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教現狀-末法十大弊端/釋一塵
 
佛法次第分為信(善根生信)、解(智慧生解)、行(依理實踐)、證(究竟圓滿),佛法非科學(通過實驗了解宇宙,提供應用)、非哲學(運用思辨認識宇宙,指導生活)、非文化(積累共識形成思想,影響社會)、非宗教(啟發信仰產生凝聚,引導超越)http://t.cn/zYDonxT

我在十年前,談到佛教現狀,曾指出末法時期佛教存在十大弊端。十年過後,弊端越演越烈。所以,作為佛教徒,有必要知曉末法弊端,更需要清楚自身的責任及前進的方向。下面我結合佛教現狀談談末法十大弊端。


一、因緣惡劣

眾所周知,釋迦牟尼佛之法運分為正法時期、像法時期和末法時期。正法時期是指佛入涅槃後的五百年間,此時期中,佛教徒秉承佛陀遺訓,嚴格依戒(嚴持淨戒)、定(深入禪定)、慧(廣聞、善思、勤修),其標誌為成就者無數;像法時期則指正法時期過後的一千年間,此時期中,佛教從形式到內容皆與佛陀之言教有所偏離,其標誌為成就者有限;末法時期即是像法時期過後的一萬年間,此時期中,佛法徹底扭曲,其標誌為成就者極少。

當前,正值末法,眾生貪、瞋、痴熾盛。伴隨科技、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人類物質慾望極度地膨脹,精神境界的墮落日益顯著,這必然導致佛教的傳播與實踐遭遇嚴重障礙。追名逐利、好色貪食、違法亂紀、損人利己者比比皆是,遵紀守法、助人為樂、求真務實、行善積德者寥寥無幾。就佛教而言,持戒修行弘法者屢遭障礙,貪戀紅塵、欺誑眾生、無慚無愧、撥無因果者反得其便。如此惡劣因緣,必定阻礙成就,反助墮落,佛教徒何去何從,當慎思善行!

二、正法扭曲

當前佛教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四大偏差,這是扭曲正法的集中體現。

(一)輕繼承重創新

佛陀入涅槃時,回答弟子阿難四大問題,頗具深意。
第一,集結佛經,經首置「如是我聞」。這是強調對佛經應不容置疑地繼承,因佛經非妄想所成,乃佛清淨圓滿性海之流露。
第二,以戒為師。這是佛對處於無佛時代的眾生尋求正法安置的指路明燈,依戒而行則是正法,反之,邪師說法、人行邪道。
第三,依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住。這是佛指示修行法要,無此安心法門,非正法。
第四,於惡性比丘行默擯。追捧與打擊惡性比丘皆不如法,不提供方便,促其懺悔,方為正法。

當前有人借「與時俱進」之義,大肆鼓吹佛教理事創新說,這是極其危險的。必須清楚認識佛法的真理性豈容篡改。佛法闡述諸法實相(一切事物的真相),佛法傳播堅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此即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大圓滿境界。 「與時俱進」反映隨緣,還要明確堅持真理才是不變。

(二)輕內涵重外延

佛教的內涵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三寶的真實義。信仰佛教的核心是對佛教理論的信解受持,從而引發自身的廣泛實踐,達到覺悟、正見、清淨,因此對佛法的弘揚當置首位。

目前國內的寺院,大多重視基本建設(外延)即寺院硬件設施的建設,對於寺院軟件建設(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學術功能、實修功能、慈濟功能、接引功能)嚴重忽視,致使寺院成為旅遊景點,迷信空間,娛樂場所。由於長期疏於佛教教育,造成甚至包括佛教徒在內的大多數眾生視寺院為滿足自身貪、瞋、痴的工具(盲目燒香磕頭祈福),視出家人為看相算命的所謂「大師」以及能消災免難的「神漢」,還有通過世間傳播渠道誤認為僧人皆是爭強鬥勝的「俠客」,這是當前佛教界不能不重視的嚴峻事實。

當然,我們也欣慰地看到很多獻身於弘法,致力於修行的出家人,於此末法,艱苦卓絕,為法忘軀,發願再現正法景象,可惜人微言輕,力不從心,杯水車薪!如果佛教的內涵再得不到佛教界廣泛的重視,末法的腳步將越走越快,難以遏制。

(三)輕出世重入世

這裡的出世是指修無為法。佛於《金剛經》中明確開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則是解脫生死、超越輪迴、究竟涅槃。這裡的入世是指行有為法,即眾生在因果連續相中生死輪迴。有人妄言佛教宣揚「不二法門」,何來出世與入世?我們必須明了佛陀圓滿證得根本智(知法總相——真空)與後得智(知法別相——妙有),方能真入「不二法門」,空有不住,從容中道;而凡夫虛妄分別,牢固執著,煩惱重重,六道輪迴,難得自在,豈可輕言入「不二法門」。

六祖慧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他強調的是為尋求覺悟的入世,「青青翠竹悉是菩提,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前輩高僧大德也曾提倡「人間佛教」,那是指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當前,佛門中盛行的所謂「入世」,即寺院建設競相攀比豪華,僧人生活彼此較量享受,普通居士學佛只求人天福報,佛之教誨「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拋諸腦後。以覺悟為宗旨的入世,變為貪戀紅塵的攀緣;以接引為前提的入世,變為污染墮落的陷阱;參學變為旅遊,慈悲只為賺錢。大多數寺院誦戒、禪(佛)七、閉關、結夏安居、閱藏、講經早已廢棄,相反,以盈利為目的而舉行的開光、奠基、上樑等熱鬧場面絡繹不絕。

從歷史上幾次滅佛事件可以清楚看到,僧團是否如法是佛法興衰的標誌。在此強烈呼籲,僧團應圍繞出世住持正法,居士應以如法為標準護持佛法。只有如此,方可真正紹隆佛種,續佛慧命。

(四)輕實證重說理

佛教自古以來就有「說理者多,實證者少」的現象,末法時期尤為突出。本來研究分析講解三藏無可厚非,佛法應依文字般若,入境界般若,證實相般若。但佛法確非說理能解決所有問題,他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佛法之大次第分為信(善根生信)、解(智慧生解)、行(依理實踐)、證(究竟圓滿),說理只是信解之基礎,不能涵蓋整個佛法。佛法非科學(通過實驗了解宇宙,提供應用)、非哲學(運用思辨認識宇宙,指導生活)、非文化(積累共識形成思想,影響社會)、非宗教(啟發信仰產生凝聚,引導超越),而是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有情(六道眾生)與無情(宇宙自然環境)真相的如實闡述,他能夠指引科學的發展方向,深化哲學的理性思考,提供文化的有益延續,明確宗教的歸宿層次。

當前,社會與佛門各種佛教研究、教學機構應運而生,花樣繁多,的確對佛教的傳播起到積極作用,但也為文字禪(執著文字相)、口頭禪(講理頭頭是道,生活處處煩惱)、狂禪(錯解佛法,撥無因果)提供了生存平台,使佛教成為文化、學術、知識,加劇了對佛教的歪曲。

解行並重,一直是佛門的優良傳統,不能廢棄。 《楞嚴經》中佛陀弟子阿難自責:「恨無始來,一向多聞(重理),未全道力(輕行)。」佛教如果放棄實證,佛法則形同虛設。目前佛門中有關實證的事宜過於單一,多數僧人只通過早晚上殿做功課,平時承接佛事進行修持,這是遠遠不夠的。遙想祖師大德,日中一食,夜不倒單,精進不已,最終生死自在,堪稱楷模。因此,出家人應減少社會活動,把時間多用於用功辦道上,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啊!不可掉以輕心。

三、戒律廢棄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波羅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有異也。」佛陀創建佛教,包含兩大內容:一是法(依經明理),二是律(依戒制行)。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律」,這二者相應協調,方為佛教之整體。戒律梵名有三:一名「尸羅」,此義「清涼」;二名「毗奈耶」,此義「調伏、善治」;三名「波羅提木叉」,此義「別解脫、處處解脫、隨處解脫」。是故,《四十二章經》雲:「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可見戒為行道成道之基。戒的功能為防非止惡,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之根本。

當前佛門輕戒、棄戒、破戒現象非常嚴重,既破壞佛門清淨莊嚴形象,又障礙眾生依佛法得到利益。其具體表現為:

(一)部分僧人公然結婚生子,以出家為職業,養家糊口,甚至為積蓄財產,偷盜行騙,此風有愈演愈烈之勢。

(二)「狂禪」氣焰囂張,以曲解「一切法皆是佛法」、「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淫怒痴即戒定慧」等為藉口,恣意妄為,無惡不作。

(三)部分道場為迎合世俗,拉攏信眾,積累財富,公然擺攤看相算命、抽籤打卦、推薦頭香高香。有些道場甚至以演世俗言情武打戲劇吸引信眾。

(四)大多數僧人誦戒廢棄,道場出售「戒牒」、「皈依證」之事時有發生。

(五)部分僧人、居士在道場大肆喝酒噉食葷腥,蓄養宰殺牲畜,賭博取樂。

(六)目前,很多佛教內外人士不解佛陀制戒緣由乃眾生離苦得樂之必須,修行成道之基礎,豈容凡夫妄心肆意篡改。他們打著「與時俱進」旗號,鼓吹時代不同,佛教戒律也應發展、創新、改革,這造成佛教界極大的思想混亂,也為視佛制戒律為束縛的佛教徒,找到為所欲為,廢棄戒律的理由。

世尊曾在多部經典中描述末法現象,今天已成現實。在此希望廣大正信佛弟子,必須清楚認識戒律的殊勝意義,無戒(行為準則),即無定(如如不動),更無慧(通達實相)。我們雖無力扭轉末法,但有力量堅持正法,絕不能同流合污,隨緣墮落。 《華嚴經》雲:「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

四、修行虛偽

在講述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修行的概念。佛法諸種詞典對此從不同角度詮釋,說法不一。概括起來修行含義有三:第一,依佛說之妙理(諸法實相);第二,事佛說之妙行(自淨其意);第三,證佛說之妙果(究竟涅槃) 。虛偽是指不真實(虛假),不如法(偽裝)。末法修行虛偽表現如下:

(一)大多數佛教徒在佛教義理上所下功夫不夠,難以樹立正知正見,在具體實踐上必然出現偏差。執理廢事走入「狂禪」者有之,執事廢理盲修瞎練者更勝。因此,必須堅持依理(三藏所闡述之理)、依法(祖師所行持之法)、依戒(所受清淨戒之儀)、依師(善知識大德之教)、依印(成就者印證之說),否則事倍功半,南轅北轍,欲升反墮。

(二)修行佛法與日常生活嚴重脫節,既不能寓修行於生活,也不能寓生活於修行。斷煩惱、了生死、利眾生是修行的基本目的,但修無為法之效果需要通過有為法得以體現。 「持戒心淨利眾生,防非止惡證菩提」之不二修行理念與實踐,當放於衣食住用行中檢驗。如修行不與日常生活中斷滅貪嗔癡相聯繫,即是流於形式,顯現修行的虛偽性。

(三)只求人天福報特別是現世利益,已成當前僧俗弟子修行之桎梏。末法修行多依大乘,小乘法門漸微。而大乘乃發大心(利眾生,成佛道)、脩大行(離四相,絕百非)、感大果(福報具,智慧足)、裂大網(斷煩惱,轉境界) 、歸大處(了生死,入涅槃),凡自私自利發心,企圖以修行滿足貪嗔癡之眾生,即是修行虛偽,無有是處。修行虛偽,不能了脫生死輪迴,亦於惑(迷惑顛倒)、業(恣意妄為)、苦(天災人禍)不得自在。

(四)末法時期,佛教重外延(道場設施),輕內涵(了脫生死)。僧人除早晚上殿做功課,平時承接佛事(祈福、延壽、超度、往生)外,大都忙於各種活動(接待應酬、慶典集會、參觀旅遊),疏於修持;居士也喜歡熱鬧場面,熱衷形式,放棄實修。祖師提倡的「報冤行(信因果)、隨緣行(無分別)、無所求行(除迷惑)、稱法行(斷煩惱)」四行,以及「恭敬修(深信誠心)、無餘修(具足智福)、無間修(勇猛精進)、長時修(堅持不懈)」四修,為我們指明了修行的方向與方法,依此則是真實修行。自度才能有效度他,不可不知;沉溺於事務,如無智慧,造業不斷;僧俗佛教弟子應知輕重緩急,處理好日常事務與精進修行之關係。

五、道場污穢

祖師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這裡明確指出了道場的宗旨在於成就眾生究竟圓滿,道場的任務是接引十方眾生,道場的功能是勤修無為,道場的性質是傳道授業。道場何時初建,現已缺乏明確記載,據佛經推測應是像法產物。佛在世時,所言皆大道場(廣義),如阿蘭若(梵語),指閑靜處(不做世俗事曰閒,無諸憒鬧處名靜),或稱無諍(不與世諍),凡閑靜、無諍處皆是道場。像法時期,佛制行乞食、樹下坐等大都廢棄,伽藍(梵語,指佛寺)紛紛建立,此時道場(狹義),專指修道之場所。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是中國佛教走向以寺院為中心發展佛教的明顯標誌。然而末法時期,道場呈現污穢,其特徵如下:

(一)祖師著論以七個「一」談道場殊勝義:一時(認真把握當下),一戒(同遵佛制戒律),一處(和合共住道場),一心(安住清淨覺心),一見(摧邪顯正等覺),一道(共修不二法門),一解脫(究竟了生脫死)。由於當前,道場對接引有緣眾生出家太過輕率,未按規定考察發心,以及適當的觀察時間,致使僧人隊伍素質普遍下降,以出家為謀生職業者增多,不如法現像也就屢禁不止。此外,道場普遍忙於硬件建設,教育、實修、利生都有所忽略,這樣必然導致種種醜陋現象滋生。僧人之間因權因利矛盾重重,明爭暗鬥,居士也介入其間派系林立。

(二)六和敬已成幻想。六和敬乃佛說比丘應具和合義,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道場無此和合,絕難清淨,僧俗皆應檢討、懺悔,我是否也是不和合的因素?應知破道場和合乃五逆罪之一。

(三)道場中僧人與居士應明確自身責任,僧人應以精進實修、如理弘法、慈悲接引為其要務;居士應以參與實修、如法護持、積極利眾為其要務。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則是指無智慧指導下的盲目行為,如不依教奉行,必生禍患,因此,切不可捨本逐末,空過光陰,終致輪迴。

六、邪法滲透

末法時期,由於成就者極少,加之不如法現象隨處可見,致使佛門中邪法滲透現象層出不窮,猖獗異常。具體表現如下:

(一)對佛教三寶的皈依,認識上存在偏差,危害甚大。依佛經有三種三寶:

1、性體三寶:佛寶(覺而不迷)、法寶(正而不邪)、僧寶(淨而不染),此可以自心證知而世不得見知聞知也;

2、聖賢三寶:佛寶(三世諸佛)、法寶(諸法實相)、僧寶(菩薩聲聞),此世可聞知而不得見知也;

3、住持三寶:佛寶(依像而見)、法寶(依經而傳)、僧寶(依律而住),此世可聞知見知也。

目前,有部分佛教徒自稱只皈依「二寶」,即佛寶與法寶,排斥僧寶。雖然末法僧團確實存在諸多不如法現象,但不可否認有行有德之僧人與僧團還是不少。佛法僧三寶,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經云:「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佛教徒如不能圓滿皈依三寶,則知見不正,功德難以圓滿。皈指返本歸原,依指知止心定,圓滿皈依三寶,則有互相維持、互相輔助之功,不可偏廢。

(二)邪教種種歪理邪說滲透佛門,危害甚大。
首先,這些邪教所謂的「教主」採取貶低釋迦牟尼佛,妄言釋迦牟尼佛是最低層次的佛,所宣之佛法難以度眾,進而損毀僧人及僧團是魔,自身難保,更難度眾。
其次,邪教拋出「當下即刻開悟」之速成法、「諸佛附體加持」之易行法、「掌控宇宙生滅」之神通法等歪理邪說,蠱惑人心,擾亂正法。
再次,很多缺乏正知正見的眾生,受邪法誘惑和控制,違背倫理道德,違反科學規律,破壞安定團結,遭致財物損失,身體摧殘,精神失常,甚至家破人亡。
因此,抵制邪教的侵害是佛教乃至全社會的共同任務,並且是長期任務。必須大力弘揚正法,提倡尊重科學,才能有效根除邪教的危害。

(三)當前很多居士自發建立了學佛及修行道場,這本來是對弘揚佛法以及實踐佛法的有益補充,但由於邪法滲透,信徒知見不正,亦帶來很多危害。

1、部分道場,排斥僧人及僧團,號召居士拒絕親近僧人及寺院,不遵佛制,自搞一套。如:自行皈依、自行授戒、自行授記、自稱僧團、自封上師、自我印證等。如此破壞和合,欲升反墮。

2、部分道場大興「自讚毀他」之風,自稱修佛法,謗餘皆魔法;甚或推崇某位法師,貶低其他法師;讚歎自己所修法門,打擊其他修持法門等。如此謗僧毀法,無間罪報。

3、道場之建立不為弘法及修行,只為名為利,大肆斂財,拉山頭搞幫派,有的甚至被黑社會利用,成為地方惡勢力,為害一方。須知因果不昧,果報不虛。

綜上所述,不正信正知正行佛法,必遭惡報。 《楞嚴經》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

七、善根低下

首先,需要明確何謂善根。所謂善根是指信根(不疑正道)、精進根(修道不息)、念根(正念不失)、定根(一心不亂)、慧根(明了諸法)。善根乃無始劫熏陶、業力所致,末法眾生,於此五根低劣,甚難成就。

(一)信根:信依其層次分為迷信、疑信、淺信、深信、正信。當前,大部分眾生對佛教的信仰僅止於迷信,表現為不求明白佛理,只為滿足欲求。當然,疑信、淺信、深信也不圓滿,成道須具圓融之正信。

(二)精進根:精進分為兩種,一者身精進,二者心精進。身精進表現為勤修善法,受持讀誦,行住坐臥,不自放逸。末法眾生,或無日課,設或有之,亦是一曝十寒,難以堅持。心精進表現為善念不失,淨念相繼,不自放逸。末法眾生,貪嗔癡煩惱極重,顛倒迷惑,甚難入道。

(三)念根:依佛法而言,如法之念稱為正念,不如法之念稱為邪念。末法眾生,由於分別執著,產生妄想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尤為嚴重,此即邪念。發心斷煩惱、了生死、利眾生,此即正念。

(四)定根:外不著相(不被境界所轉),內不起念(分別執著皆無),即是禪定。此乃修行關鍵,不可不知。末法眾生,或依淨宗念佛,或依密法持咒,或依禪門參禪,或依教律修定,能得禪定者極少,須在信(正信不疑)、願(離苦得樂)、戒(嚴持淨戒)、理(通達佛理)、行(如法實踐)上痛下功夫。

(五)慧根:內性自照,不從他知,是名慧根。佛學乃智慧之學,起於戒,住於定,止於慧,轉識成智,方為究竟。識乃分別執著所成,所謂修行即在轉識,分別執著除掉,智慧自然現前。末法眾生,慧根不具,心外求法,終成虛幻。

八、福薄障重

《地藏菩薩本願經》雲:「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這在末法時期,眾生的表現尤為突出。福薄障重之具體表現如下:

(一)修行法門的選擇上存在很大誤區。 《孫子·謀攻》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此言運用在學佛與修行上亦真實不虛。無始無明之惑,引發眾生造業,導致輪迴之苦,佛學旨在幫助眾生斷惑、消業、離苦。佛所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善巧方便,以此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因此,修行法門的選擇在學佛上至關重要。當前,佛教徒在選擇修行法門上出現種種誤區:

1、輕視淨土法門,此三根普被無上大法,被貶為愚夫愚婦之行持,甚至因其簡單易行,更成為輕視之理由,實屬可悲可嘆。

2、盲目熱衷密法,很多居士以修密法為時髦,實際上則不守密戒,不修加行,不依次第,如法者少,湊數者多。

3、追捧禪宗者甚,但他們於禪宗祖師恪守無相之戒、捨死忘生之參究不顧,妄談公案,鄙視戒律,終成狂禪,欲升反墮。

4、至於唯識法相之理、華嚴根本之法,天台圓頓之教、三論破執之妙、律宗振綱之學,皆成學術之談,名存實亡。

(二)佛在經中常講,受持讀誦佛經能得諸多利益,概括即為:智慧提升,福報增長。具體則是:煩惱斷除,辯才無礙,事業順利,家庭和睦,身體健康,遠離災禍,多遇善緣。但現實社會中,多數佛教徒並未呈現上述學佛效果,相反仍是福報不夠,業障很大。

(三)學佛與修行過程中出現偏差之情況極為普遍。或因知見不正,或因冤親障礙,或因持戒不嚴,或因修法不適,造成身體損害、精神失常、放棄學佛者屢見不鮮。

應該清楚認識到末法眾生在學佛與修行上客觀存在福報不夠、業障甚大之實際情況,但主觀上也應該重視根據末法眾生根機提供相應的修行方法。所以,佛教界弘揚佛法的法師,應肩負重擔,為佛法在末法時期的學習與實踐做出切實可行的指導與示範,切忌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名聞利養等做法氾濫成害,誤己誤人。

九、魔乘其便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云:「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者稱為魔。由於末法眾生缺乏定慧力,魔乘其便,大行擾亂、障礙、破壞修行人之事。表現如下:

(一)蘊魔熾盛。五蘊(色受想行識)不能如法觀空調伏,種種魔事生;

(二)煩惱魔巨。貪嗔癡慢疑惡見,難以斷除;

(三)業魔加劇。殺盜淫妄酒等,肆無忌憚;

(四)心魔難平。我慢嫉妒之心,障礙清淨;

(五)死魔無常。壽命有限,質量低劣;

(六)天魔猖獗。眾生或發心時,或出家時,或成道時,皆受其擾;

(七)善根魔顯。執著自身已得善根,不更增修;

(八)三昧魔興。執著自身已得禪定,不求提升;

(九)善知識魔。慳吝於法,不肯開導;

(十)菩提法智魔。於菩提法起智執,妨礙圓融通達。

上述諸魔皆障礙正道,毀人慧命,須依止三十七道品加以對治。

十、成就希有

古德云:「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牛角。」此言之於末法,真實不虛也。由於末法時期佛教呈現因緣惡劣、正法扭曲、戒律廢棄、修行虛偽、道場污穢、邪法滲透、善根低下、福薄障重、魔乘其便等種種弊端,致使修行道路崎嶇坎坷,修行人士舉步維艱。

宋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所作淨土發願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此發願文為修行人士生動地描繪了成就者的殊勝境界。末法時期能顯如此瑞相者,當屬鳳毛麟角。

著文闡述末法十大弊端,並非刻意揭露末法佛教陰暗面,真實目的在於警鐘長鳴,不要被現世佛教之「虛假繁榮」所迷惑,佛教弟子必須保持清醒頭腦,認清真相,看破假相,從容中道。作為佛教弟子,我們有責任荷擔如來正教,身體力行實踐如來正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依止「三寶」,嚴持淨戒,常勤精進,忘我利生,於末法時期正法再現奉獻心血,報效四恩。

作者:釋一塵

 

http://dharma-yinlung.blogspot.com/2013/11/blog-post_94.html?spref=f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