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為國王開示如何辨別出家人是否真修行

一則佛經故事教你一套佛教獨有的識人之法

有七個穿飾古怪的外道出家人,在祇園精舍門前彷徉,久久不願離去。一日上午,波斯匿王前來精舍拜見佛陀。

當行至精舍外,見到這些古怪的出家人,便恭敬地上前自我介紹說:「各位師父,你們好呀!我叫波斯匿,是拘薩羅國的國王。」那些外道聽後,向波斯匿王合掌表示致意。

佛陀熱情地接待了波斯匿王。彼此入座後,佛陀詢問道:「大王!方才我見您對外面那些出家人,為何如此恭敬呢?」

波斯匿王聽後有些不解:「世尊!我看他們靜默經行,法相莊嚴,心想他們就是我崇敬的阿羅漢啊!」

佛陀聽後有些吃驚:「他們哪裡是什麼阿羅漢呢?就是一群舉止古怪的外道沙門而已!」

波斯匿王感到有些意外:「抱歉啊佛陀,我是肉眼凡胎,真是分辨不出。」

佛陀說:「大王!這也不怪您,因為您沒有他心通,怎麼能分辨得出呢?佛教有一套獨有的識人之法。」

波斯匿王聽後趕緊問:「是什麼樣的識人之法?還請世尊慈悲開示。」

佛陀說:「要想知道一個出家人是不是真修行,需要掌握三個步驟。第一步,你要運用智慧去思惟,不要先入為主,說出自己的想法。要以一個陌生人的眼光,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對方,以便獲取粗淺的感性判斷。第二步,你可慢慢地接近他,和他交談,做他的好朋友。如果條件允許,你還可以與他同住一段時間,細心觀察他的一言一行。尤其在生活細節方面,你要格外留意。第三步,你可以觀察他的戒行,尤其要觀察他在細微戒方面的持守情況。通過他的所言所行,你就可大體上判斷他的所思所想。只要你耐心堅持,時間久了,你就可以給這個人下評語,從而判斷他的真實修為。你要切記:千萬不要被感覺牽著走,更不要以貌取人。

波斯匿王聽後大為嘆服:「世尊!您的這套識人之法,與我們朝廷里的選官用人原則,竟是何其相似呀!」

這套識人之法不僅可用在佛門中,也可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找尋伴侶、結交朋友等。當您想要與一個人發展更深一步的交往,就可以用以上這一套識人之法。


如來座下長壽龍

有一次佛陀在說法,伊羅缽龍看見佛在說法,它就來到佛的面前,瞻仰佛陀的尊顏。因為瞻仰佛陀的尊顏,這時候它一下悲、一下喜,悲喜交加,淚如雨下。於是世尊就問伊羅缽龍說:「你是大龍王,你為什麼看著我一下笑、一下又悲傷,這樣淚如雨下呢?」這伊羅缽龍就對佛陀說:「佛陀!我想到往昔,那時候我是在迦葉佛的座下出家修行,而且是勤修梵行。有一次我看到有一根草,叫作伊羅,我就用手摘了那個草,拿著那個草到迦葉佛的面前,到佛的面前,我問佛說:『世尊!如果有比丘摘這個草,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那時候迦葉佛就告訴我說:『比丘!你應該要知道,如果有人是故意起心摘斷這個草,這個人以後會墮入牢固地獄。』」伊羅缽龍繼續說:「佛陀!我那個時候聽到迦葉佛開示這樣的法,心中非常的不信,而且也不會覺得迦葉佛所講的這個有什麼奇特之處。所以因為我不相信他所說的話,也不相信他所說的教誨,心裡又想著:『只是一根伊羅草而已,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果報?』我自己省思當時:第一、我造了這樣的罪業;第二、我造了這樣的罪業,我並沒有懺悔;第三、我因為世尊的教示,而又不能舍下這樣的邪見;所以命終之後,我就墮生到畜生道的長壽龍當中,也因此我的名字就變成伊羅缽。我在那個時候成為龍身以後,我又回到迦葉佛的身邊,我問迦葉佛說:『我什麼時候能夠脫離這個惡龍的身體,恢復人身啊?』」

那時候迦葉佛跟它說:「大龍!你呢要過若干年、若干百年、若干千年,乃至若干千萬億年以後,那時候有一尊佛出世,那個佛叫作釋迦牟尼佛,他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恢復人身。」也就是,迦葉佛當時都不直接告訴它什麼時候會恢復人身,而是它這一個龍身要經過百千萬億年後遇到釋迦牟尼佛,它才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恢復人身。所以伊羅缽龍就對釋迦世尊說:「我在那個時候就在想,我就是因為對於迦葉佛所說的法不信,所以受到了龍身;今天我遇到了世尊的法,我一定會盡心地受持戒律。世尊!我這樣的一個罪過,其實我心中非常的呵責,我不應該因為微小的事而就不信迦葉佛所說的話。希望佛陀您能夠告訴我,我什麼時候才能夠脫離這一個龍身,什麼時候才可以恢復人身呢?」釋迦世尊就告訴伊羅缽龍王說:「大龍王!從現在一直到未來若干千億年以後,要有彌勒佛的出世,等到彌勒佛的出世,你才能夠成就人身。在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隨著彌勒佛出家修行梵行,而且能夠得盡諸苦,實證解脫。」

我們來看這一件事情:伊羅缽龍摘的這個伊羅草,只是摘一根草,不是什麼重戒,而且這樣的一個戒法也和性罪無關;但是它最重要的是毀犯了佛語、不信受佛語。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違犯了佛陀所說的話是大事;也就是摘草本身本來不是一件大事,重點是對於佛陀的話不信受,所以成為了一件嚴重的事。違反了佛所說的話,那是非常不得了的事,因此輕罪作重,而投生到畜生道去。他在迦葉佛的座下,那時候修行也是很好的,而且般若的證量也是很好,佛陀說他所受的是第一義的戒;但是只是因為犯了一個自以為不重要不當一回事的事情,又不信受佛所說的話,而墮入了畜生道;所以這個就是輕罪作重,非常典型的一個範例。所以佛陀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小小的戒律、小小的事情不去持守,以為沒有關係!要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佛陀開示:【罪有二種: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種罪,復有輕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輕,輕罪作重;如央掘魔受於世戒,伊羅缽龍受於義戒。央掘魔羅破於性重,不得重罪;伊羅缽龍壞於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輕,輕罪作重;是故不應以戒同故,得果亦同。】「《優婆塞戒經》卷六」世尊這一段話是說:罪有兩種,一種是戒罪、一種是性罪。但是戒罪又分成性重和遮重。性重的意思是說:一個罪如果犯了,是牽涉到心性上嚴重的瑕疵、缺陷,就叫作性重。第二種是佛所遮止的,無關於心性的好壞,但是佛陀有特別的指定,而這個戒是外道所不施設的,但是佛陀有特別指定不可以犯,這就叫作遮重。這個遮重,在五戒當中只有一個,就是酒戒:賣酒、釀酒、開設酒廠、酒廊、酒店,這些都是屬於遮重。或者說佛陀在經本當中有開示:不可以為因緣不成熟的人,對於因果還不信受的人,就為他開示勝妙的第一義諦法;或者不能善護密意,隨便為人家說明第一義諦法。這也都是佛陀所遮止的,這些都是屬於遮重。這個遮重雖然無關於心性的缺陷與否,但是這樣作不論是喝酒、賣酒,或者對於因緣不成熟的人隨便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這是不利於眾生的,也會對修行產生重大的遮障。

在這樣的一個開示當中,有兩件事就是我們必須要去省思的:第一個、就是佛戒跟外道戒孰重孰輕?外道的戒律,他們許多都是依著滿足自己的貪慾、自己的淫慾心而設的戒律,以這一個戒律來攝持、來行勾攝法、來籠罩眾生,所以外道的戒律不得名為真正的戒律,甚至許多外道的戒律反而是下墮法的正因。而佛陀所施設的戒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都是讓眾生能夠正向解脫德、正向佛菩提道的戒律;而這樣的戒律的持守,是具有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乃至於成就佛菩提道的功德。

佛與龍-1.jpg

 

重報輕償之說,究竟是真是假?

 

在打坐入定中看到了自己六百年來的悲慘輪迴

 

從殺人魔到聖者之路--央掘摩羅

 

很多人的家畜、寵物都是親人的轉世--為情墮婦鼻中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