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既然我是空的,究竟誰在輪回?

佛教承不承認輪回者——流轉輪回的“我”?承認。佛教承不承認空性——“人無我”、“法無我”?也承認。

那既有我,又無我,這矛盾嗎?不矛盾。不僅不矛盾,還必須這麼承認。否則,理論上就說不過去,修行也會出現偏差。

在沒有證悟之前,包括各位道友,我們是存在的,對我們而言,六道輪回也是存在的。而當認識到萬法的真相或本源時,我們不存在,六道輪回也不存在。

你們看我手裡的茶杯,就量子力學分析,它的顯現存不存在?存在。那這個顯現是不是分子或電子?在我們肉眼面前,不是,在物理學家的觀察里,是。

他們觀察後發現,實有的茶杯是不存在的,它唯一是微粒或能量,別無其他。

這樣科學家就會有兩種承認:既可以承認杯子存在,也可以承認杯子不存在,只是能量。

那能量能不能盛茶?能量是不能盛茶的。因為能量是體,不是單獨的容器。

因此,在你認為輪回實有、同時也認為“我”是空的情況下,說有一個“空的我”在這裡流轉,確實是說不通的。

也沒有這種說法,就像說用能量盛茶一樣,因為顯現和本體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你一定要問是誰在流轉,我們說,是緣起假立的“我”在流轉。輪回如此,成佛也是如此。

釋迦牟尼佛在第一轉法輪時,說一切萬法是存在的,到了第二轉法輪,又把這一切抉擇為空性,像《心經》、《般若經》等所講的那樣。

在空的層面,的確是沒有人、沒有法,也沒有六道輪回,甚至沒有佛果可成,一切唯有空性。

這個空性不是一種教條說法,我說、你信,就行,它是可以用推理來成立的。

龍樹菩薩在《中觀根本慧論》里用的就全都是推理,推理的結果是:現象界存在的萬事萬物,在真實義里,連芝麻那麼一丁點大的實體都不存在。

不存在,為什麼又說我們陷在輪回中?這就回到顯現上了。在顯現層面,迷亂者面前有杯子,也有六道輪回。

是探究本質時,才說不存在的:量子力學發現沒有真實的杯子,杯子不過是微粒或能量;佛教發現沒有六道輪回,一切是空的。

能量也好、空也好,在本質層面是這麼成立的。但這種成立,並不妨害顯現中萬法存在。

佛教通常把顯現和本質稱為世俗和勝義,世俗中有,勝義中空。

雖然我們現在還處在世俗當中,但通過學習般若法門,並以禪修通達勝義諦時,世俗的幻象就會煙消雲散。

那時候,你就可以離開束縛,對一切運用自如了。


佛法要義 空的認識

我們無始以來歷經了六道、人道……,都少不了有業作、道行,既然已經有了,才要修行辦道,如果從來沒有,那你原本就是佛,談這些對你來講一點用處都沒有!

文:白雲老禪師   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7期2016年12月

佛法要義          空的認識

現在來談談「空」的問題,也就是對「空」的認識。佛教,很多人稱佛門為「空門」,好像出家人就是遁入「空」門,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說法;因為對「空」認識不夠,好像「空」是什麼都沒有,其實「空」是修養的一種境界。譬如天空稱之為虛空,不錯,天空的本身什麼都沒有,可是天空的存在,往往會說一句這麼的話:看天空中間有雲;天空中有太陽、有月亮;天空中也有星星;天在下雨、天在颳風;這都是關係到空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這麼無盡大的空間,怎麼知道空?在這無盡大的空間中,可以發現它只是一個現象的話,那「空」是一個什麼現象?就必須有很多別的現象,顯現在這個空的環境中間,我們才知道有空。

如一個房間擺了很多東西,甚至走路都不方便,這麼大一個房間,怎麼搞得空間那麼小呢?整個房間是一個空間、是一個環境,或說是一個範圍,因為擺了太多東西,這都是「有」;因為有太多的有,把這些空間都佔住了。人,依第八識而言,第八識其實就是一個虛空,只是依於無始以來造作了所謂善惡的業,也有修行的道,不管是業也好、道也好,都佔住在八識的空間裡。學佛要使業淨空,就是把這些業慢慢地消除掉,可是存在道呢,空還是不能完全顯現,所以連道也要慢慢淨空,最後就達到空原有的本來面目。這是一個什麼現象呢?是空,人人本來就是一個空相,因為無始以來造作的關係,慢慢把這個空間佔住了,什麼東西佔住了呢?有業的、有道的。

所以談這個空間裡面,如果只有道沒有業,或只有業沒有道,這都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簡單說,以業而言,是有果報的,以道而言,還是有果報的;絕不能說業有果報,道就沒有果報。如果道沒有果報,還談成什麼羅漢、成菩薩、成佛?那不都是一種果報嗎?所以業有業的果報、道有道的果報。所以空,不能說「什麼都沒有」叫做空,不可以用這種方式說。剛剛已說了,既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它是一個範圍或是一個境界的話,怎麼去認識它?剛剛提到了天空的問題,就可以發現,從理論上可以顯現空,可是從理論上顯現空的話,還是有理論、有空的存在,理論如果不談了,是不是空也就完成了呢?那倒不是!

譬如天空或者講太空,怎麼知道天是空的?前面提到是因為日月星辰、風雲雨電顯現在這空間,所以可以發現,原來這些東西顯現在這空間裡;這個空間究竟是什麼呢?很簡單,這些日月星辰、風雲雨電消失的時候,這些現象不存在的話,就很容易知道這一個空間真正什麼都沒有,原來這種現象就是空。此中是一個什麼說法呢?依於能知的去發現它的空,可是發現它的空,還是有能知的內容在,真正空的最後,追究它本來面目的話,它只是一個範圍、只是一個空間,至於這個範圍裡面、空間裡面有什麼,那是另外一回事。談空,是去認識這個空;空是可以容納東西的,譬如東西多,也不感覺擁擠;東西少它也不會感覺這個空了,好像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把握,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只是一種現象、只是一個範圍,或者稱之為空間,這是從空的認識。

可是這還是依於世間法去發現的,如果要究竟的話,究竟什麼是空呢?能不能一下說得出來?在佛法中,我常說以一個問題想求得一個答案,而佛法是沒有肯定的答案;為什麼沒有肯定的答案?因為告訴你一個答案,答案的本身還是問題,所以佛法不是一個問題與答案的關係。就像大家看我寫的《解惑篇》,人家問一個問題我作解答,可是解答的後面要詮釋很多的道理方法來說明,然後化解問題。所以談究竟什麼是空呢?還是如此;好像有答案,可是答案本身還是問題,那要怎麼辦?就要從這些道理方法中去表現它,而後把原有的問題化解。

究竟什麼是空呢?回答你一個答案:在「有」的時候,「空」並沒有什麼;在「空」的時候,「空」並不表示什麼都沒有。所以在這中間就會發現,原來問題求答案,答案不是一個肯定的;究竟什麼是空?很簡單:當有的時刻,空的本身並不覺得有。就像天空,有風雲雨電、有日月星辰,這是有的時刻,可是於空的本身它並不覺得有;以空而言,空是不是永遠就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環境呢?其實於空的本身而言,這種種的「有」來來去去,是一個不斷地在那裡遷流變化的現象,顯現在這個空的中間,所以於空而言它並不空。

這樣好像還是很難去把握,有人會說:知道啦!這個天空有日月星辰、有風雲雨電,就是有的時候,於「空」來講它並沒有這些風雲雨電、日月星辰。若日月星辰、風雲雨電不在的時候呢,於空而言它也不感覺我是空、是不空……。好像問題就解決了,事實上在修行辦道中,要怎麼去把握?這個問題就相當大。假設人有煩惱,就會發現這個人因為有煩惱而不自在,這中間都是一個有的現象,這種有的現象於這個人而言就是煩惱。煩惱,是哪一個部分煩惱呢?是眼睛煩惱?還是耳朵煩惱?有人會回答說,因為眼睛看到、耳朵聽到了,引發心念煩惱。心念,在眼睛沒看到、耳朵沒聽到的時刻,會不會煩惱呢?可見心念還是一個有相,那要怎麼樣才是一個空相?很簡單,煩惱沒有生起的時候、很自在的時候,心念這時候是屬於什麼相?是一個空相。其實眼睛耳朵也是一個空相,要生起的時刻,才會有所謂的煩惱、所謂的不自在。從這上面就可以去發現,究竟什麼是空?很容易瞭解剛剛講的道理,那要怎麼辦呢?就有問題了。

「煩惱與菩提」,如果說煩惱是有,那菩提是不是空?菩提顯現,煩惱就沒有了嗎?其實菩提還是有。同時可以看,煩惱是業的現象,菩提是道的現象;業生起,從業裡去覺悟到什麼,就是顯現的道。從煩惱中去顯現菩提,就是因為覺悟到什麼,所以也是道。可見說煩惱即菩提,因為煩惱中間有菩提,肯定煩惱是有,菩提還是有;那要怎麼樣才是空呢?所以這裡面就不是談「空相」,要談「究竟空」;怎麼究竟?譬如煩惱來了,因為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可以幫助從煩惱中間去認識、去瞭解,而去覺悟到什麼,這時候會顯現菩提的樣子,這就是煩惱即菩提,從煩惱中間去發現、認識與瞭解,這種發現、認識、瞭解,就是菩提的道;這都是在「有」裡面,要什麼時候才是空呢?

以佛性而言「佛性本空」這一句話人人都知道,因為佛性是覺悟之性,這覺悟之性不是一個肯定「有」的什麼存在,所謂覺悟之性本來是「空」,是依於什麼因緣法則、關係到什麼因果關係,所以才會發生無明、煩惱、迷惑,學佛的人去修行辦道,其目的就是怎樣從業的認識瞭解,慢慢使業愈來愈少,可是這一種少,我要提醒各位,不是因為認識了、發現了,業就少了,業還是要受報,只是唯一不同的,一個是歡喜受報,一個是隨報而再造業。

所以學佛,不會隨業報而再造業,反而可以去「歡喜受報」的話,業才能清淨,但那只是一種業,不是所有的業,所以當一個業報顯現的時刻,一個修行人因為有道為基礎,可以去歡喜承受,即使是苦而不以為苦;如果不是一個學佛修行的人,於苦就會怨天尤人,因為這樣而再去造業,這種種都是「有」;要想顯現它的「空」,從原來佛性本空發起,也就是經過無始以來的造作而有所謂業的問題、道的問題,充斥在這空間裡面,所以才會「有」,那要怎麼樣使這些有,慢慢突破而到無,到最後就完全淨空?

因為自己所造作,不管是過去造作,以至到現在,如果知道了「歡喜受報」,慢慢的業就會愈來愈少,這要靠修行才能做得到,所以難免還有道的存在,到最後業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這時候就是一個究竟空的結果。所以佛性本空,就是因為人會造作,不管是造作業、修行道,才會有太多的有,怎麼樣讓業慢慢清淨,當然道也不需要了,這時候又恢復到他的本來;什麼本來?就是佛性本空的那個空的本來。

對於「空」,一個修行、學佛的人,究竟要怎麼樣去面對它?很簡單,第一不能執著空,第二不能去害怕空。畏懼空的話就會造成:哎呀,本來我的佛性是存在的,因為造作,想要趕快修行辦道……。可是在這一種要好心切的情緒之下,可能在無意中因「道」反而成「業」,如果造成這樣的問題,修行人可能會認為我也知道道理,也一直在那裡修行,可是為什麼就是不能恢復本來面目?所謂恢復本來面目是什麼呢?就是佛性本空的「空性」,那就是本來面目。問題是什麼?因害怕業就會造成追求道,因為道太好,就會執著,最後成為障礙。當然這時候,要想回復到原有的佛性,讓它完全能展現出來,到達本空的境界的話,就幾乎不可能!

所以一個修行辦道的人,不能執著於空,可是也不能畏懼空;為什麼於空不能畏懼呢?有的就會擔心害怕:欸,我這樣的道,是因為我有道的修養,所以業來了可以歡喜承受……。就會執著於道,最後,那個空遠離你,就會產生什麼?「我一直都是在一個空的境界」,這就是執著「我在空的境界」,唯恐失去了,就計較它、執著它,最後還會害怕,害怕什麼?害怕“空”沒有了!其實空不是有跟沒有的關係,而是要懂得前面我解釋空的意義,以及“究竟空”的法義,這些必須要能把握。

所以在禪門中,有一個直截了當的說法:父母未生以前,誰是你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因為談父母未生以前,不是談這一生,哪怕是在六道中輪迴,任何一個一期生死都有父母的存在,如果把父母擺在人的立場,其實這是人肯定的父母,可是如果對畜生來講,譬如這隻小狗,牠的父母是誰?一定是哪一個母狗、哪一個公狗,其實那就是狗的父母,所以說父母未生以前,不一定是講哪一種,而且也不是講哪一個時間,或者哪一個空間,它談的是究竟,就是究竟父母未生之前,還沒有這個「我」之前,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其實本來面目,就是一個佛性本空的本來面目,你如果這麼直截了當,修行辦道就很容易嗎?錯了,因為佛性是本有之性,我們無始以來歷經了六道、人道……,都少不了有業作、道行,既然已經有了,才要修行辦道,如果從來沒有,那你原本就是佛,談這些對你來講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佛法是對人說的,為什麼要這麼講?因為人會有這些業作、道行的問題,佔住了這個空間,所以要怎麼樣去淨空,使這些業慢慢清淨,而業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最後當然就在一個所謂空寂的環境,也就是一個究竟空的環境,這是對「空」的認識。


眾生本來是佛,為何還要修行?

有朋友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本來就是圓滿的,所以修行也是多餘的,何必修行呢?

這種說法就把理和事混淆了。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時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理上眾生本來是佛,是無須修的,但事上我們仍煩惱不斷,還是要修。就像一塊金礦,如果不把外面的雜質磨礪去除,就無法見到閃亮的金子。所以我們修行先要破我執,把「我很好」、「我很對」,乃至所謂的「大我」、「神我」都破掉。放下我執,妄想成空,一念不生,方能見到清淨本心。

破除了我執之後,還需破掉法執。不要認為自己修得了甚麼果位,開悟了甚麼真理,證得了甚麼菩提,成為了甚麼菩薩。正如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是否得了阿羅漢果?須菩提說,我不認為自己得了阿羅漢果。如果我認為證果了,就不是證果。

轉元音老人的一段開示,說得很透:我們學佛修道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為何如此說?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甚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既然無得,你證個甚麼東西呢?所以是無證;無得無證,你本來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無修。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甚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


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是眾生呢

聖嚴法師

王陽明先生說「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從佛學裡來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心量與佛並無差別,為何眾生不是佛?乃因眾生有煩惱,煩惱去了,眾生就是佛。也許有人問:「本來都是佛,那麼我們現在為什麼都是眾生呢?」

「人人都是佛」,這是從佛的眼光來看的,常言以小人之心看人大家都是小人,君子用真誠心待人,寧可受欺,不願冤枉任何一個人,所以他看到的都是君子。聖人把所有的人當聖人,你現在不是聖人,終有一天你可能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所有的人都成為聖人。佛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每一個眾生與他並無差別,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佛是站在眾生的立足點看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視芸芸的眾生,這是眾生都是「佛」的意義。

「眾生皆成佛」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不可能呢?

天台宗智者大師把佛分為六個等級:

一、 理即佛:不管你相不相信佛法,不管你有沒有聽到過佛這個名字,你本身具有佛的本性,我們稱為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不要說是放下屠刀,就是沒有放下時也是佛,所以不但是人,連螞蟻、蒼蠅等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也都是佛。

二、名字即佛:聽到過「佛」這個名字,知道有「佛」這個名稱,也聽到有人說過「人皆可以成佛」,這種人是名字佛。

三、觀行即佛:參加過佛教修持活動的人,不管得效深淺,只知道有這麼一種修行的方法而嘗試著去做的,這種即稱為觀行佛。

四、相似即佛:已經修行到信心堅定不移的人。切實的信心一定要從實際修行的體驗中得來,若能知道自己必將成佛和一定成佛,此為相似佛。

五、分證即佛:到此已是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地前能伏住無明而不能斷除無明,地上則無明分分斷滅而佛性分分顯露。

六、究竟即佛: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佛性,到無明斷盡了,就是究竟佛。

以上所說的佛很不容易見到,釋迦牟尼佛以後,離彌勒佛出世還很久,但現實生活中有佛。滿街都是聖人,當然滿街都是佛,大家都是佛,沒有一人不是佛,沒有一物不是佛。一個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我們也把他當成一個佛,只要他說的話合乎佛法,他的話就是佛說的話。日常生活中,合乎「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三個標準的人,便是現在的佛,活著的佛。

人們如能一日修行一日是佛,一時修行一時是佛,一念修行一念是佛,若能念念不斷地與戒定慧相應,他便念念是佛了。戒定慧代表著佛的清淨的一切身心行為。我們常說佛有千百億化身,但我們不知道站在我們面前的任何人乃至我們自己,有時就是佛的化身。不過也有人問:「我不信佛,我也是佛的化身嗎?」 是的,佛以種種身份、種種行為來感化人或是逼迫人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人們進入佛門正式成為佛教徒的因緣可有很多,正常的路途是受人鼓勵勸說而接觸到佛法。有的人環境太好,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生來便有很聰明的頭腦和強健的身體,他們沒有想到這個社會上還有許多痛苦的問題,一旦當他受到了人或事物的打擊,讓他知道了社會上還有苦難、煩惱並且感到自己的身心很不自在之時,便能促使他走上了學佛之路。所以佛的出現在面前,不一定示現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的佛相。


眾生本來成佛?那為何又淪墜了?

五十四、參問:

親愛的老師:阿彌陀佛!

上週六的晚上,在王老師家中研討牧牛圖時,提到「衆生在過去世,已經成過佛了。」當時就請問王老師,這句話是從那裏出來的?他說大概是從《妙法蓮華經》。

我從大藏經的CD中去找,同時也查看家中的一本祇含有第一、二卷的《妙法蓮華經》,依然沒發現那句話。請老師為我們指示迷津。感恩!

學生 莊 恭敬合十   七月十七日2007年

 

師答:

莊教授大德:

阿彌陀佛!7月17日mail收悉,因其他事忙,未能及時回函,影響到您們的討論,真對不起。要談此眾生已成佛事,先從經典上造成大眾迷糊之處說起。

一、經典論述

《圓覺經》中云: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先就此段加以說明:

(1)若能做到「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若能這樣的話,才知道說每個人都有佛性,本來就是具有佛性,所以此經文是說:本來眾生也是佛,只要能無修,亦無成,才能得圓覺。此說無修亦無成,即是用般若智觀一切無所有、不可得,若能這樣等於無修、無成,終至成正覺。此處經文容易造成誤解,看到此句:「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會說以為眾生已是佛?若是佛應不用修了,但底下又提出「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所以眾生本來是佛性具足沒錯,好好依此而修,您也是佛。但不依圓覺經義而修,就沒辦法找回自己佛性。

(2)世尊再宣說偈語中,亦沒有提到眾生已成佛,又迷糊掉的語句。

(3)古德裴休居士做《圓覺經疏》,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始知即始覺。觀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覺。知與不知本是佛故,佛是究竟覺,始之與本,非二覺故。」裴休居士亦未直陳說眾生無修即是成佛。其後有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亦無始覺之異。四相本來同一覺故。又寂滅無二,是自覺。世界及眾生。是覺他。成佛二字及生涅如夢。是覺滿。成就是滿義故。動寂雙亡方圓滿故。」此處四相即始覺、本覺、涅槃、生死之意,本覺是佛性具足之體性,始覺是覺悟而修之覺知。依《解深密經》三自性言,本覺可說是圓成實性之佛性,始覺可說是依他起性之覺知性,若菩薩在覺知一切因緣時,能得無住一法相上,此即是菩提覺性,達此境界可說是覺者,也就是俗稱的成佛。一個菩薩能修至最清淨覺,即是如來佛,即是得圓成實性,入如來藏性,五分法身圓滿,遍布十方虛空界。

(4)古德裴休居士提到成佛之說,也是抱持謹慎態度,未直陳眾生皆是佛,言:「然說生本成佛,唯是圓覺、華嚴,餘成義含不的指注。但以語驚凡聽,理越常情。佛既罕言,愚夫多謗。今詳教理略舉六門:一者小乘有部,唯悉達太子一生成佛,餘皆無分。二者大乘始教,三無數劫(三大阿僧祇)行位滿足方得成佛。三者終教,相盡性顯名成正覺。四者華嚴說,十信位滿初發心住,即成正覺。五者頓教,一念悟時即名為佛。六者圓教,本來成佛。故華嚴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又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正覺。今經文者,若約觀成方能知之,即當四、五兩門。若約所知,眾生本來皆佛,則唯第六。三稱實同,稱法界真實性故。」

裴休居士提及華嚴、圓覺二經有提及眾生本來是佛,要知《華嚴經》是世尊證悟時,對於他化自在天天神菩薩者說,《圓覺經》更是對於開悟菩薩者說,此二經對於已有點佛蹤者始言及眾生是佛,但未直接肯定說已成佛者,那為何又會迷失掉了。

第二段:「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本段金剛藏菩薩又重提”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這可能又使大家更認定經文翻譯沒錯,應是已成佛,然後又迷糊了呢!?

第三段:「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看到本段好像世尊要回答為何成佛又迷糊了。

第四段:「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段世尊根本也不談成佛又迷糊之事,反而提出不出輪回者,又要辨圓覺,這是極錯誤的,就像有人未悟道而一直談悟道、成佛之事一樣,這是不切實際的。到此我不得不懷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這句經義翻譯是否翻對了,成佛梵語是 buddhobhavati(由buddha` bhavati轉成),應不會有疑義,要有問題是在”本來”這兩字了。若是”本”是本覺義,來是”如來”義,又有點勉強成戲論了。裴休居士也是把本來成佛,撤開併合成「本成」來談,說是:「本成即本覺。知與不知本是佛故,佛是究竟覺,始之與本,非二覺故。」想來裴休居士也戲論一番。

下面世尊提出(1)眾生患有眼病,眼花撩亂以為是真有實法,不亂執取,就能無病。(2)佛性如金,本就具足,不待金成,只要放下污穢,拿掉妄執即現。(3)聲聞斷滅,不得圓覺,以輪迴心,必生輪迴見,應先斷根本輪迴,再來談圓覺等等。

(1)善男子!譬如患瞖妄見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瞖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瞖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瞖。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2)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3)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4)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花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5)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  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鑛  金非銷故有

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鑛  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

同為空花相  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

總結:「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這句話,原典梵文已不可考,所以不知其真實義,假若翻成「眾生本自具足佛性,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可能就不會造成大眾以為是自己已成佛,是後來又迷糊了,又輪墜了。但佛陀多羅法師雖是罽賓國人,位於印度北部,即今喀什米爾一帶之地,應該也不會有翻譯錯誤的可能。所以不要花腦筋在此上面,今生能否認識學佛之路,好好去除賓垢,成就如菩提才是最真實的。

 

二、成佛、成如來之義別

一般人對於佛、如來分辨不清,以為佛(buddha)就是如來,如來(tath2gata)就是佛,其實嚴格講起來,佛僅是覺悟、悟道而已。究竟如來果之如來是可以稱為佛,但成佛者不一定能稱為如來,是如來就應有十號具足的功德相,十號是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狹義的佛所不能相比的,因此佛只是如來十號之一的德性而已。成佛不見得能得一切智,能調伏一切眾生(調御丈夫),就像阿羅漢已成佛,卻不能具足四無量心,來度一切眾生。而如來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者,因地本願是度盡一切有情、無情眾生,所以成佛如來後,不是常住於涅槃,而是隨處示現在度一切眾生的,這就是如來佛。若一個人只成佛,而住涅槃,不度一切眾生,那不是如來佛,這種佛是會退轉的。

不能度盡一切眾生的,那不是如來佛,大概就是佛。成佛梵語 buddho bhavati,又稱作佛、得佛、成道、得道、成正覺、成菩提、證菩提、現等覺、得佛果,本言指菩薩於多劫中滿足因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而至究極之境界。若原經典梵文不是用buddha` bhavati(成佛),那成佛其原語不一,還有 bodhi3spr0ate是指證最上菩提之義,abhisa3budhyate是指現等覺之義,buddhatvam av2pnoti是指得佛之性義,bodhi3 labhate、bodhi-prapta是指得最上菩提之義,buddho vibudhyate是指覺悟而成為佛陀之義。

 

三、眾生既然成佛,為何又淪墜?

若是成如來佛而有淪墜事,那是如來大慈大悲憫眾生故,示現六道眾生身,現正行、邪行以利眾生、度一切眾生故,此等如來應化身無量無邊,所示現猶如眾生無別,所以看來是淪墜,其實不然,凡夫看來此如來應化眾生身非如來身,如來觀此應化身無有別其法身、報身相,這些義理要去看《佛地經》、《解深密經》等,始能徹底了解如來化度眾生之情況。

真正成佛陀、成如來後,當然無有淪墜的道理,都是不究竟覺才又會退轉、淪墜。譬如說:

(1)成阿羅漢果、辟支佛果,還要分別於兩萬劫、一萬劫後轉小向大,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求如來菩提,這是退轉,也是轉進。

(2)證得十住位之第七位住地前菩薩,只得位不退轉,其行、其心都還是會退轉,所謂退轉就是淪墜,根本無明萌芽再迷糊,生生世世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位階中輪轉不休。

(3)登入地上菩薩位(初地菩薩),始得菩薩行不退轉,雖然菩薩行不退轉,但其心還會退轉,所以菩薩不取涅槃,不瞿生死,甘願沉倫於六道中,以無量阿僧祇劫來度眾生,最後身始能成就如來佛,得最清淨覺。

(4)到證得八地不動地菩薩,才是獲得菩提心不退轉,心安住無為境,繼續往前修學,淨盡所有微細染法,得最清淨覺時,此時要退轉也無污垢可依,怎可能會退轉?只有大悲心起時,示現六道眾生相,來利益一切眾生而已。

以上所說會退轉的賢聖眾,因有所成佛、成覺,都是不究竟故,非最清淨覺故,所以說雖然有所覺,但因不堅牢故,所以還是會再退轉。所以成菩提、成正覺,還是有高低、優劣、程度之別,因此修行過程中就有不同名相之出現,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沒有退轉了。所以未究竟覺的菩薩,心垢輕厚有別,位階就有十二之別:

(1)乾慧地(śukla-vidarśanā-bhūmi),乾慧意指單有觀真理之智慧,而尚未為禪定水所滋潤。又作過滅淨地、寂然雜見現入地、超淨觀地、見淨地、淨觀地。此位相當於聲聞之三賢位,以及菩薩自初發心乃至得順忍前之覺位。

(2)性地(gotra-bhūmi),又作種性地、種地。即聲聞之四善根位與菩薩得順忍之位,雖愛著諸法實相,但不起邪見,係智慧與禪定相伴之境地。

(3)八人地(astamaka-bhūmi),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已體認四諦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須陀洹向,與菩薩之無生法忍。

(4)見地(darśana-bhūmi),又作具見地。相當於聲聞四果中之初果須陀洹果,與菩薩阿鞞跋致(不退轉)之位。

(5)薄地(梵 tanū-bhūmi),又作柔軟地、微欲地。聲聞已斷欲界九種煩惱(修惑)一分之位,即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薩已斷諸煩惱,猶存薄餘習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後至未成佛間之覺位。

(6)離欲地(vīta-rāga-bhūmi),又作離貪地、滅婬怒癡地。聲聞斷盡欲界煩惱得阿那含果之位,與菩薩離欲得五神通之位。

(7)已作地(krtāvī-bhūmi),又作所作辦地、已辦地。即聲聞得盡智、無生智證得阿羅漢果,或菩薩成就佛地之位。

(8)辟支佛地,即觀十二因緣法而成道之緣覺。

(9)菩薩地,指從前述之乾慧地乃至離欲地,或指自後述之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初發心至金剛三昧),即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覺位。

(10)佛地,等覺指一切種智等諸佛之法完全具備之位。此三乘共位之菩薩,依無漏智斷盡疑惑而開悟。佛地還具有十地:(a)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又作最勝甚深難識毘富羅光明智作地。(b)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又作無垢身威莊嚴不思議光明作地。(c)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又稱作妙光明月幢寶幟海藏地。(d)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淨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e)火輪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場威藏照作地。(f)虛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又作空中勝淨無垢持炬開敷作地。(g)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又作勝廣法界藏光明起地。(h)最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又作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智通地。(i)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又作無邊莊嚴俱胝願毘盧遮那光作地。(j)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盧遮那地。

(11)妙覺,如來佛,得如來境界除十號具足外,福德圓滿,十八不共法獲得,用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現起,有十二真如相唯妙覺如來所具有,亦稱十二無為或十二空。即真如之十二種異名:(a)真如,真者真實,如者如常。諸法之體性真實如常。(b)法界,界者所依之義。真如為諸法之所依。(c)法性,是為諸法之體性。(d)不虛妄性,法性真實而離虛妄。(e)不變異性,法體不變不改。(f)平等性,離諸法之差別相,平等不二。(g)離生性,離生滅。(h)法定,法性常住。(i)法住,住於真如之法位。(j)實際,極真如之實理,至於窮極之際。(k)虛空界,理體周遍。(l)不思議界,理體絕思慮言議,不可思議。

 

四、最後的感言

此問題非常高深,我等學佛者,知見受限,所以不要、也不必討論太多。我雖想舉例說明得更清楚,但是不可能的,談這一點點已花掉我一整天時間,想來也沒必要再找很多資料,繼續談下去了。我們不要以一句經文,妄落入執著,陷入戲論中。不管眾生是否以前都是成佛的,就是成佛也是成小佛,現在我們連小佛都不是,還是處在無明狀態,這是鐵的事實,所以大家應遠離戲論,認真打坐、禪修,破除身見,悟得苦諦,再斷除內心污垢,入清淨覺,以六波羅蜜多,求取正等正覺為要。如此就要學無黏、無著、實相觀,既然要學無為法相,就不要在有為法相中做戲論。

我們弘法的原則是,對於半生不熟的佛學理念,不要去宣揚,不要出現在文章裡。譬如說眾生本來成佛,常這樣說,會讓人起我慢心,還有更無知者,也就真的自認為是佛,因而不認真修行,而自甘墮落了。請大家多了解如來的境界、菩薩的境界、阿羅漢的境界,知道聖人的真實境界、能力、智慧、神通變化,這樣就不會自我肯定說自己就是佛、是菩薩、是羅漢了。鼓勵大家要撥點時間,看看網上《解深密經》所述如來的功德相,實非我們所能體驗的。學佛要注意內省與實修境界的印證,不要落於語言文字之辯論。感謝大家辛苦了!阿彌陀佛!

 

 

佛教界對靈魂的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