試非常重要,可是有些調皮的學生就是不看書,臨到考試才想起老師的話:唉,要是我平時多看書就好了。修行也是同樣,上師要求我們多念佛、觀佛,如果自己平時遵照上師的教言認真修行,臨終時就好辦了。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藏傳淨土法》


如何判斷出自己臨終是否能往生

智圓法師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在目前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準確地判斷出自己臨終時是否能夠往生?我們就來談談,怎樣才能保證臨終時順利往生到極樂世界。

業成熟果報的次第

我們都知道,來世去哪裡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業,也就是依靠業的牽引決定來世的生處。從總體上看,造惡業會轉生三惡趣;造有漏善業會生到三善趣;修集淨業資糧可以往生到清淨佛土。我們從無始以來到今天為止,相續中已經積累了無量無邊的業。那麼,我們臨終的時候會受哪種業的牽引,下一世到底會在什麼地方受生呢?這就要看在臨終的時候,自相續中的哪種業先成熟。這個最先成熟的業就會牽引自己去相應的地方受生。

那麼,臨終時哪種業會最先成熟呢?

《俱舍論》中這樣講到:在自相續中許許多多的業裡面,重業最先成熟;如果有些業輕重程度相等,就看臨終時哪種業現前,這個業的果就會先成熟;如果幾種業在臨終同時現前,就看生前對哪種業串習的次數多,次數多的先成熟;如果有的業串習的力量也相同,就看造業的次序,哪種業先造,它的果會先成熟。

對於這個道理,古德曾經用一個比喻這樣解釋:在一個碼頭上只有一艘船,但是有很多人要過河。這時,如果來了一個大官,因為他的權勢大、力量大,所以一定是他最先上船渡河;如果來的人權力相同,就看誰離船最近,就先渡誰過去;如果他們離船一樣近,就看誰跟船老大比較熟悉,熟人先過;如果都是熟人,就看誰先打招呼,誰就先上船。

又好比說我要出門買衣服。但是服裝店很多,我到底去哪一家呢?如果平時對於某一家店情有獨鍾,特別信任,就會毫不猶豫、不加選擇地直接去那家買;如果都差不多,就看哪一家店離自己住的地方比較近;如果都很近,就看平常習慣往哪個方向走;如果在同一個方向,同一條街上,就看當時遇到什麼緣,比如哪一家搞促銷,就會到那家去買。這樣就很清楚臨終時到底哪種業先成熟了。

淨業成熟的情況

我們臨終的目標唯一是往生極樂世界,那麼,臨終的時候,能不能保證自己相續中的淨業首先成熟呢?現在我們依靠這種規律,來觀察一下就會知道。

首先看看自己相續當中的淨業是不是最重,重於所有的輪迴染業?

如果你淨業的成分非常大,平時根本不想輪迴裡的事,心心念念唯一想著阿彌陀佛,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又一直不斷地念佛,迴向時心也很猛利,全部迴向於往生極樂世界。這樣非常精勤地積集淨業資糧,到臨終的時候,必定已經形成強大的勢力,這樣就決定能夠往生。

如果自己的淨業不是最重的,平時造的淨業和染業的勢力均等、不相上下,那就要看臨終時哪種業先現前,也就是遇到的緣能夠把哪種業引發出來。如果當時能夠遇到善知識、善道友,在一旁提醒自己一定要求往生,要憶念阿彌陀佛,並且給自己助念。依靠這種因緣,自己的心能夠轉到求生極樂淨土上面,能夠提起念佛的心。由於自己現前的心已經緣在淨土方面,一心念佛,這樣也能往生。

如果臨終的時候,淨業和染業同時現前。比方說,道友們在助念,自己的家人在一旁哭哭啼啼,結果自己的心既想往生又放不下兒女,這兩種心同時現前。那麼就要看自己平時在哪方面串習得比較多一些。如果自己平時很多時間用在念佛方面,心裡想阿彌陀佛,想往生極樂世界的次數多一些,那麼,這時求往生的心就會先冒出來,能夠回轉心意,緣在念佛上面,從而實現往生。

如果平時串習的力量也是一樣的,就要看染業和淨業當中哪種業先造。但是這就很難把握了。

這樣分析完,一方面能清楚地知道,按照現在自己的真實狀況,到底能不能往生?另一方面也會明白,該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臨終時能夠往生。下面我們把這個問題展開來具體講講。

淨業最重,決定往生

為了能夠更有把握、更穩妥地往生到極樂世界,現在必須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古人也說:「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所以,我們要以最保險的方式去做,這樣往生的把握就大。最保險的就是從「重業」下手,讓自己相續當中的淨業成為最重。這樣到臨終的時候,自己的心識才會被淨業的力量牽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徹悟大師曾經說過:「吾人生死關頭,唯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也很明確地指出由重業、強力牽引心識的道理。

重心修淨業

怎麼才能讓自己相續中的淨業成為最重呢?首先要知道業的輕重依什麼來決定。對此,徹悟大師說:「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意思是說,業沒有自性,它的強弱、輕重等完全由心決定。因為心能造業,也能轉業,所以心的力量最重。以重心就能形成強大的業力,眾生就是被這種業的力量而牽引受生的。如果學過唯識的教法,就會很清楚這一點。這個世界上力量最大的莫過於心。所以在造業方面,心的力量越強,所集的業就會越重。

徹悟大師又說到:「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餘處也。」意思就是,如果你以最殷重的心,來修集淨業,那麼淨業的力量就會很強,會成為重業,必定趨向西方極樂世界。到臨終的時候,決定能夠往生西方淨土,而不會生到別的地方。這就像大樹或者圍牆,平時一直向西邊傾斜,等它倒下來的時候,也一定是倒向西邊。它的重心就在西方的緣故。這樣就知道,想讓自己的淨業成為重業,平時心裡的重點就要落在西方淨土,對此念念不忘,到臨終時才會有強大的力量,牽引自己往生極樂世界。

信願深切,淨業則重

具體該怎樣以重心修淨業呢?徹悟大師又說到:「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這就是告訴我們,修習淨業的時候,要想讓它的力量最重,關鍵是信心要非常深厚,願力要至誠懇切。有了足夠程度的信願之心,那麼,無論是聽到一些非理邪說,還是遇到輪迴當中各種的順緣、逆緣,自己的心都不會動搖,只會一心堅定的趨向西方。

這樣就知道,我們要在信願行的強度上用功,要讓自己內心深處真正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心,對往生有特別懇切的希求心,要讓這種力量完全勝過對娑婆世界的意樂。所以,首先要生起真實無偽的信願,然後每天不斷地加強它。能夠這樣做,讓自己的心完全專注在這上面,那麼心的力量就會不斷地增強。通過幾年、十幾年成千上萬次的串習,你的信願就會達到強有力的程度。到臨終的時候,決定會成為重業,牽引你往生到極樂世界。

信願深重的根本是出離心

怎樣才能有深重的信願呢?關鍵在於出離心。為什麼呢?要知道,信願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耽著世間,愛重娑婆。因為越是耽著輪迴世間的事,愛重娑婆世界的享樂,與它相反的心——看破世間,放下娑婆,希求極樂的心必然會越薄弱。因為欣樂和厭離是截然相反的心態,對輪迴有欣樂之心就決定不會厭離;而生娑婆和生極樂也是完全相反的兩條路,只要對娑婆深深貪戀,就決定不會欣求極樂。

相反,如果生起了真實無偽的出離心,不再貪戀輪迴,那麼你所造的業決定不會再隨順輪迴。這樣就遠離了往生的違品;再加上對淨土法門越來越深入地了解、串習,決定會生起真實到量的信願之心,也就具足了順緣。如此一來,念佛,修集淨業資糧就會很有力量,因為心的方向已經決定。這樣出離心越強,求往生的心就會越重,你所修集的淨業就會相應地成為重業,到臨終時必定牽引你去極樂世界。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出離心和信願的關係。

造集染業的根源是沒有出離心

我們凡夫的心與生俱來會被世間的安樂吸引,會非常喜歡輪迴中的享受。無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情感方面,都抱有無窮無盡的幻想、計劃,這樣就會造下各種各樣的生死染業。

為什麼會這樣貪著、追求不捨呢?要知道,心有一種規律,就是對於安樂、有功德的事物會生歡喜心,進一步會去求取;對於痛苦、有過患的法會心生厭離,進而捨棄。我們把輪迴看成了一個美好的樂園,認為世間當中有真正的安樂、幸福,也就是認識上出了問題。那麼,遣除這種顛倒認識的方法唯一依靠出生正確的認識——看清輪迴的真面目,確定輪迴完全是苦海、火宅,根本沒有絲毫安樂可言。

如果你在見解上能夠完全抉擇到量,心態必定會隨之發生巨大的轉變。會從原來對輪迴世間的滿腔熱情,變得索然無味,能夠非常乾脆地把輪迴中的事全部放下。一心想要從輪迴當中脫離出來,這就是出離心。有了這種心,決定不會再貪戀輪迴,會極為有力地遮止一切追求輪迴的心,也就不會再造生死染業了。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出離心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解脫和往生的關係。所謂「解脫」,指的是從惑業苦的繫縛中脫出來。對於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來說,依靠自力解決這些我執、煩惱是相當困難的。但是依靠阿彌陀佛大悲願海的加持,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徹底解決這些輪迴雜染法,從此只進不退,能夠很快成佛。

所以說,往生就是解脫,這兩者是一樣的。如此一來,我們就把一個寬泛的解脫主題,明確地定位在往生淨土上面。正所謂「一門即是普門」,往生極樂是一成一切成,一了一切了的捷徑。在這上面成功了,整個解脫成佛的大事都能圓滿成辦。所以,修淨土法門,最開始一定要認清往生就是解脫,自己的解脫大事就靠往生來成辦。對此心裡要完全確定,這一點相當重要。

這樣觀察下來,「出離心」就是看到輪迴過患,想要出離,知道解脫的利益,唯一希求。在這裡,把出離心的內涵配合在往生上:見到輪迴的過患,就是認清娑婆世界純粹是苦,毫無安樂,從而徹底地厭離娑婆;既然往生就是解脫,那麼希求解脫就成了希求往生。所以說,出離心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

出離心的作用

有了真正的出離意樂——欣厭之心,就會像遊子想盡快回到家鄉那樣,一心期盼早日回歸極樂淨土。這樣你心上就會出現一個極大的轉變。原來對於娑婆世界非常愛重,對極樂世界則是無關緊要的態度。等到真正生起出離心的時候,就會完全反過來,變成重視極樂世界,不在意娑婆世界。也就是心上的比重會變成對娑婆世界的心最多佔5%,對極樂世界的心大於95%。如果這種心再進一步加強、加重,那麼你的心就可以全部從輪迴當中抽出來,一心求生極樂世界。

所以要知道,有了真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出離心,你的整個身心會完全被攝持住。你在行為上會唯一修集淨業。那時你會從早到晚,心心念念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無論吃飯穿衣,工作生活,包括睡覺的時候也不會忘記念佛。而對於娑婆世界裡的一切都只是隨緣而過。打比方說,一個人要回家鄉,在路途當中暫時住在一個旅館裡面。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啟程的日子早日到來,我好趕緊回家,而對於這個旅館絕對不會作任何長久的打算。同樣,如果一心想要往生,暫時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時候,能夠吃飽穿暖心裡就滿足了,不會把世間裡的任何事情當成重點來做,也不可能在這上面還有很多追求。

相反,如果你沒有出離心,只是在表面上信佛、念佛,對於娑婆世界的貪求仍然很多,心裡重視的還是輪迴裡的事。那麼,必定是信心淺,願力弱,造下的染業重,淨業輕。往生極樂世界就會成為相當困難的事。

你能往生嗎?

我們現在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到底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重,還是繼續留在娑婆世界的力量大?

如果提到洋房車子、嬌妻美妾、陞官發財、上網娛樂等五欲享受的時候,你心裡一點興趣也沒有,反而很想出離這些輪迴裡的染法。那就說明你粘附在這個世界的心力量很小。如果一提到極樂世界,你心裡馬上生起特別強烈的歡喜心、希求心,就想立即往生到那裡,有很深重的信願。對比這兩種心,結果發現對娑婆世界的心遠遠沒有求往生的心重。你就可以確定自己基本能往生。因為你心的重點就在極樂世界,在這股力量的牽引下,往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相反,如果一提到極樂世界,心裡一點觸動也沒有,念佛的時候也是散散亂亂、漫不經心地隨口溜下去,或者僅僅是趕速度、湊數字。表面上說我要修淨業、求往生。實際上想去極樂世界的心微乎其微,完全沒有力量。但是,對於娑婆世界就不是這樣了。錢財名利、感情子女、聲色享受……樣樣都貪。

就連對幾件衣服、一點吃的東西,都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像是每天非常精心地打扮自己,花很長時間佈置房間,甚至買個東西也要精挑細選、費盡心思。至於聲色娛樂方面,那更是興致勃勃,玩的不亦樂乎。狂歡幾天幾夜都絲毫不會疲厭。如果你對輪迴的事有這麼濃厚的興趣,對娑婆世界的貪心這麼重,那就很危險。這就意味著你心上有無數根繩子緊緊地綁在娑婆世界,綁在你認為的美好事物上面。既然這個世界對你的吸引力這麼大,那麼你多半是要繼續留在輪迴裡了。

念佛不得往生的根本原因

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屬於哪種情況呢?如果你對極樂世界的心很重,完全超過重視娑婆世界,很有把握往生,那就非常隨喜。但是,很多人會是後一種情況。雖然學了淨土經教,也在不斷地念佛,甚至學佛、念佛幾十年,可是按照上面說的標準觀察下來,還是存在很大問題。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盡管自己每天口中念佛,也發願往生,做善法之後也會說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內心深處還是貪著輪迴,心仍然陷在娑婆世界當中。其實念念造的都是輪迴的業,一生幾萬天累積下來,相續當中充滿了輪迴業、惡趣業。所以在你業的賬本上,輪迴的染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相比來說,真正能往生的淨業就少得可憐。

輪迴方面的事情,只要粘上一點,十天、半個月心都下不來。無論是哪種五欲享受,一旦觸及,很快就圓滿了前行、正行、後行,而且數量多,持續的時間長,程度又特別的深。一遇到悅意的對境,不必刻意地作意,依靠無始以來的習氣,能夠任運地現起各種不清淨的心念,而且每一念都起得非常強。

但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對於修習淨業資糧,說實話,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你可以捫心自問,自己一輩子有幾次發自內心的想往生?又有幾聲佛號是在真信切願的攝持下念出來的呢?所以,念佛不得往生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也是很普遍的一個問題。

其實,念佛不難,一句佛號大家口頭上都能重複。但是,真正生起信願是相當不容易的,必須真正從心底深處生起非常猛利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而現在的人大多不重視培養出離心,所以真正的信願很難產生。

臨終時的外緣非常重要

如果觀察自己的心,發現淨業和世間染業的輕重程度基本相等。那就要看第二個條件:臨終時哪種業最先現前。這取決於臨終時遇到的外緣。

在《眾經譔雜譬喻》當中,有這樣一則公案:曾經有個僧人在草間行走,忽然聽到有聲音叫住自己。僧人很驚訝,向左右看去,結果見到一條大蛇。蛇對僧人說:「您知道阿耆達王嗎?」僧人說知道。大蛇又說:「我就是阿耆達王。」僧人覺得很奇怪。(我們知道,當年世尊在世的時候,阿耆達王親近過佛,在佛前聽過正法,而且造了很多佛塔,並且供養過佛和僧眾。)

大蛇又說:「本來我生前做過很多善法,但是臨終的時候,旁邊人的扇子掉到我的臉上了,當時我就生起了嗔恨心,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投生為蛇。」後來僧人給大蛇講經,大蛇七天不吃不喝很歡喜地聽法,命終生到了天上。

本來他的因緣那麼好,直接親近過佛,也信仰三寶,做了不少福德。如果當時沒出意外,再怎麼也不致於墮落成旁生。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顯然是臨終時出現的外緣導致他惡業先成熟了。所以說,臨終時的境緣相當關鍵。如果在那個緊要關頭,身邊有道友幫忙助念就會非常好。因為依靠善友的提醒,能夠引發求往生的心,從而使淨業先成熟,這樣也能往生。

重視往生,充分準備

怎樣才能保證自己臨終的時候身邊有善友提醒、助念呢?這就要看你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了。如果對往生有非常重視的心,把它看得比一切世間的事都重要,那麼肯定會提前把一切相關的事都準備好。

也就是說,會提早跟家人交代好:我臨終的時候怎麼請佛友來助念;你們在一旁不能哭喊,也要跟著念佛;出現各種突發狀況怎麼解決等等。方方面面會周密、細緻地交代好。像這樣,平常已經安排得十分妥當了,真正到臨終的時候,大家就不會手忙腳亂,能夠自然按這個規矩來辦,也就不會有惡緣出現。到時候自己的心也早就訓練好了,所以會很自然地專注在祈禱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上面,這樣就能很順利地往生了。

其實,我們一輩子修行,就是為了臨終的時候能夠往生,從而徹底解決生死大事。所以,真正有心的人一定會把往生極樂世界作為自己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必定會提前準備妥當。就像我們舉辦奧運會時那樣,七、八年前就開始準備了。因為非常重視這件事,所以方方面面都十分周到。這樣的結果必然會很圓滿。

另外,你不要說我家人不信佛,很頑固,覺得談死亡很不吉利,到臨終時只會把我送到醫院等等。這些都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智慧,如果你真正重視往生,肯定能想出解決的辦法,也必定可以擠出時間提前把這件事訓練好,絕對可以準備得非常完善。打比方說,有些女性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無論生活、工作有多忙,家裡的事情再多,也絕對不會讓別人看到自己蓬頭垢面的樣子,必須花上幾個小時,從頭到腳打扮得非常好之後才出門。為此再辛苦也認為很值得。這就是因為她特別重視這件事。所以,關鍵就看你有沒有這個重視的心,是不是真的在意自己的生死大事。有了重視往生的心,一切都不成問題。

沒有出離心就不會重視往生

怎麼才能重視往生這件事呢?這就要看你心裡到底是想解脫還是想要繼續輪迴?也就是有沒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出離心。

如果沒有出離心,對輪迴裡的事特別貪著,對於世間上的享樂是真心的喜歡。結果一有機會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衝進去,絕對不會拖延。比如,今天幾點鐘有球賽,或者有歌舞節目、韓劇、美劇等等,那是半分鐘都不能耽誤的,馬上湊到電視機旁,看得津津有味。或者今天要到哪兒去旅遊、去玩耍,或者吃大餐等等,在這些方面也是特別的積極主動,會滿腔熱情地去做。

這樣下去,往生極樂世界的份量,在你心裡就會越來越輕,求往生的心也會越來越淡。在一切事情當中,它已經排到了最後。盡管幾十年前就開始信佛、念佛,口口聲聲說要去極樂世界。然而事實上,這些早已成為一種表面形式。念佛、修行成了一種簡單的敷衍,心裡沒有真實的求解脫心,沒有想往生的意樂。到最後,變成了每天例行公事一樣,應付著念完淨業功課就算完事。

在這幾十年當中,每次念佛都發不起真實求往生的心,沒有一天好好修持過淨業資糧。也沒想過要提前給家人交代好臨終助念的事。每天都在為來世繼續流轉輪迴增添因緣,對往生極樂世界完全沒有準備。這樣,到死亡現前的時候,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不必說往生極樂世界,能不墮落惡趣就很不錯了。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還怪阿彌陀佛:他一生精進修行,怎麼沒往生呢?這只是不懂道理的想法而已。自己根本沒有出離心,沒有信願,天天做的都是表面上的事,怎麼可能往生呢?

現在很多人身上普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沒有出離心,導致生不起真信切願,所以根本不重視往生這件事。反過來說,如果有出離心,那麼一定會把這件事看成重中之重。必定會把臨終時的一切事情提前準備妥當。

總而言之,來世的去向取決於臨終時最先成熟的業。往生極樂世界唯一依賴淨業。所以務必現在就開始準備,最好能夠使淨業達到最重,這樣往生的把握才會最大。最低也要讓淨業在臨終時現前,有好的因緣幫助自己往生。如果這兩點都把握不住,雖然念佛修行,也只能種個遠因,將來肯定能往生,但是要想今生結束就生入極樂世界,這個的可能性就很小。

那麼,把握好這兩者的關鍵是什麼呢?唯一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一方面在境上能夠出離染污外緣;另一方面從心裡會出離對輪迴的貪染。以這樣清淨的心,會逐漸遠離貪瞋癡等煩惱,也不會再故意去造集追求名利享受,散亂、放逸等各種各樣的身口意染污業。念念積集的都是求解脫的清淨業,是能夠往生的清淨資糧。以這樣清淨的心念佛,淨業必定會逐漸加深,跟阿彌陀佛會越來越相應,這樣就很容易往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在這上面下功夫。

為了臨終時能更保險的往生,下面再簡單講講應該注意的兩件事。

斷除惡業方能往生

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盡量斷除惡業。當然,對於凡夫眾生來說,一點惡業也不造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不能再造大的惡業。心裡至少要有慚愧心,要想到,我現在已經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了,不應該再做壞事。然後盡可能地多做好事。

為什麼呢?印光大師說過:「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意思是說,善人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臨終的時候決定能夠往生,因為以他的善心能夠跟阿彌陀佛相合,所以會感得佛慈悲接引。如果一邊念佛,一邊還在不斷地造下各種殺盜淫等的惡業,這樣黑業已經把心障蔽住了,心是黑的,跟佛心徹底相背。這樣即使佛在你面前出現,由於你的惡業太重,也見不到佛,根本沒辦法跟佛心感通,也就很難往生了。

有人會說:「張善和平生以殺牛為業,後來他臨終時十念念佛也往生了。這又怎麼解釋呢?」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因為他過去世已經修過很深的善根,這一世在臨終時才會遇到善緣,結果就得佛接引,成功往生了。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幾千、幾萬個人裡面也找不到一個。另一方面,張善和以殺牛為生,是因為他在世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斷除殺業,不知道有極樂世界,應該念佛求往生。

結果到臨終時惡報現前了,才幡然醒悟,叫妻子趕緊去找僧人救自己。那個時候,他能夠很猛利地懺悔,求生淨土,念阿彌陀佛。因為他有誠心,有真實的信願,所以阿彌陀佛會攝受他。其實,他的心力非常強,一般人很難達到那種勇猛程度。他一聽說有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當下就發起了猛利的信願之心,求生極樂淨土。像他那種人,如果提前十年知道念佛,肯定十年前就成就了。

現在我們看看自己,早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聽過有極樂世界,知道要念佛求往生。可是直到今天,心仍然是疲疲軟軟的。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是越來越強,反而變得越來越弱;求生的願心也是越來越差;念佛都成了隨口溜。但是造的惡業卻是越來越重,身心的狀態越來越差。情況已經這麼危險了!相比於心相續當中那些深重的惡業,有口無心、輕描淡寫地念佛、修行無異於杯水車薪,這要想想:這樣能不能往生。不是佛不慈悲,實在是自己的心離佛太遠,跟佛的願海相應不上。

有人會想:「不是說能帶業往生嗎?」所謂「帶業往生」是指我們凡夫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很難在一生當中斷惑證真,如果要等到開悟後成就聖者果位,徹底斷除一切業惑再往生,那對於我們來說就太難了。所以,阿彌陀佛發下種種的大願,我們凡夫人只要具足信願,發心念佛之後,不造大的惡業。盡可能地斷除惡業,修持淨業。

這樣一來,雖然還有業沒消完,但念佛的淨業佔了上風,和阿彌陀佛的願海合上去了,就仗佛願力攝持而生到了淨土,一生到淨土,沒有起煩惱造業的因緣,也就徹底超出了生死,這樣叫做「帶業往生」。而不是說,因為能帶業往生,所以我可以明知故犯隨便造惡業。這樣根本不可能往生,阿彌陀佛是不會鼓勵你造惡業的。

一心決斷方能往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一方面想去極樂世界,認為那裡很好,我要往生;另一方面又很貪著娑婆世界,認為輪迴世間的事也很好,也想佔有。實際上,這是非常矛盾的想法。真正觀察下來,他的心多半是重於輪迴世間,不是真正肯去極樂世界。這種情況是很難往生的。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對於我們取相凡夫來說,一個分別心沒辦法走兩條路線,不可能既在娑婆又去極樂。當然,已經成就的人,意識化現多少都可以。一個去極樂淨土,一個在娑婆世界也沒問題。但是我們只能選擇一條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必須捨棄輪迴世間。

因此,你的心一定要有個決斷,不能模棱兩可,想要腳踏兩隻船。必須要有徹底的出離心,就想從娑婆世界出去,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樣才有希望往生。打比方說,如果覺得現在住的地方不好,想要搬到另一個地方去。那就一定要離開這裡,才能搬到那邊。這樣,心裡必須是真正想去,才會毫不猶豫地搬過去,一旦心裡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就不可能搬過去了。同樣,想去極樂世界的心必須非常的決定,不能有絲毫的遲疑、動搖,必須有這樣的決定求往生心才行。

所以我們要知道,雖然念佛法門是易行道,是每一個凡夫都能修成的。但是,要知道,如果你求生極樂世界的心,連吃一根冰淇淋的意樂都比不上,那也根本不可能往生。因為如果你吃一頓美食都是那麼的發自內心,那麼的真心實意,但是對極樂世界的心卻是那麼的輕,那麼的弱,顯然輪迴染業的力量已經遠遠勝過了往生淨業的強度。

如果你能夠興致勃勃地花上幾個小時去逛街、買衣服,卻從來沒有為臨終做過準備,顯然臨終時現前往生助緣的希望非常渺茫。這一切都是沒有出離心導致的。所以說到底,念佛法門再容易,是仰仗他力的易行道,也不可能無條件往生。你必須努力培養出離心,才會有真正的信願,臨終時才會有把握隨淨業的力量成功往生到極樂世界。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問: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心?若不相同,應當如何將出離心長養成菩提心?

大安法師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對菩提心的詮釋,有通途佛法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次第上又有發心菩提、伏心菩提、證道菩提等等這些層次,說起來很多。

但從淨土特有的立場來看,菩提心就是深信切願之心,深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出離心是屬於願心的一個內容,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出離心,可以說是菩提心的前方便。

由現前的苦難生起厭離厭苦之心,由厭苦之心生起要往生極樂之心,由往生極樂之心要生起我圓滿福德智慧資糧後再回來度化原來像我那樣苦難眾生的心。你能把這個完整起來,這就是你的菩提心的完整的內容。


臨終自在往生及障礙排除—淨空法師主講

問:臨終時無人照顧助念,應該如何自助自救?

答:這可是一個大問題,能夠意識到、警覺到,是好事。那應該怎麼做法呢?自己認真努力,做到臨命終時不需要人照顧,不生病,曉得哪天走,走的時候告訴大家,「我跟你們辭行,我什麼時候走」,你說這個多自在!那這種示現,不但對你自己有利益,你會教化很多眾生,大家看到你這個樣子,「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念佛的人也念佛了,你就度化很多眾生。所以真正是自行化他,不需要講經說法,我做樣子給你看。我記得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三十年前,那個時候好像香港何世禮將軍的母親往生沒有多久,大概好像不出五年。因為我們李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何世禮將軍母親往生,她就開往生大會,招待記者,預知時至。他們全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可是何世禮將軍很孝順母親,家裡也供佛堂。所以他們家是多元文化,各人信仰各人的,彼此不干涉,能夠和睦相處,所以很難得。老夫人臨走的時候,把她兒子、媳婦叫過來,說「我們一生我們家裡宗教自由,彼此都不相妨礙,非常好,我今天往生,我要求你們最後念幾聲佛號送送我」,她的兒子、媳婦也都同意了。所以往生那一天,看到老太太盤腿坐在那個地方走了,以後全都皈依佛門了。他們家的房子,就現在是東蓮覺苑,東蓮覺苑就是何世禮將軍的房子,捐獻出來供養佛教。那是老太太一生,你看,都不說話,臨終做出樣子給你看,度化很多人,我們在台灣都受到影響,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那這些問題就解決了,不需要人助念,不需要人關懷。她為什麼能做得到呢?沒有別的原因,放得下而已,我們今天最大的麻煩放不下。給諸位說,世緣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念佛人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切都不攀緣,世出世間事,稍許有一點牽掛就去不了,這個一定要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才有福。自在往生的人,福報第一大,一生當中積功累德,斷惡修善,福報就在臨終這一刻來享受,平常不享福,臨終的時候享這個福。我們一般人稍稍修一點福,趕快就把它享掉,不但享掉,還透支。你在臨命終時有病苦,病苦是怎樣?你福不夠。所以要想臨終走得有把握,你一定要斷惡修善,要積功累德。

 

問:臨終的時候遇不到善緣,怎樣才能保持正念?

答:臨終的時候,能不能遇到善友助念,是一個未知數。大多數人臨終的時候遇不到善緣,這一生的機緣錯過了,太可惜了。所以總得要自己在平時養成,自己真正有把握往生。即使在美國,最近這二十年來,念佛往生有很多好榜樣,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所以我們要想在臨終保持正念,平時念佛就是訓練,平時是練兵,臨終是打仗,成敗就在臨終最後一念。

 

問:真的很想往生,但往生時沒有人助念該怎麼辦?

答:可以用念佛機,日夜可以不間斷提醒自己。要真正想往生,實在講,條件並不要很多,有真信、有真的願,真正肯念佛、想見阿彌陀佛,要具備這個條件。既然是真信、真願,你要把這個世間人情世故統統放下,你才能去得成;雖有真信、切願,這個世間有一樁事情放不下,那就是一條繩索拉住你,你就去不了。那麼世間最難分難捨的,不外乎兩樁事情,一個是親情,一個是財產。這兩樣東西要放得乾乾淨淨,心裡頭一絲毫的牽掛都沒有了,你往生沒有障礙。要放下,不管是多少,只要有一絲毫牽掛,往往就這一生不能往生,那是比什麼都可惜!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你要問什麼時候放下呢?現在就要放下。不要說等我臨死的時候再放下,現在放不下,臨死的時候還是放不下。

 

問:命終時没有人來助念,家親眷屬不信佛,不相信這一套,該怎麼辦?

答:今天最重要的是要往生淨土,要把這樁事情,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怎麼樣往生呢?你一定要了解現在社會狀況,不能生病,這一生病,自己做不了主,要受別人擺布,醫生、護士、冤親債主,非常麻煩。所以在這個時候,你要有很好的同參道友,他來保護你、來照顧你。萬一到臨命終時沒有這種人,你怎麼辦?你的家親眷屬不信佛,不相信這一套,你的麻煩就大了。在近代,最近半個世紀之內,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有許多在家、出家念佛往生,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說走就走,這是我們的榜樣。這些人是來教導我們的,給我們做示範,我們要有決心、要有信心跟他們一樣,什麼障礙就都沒有了。我總是希望我們同學能認真努力,不要辜負這一生。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打滾,最後都是迷惑顛倒,西方極樂世界沒去得成。臨命終時還生病,許多人關懷、助念也沒用處,依舊是隨業流轉,還在搞六道輪迴。希望這一生當中要有高度的警覺,不再幹這個傻事。不再幹這個傻事,現在就要放下,現在就要學老實念,把老實念當作我們日常最重要的一樁大事,其他的雞毛蒜皮小事,不值得一提。

 

問:怎樣才能真正有把握自在往生?怎樣的人往生時可以不需要別人助念?

答:要想我們自己這一生真正能成就,成就最穩當、最可靠、最快速、最簡單的,就是取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最有把握的。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善導既然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那他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親口宣揚的,「萬修萬人去」。我們今天得人身、遇到佛法,又聽到了淨土法門,只要能夠相信前面跟諸位所說的,你能夠專心、能夠守一,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臨走的時候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這真自在,不需要靠別人幫助。我們講的這些例子,這些人往生都沒有要人助念,不求人!只有自己功夫做得不夠,這才需要求人幫忙。求人幫忙,那個問題不簡單,你遇的緣是善緣還是惡緣?善緣,大家幫助你往生;惡緣是找麻煩的,來幫你助念,意見很多,那就麻煩了,可能對你往生就產生障礙,非常非常的可能,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要認真努力來修行,知道自己把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一樁事情,去肯定為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第一樁大事,其餘的都是雞毛蒜皮小事,隨緣而已。

 

問:家中只有自己修行,請問現前如何修因,臨終才能達到不受擺布,自在往生?

答:這個問得好!修行人應當有這樣的志向。我們看到過去有許多功夫得力的人,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近代也有,可見得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知道怎樣修法,可以仔細觀察那一些成就的人,他們修行那個樣子,就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在我們記憶,印象最深刻的有幾位,諦閑法師那個念佛的徒弟,沒有出家之前做鍋漏匠的,你看看,人家只念了三年佛,站著走的,走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等他師父替他辦後事,這是真有功夫!這個人一生做苦力,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因為生活太苦了,找到他小時候的玩伴,諦閑法師是他小時候的朋友,在一塊玩的,都是生長在鄉下的,他出家做了師父,好不容易找到他,跟他出家,知道這個人間太苦了。老和尚看到他不認識字,人又很笨,早晚兩堂功課都學不會,所以寺院道場他不能住,他住了會生煩惱。給他剃了頭,叫他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學經教,也不必去學經懺法事,到寧波鄉下找一個小廟,沒有人住的,叫他去住。住在那個地方,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教這麼一句。他說你老實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將來準有好處。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好處,這個人能成就老實、聽話。住在這個小廟之後,諦老法師他有聲望,他也有道行,信徒很多,就附近找幾個信徒照顧他、護持他,給他送米、送一點油鹽,照顧他的生活。他就這一門深入,一天到晚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念上三年,他成功了,他預知時至。在小廟裡面有一個護法,是個老太婆,替他燒飯,燒兩頓飯,中午、晚上,早飯他自己去做。這一天,他離開小廟到城裡面去看看他的親戚朋友,回來之後給這個護法的老太太說,明天妳不要來替我燒飯了。這個老太太心裡想,師父通常都不出門,昨天出了一下門,可能是有朋友請他吃飯,明天不要我來燒飯。到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時候,她不放心,還到廟裡去看看,結果看到師父站在那個地方,叫他也不應,走到面前仔細一看,死了,站著死的!趕緊找別的護法商量,給觀宗寺諦老法師報信。那時候沒有交通工具,走路,走過去再走回來,三天,他站了三天。

人家為什麼能成功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三年就成功了,業障消除了。這是真有本事,真有功夫,沒有別的原因,萬緣放下。有絲毫掛礙,你心裡頭絲毫牽掛,你就沒有辦法了,你就不得自在,道理就這麼簡單,看我們自己肯不肯做。第二個我們印象很深刻的,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你看看《影塵回憶錄》裡面記載的,他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都是做苦工出身的,也不認識字。出家之後在常住裡面做工,伺候大眾,我們一般講修苦行,平常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倓虛法師在北方建了幾個寺廟,哈爾濱極樂寺也是他老人家創建的。寺廟建成之後,他做了一次傳戒的法會,這是佛門法會裡面最大的,傳戒,請諦閑老和尚做得戒和尚。傳戒需要人手幫忙,到處找人,修無法師來了,跟倓老還有監院和尚,當家師是定西法師,見了面。定西法師問他,你能做什麼?他說他發心在戒期當中照顧病人。這個工作也很重要,戒期當中傷風感冒,這小毛病需要人照顧,他來伺候。住了兩個星期,他又去找倓老,定西法師也在旁邊,他向倓老告假,他說他要走了。倓老非常有修養,很慈悲,你有事情走,他不責怪。定西法師在旁邊聽了就沉不住氣了,「你發心到這個地方來,照顧病人才兩個星期」,傳戒大概兩個月的樣子,「最低限度要到戒期圓滿你才能走,你怎麼這麼沒有耐心?」責備他。結果他就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兩位老和尚看到了,這緊張了,這個不是普通事情,就問他,哪一天去?他說「大概不出半個月」,預先來告假,不出半個月,而且請求定西法師給他準備兩百斤劈柴,就是柴火,準備往生之後火化用,這常住都答應他了。到了第二天,又找老和尚,老和尚說,什麼事?他說老法師,我今天就要走了。所以趕緊給他在寺廟後面找一個房子,臨時搭一個舖,他盤腿坐在上面。他就跟定西法師說,能不能找幾位法師幫我助助念,送送我?當然,歡喜的人很多,許多人幫助他助念。那麼在助念的時候,助念的人向他說,從前這些往生的人都作幾首詩,作幾首偈,留給後人做紀念,修無師,你也應該給我們做一點紀念!修無師就說,我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我也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但是他最後說了一句老實話,這個意思就是說,修行一定要認真,這個事情決定做不得假。那麼這幾句話的開示,雖然言語很簡單,大家聽了也覺得很有受用,於是就給他念佛,念不到一刻鐘,他就走了。那麼這個是屬於近代的。更近代的,過去我們在台灣,我們也聽說有幾位在家的居士,念佛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的。大概在三十年前,我有一次在佛光山,佛光山舉辦大專佛學講座,我參加了,晚上月光很好,我們在放生池旁邊賞月,有不少同學,十幾位同學跟著我在一起,我們坐在那裡討論佛法。沒有多久,有一個工人走到我們這個圈子裡頭來,佛光山的工程很多,所以他有長工,長年雇用的。這個工人跟我們講了個故事,在當時他告訴我們,就在前年,時間隔得很近,他們鄉下,他是住在將軍鄉,鄉下有一位老太太。這個老太太心地非常善良慈悲,歡喜幫助別人,在世的時候,她也分不清楚什麼叫佛、什麼叫神,凡是哪個地方有廟,她都去拜,就燒香、拜佛、拜神。三年前她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佛法,就勸她的婆婆不要去亂拜,家裡設個佛堂,勸她在家裡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老太太很有善根,聽媳婦的話,所以就不亂拜了,一心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兒子媳婦都非常孝順。這一天,老太太跟她的兒子媳婦說:吃晚飯的時候,她說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我去洗個澡。那麼他們家裡人還是等她來吃飯,等了很久,「奇怪了,怎麼洗澡洗這麼久?」結果去看看,她確實是洗過澡,浴室裡沒有,房間裡也沒有,最後看到她在小佛堂,穿著海青,整整齊齊,手上拿著念珠,面對著佛像,站在那個地方動也不動,叫她也不答應,仔細再一看,她往生了,走了,站著往生!在家的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他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他說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一天晚上,我們把佛法就放下來,聽他講開示,給我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如何能念到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站著走、坐著走,自在往生?沒有別的,萬緣放下,一心向佛,你就成就了。有絲毫放不下,那就是魔障,障礙你往生,甚至於障礙你念佛。這些例子,我們親眼見到的、親耳聽到的有十幾位,那聽說的就更多了。這個都是最近的,最近這三十年之內我們見到的,所以這個事情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

 

問:臨終前時間很短,怎樣才能在沒有助緣下,有把握能自在往生?

答:《大智度論》二十八卷裡面有這麼一段開示,「臨終少時,能勝終身行力,以猛利故,如火如毒」。這就講一生當中雖然沒有真正用功,臨命終時時間雖然少,時間不長,這個時候要真正肯幹,就能勝過他一生的修行。一生沒有修行,勝過他一生修行,為什麼呢?他日夜不間斷,集中精力真幹,這個成功了。所以緣比什麼都重要。這個緣希有,不容易遇到,知道這些事實真相,那我們自己要珍惜。我們臨終有沒有這個殊勝因緣?這太難得了!沒有這種殊勝因緣,那你自己在平常就要積功累德,那靠自己。靠自己成就的人,例子很多,不需要靠助念。你看諦閑老和尚給我們講的鍋漏匠,沒有人助念,自己走的時候站著走的;那他們很熟悉,都認識的修無師,修無師臨走的時候,幾個人助念?他成功了,預知時至,那時找幾個人助念是他示現給人看的,功夫成就了,我跟諸位講的這個都是事實;將軍鄉的這個老太太站著往生,念佛三年,沒有人助念;舊金山甘太太的一個老朋友,也是個老太太,晚上坐著往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助念;眼前的,深圳黃忠昌居士,沒有人助念,這麼多的例子在眼前,這都是不遠,眼前很多,不止這些。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往生,我在新加坡,這是親眼看到的,那個助念是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大家發心輪流,一班四個人輪流。他預知時至,三個月之前在一張紙條上寫日期,好像是 八月初七 往生的,寫了十幾個 八月初七 。家裡人也不敢問他,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八月初七 那一天他往生才曉得,三個月之前他就寫了。這個都是明白道理了,經聽得多。陳光別老居士學佛,事務繁忙,也沒有時間聽經,年節法會偶爾到廟裡來燒一支香。生病的時候,生病的時候不能上班,在家裡養病,沒事情,就聽經。一天聽八個小時,聽了四年,我講經那些錄像帶都搬到家裡去聽,這個四年的時間彌補了他一生,他成功了。真的搞明白了,一切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要曉得,臨終時間雖少,他用功猛利,勇猛精進,超過一生。

 

問:老法師說過,台灣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當過維那,臨終時卻不喜歡聽佛號,把助念的人趕走,應如何防止這種障礙產生?

答: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雖然一生念佛,但是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捨不得離開家親眷屬,不能放下他的財產,所以在臨終的時候,顯示出來是貪生怕死。貪生怕死還是要死,他也沒有延年益壽,還是死了。這個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這個警覺是什麼?平常對生死這一關要看得淡,對世緣要看得淡,決定不能夠留戀,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人老的時候就要想到快要走了,應該如何來處理後事,後事處理完了之後,心就放下了,走得也會很自在,你念佛功夫也會很得力。最怕的是什麼?是你有執著,你放不下,這個很糟糕!弘法利生也不是真的,也不要把它當作一回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說放下就放下了,你才得自在。所以佛教導我們「隨緣」,這兩個字好,絕不攀緣。隨緣就是什麼?恆順眾生,有機緣,我們會很認真、很努力去做;沒有緣,念頭都不生,你說這個多自在!現在有一些人是沒有機會要怎麼創造條件,創造機會,那是攀緣。佛教我們隨緣隨現成的,絕不加一絲毫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這叫真隨緣。

 

問:這一生修念佛法門修得很好,可是臨終業障現前,不要人來助念,請問這時候該怎麼辦?

答:只好隨他去了,還能怎麼辦!有,我曾經見過,平時念佛念得很好,臨命終時貪生怕死,不肯讓人助念,聽到「阿彌陀佛」就討厭,確實有,但是他還是死了。那個這種人死了之後,我們曉得,依舊搞六道輪迴。這樁事情要在平時幫忙,臨命終時來不及了。所以念佛人對於教理不能不通達,這個很重要!換句話說,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人決定不是只有一生,有過去、有未來,生死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今天講,自然的新陳代謝現象。明瞭這個現象,生也沒有什麼好高興的,死也沒有什麼恐怖的。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我們都明瞭,生死就像換一件衣服一樣那麼樣的自在,一絲毫恐怖都沒有,捨身受身就跟穿衣服、脫衣服沒有兩樣。

 

問:有一位七十歲的老居士,人很老實,皈依時間不長,現在腦萎縮,吃喝都需要人幫忙。沒生病的時候,她說臨終要我助念,我滿口答應,現在病重,我把佛像、念佛機都安排好,她很歡喜。過一段時間,病不發展了,她也不念佛了,我去看她,她聽到念佛就心煩,不愛聽,怕她生瞋心,以後就不去了。請問應如何幫助她?

答:果真像你這裡所說的,你不去也可以,或者從側面去探聽一下,看看她近況如何,這些是屬於業障現前。過去我在台灣也曾經遇到過,在講經的時候,好像我也曾經提到過幾次。從前圓山臨濟寺念佛會副會長林道奇居士,是個非常虔誠的人,那麼他的法器都很熟,念佛會每一個星期集會念佛,他當維那領眾念佛。臨命終時,他也是癌症過世的,臨命終時跟這位老太太一樣,聽到佛號就厭煩,不准人給他念佛,這是業障現前。所以我們聽到、看到這個現象,我們也把它當作佛菩薩示現來看待。由此可知,平常消業障這一樁事情,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到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真的是神仙都幫不上忙,業障一定要在平素認真去消除。那麼消業障的根本,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跟同學提示,也互相勉勵,業障的根就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是業障的根。這個根要不斷,要不把它拔除,我們念佛都不能往生。縱然臨命終時,沒有這些魔障現前,也只能夠生三善道,要想脫離三界,往生淨土,非常困難,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念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口頭上的口頭禪,那句話我們不要把它輕易看過,「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去!」這句話重要,真正念佛想求生淨土,你這句話要牢牢記住。

 

問:在沒有人助念的狀況下,平日要怎樣做,才有把握肯定往生?

答:古大德常說三輩九品,說得很多,我講這部經,我說了一個與古大德不一樣的一些話。我認為,如果我們把《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教誨,我們百分之百的做到,肯定是上上品往生;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做到,只能做到九成,還有一成做不到,就是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中品往生;如果你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做不到,那往下減,你就是上品下生;這樣一級一級往下遞減,減到最後下下品往生,那至少要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做不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二十,下下品往生;如果這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了,那往生就很難說了,你沒有把握,那就全靠臨命終時你的運氣。運氣好,遇到善知識幫助你助念,提醒你,也許能往生;臨命終時緣要是不好,自己沒有把握往生。我們今天要求的是自己有把握,在沒有人助念之下,沒有人幫助之下,肯定有把握往生,那就一定要深解義趣,依教奉行。

 

問:《地藏經》說,「善男子、善女人,臨終都會有無量鬼神來障礙,何況帶業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不要輕視小小罪業,能障聖道。」又說,「若有人每日念千聲地藏名號,念滿一千天,能得鬼神擁護,臨終就不會有障礙。」修念佛法門,為了臨終不被鬼神障礙,每天念地藏名號,每日念千聲,念滿一千日,請問可以嗎?是否雜修?

答:可以的,不算雜修,這個算做助修,因為你是有期限的,每日念一千聲,念滿一千天,一千天是三年,你在初學的時候,用這個方法做助修,用念佛為正修。正修是盡形壽的,是我們一生,功夫一天都不能夠缺的;助修用三年,這個方法可以,這個不算夾雜,也相當的專,行!不念行不行?不念也行,為什麼呢?你專念阿彌陀佛,鬼神都尊敬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臨命終的時候,鬼神不會來擾亂。我們此地,居士林老林長陳光別居士往生,他的冤親債主到這個地方來皈依,說得很清楚,而且人數很多,都是陳老居士的冤親債主。他們看到老居士念佛往生,心裡面非常讚歎、非常羨慕,一絲毫障礙都沒有。這些冤親債主跟著法師到居士林來,因為他們沒有惡意,居士林的護法神沒有攔阻他們,放他們進來。他們進來兩個目的,一個是求皈依,一個求聽經。陳光別居士沒有念地藏菩薩名號,專念阿彌陀佛,這也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


淨空法師:為何這些人會在睡眠中死去?是否為好事?

問:最近在新加坡發生了十幾件,年輕人與中年人在睡眠中突然死去的事情。請問為何這些人會在睡眠中死去?這些人在無病痛下死去,是否為好事?念佛人該如何確保在這種狀況之下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答:這個問題最好也不要放在心上,這是各人的業障不相同,因果律告訴我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現在世間很混亂,我們從靈媒那裡得來的訊息,這個時代是法弱魔強,魔來破壞正法,魔加持你。你有一個惡念,他會把你這個惡念擴大,變成十個惡念;你有十個惡念,他會把你擴成一百個惡念。你要是沒有惡念,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總有引子去引導他,這個道理不難懂,我們聽了之後能理解。所以,靈界給我們的訊息,要我們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儘量避免跟別人衝突,心要能包容,不要分別自己跟別人,對什麼人都能一視同仁,魔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你有分別,對人有分別、對事有分別、對物有分別,你很難脫離魔掌。為什麼?這些東西都是跟妖魔鬼怪的媒介,這媒介就是你有分別心,你有是非人我的這種念頭,這個不好。佛法裡頭修行,這也是很大的忌諱。你看,念佛修什麼?這要知道。念佛所修的是清淨心,《彌陀經》上講的目標是一心不亂,平常要修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平等心,臨命終時能不能往生在心不顛倒,心不顛倒是福報,那是臨終的時候講的。正念現前,沒有邪念,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所以我們分別執著是非常的麻煩,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特別是人事裡面。接觸最多的是家庭,一家人要和睦相處,這比什麼都重要。縱然家人這個人、那個人有些錯誤,絕對不要放在心上。哪個人沒有錯誤?古德講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我們佛門講沒有過失的,只有佛一個人,菩薩都有過失。為什麼?菩薩無明習氣沒有斷乾淨,還有過。所以要能包容,不要去責備。看到別人過失,立刻就要警覺到我有沒有?他來提醒我,他是我的一面鏡子。人不容易發現自己過失,很容易看到別人,所以別人是我的鏡子,看到別人過失,就照照鏡子,我有沒有過失?有,趕快改;沒有,勉勵自己記住不要犯這個過失。完全對自己,不要去對別人,這就是《壇經》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叫真修行。

常常想著別人過失,說著別人過失,就是自己最大的過失,那你自己怎麼會有成就?哪一天學到了,看看別人都沒有過失,他是示現給我看的,是我的善知識。要想到那不是真的他的過失,他是來給我看的。你這樣想,那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在你面前表演,是佛菩薩化身。化身是來度你的,來警告你的,你覺悟了,他就走了,他就離開。如果你細心,真的想這樣學,你會常常遇到,你會天天在進步。讓你的心永遠處在一個清淨、平等的境界裡,世人所講的安和樂利,佛家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真可以得到。喜樂不是從外頭求,從自己內心裡面去求,有真的喜樂。

新加坡這些人這個事情,我沒有聽說過。如果真有這些事情,必定有它的因果。如果這些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死去,要是念佛人不能往生。為什麼?往生的人在臨終的時候,神智清楚才行,就是心不顛倒。這個神智不清楚,昏沉,那就難了。所以念佛的人還是依照經典教訓好好去修,就不會遇到這些障礙,這些魔事。

 

親人剛往生,做甚麼功德最管用?臨終實用手冊,如何助念?敬請收藏!

臨終業障現前,遇到橫禍,神識昏迷無法念佛,是否還能往生?

念佛人為什麼還會遭受橫死?

何人臨終不需助念開示?

臨終人神識的升墮,家屬要負大半責任!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淨土宗人對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臨命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

人死後有三種力量決定他的去向

人活著時貪執什麼,死後神識就會纏在上面!

助念一個不念佛不發願的人,能生極樂世界嗎

一個人在臨終之時,對他最有利的是什麼?

如何知道已故親友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

出離心與逃避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