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嚴法師

魔考是真的嗎?

魔考的觀念,不是出於佛教,而是出於一般被稱為齋教的民間信仰。

佛教所說的魔,分為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屬於身心和環境的衝突與不平衡所產生的現象。要得天魔的擾亂,必須是大修行人;除了天魔之外,其他三種魔,都屬於人為的。縱然是天魔的困擾,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穩定,也可以克服。所以,不會修行的人,或知見不正的人,易染魔擾;如有正確的知見和精進的修行,魔擾是不存在的。

所謂魔擾是由貪、嗔等自我中心的執著而產生的,我執越輕,離魔越遠;即使人皆難免面對死魔的降臨,但對修行者而言,若能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死亡就不是魔。

五蘊魔的意思,是指色、受、想、行、識。第一色蘊是指我們的肉體和肉體所處的環境,其餘四蘊則屬於心理活動,以及流轉於生死之間的精神主體。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死,即在五蘊魔的掌握之下,但他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於業力的推動。如能去除貪、嗔、疑而出三界,便能脫離五蘊魔的範圍。可見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所謂煩惱魔,是指我們的心理活動失去平衡與自主的控制。所謂心不由己,心隨境轉,事事牽掛,捨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丟不掉,都是出於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崇;若能以慈悲心待人,以慚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精緒,煩惱魔便無可奈何。

至於天魔,他在天上,和一神教的宇宙創造神並行,他有無限的大力,他的形象變化多端,可能以猙獰的面目出現,多半則以仁善的形態現身;不過他的目的,不論威脅利誘,都是要你脫離正道而行邪法。

佛法所說的天魔,是在修行者發起出離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時,魔宮震動,魔王發愁,因為即將有人出離三界,魔子魔孫減少,而佛法增長,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將,來擾亂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會親自出動,務期留住此人於魔力所及的範圍之內。例如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前,就有降魔的過程,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受到天魔的困擾。一般的俗人終日在煩惱及五蘊之中打滾,也在生死之中流轉,豈能遭致天魔的出擊?

但是現在民間卻流行著魔考的信仰與傳說,信了一般齋教之後的人,如果事業順利、家庭平安、身體健康,就說是無生老母、明明上帝所賜,是信奉齋教的行為所致,應該全心的感謝,全力的奉獻。如果遇到不如意事,災難、病障、橫禍、鬼擾,就說是魔考,而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是由於入了道門、成了道親,有所謂已在天堂掛號、地獄除名,所以,引來魔鬼的妒嫉,而給予種種的打擊。這不能埋怨無生老母、明明上帝,反而應該感謝、忍受,否則,如果經不起魔考而退失信仰,那就又要變成天堂無分、地獄有名。

這種說法,實在是愚疑的迷信,否則既有權力使人天堂掛號、地獄除名,為何不能助人消除魔障,還要說是魔考,使得接受魔考的人,不敢以人為的方式來捕救、改善他們的遭遇。

當然,佛教也有重罪輕報之說,以及提前受報之論;也就是說,若不修行,惡報尚不會現形,一旦精進修道,發出離心,行菩薩道,就會引來若干魔障,那可能是天魔,也可能是宿世的冤親債主,恐怕你出離三界之後,對你控制無方、需索無門,所以提早討還你的欠債。不過由於你的修行和發心的善功德力,能將本來是應該多生償命的,變成即生的病離,以此了結無量劫來的債務。所以,這是基於因果觀點而言,不是無理的迷信。而且,佛教還是主張在災難降臨之時,儘量設法處理

改善,以盡人事,不是束手待死式地受盡折磨。佛法講因果也講因緣,過去的因,如果加上現在的緣,他的結果就會改變。

佛教不是定命論和宿命論,而是努力論。一切的災難與不幸的遭遇,都是來自過去所造的,加上現在的未曾努力,不必怨天尤人,當以正常的方式作合理的改善。因此,遇到疾病及困擾,便稱為魔考的觀念,在佛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被承認的。


魔考-----出道弟子必看!

1、魔考的意義

魔,就是磨難,磨其意志,以此可以減少其過失也;考,就是考驗,考驗其真偽也,以此可以增益其所不能也。俗語說:不受考驗不成佛、不受磨難不成道。故有真道必有真考,不考則真偽難辨、不磨則過失難改。不但修道如此,自古以來,凡是要成為國家棟梁之人才,或作中流砥柱之大器,或掌持世道之英傑,莫不備嘗艱辛,考魔並受。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由此觀之,魔考乃是佛聖神仙及大材大器者,所必須經歷之階梯也。釋迦牟尼佛有被哥利王割截身體之難;妙善公主有火厄及殺身之禍;孔子有陳蔡絕糧之災;邱祖則大餓七十二回;劉備有當陽之慘敗;韓信有胯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古往今來,聖賢仙佛、王公將相,莫不備受考驗磨難而成就者。

2 、考驗的種類及原因

天考:渺茫宇宙,浩大乾坤,道德見棄,理教盡衰,人心不齊,浩劫將至。欲挽轉人心,維持世道,非真天大道而莫屬,但是天不言、地不語,必待人來弘道,並非道可弘人也。上天降下真道,必當有濟世之人來代天宣化,顯揚道宗。故在此末法期間,選拔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委以重任。若沒有考驗,如何能見其本真,哪能知其修道是否真誠,意志有無堅決,動心忍性如何,持戒若何,只有大加磨難,嚴行考煉,方能辨別良莠。此乃是選精拔萃之用意,原是為了愛護之慈心,並非故意為難,或無端苦人也。

天考之種類:順考、逆考、有情考、無情考,借事考,借災考、病考、風考、內考、外考,種種不一。例如富貴亨通則為順考,貧苦災病則為逆考等。逆考易悟,順考難覺。故修道人,必須發沖天大志,立堅決信心,忍辱耐苦,要有任考不退,任磨不屈,愈考愈堅,愈磨愈固。所謂:「真金經火煉千回,此物原來七寶魁」,這才是真人。

魔考:魔考有生前宿孽之魔考,就是宿世積孽也。有今生招惹之魔考,就是內心之魔障或外來之魔障也。人生降世以來,六萬余年,經過生死輪回,未免造下種種罪孽,以及無數的債賬,自然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世世糾纏不了,永遠仇討不休,愈結愈多,這就是所謂不了緣也。今生之魔障何來,皆為人落後天,理微氣顯,道心隱晦,血心用事,欲盛理衰,舉止不合常道,行動多踰規矩,輕舉妄動,驕矜狂妄,心思失當,行作顛倒,難免冤愆,怨尤滋生,業障由此而生了。自己內心既有魔障,自然會生貪妄驕奢,放肆橫行,妄起邪念,妄求非份,外魔便趁機而入,內外勾結,招是惹非,即成魔考。

值此末劫,六萬年來總清算,不論新仇舊恨總要清償,不得再拖延下去了。試觀近幾十年來,天災地變之頻繁,人禍之慘酷,屢見不鮮,綿綿不休,即是大清算之前奏!

3、如何解脫

天考之來,雖雲由天而降,實是半由修道者持心不堅,信道不笃,見難思遷,遇考而懼,易反易覆,易動易惑所招也。苟能認理實修,一心無二,勇往邁進,排除萬難,煽惑不動,邪說不入,不貪小利,無欲望,不貪功,逢考忍受,遇難不懼,只有一心並無二念,堅持到底,死守善道,則天考不消而自消矣!

魔考之來,皆由人自招也。魔考有夙孽考,有外魔考,有內魔考。修道之人,須真心向道,矢志真修,慎守規戒,行功立德,清還宿債,解脫數世因果,即宿孽自消了。爾後須實修內功,速除心中十惡八邪,毛病脾氣,邪思妄念,恢復本來清淨心,則內魔自消。內魔既滅,外魔則無機可乘,魔考自然不消而自消也。

魔的種類

魔的種類有四魔和十魔兩種。先說四種魔:

一、五陰魔:五魔又譯為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者。由此五陰積聚而成吾人的色身,吾人因此而起惑造業,因五陰是令吾人造業的因由之一,所以叫「魔」。

二、三毒魔:人因一念貪嗔癡而為非作歹,都是愚癡的表現。能讓人迷於理事,顛倒是非,所以也稱「魔」。

三、死魔:俗話說;「人命無常呼吸間」,一口氣不來,任你有呼天喚雨,移山倒海的大本領也沒法施展,人壽是一定的,決不可能讓你長命百歲,永遠不死。少年的時候不懂學佛行善,年年月月在名利場中打滾,一旦覺悟回頭,卻已至人生終站,徒喚奈何,故死也是魔。

四、天魔:雖有天福惜無天德,心存不正,妖邪惑眾,障礙人修道,所以叫天魔。

以上四種魔,再加以下六種魔:

一、業魔:吾人造業,生生不息,世間惡人比善人不知多多少,吾人今生若不作惡,難保前生多生皆不作惡,萬一有一個前生的惡業種子成熟,發為現行,則非障道不可。偈雲:「假使千萬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業是魔。

二、心魔:心生傲慢,恃己之能而瞧不起人,不肯虛心問道,凡事自以為是,不願聽人教誨,是屬心魔。

三、善根魔:稍有善根,故步自封,不肯向上,令善根增長或稍做善事,便因此自得,自足,不肯廣施,這種便是善根魔。

四、三昧魔:三昧即定。修學禅定,本屬精進。但是,有的人稍學打坐或小有成就,便自以為不可一世,不再用心前進,或不知禅定之法,盲修瞎練,這也是魔。

五、善知識魔:學識淵博,卻吝法不肯教人,猶如有良藥不肯救人一樣,故是魔。

六、菩提法智慧魔:雖能深入經藏,得佛法之益,但偏執一法,不能理事圓融無礙,故也是魔。

後六種魔和上四種魔共為十魔。總之,凡障礙聖道,危害吾人慧命的,都稱作「魔」。《愣嚴經》第九卷介紹禅者可能遭遇的心外惡魔有:悲魔、狂魔、憶魔、易知足魔、憂悉魔、好喜樂魔、大我慢魔、好清輕魔、空魔、欲魔。由此可知,禅的修行者,只要心有所緣、所念,只要一念離開修行的方法之時,就可能有魔鬼趁勢而入;而且那些魔境能夠魚目混珠,使你感到已經成佛,所以禅的修行者在其未悟之前,乃至未有獨立自主的把握之前,必須依止明師修行,惟有在明師的指導下,才能避免惡魔的困擾及利用。

佛乃我心,魔亦我心

李炳南老居士說,佛乃我心,魔亦我心,佛、魔皆在一心。見性即佛,昧性即魔;淨心即佛,染心即魔;無相即佛,著相即魔。楞嚴咒、大悲咒雖可卻魔,但心不淨也無用。果能做到一心不亂,佛尚不可得,安有魔在?自心若無魔,外魔豈奈你何?居士既問卻魔之法,此“一心不亂”即是。

淨空法師講,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已混進佛門。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還不知道。凡是心外求法的就是魔,五欲六塵是魔,求名聞利養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禅八定的也是魔。總之,凡是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都是魔。在日用平常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沒有學好,就變成魔了。佛與魔的區別,就是覺與迷而已。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就是魔。其迷悟的根源,就是公與私。故大公無私就是佛,自私自利就是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之心,雖然也修布施,也修禅定,並有相當的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王鳳儀嘉言錄》指出,千思萬慮、憂愁煩惱,就是魔擾“心”;貢高我慢、怨恨惱怒,就是魔擾“性”;吃喝嫖賭,滿身嗜好,就是魔擾“身”。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魔戒章》雲:學道甚難,鬼神魔王,敗人成功,欲置人於死,心始快樂。汝將道成,復有諸天仙人,來試爾身,仙人試以所欲、或試以所不欲、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皆於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之。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魔王,近於修道者身旁。眾生切勿向魔低頭,試之過者,諸天保舉,魔王奉迎,是謂得道。

由此可知,天魔干擾,一定是對已經修道且將要成就的人。不過,如果你的心內無魔,外魔就無法下手。所以,修行人當知魔事魔境須不怕、不著、不受、不拒、不為所動,你便能克服一切魔障。真正修道的人,沒有魔境的阻繞乃是不可能的事!凡有一人真心向道,發菩提心,修行佛法,魔宮就會震動,魔王心中便著急。所以,釋迦世尊在成道之前,仍得有降魔的階段。

古來的祖師在他們的開示中也談到一些對付魔境的方法,這些方法以口頭相傳的方式傳下來,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說仍然有參考價值。比如虛雲老和尚就告訴我們,如果有魔境出現,就念《楞嚴心咒》,那是最靈驗的。眼睛睜開,手握拳頭,好像自己很有力量一樣,然後念《楞嚴心咒》,求三寶的加持,這樣就能夠化解魔境。這種方法不只是在遇到魔境的時候才使用,平時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預防內外魔的干擾。每一座我們都可以先念這個咒子,然後再入定做工夫,這樣效果會更好。


警惕,魔是如何改變你的修行初心的!

祿頂堪欽仁波切

我們平日應該經常思維善業,保任對三寶生起的信心。如果經常思維善業,於生生世世之中都自然容易對佛法生起信心和勝解,假若一心只想造作惡業,也會自然形成串習,再也難以心向佛法進入修行。比如,如果播下的是黑青稞的種子,自然只能長出黑青稞,如果播下的是白青稞的種子,無論如何都會長出白青稞。

因此,經常在自己的心相續中播撒善的種子非常重要,有善業的種子,就容易對法生起勝解和信心,但如果缺乏善的種子,則很難對法有信心、勝解和歡喜心。即便剛開始對佛法有信心,也會由於各種突發事件而發生變化,或者由於魔等違緣而導致失去信心等。

過去,有兩位閉關修行的人,在他們即將出關之前,妖和魔商量:如果再不給這兩個人設置點障礙,他們就要馬上獲得解脫了,所以必須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其中妖的害人之心比較小,沒有那麼強烈的嗔恨,所以當其中一個閉關者出來解手的時候,妖抓起那個人扔到懸崖下面,那人則因此直接往生到了凈土。

而魔的害人之心比較強烈,他知道另一個閉關者每天都要做百餘食子的儀軌,所以,有一天當閉關者往食子里添加新糧食時,魔使用了神通,使得倒在窗外的食子和糧食長出了莊稼。

閉關者心想,原來這樣也可以收穫糧食啊。他嘗試在旁邊挖了一小塊地,播下種子後果真長出了一片非常好的莊稼。於是他不斷擴大耕種的面積,就這樣魔趁機改變了他的修行之心。

後來那個人想,我一個人實在無法照顧這麼多莊稼,應該找個幫手了。於是他成了親,又逐漸開發了許多新土地,地里又種了好多莊稼,後來又生了好多孩子......逐漸地他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直到那時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對佛法已經全然放棄了,根本不算是一個修行人了。一個有望得到成就的修行人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沉溺在了輪迴之中。

後來,妖和魔碰了面,妖說:魔呀,你到現在還沒有殺掉那個修行者,我可是早就把人殺死了。魔則說:你那樣殺人根本沒有什麼意義,被你殺掉的人早就往生到西方凈土去了,而我對付的這個人別說獲得解脫,連下輩子獲得善趣都難了,我對付他的辦法就是讓他生生世世都沉溺在輪迴之中。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對佛法有信心,但由於突發事件(以及魔障侵擾)而產生轉變的情況也會常有的。最初,我們會面臨是否要進入佛門等選擇,而即便選擇了進入佛門,也可能會出現突然而至的違緣,因此,平日能夠始終如理如法地進行實修是非常難得的。

如果對法有強烈的希求心,自然就會知道前行時皈依三寶很重要。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三寶的勝解和信心。


淫心不除,即是魔道,不能出離生死(成剛法師)

欲是生死根本,染污妙明最嚴重。貪慾之習氣是狂枉性,愚痴暗昧之性。無有智慧,容易失正念,壞道,壞定,喪失法身慧命。令生死相續,沒有超過其上。

貪慾很多,就眾生的迷情份上說,迷惑、染污最重的,達到至極者,無有超過其上的莫過淫。超過錢財、名利,在一切邪定聚中,它是至極的邪定之體。把心積聚在這一法上,為邪定聚。

欲染為淫,男女互相貪染。從心開始,終成犯緣。無始劫來,八識中欲染的種子習氣,不斷的熏習。

種子有一種習慣勢力,不斷的發現行,不主觀發而發,是嚴重的生死障礙,是生死根本。生死所以不能斷絕,皆依淫而建立。淫若斷除,則一切雲消霧散。

一切眾生,皆依淫慾而正性命,淫是一種欲染、塵染。這種染污是纏綿性。難守、易犯。縱然身口不犯,心還犯。所以要從心上斷除,否則,修證圓通無有是處。

淫慾纏綿生死,是色身濁命之因。無淫,色身濁命無有依據,不得建立。其心不淫,則不隨生死相續。於淫慾一事,不但不動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不思不想,不說不做,不緣念,方為不犯。

淫慾不除,只能成就淫身。不能成就佛之法身。一念淫心,即因差於果,非菩提之因也。如蒸沙煮飯,盡未來際,不能成飯,因沙非飯本。淫心不斷,修證沒有道路。

淫慾為生死怨賊。不惟心不行淫事,而且要心不起淫念方可,要防範於未然。從微小開始杜絕,否則會星火燎原,會面臨深淵,走薄冰。

不要鋌而走險,要心不想,口不說,身不造。斷性亦無。如果能這樣,決定能成菩提。

以心取塵,染污真性即是塵勞。在塵緣事物上,起分爭,起對待,憎、愛妄情交替心中,心上就有生死坎坷。

心不染塵,即出生死。因為本心的實相理體上,本無這些塵緣之事。

淫慾為塵勞上首,是第一之塵勞。淫心不除,即是魔道。不能出離生死。因為魔不放舍貪慾。貪慾心,本身即是魔,欲若出離生死,首當其衝,應斷淫慾。

將心收攝回來,隨順法性,隨順聖教,隨順戒律,令種子現行,不互相熏習,時間長了,業種枯乾。一心念佛,善根熏習成熟,諸佛護念。

一心禮拜觀世音菩薩,可斷慾念。欲愛乾枯,根境不偶,妄習不生,心戒清凈,樹倒根斷,枝葉不生,自然不隨其生死相續。

淫心是妄心,散亂心。斷除淫心,心不散亂與定相應,可成就禪定。身斷、心斷,斷性亦無,三輪體空,清凈本然。無坎坷,無障礙,無遮擋。暢通無阻,自然通過,與道相應,方合佛果菩提。

淫是生死怨賊,自劫家寶,危害無窮,殺法身慧命。帶淫修習禪定終有不定。由不肯放舍玩留惡習,欣嘗愛戀。由此惡習嗜好,令身心不得安寧。

如不斷淫,則養怨入丘冢,徒受諸辛苦,生死不斷絕,障礙真修,不能成道。首當斷除之。要依法修行,逐漸斷除,無欲則剛可自利。
帶淫修禪是病,由不舍淫念,皆是魔業。因貪慾本身即是魔之體。魔即保留貪慾,不肯放舍,心墮落魔道。

魔者:魔羅,殺孔。殺害法身慧命。所以為魔,以貪慾為所依之體。貪淫化世即魔教。在一切時處廣行魔之教化,以淫慾為傳法,令不斷絕。

在生之時。受魔之惑亂,不肯放舍塵勞,帶淫修習,玩留惡習,認為貪慾不障真修,無正知見,死且為魔眷屬。

末法,去聖時遙,魔強法弱。由眾生迷,妄心用事,形成一種力量和勢力,五濁充滿世間。

大眾生心上,佛法實行不上去。天魔、鬼神、外道、外仙、氣功熾盛世間。開佛知見者少,歪理邪說者多。末法發心學佛者多,然無正知見,而盲目聽信他人,被魔所化,走入歧途,壞其大事,失菩提路。

淫慾之心行是一種粗重,濁穢之虛妄心行,愛是生死之體,嚴重的生死大病,煩惱障,即思惑。

以行貪愛,行淫,貪淫為自己知見,不能實行佛法,正是實行生死路,故失菩提路。淫心不斷除,修證沒有道路。

眾生之淫心,即是淫慾發動之因。身隨念輪。由於心迷,不能攝念在心,而念殺、盜、淫、貪、瞋、痴心賓士、放縱、追逐五欲六塵,外五根追逐外五塵,隨塵生滅。

妄心不斷的生起。由無明和合在八識之中,由無明力而起現前一念淫心,隨順妄緣,令身心二塗俱淫。由不斷淫,即受生死。

覺悟了,提起正念,純念三寶,但不隨順妄緣。隨順聖教,隨順法性,心安理境,令淫心不生。

深入旋根脫塵,深入內照自性,妄無所依。淫心降伏不起,時間久了,就無力量,自然淡薄,業種枯乾,身心二塗,方得俱斷。

若能斷之覺性沒斷,如病好還吃藥,還是法執沒破,不是純凈化,還有影子在。法執沒破如雲散月明,然風不止。

有能斷,所斷,還是障蔽心源,不是本明。必使斷性亦無,方稱葯病雙除。

病好葯不用了。斷性亦無是法執破除。離了我、法二相,證二空理,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因斷一切斷。

身斷、心斷,能斷之斷亦斷。根、塵、識三處皆無,都無自己的體性。所以有,從畢竟無成究竟有,由迷、執之成有。不妄想執著皆無。

由著相生心故,心生法生。如幻即離,離幻即覺。身斷、心斷,斷性亦無,方合佛果菩提。

按佛所說即是佛說,不按佛所說即是魔說。佛所說是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是出苦得樂的方便辦法和道路。

佛依實相為體。魔所說法是妄想發明,以貪慾為本。求說辨魔規則,佛則以四根本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為根本戒,用以辨別、檢驗,令末法眾生,修證圓通不落邪見。

魔王因地持戒修善,然貪慾不除,行淫修禪定智慧,故墮魔王。

 

修行人的魔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