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163-業因果10
十惡業中的重業
分二:
一、略說;二、廣說
一、略說
如是十不善業中,以殺生和邪見這二者罪業極大,如頌所云:“殺生之上無餘罪,十不善業邪見重”,此義極是。
十不善業中,以業的自性,身語之業前前重於後後,比如殺生比偷盜重,偷盜比邪淫重,因此是以殺生罪大;意業中後後重於前前,邪見比害心重,害心比貪心重,因此以邪見罪大。那麼,現在要關注的就是最大的兩個罪業,譬如說“殺生之上無餘罪,十不善業邪見重”,就是指這兩件事。
二、廣說 分二:
(一)殺生;(二)邪見
(一)殺生 分二:
1、總明業報重相;2、別明尤為深重門
1、總明業報重相
除地獄有情之外,無有不畏懼死的,再者,絲毫也無有較自己生命更為愛重的,因此,殺戮有情的命罪過尤重。
為什麼殺生罪尤其重呢?這裡說到了兩個理由:第一、除了地獄有情之外,任何眾生都無不畏懼死亡;第二、任何眾生絲毫也沒有比愛惜自己的命更愛重的了,所以斷他的命,罪相當重。
地獄有情,如八熱地獄等中所說萬死萬生,由於受的苦太重,只是在死後的暈厥時,似乎苦有所停息,因而他對於死沒有什麼畏懼,或者很愛那種命。其他的有情,像餓鬼、旁生等,的確沒有不怕死的,他就是執著他的命根要一直存在。譬如,餓鬼要被殺等的時候,他也是很怕死的,旁生要遭殺的時候,也是無比畏懼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愛重程度來說,比愛自己的命更愛重的一點點都沒有。就是說,假使有逃命的機會,他一定會選擇逃命的。所謂的要保身體的支分就可以棄財,比如花多少萬塊錢去治病;為了保命可以斷肢,因此命是最愛重的。
以這個原因,也就是有情對於死的畏懼、對於命的保愛到了極度的原因,那麼不是侵奪他的財產、兒女、名位、身肢等等,而是要斷掉他的命,那他是非常不願意的,因此,這在損惱有情上面達到了極度,因而罪過深重。
而果當然也就極大,僅僅殺一個有情的生命,也需要償還五百生。而且,《念處經》中說:“僅殺一個有情的性命,也需要在一個中劫當中住於地獄。”
接著進一步要認識,由於斷命的罪大的原因,果報也就十分地深重,這裡說到等流果和異熟果兩方面。
先是等流果,這裡指領受等流,也就是殺了命就要償命,而且因果律的加倍,使得斷一個有情的命需要酬償五百生。也就是以天律的報應,將來會在五百生當中被殺。異熟果報十分地深重,《念處經》裡講到,斷了一個有情的命,都需要在一個中劫那麼漫長的時間裡,住在地獄裡接受業果的懲罰。何況斷了許多有情的命,當然罪報更加深重。
2、別明尤為深重門 分二:
(1)總明;(2)別明
(1)總明
在諸多的殺業當中,如果以建三寶所依及行善等為藉口而殺生等,造罪業的話尤為嚴重。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裡說,由六相造業猶為深重。其中一相指由事故造業深重,也就是,於佛、法、僧、諸尊眾所等,稍作損惱或稍作利益,都形成極大的業力。這裡就是講這個方面。普賢上師說,以建造三寶所依和行善等為藉口殺生的話,造罪猶為深重。“等”字當然包括其他的業,譬如不與取、妄語等等。
以下舉兩個方面的例子來說明:
(2)別明 分二:
1)藉口建三寶所依而殺生;2)藉口行善而殺生
1)藉口建三寶所依而殺生
帕當巴親口曾說:“由罪業造三寶依,後世前途為風吹。”
帕當巴尊者曾經親口說:以罪苦來建造三寶所依,他後世的前程就像被風吹走一樣,也就不忍言說了,沒有未來的前途了。
“罪業”或“罪苦”是指這個人很苦,專門造罪。他有一種業果愚,不曉得以三寶所依為境緣來造罪,就會結成非常大的罪業。那麼這樣的人,由於罪太大了,後世的前途就不可想像。他後世將如何呢?人天的善趣有嗎?根本見不到的,會沉在三惡趣裡百千萬億年受著大苦,這叫“後世前途為風吹”。
“三寶所依”即是住持三寶。也就是,真實的佛寶、法寶、僧寶都是出世間的境界,凡夫難以見到。比如難見報身佛,難見登地聖者,難以見到真實的道諦和滅諦的法。那麼在此世間,要有住持三寶來作為所依,使得人們有所歸依,它就是三寶的代表,或者真實的佛寶也住在佛像上等等。那麼像這樣的三寶所依是很重的境,假使以罪苦,比如殺生、偷盜等,作各種的罪,這樣得到的錢,認為要修一些福、消一些罪,然後以這樣罪惡的經營換取的錢財,來造佛像等等,或者以這樣的盈利之心,來販賣法寶等等,這樣的話,他的後世就像被風吹掉一樣。
那麼這裡針對殺生來講,就是他很愚痴,不曉得殺生的罪很大,但是他還知道建三寶所依有很大的功德,因此他殺掉幾頭牛得到了幾萬塊錢,然後就放到廟裡去建佛像等等,那麼像這樣就造罪嚴重了。或者他去經商,用各種欺誑的手段來換取錢財,比如一次狡詐的經商營利幾百萬。那麼他想:因為我要去造佛像、去建廟等,所以我要做這筆大的生意。實際上,這個就是緣著三寶的境去造不與取的罪,還說是為了建三寶所依等等,那麼這樣就造下了很大的罪。
2)藉口行善而殺生
如是自己認為是在作善法後,迎請上師們到自己家裡,對僧眾等屠殺有情供血肉的話,施主、福田二者都將染上殺生的過罪,並且,施主作了供食,也對他成了不淨的佈施,而於供養境也成為邪命,罪是比善更為大的。
第二個舉例,就是以行善為藉口殺生等等,這也是造作很大的罪。這裡舉個例子來說,按過去藏人的情形,就會想:這回我要供上師、供僧眾,作一個大的善法。為此他就殺一些牛羊等,這實際是很大的罪。比如他把上師們請到家裡,然後對僧眾也要行供,這個時候他就認為:“現在來了嘛,那就得殺一頭牛,這樣用剛殺的、好的血肉來供養是很好的。”那麼他在那一天裡,就把自家的牛拉出去宰了,做了處理之後,以新鮮的血肉來作供養。那麼這件事情就使得施主和福田兩方面,都染上了殺生的過罪。而且,施主以殺生來供了食品,這就成為不淨的佈施;而福田去受用所殺有情的血肉,就成了邪命,因此,就善、罪兩方面比較來說,罪比善還大。
除了能做到殺後立即復活之外,稍隔一點時間就無有不被殺生罪業所染的,因此,上師們也對其壽命及所作事業決定有損害,因此,除去能牽引其識入於極樂剎土外,此上需盡力避忌殺生罪染。
這裡要關注殺生的業相,緣起上不要愚昧。先要知道,什麼時候不被殺生罪染,什麼時候被殺生罪染。所謂的“殺生”,就是斷了有情的命根,構成這種性質就已經結了殺生的罪。因此說,要麼你能夠隨殺隨活,剛剛殺的時候,當時就能復活它,這樣就不構成斷命的罪。除此之外,假使已經過了一分鐘,下至過一秒鐘,那也叫做“斷有情命根”,在法界的緣起律上,已經構成了殺生的罪,既然有了罪,那就會染在相續上。因此就是講,除了隨殺隨活,不隔第二剎那的這種情況之外,此外隔一點點時間在內的,全數沒有不被殺生罪業所染的。
以這個緣故就要知道,如果請上師們來應供,活殺牛羊等等,那上師們也入了這個“罪業股份公司”,既然入了股,那罪業就要分在他身上。而殺生的罪,就是以損命來作酬償的,因此在報應上,就會有損上師們的壽命。接著,殺生就是損惱有情,反過來以這種罪業的力量,就會損到上師們所作的事業。
這樣懂了之後,再進一步就非常明確了。除開你有本事,能夠把所殺有情的心識引到極樂淨土之外,此外沒有不被殺生罪所染的,因此,要儘可能地避忌殺生的罪染。就像我們到一個傳染病的高發區,就要知道這個是要避忌的。如果進入到那個區域裡接觸空氣,或者亂吃某些食物的話,你不知忌諱,那當然那個毒素馬上就染在身上了,要損害機體的。同樣地,如果不避忌殺生,一旦牽涉到這上面,罪業就會染在自身上,造成短命,損壞事業,出現各種的違緣,或者來世墮落惡趣等等。因此,要像防傳染病毒那樣,儘量地避忌殺生。
(二)邪見 分二:
1、剎那生起之過患;2、相續染著之過患
1、剎那生起之過患
再者邪見,相續裡僅剎那生起,也將成為斷舍一切律儀,不入內道之數,及尚不屬於閒暇之身。
這一段宣說了剎那生起邪見的三種過患:一、舍一切律儀;二、不入佛徒數;三、不成有暇身。
三者聯繫起來講。這裡指的是一切邪見中為罪最重的邪見,也就是不相信有善行惡行、苦報樂報等等,或者不信有解脫、三寶等等。那麼這樣的大邪見,一旦在相續中一剎那生起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歸依。因為諸佛宣說的最基本的法道,就是建立在因果上面,斷惡行善,當已經不相信一分因果的時候,連一分法道也不能趣入,因此,從人天的戒行往上的所有律儀,相續中都遠離了。因為心中不信、無慾,這就斷舍了律儀。
再者,不入佛徒數。內佛弟子的群體,都是以歸依為基本條件,由於前面的謗因果、謗解脫等的邪見剎那生起,或者說對於一切諸佛語、上師教、智者論都產生狐疑,認為不是真實的,那麼以這種情形,當然就舍離歸依。心上由於沒有信和願,不入在內佛弟子的行列當中。
再者,以這種大邪見,會斷掉一切的行善,而且不斷地隨逐諸惡而行,因此即便得到了閒暇之身,也將成並非有暇。也就是說,所謂的“有暇”,是指內外因緣和合的時候,心中有行善的機會。但是,相續中發生了大邪見的時候,已經不信這一套,也不願這麼去做,因此,他的心中一點善都發不起來。而且,以這種邪見的非常大的攝持力或者作用力,他就隨順各種的惡業肆意而行。這樣的話,當然在他的相續中,連一剎那發生一個善心善行的機會都幾乎是不見的。因此,這樣的身活在世上,他就成為一個完全沒有法的身,也就是一個無暇的身了。八無暇中說到的邪見,就好比是深度的精神病,他就成了一種非常可憐的身份,根本上是一種大的障難,因此成了無暇。
2、相續染著之過患
而且,相續為邪見所染之後,行了善也不趣往解脫的道,造了罪也無有懺悔的境。
這裡說到兩個方面:一、行善不趣解脫道;二、造惡無有懺悔境。
“相續”,指身心相續。也就是在世俗的現象裡,並沒有所謂的常和斷,“常”,就是一直保持不變,“斷”,就是一斷永無;實際是相似相續,任何一個有情,都是一剎那接一剎那不斷地相續下去,這是表示這個生命的體性。如果是建立阿賴耶的宗義,那就是一直有這個阿賴耶識的相似相續,這裡的“相續”代表八識田。那麼,當已經發生邪見,就在這個相續中有了它的雜染分,這個雜染就是指染上了邪見,染著以後不消除的話,它就一直有作用力。這裡講了兩個。
首先,就一種邪見的狀況而言,染著了這個邪見以後,不相信三寶,不作歸依,那麼他即使在世間還作一點善,比如幫助別人,做一些好事,或者服侍病人等等,但是,由於他的心中沒有歸依,當然這分善就無法轉到解脫道上去,他不會往解脫上走。就如同世間的善人,他們也會做一點善,然而不信三寶,不作歸依,那麼這樣就沒有往解脫道上走的機緣了。因為只有佛是開示無我的大師,佛所說的四諦的法才指示瞭解脫正道,以僧為助伴才往解脫道上走,因此,這樣的人由無歸依故,絕對不可能入到無我為主的解脫道上。那麼世上有很多這樣的善人,但是不會得解脫,還要繼續輪迴。這是由於某種邪見染著,對於佛教或三寶充滿狐疑或者不信,那麼無論做多少善,也不會趣往解脫道。
再者,造了罪也沒有懺悔的境緣,以不信三寶的緣故。那麼這樣的話,也不會一心請三寶證明,請三寶加被,在三寶面前發露陳詞等等,因而無有懺悔之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