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業力沉淀,帶業往生

淨界法師

你修行,你要知道問題在哪裡。就像佛陀說的,外道為什麼修行不能得力呢?因為他根本找錯方向,他修無益的苦行,他用苦行來折磨自己的身體。你的身體根本一點錯都沒有,是你的思想起顛倒了。你把身體弄得這麼痛苦有什麼意思呢?你不吃飯不睡覺,你的思想也不會改變。

就是說,我們今天會來投胎,一定有原因。當然你會說,是因為有生死業力,但是業力是沒辦法處理的,你去處理業力,那你這個方法就不好,那就不是第一義諦了,那佛法就不善巧了,那就不是一生能夠解決的。

你今天要讓自己業盡情空、消業往生,那對不起,那就不是今生可以解決了,這個方法不妙。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把業力放棄,改造你的思想。你雖然有業力,但是你不要刺激它,高明!讓業力沉淀下來,帶業往生。

那怎麼不刺激它呢?就是我臨命終的時候,我知道在臨命終的時候在那邊很多地雷,但是我不要去碰觸它,地雷有跟沒有一樣。

我臨命終我怎麼不要去刺激生死的地雷呢?

三件事情:第一個,怖畏生死;第二個,放棄主宰;第三個,一心歸命。

你必須培養這三種心態。在臨終之前,這三個功課是非常重要,你才能夠成功地把生死業力沉淀下來。

所以,往生的人,其實淨土宗並沒有處理生死業力這一塊,沒有處理,但是他能夠把業帶走,表示他能夠讓業沉淀,就是它不起現行。他能夠先把彌陀的本願啟動起來,強者先牽,他能夠成功地讓願力強過業力,他做了這件事情,所以他的心態准備得非常好。

所以,修行不是改變業力,要改變業力你改變到什麼時候呢?不可能的。你必須培養一種皈依的心態,叫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心態諸位體會體會。


淨界法師: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你就知道內心當中,有二種重要的功能:一個是妄想的功能,一個是你正念的功能,如果你有在觀照內心你就知道。

你說:怎麼知道有這二種功能呢?

你回憶一下你平常的生活,你遇到須要重大抉擇的時候,你就聽到你內心深處,有二種聲音出現,保證!

第一個是妄想,就是表層的聲音,告訴你:這件事情該怎麼做。當然這個妄想,你就不要隨順它。

第二個是你在佛法當中、課堂當中聽聞佛法,產生一種觀照的抉擇力,這個就是你的善根。

所以我們一般人跟人事一接觸的時候,你的內心會出現二種聲音的。

第一個出來的直覺,一定是妄想,大部分是妄想。然後你靜下來拜拜佛,想想看,慢一點不要動。

所以,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因為你內心的善根,還沒有釋放一個聲音出來。

那就是說,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就是善根跟妄想不斷的對治。

但是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我們不要奢望妄想不要來干擾你,不可能的,你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加強你的善根。 

這個房間有很多黑暗,你不可能讓黑暗不出現,你唯一能作的就是加強光明。而這個光明的出現,就是靠佛寶的力量。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體光老和尚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麼是受益呢?

他人發火了,不能把你的火引出來;他人的習氣毛病,不能把你的煩惱引出來;他人講你壞,你也講他壞,你跟他一樣,不管他怎樣,你始終就是一法,他的貪心是他的貪心,他貪你也貪,你就被他轉了,那就叫沒主宰、沒受益。

修行人都得有點受益——他人煩惱,我不煩惱;他人嗔恨,我不咳恨,這叫受益。怎麼會跟人打起架來了?你打我,我也打你。

要是修行人有受益,你打我我不打你,你罵我我不罵你,你講我壞我不講你壞,這就是度眾生,到哪兒度眾生啊?他罵你你不罵他,你就是度了他,什麼是教化眾生?這就是教化眾生!這就是行菩薩道,這就是發菩提心,能忍能讓,這就是度眾生,還另外找個什麼辦法?

古人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你罵他他罵你,你打我我打你,這就不是修行了,能不動嗔心、不動貪心,這個就是受益,就是修行!

你在那念佛、看話頭,別人打不了你的閑岔,這就是功夫,你到哪找功夫?修行人就是這樣修行。

不被外邊的境風所動,能忍能讓,功夫打不失,受益就在這兒,你叫誰給你受益?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受益我們都得不到,他叫我們放下,我們放不下來,怎麼能得到呢?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別人說長道短,你不要去追究,也不要去反駁,不要管他,他不管說長說道短,你這個話頭在,你這個佛號在,這就是一個大修行人。


總是胡思亂想,心靜不下來怎麼辦

大安法師

問:我是一名學生,平時玩心比較重。心也總是靜不下來,總是胡思亂想。甚至自己都覺得:思惟總被牽著走。有時念佛號,心也靜不下來,總是想這想那。我強制自己不去想,但思惟總不跟著意識走。

大安法師答:你說的挺無奈。沒有辦法,這是人性當中的一些劣根性。特別是年輕人,他的心是靜不下來的。每個人,實際上都很難靜下來。十二因緣講六入,六根為什麼叫六入?你只要有眼、耳、鼻、舌、身、意,它內在的本性就是入,入到哪兒去?入到六塵裡面去——色、聲、香、味、觸、法。六根都是要入到外面去的,你說心怎麼能靜得下來?但修行就像一個人牧牛一樣。這個「野牛」就是要犯人莊稼,所以你就要給這個牛配上一根轡頭——韁繩,要把它拽過來。它要跑,就要拽過來。

開始它跑的力量大,你還很難拽過來;慢慢的,拽過來,拽過來;然後慢慢這個牛聽話了,你才不去拽;自然它怎麼怎麼……它要經過一個過程。那你的過程現在就是掉舉。一念佛就會掉舉,心——念頭——就往外跑。念頭往外跑——心往外跑,你當然就念不下去了。而身體也都跟著往外跑,你在家裡都呆不住。非得要到街上不可,到人群稠密的地方去走一走,逛一逛,才舒服一點。

要麼,你呆不住。這就要慢慢來。這就像生了「七年之病」,你要治,你不是靠一天、兩天能治,就是要有「三年之艾」。艾草,慢慢的熏到那個穴位點。真的那個氣血打通了,你這個病才好了。在這個情況下,你胡思亂想是正常的,凡夫都有妄想雜念。現在你要作的事情:你不要害怕,你就緊緊的抓住這句佛號。我在妄想雜念堆裡面,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定要把它念清楚,聽清楚,一定要這樣作。那麼妄想雜念是病,佛號就是藥。這個病來了,正好藥就要下去,「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要想這想那,這個想的東西都像浮雲一樣的。它來了就讓它來,它去了就讓它去。你不管浮雲怎麼樣,你就管你這句名號。全神貫注在這句佛號,如貓捕鼠哇!盯著這句佛號,你盯久了,你就覺得心慢慢靜下來了。套在這個「野牛」上的韁繩,開始就有點力量讓它不跑了。

不跑了,慢慢的你才能夠念茲在茲,念得比較舒服。一坐下來,或者經行,這句佛號就朗朗現前。這句佛號,無論是意地當中的佛號,還是你出聲——金剛念的、小聲念的、大聲念的佛號,都能從耳根裡面把它聽進去。自念自聽,念茲在茲。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號,要產生密切的關聯。慢慢的你就會不被妄念牽著走,而是妄念當中主宰的地位是這句佛號的力量。這要經過一個過程。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來果老和尚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則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過去;今人道心不堅,一折就回,一勇再勇,也超不出去;不但超不出去,不勇不敵還好,一勇一敵,反過來要降他了,不降不得過。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我們一個人力量是有限的,他們一萬人個個都是力量很大的。萬人是什麼?是貪、嗔、癡、慢、疑,種種的煩惱無明。這一萬個念頭,是一向純熟的,不要你去近它,它會自然的隨順你。這一種自然隨順的一個念頭,有無量的力量;萬個念頭,力量更大到不得了。今天用功的一個念頭,是向來沒有見過,又沒有做過,它那裡會隨順你?不但不隨順你,還要你去尋它、順它,可見得一個尋它的念頭,極小極生疏,力量很小。

譬如:一個家庭,兒、女、孫、侄,以及眷屬,都是自然團結一致的;忽然外面來了一個生人,說:「你們出去!這個家是我的。」你們看這一家人還肯讓他嗎?不是要敵他嗎?你一人向他們要,他們一家人向你敵,你還敵得過他們嗎?

我們這一念敵一萬個念頭,也是如此,一萬個妄想是熟的,是家裡現成的;這一念用功是生的,是才有的,與它們不同夥。你們想想:如同一個人要他的家,他一家人跟你拚命,你一人還敵得過他一家人嗎?同是一理。

那麼,敵不過,又是怎麼辦法呢?不能隨順它去就罷了!辦法是有,先要你們明瞭不能敵它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明白了這個地方,當然才有辦法。因為,你一人要與萬人敵,你早已有了敵的念頭——就是敵的心;心既有敵,念頭的形色自然是一個敵的形狀,你有了敵的形狀表示,當然是因敵人而有的;敵人見你要敵他,他當然要敵你。

譬如:一個人預備與人打仗,一定手上要拿刀,頭上戴盔,身上穿甲,站在一個寬大的地方,你有了這個預備;不是對方一萬個人也就要來與你相打?他們各人不是也要拿刀、拿槍?這一萬個人的刀、槍洶湧地來了,你一見還敢打嗎?不是一見就要降他嗎?次則,你能預備拿刀、拿槍打人,不但一萬人要來與你打,就是一個人、兩個人看見,也要與你打。何以呢?你與他是對頭,他當然視你也是對頭,豈有不打之理?對嗎?這都是譬喻,我們要合喻法。

你們以為妄想來了,趕快把「念佛是誰」打開,把眉聳起來,「念佛是誰」、「念佛是誰」……就這麼與它敵,三敵、兩敵,不知、不覺,隨妄想去了。半天知道了,以為:「奇怪!我參 ‘念佛是誰’降伏妄想,怎麼打了半天妄想,還不知道呢?」再來參「念佛是誰」一刻業障翻起來了,你還照前一樣敵它,三敵、五敵,不知、不覺又隨業障去了,還是翻了半天才知道。你們照這樣一天到晚與它敵,不知、不覺隨順它,這就是你們用功「一人與萬人敵」;實在今世人不能用。

要怎麼樣使這一萬人化惡為善,一律投誠呢?我們單單的「念佛是誰」,不明白,究竟是誰?還不知道到底是那一個,妄想來了,我不問它,業障來了,我也不問。總之,不離「念佛是誰」。佛是那一個念的?任它情來、愛來,種種的不得了,來的再多,我也不問。我還是「念佛是那一個」?清清爽爽的,歷歷明明的,不慌、不忙、不急、不緩地參。

正是你打你的妄想,我參我的「念佛是誰」,各人做各人的事。你打妄想也好,你不打也好,我的念佛是什麼人,不知道,總是參。它們的妄想打夠了,打到不打了,看看我還是這樣參,撓也撓不動。久久的,它不是要向我投降嗎?令它至心投誠,不是返妄歸真嗎?

譬如:我穿一件破衲袍,搭一頂衣,頭上戴一頂合掌尖的帽子,我是站著或盤腿子坐在路旁;任是千軍、萬馬,拿刀、拿槍,走經我這裡,有什麼關係?不是他走他的?因為我不是他的敵人,他那裡會打我?久久的,久久的,他跑來、跑去,跑熟了,他還來請教,請教我談談心,很友好的,還不是歸順我嗎?你們大家想想,對不對?我與他為敵,他就與我拚命;我不與他為敵,他就親近我,照常隨順我。

你們想想,我單單一個「念佛是誰」不明白,任什麼妄想一概不問;不以它為惡友,亦不以它為良朋,不去近它,亦不遠它;這樣子參禪用功,何等好!足見得這一句「念佛是誰」認真參究,不與一切妄想、業障為侶,不與天人、修羅為侶,亦不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為侶。

你們恐怕又有一點疑問:「說‘念佛是誰’不與妄想、業障為侶還可以,不與諸佛、菩薩為侶,我倒有點不相信!」

對罷!不相信不怪你,我要問你:「念佛是誰」你參、沒有參?假使沒有參,你信我的話,參參「念佛是誰」到底是誰?究竟是誰?你這麼一天到晚不斷一下子,一點空檔子也沒有,正在疑情得力的時候,你打開眼睛來望一望:還有佛在,還有祖在嗎?這,就要你們自己行到那裡才可見到。

 

何謂修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