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何為慈悲?慈悲與善良有何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個詞——慈悲。慈悲是婦孺皆曉的名詞,「慈悲為懷」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也許你自己也正在奉行慈悲,但是對於慈悲的意義與層次,你卻不一定能透徹瞭解。

譬如某人做了破壞公益、傷害他人的事,必須接受懲罰時,有些人會為此人求情說:「請你慈悲饒了他!」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了姑息縱容,實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那麼,究竟何為慈悲?慈悲又與善良有什麼不同?慈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呢?

究竟何為慈悲?

有人說慈悲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愛有染污性,處理不當時,反而變成痛苦、煩惱的來源。

慈悲是淨化的愛、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佈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佈施,就是慈悲。

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是無法成就菩提大道的,因此慈悲心是菩薩行的必要條件。

《大智度論》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慈」即慈愛眾生,與樂;

「悲」即憐憫眾生,拔苦。

簡言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

「慈」與「悲」,

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慈悲相連,才能產生:

「與樂拔苦」的踐行和作用。

《華嚴經》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慈悲是無比寬廣的。慈悲心是我們依教奉行、如法修行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為中心出發的,而是建立在一切眾生平等的基礎上,平等地使一切眾生獲得安樂、離開痛苦、斷除煩惱,進而覺悟眾生無我、諸法無我。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雖然有無量的法門、教義,但是皆以慈悲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薩道,更是慈悲精神的實踐與完成。

慈悲與善良有何不同?

善良是本能,屬於主觀的同情、憐憫,停留在心念、心願上面,是有人我相,自他有別的,而且容易退失。慈悲則在對象、空間、時間、目標等方面更具有深遠廣大的內涵。

慈悲的對象——一切眾生

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任何眾生都是我們慈悲的對象。如果沒有眾生,我們就無法修行了。《華嚴經》說得好:「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眾生以各種方式促使我們發起慈悲心,幫助我們獲得邁向覺悟所必須的高貴品質。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眾生,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卑賤的眾生,或許他們就是諸佛菩薩,為激發我們的悲心而示現。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對一切眾生心懷感恩。

慈悲的範疇——空間很寬

慈悲的範疇,指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這麼一個寬廣的空間。我這個家、我這個集團、我這個民族、我這個國家,這個空間在佛教來說是很窄的,都有一個「我」字在裡面。

慈悲的行持——時間很長

不但我現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難,時間很長。

慈悲的目的——境界廣大

慈悲,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人衣食財物的解決,而且能讓他人得到法身慧命,將來都成佛,入大般涅槃,證得無上菩提。

佛教的慈悲,不是一般的愛、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超越了一切宗教。《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一切」包括得很寬,度一切苦厄到哪裡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這個境界很廣大,佛心就是廣大心、清淨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沒有這些心,就不能度眾生。

慈悲是超越世間善良,是平等一體無我的。不分對象,無論男女、老幼、貴賤,都能不分別、不執著平等對待,給予眾生以實際的關懷、幫助,使眾生真正得到快樂、脫離痛苦。

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個慈悲的人,他的善心是不僅停留在世間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的層面,而是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幫助眾生建立和延續究竟的法身慧命。

慈悲與喜歡有何不同

有人問禪師:喜歡與慈悲有什麼不同嗎?

一個孩子站在花前,孩子被花的美麗迷醉,不由伸手把花摘下。

禪師說,這就是喜歡。

另一個孩子滿頭大汗給花澆水,又擔心花被烈日曬著,就站在花前擋太陽。

禪師說,這就是慈悲。

喜歡是為了私心的滿足與獲得,而慈悲的人卻在付出的同時又成就了自己。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經雲:

智光比丘汝諦聽,出家菩薩所應作,

無緣大慈攝眾生,猶如一子皆平等。

又雲:「然諸眾生即是我身。眾生與我等無差別。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眾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

簡言之,不分別、不執著的平等叫無緣;一個整體、自他不二就叫同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我們在學修路上培養慈悲心的目標與方向,以此來長養我們的善根,擴大我們的心量,進而發起廣大菩提心。

悲智雙運

佛法是智慧的信仰,學修路上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的引導,做到悲智雙運。

如果慈悲沒有智慧做引導,則會盲目化、隨意化。譬如:放生的時候將陸龜放生到海裡、將海魚放生到河裡、將毒蛇放生到寺院周邊,如此不顧生物習性的放生,既破壞生態平衡,也不考慮他人安全。

慈悲恆順眾生,是不為個體而傷害別人;不為個體而犧牲群體;不為私慾而危害社會。慈悲時,要順著眾生的善性,幫助他們解脫,遇到眾生的劣性,要能善巧方便的轉化他,使其斷惡修善。

一味沒有原則的慈悲,沒有智慧的指引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要正確理解慈悲、悲智雙運,不能有人做壞事也去幫忙,有人犯法也去包庇。

學佛修行應以智慧做為引導培養慈悲心,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精神,逐步建立起怨親平等、自利利他的觀念。


【慈悲】什麼是慈悲?與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是什麼意思?

慈悲,梵語(karun!a),與樂曰慈,拔苦曰悲,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經說:“大慈大悲,名為佛性。”觀無量壽經也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慈即愛念,謂以愛樂歡喜,起大慈心,能與他樂也;悲即愍傷,謂以惻愴憐愍,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問答,論觀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惱皆得解脫也。依後問答,論普門示現大慈與樂,即應以得度而為說法也。良由觀音之人,觀於普門之法,達於實相之理,愍諸眾生,理具情迷,枉受眾苦,失於本性之樂。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與其樂。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佛教慈悲與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講究為人處事要有道德,家庭、社會、國家都必須要有道德。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為中,不倚之為庸。道家講清淨無為,要少欲知足,過淡泊生活,屬天人境界。諸葛亮講“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就是道家思想,比較超脫。

但是佛家講慈悲為懷,出世而入世,是一種大乘菩薩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怎樣才有慈悲?念眾生苦,要救眾生,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須要由慈悲來鞏固,比如樹根,必須要雨水滋潤,才能發芽、開花、結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樣,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雨水,否則不能生長。只有大悲心的對象、空間、時間、目標才是廣大的。

慈悲為懷的對象就是胎卵濕化,甚至包括一切飛潛動植物(飛的、潛藏的、動物的、植物的),植物裡有生機,也是不能隨意損害的。空間很寬,指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這麼一個寬廣的空間。我這個家、我這個集團、我這個民族、我這個國家,這個空間在佛教來說是很窄的,有“我”字在裡面。時間長,就是不但我現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難,時間很長。目標遠,什麼目標遠?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財物的解決,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將來都成佛,入無餘涅槃,證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這一個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愛、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過道家,超過儒家,超過一切宗教。《心經》的頭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一切”包括得很寬,度一切苦厄到哪裡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這個境界很廣大,佛心就是廣大心、清淨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沒有這些心,就不能度眾生。


傳喜法師:慈悲與善良有區別嗎?

慈悲與善良是有區別的,善良是本能,慈悲是選擇。慈悲跟善良之間是有共性的,但是慈悲是理智的結果。

善良就如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當他有一次看到鄰居家在殺豬的時候,他體驗到了那個豬的悲傷、掙扎,所以他就很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豬活得挺好,為什麼要把它殺掉呢?”他媽媽就趁這個機會就教育他:“因為你要吃肉啊。”所以就啟發了孟子心裡的那種善良、恻隱之心,對眾生不幸遭遇那種同體的感覺。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理智地對自己的提升,善良有時候很快會被泯滅掉,有時候甚至自己,如果不在智慧的指導下的善良,有可能還會被別被人利用。但是慈悲不會,慈悲是一種堅定的,慈悲是一種智慧的、善良的狀態。

比較標准地來說,慈是給予別人樂,悲是拔出別人的苦,我們佛教裡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與樂的對象是不分的,就像孔夫子教學生叫有教無類,這也是一種慈,對所有的眾生關心他們的命運,這是一種悲。

所以慈悲它更具有高度,它是一個智者、一個聖人的一種生命的情懷。也就是說,善良是所有共同人都具有的話,但是慈悲只有智者、只有聖人才具有的一種特殊品質。但是它來自於每個人都有的善良,通過他的理智的規范,通過堅定的修煉,最後達到的一種格局、一種高度。


善良被人利用,該怎麼辦

淨道法師

佛弟子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總還是更為善良一些的,更具有慈悲心和同情心,我想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末法時期,慈悲和善良,有時候又顯得那麼的薄弱,那麼的慘淡,因為經常會有人利用大家的善良和慈悲,做出一些欺騙的行為,讓大家一次次的心寒。

無論如何,利用別人的善良,進行道德綁架,獲取利益;甚至利用宗教信仰,偽裝誠信,這都是極為惡劣的行為。因為,大眾的善良被透支了,大眾的心冷了,這個社會就沒有溫情了。大眾的信任被透支了,信仰被透支了,這個社會就沒有道德可言了。所以,大家都痛恨這樣的欺騙,因為這樣的欺騙,不僅是多少人在利益上受損失,而會讓整個的社會,在道德上慢慢地陷入黑暗。

可是,作為佛弟子,還是要習慣這樣的黑暗,要勇於在黑暗中保持一顆光明的心。這才是所謂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我們都知道的幾個故事,可能在這裡要重新溫習一下:

第一個故事,是舍利弗尊者,在久遠以前曾發大乘菩提心,當有惡婆羅門向他乞討眼珠的時候,舍利弗把左眼給他了;他說他要的是右眼,舍利弗把右眼也給他了;他說眼睛是臭的,狠狠的踩在了地上。舍利弗尊者由此退失菩提心,回大向小了。

第二個故事,是古代的一位禪師,看見一隻蠍子掉在河裡了,就去抓它,想把它救上來,結果,抓一次被蟄一下,抓一次被蟄一下。旁人就勸禪師不要再救蠍子了,結果呢,禪師說,蠍子蜇人是他的本性,我要救一切眾生,是我的本性,我豈能因為它的本性而放棄了我的本性呢?

這兩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故事所要表達的寓意,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之所以提一下這個兩個故事,並非是要提倡大家盲目的行善,不計後果,被人當傻子,而是希望我們佛弟子,能夠以此自勉。

不管這個濁世之中有多少的惡,不管這個末法時期有多麼的黑暗,我們還是要保持內心的光明,不能讓慈悲的心給減退了。當然,佛法是講慈悲的,佛法也是講智慧的,慈悲要與智慧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慈悲,因此,我們在堅定慈悲心的同時,更要努力的深入經藏,增長智慧,明白事理。

願我們都具足堅定的慈悲和智慧之心,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是又冷又痛的。

如何以慈悲心來幫助他人?一定要通過觀念和方法的,如果僅僅用財物,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必須要從心理的、觀念的、方法的,來幫助他人解決困難,這樣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所以,慈悲和智能是一體的兩面,是分不開的,只是它的功能和表現不同而已。有智慧的人,他的內心世界經常能保持平靜、清楚、明白,不受任何環境的情況所困擾,同時能關懷他人,做他人的知音、知心,讓自己深入眾生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慈悲心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