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最好的狀態就是銷聲匿跡,半隱半藏,除了賺錢之外,日常生活不需要有太多的社交和喧鬧。
我們需要安靜與獨處,不被外界打擾,享受生活,保持低調清醒,愉悅自己。
文殊菩薩
人這一輩子,溝溝坎坎是填不完的。快樂不是沒有,轉瞬即逝。
多好的緣分,多好的人,說散也就散了。
這世間的事沒道理可講,你不學佛不生出離心,一切也轉眼成空。
~希阿榮博堪布《寂靜之道》
人不要到處去找緣分,我們的緣分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默默無聞地幫助了我們,
而我們每一天都忽視了他們,而真正的緣分也可能就這麼走失了。
所以,活在當下,首先要懂得珍惜你身邊所有的緣分,這樣你才會擁有現在和掌握你的未來。
修行耐不住寂寞,解脫如痴人說夢
興國寺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眾生,喜群居,愛熱鬧是人的本性。如果學佛人克服不了此本性,將一事無成,解脫無望。尤其是現代學佛修行之人,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學佛就像趕廟會,趕集市,熱熱鬧鬧,好不愜意。
出家人出了小家,進了寺院的大家,家人更多,一起吃飯,一起做早晚課,一起打坐,一起出坡,一起做佛事,寺院人來人往,信眾絡繹不絕,比小家更熱鬧,心情更快樂。這種環境對初出家者還是有必要,可以學到一些佛教寺院的一些規矩,熟悉佛教五堂功課,對佛教寺院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佛教的教理有一個深入的理解。一旦有了善知識的引導,有了對應的修法,就必須到寂靜的山林,在無人的山洞進行實修,那時必須能耐得住寂寞。沒有十來年的實修功夫,根本談不上開悟見道。開悟見性後才能再到熱鬧的地方進行磨練。歷代的祖師大德哪個不是從寂靜的山野,無人的山洞修出來的?哪個又是在熱鬧的地方修出來的呢?
還有一些人在網上湊熱鬧。現代網路發達,學佛人大多數用電腦和手機上網,上QQ,上微信,加好友,建學佛群,發圖片,發文章,聊天,盡說些與學佛修行毫無關聯的話,要不就是滿口的佛教名相,大話連篇,鸚鵡學舌,數他人珍寶,炫耀自己,整天忙的不亦樂乎,沒有一刻停閑,美名其悅,「弘法利生」。其實上述種種行為就是人類我執的表現,讓其他人都知道我的存在,享受自我的存在感。殊不知,達摩祖師說:「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有些學佛人分不清正邪,更不能辨別附佛外道,覺得附佛外道邪師講的也很好,大量轉發邪師的文章,誤導眾生,毀了眾生的法身慧命,害己害人,罪業深重,種下地獄的種子。
修行人,到你臨終時,要問自己:「我一輩子的時間都到哪裡去了?是用到修行上了呢,還是花費在湊熱鬧上了?」。
修行人,你如果耐不住修行的寂寞,解脫就如同痴人說夢!
真正修行人 沒有朋友
一心修行,不在交際場上活動,當然朋友少了。修行人福德無量,平安也沒有什麼事需要朋友幫忙的,也不需要太多的朋友應酬,都一心想著助人呢,沒想過要別人幫自已,有佛菩薩罩著呢。
因為現在人的朋友都是財色酒肉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關鍵時刻讓你萬劫不復的就很可能是你所謂的這些不良友,你真正有困難的時候你再看看,這些所謂的朋友在哪,道不同不必為友 。
1、很多喜歡靜坐,喜歡念佛修行之人,他們的心都在靜坐、念佛等方面,很少活動於人際交往的場所。 這類人,往往喜歡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就比如一個出家師父,他整天待在寺廟裡,當然會讓我們看起來沒有朋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真的沒有朋友。
2、還有一類人,算不得真正的修行。這類人也許會覺得自己是個「修行」之人,便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於是,他們便對其他人有一種「看不起」的感覺。這類人的自傲,則是他們在「修行」上的障礙。 其實,真正的修行人,又怎會沒有朋友。真正的修行之人,他們的朋友,皆是真心之友。真正的修行之人,他們能夠與周遭一切相處融洽,讓身邊之人感到舒服。
有些人看似「修行」,卻實無「修行」。也許表面上看,這類人經常會講仁義禮智信,但誰有知道他們背地裡又做了怎樣的事情?往昔所造之因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地因果,確實真實不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也許有人開始精進修行,行善去惡,等待善報的到來,但我們還要知道,我們是否在過去種過某些惡因?也許正在我們開始精進修行之時,往昔的惡因所造之果剛剛來臨。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唯有繼續精進修行罷了。
宗薩欽哲仁波切:為什麼你會感覺到孤獨?
《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有一位菩薩在拜見佛陀時,向佛抱怨說:“我感到非常悲傷,我對這毫無意義的生活和這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悲傷不已,幾乎是痛苦的。 ”
然後佛說:“這是一種聖財。你有如此多的福德,才會對這些感到悲傷。 ”
01.生命本身是圓滿的,為什麼我們卻常感到孤獨
生命本身是圓滿的,是自立並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賴。
但無明帶來的貪心,卻不斷慫恿我們尋找外在的依賴。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無法永久依賴的。所以,我們在尋找的過程中,內心始終沒有安全感。
我們的身體、家庭和事業,哪一樣是永恆不變的?我們每天都可以觀察到無常,但無常並未使我們警醒。相反,無常往往使我們更加執著。似乎執著就能抵擋無常到來,並使我們執著的對像變得堅不可摧。
我們的貪著,正是在不斷生起貪心的過程逐漸壯大的。並在最終,使我們自己成為貪心的受害者。貪著之心帶來的危害,與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
在金融風波中,很多人都會受到傷害,但程度卻各不相同:有些人自尋短見了,有些人精神失常了,也有些人失落一陣就痊癒了。貪著越深,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傷害就越大;反之,環境變化就不會構成太大的破壞力。就像爬上一個注定要坍塌的高樓,爬得越高,摔得自然就越重。
我們也在不斷培養我執,每做一件事,無不介入自我。其實,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只是緣起的過程。我們執著其中有“我”,完成是出於錯覺和不良習慣。
什麼是“我”?我們自身的存在,只是一個妄想。色身能代表“我”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識前去投胎時,我們將父母的那一點遺傳物質當作是“我”,由此開始上演“我”的一生。如果這就是“我”,那麼,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又是什麼?
緣起的世間,沒有我,也沒有我所。生命的延續,只是緣起的相續。我們的色身,就像我們所擁有的一個器皿。器皿是不是“我的”?只有當我們認為那是“我的”,它才被貼上了“我的”這個標籤。
不然,和“我”有什麼關係?但自從我們將執著投射其上,將之視為“我的”,它的變化就會影響我們。當它敗壞時,我們就會因此難過、惋惜。
我們對色身也是如此,只是這種執著更深入、更持久,已經和色身合二為一,不可分離。從投胎的剎那起,我們的執著就開始了。事實上,早在投胎之前,我們已執著了生生世世。在我們的意識活動中,我們不斷從“我”出發,不斷介入“我”,不斷鞏固“我”。
成功時,會認為是“我”成功了;失敗時,會認為是“我”失敗了。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盡心盡力去做,成與敗,就不會對我們構成什麼傷害。因為事業成敗也是緣起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而不至為執著所累。
我執使我們處處張揚自我,可是自我又是什麼?世上並沒有自我這個東西。但我執所形成的自我中心,卻將我們和他人對立起來。有了強烈的自我觀念之後,我們當下就和整個世界成為對立的雙方。
我代表著一方,而整個世界代表著另一方。現代人常常感到孤獨,當你的世界只裝著你一個人,當然會感到孤獨。如果你和整個世界、和所有眾生是一體的,就不會懂得孤獨為何物。
02.我們應該投資孤獨
為什麼人們總是感到孤獨?
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嗎?
還有:為什麼我們不能獨自生活?
如果我們能夠獨自過活,那會很好,這正是瑜伽士所擅長的,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從各種包袱中解脫的原因。
對我而言,孤獨實際上是一種哲學問題。根據佛教,孤獨是根源於我之前談到的不安全感。
而當我說不安全感時,儘管我們說“我”、“我是大衛”、“我是這、我是那”,即使我們擁有一個名字、一個職位、一份工作、丈夫、妻子、學位、公寓、汽車、頂樓公寓,但總有一種持續的不安全感,因為我們不能百分百地證明自己存在著。
纏繞皮膚、割腕、獲得學位、結婚等等,我們做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暫時給自己某些存在感,而這不安全感其實可以顯現為孤獨。我之前說過,我看到的花,你永遠看不到,所以我們無法分享真正的花,我們只能假裝我們在分享,而這是非常孤獨的。
我永遠不能和你分享我正經歷的,這真的是非常孤獨。我所經歷的,只有我能經歷。
但若你是佛教徒,孤獨是智慧的曙光,你應該對這種孤獨做投資。
如果你感到孤獨,你是對這個輪迴生活感到不對勁,你能感到它行不通,你會有一種一切都有點過度承諾的感覺,你能有這個感覺。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不屬於這個輪迴生活的感受,實際上是一個修行者應該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當我們小時候,我們的價值觀全都集中在去海灘築沙堡,我們對此非常興奮,我們就是熱愛那個沙堡。一段時間過後,當我們十幾歲時,沙堡這個把戲不再有用,變成了快車和電動遊戲。
人到中年時,那些也不奏效了,變成工作、職位、同事、婚姻等等。當你到九十歲左右時,那些遊戲也行不通了。當你九十歲左右時,我想你會開始看重那些你之前忽視的東西,像是鹽罐、桌布等等,你的玩具變了。而我們有些人能夠在幾個月內快轉這一切。
你有點明白這毫無意義,而那種怪怪的感覺確實令人孤獨。對修行人而言,那種孤獨非常重要。
《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有一位菩薩在拜見佛陀時,向佛抱怨說:“我感到非常悲傷,我對這毫無意義的生活和這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悲傷不已,幾乎是痛苦的。 ”
然後佛說:“這是一種聖財。你有如此多的福德,才會對這些感到悲傷。”
如果沒有那種福德,你就會因為生活中這一切小玩意兒及種種事物而分心散亂,等到你真正開始想:“等一下,發生了什麼?這九十五年啊!”那就為時已晚了。所以對修行人來說,這很重要。
03.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修行的場所在哪裡都無妨,所以試著不要過分挑剔。
否則,你會為了安排正確的修行條件,而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枝微末節上,卻沒有時間修持。
龍欽巴(Longchenpa)曾說,在山頂上,我們的心自然而然會較為清晰,因此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過觀想、「止觀」的教授,那麼就應該做這些修持。
他還說,在岩石崎嶇的地方思惟無常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心中生起對「輪迴是苦」的悲傷感。
因此,岩洞是修持「止」、「觀」的好地方。安坐在流水邊上,能夠對激發出離心與厭離輪迴的修持,培養出迫切感;在墓地修行,則會非常迅速地帶來許多加持與大成就。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岩洞、河邊或墓地修行的話,那一定要遵從龍欽巴的建議,但若無法做到,也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嘗試。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然的孤立,因為當我們獨處時,受到散亂的影響就會較少,因而能創造出完美的條件,讓悲傷感在心中增長。
「悲傷」是一片活土,對於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無須費力就能從其中湧現各種善念。
吉美·林巴形容「悲傷」是最無價的聖財,而且在佛經中,佛陀也讚歎「悲傷」是引導一切善德能接踵而來的開拓者。
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迴的過患與涅槃的利益。
隨著悲傷,我們自然會生起信心與虔敬心。培養出這兩者之後,「止」和「觀」的修持就無須太費力。修「止」能讓心變得柔順、可塑;有了一顆柔軟的心,「觀」就相對地容易達成。
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時對僧眾所做的開示;戒律能幫助我們保持於「定」(梵samadhi,三摩地),習慣於「定」能延長我們清明的時間,而清明與智慧兩者無異。
證得智慧,我們就不會再被貪、瞋、痴所困,而能如實地感知一切現象。
但在這年頭,光是想找時間全然獨處都極有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個「理想的修行場所」更是無法想像的奢侈品。
所以就單純一點,讓自己每天盡量有一、兩個小時完全獨處。如同吉美·林巴所說,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麼也不做;供養整個世界與其中的一切,也積聚不了足夠的福務來擁有獨處修行的機會。
他還說,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迴的過患與涅槃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從心底祈禱,願自己有一天能遇上如此的機會。
另外一個維持獨處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見沒有偏見、能尊崇佛法而不心懷嫉妒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
如同康楚仁波切所說,在所有獨處的經驗中,將心與迷惑分離是最殊勝的閉關、最殊勝的孤獨、最殊勝的僻靜處所。
因此,當你置身於人群,例如一聲聚會或足球賽時,試著做做看,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不融入於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之中。
修持,不是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那只是滿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不是要讓你活得開心快樂,那只是曇花一現的幻覺。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曾經的年少總是喜歡喧譁,熱鬧,有很多朋友,交情深的,淺的,總是趕赴一場場熱鬧的聚會。然而時光流逝,年齡增長,卻越來越喜歡獨處了,獨處不是孤獨內向,是一種輕鬆,是一種靜靜的美。
曾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有一些所謂的無關痛癢的朋友,猜着那些無聊的酒令,然後喝得酩酊大醉,真是既傷了身子又浪費了光陰。
獨處是自我剖析的時刻, 反照自己的不足,獨處可以沉澱自己的內心,獨處也是輕鬆的充實。是一個人映照自我的清歡。獨處的時候可以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只有能夠與自己好好相處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豐富而強大的。
獨處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面對自己,不再帶上面具,輕鬆而愉悅,沒有任何的僞裝,是一個最本真的自己。
獨處的時候,才會認清自己,回歸自我。外面紛亂的時間與我無關,歌德說:人生寂寞是一種力量。經得起寂寞,就能獲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可能會受人牽制。 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
人在獨處的時候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才有自己真實的精神世界的安靜,這樣的的時刻靈魂是最安適的。
偉大的心靈,在這個世界更喜歡獨白,自己與自己說話。
獨處是在世間最好的修行,我們總是想着怎樣適應社會,想着與每一個人如何相處,卻恰恰忘了可以與自己如何相處。
大部分人在獨處之後,學會了謙虛。因爲真正了解到了,在剝除那些表面的繁華後,自己原來有多麼不堪挖掘。有了這麼一份謙虛,人也才有資格具體地、實在地討論自由、獨立。
獨處是一種淡淡的靜靜的美,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在你獨處的時候,淡然,安靜,放鬆生成的世外桃源,讓你留戀往返忘記自我。
只有獨處時,才能超越俗世,拋開一切瑣事,回歸靜寂的心境。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而這樣的境界,唯有獨處時才能抵達。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與其掛着空洞的笑臉,爲了社交而社交,不如提升自己的內涵,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獨處是一種境界,獨處的時候,才能看清一切事物,撥開迷霧,讓心靈通透靈靜,與精神融爲一體,看清生命真相。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很多的人一念之間,空留一生的遺憾,就是那個敵人一時佔了上風,如果常有獨處與反思的空間,三省自身,就會打敗自身的心魔。
獨處的時候,超然物我,就會看到很多美麗的東西,這樣的時刻容易讓人醒悟,自己,天地,衆生,名利都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困於得失成敗,讓自己的境界有一個更高的提升。
能夠真正享受獨處的人是幸福的,這不是孤僻,不是空虛,不是清高,不是無聊,更不是無所作爲的自卑,是一種心靈充實自我完善的良好狀態。
他猶如一顆蒼松,無論雨打風吹,四季更替,總是不以己悲,不以物喜,高處不頭暈,得失平常心,隨意隨緣,寵辱不驚。
享受獨處,避開了熙攘的世界,讓自己專心做事情,這樣的人內心是豐盈美滿的。
周國平說,「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爲重要的一種能力。
獨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自由狀態,這樣的時刻不受外界的紛擾,才會用心去欣賞斗室之外的人間百態與自然風情,有個外國人寫過一本書,在家裏旅行。
獨處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項生活的重要能力。
獨處是一種能力,很多時候,一個人總是無所事事,惶惶不安。但是當你習慣那份寂寞,能耐得住寂寞了,就學會了享受它,用讀書,音樂,思索,安靜,或者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驅散寂寞。
在寂寞這一片詩意的土壤上開出美麗的花朵,才會有很多關於生命,自我,存在等一些深邃的人生命題。
能夠享受獨處,也可以是一個喜歡交朋友,樂於助人這並不矛盾,獨處是給自己靈魂休憩的時間。這並不是誰強迫去做,而是自己主動選擇的一種休息方式。
生命本身是孤獨的,孤獨的來孤獨的去,即使過程輝煌。再忙也要自己適時抽出身,看雲聚雲散,細水長流,光影流年……
一個人好的生活狀態,是能夠享受繁花似錦,也能享受秋葉靜美一個人的時光。
無論生活多麼繁重,我們都應在塵世的喧囂中,找到這份不可多得的靜謐,在疲憊中給自己心靈 一點小憩 ,讓自己屬於自己,讓自己 解剖自己,讓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做回自己……
印順導師:獨處的能力
多數人強調社交能力、人際互動的能力,然而卻很少論及獨處能力,但事實上獨處也是一種能力,畢竟很少人可以一個人長時間關在房間裡怡然自得。而且,獨處不只是一種能力,甚而是一種力量,一種發自於內在的力量,「足乎己無待於外」。
不久前逝世的韋政通先生在《人是可以這樣活的》書中表示:「回想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我的確有不怕孤獨、不怕寂寞的天賦,生活上無論受到多大的挫折和痛苦,從未使我灰心喪志過。這點天賦的自覺,使我特別珍惜時間,把浪費時間認為是一種罪惡。為了珍惜時間,我始終堅持過著簡單的生活……在生活形式上,非常刻板、非常固定,但在心靈世界和思想活動上卻是豐富多姿、風雲變幻,幾乎每天都活在興奮之中。」(頁4-5)韋先生也曾表示,在寫《中國思想史》一書時,迫於現實上經濟的需要,每天都專心著述,限定自己每月寫四萬字,正常情況下一天工作十二小時,若不達標,甚而延至十六小時,過了兩年「自囚」生活,心無旁騖、心智集中,很少與外界往來,終而如期完成這近百萬言的著作。(《人是可以這樣活的》,頁131)。
幾乎所有的文史工作者都必須有這種獨處的修養工夫。高行健在《論創作》書中說:「可能是天性,我寫作時很有耐性,一個人待著,我覺得非常舒服;這種孤獨感對創作而言,我認為是必要的,對一個作家尤其需要。」(頁248)在為文或受訪中,高行健皆表示作家不需要熱鬧、孤獨是必須的,認為「孤獨是自由的必要條件」、「作家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如此創作者才能堅定的發出個人聲音,因此對作家而言,作品亮相就可以了;可知創作過程雖是孤獨的、人也是孤獨的,但思想可以共享,文學創作者是透過作品與人群互動交流(或即《論語》所說的「以文會友」)。
人文學科的學術研究更需要「孤獨」,甚可以說一個學者的學術能力,密切關乎他/她的獨處能力,能在孤獨中享受獨處樂趣,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刻、更精密。如此學術研究不只是坐冷板凳,而且要享受坐冷板凳的趣味;如季羨林認為的,文化傳承暨學術工作不是趕熱潮,而是要甘於坐冷板凳。
印順導師也曾表示自己是「潛心佛法的孤獨者」,長年「閉門閱藏,過著忘世生活」,表示自己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的閱藏樓足足三年光陰,乃一生中最理想的自修環境,雖然經濟清苦、困頓,但卻得以全心全意在佛法研修上。晚近在<游心法海六十年>文中認為自己有點孤獨,但也表示孤獨不是壞事,以佛陀之讚歎「獨住」自勉:「每日在聖典的閱覽中,正法的思惟中,如與古昔聖賢為伍。讓我在法喜怡悅中孤獨下去罷!」
「孤獨」如蔣勳所說,其一要義是「回來做你自己」;一個人要精神超拔,不受俗情俗務所擾,不免要耐得住寂寞、有一定的獨處能力,如莊子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雖如韋政通所說是一種「天賦」,或者高行健所謂的「天性」,實則是一種性格,而這樣的性格可由後天訓練而成。
阿含佛典中,屢屢以獨修、獨行、獨住、獨止、獨遊、獨坐、獨處等字眼,來形容修行的態勢,可知這是覺悟和解脫所必須。同樣的,人文學研究要有所成,需要的亦是一種「隔離的智慧」(殷海光語),依此保有思想的自主性與獨立性,凡事才能看得深、想得遠。
佛說:獨處,是最好的修行
- 01 -
獨處,是做回自己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然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物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
「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聲?不汲汲於名利,靜下心來做一些無用卻靜謐美好的事,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是啊,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一個人安靜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才能靜下來,回歸真實的自我。
人生需要獨處的時刻,在獨處中遇見最真實的自己,回歸精神的安寧,回歸靈魂的本真。
- 02 -
獨處,是最好的修行
中國功夫有一種獨特的修煉方式,叫做「閉關」。
在一段時間內獨居一處,潛心修行,不與任何人往來。而中國功夫的頂級武學,都是在獨處時創造出來的。
只有獨處時,才能超越俗世的爾虞我詐,拋開一切凡塵瑣事,回歸靜寂的心境。
與其掛著空洞的笑臉,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面對真實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內涵,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 03 -
獨處,是一種高遠的境界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游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獨處,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
耳鳴、腦鳴輕鬆舒緩,有它就是順風耳,聽力回到20歲
獨處讓人醒悟,讓人悟到自身的渺小,讓人看清生命的真相。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跳脫功名利祿的誘惑,不困於得失成敗,抵達高遠的人生境界。
紅塵中獨處,不迷亦不離
在這個紅塵大道場修行,
有人身不由己,忘了自己;有人一心出離,想做自己,
透過一次又一次獨處,
認識自己,認識他人,進而與他人產生連結,
在紅塵中找回自己,讓自己不迷亦不離。
■ 邱惠敏
「忙忙忙/忙忙忙/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得已經沒有主張/盲得已經失去方向」,這首〈忙與盲〉的敘述很貼近自己的真實狀況嗎?每天在紅塵中打滾,我們扮演著各種角色,在外要忙課業、工作、建立人際關係;回家還要關心家人、打點家務、擔心孩子課業,想一個人靜一靜卻沒有自己的房間,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將自己隱沒在群體中,可是跟自己、跟他人的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
在人海裡,每個人都需要一方心靈空間,一座屬於自己的島嶼,當心累了,可以拋開繁瑣的日常,享受一個人……
喧囂中,懂得獨處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認為,獨處是一種心理需求,絕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會花一定比例的時間來獨處,因為唯有獨處時,隔離了外界的接觸與干擾,才能真正往內看,與自我對話,對安定自己的身心,以及內在自我整合有很大的幫助。國外醫學專家也證實,獨處有諸多好處,例如趕走疲憊、提高效率、強健大腦、預防癡呆、激發靈感、解決問題、分解煩惱、緩解焦慮等。
不過,人們早已習慣用忙碌為藉口,害怕自己一停下就可能被取代,「放不下事情,不能給予自己獨處的時間,往往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謝文宜教授指出,現代人總把自己當超人,以為工作、家庭上沒有自己就無法完成,「其實想想世界、宇宙的浩瀚,個人真的很渺小,世界從不會因誰而停止運轉。」
即使有了獨處的機會,人們也排滿一堆計畫,忘了獨處是要放慢,不被世俗的效率、認真等價值綁架,而是透過拉開距離更認識自己。
十九世紀的文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在大自然中獨處兩年兩個月,豐富了他的心靈。現代人也許難以離群索居,卻可以練習找個離家近的公園、步道,盡量不受人流、車流的影響,一個人平靜地走路、呼吸,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放鬆。例如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每天都會沿著銀閣寺到南禪寺之間的河畔小徑散步,一個人邊走邊專注思考,也因此走出了「哲學之道」。
或者利用假期進入山林,靜靜地走路、躺著,也許是在一棵樹下,也許是溪邊,在這獨處的時刻與空間,慢慢讓身心融入整體環境,身心放鬆五感打開,感受大自然給予的禮物,如微風、蟲鳴、鳥叫……
經常獨自錄製生態音聲的風潮音樂總監吳金黛,便在大自然的教室裡學會:「世界的運行不是以人類的自我為中心,我只能學習去接受,放下限制自己、也限制別人的框架,從中也體驗到超越文化、人際、語言限制的真正自由。」
修行中,獨處找回自己
獨處也是修行之所需,在許多經典中,描述佛陀告訴比丘們需要找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獨自禪修,《大念處經》:「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隱僻處,結跏跌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修行需要時間與空間思惟法義,獨處的因緣幫助我們提昇自我覺察與觀照的能力,進而修定發慧。無論是一個人的獨處修行,例如做定課,透過念佛、誦經、持咒、鈔經、打坐等來用功;或是法會或禪期的大眾共修,雖然時空、場域、人數、方式有別,目的是藉助群體氛圍,透過一個限制卻又獨立的空間與自己獨處,讓自己安住在佛號、咒語、經文、呼吸上,不受外境干擾,即使獨自一人,也不覺得孤單,而是感到與佛菩薩和眾生同在的。
「獨處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更會有許多自己不知道的負面東西跑出來。」謝文宜說,獨處就像一面照妖鏡,我們內在的小惡魔更容易現形,如恐懼、貪戀、後悔、昏沉、懶散……因此獨處如同練習默照工夫,聖嚴法師說:「默,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而動,心保持安定的狀態。照,則是清清楚楚知道所有的狀況。」照是觀,很清楚地在觀照;默則是止,不受前念與後念,以及內、外境的影響,這都是獨處的修行考驗。
許多佛教徒都會固定安排禪七行程,雖然與其他學員共住修行,但因為禁語、結界的關係,卻是密集與自己相處的時刻。禪修的英文retreat,有後退、退卻的意思,但聖嚴法師在禪七開示勉勵學員們,七天看似無所事事,但學習了放鬆、安定、覺察自我的方法,為心注入很大的能量,也讓情緒更安定。
法師在〈人格在寂寞中昇華〉說:「人格的昇華,必先假以沉澱的時日。一缸混水,澄清之後,始能明淨如鏡而徹上徹下。」因此出堂後,禪眾們像充飽電,更有力量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對修行者來說,閉關是全然的獨處,獨立一處、一人獨修,許多歷代大師都曾閉關,精進用功,例如清末民初四大師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太虛大師、弘一大師,還有東初老人、聖嚴法師、繼程法師也都曾掩關閱藏。但他們不貪戀個人修行境界的美好,奠下日後弘法深厚基礎與資糧後,出關更積極投入弘法利生的法務,如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結束閉關後,復興禪宗祖庭。太虛大師在西方寺獨自閱藏年餘,出關後投身佛教現代改革:「佛法的傳揚不能一成不變,須依時空環境的轉變而加以變革。該在深山修行時就去隱居,該創新革命時就要懷抱舍我其誰的態度勇於承擔。」真正的修行者在獨處時怡然自得,在紅塵中積極行菩薩道。
心閉關,不迷亦不離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因工作、家庭等因素,無法抽身去密集禪修或閉關而深感遺憾,法鼓山禪堂堂主果醒法師表示,閉關是他多年的心願,但出家三十年因緣依然不具足。「比起身閉關,心閉關更重要。」他深深體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攀緣,能專注當下,時時觀照,不受外境的波浪影響,清楚自身即是透徹的海水,「修行還是不離紅塵,不斷地見招拆招」。
就像從事廣告業的林純綾所覺察的,在人群中、在工作時即刻抽離的獨處感受,格外重要。她形容,職場的紛擾,就像飛機飛在對流層遭遇風暴來襲的景況,而安住於佛號上的獨處方法,好比把自己暫時拉到平流層,比較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情緒風暴。
宗薩欽哲仁波切曾在《不是為了快樂》中說:「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在紅塵中獨處,不是要離群索居,或是拋下一切,只是我們早已習慣往外看、攀緣,如能透過身心的適時抽離,往內在觀照,培養智慧,心將更清楚,既不迷惑於紅塵俗事,也不會一心想著逃離。
進而,透過安住於法上的修行獨處,隨時覺察,心將更加清明自在,生命方向也將更加清晰。
嘎瑪仁波切:心中有佛,無論走到哪裡,既不害怕,也不寂寞
導語:學佛,能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最終需求,帶著強大的信仰,將佛法轉化為最好的生活方法,身心會變得平靜而坦然,自然而然就有能力無私付出。知足,常樂。
我從小生活在佛教家庭,自幼就開始走修行之路,用現代話來說,是聽佛菩薩的心咒出生成長的「佛二代」,享受著被信眾高高供奉的感覺。
當我離開藏區出國的時候,以前對自己畢恭畢敬的信徒消失了,所熟悉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眼下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在沒有共通語言與生活來源的地方,我要怎麼養活自己。
但是,我那時卻一點恐懼都沒有,一點兒都不害怕,也不會寂寞,因為我的心中有佛。
佛法在我們生活當中起什麼作用呢?人在一生中,順的時候都有很強大的能量,只要你稍有不順,人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變得不堪一擊。
當一個人心中有佛的時候,內心會有強大的信仰力量維持著生命繼續發光,堅持下去,不氣餒。佛法是真真正正可以應用的,不只是偶爾念念經咒、佛號而已。
我們現在說「學佛」,不是像古人那樣去閉關修行,而是將學到的佛法,一點點應用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用兩千五百多年來流傳下來的方法,把我們自己的思想分析透徹,把負面的情緒轉化成正面的力量。
佛陀生下來就是一個成功者,他是一個王子,成功地擁有了讓人羨慕的權力、財富和家庭,但是他發現,這些都無法帶給自他真正的快樂,越擁有、越煩惱;越擁有、越痛苦。
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因為凡夫俗子所認為的成功,而獲得究竟的快樂。只有靈魂飽滿充實,清凈光明,人才會獲得快樂。
現在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想要找到一個信仰,來支撐自己的靈魂。沒有信仰的所謂成功人士會很快墮落,你會看到有那麼多的腐敗官員和商人,因為沒有信仰,擁有大量錢財還不滿足,擁有高位重權也不知足,最後用這些財富和權利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墳墓,在把自己葬送進去之前,他都不會停下來。
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靈魂,他要用一個個激情來填補一個個空虛,其實他們啥也不缺,就是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產生他那所謂的激情,比如有些成功人士吸毒、嫖娼、賭博等等,就是這樣的。
因故,哪怕只是學到一點點佛法,都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富貴起來,靈魂貴了,不需要物質過度去填充它,人就會覺得富有知足;如果只是物質上富貴了,靈魂卻依舊貧窮,人就會走在崩潰的邊緣。
現在全世界自殺率最高的是日本人,酗酒率最高的也是日本人,為什麼呢?因為精神空虛。
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以前是像不丹這些貧窮的國家,今年連泰國都變成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了,因為他們有精神上的信仰,這些地方的物質也許沒那麼富有,但人們的靈魂富足。
像不丹,一個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的公務員,每個月只有相當於兩千多人民幣的工資,但他們的回國率是96%左右,沒有回國的要麼是在國外機構做研究,要麼是與外國人聯姻留在國外,國家機構里能講四種語言的博士比比皆是,他們寧願回國,也不會去其它地方,因為信仰在那兒,家在那兒。
作為年輕人,一旦有機會接觸到佛法,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當我們痛苦、沮喪、無助、暴躁的時候,佛法會給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答案。
遇到問題的時候,讓心平靜下來,因為人平靜的時候,會比暴躁的時候聰明七八倍,智商會更高。佛陀給了我們足夠的情商來解決智商留下的問題,真的是太偉大了!
只要你開始學佛,會發現自己充滿了自信,這個自信不是傲慢,是帶著謙虛的自信,學佛後你不會覺得跟別人比有太大的落差,你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會想方設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自己放光,這份光彩來自身心的無私付出,這是你得到他人尊重的來源。
為什麼全世界對紅十字會捐款最多的永遠是來自白領階級以下那90%以上的人?富人的捐款實際上很少,我們想像中富人去做慈善會更多,但真正為社會奉獻和付出的,一般是中產階級以下的人居多,這樣的人容易知足,更能理解別人生存的難處,願意去奉獻。也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他們中的很多人會慢慢獲得成功。
學佛,會讓我們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需要什麼,當你明白這些的時候,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人們現在最大的困惑和迷茫是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什麼去奮鬥?
一輩子迷茫就是因為你搞不清楚,你要什麼,不要什麼。
學會忍受世間的孤獨
末法時期的修行人是很孤獨的,至少有以下這些表現:
1.末法的人真正相信佛法的只有少數,很多人說自己信奉佛教其實是信奉相似佛教或多神教而已。在真正信仰的人中,能夠死心念佛者更是非常稀有。同道者少,真修行者很孤獨。
2.末法的修行人難遇善知識,常常遇見的是各種邪說歪理。而修行人又無法去選擇。因此,處處都有被引入歧途的可能,身邊少見如理如法修行的道友,覺得孤獨。
3.末法的修行者由於多劫的因果累積,造成妄念很多,貪嗔癡心重,甚至遇見了佛菩薩應化,也很難相信。因此,修行如陸地行舟,不僅辛苦,而且因為自己的心性與佛菩薩越發遠離,因此孤獨。
4.末法的人業障深重,而且以造罪為享受,以邪見為高明,以苦為樂,修行者很難度化這些眾生。眼看眾生徑直走向深淵,悲願難成,無力挽救,為眾生流淚而甚感孤獨。
5.念佛越精進,越發思念佛陀。而自身果報未盡,往生西方有待時日。於此世間等待之時,覺得孤獨。
對於念佛修行者來說,我們不僅要正確看待修行的孤獨,更要學會忍受世間的孤獨;不僅要在孤獨中順隨眾生,而且更要在孤獨中不斷增長自己的福德智慧。實際上,體悟孤獨和安於孤獨也是一種修行的境界。
說孤獨,其實也不孤獨,因為念佛人知道有無數善神在護佑著我們,有諸佛菩薩在加被著我們,還有那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道友們,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感到孤獨寂寞,說明你的修行有進步
常獨行
常獨步
達者同遊涅槃路
—— 永嘉大師 ——
一居士:修行過程中,是否要忍受孤獨?感到孤獨寂寞怎樣排解?
修行中要忍受孤獨。
本來就是無我,忍受孤獨是正確的,不管有人沒人,我們這個心應該有一個孤獨感。
這個孤獨就是一種什麼呢?就是不攀緣。
緣斷了,剛開始就會感覺到一種孤獨——實際上孤不孤獨呢?不孤獨。因爲什麼呢?在佛法裏沒有孤獨二字,佛講的是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孤獨在佛法裏不算個什麼,是不是?
但是修行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種孤獨,孤獨時應該感到高興,寂寞時應該感到高興。孤獨和寂寞正是走向修行道路的一個過程,應該高興就好了。
如果你去傷感,反而是錯誤的,傷感就會傷到心,就會離開了這個佛法。應該感到高興——既然感到了孤獨,又感到了寂寞,說明你的修行有所進步。
衆生之所以在六道輪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什麼呢?就是因爲攀緣心。到處攀緣,互相在一起你攀着我,我攀着你,這就感覺到有生活的意義。實際上,這就是輪迴。
如果斷掉了攀緣,它必然有這種現象,這是正確的。
我們的念之所以不能滅,暫時還不斷地紛飛生起,它主要是有一個攀緣,念會借緣而生。如果你不給它助緣的話,這個念就不能生起。所以說,這個唸的生起,都是我們不斷地給它緣。
這個是什麼緣呢?都是有爲法的緣。你給了有爲法的緣,念就不斷地生起、不斷地發作、不斷地擴大、不斷地變化。
像一棵草似的,有那種草,它得藉着樹才能爬高。這個念頭和這個東西是一樣的,它得藉着這個緣纔會起來。如果你不斷這個緣,這個念就不會滅掉;如果你把緣給斷了,這個念一起就滅掉了。
就像兩個人打架,你看世間人有兩個人打架,打得很歡,什麼原因呢?就是旁邊還有一個人。這個第三者如果走開了,這倆人一看沒人了,他倆說幾句也就拉倒了,越有人,這倆人打得越歡。
他們倆爲什麼這麼做呢?因爲他藉着你那個心,藉着你那個緣——你那個心是看熱鬧的心,你在這裏起到一個觀衆的緣。“我在這裏一定要取得勝利,要不對不起面子,叫你說我不好,說我沒能耐,那不行,所以這個事我非得贏。”
本來是不點兒事,馬上就可以放下,但是爲了要這個面子,或要什麼事情,他非去打不可。
念頭也是這樣。這個念頭很怪,它處處攀緣,本來是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得藉着緣去生。那緣是不是實體?也不是實體,它都是攀緣去生。
《楞嚴經》裏講了:衆生之所以有六道輪迴,皆因攀緣。所以我們現在處處攀緣,不是緣物就是緣情,總是在緣上下功夫,因此我們就不得道。
(如果不攀緣)證道了以後,和你過去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你過去所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全都推翻了,包括你看書、看佛經,所理解的東西,全都變了樣了。
人和人的關係,事物,就是整個宇宙的關係全都變了,全都和你想象的不一樣,所以這個人生起的是一種什麼心?既清淨又有一種孤獨,沒人再理解他了,世間人不會再理解。
因爲別人沒有證道,他找不到知音,只能找佛和菩薩。所以這種境界既是崇高的又是很孤獨的,有的甚至有一種“恐懼”。
但是確實清涼,不再恐懼了——證道的那種“恐懼”是對世間的斷離產生的恐懼,不是害怕什麼而恐懼,是斷離的時候產生的一種類似“恐懼”。
過去也有人,說:“師父,你給我印證印證,我修道開沒開悟?”我一聽這話就完了,這肯定是沒開悟的人,開悟的人他說不出這話來。
因爲開悟了以後,他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他理解了這個——不光是理解,心裏完全接受了這個,而且親自體驗和實證了這個,所以他那個心再也說不出這些話來了。
雖然他很想問個人:你看我那個境界對不對?但他不能跟你說。因爲啥?說不出口,因爲你也不懂,也沒法跟你說。所以當他能張口求別人再印證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不是開悟者了。(可參考:就想得到印證,說明已經入了魔道)
所以說,化緣、攀緣、求人,最終問題都是動了心,動心就有生死輪迴跟着,可以起各種的變化。所以我們不能去搞這種東西,自己騙自己的事不幹。我們要學聰明一點,別幹這種事情,爲了自己也得學聰明。
守志者他不攀緣、不化緣、不求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不管你怎麼變,他絕沒有這種心,所以他永遠不變,心裏沒有變。由於心不變,才能真正地隨緣。
還有一種,他不化緣、不攀緣、不求人,對名和利都遠離了,所以說念念趨向菩提。(摘自《二〇一〇年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四十二章經講記》等)
附錄:
【宣化上人開示】
修道的人,要常常是自己一個人,不和人來往,不攀緣,一個人要是住,對修道是最好的。
可是這是要在山裏住,不是在鬧市,在鬧市一個人住,接近社會有種種問題,根本不容易立得住,不容易修行。要是獨自到山裏,住到人到不了的地方,那纔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
喫東西也不喫好的,穿衣服也不穿漂亮的,睡覺也很簡單,不貪舒服、不貪自在、不貪享受,這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
所以你們各位要注意這一點,真正修道的人,不願意和人接近,不願意和人拉攏關係,去攀緣,所以他要到深山窮谷去,到那個人到不了的地方去修道。
常獨行:常常自己一個人在經行。他到什麼地方經行呢?經行就是在那兒運動,也就像現在慢跑似的,不過現在的慢跑還是跑,經行不是跑,是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可參考:跟師父學走路系列)
這也叫“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那麼這是常獨行。
常獨步:就是他自己單獨一個人打坐,也不怕孤獨,也不怕寂寞,也不怕沒人談話。
達者同遊涅槃路:和通達的人,通達的人就是開智慧的人,開悟的人;同遊涅槃路,一起走到涅槃路上,向那條路上走。(摘自《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
孤獨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行!
五台山,曾有一位高僧在一次禪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來。高僧問他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獨感讓我害怕。」
高僧說:「難道你不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也獨自離開麼?」
修行者說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高僧問:「那麼在禪七修行中你還害怕麼?」
他說不怕,但是一切回到日常生活中,由孤獨而生恐懼與不安就會再度襲來。
這個修行者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孤獨,情感無所寄託讓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當今燈紅酒綠,爾虞我詐的現實生活中,浮躁的心情無法沉靜,當一個人獨處時,孤獨之心油然而生,此時,更多的人茫然失措,害怕孤獨,於他們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折磨。有沒有嘗試過主動孤獨,大家有沒有想知道主動孤獨的感受,下面我將分享我的主動孤獨之感:
一個人在孤獨時,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以前也害怕孤獨,當我喜歡習慣上孤獨後,我開始主動孤獨,孤獨固然令人痛苦,但能讓人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在主動孤獨時,我常常面對自己,調理身心,思考生命,用未來的生活狀態思考自己,一切都變得那麼釋然,一切煩惱和牽掛都沉澱下來,這樣我會看清我內心深處,在內心深處找到自我,了解自己,只有 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準確判斷自己想要啥,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努力貫徹,堅持到底。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
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總喜歡獨來獨往。
平時不喜歡和別人衝突,可以妥善處理和每一個人的關係。
但是大部分時間你都喜歡獨處,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如果是,你就屬於:友善的孤獨者。
對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兩者並不衝突。
01
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你不善於社交和表現。
相反你可以很自如的切換到侃侃而談的模式,只是你對於在不相干的人群中表演,毫無興趣。
你平時與人為善,能理解大多數人的行為,但並不去附和他們,不想被討論,也不想去看別人的熱鬧。
你其實很溫柔,但不向每個人展露,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你的溫柔。
所以你選擇只對少數人溫柔,只對少數人熱情,其他大多數的人,你保持禮貌和理性。
人性有一個基本需求,就是需要周圍的人對自己有一種認同感,認同自己的狀態,認同自己的成就,所以一般的人需要通過社交來展示自己,這其實也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
而對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來說,他們已經不需要從周圍的人那裡獲得認同感,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同,所以他們不再外求,寧可去內求。
獨處,就是一個人開始內求的表現。
獨來獨往並不代表著孤單,反而這更容易讓一個人放飛內心。
同樣的道理,在人群中熱熱鬧鬧也不代表你被認同,那只是一種喧譁。
因此有句話說的好: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還有一種人,則屬於「外向的孤獨者」。
人多的時候,她們對外總是表現出一種活潑開朗,善於交際的狀態,並且總給大家帶來各種快樂,熱情,時刻呈現出一種自信、正能量的積極印象。
但是每次曲終人散之後,他們就會進入到一種多愁善感的感性狀態。
他們在獨處的時候,很喜歡那種安靜,但是在群體裡不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面,也不會刻意找人訴說。
實際上她們是在用嘻嘻哈哈的外在掩飾自己的孤獨,故作灑脫其實是平衡內心的寂寞。
然而這些都無法救贖一個人,唯有內心強大,才是與自己、與社會相處的最好姿態。
02
我們還必須發現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人的社交圈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傳統社會,由於受區域和現實條件的制約,每個人所處的圈子往往就是離自己最近的一幫人,比如同事,同行,同學,親戚等等。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我們的圈子不再受現實條件區域的制約,那些有共同語言、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容易聚集到一起了。
儘管你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甚至你們天各一方,但是同樣的認知和三觀,使你們互相吸引。
所以我們在開會或者吃飯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人一直抱著手機聊個不停,卻對面對的人視而不見。
也許這並不是什麼「手機病」,而是他對這個「眼前人」毫無興趣而已。
因此,當你在現實里看到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
只是,你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儘管你們離的很近,但是你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越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人與人互相干涉的情況就越少。
老子在2000年前說過一句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年輕的時候,讀不懂這句話的內涵,以為他在描述鄰里之間吵架了,所以不來往了。
如今我終於明白,老子的這句話描述的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哪怕近在咫尺,大家也不再互相強加意志,而是可以禮貌性的交往,也完全尊重對方的不同。
這就是和而不同。
願每個人都能活在自己強大的內心,活在自己喜歡的朋友圏。
圈子不在大小,只要你喜歡,感覺輕鬆就好。
為什麼有些人看上去很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友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品行,獨來獨往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徵。二者並不衝突。
友善重在「善」,就是說在對待他人時以善良為出發點的友好,才是真正被他人欣賞和接納的一種品格。獨來獨往是與身俱來的一種性格特徵。他和一個人的品行並沒有因果關係。獨來獨往的人一般都屬於性格內向的人。他不喜歡熱鬧,因為他的能量補充方式就是享受孤獨。只有在孤獨中才是他最好的工作生活的狀態。
友好是社交場合中對待他人的一種態度,善良是一個人的品行選擇。一個人品行又好對人的態度又好,當然很受歡迎啦。這樣的人也往往待人真誠,心底善良,很有同情心。對待他人從不刻薄,很寬厚,很包容,非常善解人意。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思慮的多,說得少。待人有誠意,能深層次的看到問題的本質。自然也明白社交場合下的種種套路。當然不會完全將自己孤立在人群之外。在必要的場合下,他們也能和別人和諧共處,友善共事。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自我意識非常強,比較看重自我的部分,不願意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與眾人的無效社交中,不屑於拉幫結派,不屑於聚眾談論八卦。所以,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就喜歡獨處干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不希望被打擾,也不去打擾別人。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一般生活能力都強,平常無需他人的幫助。他們總是願意一個人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有的人喜歡一個人散步,因為一個人散步的時候不需要照顧別人的情緒,可以信步遊走,思緒信馬由韁,不受他人的牽制和影響。如果和別人同行。就要照顧別人的情緒和談話內容。逛街也一樣,有的人喜歡熱鬧,喜歡徵求別人的意見。獨來獨往的人往往很有主見,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需要參考他人的意見。
獨來獨往的時候辦事效率相當高,因為會節省和別人交流溝通的時間。所以如果你遇見一個友善,又喜歡獨來獨往的人,那一定是非常不錯的值得深交的朋友。但建議不要和他走的太近,這樣的人往往也有疏離感。
有一種修行方式,叫「享受孤獨」
01
作家馬德說:「忍受孤獨是可怕的。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似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孤獨終老。
而孤獨就像影子一樣存在,即便你身處鬧市,也無法真正擺脫。
不如把孤獨當成一種修行,讓生命自由行走。
02
孤獨,是生命的回歸。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不知有多少人,嚮往《桃花源記》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問世事,沒有爭鬥,雞犬相聞。
可是,現在我們卻和理想背道而馳。走出農村,去大城市定居,賺很多的錢。
看過一個哲理故事。
一位富翁去海邊遊玩,看到淳樸的漁民在打魚。漁民喊著號子,用力拉網,雖然魚不多,但是他很開心。
富翁說,打魚很辛苦,不如去城裡做生意吧,賺錢更快。
漁民說,做好了生意,賺了很多錢,然後呢?
富翁說,買一個面朝大海的房子,吹吹海風,打打魚,頤養天年。
漁民說,他現在不就是這樣的嗎?
富翁無言以對。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卻堅持在農村建房。他們一心想著,退休以後,可以回到農村去,門口種花,屋後種菜,山坡上種果樹。
俗話說:「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人這一生,不管你走了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享受了多少美好,總是盼望著「落葉歸根」。
因為害怕孤獨,而走向繁華,因為厭倦了繁華,而回歸孤獨,這就是生命的本質。
當你懂得享受孤獨的時候,你會發現,不管在哪裡,都會很美好。這便是,「大隱隱於市」的道理。
或許,就像之前說到的漁民一樣,沒有什麼追求,讓每一個日子,都回歸到本真狀態,現世安好,幸福無窮。
03
孤獨,是生命的高級境界。
如果好幾年,都不社交,你會接受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酒逢知己千杯少;將進酒,杯莫停......但凡有點名氣的人,都喜歡迎來送往。作為普通人,也很講究禮尚往來,七大姑,八大姨,誰都不能怠慢。
1845年7月的一天,美國作家梭羅獨自一人來到瓦爾登湖畔,獨自建造小木屋,開墾荒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沒有朋友來打擾他,也沒有親人來探望他。陪伴他的,只有一汪湖水,還有日出日落,早晨的薄霧,黃昏的火燒雲。
可惜,梭羅不是真正的隱居者,他只是體驗孤獨的生活,證明一個人的一生,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物質。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把欲望捨去,崇尚簡單和樸素,只要不是衣不蔽體,就足夠好了。
梭羅的一生不長,只活了四十多歲。他告別世界的時候,說:「愉快的旅行開始了。」這就是生命真正的感悟,悟透了生死,不害怕世事無常。
古時候,莊子對生死沒有什麼概念,妻子過世的時候,他能夠鼓盆而歌;自己過世的時候,要求弟子們,一切從簡,拿天地當棺材。
經歷了孤獨的考驗,生命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從而變得豐富、安靜。
04
孤獨,是生命的「去偽存真」。
詩人海子的一生,只有二十五年。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讓人震撼。
事實證明,海子真的永生了。並沒有因為匆匆忙忙離去,被人遺忘。
他在《春天,十個海子》中寫道:「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光明的景色,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
生命的意義,不能用長度來衡量,而是用寬度和厚度、高度來體現。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絕望的時候,不是頹廢,而是充滿了力量,馬上就要絕境重生。
恰是,一個人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有大智慧的人,敢於剖析自己的靈魂。捨去所有的社交,放下所有的愛恨情仇,安安靜靜地寫下屬於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
不討好任何人,不在乎成功與失敗,不追求金錢,不因別人的言語而煩惱,完全做真實的自己。
05
結束語。
《百年孤獨》裡寫道:「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從來沒有人,可以真正擺脫孤獨。
害怕孤獨的人,拼命往熱鬧的地方擠,在人群中迷失自己。比方說,習慣了人言亦言,從來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對人點頭哈腰,委屈了自己;努力做一個合群的人,每天都有吃吃喝喝的飯局。
其實,一個人最孤獨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徐徐獨行,而是站在人群里,看不到一張笑臉,感受不到任何的關懷,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好好享受孤獨,就像和自己的影子做朋友一樣,便有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美妙。
放下一生的疲憊,徜徉在孤獨的境界裡,往事如風,未來如夢。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深度好文)
2019-04-29 由 情則安之 發表于美文
沒有人可以從你出生到你生命終結都能一直伴你左右。當然,除了腳下的蒼茫大地和頭頂的萬古星辰,還有人與生俱來的孤獨。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另一個人。因為所有人都不會讀心術,而人又從來善變。因此,孤獨是無法擺脫的。即使試圖親近他人,身邊朋友成群,內心的孤寂也未必能被填補。
歲日不居,時節如流,不要把時間耗費在試圖改變別人的偏見上,也不必為了合群,去刻意討好他人。隨波逐流,最終只能迷失自我,變得浮躁。總是依賴他人,反而會被他人所厭棄。
人總有固然一身的時候。何必恐懼孤獨?與其將它視為洪水猛獸,不如與它握手言和。習慣孤獨,便是習慣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有強大內心的人,不怕孤獨。因為他能在孤獨中審視自我。在塵世中尋找鬧與靜的平衡。他已經有了完整的自我,就不會被外界的喧囂所影響,在迷茫中躊躇。
有堅定自我的人,不怕孤獨。因為當一個人深刻認識到自我與眾人的關係時,孤獨便早已不復存在。內心空虛的人,即使表面光鮮,仍需要靠眾人的奉承與浮華的熱鬧才能遺忘一時的孤寂。但時間久了,又會需要喧囂來填補自己的空虛。
有能力的人,不怕孤獨。因為他本身卓爾不群,所以會吸引到一群人來追捧他的優秀,試圖沾染他的才華。但他並不會在意這些,反而寵辱不驚。因為他知道這些慕名而來之人中少有摯友,而友情的厚薄從不在於數量,而在質量。
赫爾曼·黑塞說:「上帝有無數讓我們陷於孤獨並找到自己的方式。」
或許你總感到人生迷茫難以求索,或許你感到前路彷徨難行。而這些道路,終歸只能有你一個人走過。面對困境,唯有自渡。他人都是愛莫能助。
在孤獨中,更要不忘初心,逆流而上。即使不被他人理解,行走在一個人的荒原之上,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為了夢想亦或其他自己所堅守的東西奮鬥。
哪怕天寒地凍,路遠馬亡,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孤獨之路,終究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完。
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者不足二三。在孤獨中我們尋找自己,探尋自己內心的想法,思索人生與萬事萬物之始末。
在孤獨中,我們逐漸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同接受自己的閃光之處。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力所能及之處,也知曉了為人處世的分寸長短。
孤獨是一個由煩躁到安靜,沉澱、過濾、蒸發的過程。因孤獨,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靜然,學會了與自我相處,和寂寞為伴。從而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而發奮,繼而從孤獨之中走出,以一個新的姿態,面對嶄新又充滿未知與希望的世界。
在孤獨這場修行中,我們靜思,心靈不斷得到升華。
最終,探尋到最好的自我。
孤獨,是世間最好的修行,學會在孤獨中隱忍
前言:有些人生來喜歡孤單,懶得在爾虞我詐的社交場合中敷衍對方,喜歡青燈古卷,遨遊書海。
佛家就說,人生來是孤單著,走的時候也是孤單著。人的一生,看似是一個群居動物,但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承受孤獨,而且每一個人的人生也都是在孤獨中度過。
曾經有一個人,想要到禪師的寺廟裡修禪,這位修行者有一天突然哭了。
然後禪師就問他為什麼?他就說突然感覺到特別孤獨,特別可怕。這個法師就對他說:難道你不在這裡修行,在凡塵俗世中你不會覺得孤獨嗎?你要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也是獨自離開。
那個人哭訴著說,在日常生活中事物那種孤獨生來的恐懼,讓自己感覺到,內心無處安放。
其實對於世間的所有人來說,孤獨可分為幾種情況。
一:喜歡孤獨,也被稱為主動孤獨。
一個人,喜歡安安靜靜的呆著,不喜歡參與太多社交的事情,喜歡一個人抱著一本書,端著一杯茶,曬著暖暖的太陽,這種算是情感上的主動孤獨。
二:因為工作原因,或者是因為生活原因被動孤獨。
一個人孤獨地呆在一個地方。或許是思想得不到認同,或許是因為自己工作被其他成員排斥,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動的孤獨。
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原因,孤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孤獨的,感覺卻是同一種,很多人想必也都嘗試過孤獨的感受,每個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每個人也都要在人生中經歷過孤獨的一段時光。
在這個凡塵俗世里,很多人都不願意承受孤獨。很多人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會焦躁不安,總是想著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打發時間,或者是約朋友喝酒唱歌,又或者是更多的方式。
其實孤獨,孤獨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避免不了的,當你覺得孤單的同時,也是會提升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的。
一個人所有進步的時刻,基本上都是在孤獨中度過,不管是學習還是思考,需要孤獨,沒有人能夠在社交場合中讓自己成長太多,在社交場合中,你或許能談的是生意,你能談交的是那些所謂的朋友。但是真正讓你內心強大,提升內心的,只有獨立的思考時間和自己冥想的時間。
一代心學老師王陽明就曾經說過,他說:人若要成事,需要做到時常自省。
也就是說,如果欲成大事,必須要做到時常自我反省,而自我反省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在孤獨中,自我反省,來提升自己。
人生生來都是孤獨的,有的時候不得已生活會讓你接受孤獨,既然這樣,與其被動孤獨,我們不如主動的接受孤獨。在適當的時候找一個孤獨的環境,讓自己時刻自省,不要受到外界瑣事的干擾,在孤獨的環境中找到最好的知音。找到最好的自己,這樣你才能更容易認清自己,提升自己。
一個人只有處在孤獨中,他的煩惱和牽掛才能慢慢的消散,慢慢的讓自己沉靜下來。看見自己的內心,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對與錯。更好的找到自我,了解自我,也能更快的進步。
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年輕人,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凡塵俗世里,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孤獨方式。
孤獨是一種能力,孤獨成就美好人生
我們每個人從降生的第一聲啼哭開始,便開始了孤獨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也許我們會有父母的寵愛,會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會有伴侶的相攜相助。但我們的生命註定是孤獨的,沒有誰,可以陪伴我們一生一世,父母與姐妹,終將一個一個遠去。伴侶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夥伴,是孤獨生命旅程的狂歡,但是,狂歡過後,生命終將孤獨。
我們享受孤獨,所以我們喜歡獨處的安靜和平和,我們討厭孤獨,所以我們努力尋找生命的伴侶,無論是歡喜還是厭煩,孤獨終是生命的一種常態,我們必須面對,必須接受。
我們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享一世的繁華也好,歷一生磨難也罷,都只是生命的一場修行。
李思圓是「十點讀書」簽約作者,四川省年輕作家,已經出版書籍兩本,《生活需要孤獨感》是她的第三本書,本書從五個方面對生命的孤獨進行了闡述:
一、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二、自律的頂端是孤獨。
三、努力,是一場孤獨的奮鬥。
四、愛情是兩個人的狂歡,孤獨是一個人的盛宴。
五、生活需要孤獨感。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我們必須學會孤獨,在不斷的孤獨中成就自己。
一、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更清晰的認識自己。
我兒子上初中以後,我發現他總是喜歡一個人,我害怕他不合群、不會和同學交流溝通,就總是鼓勵他多參加同學們私下的聚會和活動,這樣可以和同學建立親密的關係。但是我兒子對我說:媽媽,我能夠與同學進行很好的交流,我也有要好的朋友,但是,我是刻意與同學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我要自己每天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我不想因為和同學的親密關係,影響我自己的獨立思考。」
聽了兒子的話,我驚訝於兒子思維的成熟,同時深以為然。
每個人,都必須只有我們向內思考的時候,才能清晰的審視自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才明白自己內心的渴望,才會有更加明確的目標。
我兒子現在是一名物理系的大學生,他對物理的迷戀就是從初中開始的,高中畢業的時候,當別的同學還在對自己要學習的專業不知所以的時候,我兒子已經申請了頂尖美國大學的物理專業,並確定了自己將來要從事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
如今,兒子雖然是物理系的二年級學生,但是,已經開始跟隨教授進行相關量子物理方面研究,而且,開始了研究生課程的學習。兒子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定位和規劃,正是這種對自己清醒而清晰的認識,讓兒子比一般的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
沒有人會真正的了解我們內心的渴望,只有我們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只有那些有獨立思考的人才能認識自己,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孤獨的能力。
李思圓說:「一個人的層次和高度,並非有你包里的錢,你手中的圈,得到的名和利所決定的,主要是思維方式。」
你對自己有怎麼樣的認識,那麼你就能成就什麼樣的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內心的渴望,我們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生活。
二、在努力的道路上,只有背負更多的孤獨,才能進步和成長。
無論外力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幫助,我們的進步和成長終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亞洲首富的有一段「雞蛋論」:「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其實對於人生,如果我們只能依靠外界的壓力,才能有所進步,那麼,你終將成為別人的「食物」,而對於那些從內打破的人來說,他從內而爆發的成長力,終將成就他的人生。
我的小侄,學習一直很差,進入初三的時候,學校從六個班中挑出學習不好的學生重新組成一個班,我小侄就在這個班,學校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已經放棄這些學生了。
沒有另外分班以前,怎麼告訴他說要好好學習,他都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根本觸動不到他的思想。 分班以後,對他是個很大的刺激,這種刺激成為他努力學習的內驅力,經過近半年多的努力,他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最後,他被第一志願的學校錄取。
無論有多少的困難,我們都需要勇敢面對,只有努力才能埋葬所有的仿徨。年輕人必須努力奮鬥,不能在奮鬥的年齡選擇舒適,不要在該吃苦的年齡,卻選擇心安理得的混日子。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而越努力越幸運,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成功需要喝彩,但是努力卻需要孤獨。
在我們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沒有誰可以代替我們去付出辛苦去流汗,我們必須自己去澆灌自己成功的鮮花。
有高考狀元分享自己的經驗時說:在大多數人利用寒暑假休息、放鬆、自由玩耍的時候,他是好好利用寒暑假,查缺補漏,提升水平。等到開學的時候,他就把多數同學甩在了後面。他說:「假期,是用來超越的。 」
這種超越需要的是清醒的認知,需要的是默默的努力,需要的是孤獨的堅持,需要的是高度的自律。 你想比別人優秀,你就要比任何人都努力;你想要超過別人,你就要在成長的路上有更多的堅持;你想要成功,你就要自律的路上背負更多的孤獨。
李思園說:「其實每個人都很難經得起誘惑、考驗和試探,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趨於舒適、懶散、安逸。但是優秀的人之所以有如此強的定力,並不是他們不貪玩,不愛娛樂,不想放鬆,而是他們捨得折騰自己,從不給自己一切懶惰的機會。」
三、孤獨成就人生夢想
努力是一場孤獨的奮鬥,而所有的成功都是蓄謀已久。
實現夢想,除了孤獨的奮鬥,還要如何作呢?
讀好書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他生活的葛底斯堡小鎮,終身未娶,終身過著枯燥無味的規律生活,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康德一生的成就證明,讀書使你達到某種高度的工具。
當你真正的融入書的世界,你會發現,讀書的好處遠比你想像的更實用,更強大,更神奇。
交高人
曾國藩曾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
孤獨是一種獨立的思考能力,是一種對本心的堅守和執著,絕不是與世隔絕。
與優秀的人為伍,我們就能變得勤奮、上進,能讓我們的成功之路更加順暢。
歷史上,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孟母三遷。而好的教育環境,說到底,是想讓孩子接觸更多優秀的人,遠離那些低素質的人。
見世面
只有登上高山,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天地,只有見識了廣闊的天地,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只有多接觸不一樣的人和事物,才能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才能學會自我承擔、自我治癒、自我完善,自我成就。
四、孤獨是最好的治癒
小說《簡愛》中,簡·愛知道羅切斯特有妻子以後,為了維護自己獨立自尊的人格,雖然依然愛著羅切斯特,但是,她依然決然的離開了羅切斯特,在獨自孤寂的生活中,簡治癒了自己受傷的心靈。
在感情生活中,無論是遭遇失戀還是離婚,別人的安慰都如鏡中花、水中月,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要想從感情的沼澤中走出來,要想擺脫痛苦的心理,唯有依靠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強大。
在婚姻中,女人常常沒有安全感,往往從對男人的嚴厲看管中獲得安全感,其實,婚姻的安全感是自己給與自己的。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婚姻幸福,是錦上添花,婚姻不幸,也只能傷及皮毛。
最終你會發現,女人一旦由內而外變得強大,全世界都將對她和顏悅色。
孤獨是精神的獨立,靈魂的獨立,李思園在《生活需要孤獨感》這本書中說,一個人孤獨且豐盈的活著,這是生命最美好的狀態。
轉鴻福為清福--你前生是個出家人,你修的鴻福很大,你今生所以做官夫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