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淨界法師

《廣論》云:「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這個部分,止的體性,請大家看附表第三,止觀體性。

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法門,都是在散亂心的階段,但是進入止跟觀以後,你就是一種非常明瞭寂靜的狀態了,這個是在佛堂的一種靜中的修學了。

首先我們看這個止。止有兩個說明,先看簡單的說明。

什麼叫作「止」呢?「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奢摩他就是「止」。這段的開示有兩個重點:第一個,講因地;第二個,講果地。

先看因地。因地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心一境性;第二個,以善緣心。

我們先看第一個,心一境性。這個止,它必須要讓內心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上。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是攀緣的,像猴子一樣,抓一個樹枝,然後又攀緣另外一個樹枝,抓到一個放掉一個。在修止的過程當中,你要選擇一個所緣境,比方說念佛,你要選擇音聲為所緣境,要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第一念是佛號,第二念也是佛號,第三念也是佛號,你必須強迫你的心是單一地、相續地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這個就是修止的因地。

第二個,以善緣心。這種專注的狀態必須跟無貪、無瞋、無癡的心相應。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在造惡,在做殺盜婬妄的事情,你很專心,那這個不能構成止,因為你這個造惡的過程是煩惱的心,是躁動的。所以,它必須是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專注的;第二個是善良的。那麼這兩種心結合以後,就構成止的因地。

它的果地功德是什麼呢?「諸三摩地」,它所成就種種的三昧,念佛三昧、首楞嚴王三昧、法華三昧。這種因為「心一境性」、「以善緣心」的三昧,都是屬於「止」的因果,這是個簡單地解釋。

我們把這個解釋透過《解深密經》講得詳細一點。我們看第二個解釋,什麼叫「止」。請合掌,我們把它念一遍。

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這個地方也是分成因跟果。我們先看因地。這個因地的修學有三個重點。先看第一個,獨處空閑。一個菩薩,如果你要進步,你一天要有一段時間自己靜一靜。你不能整天在外面跑,你在外面跑到最後,你就變成好人,不是道人,因為你的善根就跑沒了。除非你是法身菩薩乘願再來,你不用做功課,你不用充電,否則你最好是要有一點充電。

所以,這裡的意思就是,你一天至少要有一個小時獨處空閑,暫時把手機關掉,把房門關掉,好好地把佛教的止觀修學一下。我們的能量是生滅法,沒有證得法身之前,我們的功德不是永恆的,你有修它才有,然後你慢慢慢慢把它釋放沒了,你還要再去充電。所以你每一天一定要有一段時間獨處空閑,暫時地息諸緣務,好好地面對你內心的自己,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作意思惟。修止一定有一個所緣境,因為它是心一境性。如果你這段時間是念佛,那佛號就是你的所緣境;如果你持咒,咒語就是你的所緣境。你必須強迫你的心在一個所緣境裡面專心的安住

第三個,是這種「能思惟心,相續作意思惟」,你要一次又一次地思惟。所以修止的人,他必須很有耐性,跑掉了,沒事,再拉回來;跑掉了,再拉回來。你不斷地就是念佛,聽自己的聲音。發覺打妄想以後,趕快把心又重新恢復到佛號。你要不斷地相續作意思惟。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不斷地努力,慢慢慢慢你的心就從一種少分的安住變成多分的安住,套一句專有名詞叫作「功夫成片」。我們的心態是可以調整的,你不斷地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多安住故」,這個時候你的因地就圓滿了。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淨界法師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個總結。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這個地方講出了兩種生命的結果,那麼先講一個道理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說我們在佛教裡面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修了很多的法門,我們也佈施也持戒也念佛也持咒,那麼誰來引導我這麼多的善業呢?意先導,你心裡的狀態,你的思考模式引導著你所有的善業,由你的思想來做主也是由你的思想來引導它造業。那麼假設你今天是以染污意,就是你追求世間的那種雜染的名利,那麼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你總有一天要嘗到痛苦,如輪隨獸足,就像這個輪子永遠跟著前面的動物在走,這個輪子是不能決定的。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他積集善業最後是痛苦呢?

這有兩種可能,如果你學佛得很早,你很年輕學佛,你大概到中晚年你的福報就會現前,這是正常的,佛教就是不斷地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嘛,所以你的生命就很快會改變,你會很快地出現快樂的果報。如果你發菩提心的人,面對這個果報他是不迷、不取、不動的,他繼續會往前走,他不會住在這個福報,但是這個福報一定會出現,因為因果法爾如此。但如果你一開始的發心你就為了福報來修善業的,糟糕了,你這福報你就通不過去了,你就住在上面了,然後你就開始享受了,就放逸了,那麼你今生就開始放逸,你來生就直接墮落了,因為你善業提前起現行了,所以你在享受福報的時候你的煩惱就開始活動了,福報享盡,你第二生就墮落了,這是第一種情況,你學佛很早,你善業修得很多,到晚年福報現前,因為你發心不正,結果你陷入了福報的陷阱當中。

你不能夠說福報害人,因為你自己的發心不對,因為很多人也是福報現前,他走得過去,他追求更好的東西。這個生命是這樣,你要拒絕檔次低的東西,你後面的東西才會出來,佛法修習是一層一層的,佛法會先給你比較低層的東西,你不要你再往前走,它再給你更高層的,你再不要它再給你更高層的,它是一層一層出現的。如果你學佛得早,你晚年就起現行,這個就考驗你的發心了。你發心錯了,你今生就直接陷進去了,你第二生就直接墮落了,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人他比較晚學佛,他善業相對的修得比較少,他的福報到來生才起現行,那麼這種人第三生墮落。來生你會很快樂,但是你跑不掉,這種快樂你跑不掉,你一定陷進去了。因為你第一生你在造善業的時候,你的心就住在這裡了,所以第二生福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你絕對跑不掉的,然後你是第三生墮落。所以這個痛苦什麼時候出現呢?不是馬上出現,因為你積集善業怎麼會有痛苦呢?它是在善業結束以後出現痛苦,可能是來生,也可能是第三生。當然要怪就怪自己,因為你的一開始的發心檔次不高,所以你就容易陷進去。

第二個我們再看看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個道理跟前面一樣,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所有的行為是由內心來主導的。假設我們以清淨的菩提心來發動我們的口業——我們讚歎別人做很多的慈善事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諸位,如果你發心發的水準高一點,你還是會享受快樂的,但這個快樂不會障礙你,這個叫作自在的快樂,而不是帶業的快樂。

你看有些人他人生活得很快樂,但是這個快樂不會讓他墮落,他不為所動,他能夠很快地從快樂走過去,得到後面更好的東西,他要的是摩尼寶珠,他不會在乎這種路邊的生滅的小花。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他福報現前的時候他走了過去,有些人走不過去呢?就是你自己的發心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一定要先修善,一定要斷惡修善,你一定要先有人天乘的基礎你才有所謂的出世的功德,所以學佛很矛盾在這裡,我們都要修善,但是修善的結果就會出現福報,而出現福報就會讓我們迷惑顛倒,這個地方是大問題,那麼就跟你剛開始的發心有關係了,如果你發心的時候發得很高,你為了成佛為了求生淨土,你很容易從快樂的果報裡面輕輕地走過去,福報變成你一種增上,因為你有福報,你更專心的斷惡修善度眾生,所以福報為你所用,你是主動權,你掌握了福報,福報聽你的。

如果你發心錯誤,你就被福報牽著走,福報牽著你走,你就墮三惡道去了,你要有心理準備,我們一定要經過福報這一關的,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過得了,就是看你的調伏力,引導力了。因為你一定要先斷惡修善,一定要先修善業,然後才有所謂的修止觀,所以說我們往生淨土的人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很大的功德,無量光、無量壽,你在佛號裡面操作你會創造廣大的功德,但這個功德有很多種可能,你現在就是說你怎麼樣引導這個佛號趨向於淨土,這是我們的關鍵。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每天應觀修生命無常

洛桑陀美

修行人每天要觀想生命無常,觀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時間不多,死亡隨時隨地都會來臨的無常道理,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以及每個時辰,壽命都在減少,歲月在不經意中溜走而讓人察覺不到,流逝的歲月,永遠不會再回來。我們修行人要時刻提醒自己,珍惜時光,不要虛度,專心專意去修法。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佛經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雲、流水、閃電、晨露,人的生命就像虛空當中漂泊的白雲一樣,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沒有任何辦法改變死亡的命運,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我們在死亡的路上狂奔著,人人都像被判了緩刑的罪人一樣,一天在接近死期。佛陀也說過,看見眾生的生死就像看到秋天的舞步。有時想想,生命就如天上的閃電一樣,瞬間劃過。

人身又是極其難得,經上告訴這個道理,經常用盲龜穿木孔來比如。這個比喻這麼說:如果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廣闊無際的大海洋,在這大海上,有一個木板,上面有個孔,它隨風飄浮不定在大海上,沒有一刻停止。而在大海底下,有一隻瞎了雙眼的盲龜,一百年才會浮上來,將頭伸出海面一次。當它浮出海面時,把頭穿進木孔裡,想想這種機率有多麼渺茫嗎!而我們得到人身的機會,比此還少。還有一個比喻說得人身機率就像在光滑的牆壁上撒豆子,豆子附在牆壁上的機率。

我們現在得到人身,若不珍惜人身來修行,還等什麼呢?等著人身丟了,再想修行那時就來不及了,流逝的歲月,永遠不再有。經常聽到有人說,死怕什麼,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從佛法講,不太可能,因為人身太難得了。

而且死亡是一定的,這個世上找不到一個不死的人,致敬的佛陀已入涅槃、聖人們也一個個的離我們遠去,聲聞、緣覺也要和肉體分離,世間的神祗同樣也避免不了死亡,而且,不論你逃向何處,高山上、丘陵中,也逃不出死神的手掌,自古以來有無數神仙和皇帝都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但這僅僅只是美好瑰麗的夢想,誰都沒有找到,也不可能找到。某些我們所了解的「長壽法」也最多隻能做到拖延期,改變不了生命的規律,因此我們不能有不死的僥倖心理。蓮花戒說:「平常怕死,就能做到臨死時不怕死。」

更重要的是死神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來,也不會提高通知,當他來的時候我們只能乖乖的跟著走。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氣,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熱也能變成致死的因素,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其實,每天我們都聽到、見到過死亡,馬路的車禍、醫院中的病人,及世界各地的天災人禍,但是每當見到這些時,我們總覺的好像離我們很遠。可是,誰又能保證今天我一定會不死嗎?也許你可能覺得自己還年輕,可是黃泉路上無老少啊!意識不到這一點正是人的感覺遲鈍之處。因為懼怕死亡,我們閉口不談,感覺提到便很忌諱,那不是欺騙自己嗎?難道不提,死神就不會來臨嗎?雖然想到這些,會讓我們感到難受和可憐,但是真正勇敢、智慧的人是敢於面對並做出準備的人。

那麼死亡來臨時候,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沒有誰能跟你走,感覺是在痛苦絕望中被拋棄。那麼錢財我們能帶走嗎?錢財買不通死神,在人世上,人們羨慕的千萬富翁,趾高氣揚有錢的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不分高低,連一分錢也帶不走,歷史上無數英雄好漢,帝王將相,活著的時候,為所欲為,不可一世,但在死神面前,權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風都風吹雲散。這個時候,連我們最愛惜的身體,也離我們而去,我們天天裝扮它,照顧它,讓它得到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得到一切的享受,但這個時候它也背離了我們。

那麼面對死神,我們能帶走什麼?只能帶走我們平時修持的佛法。我們又能依靠誰?唯有上師三寶。這個時候,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只有佛菩薩,唯一有用的就是我們平時誦的經、咒。可是,我們能修法的時間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人生百年,睡眠就佔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無知,後十多年衰老多病,修行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間幾十年,為生存和虛幻的名利地位奮鬥競爭,不能認真思考人生的結局和生死大事。而且又有太多事情需要花費我們的時間,工作、吃飯、購物、交往等,可能我們修法的時間每天連一個小時都不足,並且在短暫能修法的時間裡,還昏沉、散亂、放逸。能夠專心修法的時間又有多長?我們僅拿這點兒的資糧面對死亡,結果可想而知!

想到這些,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究竟的利益好好思考一下。為什麼學密的修行者要去尸林裡面修呢,因為你在尸林裡修的時候,你可以想到,將來自己也會是這樣的結果,誰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只是或遲或早的問題。我現在看你死得可憐,而將來別的人看我也死得可憐,誰都是這個樣子。我念(斷法)或施身法的時候,拿著腿骨誦經也是這個道理,為了產生這種無常觀念,所以密宗很多法器都是用人骨作成的,就是啟示:沒有多少時間了,再沒有別的意思。

為此,奉勸我的弟子們和所有的修行人,常想死亡隨時會降臨,這時能夠幫助自己的唯有上師三寶和修持的佛法,所以為了自己今生以及今後一切世的利益,請你們珍惜時間,好好修習佛法!時時真誠修行,不能虛偽,若虛偽,開空花,不結果,所以學佛切記不要自己騙自己,修行人要守本分,不要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圓滿,菩提果也會成就。比如,在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的身不殺生,不偷竊,不邪婬,口不犯綺語,惡口、兩舌、妄語,心裡沒有貪心,沒有嗔恨心,沒有愚癡,身口意清淨來拜佛,佛也接受你的拜佛的供養,智慧也會自然現前。


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

明海法師

做為一個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就是佛教講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難得」,就是我們得到這個人身非常不容易,佛經上講,六道輪迴裡,得人生者如爪上土,失人生者如大地土。

第二是要知道「佛法難聞」,我們能遇到珍貴的佛法,這珍貴的佛法能幫助我們從人生的貧乏裡走出來,從人生的煩惱和痛苦中走出來,非常珍貴,太不容易了。

第三是要知道「善知識難遇」,我們學習佛法要修行,要有老師,要有同修伴侶,要有人護法,這些因緣非常難得。

第四是要知道「時光迅速,人命無常」,時間過得很快,人的生死在呼吸間,要知道生命的珍貴。

這一些正知、正念,我覺得你不管修什麼法,都不應該忘記,念念不忘,這樣保持正知正念,我們就容易與道相應。

身體是我們生命中的怪客

換一個角度來觀察,身體是我們總要安排的一個東西。比如說,你家裡來了一個很麻煩的客人,一進門他要水喝得趕緊給他倒水,要吃飯得趕緊給他做飯,想坐下來得趕緊給他找椅子……總而言之,身體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怪客,你老要安排他。

在佛教裡,這叫做苦。也就是說,他對我們形成逼迫,這個逼迫就是苦。什麼時候等把客人送出門了,客走主安,主人就放鬆了。

修行,一定要向自己開刀

不管是禪修,還是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向自己開刀,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觀念要打破。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觀念和前提是接受「我」再說別的,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說:「反正我就是這個脾氣,就是這個毛病」,意思是說,我這個毛病,這個脾氣是不能變的。這是世間法的觀念,在禪修裡不可以有,禪修就是要改變你的脾氣,改變你的毛病。就是要把你這個人來—個顛覆,來一個革命!禪修是這樣,佛法的修行也是這樣。

打開心靈的結

如果討厭的人,在你心裡出現的時候,你能用感恩的心,向你心中的這個影像去發感恩的念頭;你非常貪著的一個東西,在你心裡出現的時候,你能看到它的無常、它的苦、它的可厭相,你的心結就能慢慢打開。

因為我執是抽像的,在不同的人心裡表現出來的就是這些心結的不同,就是這些分別心,就是這些讓你心動,讓你在意的事情。當這個心結出現的時候,其實正是我們解決這個心結的時候。修行,其實就是一次次打開心結的過程。

培養精進的力量

在修行的路上,我們要學會自我激勵,要有探法源底的意願。相信佛能做到的,古人能做到的,祖師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這種意願它會推動我們,使我們有精進的力量。而精進的力量最根本的體現就在於心念不空過,心念如果能不空過,我們的生命就不會荒廢。

沒有一個實存的我

實際上沒有實存的一個我,實存的一個我的命運,實存的—個我遇到—件什麼事。整個我們的生活都是由分別心——不同層面的分別心,以及互相之間的複雜的關聯,內外的感召,時間空間上的緣起所組成。

佛陀告訴我們,佛法的修行,不要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而是要透過禪修,透過對自己內心的透視,真正的看到緣起。

無所求恰恰是一個無限的求

如果你的心是無所求、無所住的話,它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議、無量無邊的,就像無邊無際的虛空一樣沒有邊際,沒有相狀,所以經文裡用虛空來描述這個無所求心的功德。

無所求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恰恰它是一個無限的有,無限的有就是—個空。無邊際,無相狀,無來去,就是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在這裡所有的對立都超越了。

我覺得一個學佛的人用這種心態去工作和生活,會有很多奇妙的體驗。首先你要做到這三點:

第一待人接物要有公心,首先不要想自己的私利,我能得到什麼,我能佔什麼便宜,這個都是愚癡的心在動——癡心妄動。而先想別人、想集體、想大家,這個心就是公心,公心就大,古人說:「公生明」,有公心你自然就明。

第二要有奉獻的心,有奉獻的心就不會計較收穫,不會計較結果。將奉獻當成自己的本性,當成自己的習慣,這其實就是克服我執的一個狀態。我執在這種心態下會慢慢被克服。

第三要能夠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能夠把自己心中的意圖出發點放下、舍棄,接受別人的意圖,那樣你的心也會大起來。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宣化上人

病後始知身是苦,死後方知錯用心。

這是眾生的通病,在沒有病時,滿以為在世間非常快樂和滿足,到有病的時候,不能動,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種種難以忍受的痛苦,才覺得原來這個身體是令我們苦的,可是呢?已經太遲了。所謂:

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誰叫你自己在沒病的時候,任作胡為,不好好地珍惜自己。病是這樣,生死大事也是這樣。

「死後方知錯用心」,平時不加檢點,等到見了閻王時,才知自己生前所行所事及存心都不正當。生前看見別人念佛,自己反而去譏謗他,說他迷信,笑他愚癡,但現在後悔已晚了!刀山油鑊之苦,都是自己招來的。就像剛才所說「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誰叫自己事前沒有準備?

所以朱子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在我們未下雨時,早就應該顧慮到下雨時可能發生的事。譬如北方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所以在未下雨時,就應把窗紙糊好,省得雨水濺濕了屋內的東西;若是等到下雨時才趕忙去糊窗,那未免太遲了一點。又好像在窮鄉僻壤的地方,沒有自來水管的設備,所以你在蓋房子時,就要考慮水源的問題;若是到了渴時,才記得去掘井,那不是太晚了嗎?

我們學佛的人,都明白一切無常,不免一死。可是!為什麼不為自己的「死」先下一番工夫呢?所謂: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死工夫,就是譬如今天的打七念菩薩。我們打七,第一,是為求世界和平;第二,是為自己的身後打算,這就是「未雨而綢繆」了。我們打七要年年參加,不可中斷,這樣才能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結大因緣。我們必須念到好像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師父,觀世音菩薩好像是我們的朋友一樣親切,既然能作佛的弟子,作菩薩的朋友,而且能年年月月日日都是如此,自然會成「老友」了。這樣,佛、菩薩是一定會在我們臨命終時,接引我們到西方淨土去的,這點大家切莫懷疑。所謂: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一起便途迷。

我們聽善知識的話,不應該存有半點疑心。譬如善知識說:「修行要下苦功」,你就應該相信。若是你能信得徹底,那麼你一定可以明心見性,返本還原。所以我們要常聽善知識的開導,他教你「念佛」,你就應該依教來念佛;善知識他叫你「不要任性」,你就不要任性。這就是修道的要訣。

方才說:「病後始知身是苦」,可是呢?人若是不經過一番的病苦,是絕不肯發心修行的;因為在沒病時,他不知痛苦。又有一句話說:「富貴學道難」,若是一個人很富有,那麼,樣樣如意,你叫他如何會想修道呢?所以,貧病都是我們修道的助緣。病來了,也不必憂;貧來了,也不用愁。有一首偈頌這樣說:

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漸漸輪到我。

自己貧、病,固然應促長修道的心,就是看見別人貧病老死,也要引以為惕。人生有如「長江後浪推前浪」,若能及時發願往生,則事前有個準備,不至臨時手足無措,手忙腳亂了。好像國家若不經過一番變亂,人民都會耽娛愛樂,不曉得愛國衛土,現在的佛教也是如此。現在的人都不謀復興佛教,所以佛教便顯得委靡。

要知道提倡佛教,責任不單單在比丘或比丘尼身上,而是在每一個佛教徒的身上,若是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引咎自責,那麼,還愁佛教不發展嗎?現在有些佛教徒以為佛教不及外教時髦,所以不敢對人說自己是個佛教徒,甚至於還附和別人說佛教是迷信的,你說,這樣可悲不可悲?譬如九龍的道風山上有一個外道的團體,專門收容那些佛教的比丘及比丘尼,經過他們一番「改造」之後,那些忘本的人竟然誹謗佛教。所以,真心信佛的人,應寧死不變,提起勇氣來,不可因為別人的譏笑或利誘而變志。如果每個人都不忘記自己是個佛教徒,那麼,佛教復興是必然的。

一般的外道雖然目前極盛一時,可是天道循環,物極必反,大家切不可被外表的興衰而動搖自己的心志啊!真理是不滅的,佛教的復興全憑大家的努力!


聖嚴法師《積極的人生觀》

何謂積極?時時地生活於現在,不將生命的時光浪費在對於過去的驕傲與悔恨,也不將寶貴的生命消磨在對於未來的幻想與憂慮,即是積極。

許多的人成功時很驕傲,失敗時很後悔,這都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絆腳石。成功就是成功,當然有自己努力的因素在內,但還有賴於天時、地利、人和等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的配合。遭遇失敗其情況亦同,往往不是以個人的力量可以決定的事。

我有一位弟子非常的能幹、聰明,而且積極進取,誠然是大企業家的資質,也著實替他服務過的幾家公司賺了很多的錢,因此,他常常心有不甘,終於出來獨立創業,可是,每次總是運作不久就垮台了。幾番起伏之後,認為命運弄人,而求教於我,看有什麼辦法。我說:「所謂命運即是自己過去帶來的善根福德,不能強求,你別看你過去的那幾個老闆好像傻傻的、無能的樣子,但是他卻能用到你這樣的聰明人。你做老闆時,就用不到像你這樣的人,對不對?」他答:「是哦!」

可見,成功與失敗是由許多因素配合而成,並不值得驕傲或悔恨。

這世間有不少的人常做美夢,幢慷未來,一樁樁不斷的計劃,一件件不停的構想,最後皆因缺乏毅力、信心,不諳方法,而成海市蜃樓、空花泡影。同樣地,也有許多人因對自己、對未來缺少信心而杞人憂天,疑懼未來,徒增困擾。不論是思前或想後,皆無非是不切實際的虛耗生命。現在,就是現在,應該趕快地努力於現在。

前天,有位青年到東初禪寺來見我,提起他目前找到了兩份工作,一份是全職,可是他並不挺滿意,另—份是他喜歡的,目前只是半職,將來可變成全職。他正猶豫不決,怕失去了將來的機會。我則勸他騎驢找馬,而且好好地騎,以免落得在路上走,連驢也沒有。

這就是一個信佛的人的態度,凡事在檢討得失與確定目標之後,全心、全力、全生命地投入於每時、每分、每秒的現在,做你應做的事。

至於如何積極?首先應念念想到利人就是利己,便會積極。許多的人只管自掃門前雪,以自己的利益為最重要,其實,那是最傻的。

佛經中有個寓言,說有一條蛇,蛇頭與蛇尾互爭前後,計較勤情。蛇頭說:「我好辛苦哦!吃了東西,結果通通歸你享受,走起路來,在前面拖著你,你這尾巴,真是太麻煩了!」蛇尾道:「我最倒霉了。出門時,人家都看不到我,只看到你,沒有我在後邊死甜地推著你走,你走得動嗎?說到吃的,你專門享受美食,倒霉的是我,髒的、臭的,全歸我來處理!」

我們人的身體不也一樣嗎?雖分五臟、六腑、四肢、五官,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獨立的功能存在,卻皆屬於同一個人,少掉一樣,就不健康了。一個家庭之中雖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個個不同,但是所謂家庭就是由於有了這些人集合在一起生活,是共同的—個組織體,所以稱為家庭。現代的社會、國家,雖有各行各業、不同階層、不問組織體系的團體,可是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國度裡,彼此無法分割。勿使城門失火,池魚遭殃;必須唇齒相依,守望相助。

如今的世界由於信息的發達,交通的便捷,全世界的人宛若生括在同一個鄉村中,故被稱為地球村。因此,必須要有休戚相關、唇亡齒寒、息息相通的認識。

古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的我們應說;「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損人者必自損,害人者必自害,舉凡某一地區環境的污染、經濟的惡化、政治的混亂、社會風氣的敗壞,每每立竿見影,全人類的生活安全,很快地就受到影響.

因此,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為全體的他人著想。所謂全體,在家裡指整個家庭,在社會指整個社會,在國家指整個國家。全體受益的話,個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做生意時,必先考慮也讓他人賺錢;交朋友時,先應想到我能對他有什麼益處?如此,則保證你會被視為是一位活菩薩。

 

心正一切法正,心邪一切法邪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的10種話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出言不慎,駟馬難追,傷人傷己。戒掉下面這十種糟糕的說話方式,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1、戒多言。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墨子》中記載,墨子的學生子禽問墨子:「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回答說:「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只有在切合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

墨子告訴我們,話不在多,會說話的人總是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

2、戒輕言。

言不可輕說,若說話更改,不如不說;言不可輕諾,若應諾更改,不如不諾。不要輕率地講話,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不要輕易向人許願。輕易許願,會喪失信用。

3、戒狂言。

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說。胡侃亂說,往往後悔。清代山陰金先生言:「為人行事勿猖狂,禍福淵潛各自當。」猖狂還是謙下,這是直接關係著個人的禍福的。人展現在他人面前的無非言與行,言語又最直接,所以說話切忌狂言。狂則惹眼,狂則招恨,很容易惹來禍事。

4、戒直言。

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否則也會引起麻煩。直話,要轉個彎說,冷冰冰的話,要加熱了說,顧及別人的自尊,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5、戒盡言。

說話要含蓄,不要不留有餘地。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口德於己。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肚量於己。

6、戒漏言。

不要泄露機密。事以密成,語以漏敗。對於一些關係他人或組織秘密的事,切忌不可泄漏,這是操守和人品問題,也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在事情沒有確定時,也不可說確定的話,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讓人覺得輕浮或刻薄。

7、戒惡言。

不說無禮中傷的話,不要惡語傷人。古語說,刀瘡易沒,惡語難消。惡言惡語給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遠甚於身體上的傷害。

8、戒矜言。

矜就是自大、自以為是。老子言:「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我誇耀的人抵消了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矜言之人,不是驕傲就是無知,無論哪種都既對自身成長不利,也會招致別人的厭惡。明末清初申涵光所以說:「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說話,不要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自矜自誇,是涵養不夠的表現。

9、戒讒言。

讒言就是背後說壞話,挑撥離間或者惡意誹謗、貶低和侮辱別人。讒言之人,皆是小人。東漢哲學家王充說:「讒言傷善,青蠅污白。」不要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背後說人壞話,會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10、戒怒言。

生氣的時候不要說話,因為這時候說出來的話傷人傷己,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話,不能亂說,生氣的時候說話是不經大腦的,所以,要三思而後行。

 

慧律法師《修行人的通病》

修行人每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難相處?人與人,千萬不要走得太近!

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佛陀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六親緣淺的人,很多時候也是天選之人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真正的好夫妻緣,也很難超過10年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不只是消業培福得利益!

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福報相當,方為夫妻 (求好姻緣,先要提升福報)

轉鴻福為清福--你前生是個出家人,你修的鴻福很大,你今生所以做官夫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