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怎麼樣來提升我們的心理素質,讓佛號更堅定呢?

為什麼說念佛人智慧的觀照很重要?

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號水平,你必須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質,因為佛號是你的心在憶念,是能念的心、是那個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水平是有關系的。你心理素質不夠,你是創造不好堅定的佛號的!因為你的佛號是誰在念呢?不是嘴巴念佛啊!是那個明了的心在推動佛號,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才會變成不可思議!所以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號水平,你必須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質,因為佛號是你的心在憶念,是能念的心、是那個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我們怎麼樣提升我們的心理素質,讓佛號更堅定呢?當然必須有歷代祖師的傳承。這當中善導大師講得最簡單,就是修皈依。你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你必須要通身靠倒!我們必須觀想,自己是生死罪障凡夫,無量劫來常沒常流轉,沒有出離的力量。

第一個,你要觀照: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定位?一個人要先了解自己。我們的定位只有八個字,就是“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第二個,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有廣大的加持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彌陀大願必定救拔。這兩種智慧:一個對自己的了解;一個對佛陀的了解,佛陀是怎麼回事?彌陀的願力廣大,他必定救拔。

印光大師說這兩個還不夠,又加了一個:就是“無常迅速,早作准備”。印光大師把善導大師的思想又加了一句話,就是說你要把死亡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沒有太多時間了,你沒有太多時間打妄想了。他說,你一個人要把佛號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額頭上,就是說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須有一種危機意識。

我們把善導大師跟印光大師這兩個智慧的觀照,把它加起來就是三個智慧:第一個,你觀想你自己“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第二個,你觀想阿彌陀佛“本願廣大,必定救拔”;第三個,你要知道你自己“無常將至”,你必須“早作准備”。你說:我還年輕,是吧?怕啥!不可以這樣講,年輕人往生的多得去了!

所以,透過智慧的觀照,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佛號,就不只是一種點狀的信仰。點狀的信仰就是說,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你做完工作,去旅游,你把生命的時間都扣掉以後,剩下的時間才給阿彌陀佛,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這個叫做信仰。

你這樣子是很難把佛號念好的,因為你的心態,佛號在你心中的定位,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它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產生你生命的改造、生命的流轉,不可能!但是它會讓你生命當中,活得快樂一點。

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加持是相互的關系,不是單方面的關系。諸位要知道,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你對阿彌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會給你多大的回應。所以,我們透過智慧的觀照,我們就知道,其實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全部,叫做“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句佛號你是怎麼想的,這很重要!你念佛的時候你是怎麼想,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對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認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現一部分的力量給你;你認為它是全部,它就給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創造佛號,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師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觀照,他這個信心就叫做真實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

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觀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時間到就出來,該幹啥還幹啥,就這樣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彌陀佛怎麼回事,他也不知道這個死亡什麼時候到,完全靠信仰,點狀的念佛、片段的功德。

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彌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須把心態准備好,這個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須了解自己,你為什麼流轉?你為什麼會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轉?這個事情一定有原因的。

第二個,阿彌陀佛為什麼──在十方諸佛當中有那麼多佛陀──能得到歷代祖師、十方諸佛唯一的贊嘆?憑什麼釋迦牟尼佛講完阿彌陀佛的時候,六方諸佛會贊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憑什麼?他在諸佛當中有什麼樣的特色?你都必須了解。你對佛陀不了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給他,不可能!這不合邏輯。我們不可能把我們所有的生命,交給一個陌生的對象,不可能!完全憑信仰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個智慧的觀照就變得很重要了!它會讓你的信仰更加堅固,更加廣大,讓你的生命能夠完全地投入,你無所保留的“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都是要教育的。這一塊就是我們在淨土教觀學苑安排的淨土學,就是在培養大家怎麼樣能夠創造一個全面的佛號的功德,而不只是片段佛號的功德;就是希望大家把點狀的佛號提升為片狀的佛號。


淨土法門修學的兩個基本原則

淨界法師

在修學淨土法門的人當中,有些人比較喜歡修福報,做慈善事業;有些人喜歡修止觀;有些人喜歡研究教理。但是,淨土宗有兩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必須要遵守,你若違背了這兩個原則,你就不是在修學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修學的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

第一個,如果你對來生的規劃,沒有發願往生淨土,那你就不是在修學淨土法門。因為淨土法門是一定要發願遠離娑婆世界的輪回,到淨土的環境去親近十方諸佛。也就是說,你的來生規劃必須要設定往生淨土,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不管你佛號念多少,你可能一天只有念一百句佛號,這都沒關係,但是你心態上要尊重這句佛號。如果你今天不尊重這句佛號,你也沒有資格修學淨土法門,因為它畢竟是一個他力攝受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

我們之所以往生淨土,沒有一種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生命的力量,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四十八種的本願的攝受。我們只是做了一件事情——認認真真的念佛,這樣,我們成功地把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啓動了,叫做感應道交。後續的工作,都是彌陀佛對我們的加持攝受。所以,你今天你可以少念佛號,但是你若不尊重這句佛號,你就不是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回歸是非常嚴格的,「好樂淨土,尊重名號」,叫做「順從本願」,這兩個規矩是不能動搖的。

淨土宗兩大傳承——圓修和專修

圓修法門

以慧遠大師為代表的所謂的圓修法門,初祖慧遠大師乃至於六祖的永明延壽大師、八祖的蓮池大師、九祖的蕅益大師,強調圓修。

專修法門

以善導大師為首的,善導大師、印光大師強調的專修法門。善導大師認為我們生死凡夫心思粗重,所以應該要把握有限的生命,三業專修。身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稱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憶念阿彌陀佛。身口意念念皈依彌陀的功德就是專修。當然,這是可行的道路,因為有祖師的傳承。

蕅益大師特別提倡圓修法門。

他認為淨土法門是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淨土法門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來攝受所有的法門,而不是以彌陀的功德來排斥其它的法門。換句話說,當我們對彌陀的聖號生起一種不共的皈依以後,我們可以建議修其它的一些助行。因為你的目標是明確的,你自己知道你來生要求生淨土,你也知道阿彌陀佛的聖號對你來說是一種根本法寶。那麼這個根本法寶,它的身邊還有很多眷屬,只有幫助,沒有害處。

蕅益大師大師舉出一個譬喻,比如說你坐船。當然這個船你靠風的自然力量來行走也是可以,但是如果這個船旁邊再加上幾個划船的動力(現在說加上一個馬達),那不是更好嗎?這個船的前進速度會更快。

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雲:「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修學淨土的根本法寶,是對彌陀本願功德的皈依。這樣的皈依如果沒有生起,嚴格來說,這個已經不是淨土的學者。當然在歸依彌陀的大前提之下,站在圓修的法門,他還必須要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而且要厭離三界的色身,那麼修習佈施、持戒、修福種種的行,然後把這些萬善莊嚴淨土、會歸到淨土去,這叫圓修法門。

如何抉擇

你是專修還是圓修?這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不能雜修。那麼雜修跟圓修有什麼差別呢?

什麼是雜修?蕅益大師說,今日張三、明日李四,你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念觀世音菩薩,後天念地藏王菩薩,你內心當中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不知道你要做什麼,你對你自己的本尊沒有一種一心皈命的心態,你就把所有三寶的功德都當作暫時的因緣,你沒有下定你真實的決心,那自然你臨終的時候就不能抗拒無始的業力。

蕅益大師說,臨終的正念那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正念,不是我們平常那種悠悠泛泛的正念。所以,雜修就是你的方向不明確。當我們的方向明確的時候,你廣修善法對你的破除障礙、對你的修學進度是有幫助的。

我們要觀照這念心,用修學淨土法門的道理來判斷我們的心是不是進步了。我修這個法門,我感覺到我今年比去年更進步了,不管是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不管是對煩惱的克制力都進步了,你修學的這個法門就是對的,你這個藥吃得就是對。如果你覺得你的這個法門修下去,你覺得你不斷在退步,無上菩提好像離你越來越遙遠,而且你的情緒越來越難控制,你對三界的慾望越來越重,你修學的這個法門是修錯了,不契機了。可能你的病太重,而你下的藥太輕。

我們要經常用佛法的道理來檢查自己,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我不可能馬上成佛,但是我相信我已經在進步當中,我的智慧在增上,福慧在增上。否則,你就需要調整。

 

 

印光大師的修學:以一個「死」字當頭

 

 

你想去淨土嗎?先要不怕死!

 

印光大師呵斥「念佛沒念好」--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