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獨處比較好

獨自坐臥,獨自經行而不倦怠,獨自調御的人,喜樂居於林中僻靜處。

伊卡非哈如尊者不喜歡與眾多比丘居止一處,他寧可一人獨處。

獨處時,他不論行、住、坐、臥都努力修習正念現前。

其他比丘不了解他,就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不僅沒告誡他,反而稱讚他:「他做得對!比丘獨處是好事啊!」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很多人都把獨處當成一個人的獨行,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等等。其實獨處有另一層深意,我請佛陀來告訴你。

其實獨處更深的意思在印度佛陀時代,佛說過一部經叫《勝妙獨處經》,經文中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個叫上座的比丘,獨住一處,常愛讚嘆獨處的好處,獨自乞食,獨自回來,獨坐禪思。

這一天,很多比丘圍坐在佛陀身邊,跟佛陀說: 「世尊,有一個上座比丘,喜歡獨處,也喜歡讚嘆獨處者,」佛陀與一比丘說: 「去把這位比丘叫過來吧。」

不一會,上座比丘被叫到佛陀跟前,佛陀問他: 「你是喜歡獨處,也經常讚嘆獨處者嗎?」上座回道: 「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上座比丘說: 「我有一個比你那個獨處更勝妙的獨處,你想知道嗎?」

上座比丘與衆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齊呼道: 「當然了,世尊,願意聽您說」

佛陀說道: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當下於此時,如實行諦觀。行者住於斯,安穩無障礙……

怎麼說不要念過去呢?因爲人總是想,我過去多年輕;我以前享受有多好;我過去很風光的;我曾經非常快樂,如果總是思維這些事,心裡就執著這些,不肯放下,這些事已經屬於過去,當下不存在了,如果遇到這樣的人,這是念過去。

如何是不念過去呢?如果有人這樣思維到過去之事,心裡知道,這些想法屬於過去,當下不復存在。於是不再念過去。這樣的人,屬於不念過去。

如果有人思維未來我會老吧,我擁有的財物不會沒吧?未來我的感受或享受不知道會怎麼樣?未來自己的事業不知道會如何?未來自己會過得開心嗎?這樣的人總念著未來。

如果有人思維到未來,知道這只是個白日夢,這些屬於未來,未來還沒到。不再去思維,這樣的人是不念未來。

放下過去,放下未來,深入觀察當下發生的事情,但不要執著它。這是獨處的最美妙的方法。

今天也有很多人喜歡獨處,如果我們像佛陀所教導的那樣,知道了勝妙獨處經的方法,沒有必要脫離社會而獨居一處。把社會推得遠遠地而獨自住在森林中,並不能保證內心就是清淨的。假如我們繼續回憶過去、擔心未來或者沉溺於當下的煩惱中,我們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獨處。

因爲他沒有擺脫將他捆綁起來的桎梏。他就是與這些桎梏生活在一起。這些頭腦中的妄想就是我們的桎梏。

如果一個人擺脫了這些桎梏,即使他活在鬧市裡面,他仍然是一個知道勝妙獨處經的人,他過著獨處的生活,因爲他擺脫了所有形式的執著。


【佛教詩偈】時時刻刻不染著:跋地羅帝偈(勝妙獨處偈)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當下於此時,如實行諦觀,行者住於斯,安穩無障礙。

今日當精進,勿待明日遲,死亡不可期,吾當如何置。

若有如是人,安住於正念,晝夜無間斷,聖者遂稱彼,了知勝獨處。

~《跋地羅帝偈》bhaddekaratta;又名 "勝妙獨處法門” 。

時時刻刻不染著

有一次,尊者阿難隨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天夜晚,尊者阿難在講堂集合比丘,為他們講「跋地羅帝」偈頌,並加解說。

佛陀知道了,想瞭解尊者阿難是如何說的,就問尊者阿難說:

「阿難!你如何為比丘們說跋地羅帝偈呢?又如何解說這偈頌的含義呢?」

於是,尊者阿難就在佛陀面前,說出跋地羅帝偈的內容: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為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進,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佛陀接著問:
「阿難!怎樣是『念過去』呢?」
「世尊!對記憶或過去經驗中的色、受、想、行、識,起欣喜、歡悅、欲愛、執著、沉迷,就是『念過去』。」

「阿難!怎樣是『不念過去』呢?」
「世尊!對記憶或過去經驗中的色、受、想、行、識,不起欣喜、歡悅、欲愛、執著、沉迷,就是『不念過去』。」

「阿難!怎樣是『願未來』呢?」
「世尊!期盼將來有令自己欣喜、歡悅、愛著、樂住的色、受、想、行、識,就是『願未來』。」

「阿難!怎樣是『不願未來』呢?」
「世尊!不去期盼將來有令我欣喜、歡悅、愛著、樂住的色、受、想、行、識,就是『不願未來』。」

「阿難!怎樣是『染著於現在』呢?」
「世尊!對眼前的色、受、想、行、識,起欣喜、歡悅、欲愛、執著、沉迷,就是『染著於現在』。」

「阿難!怎樣是『不染著於現在』呢?」
「世尊!對眼前的色、受、想、行、識,不起欣喜、歡悅、欲愛、執著、沉迷,就是『不染著於現在』。

世尊!我在講堂就是這樣為比丘們解說的。」

「很好!很好!我有這樣具智慧之眼,能說法利人的弟子:所謂弟子能在老師面前,充分地解說法義。剛才阿難所說的,大家應該好好的記住,好好的實踐,為什麼呢?因為跋地羅帝偈,就應當作這樣的觀察思惟。」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一六七阿難說經》、《中部第一三二阿難一夜賢者經》。

二、就像尊者舍利弗所聽到尊者馬勝說的「緣起偈」一樣,推斷「跋地羅帝偈」也是佛陀時代,在佛弟子間輾轉傳誦的偈頌。這類偈頌,應該能算是佛教最早「經典」集出的一類了。

三、嘗試以白話表達跋地羅帝偈的內容:不要回味過去,不要欣樂未來,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來。對現在的一切,也要這樣思惟:這一切都是無常不牢靠的啊,有智慧的人應當這樣覺悟。只要依著像這樣賢聖的修行,有誰還會憂愁死亡的來臨呢!但如果不這樣修,苦難與災禍終究要臨頭。像這樣努力精進,日夜都不懈怠,這就是大家應當常說的跋地羅帝偈。


一行禪師: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文/一護禪師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如我們被貪、嗔、癡所左右,我們就不可能真正地過好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我們將無法同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我們同其他人的關系會變得越來越膚淺和貧乏。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虛、疲勞和無聊,感覺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試圖跟其他人接觸,我們的努力也會徒然。我們愈努力,我們愈失落。當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應當停止試圖跟我們的身外之物進行交流,而應當反求諸己,與自己進行交流,過著“獨處”的生活。我們應當關上通向社會之門,回到我們自身,練習在覺照中呼吸,深入觀察我們身內身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接受我們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向它們問好,向它們微笑。我們最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專心致志地行禅或坐禅、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將會恢復我們豐富的精神生活。

佛陀是人,他過著覺悟的生活,時刻安住在當下,輕松自在,安穩不動。他的內心永遠是充實的——自在、快樂、富有智慧和慈悲。無論是坐在靈鹫山的危巖上,還是在迦蘭陀竹林的綠蔭中,或者是在祇樹給孤獨園他的茅草棚中,佛陀總是佛陀,安詳、自足、默然少語,每個人都會明白,他的存在給僧團帶來了巨大的和諧,他是僧團的棟梁。對於比丘、比丘尼們來說,只要知道佛陀就在附近,這對僧團來說就已經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佛陀的很多弟子,其中包括數百名長老,誰要是看到了他們,都會在內心生起相類似的信任。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曾經告訴佛陀,諸比丘、比丘尼在佛陀的指導下修行,這種沉著、安詳、快樂的生活方式,大大地增強了他對佛陀的信仰。

假如我們安住於正念,我們就不再貧窮。因為修習安住當下使我們充滿了喜悅、安詳、智慧和慈悲。甚至,當我們遇到了精神貧困者,我們還能夠深入地觀察他,並發現他們的內心隱秘,從而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他們。

當我們看一部糟糕的電影或小說時,假如我們自己的心靈很貧乏,覺照力很弱,那麼這部電影和小說可能會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得愈加貧乏。相反,假如我們的覺照力很強,我們將會發現隱藏在這部電影或小說中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夠看透這部電影的導演或這部小說的作者的內心世界。用文學批評家或電影批評家的眼光,我們就能夠看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即便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或書,都可以教會我們這一點,因此我們並不因為讀那種糟糕小說或看那種糟糕電影而變得精神枯竭。只要我們對當下每一個細節保持完整的覺照,我們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勝妙獨處的方法。

煩惱習氣

《勝妙獨處偈》的開頭一句是“慎莫念過去”。“念過去”的意思是為已經發生和消失的事物而懊喪。過去美好的事物消失了,現在已無從追尋,我們為此而懊喪。佛陀對這一句偈子是這樣解釋的:“有人作如是思惟,過去色如何、過去受如何、過去想如何、過去行如何、過去識如何,若思惟是事,心生執著,不肯放捨,是謂念過去。”

佛陀教導我們,不應當追念過去,因為過去已不復存在。若迷失於對過去的思憶當中,我們就失去了現在。生命只存在於當下,失去了當下就是失去了生命。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必須告別過去,以便我們可以回歸當下。回歸當下就是同生命相接觸。

在我們的意識中,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我們追憶過去、生活在過去的意像當中呢?這種力量就是由各種各樣的煩惱習氣(梵文:Samyojana,結使)即由行心所構成的,它們產生於我們內心,並且將我們障縛住。我們所見、所聞、所嗅、所味、所觸、所意,都會增長我們的習氣,諸如貪愛、煩躁、憤怒、散亂、恐懼、多疑等等。習氣植根於我們每個人意識的深處。

習氣會影響到我們的意識和日常行為,它們促使我們思惟、言談,甚至做一些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的事情。由於它們是以這種方式來驅使我們,所以它們又被稱作“結使”,因為它們以種種方式把我們束縛起來。

人的習氣,通常提到的有九種:貪愛、嗔恨、驕慢、愚癡、見取見、執著、疑心、嫉妒和自私。其中,最基本的習氣就是無明,即喪失了覺照,其它所有的習氣都是由此而來。盡管有九種習氣,由於貪愛總是被列於首位,所以,常常用它來代表所有習氣。在《摩诃迦旃延跋地羅帝偈經》中,迦旃延比丘解釋道:“我的朋友們,何謂住於過去?有人這樣思惟:‘過去我的眼睛如彼,我的眼睛所觸之色如彼’,這樣一想,他就被貪愛所束縛,有了貪愛就有了渴求。這渴求之感受就使他執著於過去。”

迦旃延的解釋可能會使我們這樣認為:使人執著於過去的唯一習氣就是貪愛。但是,迦旃延所指的貪愛,實際上代表了所有的習氣——嗔恨、疑心、嫉妒等等。所有這些都束縛著我們,使我們執著於過去。

有時我們只要一聽到某人的名字(他過去冤枉了我們),我們的習氣馬上就會自動地把我們拖回過去,並由此又重新體驗過去那種痛苦煩惱。過去是一個儲藏室,既有痛苦的記憶,也有幸福的回憶。執著於過去就是對現在的麻木無知。當然要放下過去、回歸當下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擋住我們內心的習氣力量。我們必須學會改變自己的習氣,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如地專注於當下。

現在也是由過去構成的

現在包含著過去。當我們領悟了習氣是怎樣在我們的內心引起種種沖突,我們就會明白過去是如何入於當下的,因而我們也就不會再被過去所淹沒,佛陀說“慎莫念過去”,他的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被過去所淹沒,而不是說我們應當停止反觀過去以便更深刻地了解過去。當我們回顧過去並對它進行深入觀察的時候,假如我們能夠牢牢地安住當下,那我們就不會被過去所控制,構成現在的那些過去的材料,當它們被從現在的角度進行反觀的時候,會變得更加清晰,我們可以向它們學習,假如如我們對過去的材料進行深入地觀察的話,我們對它們就會有一種新的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

假如我們知道過去亦存在於現在,那我們就會明白,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現在而改變過去。過去隨著我們進入現在,它也就屬於現在了。深入地觀察過去,了解它們的性質,並且改變它們,這就是改變過去。過去是非常真實的。它們就是我們內心的習氣,有時它們很平靜,而有的時候,它們會突然醒來,劇烈地活動起來。

佛教中,有一個梵文詞,叫做“anusaya”。“Anu”的意思是“一起”,“saya”的意思是“躺下”、“潛藏”。我們可以把“anusaya”譯成“潛在的趨勢”。習氣永遠與我們在一起,但是它們卻潛藏在意識的底層。我們雖稱它們“幽靈”,但是它們卻以非常真切的方式出現於現在。根據唯識宗的說法,“anusaya”就是潛藏在我們每個人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修習禅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種子現行時識別它,觀察它,並且改變它。


學佛問答:「勝妙獨處」是什麼意思?是一個佛教法門嗎?

弟子問:頂禮上師!請上師慈悲開示「跋地羅帝偈」。依《溫泉林天經》佛說:「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當下於此時,如實行諦觀,行者住於斯,安穩無障礙。今日當精進,勿待明日遲,死亡不可期,吾當如何置。若有如是人,安住於正念,晝夜無間斷,聖者遂稱彼,了知勝獨處。」「勝妙獨處」如何觀?

上師答:這個問題是一個無常偈,就是佛說的無常偈,因爲我們凡夫對世間的五欲看不破,對人生宇宙的真相認不清,總認爲是「常」的、「一」的、「自在」的、「有我」的,所以佛就給我們說「無常偈」,讓我們了知無常,這個宇宙萬物的一切有爲法都是無常的,都在生、住、異、滅當中變化,剎那都在生住異滅當中變化,沒有真實的快樂和真實的自性。

我們能明白無常偈的意思,特別在內心當中對無常的道理能夠覺悟了,那就叫看破,那也就叫放下。特別是我們看破紅塵,那就是對無常的道理覺悟了,能夠覺悟無常道理的人才叫看破紅塵。既然看破紅塵了,這個到哪裡去了?要去勝妙獨處。那這裡的問題是,什麼叫「勝妙獨處」?勝妙獨處,這個地方講是指出家人。遠離五欲環境的這些奎鬧處,遠離五欲的塵囂,遠離在家的男女染汙,而住在清淨的蘭若。

「清淨的蘭若」在佛教當中這是一個名詞——術語,「清淨的蘭若」就是寺院,用通俗的語言講叫寺廟,用佛教的術語講叫「清淨的蘭若」。這個寺院在深山老林裡頭,或者在這個清靜的地方,那麼這個清淨地方就叫勝妙獨處。這個環境是清淨的,我們一個人住在這清靜的環境當中,提起無常心,修戒,修定,修慧。有戒,身遠離殺、盜、淫;語,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遠離貪、瞋、癡。

所以這樣子的話,那真正是修解脫道的。所以佛教有兩種教法:一種是世間的教法,讓人們「布施持戒,人天之福;讚嘆出離,呵責五欲」,勸人爲善,斷惡修善,一步一步地從遠離三惡道,然後常生人天善道,常遇三寶,修集善法,就好比上學一樣的,從幼兒班,一年級、二年級,初中、高中,一步一步地走上最後的清淨解脫。這是從世間的教法入手。

第二個,佛教最重要的教理就是求出世法的教法,讓人們求解脫。世界當中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並且是苦的、空的、無我的,所以叫「苦、空、無常、無我」。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法就是說四諦的道理——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的一重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一重因緣。那麼,首先讓我們認識世間是無常的,是苦的、空的、無我的,然後再了解出世間,涅槃解脫是真實的「常、樂、我、淨」。

所以讓我們生起厭離心、出離心、菩提心,然後再加上般若正見。所以初開始,要遠離在家,遠離五欲的塵囂,住到清淨的蘭若。然後遠離在家的男女染汙,獨處清靜,修戒定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般若正見,最後走上清淨的解脫。這個就是你那個問題裡頭講的「勝妙獨處」,大概地講就是這個含義。所以通過學佛以後,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智慧善根,你能做到了。

那就認識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然後看破五欲,放下自己內心的執著,遠離在家的塵囂和男女的染汙,獨處清靜,然後專心地修戒定慧,令自己和一切衆生究竟離苦得樂,圓滿成佛,這個就是佛在無常偈當中說獨處清靜的目的。如果我們做不到了,那也沒有決定勸你說一定要出家,你好好在家當中也可以的,「布施持戒,人天之福」。

從三皈、五戒,然後修十善,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世間當中初開始先遠離地獄、餓鬼、畜生,然後常生人天善道,在人天善道中多多地去斷惡修善,培福修慧,一生比一生快樂,一生比一生吉祥,最後也是一步一步地走上解脫成佛,這個是佛教度化衆生的兩種方便,簡單地來說。你能做到了,求清淨的解脫,去出家,當和尚,修行;你做不到了,在家當中,當善男信女,也培福修慧,一步一步,慢慢來。

 

 

慧律法師《修行人的通病》

修行人每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難相處?人與人,千萬不要走得太近!

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佛陀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六親緣淺的人,很多時候也是天選之人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真正的好夫妻緣,也很難超過10年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不只是消業培福得利益!

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福報相當,方為夫妻 (求好姻緣,先要提升福報)

轉鴻福為清福--你前生是個出家人,你修的鴻福很大,你今生所以做官夫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