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想一次極樂世界,祂就跟你產生一次的感應!

淨界法師

問:在極樂世界有天人之分嗎?

答:有的。不過極樂世界的天人,我們在娑婆世界的六道輪回是豎的,所以他彼此不能見聞,我們跟畜生道可以見聞;極樂世界的四土是橫具的。

他的天人,什麼叫做天人?就是這些凡聖同居土,上面還有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這三土的眾生可以互相的接觸、可以互相見聞,你可以看到天上的人、天上的人也可以看得到你在干什麼,你可以看到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他也可以看到你,他可以互相往來的。

你看《阿彌陀經》說:你可以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蕅益大師說:什麼叫做諸上善人?就是那些法身菩薩。所以極樂世界的人民是互相見聞、互相在一起的。

我在想一個問題,極樂世界啊,我在做《四十八願》我在想:阿彌陀佛的想法,他是從真善美出發的,真善美。我們娑婆世界美好的東西往往都是不善良的,都是跟邪惡劃等號的。你看最美好的是什麼?

鑽石,鑽石的成就過程是充滿著血腥跟暴力。美國有一個作者說:我們受用的鑽石,你看做很多很多的裝飾品,這些美好的鑽石有三分之一來自非洲,而得到這個鑽石都是經過殺戮,只要一個鄉村如果發現有鑽石,這個鄉村的人大概全部要被殺掉,一個都不能夠留下來,所以他的作品名字叫做《滴血鑽石》,鑽石是滴血。

然後它成就以後,我們看到鑽石,又產生很多貪欲的煩惱。所以我們娑婆世界美好的五塵,都是跟邪惡有關。你看我們修行為什麼要都攝六根?就是你不能被五塵所轉。

所以在娑婆世界,美好都是不善良,善良也就不美好。極樂世界是怎麼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安排,先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然後你在美好的世界當中產生善良的心,產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從美中培養你的善心,然後從善心當中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再入真,所以極樂世界的國土是美、善、真。

你要掌握這三個角度,你大概對極樂世界國土的綱要抓到了:第一個、它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你產生欣求;第二個、它從美好當中引發你的善念,菩提心、六波羅蜜的善念;第三個、然後從善念當中再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再入真實。

我們常說一句話借假修真,這句話剛好運用到極樂世界,先假借這個美好的東西,我們看到美好的東西我們會喜歡,你喜歡上它的時候,它就有辦法引導你生起善念,最後從有相的善念入無相的空性。诶,這個思考不錯,諸位以後成就國土,可以參考這個方式,由美入善、由善入真。

好,我們這一堂課就講到這個地方。

諸位如果有空的話,可以把核心五願背一背,因為它等於是整個極樂世界淨土因果的綱要,前面五個願,講到極樂世界的果報功德、因地的修學,然後再把後面的這些願,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幾個重要的把它背起來,然後在心中不斷的想。

你每想一次,它就跟你產生一次的感應,說實在極樂世界憶佛念佛,淨土法門你要多想,它跟你的緣才深,娑婆世界的事情你要少想。


我們要跟佛陀感應道交,唯一方法是一心歸命!

淨界法師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我們不管是今生的離苦得樂、或者是來生的功德莊嚴,主要還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這樣的一種特色,當然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就有所不同。

我們一般的聖道門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仰仗你內在心靈的力量,來斷惑證真;淨土宗的修學,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是要讓你的心力跟佛力產生交互的作用,我們叫做感應道交,所以感應道交是整個淨土宗的修學宗旨,也可以說是一個修學的目標,你必須要用盡一切的方法,讓你心靈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感應道交,這個是淨土宗的最高目標。

那怎麼樣達到感應道交的目標呢?它的一個根本的宗旨是什麼?在這樣一個修學的傳承當中,最早提出感應道交修學方法的,就是印度的祖師天親菩薩,天親菩薩在《往生論》當中提出了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認為我們凡夫要跟佛陀感應道交,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修一心歸命。

那怎麼修一心歸命呢?天親菩薩提出了五個法門,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作願觀察回向,就是身口意的相應,這樣子能夠把你的心,慢慢慢慢跟佛陀的心,兩個就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了,所以最早提出淨土宗修學宗旨的是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的思想。

這種思想傳到中國以後,善導大師把它發揮出來,善導大師根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說:其實第十八願是整個修學淨土宗的主要宗旨,所以叫做願王。十八願當中的根本思想就只有八個字,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認為這八個字是整個淨土宗當中修學的成敗關鍵。

淨土宗它不怕你煩惱重、它也不怕你業障重,但是你要感應道交必需要具足這八個字,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那這八個字怎麼解釋呢?太抽象了。

所以善導大師說這八個字其實就是順從本願的意思,這句話就把整個淨土宗的中心思想挑出來。就是說你一個念佛的人,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是最恰當的呢?

就是你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不能夠有任何的妄想,你不要說我這個人業障深重、我是福報不夠,這樣子就叫做抗拒本願。你內心當中念佛的時候,只有一種想法,順從本願的想法,這個就是後來蕅益大師延伸出來所謂的真實信心。

其實我們看名相一再改變,或者到最後印光大師叫老實念佛,其實都是這個道理。老實念佛也好、真實信心也好、順從本願也好、一心歸命也好,就是彌陀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這個地方的問題點就是你對淨土宗要產生一種強烈不共的信心,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很深厚的疑惑煩惱,所以我們必須要透過教理的學習,來拔除你內心的疑根,你疑根未拔,你很難順從本願的。

比如說你念這一句佛號,讓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我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必須透過教理的學習,成就大乘的正見,從對四十八願的學習當中,慢慢慢慢的拔除你內心的疑根,未來我們念佛的時候就能夠順從本願、一心歸命,就這個道理。


所有外境,都是你內心的變現,沒有例外!

上淨下界法師

唯識學,它為了要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問題,它就根據我們心識的作用,那麼根據有情眾生當中最明顯最重要的而開出八識。

八識,諸位,它不是八個自體。不是說你有八個心,不是這個意思。你的心還是只有一個,只是就著它的分工的作用,哪一個識負責什麼,哪一個識負責什麼,從它的作用安立了八個,不是說你有八,不是你一塊心切成八塊,不是這樣。那麼現前一念心識,根據它的作用分成八塊。當然我們前面一再的強調,你必須把心識分成三大類,異熟、思量、了境,這個是最好的分類。那麼這個目的為什麼要開出八識呢?因為我們從八識的差別作用當中,來觀察緣生性空,悟入一心實相。

八識的目的,只是告訴你一個概念:所有的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我們變現一個人,變現一件事情,當然這個是第八識變現,第八識的業力變現一個東西出來,然後你第六意識再去攀緣它,這自變自緣。比方說我們講這個花,這個花的本質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你每一個人去看花的時候,根據你過去的善惡的業力,你得到你自己的影像。

如果你過去生善業強 ,恭喜你,這個花在你的心中,顯出的影像特別的美貌莊嚴,所以你看到這個花起大歡喜心;如果你過去生有罪業,你看到這朵花是黯淡醜陋的,你看到以後非常的痛苦,非常的惡心,那也是你的業變現出來。

諸位,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讓你快樂,其實不是那個人那個事讓你快樂,是因為你有善業。它只是一個假借的東西,你的善業是假借外在的人事,你自己讓你自己快樂。所以萬法唯識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沒有真實的外境,當你跟人事接觸的時候,你自己的內心自己出現一個影像。

諸位,我們不能攀緣你心外的東西,你不能說我自己攀緣東西,我不要,我攀緣外在的東西,不可能。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脫離你的內心的活動,不可能,你只能夠攀緣你內心的小泡泡裡面的東西。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緣自己的內心的這個小範圍,你不能超越你的內心世界去攀緣心外的東西,你做不到。

除了佛陀以外。佛陀金剛道後異熟空,佛陀可以看到外在真實的世界,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我們只能夠活在自己的妄想,用自己的妄想去攀緣任何的事情,然後自己的妄想變成一個影像,再用你自己的妄想,去攀緣自己的影像。如果你覺得很快樂,不是外境讓你快樂,讓你快樂是你有善業,你善業強。如果你很痛苦,也不是外在的人事讓你痛苦,那是你有罪業。所以緣生性空就是說,所有的外境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沒有例外。


念佛不得往生的根本原因

智圓法師

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屬於哪種情況呢?

如果你對極樂世界的心很重,完全超過重視娑婆世界,很有把握往生,那就非常隨喜。

但是,很多人會是後一種情況。雖然學了凈土經教,也在不斷地念佛,甚至學佛、念佛幾十年,可是按照上面說的標準觀察下來,還是存在很大問題。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儘管自己每天口中念佛,也發願往生,做善法之後也會說迴嚮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內心深處還是貪著輪迴,心仍然陷在娑婆世界當中。

其實念念造的都是輪迴的業,一生幾萬天累積下來,相續當中充滿了輪迴業、惡趣業。

所以在你業的賬本上,輪迴的染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相比來說,真正能往生的凈業就少得可憐。

輪迴方面的事情,只要粘上一點,十天、半個月心都下不來。

無論是哪種五欲享受,一旦觸及,很快就圓滿了前行、正行、後行,而且數量多,持續的時間長,程度又特別的深。

一遇到悅意的對境,不必刻意地作意,依靠無始以來的習氣,能夠任運地現起各種不清凈的心念,而且每一念都起得非常強。

但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對於修習凈業資糧,說實話,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你可以捫心自問,自己一輩子有幾次發自內心的想往生?又有幾聲佛號是在真信切願的攝持下念出來的呢?

所以,念佛不得往生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也是很普遍的一個問題。

其實,念佛不難,一句佛號大家口頭上都能重複。但是,真正生起信願是相當不容易的,必須真正從心底深處生起非常猛利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

現在的人大多不重視培養出離心,所以真正的信願很難產生。


有多少時間念多少佛

淨慧法師

我們有多少時間,盡量念多少佛。二十四小時,扣掉睡覺的時間、上班的時間、三餐的時間,還有大小便的時間,還剩下什麼呢?看電視、看報紙、看雜誌,把這些時間扣下來,剩下的時間,就是我們專門念佛的時間,其他的時間呢,你看電視也可以念佛,走路也可以念佛,工作不動腦筋也可以念佛,是這樣。我們都是凡夫,每天不看看電視、不做一些娛樂很難過日子,那阿彌陀佛沒有禁止這一些,也都瞭解我們,同時,做這一些也沒有障礙念佛、也沒有障礙往生。

我們如果念佛久了,熏習久了,就會覺得:哎呀,電視有什麼意思呢?這些連續劇都是虛構的嘛,人生是一場大夢,還看這一些夢中之夢!電視報道、社會新聞,天天都是這樣,也會覺得沒有意思。慢慢,其他的雜誌、報紙,也會只是看看大標題,大概瞭解。所以,念佛久了,學習久了,氣質就會轉變,就會覺得:還是念佛最有味道!其他都沒有味道。

我們可以早上起來──早上起來有三淨:心很寧靜,環境很安靜,空氣很清淨。早上的時間很珍貴,那時的心境可以說是很難得,為什麼呢?經過了一夜的睡眠,也不會昏沈,有精神了,心很寧靜,比較不會散亂,那個時候來念佛,一句就是一句,兩句就是兩句,可以說「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很寂靜,很能夠體會出念佛的法味。我們早晨的心跟佛性很接近,所以,早晨寧靜的心,我們要愛護它,不要一醒過來就計劃一天的事情,在那裡打妄想,同時,也不要立刻就到外面去運動,先在家裡靜坐念佛,能坐半個鐘頭,就念半個鐘頭,能坐一個鐘頭,就念一個鐘頭,即使再沒有時間,坐個十分鐘、五分鐘也好,因為早晨的寧靜很難得、很珍貴,要珍惜。再沒有時間,你可以提早起來,晚上早一點睡。

去上班的時候,走路或坐車,比方說有半個鐘頭,那麼就來念佛吧。其他的時間,也可以這樣來利用。

總之,念佛,阿彌陀佛沒有規定一定要念多少、要念到什麼樣的水平,都沒有,因為十方眾生根機各不一樣,有的比較有時間,有的時間比較少,有的一念佛心就很清淨,有的一念佛就雜念紛飛,但是,都隨十方眾生的根機去念佛,所以,阿彌陀佛只講「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不是!是「乃至十念」,那我們都不是只是十念而已呀,我們還有乃至一日、乃至二日、乃至七日、乃至七年、乃至七十年,所以,我們就乃至一輩子,來念佛。所以,第十八願叫做「念佛往生願」,而不是「十念往生願」。

這樣瞭解嗎?就是說隨各人的根性、隨各人的身份、隨各人的時間、隨各人的心境去調配。

在時間上,早晨可以念,中午、晚上都可以念。

在地點上,大雄寶殿、念佛堂、客廳都可以念,那麼,衛生間、洗澡間、廚房,或者是病房,也可以念。

在工作上,士農工商任何工作都可以念,一句彌陀名號是最清淨的,能使不淨為清淨,是無有障礙的,能給周圍帶來吉祥。

在數目上,能念多少就盡量念多少。

在方法上,念佛有四種:一種是大聲念,一種是小聲念,一種是金剛念,一種是心中默念。大聲念跟小聲念大家都聽得到,金剛念就是只動嘴巴,自己聽得到,別人聽不到,默念是也沒有聲音、也不動嘴巴,心中暗念,別人不知道(動嘴巴人家還曉得)。這四種念佛當中,隨自己調配,其中以金剛念最能細水長流、持續不斷,最輕鬆,最恆久,因為大聲念不可能長久,默念,有時候都念妄想了,唯有金剛念最能維持長久。但是法無定法,若覺得分散,那就大聲念,覺得累,那就默念。


淨空法師:佛號幫助你什麼?幫助你放下

來佛寺的海賢法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活了一百一十二歲,二十歲出家,出家之後這九十二年,他的生活先是小乘,再是大乘,再是一佛乘。小乘就是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大乘,提升到菩薩,一心不亂,這事一心;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一句佛號。行嗎?行。

佛號幫助你什麼?幫助你放下,讓我們的心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就成功了。他念到這個階層是在什麼時候?我細心看他的光碟,估計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他就到這個境界了。他常常見佛,跟阿彌陀佛是老朋友。

佛對他很欣賞,說他修得好,修得什麼很好?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而且是即相離相,就在相中離相。什麼相中?生活的相中,不執著生活的相,不分別生活的相;工作當中,他是農耕,不著耕作的相;念佛不著念佛的相。即一切相,離一切相,他在這個境界裡頭,這是什麼境界?這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所以他每天快樂,任何場合你見到他,他都笑咪咪的,歡喜。常常跟人說,他說我看這個世間沒有一樣不好,沒有一樣不歡喜。這是什麼?平等心看世界,覺悟的心看世界。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甚至於沒有起心動念,他在這妄相裡面看到真相,真相就是諸佛所證的境界;換句話說,他已經到諸佛所證境界,實報莊嚴土。


往生時為何只見蓮花不見佛

大安法師

問:往生時,為什麼只看見蓮花,不見阿彌陀佛來也要趕緊走,這樣走能確定到極樂世界嗎?

大安法師答:實際上,我們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是帶著蓮花過來的,但只是我們心很渾濁,業障很重,煩惱很重,只看到蓮花,沒有看到阿彌陀佛。所以看到蓮花就等於看到佛,你趕緊走,你搭不上最後一班車,還留在這個世間干嘛呀?

你看下品中生,就是說一個即將要下地獄的眾生,他見到地獄猛火,即將要下去了,地獄境界現前,遇到往生善知識給他講:只有阿彌陀佛能救你,佛的十力、種種無畏。這位即將下地獄的眾生趕緊念佛,他就看到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風吹來朵朵天花,花上有化佛菩薩迎接他,這是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可能就是看到蓮花沒有看到佛,那也可以趕緊走。

現在我們沒有那麼強的自信,像唐代的懷玉禪師,他看到銀蓮花來他都不走,一定要金剛台來,上品上生的蓮台他才走,他有這個自信。現在我們,只要是蓮花,趕緊走為好,這樣走一定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要擔心,不會到阿鼻地獄裡面去,你不跟著蓮花走那才真的要到阿鼻地獄去。


慧律法師: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這裡一個關鍵點,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簡單,你有沒有做到「歇即是菩提」,放下那個功夫,你每天時時刻刻檢視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放得下?

欸!你真的放得下,以前看到仇人,氣得半死,現在沒事;以前對金錢貪著得不得了,對金銀財寶貪戀得不得了,現在看都不看,知道那個帶不走,欸!你自己也是心境一直在進步、進步,了生死的第一步,你走對路了。

假設說你越修越煩惱,越修妄想越多,越修越百般計較,那就表示你走錯路了,就算你念念佛,不得其力。學佛要真實的受用,平常就要真實受用,所以往生是現在的事,不是臨命終的事,這一句話就是最重要的座右銘。

往生是現在的事,現在都沒有辦法領悟,歇即是菩提,臨命終再一病苦,手忙腳亂,你怎麼辦?業力再來,病苦再來,你哪裡有辦法?現在一腳就踩熄妄想、煩惱、顛倒,內心充滿著智慧,所以自己對自己的生死也有把握。

所以師父說:放不下,妄想多,苦了自己,別人不會代你受苦的,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智隨法師:暫居於娑婆,常住於極樂

學佛的人,對世間要看透一點。

佛門講要「看破」,看破,不是說什麼都放下,什麼都不需要,而是要知道世間的真相。世間是虛假的、輪迴的、染污的,是苦惱的——生老病死,八苦交煎。我們活在世間,過一天,就是苦一天。

「看破」,就是看破世間的虛假之相,不然的話就會輪迴流浪,無量劫都不願意解脫。

釋迦佛來到人世間,告訴我們要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是《阿彌陀經》中所講,這個意思,佛重複講了三次。就像父母囑咐子女一樣,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重複講。

佛為什麼不斷地講這一件事情呢?因為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人世間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往生大事。

當然,年輕人最重要的事可能是賺錢。年輕的時候,要成家立業,要生活,需要錢。沒有錢,就沒法生活。

但是有了錢也沒法生活,也活得很苦!

沒錢很辛苦,很累;有錢也很辛苦,也很累。錢可能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問題,但不能解決心理問題。

佛法可以讓我們放鬆,徹底解脫。尤其淨土法門,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是沒有煩惱的地方,那是我們所有眾生都要皈依、歸命的地方。

大家進入佛門的時候,都要皈依三寶,三寶就代表著佛法,但佛法所有的功德最後都凝聚到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在那裡,所有娑婆世界的苦惱都沒有了,我們追求的佛法利益乃至世間的利益都有了。

念佛的人,「有飯吃,有佛念,人生足矣。」掙錢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無非就是活下去。其實沒有錢也能活下去,不需要錢也能夠活得很好。就算辛辛苦苦掙了很多錢,也是為了活著而已。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山珍海味,聽說在深圳,有人吃一餐飯要10萬塊,我們吃一餐飯18塊,可能吃得還更開心一點。

天親菩薩講:「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的願望,我們的追求,我們的理想和大願,都可以得到滿足。

極樂世界不需要很辛勞地去付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極樂世界實質上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世界,心想事成的世界,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世界。

我們這個世間不清淨、染污、輪迴、虛假。所以,佛大慈大悲告訴我們,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這一輩子就白過了。

掙再多的錢也白過了,因為錢最後不屬於你。世間所擁有的一切,最後眼睛一閉就沒了。

人活在世間,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解脫之道。佛講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希望我們所有眾生都解脫。但是怎麼解脫呢?解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脫」,解是解開,脫是脫離。解開什麼呢?解開束縛我們的東西,解開煩惱的束縛,業力的束縛。

煩惱、貪瞋癡、輪迴的業障,把我們捆住了。

講幾個禪宗的公案。慧可大師向達摩祖師求法,「我心未寧,乞師與安。」我心不安寧,求達摩大師你給我安心。達摩大師講了一句話:「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大師回頭找心,找了半天找不到,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大師說:「我給你安好了。」

然後三祖僧粲到二祖慧可這裡來求法。僧粲生了一身的病,對慧可大師說:「我業障深重,求大師給我懺悔。」慧可大師就講:「把你的罪拿來,我幫你懺悔。」

僧粲就開始找,既然我一身都是罪業,罪在哪裡呢?他開始迴光返照,找罪,找半天也找不到,說:「覓罪了不可得。」慧可大師就講:「我已幫你懺悔完了。」這是三祖。

到第四祖道信大師,來向三祖僧粲求法,說:「我現在想解脫,希望大師讓我解脫。」三祖就問他:「誰把你捆住了?」

道信大師回觀自己,到底誰把我捆住了?發現也沒有人捆綁我,我是自由的。三祖就告訴他:「你已經得到解脫了。」

這幾個公案很有意思,說明解脫的道理,當然這是禪宗的風格。

「解脫」,就是有一種東西把我們束縛住了,感覺不自在,所以要解脫。

比如今天有些人想來聽法,子女不放你走,或者單位要上班,你就感覺不自在。

本身不想煩惱,不想痛苦,但是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就會很煩惱,放不下,牽腸掛肚。這是因為人有很多東西放不下——不自在,不解脫。

那佛讓我們解脫,怎麼解脫呢?禪宗就是告訴你,誰把你捆住了,你自己尋找,當你發現沒有東西捆住你,你就解脫了。

但是我們找來找去,還是會發現,我們被捆住的東西太多了——業障太多、煩惱太多、牽掛太多,兒女、金錢、名、利……這些世俗的五欲六塵,一樣都放不下,一點不自在、不解脫。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這種神通廣大、佛菩薩的五眼六通,這就是凡夫的世間。

佛法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海在哪裡?苦海在心裡,不是在大海裡面。我們心中就像大海一樣,不斷地翻湧——波濤洶湧,裡面酸甜苦辣什麼都經歷過了,都嘗過了。

不過念佛的人、學佛的人會好一點,找到了依靠,知道回頭是岸。只要回頭,上了岸,就不苦了。

每個人最終都要「回頭」。

往哪裡回頭呢?要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我們在世間上追求的一切,到了極樂世界統統可以滿足。

善導大師講: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釋迦佛勸我們:

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召喚我們:

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所有的佛菩薩都在勸我們:你要歸去來,你要回頭,回頭上岸!

我們一直在苦海裡面生存,還覺得很安全、很自在。佛菩薩有神通、智慧,對眾生有大慈大悲之心,來到世間的目的就是要喚醒我們。

其實我們是不願醒的——醉生夢死!大家都認為自己很清醒,其實一點不清醒,我們都叫「顛倒眾生」。我們過的日子,其實不是人的日子,過的是一種顛倒、痛苦、折磨自我的日子。

佛菩薩過的是解脫、自在、輕鬆、安樂的日子。極樂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安樂世界!安,心安;樂,離苦。心真正的安,沒有任何的苦惱,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境界。這不正是每一個人都希望過的生活嗎?

有很多人一聽說往生就怕,因為聽說要往生就是要死了。

往生,不是死亡;往生,是徹底的解脫;往生,是讓我們生命回到最真實的狀態;往生,是讓我們生命徹底解放出來。

怎麼回歸西方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講: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我們來歸命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就回頭了,回頭很簡單,只要心一轉過來就可以了。

我們平常的心都是向娑婆世界看的——在五欲六塵裡面掙扎。

回頭,當然不僅僅是頭回過來,而是要依靠一種力量,要能夠解脫出來。我們回頭來歸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就一直在等待我們回頭。

大家看阿彌陀佛的塑像和其他佛像明顯不同。其他佛像幾乎都是坐著的,只有阿彌陀佛的像是站著的。

因為阿彌陀佛就在那等著我們回頭,我們一回頭,他就可以接引我們往生了。一隻手來到我們的面前,一隻手托著蓮花,這個蓮花就是我們的生命,就是我們往生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依靠。

蓮花是一個象徵,是用世間的蓮花來表達。蓮花,就是「念佛之花」。只要念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自然開放。它是念佛所生的——蓮花化生!

阿彌陀佛在成佛之前發願,要救度每一個眾生。要救度眾生,就不能坐在那裡,因為眾生很苦,眾生隨時會墮落,隨時需要救度。

就像醫院裡面,隨時都有人死亡,隨時都需要助念。昨天聽一位居士講,他們一天同時要為八個人助念,排班都排不過來。那阿彌陀佛怎麼辦?這麼多人要急著往生,所以他不能坐在那裡,他一定要站著,隨時來迎。

善導大師解釋叫「立撮即行」,馬上就要來到面前救度我們。

從佛的站相就知道佛的慈悲,佛隨時在等待我們眾生回頭,只要一回頭,他就馬上伸手來迎接我們往生西方。

往生,決不是等待臨終。很多人以為往生要臨終才是往生。往生,並不是在臨終的時候。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決定可以往生了!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決定是往生的人!

因為「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我們在這個世間念佛,極樂世界的蓮池裡面就有一朵蓮花化生,這個時候就已經往生了!大家相不相信?

這是祖師大德講的,經典上講的。我們在這個世界念佛的時候就往生了,新的生命就誕生了!往生,不是這個肉體去往生,往生是我們的神識、心性往生。心歸命阿彌陀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新的生命就與淨土相吻合,一念之間,就在西方極樂世界誕生了,這個叫「蓮花化生」。

當然,我們還活在世間。所以,印光大師講,雖然我們還沒有往生,但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雖然活在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已經給我們發出邀請:某某人,你念佛,極樂世界有你的蓮花,這個蓮花就在我的手上,當你要離開娑婆的時候,我就拿著這朵蓮花來到你的面前,親自接引你!

這就是《阿彌陀經》所講:「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佛站著,拿著蓮花,隨時站在我們的面前,隨時在等候著我們,等著我們生命結束。

我們現在念佛,極樂世界蓮花就盛開了,雖然沒有往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雖然還在娑婆世界,但已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

我們在這個世間都是「過客」。

比如這次我們到深圳來,也是來做客的,幾天後就離開了。當然,你們是這裡的常客。說是常客,只是比我們在這待得長一點而已,但是也不會太久,長的也就幾十年而已。

我們來到這個輪迴的世間,是客人,不是主人。你在家裡面可能自認為是主人,實際上你也不是主人。

我們每個人要知道自己的定位,這一世來到這個世間,來到某一個地方,都是客人。這個世間沒有主人,這個世間都是無常的,沒有哪個人可以長久存在。

即使你在深圳,即使你是深圳人,幾十年以後你就不存在了,這個世間就不屬於你了。不斷會有新的人來,新的人也會走。這個世間沒有哪一個人長久住世,都是「過客」。

這一世在這裡待一段時間,下一世再換一個地方待。當然,換的地方可能就不一定有深圳這麼好了,深圳可以發財、可以陞官、可以又富又貴。但是一轉身離開了,可能就不在這裡了,就「披毛戴角」去了。

既然我們是一個客人,客人最終的歸宿在哪裡?客人也需要回家,要安頓身心。在哪裡安頓身心呢?極樂世界!

我們現在是娑婆世界短住的客人,我們別把自己定位為是長住娑婆世界的,以為自己是主人,這個家是我的、兒女是我的、所有擁有的一切都是我的。

其實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我們的,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有了東西,還得辛辛苦苦的保管它、照顧它,每天為房子打工,打掃、清理、守護……大量的精力,都是浪費在世間的生活當中去了。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的人,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日子就不一樣了,你就可以輕鬆地過日子了。

在這個世界怎麼過都行!反正是客人,待一待,很快就要走了。就像我們來到深圳,深圳如何,我們也不操心,因為知道自己幾天後就離開這裡了。

人為什麼不容易放下呢?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主人,我什麼都要關心,什麼都要去負責,什麼都要去操勞,你成了主人,就完了!

當我們知道是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我們的生命不在這個世間,我們真正的生命在極樂世界!那就可以逍遙自在,輕鬆過日子了。每天得過且過,有飯吃、有佛念,足已!

不用操心太多:兒女怎麼樣,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怎麼樣,生命無常,老人該走還是會走。

這樣,對這個世間就不會太執著,不會抓得太緊。

就像前面講的禪宗四祖一樣:「師父啊,我現在被束縛了,我要求解脫。」誰把我們捆綁住的呢?我們自己把自己捆起來了。

阿彌陀佛是來給我們鬆綁的,來解脫我們的。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靠自己很難解脫。佛告訴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可以讓我們解脫。

淨土法門就是讓佛來解脫我們的。只要歸命,「回頭是岸」,一回心、一轉意就上岸來了,這個岸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人生雖然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是想到要往生,這十有八九都可以變得如意了。窮就過窮的日子;富就過富的日子;身體好過身體好的日子;身體不好也可以過日子。法然上人講「得病患偏樂」,只要有正面的思維,把自己定位為「我是一個極樂世界的人」,那世間的日子就很好過。

如果認為自己是娑婆世界的人,要在這裡當家作主,要把娑婆世界打造得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日子就不好過了。

我們念佛人就要學會放手,放下娑婆世界,歸命極樂淨土。

怎麼歸命呢?「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往生大事,把世間的一切,都可以交給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來作主!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凡夫的計較、凡夫的妄念、凡夫的執著。把所有的問題都交給阿彌陀佛,什麼都不用擔心了,這樣反而可以更輕鬆、更自在。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只負責念佛,其他所有問題交給阿彌陀佛。

所以,淨土法門是一個大安心的法門,大解脫的法門,大自在的法門。

有福報過有福報的生活,沒有福報過沒有福報的生活,大家都過念佛的生活。

經典讚歎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華」,善導大師講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

為什麼念佛的是「人中好人」?因為世間的人再好,無非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念佛的人,是在極樂世界蓮花盛開、花開見佛之人,是可以解脫的人,是要成佛的人,是可以廣度眾生的人。所以是「人中芬陀利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

把念佛融到我們生活當中,走到哪裡,一片佛號、一片光明;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有諸大菩薩都在身邊守護、保佑我們。這樣,我們在世間又安全、又輕鬆、又自在。當生命結束的時候,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我們往生西方淨土!

所以,學淨土法門,要學會放下一切。放下我們的煩惱,放下我們對其他法門的執著觀念,放下我們對很多問題的擔憂,把所有問題都交給阿彌陀佛,來歸命阿彌陀佛,專修念佛,這個叫「專修」。「專」就是只有阿彌陀佛,沒有別的,我們心中只有佛!

當然,心中只有佛,不是說沒有妄念、沒有煩惱、沒有業力,而是說我們在妄念、煩惱、業力當中,來歸命阿彌陀佛,心中只有佛的存在。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給佛來處理,這個就是「唯有佛」,這個叫「一心歸命阿彌陀佛」。

這樣來念佛,世間很多問題自然就化解掉了。

所以,往生不是在臨終,是當我們回心來歸命於佛的時候,往生問題就解決了。臨終只是佛來兌現、保證、接引我們的。因為佛發願,只要是念佛的人,每一個人都要往生西方,每一個人他都要負責來迎接,親自接到極樂世界。

像我們到深圳來,居士發心到機場來接我們,我們不用擔心,不用在飛機上想:哎呀,這個居士會不會來呀?萬一他不來怎麼辦啦?萬一交通有障礙怎麼辦啊?

這個世間可能有很多萬一,但是佛沒有萬一。萬一極樂世界不存在怎麼辦?那釋迦佛就是大妄語了,釋迦佛就欺騙了所有的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如是講,我們就如是相信。佛講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那就一定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

世間的事情可能有萬一,因為這個世間是無常變化的。只有佛法才是真實不虛的,極樂世界是真實不虛的,極樂世界從來沒出過什麼問題。

只有我們這個世間到處出問題。這裡出車禍,那裡出安全事故,隨時在報警。極樂世界從來就沒有出現這種事情,因為極樂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間,是聖人的境界。

這個世間是一個凡人的世間,凡人的世間就會經常出問題。業障之間有碰撞,無常的東西會損壞,所以在這個世間不能保證能夠滿足我們的心願。這是正常的,也正是我們解脫的基礎。如果這個世間太好了,很多人就更不願意解脫了。

因為這個世間有缺陷,這個世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恰恰是促使我們解脫的逆增上緣。生病、不如意、有煩惱、有業障,其實要感謝。有了這些不如意,我們才會反省,才會來追求解脫。

世間事事都如意的人,反而不容易相信佛法。大家知道我們是生活在南贍部洲的,有一個北俱盧洲,那兒的人福報很大,但是他們不相信佛法,因為福報大的人,不容易產生信仰,不容易發起出離之心。

什麼叫出離心?就是知道苦,很想出來。

比如在內地的人,經濟條件比較差,生活很苦,有人就要跑到沿海來,這就是「出離心」,苦就逼著人要出來。假如內地也很發達,掙的錢比深圳還多,還會有人出來嗎?

越不能滿足的地方越有出離心。越是生病的人,越會去找醫生;越煩惱的人,越會去找別人訴苦;越痛苦的人,越需要解脫,希望得到一種自在。

我們在世間過得越苦,越不如意,越有種種的障礙,這個時候才會發起出離心。

所以,沒有世間的福報,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往往能促使我們求解脫。

佛菩薩把兩個世界給我們作對比,這個世間煩惱重重,業障深重,不如意的事很多;極樂世界隨心所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我們想得到滿足,那就發願往生西方。

——選自智隨法師.深圳善導念佛堂開示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44025515_2117669711832033_5978608456150548480_n.jpg

 

用心感受佛的存在!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嗎?

念佛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真正能帶到來生的有多少

一位苦行僧的開示:為何念佛幾十年都沒有任何感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